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和策略范文

2022-06-09

第一篇:防治措施和策略范文

美国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策略和措施

一、 细菌如何出现耐药

细菌生活在我们的周围,饮水、食物、土壤、植物、动物、粪便和人体中。大多数细菌对人体无害,而且有些细菌非常有用,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但许多致病菌能够引起严重感染。

60年前,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面市后,抗菌药物曾被誉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但是近年来,多种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一些原来用抗菌药物能治好的感染,现在变成难治的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说,世界上重大感染,实际上都变得对选用的抗菌药物耐药。

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通过突变。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这类变化让细菌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耐药菌能够通过繁殖,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它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

二、 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复杂性

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因素很多,例如:医疗上滥用抗菌药物;畜牧业用抗菌药物防病、治病或用抗菌药物促进生长;食用植物、农作物喷洒抗菌药物治病、杀虫等等。都能令细菌产生耐药。这些肉兽、肉禽经过屠宰、加工和包装等程序,成为商品。蔬菜、果品及一些农产品,经过一定加工程序也进入市场。它们进入家庭后,有的经过烹饪,供人食用。有的经过洗涤、消毒,供人食用。但是,难免有残留耐药微生物存在。通过这种过程,可把肉禽、食用植物、果品或农产品携带的耐药微生物,传播到人。但出现感染再用同种抗菌药物治疗时,则出现耐药。况且,生禽肉、生畜肉、生鱼、尚未洗涤消毒的蔬菜、果品、农产品难免与其它食品接触,通过交叉污染传播耐药菌。

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遏制抗菌药物耐药必然要从医疗卫生、医药工业、农业生产加工诸多行业着手。

三、 美国抗击抗菌药物耐药的两个目标

虽然避免细菌耐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要达到目标却比较简单,只有两个: 第一是维持现有药品和新药的有用性。亦即保持现有抗菌药物和新开发抗菌药物的疗效不减弱或不消失。特别要保持"最后手段抗菌药物的有用性,要保持剩下1-2种有效的抗生素。

第二是鼓励开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简化、加速抗菌药物的审批程序。有微生物就有抗生素耐药。随着时间的转移,原来有效的抗菌药物,有朝一日可能变成不再有效。而且不能排除将出现对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的感染。因此,在遏制细菌耐药的同时,必须开发新抗菌药物,为应对这类感染准备新的武器。

四、 美国避免抗菌药物耐药的一些措施 1.FDA抗微生物药耐药特别工作组

1999年,在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的牵头下,由10个联邦局和部组成了一个处理抗微生物药耐药的特别工作组。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FDA和国立卫生研究生研究所共同主持。该工作组认为,美国有责任并有潜力从以下4个方面改进公共卫生: (1)迅速而有效地应对来自耐药的威胁;

(2)简化并鼓励开发及妥善使用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产品;

(3)帮助提高消费者和卫生工作者可获得的、有关抗生素耐药和妥当使用原则等信息的质与量,方便产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并延长产品的寿命; (4)重视并协调FDA解决抗生素耐药所需要的科学研究。

工作组还制订了一份行动计划于2001年公布计划,名位防止微生物药耐药公共卫生行动计划。此计划的成功将取决于许多实体的合作,例如:州和地方的各个卫生局、各个大学、专业学会、制药公司、卫生保健人员、农业生产厂、和公共的合作。 2.维持抗菌药物的有用性

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有效,但对病毒感染无效。美国存在着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的问题,如感冒、流感、喉痛、咳嗽、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病毒感染,但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不少。据美国CDC的估计,如果这类病不用抗菌药物,美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能减低30%,而对病人的健康没有影响。

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医生和科学家们的事,也是公众的事。使他们懂得感冒、流感、喉痛、支气管炎等多半是病毒感染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类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效,而且使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机会增加。

为此FDA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起了遏制抗菌药物耐药的运动,对象是保健从业者和公众。FDA的疾病评价和研究中心也开展过全国性运动,向卫生保健人员强调慎用抗菌药物,并为他们提供发给病人的小册子。FDA也公布了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要求在抗菌药物说明书上,用明确的语言鼓励医生,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开抗菌药物处方。 3.鼓励抗菌药物的开发

美国FDA鼓励开发新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新类别和其他抗微生物药。FDA利用专利保护、审批程序等手段鼓励新抗菌药物的开发。例如:对治疗严重威胁生命感染的抗菌药物优先批准、从速批准。在简化审批程序方面,FDA也正在研究"如何加速审查程序,而不损伤抗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试验方面,"如何在临床研究中用质量取代数量"。 4.农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1)建立国家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系统(NARMS) 为了解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其威胁程度和耐药随时间转移的趋势等信息,美国于1996年成立了国家抗微生物药耐药监测系统。它是在FDA的兽药中心、美国农业部和疾病控制中心合作下成立的。开始的任务是监测17中抗微生物药对人、畜肠道细菌敏感性的变化。后来,抗菌药物的品种和细菌分离株的数量和供应样品的部门都有扩大。

NARMS的项目分两部分:畜类组和人类组。人类组细菌分离株样品由美国17个洲及地方卫生部门提供,由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国家传染病中心检验。畜类组的肠道分离株的敏感性由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农业研究服务社的Russell研究中心检验。目前提供菌株样品的部门已经扩大。

