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一体化教学案例

2022-09-06

第一篇:优秀一体化教学案例

关于杨桥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调研报告(自荐优秀)

关于杨桥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调研报告(自荐优秀)分宜县第8期青干班钟升(杨桥)

党的十七大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城市化为主线,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之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具体作为来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分宜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如今,随着我县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断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根据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的部署安排,我重点围绕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开展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杨桥镇的基本情况:

杨桥镇位于分宜县城西北部,北接操场乡和高岚乡,东临双林镇,南接凤阳乡和洋江镇,西靠宜春市,是江西省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乡,是一个历史悠久、颇有名气的古镇。镇区域位置优越,上分线和杨三线穿境而过,交通运输方便快捷,是分宜、上高、宜春三地交汇之地,南距分宜县城20公里,西距宜春40公里,北距上高56公里,东距新余45公里。杨桥镇自古即为边贸重镇,农贸市场交易非常活跃,历来商贾云集,为商家必争之地,可辐射周边人口达10万人以上。全镇共辖19个村,1个居委会,240个村民小组,152个自然村,总人口4.5万人,其中仅集镇人口达7356人,驻镇机关单位18个。全镇总面积145.1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近三年来,杨桥镇财政总收入突飞猛进,连年翻番,2009年该镇财政总收入7050万元,GDP达7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90元。

杨桥镇境内地表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全镇山地面积8166.7公顷,其中有林地35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38%,活立木蓄积量4万立方米,煤、金、铁、石灰石等地下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多,且品位高。据勘察资料提供,煤储量约4000万吨,铁储量达22万吨,石灰石储量为7000万吨。杨桥镇盛产油茶、苎麻、绿色果蔬、蛋鸭、观赏鱼等农副产品,有广大的山地林木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生产要素成本低,具有发展矿产品和农副产品等资源导向型产业和轻纺业、加工制造业等市场导向型产业的良好条件,是典型的“矿产之乡、边贸重镇”。

二、 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1、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识水平明显提高。调研中可以看出,该镇镇村两级干部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清了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基本思路, 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镇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该镇积极倡导农业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公司加农户”、“一村一品”、“特色种养”,培植农业龙头企业。2009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1亿元; 比上年增长10 %,农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4亿元。

3、中心镇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杨桥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建镇、特色产业兴镇、二三产业居镇、农民进城造镇、生态环境美镇”的发展思路,将中心镇建设重点放在集镇老区三位一体改造、杨桥河治理、休闲广场建设、汽车站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并通过大力改善集镇基础设施,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想方设法引农进镇和招商建设等措施,使一大批民生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截至目前,杨桥镇已投资1370多万元完成对杨桥行政中心、杨桥中学校园、便民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医技大楼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建设。与此同时,杨桥镇在

顺利完成集镇三位一体改造和街道沥青罩面工程后,投资500多万元、占地26000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投资2800多万元的杨桥河治理工程也已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届时“一江两岸,风光旖旎”的格局将极大地提升杨桥集镇的品位。

4、农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该镇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实行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该镇还通过开设农家书屋、健身广场等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三、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些问题:

1、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该镇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都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传统的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大突破。

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杨桥镇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3、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存在脏、乱、差现象。该镇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管理水平低下。村民环境意识淡薄,有些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在院内、大街上。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4、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该镇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四、对杨桥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应对策略建议

1、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3、抓好村镇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有总体的规划,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

4、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积极贯彻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0年11月21日

第二篇:工学一体化教学

“工学一体化”让传统课堂大变脸

——电气工程系一体化教学改革纪实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是我在开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来教学中感悟最深的。职业教育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在新一轮的教改面前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才能培养适合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工学一体化也许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分组后小组成员在展示自己组名

学生在查询资料填写任务书

在学院全面倡导一体化教学改的大背景下,电气工程系作为试点,电工教学开始了“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试点, 11秋维修电工(2)班作为试验班,全面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逐渐弱化了教师的的角色,强化了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充分调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作为引路人和答疑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改的摸索中,作为实验班的教师,

我们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向“工学”一体化教学转变,我们感觉最多的是需要更多的储备,更多的是课前的准备,通过一段时间运行逐渐摸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设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中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技能并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我们概括为“做中学”。逐渐在教学中为“做中学”的教学设备和校本教材做着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改变传统以教科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通过下发任务书,把学生的学习策划为一个个项目;在每个项目“工作任务”中,让学生明确做什么和做到了什么程度,在每个工作任务中通过小提示,小词典,拓展只等小栏目,介绍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过程的知识。

在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勘查现场,使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工作环境中模拟训练,专业技能掌握得更快,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工作的需求,企业更乐意接受这样的学生,学生的就业率也就随之提高。

学生在自行设计电路图

小组成员在展示讲解自行设计的电路图 一体化教学改革之路是艰难的,实验班只是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根据目前的实践效果去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开发相应的学材,逐渐完善教改模式。我深信,只要不断探索,虚心汲取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实践摸索,在学院、系领导的指导下一体化教学改革之路会越走越通畅。

