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帮教工作方案

2022-08-01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xx区帮教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xx区帮教工作方案

XX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部门协作,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加强受灾人员救助政策与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有机结合,形成救助合力,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和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保障基本民生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保障好受灾人员特别是受灾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基本保障。以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力度,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临时住所、有病能医。

2.坚持有序衔接。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深化受灾人员灾后应急、过渡期救助和冬春救助政策与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有序有效衔接,发挥互补优势。

3.坚持资源统筹。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使用各级各类救灾、救助资源,拓宽救助渠道,丰富救助形式,突出救助实效,增强救助效果,提升救助水平。

三、重点工作

(一)建立联动协商机制

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民政局建立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联动机制,明确联络员,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灾情会商等多种形式,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发生灾情后,区应急管理局视情派出工作组,及时准确统计因灾需救助人口、房屋倒塌损坏、遇难失踪人员等救助信息,建立救助台账,并通报区民政局。区民政局及时与社会救助对象信息进行比对,并及时通报受灾地区社会救助工作情况。

(二)加强救助政策衔接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灾害救助政策与社会救助政策有序衔接,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实施精准施救。-是强化灾后救助衔接。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做好受灾人员紧急转移安置工作,妥善安排受灾人员生活保障和灾后应急期救助的同时,及时准确统计过渡期需救助人口数量,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经应急期救助和过渡期救助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仍存在较大困难的,要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对符合“先行救助”有关政策规定的,实施临时救助;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要按照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因灾导致的特困人员,要及时落实特困供养政策,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二是强化冬春救助衔接。乡(镇)人民政府要扎实组织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原则,明确本级冬春救助实施标准,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要结合冬春救助情况统筹做好临时救助和走访慰问等工作,既避免“福利捆绑”,又防止“救助遗漏”,切实增强救助实效。

(三)强化重点人群救助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聚焦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优先做好受灾的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在救助款物分配.上给予倾斜,适当提高救助标准,确保救助政策和生活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四)提高救助保障水平

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使用各类救助资金,及时健全和调整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特殊人群、重点对象适时简化办理程序。结合本地灾害特点,科学评估灾害风险,不断丰富救灾物资品种、数量,抓紧采购和补充救灾物资,确保应急期间储备物资调得快、用得好。扎实推进因灾倒损房恢复重建工作,提早进行谋划和安排,及时掌握并解决受灾群众重建困难,对确实无力重建的困难群体,通过提高救助标准、申请保障房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确保每一户受灾群众有安全温暖住所。

(五)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引导社会力量在政府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下有序参与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区民政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汇总整理有资质参与救灾工作的社会力量基本情况,动态掌握队伍的基本状况、专业技能、设备配置、资源分布等信息,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向区应急管理局通报。区应急管理局帮助社会力量了解受灾群众需求,传达贯彻救灾指挥、调配、协作等工作部署,支持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规范有序参与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等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协调社会捐赠款物向重灾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和XX重要讲话精神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把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细化落实措施,推动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二)夯实工作基础

各乡镇以开展“应急管理基础年”活动为契机,加强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和民政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整合基层力量资源,实行“一站式服务”,打通服务保障受灾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灾区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在基层有人管、有人干,充分满足受灾群众救助需求。

(三)加强调研指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本地实际,用创新的举措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举措,并及时向区应急管理局、区民政局报告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区应急管理局、区民政局将加强调研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工作推进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确保各项救灾、救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基层。

第二篇:XX市XX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XX府办发„2012‟16号)要求,本着源头治本,突出事故预防,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结合我区食品安全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放在突出位臵,健全区政府统筹领导、各街道办各部门各司其职的监管体系,通过排查整治,使食品行业自律显著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有效规范,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二、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XX市XX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成立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食安办,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工作任务及整治重点

开展全方位的深入细致排查,真正摸清、摸全、摸透全区食品安全重点区域、环节及突出问题,做好后续跟进工作,每月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专项整治行动。各职能部门每季度确定一个以上重点部位、环节或突出问题作为整治对象,确保辖区食品安全,年底前实现食品安全隐患有效消除,常态化管理制度有效落实,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完善,辖区不发生等级食品安全事故。

