全面从严治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2-09-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 也为全党从严治理、依法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党风、党纪的建设都将是我党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全面客观的认识我党在从严治理上遇到的障碍和形成的不足, 面对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使我党在新的形势下, 能够提高整体的执政水平与领导能力, 真正发挥执政党的先进性。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现状

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十八大以来, 中央将从严治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从严治党的实施过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反的是, 在从严治理的过程中, 还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

(一) 管党治党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的加快, 很多地方政府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变成了“唯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先看看能不能取得经济效益, 党建工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副业”。基层的党委书记认为, 经济建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是自己工作中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 对个人的仕途升迁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相反, 党建工作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做工作, 好与不好都不显现, 而且很多工作是历史遗留问题, 凭借党委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改观与扭转, 所以, 基层党组织放弃党风政风的建设在工作中已经不稀奇。除此之外, 一些党内的干部把党务工作看成是为自己获取政治前途的资本, 只看重自己在党内的行政职务, 却不履行自己在党内的工作职责, 将文件上签字、大会上讲话、活动中露脸当做是自己工作的主要任务, 只喜欢台前, 不甘居幕后, 使得“一岗双责”悬而未决。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体现在任务的层层下达上, 基层党组织对于上级布置的工作, 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 不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状况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使得国家一些积极正向的政策在基层落实上出现了“缺斤短两”、“唱腔走调”的现象。

(二) 考责评责体系欠缺

随着党建工作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联系在一起之后, 我国的党建工作评价呈现出一种偏轻与过轻的倾向, 所有的工作以经济指标为重, 其他指标都可以让道, 也可以通过经济指标进行弥补。这样一来, 党建工作的激励作用就不明显了, 有些党内干部甚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而使党建工作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其次, 考核的内容务虚不务实。这与党建工作在思想领域工作的属性有着一定的关系, 它难以量化, 也不能物化, 唯一能评价工作的实际指标可能就是上级的文件下达了与否、党组织的工作开展了与否、党建经费得到了解决与否、党内活动开展了与否。但是这些指标实际上都能通过补文件、补照片、补资料的方式应付过去考核, 它们使考核的方向偏差, 大兴形式主义之风。再有, 考核的方式过于单一, 党建工作只看重上级对工作的考察, 忽视平时的监督检查和民意调查。组织、纪检、宣传、统战考核单打独斗、各自为政, 不能形成客观综合的党建工作评价结果。综合以上的评价过程和评价机制, 我们可以看到, 评价的结果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而评价的结果也不能用于实际的工作, 这就导致考核归考核、工作归工作, 两张皮谁也不碍谁。

(三) 敢管严管力度不大

党中央之所以一再强调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就是因为在党内屡屡出现贪污腐败的事件, 即使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自身都不干净, 这样的干部队伍怎么可能对违法乱纪行为挺起腰杆、严抓到底呢?所以, 在党建治理过程中, 生怕“拔出萝卜带出泥”, 得过且过, 能不追究就不追究。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 信奉老好人的思想, 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对组织内部的成员宽、松、软, 不愿意得罪人。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 很多组织在初期下决心时山摇地动, 到真正执行的时候, 就内心动摇, 对已经出现苗头的问题都意识不到, 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 有检查的时候就严抓, 没检查的时候就松懈, 已经成为党建组织的常态。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策略

从严治党不是一句口号, 它是对党、对人民始终负责的精神与态度。所以, 要把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实处, 首先就要把工作中的链条拧成一个体系, 强化责任意识, 打造纪律严明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增强责任意识, 勇敢面对新形势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 我们迎来了大干快上的机会, 但是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党建工作也比以前更加紧迫、繁重与复杂。全党上下要树立起统一的责任意识, 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甚至要以党建工作为基础开展经济建设。让全党的干部明确“不抓党建是失职, 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工作理念, 强化第一责任人的唯一性, 把党建工作作为考量一个干部政绩的最大指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会遇到很多之前没有遇到的具体的事情, 党员干部要找准这些事情的关键点, 把从严治党落实到第一线, 从对待问题想主意、出点子, 到找准载体狠发力, 在细微处也要认真的落实党建工作, 把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个工作层面、每一条工作线索都纳入到长管、严管的体系中, 由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切实的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 使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在群众中落地生根。

(二) 完善责任体系, 发挥考评指挥棒

党建工作应该是所有工作的指挥棒, 在指挥的力度和程度上都发挥到最大的作用。而指挥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是为了覆盖各个工作领域, 是为了在工作中做到全面落实、全员落实、全程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使我们党的组织从最基层的责任体系一直最高层的部署体系都能够实现纵向与横向的多极发展, 积极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 让人人心中有压力、手中有任务、肩上有使命。

考核评价工作一定要跟上,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干部今后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的持续性动力。通过量化和细化各项考核指标, 明确考核的动机与目的、时间与方式、标准与要求, 使考核从抽象变得具象, 便于观察党建工作的实效。而在各个层级的考核中, 要有意识的整合考核的项目, 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综合起来, 对党建工作给予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真正做到考核结果为实际工作所用。

(三) 严格责任追究, 浊击清流永向前

责任的追究是从严治党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守住这个防线, 从严治党就不会流于形式。党员干部要有自觉、自律意识, 这样才能敢于较真、敢于惩戒, 把党建工作看作是责任之上的使命, 而不仅仅是仕途升迁的载体。国家要加快建立严格的刚性责任追究制度, 对严重失职渎职, 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 依据《党章》、《党内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严肃进行处理。

从严治党不是一句口号, 从严治党是我党、我国能够获得持续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因此, 各级党建部门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 强内基、清自律, 打造一支秩序井然的“硬”队伍。

摘要: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 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的国情和世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的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新形势下加强我们党自身的建设, 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推动党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保持党的先进性,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为我国开创经济建设的新局面奠定重要的基础。文章从当下从严治党的现状与对策两方面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提升我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坚实的执政之基。

关键词:从严治党,执政之基,健全体系,狠抓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福清.冯建文.坚持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 (05) :27.

[2] 姜勇.反腐败与从严治党[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S1) :63.

[3] 曹燎原.坚持从严治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J].正气, 2016, (02) :29.

[4] 刘益飞.妨害从严治党的一些深层次思想障碍[J].资料通讯, 2016, (12) :59.

上一篇:换种教育方式,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下一篇:SCET-3测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驳作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