每年的工作由CDC/NCID和USDA/ARS提供NARMS总结报告。另外,定期召开公众会议,报告NARMS监测结果,并为其它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提供讲台。 (2)畜、禽用药的管理

为了减少由于禽牧业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人用抗菌药物的耐药,FDA正在采取措施。主要是FDA的肉禽、肉禽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要达到的目标为:①保证肉禽使用抗菌药物,不干扰或不丧失人用抗菌药物的疗效。②为肉禽安全使用抗微生物药做准备,因为这类药是肉类生产和保证食品供应安全的有价值的工具。为此,FDA的兽药中心提出肉禽用药的管理办法。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起草指南,帮助厂家执行。 5.研究

科学家们和卫生工作者一般都同意,减少抗菌药物耐药的一种方法是,更小心地使用抗菌药物和监测耐药感染的爆发。但是了解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对设计有效的新药非常重要。FDA的毒理学研究中心正在研究能导致严重感染的、人肠道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另外,NCTR也在研究,肉禽、肉禽制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量及其对人肠道细菌的影响。这些信息帮助制定出一个评估人体中抗菌药物安全残留量的新方法,可能FDA采纳,用于评估肉畜、肉禽用药。 作者: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杨景勋

第二篇:营销措施与策略

(一)节事营销

节事营销是旅游营销中的重要突破点和引爆点,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通过策划和组织特色的娱乐、文化活动,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在短时间内使旅游信息达到最优传播效果。在我国法定假期、传统节日、中国旅游日期间,举办主题旅游活动,包括亲子游、情侣游、家庭游、采摘游、自驾车游等,提高杨家寨旅游人气;围绕杨家寨旅游资源特色,在各个季度举办不同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提高杨家寨工业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与关注度。

(二)网络营销

1、网站营销

建立x旅游网站,网站页面设计风格梦幻浪漫,体现杨家寨糖果小镇旅游特色,设立目的地体验系统、营销平台,具备信息发布与更新、电子商务、虚拟旅游、电子导航、游客互动等功能。

2、微信、微博营销

开通x乡村旅游微信公众号,实现信息实时发布、产品在线销售、在线咨询、在线对客服务等功能;微博营销具有立体化、高速度、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微博的火热发展也使营销效果尤为显著。在新浪、腾讯、搜狐等微博平台,开通杨家寨工业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微博,通过申请认证、更新话题、增加互听、名人转发等方式聚集人气。

3、网络推广

利用百度、谷歌、360、搜狗等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营销,提高搜索速度与精确度。在携程、去哪儿、同程、驴妈妈等旅游平台,发布旅游广告、特价活动、票价、住宿信息、旅游线路等信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旅游局网站首页进行旅游宣传。

4、视频营销

利用优酷、土豆、百度、搜狐、新浪等视频网站,开通x工业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有用户,并及时上传x旅游宣传片、活动视频等,为游客提供直观印象。

(三)广告营销

1、利用电视台进行广告营销

在河北卫视、河北经济、农民频道、石家庄电视台等,投放x工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宣传片。邀请知名电视节目做专题报道,推介旅游产品;在河北移动公交电视、河北交通广播、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等投放广告,全面扩大受众面。

2、利用户外媒体进行广告营销

在进入石家庄的高速路段,设大型广告宣传牌;在石家庄火车站、各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站放置景区宣传广告;在石家庄市公交站台、公交大巴车外贴x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广告。此外,还可通过楼宇电视进行广告宣传。

3、利用报刊、宣传资料等进行营销

在《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河北青年报》等报纸相关版面,做平面广告,发布x休闲农业旅游文章;选择《旅游纵览》《时尚旅游》《旅游天地》等专业旅游杂志刊登杨家寨休闲农业旅游文章、广告等,适时开展线上电子杂志推广。对石家庄及周边县市的窗口行业如宾馆、餐馆、旅行社、加油站、高速服务区、火车站、汽车站等,放置x休闲农业旅游宣传页、宣传手册等。

(四)差异营销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差别化营销,制定不同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建立品牌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核心竞争优势。

(五)体验营销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就是人们去异地体验的全过程,体验式旅游追求的是一种探索、一种感受、一种与日常生活空间完全不同的时空体验,重在品味旅游生活的乐趣、对陌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感受,对别样心情的感觉和分享,内心的体验胜过了身体的行走和眼睛的观看。 旅游体验式营销成败的关键是情景、氛围和细节的营造,这三要素属于产品整体概念的延伸部分,也就是在核心价值和形式产品之外给与游客的极大的心理上的满足。所以说,旅游体验式营销的基础是“内功”。开展旅游体验式营销要在人性化、亲和力、细节上下功夫做文章。邀请媒体、旅行商、自由行游客、专业驴友等深入体验x休闲旅游产品,用体验式营销赢得口碑,用口碑赢得市场。

(六)公关营销

加强与周边政府、旅游企业、媒体等社会资源的联合营销,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一是与学校、企事业单位联系,协商组织客源来杨家寨进行工业观光游、农业休闲体验游等,并实行会员优惠制,建立单位出游的长期合作关系;二是与京津冀一些知名自驾车俱乐部、骑行俱乐部、驴友俱乐部合作,使其将x纳入到旅游线路中;三是邀请摄影爱好者、记着、拍客、旅游体验师等来此考察,通过他们在热门网站等媒体发布的图片和游记,来扩大杨x旅游的市场宣传面。

