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告白皮书范文

2022-06-12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健康报告白皮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健康报告白皮书范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白皮书

一、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是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支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中人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一项全国性的公益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调查了解最真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及需求,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是本次调查主要目的之一。

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线下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同时收集数据。

1、线下调查

针对大学生:由“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公益活动项目组深入高校发放学生版调查问卷。

针对企业:对象主要是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利用中人网丰富的线下培训,对参与培训的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发放企业版调查问卷。

2、网上调查

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企业版)”主站点,在大学中人网上发布“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学生版)”主站点,同时中青在线、中国教育在线、中国外包网等网站发布调查站点地址。

调查时间:2005年11月—12月

调查对象

1、06届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

2、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调查数据

大学生数据:共收集有效数据3456份,其中,网上收集数据1836份,北京地区数据1092份,广州地区528份。

企业hr从业者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数据:503份

二、调查摘要

针对大学生

基本情况

※ 毕业生

1、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

调查显示06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

2、“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06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

调查显示: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高达29.85%的毕业生表示会把外企作为自己就业时的首选;其次为国企,有25.80%的毕业生把国企作为自己的就业时的首选单位;政府机关排名第三,所占比例为15.20%。选择前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

4、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 在校大学生

1、在校大学生在就业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

与06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与06届毕业生(13.11%)相比,比例上升为19.91%。而表示“信心十足、应对自如”的比例相应下降,与06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

2、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

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06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3、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薪酬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

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第一份薪酬的期望整体高于06届毕业生,与06届毕业生(11.30%)相比,3000-4000元的薪酬期望(比例:25.22%)大幅增加,另外4000元以上的比例也相应增加,说明在校大学生对自己薪酬的预期还是挺高的。

就业需求描述

1、“提高自己的技能” 是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

数据统计显示,06届毕业生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选择最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技能”(41.28%),其次为“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31.94%),两项选择因素均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这说明毕业生对自己在高校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职业素质能否符合单位要求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2、“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缺乏有效、实质沟通交流,供求之间没有建立相互了解的渠道。

3、0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在06届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61.23%),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26.93%)。

针对用人单位

现状描述

1、绝大多数企业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受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71.17%),偶尔一两年不招聘大学生企业比例为12.52%。

2、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表示对所招聘大学生感到“满意”的比例为11.93%,表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47.91%,表示“一般”的比例为29.93%。

3、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整体上看,06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调查显示:35.39%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28.03%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25.45%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基本不变。

4、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

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 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需求描述

1、“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人士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方法”上的选择的话,发现有很大不同。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

2、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

在困扰大学生求职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都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3、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依次是:综合能力、潜力、品德

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为“潜力”,第三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社会经历”等相对不重要。这个结果和大学生所认为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4、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要求依次为: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

企业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要求中,首先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其次是毕业生的“专业水平”,第三为毕业生的“品德”。这与毕业生对自己素质及能力要求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远远高于毕业生自己对“品德”的要求。

5、“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这是一个问题

在众多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建议最多的是要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在hr给大学生的建议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一种是“先择业,后就业”,有代表性的建议前者是: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建议是: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高校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具体差异之处可以从硬性和软性条件两方面来看

硬性方面

1、毕业生数量剧增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06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06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06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06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落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

2、就业区域选择的集中,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

不论从06届毕业生的对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还是从在校大学生对预期的就业区域的选择来看,都呈现相同的趋势:大学生对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青睐,直接导致了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而对于广大中部、西部地区来说,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对人力的需求相对不足,区域性人力供给矛盾显著。

3、大学生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06届毕业生都对三类用人单位感兴趣:外企、国企、政府机关,三者所占比例均接近70% ,可见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可预见的未来是“公务员热”将继续升温。

4、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企业有差距

从对大学生的调查看,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调到1001—2000元,在校大学生对薪酬期望略高,大部分也集中在1001—3000元之间。但这样的预期在企业看来如何呢?从企业的调查数据看,仍然存在很大差别。仍然有近40%的企业hr认为毕业生对企业薪酬要求偏高。

