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2023-03-21

第一篇: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湖北新作为的难点和对策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首次对“新常态”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省委李鸿忠书记指出,要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坚持竟进提质不动摇,努力实现新的更大作为。当前,湖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在宏观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应对,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新要求,努力使全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殷切期望,是每一个湖北统计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以及当前全省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难点入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为各级领导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经济新常态下对湖北经济发展难点要有新认识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定义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首次首次提及“新常态”,并在当年的11月APEC会议上再次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给予了明确定义,即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呈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也为我们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湖北自身发展的成绩看,201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活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367.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工业万元总产值能耗下降9.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51.16亿元,增长14.8%,增幅快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0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03.05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4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在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的同时,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06.27亿元,增长12.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2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49元,比上年增长11.9%。“两圈两带”发展势头喜人,“武汉城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都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4%,也都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总体上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很好,产业和区域发展多点发力、速度加快、结构更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但是,从湖北自身发展的难点看,由于进入新常态以后,在“三期叠加”阶段,一些以往存在的阻碍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在不断变化组合的同时,又涌现了一些新的难点问题。归纳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工业生产结构不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少以及国内企业压缩过剩产能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内用于投资用途的工业产品和用于再生产的工业初级产品需求下降将成为常态化特征,这对我省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工业行业带来巨大挑战,而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同时,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南水北调环境保护压力升级带来的企业环保成本上升等因素使这些工业行业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钢铁、石油加工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68.3%,已经成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食品、建材行业分别为77.5%、78.4%,处于相对过剩,与此同时,全省工业企业营业成本上升了8.1%,有45.5%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上升。在产能过剩以及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仅增长5.9%,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0.5个百分点,其中328家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8%,增幅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另外,据全省工业企业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未来预期下降,有10.5%的被调查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不佳,超过两成的企业预计后期企业生产增速将逐步放缓。 二是服务业发展质速不适应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增长的要求。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增加并最终处于主导地位。2014年,湖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1.5%,比第二产业低5.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与全国31个省(市、区)相比,服务业占GDP比重仅居第19位,不仅远远低于广东(49.1%)、浙江(47.9%)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而且低于黑龙江(45.1%)、贵州(44.6%)、甘肃(44.0%)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在中部六省中也只排第3位,比山西(44.1%)和湖南(42.2%)分别低2.6和0.7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所有制结构上,国有经济几乎一统天下,非国有经济比重很低,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服务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服务业行业结构上,以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没有规模和竞争优势,不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消费结构转型需求。在服务业投资投向上,仍然维持着偏向于房地产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惯性,直接用于扩大和提升现代服务业有效供给和需求的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要素制约加剧增加了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难度。资本投入不足成为当前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据2014年四季度的全省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有31.9%的企业反映资金紧张,有21.7%的企业反映融资困难。全省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额同比增长14.0%,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7%,高于收入增幅2.9个百分点。由于企业无法及时回笼资金,2014年全省出现停产企业525家,主要分布在农副食品加工、建材、化工、纺织和采矿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5%。其次土地要素制约加剧。受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规模扩大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土地刚性需求持续旺盛,建设用地指标却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湖北一些地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这在除江汉平原以外的其他山区城市中表现尤为突出。此外,除了在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土地、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等诸要素,受湖北所处的环境以及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外部环境导致的非要素因素制约也在加剧。由于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上,湖北作为国家“两型”改革综合配套试验区,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而从国家整体发展看,湖北作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担负着支援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确保水源区生态环境责任重大,工业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

二、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湖北经济发展要有新作为

新常态提出新要求。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速度,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积极应对新常态下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的全面变化,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企业和市场活力,提高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从宏观层面看,国家在新常态背景下,会继续加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的实施力度,同时更加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对优化结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传统产业设备更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这将为我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更大余地和空间。从区域发展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系列政策的出台,适应新常态要求,泛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日益深化,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更好地发挥湖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从湖北自身看,主动适应新常态,一批企业自主转型调整的动力增强、步伐加快,出现新兴产业发展提速、高耗能产业占比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等积极变化,特别是随着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倒逼机制和市场活力进一步显现,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

