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原文阅读及答案

2022-08-31

第一篇:项链原文阅读及答案

《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导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如果不给生养子女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做父亲的过错。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译文

陈万年是朝廷中显赫的大官,(陈万年)曾经病了,叫来儿子陈咸告诫他(并让他),跪在床前,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这样做)?”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我完全明白您所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拍马屁罢了!”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阅读训练】

1、 解释:(1)乃: ;(2)戒: ;(3)语: ;(4)之: ;(5)曰 ;(6)具:

2、 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

(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训练】

1、 解释:(1)是;(2)同:“诫”,训诫;(3)说话;(4)指代子咸;(5)说;(6)都,全部

2、 翻译:(1)(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

(2)陈万年于是就不敢再说话。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因为儿子揭穿了他的卑鄙心理。

①问:“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 答:因为儿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卑鄙心理)。/答:因为儿子揭露了陈万年的虚伪,让他哑口无言。/答:万乃不复言是因为儿子揭穿了他的卑鄙心理。

②问:“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 答:不对。因为叫儿女虚伪,是为他们做了坏榜样,如果陈咸不揭发他反而接受了,就会多一个地位显赫、但却走歪道的官。这种人多了,会影响社会。

注释

1.尝:曾经。

2.戒:同“诫”,告诫。。

3.语:谈论,说话。

4.睡:打瞌睡。

5.欲:想要。

6.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

7.之:代词,指代陈咸。

8.曰:说。

9.乃公:你的父亲。乃:你。

10.谢:道歉,认错。

11.具,都。

12.晓:明白。

13.大要:主要。

14.谄(chǎn),谄媚,奉承。拍马屁。

15.乃:是。

16.复:再。

17.言:话。

18.显:显赫。

19.汝反睡:反而。

翻译

①欲杖之。

陈万年想要用棍子打陈咸。

②咸叩头谢。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

③具晓所言。

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

④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什么道理?

⑤大要教咸谄。

您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

启发与借鉴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如果不给生养子女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做父亲的过错。陈万年喜好结交权势,对他们卑躬屈膝,文中内容对他极具讽刺之意。

2.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3.父母不要为儿女做坏的榜样。

4儿子揭露了陈万年内心的虚伪。

5..世上竟然有父亲教儿子拍马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种反面的角色。

第二篇:《旧唐书·于休烈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4.【C】

5.5.【D】

6.6.【A】

7.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答: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参考译文

于休烈,河南人。于休烈性情纯厚谨慎,机敏聪明。从小好学,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科,多次升官任右补阙、起居郎、集贤殿学士,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任为中部郡太守。

正值安禄山叛乱, 肃宗即位,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国史。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特别注重听取臣下建议,转对于休烈说:“国君的任何举动都要记録下来,这纔是良史。朕有过失,卿是否记下了?”他回答说:“夏禹、商汤检讨自己,他们开国立业也―分盛大。有德之君,不忘纠正过错,臣不胜庆贺。”当时中原凋残,典章几乎散尽,没有史籍可供查寻。于休烈烈上奏说:“《国史》一百零六卷,《开元实録》四十七卷,起居注连同其它綦籍三千六百八十二卷,都保存在兴庆宫史馆。京城被叛贼攻陷以后,全被焚毁。而且《国史》、《宵録》是圣朝大典,修撰多年,如今部没有保存下来"希望交忖御史台审问勘查史馆的有关官员,今府县招致访求。有人另外收存《国史》、《宵録》的,若送到官府,重金购回并从优奖赏。

前任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贼中,此时进入东京,至此将他家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

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上《五代帝王论》,皇上非常赞赏。宰相李揆自负才能嫉妒贤人,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安然自处,亳不介意。

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依旧兼修国史,不久加授礼仪使。升任礼部侍郎。又改检校工部尚书,兼判太常卿事,正式授任工部尚书,多次进封为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在朝中共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一石的积蓄。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脸!而礼贤下上,扶持后进,虽位尊年高,从无倦怠之色。酷好书籍,手不释卷,直到临终。大历七年去世,终年八十一岁。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因于休烈父子儒行著名,特意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安葬之日赐给仪仗鼓乐。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怀悼念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一百匹、布五十端,派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问。儒士的荣耀,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的。

