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勇气读后感范文

2022-06-18

第一篇:心理勇气读后感范文

校园心理剧-勇气

校园心理剧《勇气》剧本

第一幕:(A、B两个人从台上一侧走来,边走边谈论,甲从另一侧上)

甲:两位同学你们好,来,来看看我的字画,绝对一顶一的好。

A:不需要,没关系,看一看可以吧,又不收钱,你看这是齐白石的,还有张大千的。 B:我的床头还缺一张画呢,让我看看。] A:我们还是走吧。 B:等一会儿,让我看看。

甲:(附和)就是吗,看看吧,多好的画呀。 A:那好,我帮你选一张。

(这时,甲一边说,一边把手伸进A的兜里,掏钱包,B看见了想喊,但被甲的凶像给吓住了,没敢说话,眼看着甲偷了A 的钱包)

B:我不买了,我们还是走吧(吞吞吐吐) A:你呀,真是的(同B走)

(甲得意的下台) A:哎呀,我的钱包呢?

B:你„„你的钱包没了吗?不会吧,是不是忘在宿舍里了。 A:没有,我清楚地记得我带出来了,一定是他偷了我的钱包。 B:谁„„谁呀?

A:那个卖字画的,一定是他,走,我们找他去。 B:不,不一定吧,我们还是回去吧。 A:不行,我们去找他! B(拽乙):我们还是回去吧。 第二幕 甲(小偷)、A(女)、乙(男)

A(惊呆):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找你找的好苦呀,你这偷偷一走,把我们弄的 几天茶不思饭不想的,而你却坐在这儿吞云吐雾。

乙:(惊异)怎么了,莫非有看到帅哥了?

A:什么呀,就是他,偷了小B的钱包,一个贼也让你醋意大发。 乙:还说我呢,一个贼不也是让你那么样的忘情的寻觅吗? A:别瞎扯了,怎么办,总不能让他那逍遥自在吧。

乙:一不做,二不休,凉拌(咳嗽)

A:就凭你,刮二级小风,你得背个秤砣上街。

乙:那就热办,我先去稳住他,你叫你„„ A:你行吗?

乙:什么意思,是说你训练的不好吗? A:好,你小心点,祝你好运!

(乙、A走了几步)

乙:(回头)哎,你可得快点。 A:你怕了吗?

乙:不我没什么,我怕你的朋友受伤。

(A下,乙走向甲)

乙:大哥,借个地坐一下,成不?

(甲一挪,不理)

乙:吞云吐雾似神仙,只可惜没地去弄钱 (甲一楞,斜了乙一眼)

大哥,哪条道上生财呀?

甲:(不屑)财,没财。

乙:大哥,你可别开玩笑了,就你这样,往那一站,少说也得百儿八十万。

甲:百儿八十万,喝碗稀饭。

乙:啊,什么饭呀,这么便宜。

甲:小兄弟,年纪轻轻的,话说的有点太狂了吧(严肃)。

乙:大哥,俗话说的好,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牛皮不是吹的,没有点能耐,敢往这里坐。

甲:那你在这?

乙:(四下张望)放线呢,那大哥你?

甲:(环视)踩路呢。

甲乙:哎呀,哎呀,我们是同志呀(拥抱)。

甲:来,兄弟来一支。

乙:谢谢大哥,小弟不会,来大哥喝一口。

甲:谢了,大哥不习惯。

(甲乙同时侧身)

甲: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呀。 乙: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呀。

乙:大哥,你到底是„„发什么财呢?

甲:我呀,什么都不干,就是随便转转。

乙:不会吧,随便转转就来钱?

甲:小兄弟,听这话儿,有问题了,你不会是条子吧?

乙;大哥,真会开玩笑,我是条子,条子要是我这样的,早就被你们撕成肉条了。

甲:好小兄弟,听着。

地振高岗,一派河山千古秀

乙:门朝大海,滚滚波涛万年流。

甲:头顶一柱香,脚踏四柱香,擎手六柱,一条青龙里潮头。

乙:头顶一柱香,脚踏四柱香,擎手六柱,两只白虎岸边走。

甲:一大,二大,天地为大。

乙:三先,四先,义气为先。

甲:原来是后起之秀,小兄弟,大哥误会你了,人在江湖不能不小心些。

乙:哪里哪里,(转,幸亏我看过那么多武侠小说)

大哥,你们到底是发什么财的?

甲:小弟,不瞒你说,大哥我是„„(从包中取出一个小瓶)这个,180元。

乙:假的?

