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生态文明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分析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旅游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关联产业多,能耗带动效应强的特征,因而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是影响地区生态效率的重要领域。科学测度和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作用方向以及区域之间的影响差异,可以为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在全要素的概念框架下,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测算了2005-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市县生态效率值和旅游产业集聚水平,随后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Kernel密度函数对二者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全景式的描述。最后采用Morans’I指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并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2005-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年均值为0.67,生态效率提升幅度和提升速度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区域生态效率不均衡性显著,总体呈现出武汉都市圈生态效率最高,环鄱阳湖城市群次之,环长株潭城市群最低的分布格局。此外,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密度函数曲线呈现出由“双峰”转变为“三峰”的动态变化过程,表明生态效率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协调的问题。(2)旅游产业集聚方面,2005-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年均值为0.98,高于全国旅游集聚平均水平。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差异性显著,总体呈环鄱阳湖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最高,环长株潭城市群次之,武汉都市圈最低的分布格局。旅游产业集聚密度函数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分散发展趋势。(3)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生态效率存在“U”型曲线关系。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在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4)区域差异上,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两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与生态效率存在“U”型曲线关系即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对生态效率具有提升作用,而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则并不显著。此外,估计结果也反映出武汉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系数最高,长株潭次之和鄱阳湖地区最低的区域差异。最后,依据相关结论提出各地需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创新技术研发投入,促进旅游低碳环保技术稳步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生态效率整体提升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生态效率;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

学科专业:旅游地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路线

1.3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旅游产业集聚文献回顾

2.1.2 生态效率文献回顾

2.1.3 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影响文献回顾

2.1.4 文献述评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旅游产业集聚

2.2.2 生态效率

2.3 理论基础

2.3.1 产业集群理论

2.3.2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旅游产业集聚及生态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旅游产业集聚测度

3.2.1 区位熵

3.2.2 旅游产业集聚的总体分析

3.2.3 旅游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

3.3 生态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3.3.1 生态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2 超效率DEA模型介绍

3.3.3 生态效率的总体分析

3.3.4 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

3.4 生态效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3.4.1 全局空间自相关

3.4.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 旅游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分析

4.1 旅游产业集聚影响生态效率的机理分析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4.2.1 变量选取

4.2.2 数据说明

4.3 空间计量检验与分析

4.3.1 计量模型建立

4.3.2 总体影响分析

4.3.3 区域差异分析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民居建筑论文提纲下一篇: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