新常态要有新作为。要自觉遵循新常态下经济运行规律,既要保持定力、冷静理性、不急不躁,又要积极主动、精准发力、顺势而为,决不能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对经济调整下滑的“无所作为”,让经济“自由落体”。当前我省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经济特点鲜明,在经济发展转型时期,我们既要着力于结构调整和提升质量,又要着力于抓好稳增长,从而为深化改革、经济转型赢取时间和空间。同时也要致力于关键环节、关键领域,抓住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疏导不利因素,化解潜在风险,增强发展动力,形成发展合力。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精耕细作,努力提升产业质量。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升湖北工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互联网技术与产业融合,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二是精准发力,强化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要抓好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国家对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积极引进高端产业项目,强化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市场交易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强化市场调控,充分发挥好房地产业对稳增长、促消费和惠民生的积极作用。

三是改革创新,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特别是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四是多点支撑,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强化武汉的战略核心,发挥对全省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引领、示范、优化等作用。充分发挥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进行“Y字型”生产力布局,形成“两圈两带”发展主轴。鼓励其他市州围绕各自战略,发挥优势,形成抓手,打造区域特色经济中心。

第二篇:卫生新常态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基本医疗保险接近全覆盖,作为医疗卫生事业主力军的公立医院也面临着新常态: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门诊量加大、分级诊疗推广大病增多、基本医疗全覆盖收入下降、医疗市场进一步放开竞争加剧等,公立医院应该深刻认识形势发展新变化,调整内部结构适应新常态,加强合作增强新动力,统筹人力资源实现新发展。

一、 卫生事业新常态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速

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拉开了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大幕。意见提出,从2015年到2020年,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速。一是多层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启动4省深化医改综合试点工作。二是优化医疗资源分配,进一步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三是转变医院运行机制。实行医药分离,使医院的发展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卖药,转变为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来实现,杜绝盲目扩张。四是放开民营医院设立限制,由于民营医院起点高,经营机制和人才机制灵活,医疗质量标准高,护理及服务理念更为先进,使之具有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分流了部分高端客户。

(二)基本医疗保险接近全覆盖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成。自建立以来,发展迅速,成效明显,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基本达到了“ 病有所医”的政策初衷。

2013年,我国投保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5.71亿人,比上年末增加0.3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74亿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96亿人。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8248亿元,支出68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 22.7%。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8.02亿人,参合率为98.7%。全年共筹资2972.5亿元,人均筹资370.6元;支出2909.2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9.42亿人次。

二、公立医院发展面临新挑战

(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门诊量加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上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普及健康知识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思也在不断提升。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就使人们既有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意识,也有了去医院看病和住院的经济能力。

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量达73.1亿人次,同比增加4.2亿人次,同比增长6.1%。其中,医院27.4亿人次(占37.5%),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4.6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同比增长7%,民营医院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医院医护人员平均每天负责诊疗7.3人次和住院2.6床日,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工作量明显更重,日均担负诊疗7.6人次和住院2.7床日(见表1)。

数据来源:《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分级诊疗推广大病增多

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和健康需求的提升使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量大幅提升,医疗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但在不同的医院,这种矛盾表现的程度又不一样,主要表现为广大病患出于对公立医院的信任,不去基层医疗机构,一窝蜂地挤到公立医院,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不看病”和公立医院“病全看”。为了进一步优化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诊治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开展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就势在必行了。

2013年,公立医院医护工作人员担负的工作量还是远远高于民营医院的,特别是公立医院中的三级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是民营医院的148%,是一级医院的128%(见表2)。

数据来源:《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三)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导致收入下降

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量在逐年提升,但是由于为了确保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实施了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政策,导致公立医院的收入不升反降。一是差异化的基本医疗报销制度,规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使得公立医院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二是推行门诊患者基层首诊制度,使得到公立医院就诊的一般都是治疗难度大、比较耗费医护人员精力和医疗资源的病例,公立医院收入下降。

2013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7.2%,按可比价格上涨4.5%(注:201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6%);人均住院费用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6%,按可比价格上涨3.9%。但是由于医保政策的窗口指导作用,导致各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涨幅不一。二级医院门诊费用上涨5.6%(当年价格,下同),涨幅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低于三级医院0.4个百分点;二级医院住院费用上涨5.1%,高于三级医院0.3个百分点。