软性方面

1、“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调查数据看,无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已经成为主流,然而即使这样,这样的观念就一定适合吗?我们从企业hr者给大学生的建议中还是能听到另外一种声音的:“不要报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想法,高流动率使得用人单位望而却步;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

2、解决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观点差异巨大

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从认知上解决。

3、“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和企业在困扰毕业生求职因素选择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成为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企业一致性都选择的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可见学生和企业都认识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触、了解的途径。

4、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品德”成为大学生和企业选择的最大差异

整体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二者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的选择,在对“品德”的选择成为二者最大的差异。不论是06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品德都被他们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06毕业生选择中,“品德”排在最后一位,在校大学生中,“品德”排在倒数第二位,而对企业来说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这种差异的形成值得我们思考:到底大学生“成才”的价值取向该如何选择呢?

5、“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

对比一下大学生和企业的选择可以发现,除了“综合能力”上,企业和大学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没有一致的。二者之间差异的选择上,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能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培养自己的方向上产生一定的歪曲,最后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选择看重毕业生学历学校名气的比很小,可现实中的情况似乎是企业对毕业生这方面的条件非常看重。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业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生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高的多。从中看出,企业选人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德才兼备;而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WWW.DIYIFANwen.com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现状,进而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寻找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结论

1.1 06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1.2 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1.3 “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

1.4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1.5 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2、建议

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

2.1 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

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

2.2 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

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2.3 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

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2.4 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 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第二篇: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10多年来发展的“热运行”态势持续趋缓;“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套,弥补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必须在国际领域提倡“可分享价值”以填补价值观缺位;并且以服务于“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构建新型文化治理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一系列制约国内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建议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终结10余年发展 “热运行”,回归“常态化” 蓝皮书指出,2015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年报,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2013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再次明显下降,几乎与同年GDP增速持平。现在看来,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长期地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效应必将递减,产业发展动力必将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因此,文化产业走进新阶段的首要特征是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非常规的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正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有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遍特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名的社会经济生活景象。这种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普遍的“互渗”性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也是文化产业的常态化标志。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低,除了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之外,生产性服务功能较差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在这里,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中间产品率”较低,产业关联度较低,带动性较差。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发展动向。2014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一个新的开端,该文件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文化走出去”要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

蓝皮书指出,反思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时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内宣模式做外宣”的结果,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这就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为指导,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命题,也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效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什么叫作“文化治理体系”?就是在政府“管文化”和具体文化单位“办文化”之间建立起一个具有协调功能的中间环节——第三部门。这个部门主要由非营利性的专业机构组成,对外可以以民间渠道探讨敏感问题,避免政府直接出面立场过于僵硬的不便,对内可以承接政府相当的管理职能,避免对文化价值做不恰当的是非判断。事实证明,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既是国际上通行的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构建文化治理体系必将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使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又从“管文化”到“治理文化”的新型路径,开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全新局面。粤、苏、浙、鲁、湘、豫6省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都超过百万人,北京排名第七 蓝皮书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展开分析,北京、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浙地区无论是文化企业数、法人单位数,还是年末就业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6个省市的产出明显较大;而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集中度和产出能力的差异也很大。

蓝皮书指出, 2013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河南是全国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百万人的省份,依次达到了3741879人、2267728人、1709299人、1587684人、1117868人、1055686人,它们所占全国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则依次为17.54%、10.63%、8.01%、7.44%、5.24%、4.95%,合计所占比重高达53.81%。如果再计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其后的北京、福建、安徽、上海4个省市,则当年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合计所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高达69.81%。新兴文化消费三低特征明显,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蓝皮书指出,传统文化消费和新兴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文化消费的又一个结构性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面对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甚至是全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文化消费领域得到极大扩展。以互联网为例可总结出一些新兴文化消费的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消费现阶段的特征。

第一,消费群体年轻化。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规模达6.52亿,年轻人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其中,24岁及以下的占31%,25~30岁的占29%,31~35岁的占18%。这种年轻化趋势体现在新兴文化消费的各个领域,主要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领域,其主要的消费群体都偏年轻化。

