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2023-01-08

第一篇: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装饰图案设计教学大纲

《装饰图案》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基础课。

2、设置目的:

装饰图案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造型、色彩、构图等适用于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装饰图案作为一种基础的艺术训练,在设计艺术中作用很大,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遵循艺术形式美的规律,为以后的装饰绘画课程打下基础。

3、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装饰图案是其他专业设计课基础,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联系。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广告设计、CI企业形象策划等平面设计课程,不是纯装饰图案设计,它们要表达事物的内容,并常与美术字、美术摄影或绘画结合在一起,是一综合的艺术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装饰图案的设计占有相当比重.

4、教学目标:

装饰图案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本阶段学习在于通过纹样的设计,使学生掌握设计中构图、色彩、造型的设计规律以及各种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装饰审美意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装饰造型、纹样组织、构图、装饰色彩的运用能力以及优秀的审美观,对美的洞察力以及一种超越常人、与众不同的装饰美感。从而培养对于视觉艺术设计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5、课时分配:

第二学期开课,共计18周,36学时。

装饰图案概论2学时;写生2学时;花头设计4学时、单独纹样6学时;二方连续6学时;四方连续6学时;适合纹样6学时;综合纹样6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装饰图案概论;掌握基础变形手法;能够熟练进行单独纹样点创作,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组织;进行适合纹样、综合纹样的设计。

2、技能要求:

熟练运用鸭嘴笔、曲线板、蛇尺、填色笔等工具进行手绘,能够借助平面设计软件(photoCorelDRAW)进行电脑图案的简单设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础图案概论与装饰变形手法采取课堂讲授和课外写生的方式授课,二方、四方、适合纹样的设计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图片欣赏与分析)形式授课,综合纹样采取边练习边各别辅导形式授课。

四、课程考核方式

采用阶段性考核方式总评考卷成绩,考试时间根据课程内容进度采取随堂命题式开卷考试。考卷内容包括二方连续(考核学生图案二方组合与色彩表现能力)、四方连续(考核学生四方纹样组合与色彩表现能力)、适合纹样(考核学生基础装饰变形能力)、综合纹样(考核学生对基础图案所学内容的综合使用情况)。

最终学生成绩根据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的方式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师用书

教材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装饰图案设计》,主编王峰

参考书:

2、学生用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装饰图案设计》,主编王峰

第二篇: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装饰艺术设计 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

学 分: 总 学 时: 适用专业:

公选

先修课程: 素描基础 平面构成 图形创意设计 色彩构成设计

考核方式:

专业评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艺术设计的专业范围,性质和意义。了解装饰艺术设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的方法和设计的手段。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装饰表现的基本原理和内容,掌握平面、色形、结构等图形的类型、功能、技法表现进行合理的应用和设计绘制。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有效地进入专业设计领域的学习,它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基础和基本课程。

三、教学内容

(一)装饰概述

1、装饰基本原理 (1)装饰功能

(2)装饰特征(视觉、功利、审美)

2、装饰表现 (1)装饰要素(功能、美学、材质)

(2)造型艺术(思维、观察、造型特征、艺术风格、使用功能)

(3)现代艺术(观念意识、造型特征、艺术功能)

(4)构成艺术(平面、色彩构成)

(5)装饰与现代设计 (6)书法艺术 (7)民间工艺

3、装饰造型 (1)知觉经验

(2)审美虚构(联想、思维、抽象)

4、装饰形态 (1)符号

(2)图案

(3)装饰构图

(4)立体构形

(5)基本法则(对称、平衡、对比、调和、韵律与节奏)

5、装饰方法 (1)平面装饰造型(概括提炼、夸张强化、平面处理、构成、破损造型、解构造型)

(2)结构形式(对称中心、非平衡中心、张力适形、自由合力)

(3)立体装饰造型 (浮体形、圆体形、透体形、软体形)

6、装饰色彩 (1)色彩感觉 (2)色彩构图

(3)色彩归纳与借鉴

四、教学参考书

《商业插图》 朱国勤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考核试卷及要求

以任课教师的课题设计作业为主要内容,设计要突出。

六、说明

按照教学层次, 强调装饰基本原理和艺术表现部分,课题应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设计。建议用多媒体课件、图例进行授课;通过作业的不同要求、练习、铺导、启发、指导学生掌握不同表现方法和思维创作能力,要求学生课外必须进行 相关知识阅历。

第三篇:居住建筑设计教学大纲

1521231017 住宅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Residential design 学分/总学时: 2.5/48 实践学时: 16 开课专业:建筑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对培养获得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课程主要阐述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包括现场、实践教学)、作业、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般类型中小型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素养和绘制建筑设计图纸的基本技能,本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1)了解居住建筑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能正确选用相关建筑图集和技术资料;(2)掌握居住建筑基本构造的基本原理,并了解其经济性;(3)接受建筑设计和制图的基本训练,掌握建筑制图主要方法;(4)了解相关结构和施工的初步知识,具有解决建筑设计施工中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学习阶段应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有:画法几何、建筑初步、建筑概论、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