(七)联合营销

加强与石家庄市及周边县市旅游景区的联合营销,通过资源互补和产品优势集中,进行旅游景区捆绑营销,共同推出旅游产品与线路,共同宣传、联合推介,发挥营销组合优势,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以此借力、借势、借名,提升杨x的品牌形象与知名度。

第三篇:优化迎考策略 细化备考措施

大同县一中2010年高考备考方案

细化迎考

拔尖促优

——2010年高考备考方案

大同县一中

2010年我校参加高考的有14个教学班,其中理科11个班(实验班4个),文3个班。报名人数为852人,其中理科673人,文科154人,艺术、体育类27人。这届学生中考高分生源流失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学及管理有一定难度。使我们2010年高考备考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围绕县委、政府确立的“文化繁荣”这一目标,按照县委提出的“强化尖子生、提高中间生、促进后进生”的具体要求,为了做好2010年的迎考工作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目标

抓好三个阶段

“一个目标” 就是县委、政府会确立的“强化尖子生、提高中间生、促进后进生”的工作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将在迎考上抓好双基强化、专题巩固、综合模拟,使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逐步强化中得到逐层提升。

1、第一阶段:双基强化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2月)

在这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复习中,主要是以2009年的“考纲”说明为依据,紧紧围绕主干知识,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以课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和充分发挥教材典型题例的作用,狠抓知识点的强化、狠抓重点、难点知识的全面理解、掌握和熟练。同时老师帮助指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或以章节、或以单元、或以知识整合梳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把各科知识系统化。复习中我们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严格执行《大纲》的教学要求,力争90%以上的学生达标,为优等学生提供条件,鼓励他们“冒尖”,不断扩大优生率。

在教学方法上做到“精讲多练”。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解要精练,尽量压缩“齐步走”的时间,增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有效时间。这样教师既可以对优生放开手脚,使其各显其能,又能从讲台上走下来,腾出较多时间辅导后进生。

2、在这个阶段专题巩固强化复习中,主要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以专题的形式为主线,以高考题型为抓手,以学生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即梳辫子、拉条块的过程。通过本阶段复习,使学生在掌握全部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框架有针对性的了解,做到既条理、又整合,既分离、又衔接。这是做好迎考工作关键性的一环。本阶段复习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

a、切割知识模块,形成知识网络。

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知识特点,建立知识框架,即把所有的知识整合在一个大的知识网络中,在每一个小网络中把涉及到的知识予以整理、归类,使知识形成板块。然后在学科教研组中互相讨论、集体探究,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拿出一个便于本学科教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科知识框架,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活、教活学、活教学”的原则实施,学生在学习中既能理解每个小网络上知识的独立性、又能从整个大网络中领悟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和连续性,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b、依据网络,专题复习

根据学科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依据学科知识网络,把属于同类的或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在一个专题中,专项复习,适当配套相应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此,我们把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精选出来,分析每个专题中的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以什么形式出现,如何设问的,形成预案,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案教学对症下药,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开

大同县一中2010年高考备考方案

阔视野。

3第三阶段:综合模拟阶段(2010年5月——高考前)

在这一阶段的综合模拟练习,主要采取考试、套题达标训练的形式进行。在每个学科中精选出20套试题进行强化训练。这个环节上:一是注重套题质量。针对目前套题中重复训练内容多,个别试题针对性不强,实用价值不大的弱点。要求各学科在进行套题训练前,教师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剔除套题中重复的、不实用的内容,精选套题中的精华部分。确保通过套题训练,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能力上有所提高。二是严格训练要求。针对毕业班学生在复习时,普遍不能系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步骤不严密,条理不清晰,易造成非智力因素失分的现象,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严格要求,按高考评分标准来衡量每一份试卷。要求学生提高认识,象对待高考一样,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份试题。三是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要求教师在套题训练过程中,不一定把每套试题全部批改,但要作抽样性的、重点性的批阅。将发现的问题归类,属整体的,首先分析原因,然后集体会诊,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属个别性的,课后抽出适当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二、细化工作

做到有的放矢

1、在2009.09,召开主题班会,高考动员大会,激励学生,强化高三意识,引导学生进入高三状态。

2、在2009.10.11,举行大同市摸底考试,初步摸清学生的知识能力缺陷,为制订复习计划提供依据,为今后的复习工作指明方向。

3、在2009.10.16,进行摸底考试分析会,掌握各学科的教学和学习状况,掌握各学科有效分之间的重合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状态,明确工作的重点和重点要盯的人头,调整工作重心和方法。

4、在2009.10.18,开设讲座。全体高三学生在会议中心,听专家讲授题为《调整心态迎接高考》专题讲座。

5、2009年10..20,开办弱科辅导班,针对文、理科中等学生的薄弱学科和学科中的薄弱环节,挖潜提高,以期扩大二本上线人数。

6、在2009.11,学校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分析学生阶段性复习的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7、在2009.12,强化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训练。从本月开始,综合备课组应于两次月考之间的间隙期,组织统一时间的随堂综合演练,频度不应少于2次/月。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的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以考试总分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应试策略。

8、2009.12.12,学校月考,成绩分析,检查学生该阶段复习情况,以便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复习。

9、2010.01.20,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学生家长会,在更大的范围作比较,找差距,添措施,以利再战。