(四)民营医院发展迅猛加剧医疗行业竞争

相对于公立医院的公办性质,民营医院由于可以承担相对较少的社会责任,而具有更多的相对优势。一是更容易采用市场机制运作,使其能对针对价格不敏感的病患群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比如民营医院没有那么多的患者,所以可以完善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流程,使医疗服务可以更精细化、人性化;二是实行市场化定价机制。民营医院在一些高新医疗技术项目和特需服务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灵活定价,市场化程度高,价格灵活,总体上低于非营利性医院。三是管理机制灵活。大多数民营医院所有权明晰,利益归属清楚,管理机制灵活,自主权力相对较大,绩效激励制度灵活,能够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因此,近年来,民营医院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加剧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大了公立医院的生存压力。2010年,我国共有民营医院7068个,2013年已经达到11313个,增长60%;2010年民营医院诊疗病患1.7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3%,2013年达到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市场占比提升2.3%;2010年,民营医院住院人数为800万人,占医院总数的8.4%,2013年达到1692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2.1%,市场占有率提升3.7%。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内部改革

一是要深刻认识并积极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医疗全覆盖的新常态,主动适应患者就医需要,从而实现提升市场份额和发展质量的目的;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观念,向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通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吸引全民医保格局下的患者群体。三是要改革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实行管办分开,医药分离,推进法人化治理结构,引入多中心治理机制。

(二)完善合作机制,构建分工科学的合作体系 分级诊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医保、医疗、医药的整体联动,需要运用财政、价格、管理等综合手段,还必须加快提升公立医院治疗大病、重病的能力和效率。建议公立医院一是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与合作,多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定期组织医生去基层医疗机构坐诊,将小病“消灭”在基层;二是加强与医学院、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对疑难杂症、群体性突发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升公立医院医护人员治疗大病的医术水平;三是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加强与各级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诊断、治疗,以及慢性病和健康管理、康复、保健、妇幼计划生育和疾病预防中的合作,强化与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互补,从而能够集中精力治疗“大病”,提升医疗效率。

(三)完善财务机制,节流增效提升效益

一是加强财务建设,完善财务机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充分用好财政拨给公立医院的经费,加强医院硬软件建设,引入先进诊疗设备,引入高层次医护人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医保与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合力实现为患者服务的目标。医疗机构与医保机构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为参保患者治疗疾病,具备平等合作的基础,与医保机构构建谈判机制,确定双赢的医保支付制度和药品支付价格,主动适应医保政策对医院经济收入的影响,主动适应按病种付费、按人头支付和总额预算等多种定额预付方式。

(四)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相比,弱势在于机制,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完善绩效机制。一是合理编制医院岗位设臵方案,结合现有医护人员情况,科学规划医院医护人员的长期规划和短期需求;二是畅通专业技术岗位晋升通道,根据医护人员的职称、医德医风和医术水平进行聘用管理,竞聘上岗,能上能下;三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质量、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执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四是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完善绩效工资的分配,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保障医务人员通过诚实的劳动和优质的服务获得合法的利益。

第三篇:新起点、新常态下咸阳气象发展思考

——宇文革联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和上级部署,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咸阳气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深入学习,从思想和行动上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深刻理解,提高认识,坚持发展,主动作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入思考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问题,与时俱进抓好各项气象工作。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内涵,把思想和观念转变到新常态上来。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彻底摒除心存侥幸、到站歇脚,坚决反对等待观望、得过且过,坚决反对大打折扣、搞变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紧紧围绕正本清源,破旧立新,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工作方式进入新常态。

二是锁定新目标,打造现代化升级版。我们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我们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要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本质要求,打造咸阳气象现代化升级版。一是要瞄准精细化预报、防灾减灾服务、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流台站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气象信息员建设为支撑点,加快立项建设,加大攻关力度,形成业务服务新支撑,努力打造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的高水平现代化。新常态下推进气象现代化,要把气象业务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注重提升气象业务的集约化水平和科技内涵。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提升业务内涵,其中提升业务内涵是更深层次的要求。传统的气象业务系统分为观测、预报、服务三个部分,彼此相对独立,观测就是观测,预报就是预报,观测和预报是脱节的。而现代的气象业务系统则覆盖了观测、资料、预报和服务的全过程,彼此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观测数据需要加工,资料需要更好地同化到模式中去,预报员也不再是仅仅进行预报,还需要了解满足用户的需求。过去的服务就是预报发布,不管什么人,得到的预报服务都是一个样,现在则更强调服务的多样化、精细化。我们要注重集约化、信息化、标准化。我们前期重视标准的制定,忽视标准的执行,约束力度不够,导致规范不统