甲:谁卖假的,那伤天害理。

乙:那真的?

甲:真的,那需要成本。

乙:那这是„„

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干我这行的,行走江湖讲究一个“对”字。

乙:“对”字?

甲:从医学上讲呢,就是要对症下药,从裁缝上讲呢,就是量体裁衣;从庄稼人讲呢,就是找对茬口,从婚姻上讲呢,就是门当户对。总之呢,就是叫“适销对路”就这个,卖给一个瘦子,一文不植。若是卖个一个彪形的女大学生,那至少180元。

乙:干什么用的?

甲:减肥。

乙:哦,什么原料,哪国技术?

甲:树叶、花生油、私人技术。

乙:那不是害人吗?

甲:害不死的,可它灵着呢,几天就能把我拉成你这样,绝吧?

乙:绝,真绝。(侧头)断子绝孙。

甲:小兄弟,我给你说,做咱这事,学样是最安全的。

乙:我们可就不安全(背着甲说)

甲:你要善于钻他们的空子,才能游刃有余。

乙:今天让你钻套子,让你成瓮中之鳖。

乙:大哥,你还做更大的吧。

甲:我告诉你,推销,我那就是踩路,放风。

乙;那什么算大的?

甲:自行车不算啥,小钱包得一打,顺手牵羊,该偷就偷,该拿就拿,什么电脑,名牌衣服,手表、随身听„„都有(说着从包里取出几个钱包)看着没,这是最近的收入,里面什么都有,钱、卡、首饰„„你看,还有一张情侣照,别说,还真挺浪漫的,哎„„这个家伙怎么好像见过?

乙:是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吧。

甲:啊,是你,你是„„

乙:哥们呀,怎么样,你可都招了。

甲:小子,我早防着你呢,没有向导阴沟里翻了船,量你一个臭学生也不能怎么着我,你再上,别怪我狠了,幸亏老子留了一手,哼!

乙:是吗?我今天看你往哪儿跑,你以为我没有留一手吗?

甲:莫非你叫了警察(A、丁)

乙:聪明,还是自首吧。

甲:都别过来,我的刀可没有长眼(丁勇敢上)

A:小B就是他偷了你的随身听和钱包,我们今天一起把他抓到派出所去,你的东西就可以追回来了。 B:(难为情)是吗?那„„那太好了。

乙:小A,这个贼也偷了你的钱包。 A:我们一起上,把他抓住。

第二篇:《教学勇气》读后感:过一种有勇气的生活

过一种有勇气的生活

—《教学勇气》读后感

史伟锋

【专栏简介】:

西安市沐春阅读共同体由灞桥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管,由灞桥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赵清风老师发起,小组成员以西安市灞桥区为主,长安区、莲湖区、碑林区等区老师也参加其中。自第三届“长安行——教师勇气更新活动”在西安举行后,有更多的老师加入了读书活动,大家沐春而生。2017年7月,长安《教学勇气》读书会成立,发起人长安三中康知霞老师负责日常管理。史伟锋老师是该读书会成员。老师们用文字记载着每个“拥抱勇气”遇见“沐春”的日子。

“沐春长安”栏目将编发所有来自西安地区“沐春读书共同体”的教师们的阅读心得、教育故事、情感美文。

——编 者

作者史伟锋,汉族,陕西乾县人。中学高级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英语教师。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对绝大多数人,的确如此。我们的意识无法超越现有物质阶段,而伸向未来。所以,我们的生命历程犹如穿行一个漆黑的隧道,只能看见已走过的路,只是回头看看自己哪几步走歪了,哪几步走得“帅极了!”,得一些经验而已。我们无法看见前方。对着漆黑的隧道尽头,我们只好拿深深的回忆当作暖暖的暇想。上帝可怜我们,说得有光照亮,于是我们有了若干带头大哥。他们是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牛顿,莎士比亚,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约翰威尔逊,杰斐逊等。伟大的他们可以“无中生有”,超越若干世纪,至今仍然指引我们前行。