(一)抓好各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1.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

主要目标:

(1)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行为。

(2)兽药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全区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年平均合格率达到96%以上,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年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大宗水产品违禁药物残留监测年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主要措施:

一是开展种植业产品专项排查整治。大力排查整顿农药市场,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开展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依法查处农药生产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行为;加强非禁限用农药的使用指导,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开展蔬菜、水果和茶叶等主要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监测。

二是开展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排查整治。对兽药市场开展联合检查,依法查处生产、经营禁用药物行为;开展兽药监督抽检,依法查处非法生产假劣兽药、过期失效产品;加强用药宣传、指导,规范畜禽、水产养殖户的兽药使用行为;加强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依法查处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行为。

三是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行严密监控。深入推进农产品标识管理工作,对所有农畜水产品实行全部自检或委托检验,100%纳入质量安全追溯范围。加强对产品中高毒高残留检测,严禁农产品各类禁用物质。

以上由区农牧林业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协办。

2.食品生产环节

排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重点排查整治产品供大运会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城中村内的小食品企业,解决行业内影响食品安全的普遍问题。

主要目标:

(1)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进货验收、加工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等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

(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区域性和行业性的质量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3)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生产小企业专门管理制度,食品生产小企业整体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主要措施:

一是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开展食品生产企业检查,督促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产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的生产规范(GPM)、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控制点技术(HACCP)等先进食品安全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开展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深入调研,把具有区域性集中生产特点而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的食品加工区作为重点整治地区;加强巡查,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并及时发布相关查处信息;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查处取缔无证照生产加工行为。

三是全面排查整治食品小企业。完善食品小企业监管制度;开展食品小企业调查摸底,建立监管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动态监管,使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日常监管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以上由区质监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协办。

3.食品流通环节

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行为。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扰乱食品市场秩序的行为。重点排查整治售假问题突出的市场和食杂店,重点检查消费者举报多的食品。

主要目标:

(1)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进一步完善。

(2)流通环节食品监测工作有效开展。

(3)销售伪劣食品等违法食品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主要措施:

一是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关。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审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许可文件,未获得相关许可文件的,一律不予登记注册,严把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按照规定对食品经营主体及时进行特别标注,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管理力度。

二是完善和推进索证索票、进货台帐制度。进一步完善索证索票制度的具体要求和进货台帐制度的具体内容,加强分类指导,提高“两项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适合不同经营主体和经营场所的电子台帐、纸质台帐和票据粘贴台帐,进一步扩大“两项制度”的覆盖面;加强监督批发行业送货单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食品零售环节索取票证的质量。

三是加大监督抽检及后续监管力度。推广应用速测技术,推动食品流通企业建立企业自检机制;依据我市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和重点品种监测目录,结合流通环节特点和消费者申诉、举报的情况,加大对市场流通的重点食品品种的抽检力度,加强对不合格食品退市的后续监管。

四是加强日常巡查,下移监管重心。严格落实监管所日常巡查和属地监管责任制,突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销售者,将食品市场巡查与经济户口管理、食品质量监测、食品分类监管与信用分类监管等结合起来,提高日常巡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章行为。

以上由区工商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协办。

4.餐饮消费环节

重点排查整治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等餐饮场所。

主要目标:

(1)餐饮单位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2)餐饮单位全面实施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索证索票制度。

(3)有效防范学校食堂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主要措施:

一是对全区餐饮经营单位与集体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规范餐饮业原料采购索证管理。严格消费环节进货索证索票和检查验收制度,采取措施确保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和只使用定点屠宰厂(场)、商场超市、证照齐全的农贸市场或肉食品配送中心的猪(牛、羊)肉和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禽肉产品。

三是开展餐饮单位餐具消毒的集中整治。对餐饮单位的餐饮具和餐具集中消毒单位配送的餐饮具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查。

四是开展熟食卤味、冷菜、盒饭、有毒动植物(如河豚鱼等)等高风险食品的专项监督检查。打击餐饮单位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以上由区药监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协办。