10、2010.02.28,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明确肩负的责任,激发斗志,增强信心,轻松迎考。

11、2010.03,大同市二模考试,模糊成绩,侧重于调整心态,查漏补缺。

12、2010.05,年级学生大会(高考誓师大会),将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向高潮,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迎战高考。

13、2010.5.20高考应试技巧讲座,提高高考应试技巧和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避免发生技术性失分,保证复习成果成功地转化为考试成绩。

14、2010.5.30高考心理辅导讲座,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打开心结,保持平常心态,以便正常或超常发挥。

大同县一中2010年高考备考方案

15、2010.06,组织答疑、考前放松、心理疏导,精心组织高考,做好、做细最后阶段的工作,避免功亏一篑。

16、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获取信息。二月底,将邀请大同市教研室各科教研员指导高三高考复习,我们听听他们提出的宝贵的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复习方向。在三月初,将派出高三全体教师参加2010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了解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获取最新高考信息,学习先进的学科备考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复习备考的有效性。

对于每次组织的月考和模拟考试,我们都组织认真的质量分析。特别是前几次摸底、模拟考试,我们坚持三个层次的质量分析,首先任课教师个人分析,从不同学生的成绩变化中寻找教学中的问题;其次备课组集体分析。在教师个人分析的基础上,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回头看前一段的复习效果,调整、完善、补充下一阶段的复习策略和措施;三是年级组质量分析。综合各备课组的分析意见和全年级的教学管理情况,年级组召开质量分析会,在质量分析会上,分析试题质量,看试题的针对性、延续性、发展性,便于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命题提供现实依据。分析卷面情况,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召集各科教师进行会诊,查找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少数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个性问题让教师重点突破,共性问题开专题讲座进行解决。以及分析学生考试时间分配问题和学生考试心理素质问题等。便于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在教学中适时加以改进。

对最后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我们要给每个考生印发一份答案及评分标准,让学生了解评分细则,并对照评分细则,寻找主干、寻找不足之处,以便使学生在今后解题时更接近标准答案。

三 重点培养

全力冲击名牌大学

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尖子生”,我们通过选取一些超纲超本的知识作发展目标,引导他们课外探究。我们择优全年级前20名且有志于冲击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组成尖子生合作学习小组,指定各科专人进行日常指导和集中点拨。我校过去有柴国梁考入清华、胡龙考入北大,有冲击名牌大学的实力,通过前三次模拟考试,李颖、李少群、郭磊等同学取得了600分以上的好成绩,我们今后要加大关注力度,培养他们冲击名牌大学,具体做法如下:

1、树立信心。学校和老师只有信心百倍、豪情满怀,才能更好地树立学生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斗志。学校及老师都要有定能培养出考上知名大学优秀学生的雄心壮志,要用学校高度重视的浓厚高考备考氛围和老师高涨的备考激情感染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引领推动学校备考工作顺利进行。

2、制定优生承包方案。由校领导包班、科任教师包生,对月考、期中、期末发现的高考拉分科目,班主任牵头组织任课教师对其多种形式的辅导,确定提分的分值,每提升5分,承包教师获得2个辅导科时奖金,以此来调动教师积极性。

3、加大高考奖金发放力度。每有一名达清华北大的学生,奖学生5万元,奖班级1万元。

4、出台多项倾斜措施。一要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细节,班主任每周与学生家长通一次电话关注学生的心里反映。二要对尖子生所有试卷乃至练习题题做到“面批面改”查漏补缺。三要集中全校力量,想尽新办法,采取新举措,培育培养备考工作的“新鲜点”,不断刺激学生在高考复习备考中产生新的兴奋点。四要形成合力,经常通过召开班级科任老师尖子生培养的联系会等多种方法、途径,加强班级、年级和学校内部不同层面的沟通、协作与团结,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努力做好高考尖子生培养的备考工作。五要延长公寓楼开灯时间,以保证他们有充裕的学习时间。

5、广泛搜集信息。在2009年已经与忻州一中、大同市一中、怀仁一中建立校际联系

大同县一中2010年高考备考方案

的基础上,本学期专门成立题源搜集组,组长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兼任,定期同省实验中学、太原五中、忻州一中、大同市一中、二中进行联系,确定吕志强、徐人丽,康裕三位教师为信息员。

通过从网上下载,和与外地名校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等手段拓宽高考信息资源搜集途径。我们投资一万元恢复了校园网和教考网通过电脑网络,从中收集试题,了解信息。从北京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等重点中学收集最新高考动态、命题指南,从湖北黄冈地区了解高考前沿信息。

以上是我校2010年高考迎考工作几点粗浅安排,还很不完善,希望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使我校的2010年高考再铸辉煌。

第四篇: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噪声污染给城镇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我 国目前建筑施工噪声危害的现状、国家与地方相关法规的管理与执行现状、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生产管理现状等进行研究,找出问题与差距,从施工技术与法规管理两方面提出了未来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宜顺论文网