作为一个在隧道里还摸索前行的一个队员,我正昏昏沉沉不知所措时,忽地从天而降一本“武林秘籍”,名曰《教学勇气》,是一位名叫帕克.帕尔默的美国同行写的。我如获至宝,欣然学习之,不禁凄然泪下。这本秘籍反而使我回忆起了久违了的教育江湖……光明顶上,飘渺峰前,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旌旗招展,一队队人马整齐站成了方阵,各武林门派名号字迹忽然明朗起来。最左侧的是“学习理论”方阵,他们人多势众。一下子竖起了四面旌旗,第一面旗子上写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排头的几位是大师级人物,名震江湖。碰巧我都见过。第一位是巴甫洛夫,只见他一挥手,身后一众人马齐呼:“嘿——哈——经典条件反射”。第二位是斯金纳,他也一挥手,身后人马齐呼:“操作性条件作用,强化,嘿——哈——”。第三位是桑代克,他一跺脚,身后一干人马也齐呼:“联结——试错,嘿——哈——”。第四位是班杜拉,只见他一击掌,身后众生也高呼:“观察,嘿——哈——”。

第二面旌旗上面写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排头也是几位大师级人物,江湖地位不可小觑。我却不大认识,听说第一位是苛勒,他一挥拳,身后一干人马齐呼…“完型——顿悟,格式塔,嘿——哈——”。第二位是布鲁纳,我比较熟知。只见他也一声吼,身后一众人马高呼:“认知——发现,哈——嘿——”。第三位是奥苏贝尔,只等他一声长啸,身后一众干将高呼:“有意义——接受学习,嘿——哈——”。第四位是加涅,只见他一仰勃子,身后一众干将齐呼:“信息加工,嘿——哈——”。第三面旌旗上写的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排头也有几位领军人物,江湖名声响彻云霄。我只熟知其中一位,罗杰斯。第四面旌旗上面写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排头几位也是名震江湖,我以及我等众多同行都很熟知,他们是皮亚杰和维果斯。这一干人等时尚新潮,不屑于呼天喊地表态度,他们都表情疑重,若有所思。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这便是知识”。留览完第一方阵,我已汗流浃背,这不是因累的,而是心虚汗颜。再抬眼望去,还见“学习动机”方阵,再紧邻着“学习迁移”方阵,“学习策略”方阵……

天色已晚,风沙再起。已看不清方阵的各武林门派的名号字迹了,唯独隐约看见了“学习动机”方阵里的几面旌旗,可能是“斯金纳强化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他们在干什么?十年磨一剑,他们在“华山论剑”,已经矗立上百年了……

想当年自己曾拜师于名门之下,却因资质愚钝,还加上贪玩,以上各派武功只识皮毛就拜别师傅下山了。学艺不精就行走江湖,如今在工作中,——咦,我是干什么工作的? 教师。专门清除“普天下孩童有效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一只掉睛白额大虫”。由于疏于技艺,只好用从生活经验中摸爬滚打习得的“五禽戏”与之博斗,数载,难分胜负,近来还有点处于下风。……不知不觉地,周围已经黑压压一片人了,是我的同行们——教师。难道大家都来“华山论剑”了?彼此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嘘寒问暖,嘈嘈声一片。不知谁喊了一声,帕尔默大师到了,大家顿时安静下来,人们让出了一条道。只见一位长者,飘然而至,脚下似黄金铺地。他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朗声说到:“来,大家围坐在一起。我们都是同行,有共同语言,咱说说教育教学的事。首先声明,我不属于上面‘华山论剑’中的任何一派,没有‘藏经阁’,没有独门‘兵器’。我只教大家些‘吐纳运气之法’。大家别拘谨,都围着坐一圈,就当这是课堂,只要我们心灵相通,这也是教堂。”忽地天外传音,“我们围着圆圈跳舞,但是秘密就坐在中间且知道一切。” “咦,帕尔默大师是基督教静修会的?”不知谁问了一声。帕尔默仍然朗声道:“是的。

现在我问你们几个问题,第一,你们的教学是源自心灵的吗?你们在教学中认同自身吗?你们在教学中认为自身完整吗?”这时,我那愣头青的劲儿上来了,回答道:“当然,我们教孩子们时掏心掏肺,是源自心灵,我很认可自己,教不教孩子我都认为自已很完整。”帕尔默大师说到,“肤浅,再静静地想一想。” 于是大家安静了。顿时,我明白了,帕尔默说的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关于心灵,生命,爱等主题。让我再想想,我之所以能爱不是我自己孩子的一群孩子,是源自我对这孩子将来像吾辈等立世为人的悲悯之心。这是孟子所说“人之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心之明镜,常擦常净,我有这四心,算不算完整?帕尔默好像知道了我的静思,说到:“你不要在我这儿说孔子孟子。看来你还得继续静思。好了,第二个问题,你们在教学中恐惧过吗?如果是,那是因为你们过着分离的生活!”我又二起来了,说道,“我不恐惧,只是孤独和焦虑。焦虑自已的付出与学生成绩的产出比,目前还没有伤及性命的恐惧的事。我倒是常孤独无知已。我在教学中不与学生分离,除给孩子们讲知识外,我还给孩子们讲故事,讲我自已的爱恨情仇。”帕尔默说,“肤浅,再想想。你难道就没有遇到过‘来自地狱的学生’?难道你没有过入错行的感觉?”