第二,学历偏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又一大特征是消费者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占33%),本科占23%,大专占20%。在我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中,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1%,而我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5%,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总计约占总规模的40%,说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学历整体偏低。

第三,收入偏低。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统计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3%,1000~1999元的占10%,2000~2999元的占20%,3000~3999元的占19%。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中国移动视频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中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2000~2999元的占25%。中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

第四,用户付费意愿增强。随着用户付费意识逐渐增强,政府加大对版权的保护力度,付费用户数量逐渐增多。以网络文学为例,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愿意付费的比例明显提升,达到28.9%。但是实际上付费用户的比例仍然不足10%,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版权保护环境还有待改善。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可接受的月付费额度也有所提高,尤其是较高额度的月付费用户占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3~10元是用户可接受的主要付费区间,占比接近50%。互联网企业将主导中国电影市场 蓝皮书指出,2014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通过一桩桩的投资与并购案例,让中国电影市场充分领略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在BAT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下,电影投资方面出现了众筹的新模式,电影发行方面出现了视频网站平台或新媒体的模式,在电影购票方面更是出现了团购和在线选座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电影产业链,使之与互联网产业链相互结合。

第三篇: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发布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最新调查显示:截止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其中珠宝市场27.6亿;箱包25.1亿;时装18.3亿;钟表19.4亿;化妆品9.7亿;其他领域7.8个亿,占全球总额的27.5%,随着目前人民币升值趋势,加上欧元贬值现象,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将根据国际货币汇率,在国外购买奢侈品比去年更加便宜,更令人吃惊的是,亚洲人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去年累计达690亿美元,中国人累计消费了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中国人在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成为的世界第一。

另外,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最新全球市场报告指出,截止2011年3月底,全球奢侈品市。

场消费份额额达到1870亿欧元,共计增长12%,按此计算,预计2012年将增长10%至15%,达2100亿欧元,2011年全球奢侈品消费重要集中在时装、箱包、珠宝、名表和化妆品,其中2010年增长最快的是珠宝和名表,这两种奢侈品恰恰在经济危机中稳定性最高,分析认为珠宝和名表在全球经济危机和货币贬值的环境下,能够突显投资价值,截止2011年3月底,各国奢侈品比例日本:34%,中国:25%,美国:15% ,欧洲各国:16%, 中东及其他地区9%。中国奢侈品消费份额已经紧逼日本。

蓝皮书分析,自2010前经济危机以来,对各国奢侈品销售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美国和欧洲最为明显,直至2011年初,美国与欧洲奢侈品市场出现复苏,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奢侈品市场发生严重下滑,但日本国民整体消费力很好,虽然出现下滑,但对未来市场持续拥有的份额影响不会太大,世界奢侈品协会分析与日本国消费者的消对奢侈品的思想有直接关系,一直以来,日本是全球最崇尚名牌的消费国家,由此可见。中国一直处于奢侈品消费上升阶段,并每年以最快的速度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是很稳定,通过经济危机对中国消费者的考验得出结论,让中国消费市场回落几乎不太可能,相信2012年中国就会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美国人对奢侈品消费与加拿大相似,相比中国和日本比较务实,所以美国的奢侈品市场一直以来就是稳定或者因为经济危机影响出现阶段性的下滑,但是不是很大,美国有很多事相对固定的奢侈品消费者,潜在的人群增长率不高;欧洲各国主要以奢侈品牌原产地为主,其品牌的销售额主要占有率以美国、日本、中国、及其他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欧洲本国市场相对饱和,出口量均占本国的70%以上,其他国家占有率相对较少。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管经济、财政、商务官员 Gianfranca D’Ignazio 在报告会上表示:近两年来,受经济危机对欧美市场的打击,意大利奢侈品企业经营业绩纷纷下降,但危机也促使企业加快重组和转型的步伐,整个行业已经在2011年开始复苏,根据统计,意大利奢侈品牌在全球的销售份额中60%都卖给了中国人,中国人在意大利的消费确实令人吃惊,目前中国已经是意大利本国奢侈品最大的全球卖家。 蓝皮书显示,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向世界证明了强劲的消费实力,世界奢侈品协会预计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以上的全球份额,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顶峰,根据奢侈品市场的增长规律表现,美国、欧洲、日本的主要市场未来1-3年内增长空间不会很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全球奢侈品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抢占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的不断增长,中国势必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而2011年,将是全球奢侈品产业大举进军和扩张中国的重要的一年,目前中国拥有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预计在2013年以前,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可以找到。