5.保健食品环节

排查整治保健食品市场,加强保健食品市场巡查及重点品种抽检力度,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打击通过公益讲座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等违法行为。

主要目标:

(1)保健食品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保健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2)保健食品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3)保健食品市场秩序良好,不发生重大的保健食品安全事故。

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年覆盖率达100%,尤其是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品种等更应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全面实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日常监管与抽样检验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二是建立信誉分类管理制度,明确监管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全面提高电子化监管水平。在现有监管电子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充实完善电子监管系统,实现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日常监督管理、相对人信用管理、监管情况公示、消费安全警示全面电子化、自动化。

由区药监局负责。

6.流动食品摊档环节

依法排查整治非法摆卖行为,重点清理影响较大、群众举报较多的流动食品摊档。坚持“打疏结合”原则,把无证无照的危害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

主要目标:

(1)非法摆卖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2)建立流动食品小摊档规范化管理机制。

(3)不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对流动食品小摊档的摸底调查,定期向区食安办汇总上报数据,各部门要加强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打击非法摆卖行为。

二是对特定时间段允许摆卖的特定路段要加强管理,同时积极鼓励食品小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三是宣传教育与行政执法相结合,提高辖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流动食品摊档档主的自律意识。

此项工作由区城管局牵头负责,其他成员单位协办。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

1.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特别是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测,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建立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整理。合理配臵检验检测资源,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验检测。

2.加快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立食品企业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自律。

(三)加强值班,及时稳妥处理好食品安全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

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做好应急值班安排,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通畅。加强对应急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通讯设施的使用、突发事件处理程序等方面的培训。对食品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严禁迟报、漏报和瞒报。要加强对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的报告。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举报。

(四)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公布举报热线,建立奖励机制,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及时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制度,快速巡查与重点监督相结合,高态势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对符合刑事追诉标准、涉嫌犯罪的案件,行政执法机关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3月20日—2012年4月10日)

各单位根据职能和任务分工,迅速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大力营造氛围,做好宣传、发动等各项准备工作。

(二)全面排查阶段(2012年4月11日至2012年5月31日)

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和联动,开展专项排查和重点排查,深入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查找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梳理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期限。2012年5月15前将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统计表(附件1)报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安监局)

(三)集中整治阶段(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开展重点品种的监测检测,及时稳妥处理等级食品安全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辖区食品安全。2012年8月25日前将隐患排查整治汇总表(附件2)报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安监局)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

区食安办将对各部门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进行总结验收,并于2012年9月15日前向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安监局)报送书面总结材料,对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中敷衍了事、失职渎职、漏报瞒报的,报告区监察局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履行职责。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重要意义,抓好组织落实,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职责到位,责任到人,确保食品安全排查整顿取得实效。

(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食品安全排查整顿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尤其要注意加强各环节执法衔接,联合开展监督抽查,形成整顿工作合力,提高监管效能。

(三)严格执法,严惩违法。各单位要切实做好执法保障,保证执法装备、监测设备和经费,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及时查处食品安全重大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四)标本兼治,构建食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实现隐患登记、整改、销号的全过程。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五)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及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提高辖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督促食品行业在业内开展依法经营和诚信教育,明确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加强社会监督。及时报道工作措施、进展和成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增强消费者信心。区安委会办公室将会同区目督办、区监察局、区安监局对此次专项行动开展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全年安全目标考核,对隐患排查整治不力的单位和部门,要在全年安全目标考核总分中扣减10分,并实行安全生产约谈制度。

第三篇:XX区2020年创建省卫生村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我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建设美丽XX幸福家园,根据《XX市2016-2020年创建卫生村镇工作方案》(X府办函〔2016〕X号)精神,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区继续推进XX省卫生村创建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根据市下达的考核任务,结合我区实际,2020年XX、XX、XX、XX街道办分别创建1个以上省卫生村,且各街道新增受益人口不少于400人,确保我区2020年新增省卫生村受益人口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3%以上。各街道办要认真开展调研,早动员,早定点,确定申报创建村。