我静静地思考后说到,“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做法就是拉长时间去解决,诊断,分析,从“学习动机”门派那儿看能否找到几样“兵器”,再好好琢磨“使用说明”,然后实践,再评估,再改进。这不正是你们美国人一贯的学术做法?怎么你倒像我们东方古人一样遇到这事而要靠静思,顿悟?至于入错行的事,就不在此说啥了”。这时旁边一位同行说到,“看你绕的远的,咱们手头就有一件‘兵器’——‘同理心’嘛!对于来自‘地狱的孩子’应该管用。”帕尔默说,“看把你们都一个个能的,还不停地反驳我。你们找一找,有多少‘秘籍’是关于学生的?有多少‘秘籍’是关于教育教学的?汗牛充栋。有几本是关于你们教师自已的?凤毛麟角!唯有我这本‘教学勇气’是关于你们自已的,还不知好歹!好了,既然你们如此博学,那就谈一谈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反正我爱主观主义,讨厌客观主义!把人弄得像机器一样。顺便再谈一谈教与学的悖论。”这时大家面面相觑,悔恨当初师从于黑格尔大师时,没有好好练习“辩证法”这门“兵器”。此时大家不再出声了。帕尔默这时说到,“刚才说你们在教学中过着分离的生活,还不承认。我更要说的是建立志同道合的共同体,就像现在咱们围坐在一圈讨论一样。要有‘第三事物’——‘伟大事物’坐在中间,要存在共同联系的关系网,要存在一个个自由的个体,要畅所欲言但要有敬畏心,而不要吵闹却专制的暴君。这样,你们还纠结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吗?”大家这时被深深地说服了,不再说话,周围一片寂静,皓月当空。帕尔默又说道,“我再问你们,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共同体?难道仅仅是因为开头发言那位愣头青所说的孤独吗?”大家都说应该建立共同体,却想不出原因。帕尔默继续问到,“你们在教育教学中有一种无力感吗?如果有,想过改变吗?”大家听到这话后都惊异不已,后心一凉,不觉得衣衫早已湿透。帕尔默最后起身朗声说到,“起来,同行们。决心过一种不分离的生活,建立共同体,走向公众,促使选择性激励系统形成!这就是教育改革从你我的心灵出发!”顿时,掌声雷动。然而一股青烟之后,帕尔默大师已不见踪影,地上只留下一本“武林秘籍”名曰“教学勇气”,封面已泛黄且卷角了。大家凝视远方一会儿,自发地原地吐纳运气,几个回合之后,顿时觉得功力倍增,神清气爽,下山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了。

飘渺峰,晨钟暮鼓,松涛云海。

第三篇:《勇气》读后感

五二班 王晨昕

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开始了,我既兴奋又激动。我像往年一样到图书馆借书了,今天,我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书--《勇气》,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了几遍。

这本书很像随意说出来的那样,一个人问:“什么是勇气?”你就说了,是第一次骑自车;是去参加智力竞赛;是你有两块粮果;是没人敢欺负你的小弟弟;是爱它,却不摘它„„总之,勇气有很多种。勇气,是让陌生人给你洗澡?这样的大方,这你想不到吧?勇气,是别人的生日聚会时间还没有到,你却老早来?这可是很失落的,可是你能让自已快乐的度过这次事情,这你想不到吧!勇气,是“赞美之花,却不能摘它。"这虽然很通常,可是你在说什么是勇气的时候,把它说成勇气,我可说不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勇气时时刻围绕着我们,比如,每当我在写作业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想放弃,不想动脑筋,我连这个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怎么会把这道题做出来呢?可有些题只要稍微动一下小脑袋,就能把它做出来。还有一次,爸爸给我报了游泳班,我看着那么深的水,心里就害怕,更别提下水了。生怕被水淹到了,或是被呛到了。但是在爸爸的鼓励下和教练的指导下,我终于有勇气抬腿下水了,现在,我不但学会了蛙泳还会仰泳呢!如今想想:勇气,就是从头开始。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有勇气,就能成功!