第三篇:一条项链阅读答案

1、在下列括号中正确的读音打“√”(4%)

狂吠(fei √ quan) 厌恶(wu √ e)

喝住(he √ he) 腿有些跛(bo √ po)

2、第二自然段“不速之客”中的速的意思是____3____(选择正确的义项,在横线中填上序号):

1、迅速;

2、速度;

3、邀请。

在本文中,“不速之客”是指_穿着破旧衣服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_(3%)

3、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3%)

我明白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男孩是中年妇女收养的

4、“我”第一次特意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他们很贫苦,可怜他们。

“我”第二次又急忙掏出100圆给孩子,是因为他们虽然很贫苦,但他们拾金不昧,诚实。(4%)

5、读第五自然段,当我看到中年妇女手里托着金项链时,为什么“不禁一怔”?

她来的目的与我想的截然不同,她竟然送回了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那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2%)

6、短文中哪些地方是让“我”感到对“母子两”有“一半歉意”的?请摘抄其中的两句 ①、我下意识的向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的挥挥手

②、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7、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那件事,有许多话想对“母子两”说。请以文中主人公“我”的口吻,对“母子俩”说两句话。(不少于30字)(4%)

那位母亲,收养了那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却还能不为贫苦的生活屈服,利用自己的双手,勤恳地劳动,来换取自己应得的报酬。

第四篇:《欣赏是一种善良》原文阅读答案

做阅读题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

《欣赏是一种善良》原文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路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听闻后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来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欣赏是一种善良》阅读题

1.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并仿写两组。

( )的无名小辈( )的关注 ( )的善念 ( )的花朵 ( )的( ) ( )的( )

2.“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词语的理解。

钟爱有加:

大名鼎鼎:

不可限量:

4.短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5.林清玄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感叹的是什么( )

A.感叹自己不如小偷

B.感叹小偷技术全面,本领高

C.感叹小偷前途似锦

D.感叹小偷能力非凡,但没有正确方向,做了不正当之事,并为此惋惜

6.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关于“最终”一词的理解,你认为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事情的结局称为最终。

B.列夫•托尔斯泰成为了文学家。

C.列夫•托尔斯泰因得到了屠格涅夫的欣赏而充满自信,发愤图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绩。

D.自然规律,顺理成章。

7请用“﹏﹏.”划出文中描述20年后小偷的句子,你从“已经”,“诚挚”,“脱胎换骨”中体会到(),读着这样的词语,你的语调是( ),心情是( )。

8.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或感想)?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是一种善良》阅读答案:

1.初出茅庐极大成人之美常年盛开

2.略

3. 钟爱有加:格外地喜欢,照顾,对待方式与其他人不一样,明显好于别人

大名鼎鼎:形容极其有名,名气很大。

不可限量:形容前程远大。

4.第一件事屠格涅夫欣赏列夫托尔斯泰,第二件事林清玄欣赏小偷5.D

6. C

7.划线句子为: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体会到给予别人发自肺腑的欣赏,哪怕是不经意的,也会给人奋发的力量,使人得到鼓舞。语调是激昂的(相似的即可)心情是欣喜的(相似的即可)

8.自圆其说,符合文本内容即可。

第五篇:《凌室记》原文阅读及译文

原文:

凌室,所以藏冰。古者日行北陆而藏冰,故《豳风》之诗有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而藏冰、启冰,亦燮理阴阳之一事。《周礼》凌人掌冰,于凝阴冱①寒而藏之,阳气毕达而启之。食禄之家,与夫冰食丧祭,无不与焉。其藏之也时,其用之也周,是以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灾霜雹,厉疾不作,民不夭札。故藏冰、启冰,乃圣人燮调辅相之职也。上而宰相,下而州郡,皆所以任燮调之责,必使阴阳无愆伏之过,为能尽其职。