二、工作措施

制定落实“五个一”:即有一个领导机构、一支骨干队伍、一套工作机制、一套筹资办法和一套有效的工作措施,以此推进省卫生村建设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省卫生村工作的领导,区成立创建省卫生村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区卫健局、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文明办为成员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局,负责创建业务技术指导和相关协调工作;区财政局负责落实经政府审批同意的创建资金安排;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充分利用乡村净化、美丽乡村等项目全力扶持省卫生村创建工作;区文广旅体局负责指导乡村文化宣传和文化阵地建设;区文明办负责指导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创建主体,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工作机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由专人负责、专人跟踪,切实加强对创建省卫生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

创建省卫生村是区委、区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建设幸福XX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委、区政府把创建省卫生村工作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克服“厌战”、“怕难”思想。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责任到股室、到人,全力推动创建村的工作落实。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职责落实相关工作,共同推进省卫生村创建。

(三)多方筹措资金。

创建资金是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街道和村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筹集省卫生村建设资金,保障创建工作的需要。具体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解决资金来源,即区支持一点,街道办统筹一点,社区居委会出一点,创建村筹措一点,社会各方力量赞助一点,结合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和生态文明村创建等相关资源,多渠道积极向上争取筹措资金。为进一步调动创建村的积极性,区政府按各创建村的农业受益人口计算,对创建成功的村按农业人口900元/人给予创建经费支持,不足部分自筹解决。

(四)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创建质量。

要按照《XX省卫生村标准》和《XX市农村卫生创建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点》的要求和指引,区各责任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要深入村庄,认真调查研究,做好科学选点工作和创建规划,做好业务技术指导工作,重点解决创建村“垃圾、污水、人畜粪便”这三个孳生“四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具体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村巷道道路硬底化,道路硬底化率要达到90%以上;二是抓好渠道覆盖、下水道排水口和门前屋后家庭出水口的“四防”密封装置(“四防”是指防鼠、防蚊蟑、防臭气、防堵塞);三是抓好卫生户厕、公厕改造建设,将直排陋厕改为“三格”化粪池卫生厕所,落实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四是抓好村内闲置地的隔离,门前屋后、村头巷尾等周边环境的垃圾、杂物处理;五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好除“四害”工作和落实专职保洁人员。

(五)建立完善长效巩固机制。

根据《XX省卫生城市、卫生镇(县城)、卫生村申报和考核管理办法》和省爱卫会关于省卫生村“建好一条、管好一条”的要求,预防“脏乱差”现象的反复。市爱卫办每年将抽查一定数量的省卫生村,对滑坡严重的省村,将给予黄牌警告、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将建议省爱卫办撤销其命名。为有效巩固省卫生村的创建成果,已成功创建的省卫生村要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有专职保洁员,做好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保持村容村貌整洁良好。每年要组织1-2次卫生之家评选活动,促使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要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重大节日,主要是清除村内外垃圾、疏通渠道、清理“四害”孳生地和卫生死角外,以实现“村容整洁”目标。

第四篇:XX区“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工作方案

2020年是“七五”普法终期验收之年,为了检验工作成果,全面迎接终期验收,进一步推动“七五”普法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区委依法治区办将于2020年8月到10月对各镇各单位贯彻执行《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

(2016-2020年)》和《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的情况进行总结和验收。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区“七五”普法规划和《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全区迎“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工作,系统总结工作经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研究采取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为全面推进法治XX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迎检内容

对照《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和《XX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对“七五”普法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重点内容:

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情况。

2.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内法规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其他与中心工作相关的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XX省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关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建设以及普法工作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5.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

6.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7.《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贯彻落实情况。

8.《XX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方案》中关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落实情况。

9.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落实情况,运用新媒体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的情况。

10.其他重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

三、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4-5月)。

各镇各单位按照“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和验收标准,认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相关工作,并整理好迎检工作台账(2016-2020年)。

(二)督导检查阶段(2020年6-7月)。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调度下,成立联合督导组,按照全国、全省、全市“七五”普法终期验收标准,对各镇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三)终期验收阶段(2020年8-10月)。