(一)~

(三)。

三、 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建议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通过专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使学生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掌握住宅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与理解,以及对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等的了解;3.学习、分析国内外优秀居住建筑设计的思路、方法,并了解其设计的基本手法和设计技能;4.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营造具有社会、经济、历史、空间艺术内涵的居住建筑,合理实现居住建筑设计的使用、景观、安全、卫生、美观、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1] 理论讲解

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讲解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分析、设计任务书分析。

[2] 现场调研

4学时

1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由老师带队调研温州市的居住小区,现场讲解居住建筑设计的要领和原理,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拍摄现场照片并做调查分析报告。

[3] 调研报告分析与讲评 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由学生介绍自己的调查分析报告,并由老师点评。 [4] 设计草图一草 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作出住宅设计的草图,指导老师针对每个同学的设计理念进行引导,落实设计构思并修改草图。

[5] 设计草图二草 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作出住宅设计单元布置图、平、立、剖面,方案草模(三维数字草模),用建筑设计软件绘制、分析并调整方案。

[6] 设计草图三草 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用建筑设计软件绘制、分析建筑设计方案、深化设计,深度基本达到正式图纸要求。

[7] 设计成果制作 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正式图纸绘制、设计成果整理、分析。 [8] 设计作业讲评 4学时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生讲解方案、总结设计心得体会,并进行同学讨论、老师点评。

四、 实践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1. 居住小区现场调研

4学时

基本要求:由老师带队调研温州市的居住小区,现场讲解居住建筑设计的要领和原理,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要求学生拍摄现场照片并做调查分析报告。

2. 居住建筑空间工作模型

8学时

基本要求:根据地形条件和设计任务书,作出学生自己设计的单元空间模型,分析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关系并调整设计方案。

3. 居住建筑三维数字模型制作及分析 4 学时

基本要求:用三维建筑设计软件建立居住建筑三维模型,并用模拟分析软件对居住建筑三维模型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设计方案。

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和学习内容中,以实地建筑测绘、建筑考察调研分析、设计工作模型分析、三维建筑数字建筑模型制作、分析等进行辅助性学习,加深对居住建筑设计的要领和原理的学习,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和深入设计方案。

五、 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材: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张文忠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2 学习参考用书:

1.《建筑设计资料集》1—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版

2.建筑设计系列丛书 :《建筑设计手法》《建筑小环境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群体设计》《建筑空间设计》等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图解思考》 Paul Laseau. -3rd ed 邱贤丰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4.《景观设计学》

John·O·Simonds. -3rd ed 俞孔坚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版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年版

六、课外学习要求

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量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灵活、学生课题设计工作任务较难和周期较长等特点,要求学生在各阶段学习中,必须花费一定量的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建筑考察调研、设计绘图等,因此从某一角度讲,本课程课外学习甚至比课堂教学与学习更为重要。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一般不适于采用常规试卷方法进行考试,而以课程设计各阶段所完成设计草图、调研报告、模型、设计成果图等设计资料进行综合评定。

八、其它说明

本课程在各学期具体教学内容、大纲要求另详见各学期教学计划与任务书计划,详细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进度计划执行。

有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说明详见本课程各学期具体教学计划。

如果有实际工程项目或设计竞赛题目在时间和内容方面与课程设计内容和时间相似,可以采用实际工程项目或设计竞赛题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

第四篇:《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学专业 6学分18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筑设计基础是学生步入建筑之门最先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它将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形成坚持基本功训练和强调空间设计为主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了以建筑空间设计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转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其核心包括三大模块:建筑认知和表达、从抽象空间到具体建筑、建筑分析和运用。因此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学生的建筑艺术表现力和空间构思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设计基本功训练。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基础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两个部分。建筑理论包括:入学教育、建筑概论、建筑基本知识、表现技法初步、建筑空间构成基础、材料建构初步、外部环境分析、建筑设计入门。而建筑表达与表现技巧训练则贯穿在多个课程设计的作业中。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课程设计的实际训练这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具体如下: (1)入学教育:引言 (2)建筑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建筑,人们是如何认识建筑的

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节:建筑师与环境

第四节:建筑学专业所学内容总述

第五节:建筑师需要具备的素质 (3)建筑基本知识:

第一节:中西方建筑基本知识

第二节:人的行为与环境分析

第三节: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4)表现技法初步: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制图工具与使用要领(墨线线条练习)

第三节:表现技巧(徒手线条、钢笔画、水墨、水彩渲染等) 第四节:构图基本原理

第五节:建筑空间构成(模型制作等) 第六节:建筑识图(建筑抄绘)

第七节:建筑测绘基本知识

第八节:色彩基本知识(钢笔淡彩) (5)建筑设计方法入门:

第一节:建筑设计的学习特点

第二节:任务分析和调查研究

第三节:方案的比较和研究

第四节:设计的深入与推敲 第五节:方案表现图

三、课程作业及教学要求

第一学期

1.认识建筑:

建筑概论,对本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介绍和要求

2.建筑表达与分析系列:

2-1.墨线线条练习:学习建筑制图、掌握制图仪器的使用方法

2-2. 建筑抄绘:学习建筑的基本表达语言,初步掌握建筑制图(平、剖、立面)的基本方法 2-3. 轴测图绘制:用墨水绘制建筑的楼层分解轴测图,使用平面斜轴测图(60度-30度) 2-4. 制作大师作品的模型:学习建筑图中各部件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2-5. 大师作品分析:从认识大师作品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其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 3.建筑空间构成训练系列一:

3-1.单一空间的划分与限定:对空间围合、分割、限定等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3-2.多元空间的冲突与组合:选择模型进行多种组合,寻求空间组合的多种可能性 3-2.空间构成的分析与表达:通过分析图等,总结与反思空间模型设计的过程、思路与方法 4.字体练习和钢笔徒手画(平时练习):仿宋字体与徒手画基本功的训练 5.水墨、水彩渲染系列(课堂辅导与课外自学相结合):

5-1.调色色轮:学习裱制水彩纸和色彩基本知识,通过色轮训练水彩的调色 5-2.水墨渲染:初步掌握水墨的特性和平涂、退晕、“湿操作”等渲染技法 5-3.单色练习:通过建筑立面来学习色彩的冷暖、环境光影变化和材质表达

5-4.水彩渲染:训练整幅水彩渲染的技法,表现建筑空间和环境特点,要保证整体效果的协调

第二学期 6.建筑测绘:

学习建筑测绘的方法和实物图纸的对应关系,理解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基本知识。

7.建筑空间构成训练系列二:

7-1.空间形态的功能化训练:通过空间的剧情设计,初步确立了人-建筑在空间中的互动关系 7-2. 空间形态的具体化训练:确定结构方式和材料选择,把抽象空间以直观的形象展示 8.环境分析与设计:

8-1.人的行为与环境分析:选取实际环境中的特定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改进性设计 8-2.内外之间——小庭院设计:练习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若干基本设计要素及其构成

9.材料建构训练:

初步认识“构造和结构”与材料的关系,学习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的结合方式和设计方法

第三学期

10.小型建筑设计:

通过前期的对大师作品的分析,模仿和体现其设计的精华,学习和体会大师的设计手法。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内,设计出具有特质的活动空间,并组织好不同空间和建筑元素之间的转换与联系,使之形成富于趣味的空间序列。

四、课程的学时分配

每个课程作业平均按2-4周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难度和学习进度做适当调节。

五、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将传统的基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相结合,建筑空间表现和设计;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外,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难点:实践性课程需因材施教,对学生专业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解决办法

1、打破旧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性和研讨性教学等手段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师生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

·课堂讨论、作业讲评等开放式的教学,将建筑专业课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表现出来,让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我,相互之间尽最大可能的交流。

·现场实地教学,通过参观、调研,加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使学生多动手,通过模型制作和电脑建模来启发创新,培养学生对材料和结构认知,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领域空间去创造。

2、强化通识教育

·从传统的技能训练到思维训练,强化认识和分析能力 ·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社会调研能力 ·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为目标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建筑初步》 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态设计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基础教研室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美)托伯特·哈姆林著,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的涵意》 刘育东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

6.《建筑语汇》 爱德华·T·怀特著, 林敏哲、林明毅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 [美]诺曼·克罗、保罗·拉塞奥著,吴宇江、刘晓明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 [美]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直接发生—空间训练基础》 崔鹏飞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建筑的开始—小型建筑设计课程》 傅祎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五篇:装饰纹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装饰纹样的技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以花卉、动物等为题材设计一幅或多幅装饰纹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设计纹样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单幅纹样(花卉或动物)的装饰设计。

难点: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装饰纹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圆规、尺、绘画铅笔、纸。

(教师)范画、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

(1)课件出示各种装饰纹样,提问:这些纹样给我们以怎样的美感?

(2)学生交流观摩装饰纹样后的感受。

(3)说说装饰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小结:装饰纹样是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人们称它为“经化装、打扮出来的图形”。

(5)出示课题:《装饰纹样》。

2.交流探讨。

(1)欣赏教材中大师的作品(毕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范作(形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等。

(2)师生共同交流。

3.学生设计。

(1)教师演示形的装饰纹样创作方法。

(2)交流范作的特点,让学生提出从几个绘制手法更好的建议。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建议。

4.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设计单幅纹样作品或多幅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注意装饰手法的灵活运用,用、圆规、尺子,使你的图案更工整、漂亮。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课外延伸。

小结本课内容,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装饰纹样的图片资料。

上一篇:开展固定党日活动计划下一篇:家装设计总监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