一、标准不一致、设备型号多、数据出口多,这样的气象信息数据质量不高、可用性不强,这些问题将会成为气象信息化的最大障碍。二是要把深化气象改革融入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之中。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寻找解决路径,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推进气象现代化。现有气象业务机构和布局存在碎片化问题,这和现代气象业务的交互式发展、融入式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深化气象改革,把各个单位的气象现代化放在气象现代化的全局中去思考,任何一个单位的现代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各个相关单位、相关要素(如科研、人才等)、相关领域(包括观测、预报、服务)、相关环节(决策、管理、执行)的互动,只有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

三是加快转方式,抓改革促发展。要清醒认识到气象在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加快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只有提前谋划、顺势推进,才能占据主动、赢得未来。当前,在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业务科技体制改革、防雷体制改革、基层综合改革、预算与支出体制改革、干部和人事体制改革等方面已形成必须主动作为的倒逼形势,我们必须树立改革意识,必须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让改革和现代化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两个引擎。

四是保持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艰巨,困难重重,需要我们增强自信,保持定力。当前,我市气象部门“心齐、气顺、劲足”,多年来实施的文化助推行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部门氛围,咸阳气象人精神成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得到多方面赞扬,这是我们能够迎接各种挑战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核心软实力。新一轮市级合作协议即将签署,为我们落实十三五项目及资金投入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保护好这一难得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自觉性,坚持实施“三计划一行动”,与时俱进赋予其新内涵、新要求,始终牢牢把握发展大势,久久为功,精准发力,低调务实不张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扎实迈进。

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第四篇:新常态下企业内审应对初探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朱培德

内容摘要:企业内审工作是企业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新常态下企业内审面临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作为企业内审工作者,本文从笔者所从事的工作,就企业内审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应对,创造性的开展内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增值创值,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内审工作 新常态 应对 初探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监督、评价、咨询服务三大职能在增加企业价值,改善企业运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在所有领域都产生影响,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必须适应市场及企业发展,与时俱进,作出有效应对。本文主要以企业内审为视角,如何把握经济新常态,积极迎对,结合内审工作自身特点,在坚持审计监督的基础上实现确认、咨询服务,提升审计价值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经济新常态及企业内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问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既包含国家在新形势下对经济的判断,也有明确的对策和配套的政策,经济新常态必然引发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调整及深刻变革。

内审工作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企业特别是集团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在经济新常态下内审工作如何

第1页,共8页 应对,既有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经济新常态要求内部审计以新的方式和新的价值定位履行职责。内部审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在价值的提升而不是量化价值的提升。这些,都需要内审工作不断调整适应,一切围绕企业管理对内审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乃至整体架构都需要系统性跟进。另一方面,内审工作本身就是伴随现代企业管理不断成长,也越来越为企业所认可,在经济进一步发展,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股权及资本运作,企业管理模式必然越来越强化管控,都给内审工作提供了更宽广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舞台。企业经营中的发生的一些问题,有业务环节的管控以及人为、隐蔽等因素,但个别方面也反衬出不限于审计等相关工作的薄弱、监督漏环与失效。审计未主动切入,有效发现与跟进问题,把风险点、内控点、问题点与企业实际经营业务结合起来,从审计角度进行排查反馈与防范,这些方面的达成,在意识、能力以及思维观念都需要改进。

二、目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审在企业监督和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在践行内部审计中面临环境不佳、职能不全、技术不精以及目标不清等方面的困境,内审在内部机构设置、审计人员素质、内审工作质量以及独立性在各企业都不完全一样,企业内审尚无法真正满足现代企业需要和要求。

(一)内审机构设置不完善,内审工作独立性不强。企业内审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清,具体业务缺乏指导,因人而异、因企业而异的的情况是较普遍现象。在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独立性较强。而我国企业的

第2页,共8页 内审机构隶属关系有隶属董事会、也有直接对企业总经理负责,还有由经营层某一副职分管的,实质上受经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独立性不强,监督乏力。