另外,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0-2011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内地目前的主流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6%,即约2亿人,并且还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主要是生活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里的,月收入在2万元到5万元之间较典型的奢侈品消费者,这些人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发现这些主要的消费人群购买奢侈品大多是用于新型社交环境,简单的说,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不在乎产品本身的设计理念和文化背景,让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最知名的奢侈品就行,因为买的就是“奢侈”品,就算是很有名的设计师,如果设计出来的产品不是奢侈品、不能让更多人知道它,大多不会去购买,这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但这种心理,将会通过消费行为升级,过度到真正自我意识的奢侈品消费,转变为重于内,不重于型,从买奢侈到买文化,这也将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变化,而也就是在这个期间,中国人将要为这个过程花掉更多更多的钱,当中国消费者心理完全成熟,那要至少要有50%以上的中国人都能消费奢侈品的时候,从发展到成熟,这也是一个过程,所以,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不断增长,也带动着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如果不增长,也不会发展,也不会成熟,所以,根据目前的增长率以及中国人过节买奢侈品的习惯,这种增长趋势将在2012年将中国推向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目前中国人出国消费奢侈品的趋势严重,主要是因为中国关税高导致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差异大,中国人里有75%的中国人出国都会将购物作为一个重要行程,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欧阳坤表示,降低奢侈品关税的政策如果能够实施,不仅可以把一部分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和配套商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商业,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使GDP能高速增长。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主要集中在国内、香港、欧洲三个地区,境外购买奢侈品比国内高出4倍,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海外购物,似乎在海外购物已经成为出境旅游的一大理由和重要行程,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对欧洲市场奢侈品商业的模型研究,发现出境购物如果一旦在中国境内形成习惯或趋势,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境消费, 这将给中国的高端内需市场带来非常严重的惨重代价,根据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的讲话与商务部针对奢侈品市场的态度,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有望在2012年对奢侈品市场进行调整,主要是解决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差异等消费平衡问题,而除此以外,一旦降低关税,奢侈品牌将加速在中国扩张和开店,从而激发中国商业地产与购物中心的繁荣发展,可谓是利国利民。

世界奢侈品协会分析认为,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在未来的3-5年内,一定是在25到30岁之间这些群族。这些年轻的消费者将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带来巨大潜力。与之前2009年,2008年,2007年的人群趋势相比,差异如下:

2007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费群在35-45岁之间。

2008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费群在32-45岁之间,平均年趋向年轻3岁。

2009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费群在29-45岁之间,平均年趋向年轻3岁。

2010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费群在25-45岁之间,平均年趋向年轻4岁。

2011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费群在22-45岁之间,平均年趋向年轻3岁。

世界奢侈品协会珠宝行业理事及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分别针对中国珠宝行业的发展与现状作了主题报告,2010年国内珠宝玉石首饰总销售额达700亿人民币,出口达28亿多美元。首饰用黄金达230吨,居世界第四位;铂金饰品销售总件数突破100万件,用铂达150万盎司,占全球铂金饰品年销售额的52%。钻石年销售额已超过11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潜力最大的钻石消费市场和世界第二大钻石加工国,此外,中国是珍珠养殖的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此外,中国的和田玉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巧夺天工的雕刻玉石艺术品被称为中国本土的珠宝奢侈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世界珠宝业所瞩目,同时也使中国的珠宝加工业迅速发展,据统计,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从业人员目前已达300万人,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又一特色。近年来,中国首饰加工业接收的国外订单逐年增加,据预测中国在2012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首饰加工制造的中心。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虽然中国珠宝的市场巨大,但是很遗憾全球的玉石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亚洲国家,如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在日本、韩国也有不少。但在西方、在欧美,玉石的消费仅仅占欧洲珠宝市场的3%,如此小的市场份额使中国白玉很难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导致国际一线的珠宝大牌如卡地亚(CARTIER)、宝格丽(BVLGARI)等大多都不在产品上使用中国白玉作为原材料,中国白玉的价值目前也只能在亚洲地区显现,分析以上原因,世界奢侈品协会认为应该改从建立中国白玉在国际上的标准开始。