做好迎接全市、全省“七五”普法终期验收相关工作,并按照省里统一安排,全面迎接国家“七五”普法终期验收。

(四)总结宣传阶段(2020年11-12月)。

认真做好全国、全省、全市“七五”普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推荐工作,大力宣传、全面展示“七五”普法工作成就。

具体迎检工作时间安排以全国、全省、全市“七五”普法终期验收标准为准。

四、责任分工

全区迎接“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统一组织协调,各镇及其他单位部门配合开展。

(一)区司法局(区委依法治区办)

1.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建立迎检工作台账。

2.落实“一二三四”迎检工作思路,开好一个会议。参照省、市模式,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成立“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迎检方案;培育两个示范区。培育XX城区和XX新区两个示范片区,拟定交通事务中心、XX镇等8个单位作为示范点迎接验收组实地检查;打造三个法治品牌。着力打造面向企业园区,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群众的普法品牌。落实“四个一”。高质量起草一篇汇报材料,制作一部主题汇报片,印制一批宣传画册,整理汇总一套普法资料,充分展示五年普法成效。

3.统筹协调,抓好督查指导,确保终期验收按时按质推进。

(二)各镇

1.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建立本地区工作台账。

2.配合开展“七五”普法终期验收迎检工作

3.做好法治乡镇示范创建工作

(三)区直和驻X各单位

1.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建立本单位工作台账。

2.配合开展“七五”普法终期验收迎检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各单位要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七五”普法终期验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区将成立“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名单附后),各镇各单位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推进法治XX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将迎接“七五”普法终期验收摆在重要位置,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确保责任到位,注重工作质量。

各镇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按照“七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决议》要求,严格按照验收标准,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总结验收任务。

(三)强化实效导向,杜绝形式主义。

各镇各单位要着力在创新形式、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坚决反对走过场、搞形式,确保“七五”普法规划落实贯彻到位。

第五篇:Xx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2010年,我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帮教社会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和“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工作思路,建立机构,健全制度,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两劳”回归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全旗社会持续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社区矫正工作

为健全社会服刑人员监督治理机制,提高非监禁刑罪犯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今年协调有关部门抓好积极社区矫正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制。调整了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汤湖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对镇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有条不絮地开展。

(二)开展对全旗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今年开展了2次对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经调查,我辖区社区矫正对象1人。此社区矫正对象为缓刑,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三)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档案工作。我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信息建档工作,按照一人一个档案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信息档案,对我辖区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范化管理。

(四)认真抓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对社区矫正人员签订监护协议,听取思想汇报,对重点人员进行排查监控,及时掌握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人员去向。我辖区的社区矫正人员没有脱管、漏管,没有从新犯罪,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

二、安置帮教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使我辖区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及时调整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两劳”人员接待工作站,明确了职责,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将2006年至今年回归的“两劳”人员信息资料进行登记造册,进一步规范了我镇“两劳”回归人员信息资料。

(二)加强衔接,掌握动态。一年来,我镇安置帮教办公室收到监狱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1份1人,收到通知后立即进行登记造册,及时通知村委员会和家属,并与派出所联系,将其纳入重点人口管理。现有4名安置帮教对象,刑满释放人员4人。为预防和减少“两劳”人员的脱管、漏管现象,司法所及时向公安派出所、村委员会了解掌握“两劳”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情况,并多次走访安置帮教对象所在的嘎查,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

(三)增添措施,做好安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年来,“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都由镇司法所接待,登记造册,并建立了个人档案。确保“两劳”人员安置帮教情况家底清,去向明。对在家和打工的“两劳”人员,进行跟踪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生活上一样关心,让全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伸出温暖之手。

(四)创新机制,加强帮教。2010年初,司法所开展了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帮教安置对象送温暖活动。司法干警走访了安置帮教对象家庭,了解了生产和生活状况,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起到良好效果。关心服刑人员的家庭,积极协调解决服刑人员生产生活困难,促使其安心改造。

今年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所会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适合边远山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的新路子,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夯实社会稳定的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Xx镇司法所

2010年12月20日

上一篇:全国爱眼日资料下一篇:十八大报告12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