目 录

一、建筑施工噪声概念„„„„„„„„„„„„„„„„„„„„„1

二、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现状„„„„„„„„„„„„„„„„„„1

三、建筑施工噪声的影响„„„„„„„„„„„„„„„„„„„„1

四、建筑施工噪声的控制与对策„„„„„„„„„„„„„„„„„2

(一)生产技术方面的噪声防治对策„„„„„„„„„„„„„„„2

(二)生产管理与法规方面的噪声防治对策„„„„„„„„„„„„3

五、结论„„„„„„„„„„„„„„„„„„„„„„„„„„„5 参考文献„„„„„„„„„„„„„„„„„„„„„„„„„„„5

宜顺论文网

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城市环境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城市区域内从事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给环境增加了新的压力,由此诱发的环境污染纠纷案件也在逐年上升,影响社会安定。如何在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消除或减轻建筑施工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人们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创造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这即是城市开发建设部门和单位应认真对待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又是环境管理部门面临的难题。

一、建筑施工噪声的概念

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其特点是:噪声源相对稳定,施工作业时间不稳定,所产生的噪声时间有较大的波动性,这给环境管理、监测带来一定的特殊要求。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建筑噪声来源于多方面,也是多类别、错综复杂的,主要来源于:土石方移动、打桩、结构浇筑、装修4个施工阶段。产生噪声的主要机械设备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各种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电锯、吊车、升降机等不同性能的动力机械。

二、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在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特别显著的噪声作业作为特定建筑施工,一般有以下5种作业。1)使用打桩机、拔桩机或打桩、拔桩机作业;2)使用铆钉机作业;3)使用凿岩机作业;4)使用空气压缩机作业;5)设有混凝土搅拌设施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施的作业。

虽然这些特定建筑作业,另有在规定区域施行作业时对噪声大小、禁止在夜间或深夜操作、每日操作时间限制、作业期间的限制、星期日及节假日禁止作业等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建筑施工噪声是一种临时性污染,因其声强高,又往往是露天作业,再加上不少建筑单位为了赶工期而夜间施工,所以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

三、建筑施工噪声的影响

噪声污染被视为一种无形的污染,它是一种感觉性公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由于其危害性大,噪声又被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有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

1宜顺论文网

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噪声易造成心理恐惧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又常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四、建筑施工噪声的控制与对策

建筑施工噪声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环保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并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对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a)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开工15天前向工程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占地面积、施工总期限,在各施工期(土石方阶段、打桩阶段、结构阶段、装修阶段)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以及采取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经环保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工。环保部门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噪声功能区域划分》,加强管理监督,采取抽查方式监测其场界噪声,限制其施工时间及高噪声施工机械,把施工噪声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环保部门应根据施工期噪声对环境污染范围、强度、时间及建设规模向建设单位预征收足额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污费,以此对环境、社会、周围居民的补偿。

b)施工场界周围的居民和群众团体有权在施工前了解施工时可能发生噪声污染情况,施工单位应听取当地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保卫自己应享有的环境权益及安静权。若超标排放,则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建筑施工噪声扰民,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放费。对夜间施工有特殊规定:禁止夜间(晚22∶00至次日晨6∶00),在居民区、医疗区、科研文教区等噪声敏感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同时规定,确因施工工艺要求或特殊需要,必须夜间连续作业的应在5个工作日前提出申请,经市建设部门预审,所在地的区环保局批准后实施。并且,经批准的夜间施工工地,应在夜间施工3天前,公告工地周围的居民和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对建筑施工的工艺、装备也有规定限制。

此外,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拒报或者谎报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的,拒绝环保部门现场检查或者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夜间进行明文禁止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环保部门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将在新闻媒体曝光,直至建议建设部门吊销建筑施工许可证。然而,由于建筑施工工地的流动性,施工周期的阶段性和施工过程中的突击性,形成了建筑施工噪声的自有特点,增大了其控制难度。建筑施工噪声的控制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生产技术方面的噪声防治对策

2宜顺论文网

1、生产作业尽量向现场外部发展,减少现场施工作业地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如推广商品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搅拌远离施工现场,减少该作业的噪声源。此外,如木材、钢筋及其它金属材料的加工等,也可以实现非现场作业。

2、积极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如整体滑动模板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模板作业噪声发生量与强度。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等)可以设置作业棚,以减少强噪音的扩散。运用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降噪技术,降低施工机械噪声,改进技术有如下方式:

a) 吸声降噪:吸声材料多为纤维材料、颗粒材料、泡沫材料等,其吸收噪声频率宽,可降噪5~20dB(A)。也可打桩机、搅拌机,锯木机等高噪声施工机械附近设置吸声屏,能降低噪声15dB(A); b)消声降噪: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源的施工机械如通风机、压风机等中高频噪声源,采用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扩散消声器、缓冲消声器等消声方法,能降低噪声10~30dB(A); c) 隔声降噪:用隔声性能好的隔声构件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使施工噪声控制在隔声构件内,以减小环境噪声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隔声间由12~24cm的砖墙构成,其隔声量30~50dB(A);隔声罩由1~3mm钢板构成,隔声量10~20dB(A),如在钢板外表用阻尼层、内表用吸声层处理,隔声量会再提高10dB(A); d) 隔振降噪:在施工机械设备与基础或联接部之间采用弹簧减振、橡胶减振、管道减振、阻尼减振技术,可减振至原动量1/10~1/100,降噪20~40dB(A)。