作者:杨林

电气工程系 电工教研组

工学一体化教师

第三篇:教学案一体化

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情况

一,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体现教师服务于学习主体的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的摆在学生的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第二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并完成练习1至3题。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 先个人阅读第五节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的结构,应与“基本程序”相一致。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

【概括总结】、【当堂检测】几个部分。

学习目标: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定。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的概括总结、实验、社会观察与思考等内容。对自学内容的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讨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概括总结: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也可以另附)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当堂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不能忽略。

二、导学案的使用

1、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任务,包括提出自己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2、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的学习。

3、每个教师在使用导学案后都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涉及导学案修改的意见,应及时反馈到该导学案中。每周末将当周完成的所有导学案电子稿上传服务器资源,可以相互学习并作为考评导学案编制情况的依据。

三、”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自主学习: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使用新观点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受小组互查的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发言。

2、小组互查: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互相学习、讨论、矫正,保证全体小组成员达成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发言:公布“导学案”的答案,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 互查的要求:

一是组织有序,互相鼓励。

二是人人过关,通过互相检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与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

三是有时间保证,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待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

四是表达与质疑,推选代表准备大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

3、当堂检测:通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通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措施和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四、学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课堂上把好讨论内容的实效性,把控好学生讨论的主题鲜明性,要做到积极参与,有效讨论,小组长做好总结。

2.在学案教学中,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适应,很多学生还依赖于教师的“讲”,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质疑能力差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去科学的指导。

3.使用教学案以来最难把握的是时间,学案的设计时要求学生自学的时间,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知道按时间干活,不拖沓,但是还有一些基础弱、自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的使用学案。还有对学生设计问题时有时候设计语言不具体常常给学生带来困惑,这是日后工作应该注意的。

4.使用教学案学生的每一科都得提前发学案,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科目多,时间也应该多,所以我希望能实现零作业,不然再科科有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时间长了学案效果打折,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受挫,会失去兴趣和主动性。至于作业巩固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到学案前的前提测评中,对旧知识起到了巩固目的,也是对上节课重点的提炼和检测,抽批学案时我们就会了解到上节课掌握情况。

第四篇:会计一体化教学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化”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中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用、适度”,技能训练则强调科学、规范及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三、会计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充足的动手的机会。这一模式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会计实践基础;第二步层次为专业专项会计实践;第三层次为综合会计实践;第四层为会计电算化实践。

第一层次会计实践基础。这一层次是会计专业课教学的起点,是最基础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在理论上应具备对会计实践基础业务的处理能力,如填写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簿,简单的记账工作,填制简单的会计报表等。这一教学目标就决定了会计实践基础的教学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的比例。 第二层次专业专项会计实践。这一层次是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关键所在、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各项专项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及技巧。 第三层次会计综合实践。这一阶段是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归纳总结阶段,是最后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各项专项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各项专项会计业务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体系。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不要求像第二层次那样有深度,但要求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以某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一个月或一个年度所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依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实践中会计岗位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会计工作体系的。这一阶段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只起辅导、解疑的作用。 第四层次会计软件实践。这一阶段是会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升华阶段,即由手工处理升华到电脑数字处理。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必须适应现代会计实践的这一新特点,具备会计数字化处理的能力。顺应这一要求我校把会计软件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最后一环,使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就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电算化处理,为会计工作信息数字化做好了准备。

四、加快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

1、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材,而课程是集中体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载体。随着科技进步,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的接轨,需要重新设置专业课。因此,很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现以会计专业为例,将其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可分三大模块,分别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模块。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财政部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标准,初级会计师考试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这种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着力构建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必将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

2、编写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

首先,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应依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有效性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再次,编写一体化教材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的特征,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摈弃“繁难编旧”的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二是在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尽可能地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感。同时,采用最新的国家技术标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三是遵从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3、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中心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这就要求实习车间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要具有不同的设备和环境。如我校会计实训室。在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真账实操情况下完成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在教学中不存在没有理论的实践,也不存在没有实践的理论,真正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4、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影响到能力培养的效果。在教学组织和实施手段上应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基本教学策略,通过各种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要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理论教学在强调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突出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现场演示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实验、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教师在实训室可以边讲边练,使学生在模拟工厂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照实物学习构造原理,又可以进行实际的动手训练,教学方法直观、灵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在实训室上课,师生双方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拟实习环节中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望,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

5、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即使有了完美的一体化教材、再完善的实训中心,如果理论教师仍然讲理论,实习教师指导实习的教学模式,那么理实一体化教学如同空谈。所以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关键。要实施一体化教学,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利用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轮训,也可以进工厂进行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或是技师培训等,为教师接触生产实际和了解科技进步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我校每年参加培训教师达15人之多。

五、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创新

1、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加强形象思维教学。

2、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技能水平。

3、一体化教学是“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加学习兴趣。

4、一体化教学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引导学生参与探索研究。

5、一体化教学能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增强实用性。

第五篇: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题

1

观潮

时间

9月2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人

唐建伟

课型

阅读课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授课教师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中对四年级上学期阅读课文的相关要求是: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自然美景”的第一课,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本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体现了祖国自然景观的壮美。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观的壮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词较少,生僻的句子较少,因此不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些词语、句子,让学生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展现文字所描述的景象。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字的魅力。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学习目标