(二)内部审计专业人员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少,不能满足企业内审科学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我国,从事企业内审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其他业务部门转岗过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会计人员。在内审这个入口上,各企业把关也不尽相同,有的没有对审计人才的准入设定标准,这样可能一定程度上欠缺标准、独立、客观、主动以及自律等这些审计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专业狭窄,平台低,后续学习未跟进也是目前审计人员的现状。审计人员的职业化的专业水平不够,对公司的全局性、战略性的审计意识不强,缺少审计前瞻性、综合性的把控能力,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审计影响力、权威性不够,影响审计的发展。而随着外部要求以及审计自身发展,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客观上已不能满足需要。

(三)内部审计质量及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审计内部质量控制较弱,审计工作中缺乏审计风险的责任意识,在审计流程中缺少审批与检查环节。作为内审,对问题的发现游离于现象与表面,未能抓住问题实质,不能真正有理有据,在审计问题中存在缺少相应的依据与全面的佐证、沟通、审批,审计的权威性、客观性及独立性不强,影响审计成果的转化及服务功能。

(四)思维观念未转变。防范比事后核实认定更重要,但企业在建立有效机制方面往往缺乏。一是对审计的定位。在当前体系下,内审本身是维护所有者利益,为企业经营提供保障的,审计的定位、审计的架构以及审计工作如何开展,不仅仅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需要去努力,去转变自身的专业观念,更重要的是这个企业赋予的职责以及

第3页,共8页 管理层、决策层的重视程度。发生重大问题,才发现缺乏审计监督或者审计未发挥作用,审计作为企业的监督机构、守护者,客观上在企业 事后审要向事前审计监督把关。其二是目前个别企业内审还局限于财务审计,局限于业务环节及业务点的审计,内审业务范围相对狭窄,也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内审如何与具体业务结合,嵌入到业务的全过程,如何实现全覆盖,需要不仅仅是简单的范围扩大,还需要建立相关的配套工作体系。

三、新常态企业内审工作应对

面对新常态,企业内审工作要积极应对。要结合内审工作,适应经济新常态,找准着力点,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发挥审计应有的职责。

(一)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内审部门和内审工作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风险”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审计能力,当好企业经营的忠诚“卫士”。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最终能够促进企业业务改进,规范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提升企业防范风险和盈利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确认、咨询职能。内部审计主要通过充分发挥确认和咨询的职能来增加组织价值。经济新常态下,具体业务、管理工作以及信息流都处于不断的动态更新中,作为内审部门和内审工作,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从制度、流程、执行层面为业务及职能部门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支持,在改进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以及提高组织运作效率方面提供建议,规避潜在风险,改善公司运营效率,为企业发展战略及目标服务。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安排审计工作,重点关注公司治理的关键业务、新业务的审计、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内审工作与具体业务的针对

第4页,共8页 性和实时有效性,最终为组织增加价值。

(三)要主动作为,要有创新意识,在审计中实现与审计对象的互为促进和提升。内审工作是监督、防范及预警,与业务及具体工作的联系度不强,不能等和被动应对,需要有针对性的切入,寻找审计增值点,主动作为。客观上,经济新常态下审计对象及审计对象内容变化,审计对象工作内容以及依据的工作原则例如规章制度、操作手册等也在变化,给内审工作带来挑战。企业内部审计作为相对独立于业务流的管理活动,客观上与具体业务管理存在工作方式以及身份的不同。企业内审必须在适应这种变化的情况下,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坚持审计程序、审计标准、相关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分析审计对象,有针对性的采取审计对策,具体审计工作开展要创新,要主动,勇于发现,认真求证,客观认定。发现的问题和相关审计认定、整改建议一定是建立在审透的基础上得出的,避免出现审计对象不认可但作为审计又缺乏足够依据进一步执行下去的情况,真正促进审计对象改善,相关问题妥善解决。

四、新常态企业内审工作具体实施

企业内审工作,作为经营管理的守护者,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相对独立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和弊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常态下,企业内审工作可以在这方面予以尝试。

(一)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设置直属于所有者而不是经营者的内审机构,进行职责定位和赋予必要的工作权限。独立行使进行所有审计工作必备的最显著特征,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设置内审专职人员时必须符合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保持其组织上和业务上的独立地位。内审职能的发挥既要靠自