我最喜欢读书了!

我的小天地

我在读绘本

我在书店读书忙

第四篇: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帕克.帕尔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

读此书,甘之若饴,前段时间读过一部分,后来它神秘失踪,读过的部分像美酒一样不断在心里发酵。昨日它又出现在我的面前,重读了读过的部分,又一次感叹它的真实,感叹它的影响力之深,不禁为这折服。采撷部分精彩内容,以做赏析。

一、心灵缺失的原因

“当学术文化贬低内在真实,仅仅赞誉外部世界时,学生和老师就失去了心灵。”看到这句话时,心中想到许多关于名师的争论。魏书生是我97年刚参加工作时接触到的名师,因为听说此人有神力,带着两个班的语文兼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学生的自我学习扎扎实实,所带的学生成绩突出。然而今年在Q群却看到了对魏书生的质疑,说他是技术派的代表,在他的眼里只有管理的技术,缺少语文的涵养,在语文教学方面缺少建树。徐江老师“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等观点都遭到了质疑,质疑者称“用哲学思维”解读文本,会造成泛语文化,语文会上成政治课,而“语文味”的提法更不靠谱,语文这一提法本身就不科学,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了迎合某种统一杂合在一起的概念,远比不上“语言”或“母语”更明确科学。

在我看来,有质疑的声音,说明“语文学科”的成长和进步,不管是魏书生、徐江,还是程少堂,他们都对语文教学做出了有益地探索,语文的教学既需要管理技术,也需要哲学化的解读,还需要语文味的体现。这不是简单的杂合统一,因为他们提出的角度都不是语文的本质,而是冰山一角,魏书生的管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秩序和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徐江老师的哲学解读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本价值提供了可能,而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则是上课过程要注意的一个元素,至于语文味是酸的,还是甜的,则要根据文本的内容来体现。当然语文不一定从“味”的角度进行建设,还可以从音律的角度,从动态的角度,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探索。

每位教师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潜在价值,魏书生、徐江、程少堂老师在一定的角度上启发了你,你是否能用好他们教给你的招,能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招,取诀于你对自身的认识和自身潜力的发挥。而不要忙着去公开迎合或质疑他们的观点,你思非你想,世界就是这样的微妙。

二、心灵叩问的力量

“我是谁?我有没有把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我有没有恢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有没有获得生活的完整?”读到这句,想到的是《尘埃落定》那个傻子,每天起床后都会叫仆人问自己“我在哪里?”“我是谁?”通过这两个追问,傻子少爷表面上像个得失忆症的傻瓜,而实际上却很清楚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这两个追问让他活在当下,尽量做好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活在当下,是多么简单又高深的生活艺术呀!当年于丹老师就是凭着“活在当下”的视角来解读《论语》而成为学术超女的。历史上有多少故事都是活在当下的最佳解释呀!活在当下是生活的一种态度,也是生活的校准仪,你可以高瞻远瞩,也可以回味往昔,但你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当下。昨日不可挽回,明天遥不可及,只有今天才是你真正拥有和正在拥有的。

帕克的这一句叩问,让我清楚今天的力量,也让我知道,我必须为自己的将来——幸福而完整的将来规划一下。

三、心灵伙伴的影响

“师徒是人类古老的舞伴,长辈以他们的经验增强晚辈的能量,年轻人以他们新的生机充实、激发长者,在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重新编织人类社会的结构。”教学相长是儒家经典主张之一,在接触到帕克这个解释之前,教学相长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存在于心,虽然在师范实习之时,已经撰文写过关于“教学相长”的小文。从帕克的解释当中,我知道了长辈擅长的是经验,而晚辈所拥有的是生机。我们的教育如果继续禁锢年轻人的生机,只强调长辈的经验传承,我们的教学生活就会因为缺少舞伴而失去许多精彩。独舞和合舞的区别就是:独舞更重表演性质,比如众多公开课沦为表演课的事例;合舞更重互动性、和谐性,合舞能战胜人类的害羞、恐惧等阴暗心理,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演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建学生传播生机的舞台,我们的教育教学必然不是像现在这般的死气沉沉。

四、心灵诗歌的升华

日复一日,

我振翅寻觅,温恭求真,

却深感难尽人意:

我的心声、呼唤,没人理,

世人啊,

只信实、崇强、斗力!