1.学生(主体)能随文(条件)熟练(程度)认读(行为)“盐、屹”等12个生字,在田字格(条件)中正确(程度)读写(行为)“潮、据”等15个生字、正确(程度)读写(行为)“奇观、农历”等词语。

2.学生(主体)能够正确、流利(程度)地朗读(行为)课文,读出(行为)钱塘江大潮的壮美(程度),能流利(程度)背诵(行为)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生(主体)能边读课文(条件)边想象(行为)画面,并能联系上下文(条件)或结合生活实际(条件)体会(行为)句子的含义。

4.学生(主体)能学习(行为)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突出大潮给人带来的震撼的写法;能体会(行为)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并且练习(行为)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学习单元导语,知悉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1.

明确学习语文的要求:

2.了解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自然美景

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学生明确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一、资料袋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后资料袋,初步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图片,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3.学生交流看到这些资料、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4.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注意:“阔”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活”字要写得略窄些;“盼”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同高;“逐”是半包围结构,“豕”要写得略窄。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同步指导。

4.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2)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如在理解“山崩地裂”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上文提到“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想象画面,钱塘江大潮如同万马奔腾而来,其声势之浩大,有如天地崩裂一般,令人神往而敬畏。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段话。

(4)通读课文,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钱塘江大潮?

预设:气势磅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等。

(板书:气势磅礴)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吧。

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

在读中思考:作者在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读课文,找关键词,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通过下列词语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

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

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指导书写

1.教师提示;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提示学生规范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一、复习回顾、引导探究主题

1.复习生字词,听写。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课件出示: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2.

思考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引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3.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这一“天下奇观”的?(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

4.

找出体现这种顺序的词句。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潮来了,潮头东奔西去等词句。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感受澎湃之美

1.上节课,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了钱塘江大潮。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文字描述来了解这一“天下奇观”。请同学们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第1自然段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各抒己见。

预设1:从“自古以来”这个词语中,我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存在了许多年。

预设2:从“天下奇观”一词可以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特的、世间少见的景观。

师总结:第1自然段,一句话就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由来已久;“天下奇观”则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世间少有。(板书:天下奇观)

2.赏析第2自然段,作者登上了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这段文字,交流: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最佳地点在哪里?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3)学生自读,圈画相关景物。

(4)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进行补充。

师总结:我们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在脑海中浮现潮来前的景象。这段文字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具体交代了观潮的最佳时间——八月十八,最佳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运用成语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若隐若现、人山人海。

3.赏析第3~4自然段。

(1)放录音,听范读第3~4自然段。

(2)品析第3~4自然段的朗读方法。

师总结:读第3自然段时,语速要略慢一些,声音要稍微平静一些,要把“平静”体现出来。读第4自然段时,语速要快,声音要高亢,要体现出紧张的气氛。

(3)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指名读,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默读并思考:潮来时的过程是怎样的?圈画出关键词语。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补充、纠正。

课件出示:

第3自然段

潮的声音:“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直接描写)

人的活动:“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间接描写)

潮的样子:“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直接描写)

(5)细读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潮的。

学生读第4自然段,找重点语句,并在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第4自然段

潮由远及近的变化:“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的气势:“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播放大潮视频,半分钟即可)

潮水的声音:“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总结:作者详细描写了大潮的变化:从远处的白线到近处的白浪再到近前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声音:“山崩地裂”。这样的直接描写让我们对大潮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大潮的恢宏气势感受得更加深刻。

(6)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读了这两段文字,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学生读第3~4自然段,想象画面,并描述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预设:读了文字,我能想象出大潮由远而近,逼近人们。一开始,大潮只是像一条白线,然后逐渐拉长、变粗,到后来白浪翻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找出重点词语并进行分析。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霎时”表明时间很短,点明潮涌速度之快。“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体现出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依旧”写出了“潮前静→潮来动→潮过静”的变化。这段文字更加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表达出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5.

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感受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6.

拓展刘禹锡的《浪淘沙》,练习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边读边想。在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在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三、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景物描写方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我们可以运用直接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用间接描写来进行烘托。这样双管齐下,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学生找关键词,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

预设:运用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早上”“午后”“过了好久”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描写景物的顺序,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扮演导游,拓展延伸

教师:为让更多的天下人领略钱江潮的“天下奇观”,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更多的人。

小组讨论介绍的顺序、要点、组织语言的方法。组长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刚才介绍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提升拓展、运用

有效练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雾来了,它似一件巨大的天衣lǒng

zhào(   )着大地。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雾zhú

jiàn(   )散去,大地才显露出盎然的生机。

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

(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3.

《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

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1

观潮

潮来前——平静

钱塘江大潮

潮来时——声音

颜色

形状

气势

(天下奇观)

潮去时——余波汹涌

(赞美)

突出主题

教学反思

上一篇:银行职员的心得体会下一篇:英语背诵段落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