第5页,共8页 身,也需要企业的必要定位,有时是配套的,需要内审发挥什么职能,就必须在企业中赋予应有的职能与权限,如果靠有为有位的逻辑其实又违背了审计及相关管理的初衷,最终的实际效果也是不佳的。

(二)培养高层次的审计复合型人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才是审计工作的可靠保障。要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及审计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培训及自学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培训,不断优化审计队伍结构及提升综合素质,培训和造就企业内审工作的职业型复合人才。督促审计人员根据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审计知识,更新审计观念,在传统确认服务(监督)职能基础上,积极转型,向咨询服务职能转变,促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价值服务。建立审计人员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年度审计计划执行效果评价,实施年度审计计划管理和考核。提升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督促审计人员注重自我职业发展,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人才成长。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把内审部门作为企业人才历练的部门,这样有利于审计工作本身开展,同时由于由于审计兼有管理、逻辑思维、沟通、跨界、统筹考虑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的等专业及工作要求,对于培养企业各方面的领导人员都是有裨益的。

(三)引入审计系统平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发展,信息化的优势明显,推行基于网络化信息化的实时联动及信息共享模式的审计势在必行。适时引入审计信息系统,统筹架构公司审计信息平台。探索“数据式审计模式”在信息系统下,审计人员从财务系统和管理系统导入相关数据后,直接以数据为对象进行检查。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来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实施内部督导,自我评价及外部评价审计质量评价

第6页,共8页 方式。开发利用相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高效利用公司已有系统审计所需信息,实现动态掌握审计所需信息及实现审计项目审计流程、文档等输入输出,审计进度、审计问题、审计整改的适时记录与跟踪,提高审计科学性、系统性和效率与工作质量。

(四)夯实审计基础工作,推进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立企业内审工作评估体系,改进审计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结果的质量。客观、可靠、及时和专业性的审计工作成果能够为最高管理当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并建立和保持它们对内部审计部门的信任。为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加强审计基础工作,内部审计部门都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经济新常态给企业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内控、风险管理三个方面的规定及制度指引为提升内审工作确定了标准。企业内审工作应按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细化本企业审计实施细则,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审计基础工作。推进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审计行为,建立审计工作规范,建立企业内审工作评估体系。招收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严把审计人员入门关,客观全面有效评价内部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审计的整体实效性。做好审计项目事前立项,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建立审计项目制并建立评价标准,强化审计现场监督指导,明确内部审计复核范围和责任,实施审计质量的内部考核与评价,开展审计报告使用效果评估。规范审计报告内容,重点突出,认定客观,做好审计跟踪,审计整改落实到位。

五、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是一种对经济状态的定义,而事实上,市场经济情况下,企业总是在一个动态的市场演绎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自身

第7页,共8页 的成长,内审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做好确认和咨询服务,有效应对,发挥其应有的专业作用,显得越来越迫切。

参考文献:

[1].贺志东.中国内部审计操作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7:193-195 [2].陈莹 林斌等.内部审计、治理机制互动与公司价值,审计研究,2016,(1):101-107 [3].尹维劼.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8:125-131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延陵东路358号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审计和风险部(法律事务部);联系电话:0519-85053230;联系邮箱:zhupeide@163.com/qishuyansj@crrcgc.cc。)

第8页,共8页

第五篇:经济新常态下保安业经营发展新思路

摘 要:本文基于经济新常态下保安业运行特征,分析了保安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五方面的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湖北;保安业;发展

所谓新常态既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单纯的追求经济规模转向重视资源配置中的结构优化,由生产经营中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趋势,要求我们认识到这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经济增长形态的跳跃,更是经济增长动力的切换。保安业不仅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民经济生产和维护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助推服务业主导经济新常态中实现保安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它值得我们为之作深入探讨。

一、新常态下保安业呈现新特征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目前处于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优化的阵痛期,势必造成保安业在经营运行中呈现新的特征。