我雀跃,

朝求知之家探求——

拥抱每一过错,像找回久失的孩子,

鼓翼奋飞,

带迷途的孩子 归家。

利笔伸正义,

力透纸背。

我为正义伸张;向上面解释——

唉,正义的名堂繁又长。

申辩正义也孤独难当。

—— 斯坦福德《受启发的导师》

本诗分成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出了孤寂,第二小节写出了奋进方法,第三小节写出了无奈。每个人都会追求幸福,但很少有人知道幸福植根于不幸,幸福和痛苦是一对孪生姐妹,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王崧舟语)。

面对痛苦和不幸,一种方法是逃避(大多数的人选择),另一种方法是正视,只有你敢于正视,痛苦和不幸才会成为你的垫脚石,帮助你走向幸福的一面。就像第二小节所写,“拥抱每一过错,像找回久失的孩子”。

第五篇:《教学勇气》读后感

鱼洞二小周朝宏

在本学期以前,就听说过《教学勇气》一书,知道它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同时,我也听说这本书内容比较深奥,就是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的老师,也很难读动懂,因此,我对这本书产生了畏读心理,再加上一学期都显得有些忙忙碌碌,所以一直都没有好好读这本书。直到前不久,为了完成读书笔记的任务,我才初步的走进了这本书,尽管这本书的确很难读,但我却对书中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渴望在假期里深入地研究这本书,我想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内心的恐惧”,我想了解“有问题背景的学生”„„但是现在,我只能对这本书谈一点我粗略的感想。

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吸引了我并让我有所思考,“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其中,“自身认同是使我成其为我的内力和外力运动着的交汇”,“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不同力量的汇聚”;而自身完整是指作为整体的我的自身完整协调与生机勃勃,它是通过自身认同中各种力量的不同方式的联合而达到。而作为自身完整的一个整体的人来说,其特点体现在个体朝着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我的生活模式的内在联系中。“它们(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熟悉的奇妙感悟,是只能偶尔在我们的视野的边缘捕捉到的、言语难以表述的真实”。

“自身认同”是《教学勇气》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完整、不分离的自身认同既是优秀教学的源泉又是优秀教学核心的整合状态。

只有当教师能够真实地倾听自我,能够自如地与自我内心对话交流,能够清楚地把握自我的个性和身为人师的“我”的意识,教师的生命意识才会觉醒,才会对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随时慷慨地向学生敞开其内心的精神生活,才能够真正注意并尊重和回应学生性灵深处的声音,与学生默契地共享心灵之旅,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引领他们编织起心灵世界。而自身完整与自身认同又是密不可分的。个体通过对自身认同中的工作与各种联系进行整合,可以提高自身完整。本书中后面几个主要概念如共同体、恐惧和分离等,都是基于上述两个概念展开论述的。同时,本书有关章节还从两个方面对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即与启发、引导我们的心灵导师相遇和与选择了我们的学科相遇。

当我读到这两个方面时,我立刻想起前些日子看过的朱永新教授的教育随笔《享受与幸福》,他对个体的世界进行了二分,即情感世界和智慧世界,同时他还认为个人的幸福与快乐与否取决于二者的满足情况。书中写到,“在情感世界,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真正的把爱心献给所有的孩子,真正地用心地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他一定会感受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同时,在智慧世界,他也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孩子’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正是由于两个世界的统一,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达到共赢,教师才能感到身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我个人觉得这就是在教师在良好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状态下达到的最佳的教学效果。“心灵导师”就是从“情感世界角度”来讲,

主要指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完整;而“与学科相遇”则是从“智慧世界角度”讲,主要指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使其较少依赖于教师采用的方法而更多地依赖于学生自己根据理解形成队自己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种良性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还何愁达不到自身完整而学生又何尝会逃课呢?因此,我认为,要想真正读懂这本书,要想持久的唤醒教师的内心定力以支撑其持续的专业成长,必须首先弄清楚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深刻内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的服务于一种美好的事业。固然,教育是人类一项美好和永恒的事业,教师是“最光辉的职业”。随着对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不断认识与努力,教师一定会发现教师职业的美好确实不是空谈与高调。乌申斯基曾说:“如果你对劳动作了恰当的选择,并把全部的心灵投入其中,幸福便会自行将临。”教育,作为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主要方式,更多作为脑力劳动,只要教师能够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教师也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计划在假期里在深入地走进这本书,我想,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上一篇:项目安全的总结范文下一篇: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