淮之地,无冰雪者几年,岁亦荐饥。光(今河南潢川县)之判官张公士政,于至正壬午冬,言于监郡卜颜不花曰:“予见京师与所在州郡有司,于仲冬必藏冰待用,以济酷热。而光独不然。吾为凌室,候有冰而藏之,可乎?”监郡曰:“可。”遂筑室于城之北门,命掾吏万文宝董其役。工未毕,而夕大雪,平地盈尺,层冰如阜,人以为瑞。公命斩之,纳诸室。及竣而河冰以泮。盖一念之诚,有以感召之。时壬午冬十有二月也。或者以为役民于严冬之际,人有不堪,不知《周礼》凌人斩冰之意,圣人燮理之事也。

吾闻张公之为政平物价恤民隐抑豪强扶良善去积弊理冤滞无非燮理之事。况为凌室,藏冰、启冰,观阴阳寒暑之变,以察消息盈虚之理,是亦为政之大者。夫子作《春秋》,无冰必书,纪异事,为经邦大训。此殆非或人之所知也。予故书于凌室,以见公之为政,他日居于庙堂,而辅成化者,盖基于此。故不可以不记。(选自《全元文》)注①冱(hù):水因寒冷而冻结。

译文:

凌室是用来贮藏冰块的。古时候,每当太阳运行到北陆虚宿时(即冬天)人们就储藏冰块,所以《诗经·豳风》中有诗句说:“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送进冰窖藏,二月里取冰行祭礼,献上韭菜和羔羊。”而藏冰、用冰,也是调和阴阳的一件事。《周礼》中记载凌人掌管冰块之事,在阴气凝聚阴湿寒冷的地方藏冰,在阳气浓郁的时候启用冰块。享受俸禄的人,赐予他们冰爽的食物丧祭,没有不赐予的。贮藏它恰到时机,使用它也非常周密,因此冬天没有酷热,夏天没有阴寒,春天没有凄风,秋天没有苦雨;雷鸣不伤人,霜雹不成灾,瘟疫不流行,百姓不死于传染病。所以藏冰、用冰,是圣人调和阴阳辅佐(上天)的职责。上至宰相,下至州郡长官,都被用来委任以调和的职责,一定不可出现气候失常、阴阳失调的过失,这是尽到了他的职责。

淮水一带地区,有好几年没下雪了,并且连年饥荒。光州(今河南潢川县)的判官张士政先生,在至正壬午年冬天,对光州监郡卜颜不花说:“我看京城和它附近的州郡主管官员,在仲冬时节必定收藏冰块备用,酷热时节用来缓解溽暑。只有光州不是这样。我作为掌管冰室的长官,等到有冰就封藏,可以吗?”监郡说:“可以。”(张公)于是在光州城北门筑造冰室,命令属官万文宝监督建造工程。工程还没完结,而傍晚就下起了大雪,平地上积雪超过一尺厚,层层冰雪堆得像土山,人们都认为这很祥瑞。张公命令把冰砍下运输储藏到凌室,十多天后河边的冰就融化了。大概是一个念头真诚,把它感召来了。这时是壬午年冬天十二月。有的人认为在隆冬季节劳役百姓,百姓有不能忍受的劳苦,这是不懂得《周礼》中掌管凌室的人采冰的用意,是为了圣人协和调理阴阳的事情。

我听说张公执政光州,稳定物价,体恤百姓,抑制豪强,扶持良善,去除积久的弊端,审理滞留未申的冤狱,没有不协和调理的事情。况且建造冰室,贮藏和启用冰块,观察阴阳寒暑的变化,来考察消长盛衰的道理,这也是为政最重大的事务。孔子著《春秋》,不结冰的现象一定要写进去,当作奇异的事件记载下来,作为先王圣哲治国教诲的话语。这大概不是平常人所知道的了。我因而写了《凌室记》这篇文章,用来表现张公的为政之道,(张公)将来身居朝堂辅佐皇帝,完成教化,大概也是以此为根本。所以不可以不记下来。

上一篇: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下一篇:项目部廉政建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