一是转型升级阶段保安业经营压力增大,主体业务放缓。首先,由于经济下行对保安业需求减弱,一些企事业单位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减小安保规模,甚至干脆直接自主招聘未经培训的安保服务人员,从而缩减了保安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和有效需求。其次保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人防为主,大多数企业不重视技防产品的研发与升级和业务模式创新,无法满足现阶段客户的安保要求。再者保安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缺乏对国家政策变动和市场调整信息所带来的风险进行预判和分析的能力,更加谈不上根据潜在风险制定合理应对方案。最后保安业内部管理制度有待规范,一些企业存在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效益、员工数量和质量上不达标的情况,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作风懒散,办事拖沓等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保安业的发展。

二是保安业缺乏质量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严重制约保安业的高速发展。目前,保安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行业行为标准不规范,使得市场对保安行业服务质量好坏缺乏评判标准,导致经常出现服务纠纷。绝大多数保安企业内部组织所建立的是传统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保安业发展的特殊要求,不同的行业早就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如ISO/TS 16949《 汽车生产件及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别要求》,ISO 13485《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等,因此保安业有必要出台一套通用的,与保安业相适宜的服务质量体系标准。

三是保安行业从业者职业化程度不高,各种相关专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才更是匮乏。长期以来,保安行业从业者主要是由本地的下岗待业人员和外来农民工等组成,其自身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从业人员往往是因为自身年纪大、学历低、缺乏技术,选择保安这一职业;还有就是虽然比较年轻,学历较高,但是把保安工作当作跳板,只是因为迫于就业压力,一旦找到更好的发展就会跳槽。可以看出,保安行业从业人员现状不容乐观,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就无法提升保安队伍整体素质,更无从谈起保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和提高保安从业者社会地位。

四是外资保安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保安行业竞争压力空前增大。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逐渐打破国家地域限制和行业垄断,除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外,各行业均向外资开放。作为保安业除了武装护卫等特殊服务外,也全部向外资开放,包括英国安保巨头Group 4 Security(G4S)和日本西科姆保安公司在内的国际保安公司巨头,正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于北京、上海等地尝试物业管理、安保咨询等业务。这些外资保安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它们在营销模式和技术防范服务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如西科姆保安公司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使保安员掌握一整套细致周到的日本式服务模式,得到客户一致好评从而达到传播公司优秀服务水平的营销目的;此外,西科姆保安公司通过自己高品质安保技术和先进的技防系统已经获得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著名金融机构的认可,并为其提供技术防范服务。

五是恐怖主义盛行造成安保形势越来越严峻,保安业及其从业人员从业风险增高。我国近年先后发生昆明火车站恶性恐怖事件和北京天安门金水桥暴力恐怖袭击案件,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这些恐怖袭击可以看出恐怖分子已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区域,只要是人口稠密、安保可以被突破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袭击目标。反恐形势越发严峻,恐怖事件短期之内可能还会激增,全国范围内反恐压力增大。因为我国国内长期处于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整个保安业反恐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强,缺乏有效可实施的反恐应急预案,发生恐怖袭击时保安企业和保安从业人员往往陷入被动。

二、经济新常态下保安业出现新机遇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是服务主导型经济,保安业尤其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以湖北为例,全面探究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空间和经济发展机遇。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2015年,湖北全省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结构向好、质效提升”的发展趋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幅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需求侧调整优化有效推进,“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250.48亿元,增长16.2%。进出口总额2838.8亿元,增长7.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1.7%。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7.2%。湖北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51元,同比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4元,同比增长9.2%。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快于第二产业2.4个百分点,较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028.94亿元,增长10.9%。健康、平稳发展的湖北经济为保安业发展提供了优良发展经营环境。

从经济发展空间来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切换给保安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选择。经济结构调整催生现代服务业、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一批新兴产业,将为保安业提供更多优质客户。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建设进入加速推进的时期,2015年,我省城镇化率为56.6%,潜力和空间仍然巨大,国家已经陆续出台新的户籍制度管理制度,这将促使居民安保需求快速增长,为保安业带来更多、更大的客户群体。国家大力推进“一路一带”战略,大批中资企业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拓展市场,建设项目,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在海外工作生活和学习,如何保障海外中资企业和中国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日益成为全社会各个阶层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将为保安行业发展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跨国保安企业提供契机。