施工现场维护结构的全封闭技术,以及新型隔音围护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向外界的传播强度。施工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噪声。推行清洁生产,必须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以达到控制噪声目的。由于我国施工机械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致使多数施工设备噪声仍较高,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一般高5~10dB(A)。施工机械进场应得到环保部门的批准,对环境噪声污染严重的落后施工机械和施工方式实行淘汰制度。施工中应采用低噪声新技术,如改变垂直振打式为螺旋、静压、喷注式打桩机新技术等,使噪声污染在施工中得到控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二)生产管理与法规方面的噪声防治对策

1、对强噪声作业控制,调整作业时间,制定合理的作业时间带。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带作业的一般是连续搅拌混凝土,支模板,以及浇注混凝土等作业。这些噪音的产生在正常作业中是避免不了的,而且这些噪音的强度非常大,都多多少少的超过国家规定的噪音排放标准,在夜间作业噪音又显得尤

3宜顺论文网

为突出,为了有效的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当施工单位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晚问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在特殊情况下(高考期间)应该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另外,昼间可以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中午避免进行高噪音的施工作业,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工地所在地的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

2、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叫喊,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从声源上控制噪声(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机械的产品噪声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减少人为噪音。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3、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的现场检查是有效控制施工噪声扰民的根本途径。针对建筑施工噪声事件集中、位置多变的特点,应对建筑施工工地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位于居民稠密区的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另外,针对目前有些施工单位抢工期,夜间施工的现象 ,加大了夜间检查频次,尤其是在中高考期间,为确保考生有一个良好的复习、考试环境。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从重从快查处,有力地促进了施工单位进行噪声防治。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保法律法规的深入人心,建筑施工扰民的信访不断增多。认真查处群众反映的建筑施工噪声扰民事件,也是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待群众投诉问题上,要求施工单位多查找自身的原因,虚心接受群众意见,认真采取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对一些施工噪声污染严重,又不采取措施的单位,应根据噪声法的规定给予严肃查处,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为了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情况,掌握噪声值,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施工场地噪声记录表,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4、完善法规内容,建立明确的环境保护经济责任机制。国家与有关部门应该加紧制定建筑施工公害防治方面的实施细则,使得施工中的有关各方有据可依,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在细则中应该明确,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承担责任方。同时对于积极执行噪声防治措施的单位应给与政策上的优惠,鼓励施工作业无公害技术的采用与研究。

5、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应该针对建筑施工作业的具体特点,在制定法

4宜顺论文网

规细则时,尽量做到详细、具体、目的性强,施工单位执行时不会有模糊不清的情形发生。针对城市建设实际,要着重抓好建筑施工工程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工作,切实将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在城市建设中,各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必须到环保部门登记注册,实事求是地申报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情况,使环保部门了解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人口居住情况、工程规模、工程期限和容易产生噪声的工程设备的安置地点,从而预测施工噪声可能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同时,要对需要夜间施工的工程进行严格的审批,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协调好与周围居民的关系,张贴施工告示,以求得居民的谅解。

6、加大环保观念的宣传与教育,加大在建筑业内外、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社会居民、执法人员与部门的环境保护意识。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城市良性生态环境。在建筑施工噪声管理过程中,应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经常不断地对施工单位进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向施工单位传达国家、省、市有关噪声管理的规定,增强施工队伍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真正意识到治理噪声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在工作中采取一切可能降低噪声的措施,自觉进行噪声治理,将施工噪声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五、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都在加紧建筑工程的建设,但是建筑施工不能以噪声扰民为代价。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法规,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环境,尽量减少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使整个施工过程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下,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1、周兆银、张长友编著: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分阶段教学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2、石光辉、宋丽平编著:环境噪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06,(04)

3、高桂荣编著: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防治对策[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03)

4、梁月清编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张健编著: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J];低温建筑技术;2007

5宜顺论文网

年05期

6、牛跃林、骆凤平、吴强、李月生编著: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3期

7、杨文娟编著: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第17期

8、田玉军、巨天珍、任正武编著:国内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3期

9、孙其跃编著:浅议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与控制[J];民营科技;2010年04期

10、向敏编著:如何防治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J].科技风.2008(06)

6宜顺论文网

第五篇:现代家校合作的策略与措施探析

学术界在家校合作的涵义上至今尚未作一个统一的界定。在英语中,通常用“家长参与”来表达家校合作的意思,常见的词语有“parent involving (parental involvement)(家长参与)”,其他相关的还有“parent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决策)”,“home-school cooperation ( 家校合作)”,“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教育介入)”等[1]。美国霍普金斯大学(Hopkins University)“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理论到实践: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将家校合作的涵义扩展为“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强调了三者对孩子负有共同的责任和对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学者马忠虎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联合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能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长能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指导[2]。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3]。

笔者认为现代家校合作是指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并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与社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这种合力体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性。追求和谐即保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是现代家校合作的目标与归宿。所谓“合作”是指合作双方的力量和成果相互交流和汇集。现代家校合作之“现代”的涵义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家校合作的各方所处的时代及其背景;二是指与传统的家校合作相对应的特征;三是蕴含了对家校合作中的各方素质与个体特质的特殊要求。

实践表明:现代家校合作不仅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的优越性和避免其局限性的理想途径,是科学引导现代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重要抓手,也是营造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成长环境的工作平台,还是让家庭、孩子受益,使学校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成功的多赢举措。其研究和实践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的必要手段,是家长充分发挥其参与权的重要体现。