本次报告发布会,World Luxury Association Global Reported Summit简称世界奢侈品官方报告峰会,是由世界奢侈品协会发起,并联手各国使馆与贸促会每召开的官方奢侈品报告会,世界奢侈品协会作为全球奢侈品产业的权威机构,每年收录来自世界各国的奢侈品企业与消费市场的数据反馈,经过有效过滤与整理,形成全球化市场报告,与各国政府及媒体分享的行业数据,是目前最完善的奢侈品行业报告,本次峰会是由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西班牙、阿联酋、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多国政府派出使馆及贸易部门出席参议的一个官方报告会,本次峰会将把中国奢侈品市场首次形成全球化数据标准,同时也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关注,世界奢侈品协会目前已经将报告蓝皮书递交给了中国商务部、财政部、中国海关等有关司局,这将对促进中国奢侈品产业国际化,共享全球奢侈品行业市场动态,同时对合理降低国际贸易顺差、逐步解决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差异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第四篇: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中新网12月15日电 “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指出,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09年《社会蓝皮书》主报告李培林分析了这次国际危机和经济形势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李培林称,在就业方面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对广大农民工,现在已经有四百万的农民工已经提前返回农村。但是现在多数的调查表明,他们并没有完全回到原来居住的村落当中,因为现在农民工相当一部分是80后出生的,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所以现在很多在当地的小城镇、小城市打散工,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一部分人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李培林指出,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但是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所以这两个群体是在当前需要特殊采取措施的群体。

李培林提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当给予高度的关注。因为农民工和大学生都是在就业方面受影响比较大的群体,但是大学生由于生长在城市当中,大学生身后还有家长,这些家长对子女的投入希望有一个预期,所以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希望积极地提出一些政策,来稳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总供给增加,结构性短缺问题继续存在,结构性短缺的格局没有改变,也就是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不能够跟上经济发展对一定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教育方面加大培训和力度。比如技术稳定方面,求人倍率在1.5左右,高级一点的更高。但是没有竞争的就业率比较低,应该在0.8左右。过剩的还是低素质劳动力,短缺的是高素质、高技术劳动力,这样一个结构性的局面继续存在。

整个十一五期间,劳动供给总量的趋势还要继续维持下去。根据我们的预测,全国每年人均净增800—1000万人,再加上农村需要转移的富裕劳动力,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会维持在2000万人以上,有的人说是2400完人。劳动力净增长可能到2014年左右才能停止。我们这里有一张图,保守一点的,按照目前的形势预测,我们认为人口增加有所调整的情况下,这是劳动力力人口增长变化趋势,04年是一个点,04年以前是一个负增长。

按照目前的现状,到2010年的时候,劳动力净增长还是5%、6%,这样劳动力净增还会维持在十一五期间。从需求来看,我们要保持经济增长9%,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大概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能够创造80万到100万个就业岗位。所以这样一来,我们最多能够安排1200万人,加上自然补充,劳动力供求缺口仍然在800万人以上,更高一点的在1200万人,这个局势至少会维持到21世纪中期。

第二个方面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趋紧。到8月份,估计实现实际就业是70%,可能还没有这么高。到年底,可能会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高校毕业生毕业规模在扩大,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第二,07年大学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的有很多,所以对08年毕业生形成空间挤压。第三,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这是最近四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从06年的413万,增长到09年的611万,这对经济增长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时间模式与结构性特征。根据今年上半年对07年高校毕业生22万多人在几个城市的考察。这个调查揭示了一些特点。第一,毕业时的就业率比实际低,但是半年以后实际就业率上升到85%左右。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几个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有1.2%。专业与职业相关占多数,但专业不对口的也超过1/4。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仍在寻找工作。大家可以看到没有工作,也没有准备读研的大概占到2.2%。如果今年也有这个比例,500多万的大学生里面可能有13万人会变成没有工业,有工作、与专业无关的占28.6%,有工作,与专业有关占55.1%。