从经济发展机遇来分析,经济增长预期可以预见在经济新常态下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将会不断地涌现新机遇。一是政策机遇。省委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方针,提出经济工作“三维纲要”。指引各地以市场为导向,群策群力建设富强湖北、美丽湖北、幸福湖北。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湖北视察时要求湖北挺起“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在全国发展大格局当中起战略支撑作用。希望湖北在发展和培育新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将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随着湖北在全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战略地位的确立,保安业将迎来新一轮大交通、大物流、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等市场机遇。二是后发优势。目前我国进入新一轮产业承接阶段,湖北地处东西、南北节点,正是加推工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安保需求旺盛,为保安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三是人才优势。近年来湖北一部分外地务工人员返乡进入保安行业,在为企业注如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了沿海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和优良的职业操守。

三、经济新常态下保安业需用新思路开创新局面

面对挑战和机遇,保安业要认清新常态保持平常心,结合自身优势找到新思路,保证保安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保安业新常态下把握提质增效升级。一是要强化保安企业和客户互动,着力提高保安企业工作效率,认真开展客户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从而达到扩量提质发展,逐步成为保安业提高安保服务技术的主要方法。二是建立完善政府监管、市场主导、社会推动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保安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保安业发展活力。三是保安业在努力发展安保主业同时,要着力向安保相关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构建多元化业务结构,争取向新型保安企业发展,打造创新型保安服务业。四是要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保安业融资渠道,支持保安业谋求跨越式发展。五是要学习发达国家保安业发展经验,再根据中国国情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安服务业。

(二)加快保安从业者教育培训和职业化建设。一是培训教育分类分级,根据保安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和具体岗位分工不同,采取因人而异、因岗而异的培训方式,最后积极推进保安从业者薪酬与级别挂钩。二是在设计培训课程内容,要做到保安理论教学与勤务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培训教育机构需要多元化,由社会、院校、企业共同完成对保安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力争解决保安业高端人才匮乏的局面。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保安从业者的福利待遇,建立职业保障体系,不断优化保安从业者的生存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并留在保安业,是保安从业者职业化的基础。五是严把保安从业者资格准入关,统一从业者考试发证和招录标准,严格推进持证上岗制度。

(三)把握和利用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科学技术成果。一是通过建设“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打造云保安服务,开展线上安全服务购买和线下体验方式,还有开展网上安保咨询服务、远程安保服务和个性化实时安全服务等业务。二是可以预见不同以往传统的商业模式,现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势必将延伸出许多符合市场需求新的安全服务,传统的安保服务手段和方法将被新的技术替代或革新。三是保安业要抓住大数据和大平台去尝试保安服务的新业务,伴随着以互连网支付平台和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互连网的安保服务和安全管理的需求将迅速增长。

(四)加快实现保安业国际化和现代,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一是根据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公安部、国资委、安监总局、全国工商联联合颁发《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保安业必须对对外投资的中资企业派出人员开展境外安全教育和培洲业务。二是开展对走出去企业安全风险评估业务,从大安全思维观念和角度出发,做出比较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结论,必将受到政府和企业的欢迎和肯定。三是为海外中资企业提供专业外包安保服务,走出去企业单位的安全保卫法规制度一旦建立,将需要大量有安保实践经验、具有独立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能力的保安从业者,负责驻海外各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四是保安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保安业是现代服务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坚实产业。国内保安企业要走出去与国外同行开展业务和项目的合作,共同服务于有需求的中外客户。积极兼并收购或参股海外保安公司,扩大业务的领域和范围,勇于进入资本市场,努力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的跨国保安企业。

(五)狠抓保安业工作作风建设,既要加强内部管理,又要对外树立形象。一是保安业越是快速发展越是要注重内部管理,把“安全防范无小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建立完善可操作的内控风险保障机制,杜绝管理无制度、决策无程序等现象。把高效的内部管理和严密的风险控制有机结合,努力保障保安企业稳健经营,发展不走弯路。二是要注重树立外部形象,因为保安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一些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使社会大众对保安业存在误解,已经成为保安业良性发展的绊脚石。对此,保安业要加强舆论引导,解惑答疑,紧紧依靠宣传阵地,营造保安业良性经营发展的大环境。此外,更要积极参与社会文体和公益活动,从而改善和树立积极的社会形象,展现保安从业者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完世伟,以高成长服务业为引擎应对经济新常态 [2] 浅议保安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3] 未来40年中国保安服务业的发展与前景如何

上一篇: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流程下一篇:巡察公司动员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