国外学者设计的家校教育合作的方案中,运用了许多不同的策略。其中直接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称之为直接策略,即家长在家庭中参与青少年儿童的学习活动,包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进行对话和思考的活动,指导家庭作业进行语言、音乐和艺术活动,提供学习用品等;与教学和学习活动并不直接有关,但是支援教学活动的称之为中介策略,即学校与家庭广泛接触沟通,例如使用各种联络方式向家长说明学校情况和学生的进步,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观、旅行活动,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研讨会,参加学校政策的讨论,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与教学活动无关的教育活动称之为边缘策略,如家庭提供青少年儿童营养、健康和安全等基本的生活条件,家长参与对学校事务的管理并提出建议,学校帮助家庭联系社区资源,提供给家庭和学生一些服务和赞助等。

当今世界各国对家校合作都十分重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对家校合作的要求不同,合作的方法、措施等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前苏联十分重视家校教育合作。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必须是经常、具体的,由家长委员会、家庭和学校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家校教育合作的典范。他们开展各种各样具体的家校教育合作活动,深受学生们欢迎;在法国,在每个学年开始的第二周或第三周,每班都要召开一次由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会议。教师要把本学年将要实现的教学计划、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时间的大致分配、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全部通报给学生和家长,以便家校之间更好地配合;德国学校重视课外、校外活动,经常利用家长的学术专长和专业经验,组织他们帮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在日本,市镇村都设有社会教育主事,协调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和关心。社会教育设施不断充实和增加,如“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儿童文化中心”等,以此作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联系的纽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学校方面(学校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和态度、学校对家校合作宣传不当和方法的欠妥)、家庭方面(家长的观念、家长受教育程度和个性、学生的沟通作用、家庭结构)、社会文化方面(政策法规、文化背景、网络媒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家校合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为增进现代家校合作的实效性,笔者在对国外家校合作策略和具体措施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策略与措施。

一、加强现代家校合作的制度及组织建设

一是在制度安排上,要建立家校合作的制度体系。

①建立对家长的培训制度。对家长的培训制度的目的,一方面要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培训家长对学校教育设计、教育理念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家长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来帮助学校推进教育方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②建立校长对家长述职的制度。家长对学校管理内容与措施、办学方案等是否透明具有强烈的兴趣。建立校长对家长的述职制度有利于满足这一兴趣,并且从更高、更全的层面来与家长交流。

③建立家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学校的制度。家长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后,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学校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反馈形式可告知家长委员会,也可直接用书面形式投递到家长意见箱或口头向“校长接待日”的领导陈述。学校将对家长反应强烈的问题作出解释和改进。同时恳请家长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学校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

④实行家庭——学校联络员制度,即家长委员会制度。联络员为热心家校教育合作的家长代表,可由家长们选出或学校推荐,其职责主要是沟通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渠道,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向学校反映家长们的意见,并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参与活动或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

二是在组织机构上,要构建家校合作的组织保障。

①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家校教育合作的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学校要建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政教处、科研室及部分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德育工作网络,推动家校合作常规工作的组织实施。

②成立家长学校。详细制定培训计划和操作流程,确定每一阶段的培训主题和课程,保证培训的规范性、创新性和有效性。

③建立专门为家长提供服务的机构。可以挂靠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或教师退休协会等。该机构应强化其真正的服务功能,在校内给家长提供一个与教师见面和合作的场所,备有介绍学校各部门动态的小册子、近期活动的公告、师生的优秀作品和其它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以供家长翻阅。

④组建家长工作委员会。从家长中选派代表组成的家长工作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改革,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既可以协调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做好家长工作,又可以发挥学生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智慧和才能。

二、提倡现代家校合作的新观念

由于人们对家庭教育功能认识上的局限,在实际的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中,家庭更多的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家长对学校的事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往往知之甚少。家长会成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一种正常的经常性的合作关系。往往是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时才找家长,这样一种低层次的消极被动的合作方式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内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剧,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正常联系不断减少。家长与学校之间正常的联系因缺少制度化的保障,而流于表面化,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在家校合作关系中,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的和分主客性质的家校合作关系,而新的教育观念提倡的是全面性、经常性、双向的和伙伴性质的家校合作。前者属于被动性质,未能帮助学校和家庭发展良好的有助于提升教育品质的合作关系。后者主张学校和家庭互相需要对方协助,双方采取主动角色和共同努力,是教育上的伙伴关系。目前许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仍以旧的观念为主,合作基础薄弱,对子女教育帮助不大。但现在不少教育工作者已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开始提倡家校合作的新观念,不断拓宽家校合作的途径和功能,从单一家庭、多个家庭以及全校家庭等多个层面,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教育网络,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共同抵制来自大众传媒以及学校内部的消极影响,真正发挥家庭的教育影响力。

三、树立正确的家长教育资源观

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一种是正面的、积极的家校合作观。即强调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作用,它作为一种有益的教育参与和教育影响的力量,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联谊会等形式,主动介入或参与学校民主化的管理,并对学校管理、日常教学发挥必要的监督作用,家长参与是促进学校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消极的,世俗化、功利化的家校合作观,即从学校的近期利益考虑,仅仅把家长当作可资利用的资本。在这样一种家校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成为一种利益关系,并演化为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一种私人性交往。