总的来讲,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所以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大的问题。

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我们可以看一下,毕业生就业率分三类,211工程高校,非211工程普通高校,和高级职学与专科学校。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大概是88%,非211工程是59%,职校和专科院校是43%。但是半年以后,都有一个增长,尤其是职校和专科学校增长的比较多,但还是以211工程的高校就业率为最高,达到94%。这是高校的情况。从外语类和外贸类的学校来看,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基本排前10名。

第二,从专业来看,毕业生所学专业的专门化程度越高,与国民经济的行业和职业相关性越强,薪水越高。另外热门专业毕业生失业较严重,冷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好。就业率最低的主要是两大领域,一是技术领域,二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和农学。这是就业十个最热门的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法学、工商管理、科学技术等等。

从就业单位的类型来看,非公有制就业单位已经成为吸纳高校生的主体。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和个体户解决的本科就业生和高职专科毕业生的人数比较高,加上外商和中外合资企业占了70%左右。从企业规模来讲,目前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力量,300人以下的企业吸收了48%的应届毕业生。分地区来看,东部是高校毕业生的主体,吸纳了全部高校毕业生的61.3%,中西部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只能为当地毕业的大学生提供28.9%的就业岗位,表明人才继续向东部集中。最后,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高就业率专业的毕业生工薪相对较高,低就业率的专业的毕业生工薪形势不容乐观。

第五篇: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对2009年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评估,又有对2010年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预测,既有对全国文化产业宏观形势的评估,又有对各具体文化产业的权威报告。本书认为文化产业承担着参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职责,但是目前存在着 “GDP挂帅”和“增长主义”倾向,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本书建议,要以改革的全面深化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转型,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定的制度基础和形成完善的政策保障。

目录

总报告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宏观视野

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问题

国有演艺院团改革:模式分析与政策建议

2008~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资本运作备忘

2009年居民文化消费热点回望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

专家论坛

文化业产品的类型、供需特征及定价机制研究

文化产业:产业为载体,文化为核心

中国媒介规制的发展、问题与未来方向

2009:开启创意产业之年

新媒体发展现状概览

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理论研究综述

行业报告

2008~2009年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

2009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2009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报告

2009~2010年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09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报告

2009年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报告

2008~2009年音像产业发展报告

突进中的回旋:2008~2009年中国期刊产业报告

区域报告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带动中原快速崛起

——河南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南京: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2009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三大机遇下成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国际文化产业

国家创意产业政策国际比较速览

欧盟文化政策与区域文化统计指标研究

韩国文化产业促进法研究

个案研究

跨省文化产业集团第一案

——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的前前后后

“杜拉拉系列”——图书文化产业链完美演练

数字出版和电子阅读器市场的整合

统计指标研究

全国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测评报告

——2008年各地景气指数排行榜

大事记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事记

约稿启事

书摘

一 总体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经济走出了V字形的复苏曲线,最终实现了8.7%的增长目标,文化产业最终不负人们的高度期待,在多数领域实现了超常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整体性复苏中最为亮眼的领域;文化体制改革继续保持强力推进态势,既着眼于盘活体制内存量,也通过开放准人而进一步实现增量发展;数字新媒体受到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替代性选择的影响,在3G拉动下出现了多业联动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文化产业开始和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实现联姻,展示出了一个新的“文化经济”或者“创意经济”时代的美好前景。

(一)2009年文化产业的宏观数据:从私人需求、公共需求、出口三个角度分析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滞后,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可以支撑形势分析的比较可信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特别是关于产出的统计数据,除了各种行业性统计和地方性统计之外,国家统计基本上付诸阙如。而行业数据与国家统计数据有很大的差异,地方统计口径也多有不同,难以汇总为全国性数据。因此,课题组今年试图根据消费面的数据,从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府公共文化消费以及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国外市场消费需求三个方面,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做尽可能接近于真实的估算。

„„

上一篇:基坑支护合同版范文下一篇:经济特区的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