两种不同家校合作观的背后隐含的是两种不同的学校观和教育观。前者代表的是学校教育的理想,把学校、家庭视为两种重要的教育场所,旨在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抵御来自社会环境、大众传媒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后者更多的是从学校的现实利益和需要出发,把家庭仅仅作为一种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忽视了家庭所特有的教育影响力,以及学校所特有的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其最终结果是消解了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力,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如何处理好学校发展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构建一种积极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实现互助友爱、相互关心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无疑发挥着主导作用。

四、提高教师与家长合作的艺术

一是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好不同层次家庭的关系。每个家庭都有其家庭背景,教师需根据不同的家庭制定不同的策略,为各个家庭量身定做不同的策略。这样才能在家校合作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是换位思考。绝大多数教师同时也是孩子的父母。因此,他们对家长的情况相当熟悉。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应换个角度去思考,体谅作为家长的一片苦心,尽量化解家长的抱怨与疑团。

三是善于沟通。教师与家长要保持双向交流,互换观点,互相尊重,互相促进,互相帮助。语言要亲切、自然、大方、简练,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教师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学生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取帮助[4]。与不同背景下的家长交流,可以开阔视野,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相同的问题。

四是加强学习。师范教育包括职前培训和职后教育并没有向教师提供有关家校合作的专门训练,这是成功合作的绊脚石[5]。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如怎样与家长沟通,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等等。

五、改变家长对教师和家校合作的观念

一要改变对教师的看法。传统社会的家长一向视教师为权威,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家长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同时,家长在合作中应尊重教师,自觉维护教师良好的形象。

二要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要有宽容之心。如果家长小题大做,会使家长和教师的感情破裂,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家长要积极与教师联系,多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三要提高家教能力。家长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应不断向教师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方法,形成学习型家庭。

四要改变原有不愉快的情感。有的家长从小就不喜欢学校。长大后对学校仍然保持着一种消极的情绪。当他们的孩子面临上小学的时候,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便越来越明显。为了孩子的明天,家长应尽量克服这个困难积极与教师合作。

第六、创新和发展现代家校合作的模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家校合作,一般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体,学校指导家庭,教师教育家长。在合作过程中家长被动多于主动,更多的时候是“教师讲家长听”,用一句家长常用的口头禅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当时家校合作中家长与学校的关系,那就是:“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学校,交给你们老师了。你们打也好,骂也好我们都没有意见。” 陈建强博士认为家校合作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再到综合的过程,过去是教师讲、家长听,能否听得懂是家长的事情,现在是教师和家长一起来交流。家校合作也由过去的单向,转为现在的双向,甚至是三向合作,即家庭、学校、社区的三向合作,家庭、学校、社区三大教育体系融为一体,各个要素有机联合。如常熟实验小学创造性地成立了由家庭、学校、社区三大教育体系组成的教育集团,创新了家校合作的模式。

现代家校合作还要求学校转变角色,由原来的指导模式转为服务模式,用服务模式全方位地关注孩子的成长。首先,学校要在学生学会学习上服务,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成长。其次,学校要关注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即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有学习上的问题,还有道德、心理上的问题。再次,学校要关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学习和共同成长,要为每个家庭找到成长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家庭形成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上海市普陀区在家校合作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值得我们借鉴,如:从区域的角度将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和活动课程化,开设了选择性、模块化的《亲子1+2》家长学校课程;实行了家长督学制,学校向所有的家长敞开大门,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并对学校进行监督;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义工活动;注重家校合作中的多元沟通,不仅倡导教师和孩子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教师和家长的沟通,还要倡导家长与家长的沟通,教师与教师的沟通,孩子与孩子的沟通。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各种沟通网络化、虚拟化。

七、倡导优化和多样化的现代家校合作方式

在现代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家校合作,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为家校合作良性发展打下基础。现在许多学校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家校合作。一是二是使家长——学校“面对面”。家长理事会是当前不少学校正在探索的一种家校合作的方式。家长理事会的家长们经常与学校领导、教师、子女交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学校也及时把校务和学校大事向家长理事会报告,听取意见。家长理事也能向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并就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家校合作的具体实施措施上常用的主要有:

1、制定一项支持家长参与的学校自身发展计划,学校撰写倡议书,倡导全体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2、举办家长学校(含网上开办家长学校)是当前全国各地普遍推行的一种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

3、编制“家校合作指导手册”、“家校联系手册”、“家校通讯”、“校报”等。

4、举办家长开放日,建立校长接待日。

5、组织家校活动。如:举办周末家长联欢会,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专题性家长会,讲座式家长会,展览式家长会,表演式家长会)等。

6、提高家访质量,如开展“百名教师访千户”活动。

7、成立家长理事会、家校合作委员会等,挖掘家长中的专家、学者等人力资源服务学校。

8、学校要主动利用家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补充学校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庭劳动基地、德育基地、家长特长等,扩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内容,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效果。

9、利用校园网等现代媒体,使家长——学校“一线牵”。这是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家校合作的新型方式。如建立“家校路路通”,建立校园网站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立班主任邮箱,创建班级论坛等等,搭建现代家校合作的有效载体。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6]。”“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7]。” 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只有实现功能互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作为现代家校合作的两个重要主体,只有精诚合作、凝心聚力,注重合作策略,落实合作措施,才能为构建和谐的教育、培养健康的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服装设计说明书范文下一篇:阜阳师范学院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