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应急报警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校园应急报警范文

外围红外报警应急预案

*******分公司

外围红外报警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正确、有效和快速处理周界防越红外线报警事件,保障公司业主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司内公共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不法分子违法行为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周界防越红外报警事件应急处理。

三、参加人员:

*******管理处经理及全体员工

三、时间:

2016年X月X日下午X时

四、演练地点:

*******总部大楼C座外围

五、演练内容:

C座外围红外报警

六、现场指挥人员及职责:

总指挥:项目经理 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

职 责:负责应急演练的统一协调指挥及演练过程中各环节实施情况的现场检查。 现场指挥:安管队队长

职责: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对演习进行总结等。

抢修组:工程组

职 责:对红外对射探头、围栏等设施进行检查、修复。

*******分公司

巡逻组:安管队

职 责:巡查红外报警现场,查看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有可疑人员和物品等。

警戒组:特勤人员

职 责:维护现场秩序安全,确保演习顺利进行。

七、现场处理:

1.监控室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将准确的报警地址通知区域巡逻岗和班队长。同时应密切关注报警区域附近的监控镜头,发现状况立即再次通知班队长,并在《*******红外对射报警记录表》、《*******安管员值班/交接班记录表》做好记录。

2.各岗听到监控室对讲传达的信息后立即注意本岗位周围异常情况,并严密盘查本岗位出入人员,有异常情况立即向班长报告。

3.班长立即组织其他岗位对报警区域包抄排查:先包抄,后地毯式排查搜寻,找制高点进行俯视。

3.1 报警区域巡逻岗必须在3分钟内赶往报警地点并进行搜寻。搜寻内容包括:

第一,关注可疑人员:可视范围内所有人员,如果有人员必须进行确认。

第二,用强光手电照射查看报警区域的围栏是否完好。

第三,报警区域围栏两侧是否有可疑物体等。

第四,报警区域附近隐秘处是否有人员迹象。另外22:00后报警,巡逻岗5分钟后再次对该区域进行复查。

*******分公司

3.2 其他人员包抄排查关键点:一楼窗户、楼道(夜间以声控灯亮的为排查重点)、灌木丛、地下库、拐角处等。

4.发现可疑人员的处理。只要不认识(不要听此人解释),自我防范的基础上立即报警通过公安机关核实确认。如果可疑人员逃跑,在自我防范的基础上立即抓捕、制服、报警,三人以上看守。

5.出现报警后,排查完毕要再次测试报警是否正常。如红外对射持续报警且无法重新布防,监控室应第一时间将信息通知班队长及维保单位,而后由维保人员对报警防区的红外对射探头进行逐一排查,查看是否有遮挡物、线路或设备是否被损坏,直至查找到具体原因:

● 如确定为设备故障,无法及时修复,班队长必须组织人防补位,直至设备修复。

● 如确定是人为所致,班队长必须组织人员进行蹲守布控并上报经理部。

6.分析总结,结果报监控室进行记录存档。

八、后续处理:

1.如抓获嫌疑人等,及时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2.在12小时内填写《突发事件处理记录》上报经理部。

3.认真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指定专人进行跟进闭环。

九、相关材料:

报警设施受损资料、受损情况照片、受损业主资料。

十、相关工具:

对讲机、电话、强光手电、警棍、盾牌。

*******分公司

第二篇:机房消防报警系统(应急预案)

消防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系统应急预案

机房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主机房采用IG541气体灭火系统。

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采用有管网全淹没方式,并采用气体灭火剂,探测器配置方式为智能感烟探测器、智能感温探测器搭配,只有两种探测器同时报警,气体灭火系统才会发生联动,同时还设有远程手动启动及机械手动方式。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现代机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火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探测、报警:

智能感烟探测器,它可通过连续上升的烟雾浓度确认火警的真实性, 从而做到准确报警;

智能感温探测器,当温度到达一定温度时, 此探测器即会发出报警; 为保证系统中的探测器随时能正常工作,系统对各类探测器随时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将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保养。 2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由一台高可靠性的智能型气体灭火控制主机组成。主机集报警与气体灭火控制于一体。各类探测器安装在现场。

系统能对所属设备进行自动检查和定期自诊断;

系统接口及通信协议易于与其他系统相连;

监测系统具有自动巡检功能, 周期小于一秒;

当故障或火灾发生时, 中央监控系统有声光报警信号, 使值班人员迅速明确故障或火灾发生的位置;

打印机自动记录每次报警时间、位置及系统内所有设备状态的变化和值班人员发出的指令。

在每个机房灭火区的入口、通道等有人通过的地方设紧急启动按钮,这样可以通过手动将启动信号及时的传送到控制主机,将火灾消灭在初期状态,确保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

3气体灭火系统

(1)灭火方式

机房采用IG541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方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一定浓度的IG541气体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保护区,此时能将在其区域里任一部位发生的火灾扑灭。

灭火系统的控制方式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

即在有人工作或值班时,应采用电气手动控制,在无人的情况下,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自动、手动控制方式的转换,可在灭火控制盘上实现(在保护区的门外设置手动控制盘,手动控制盒内设有紧急停止与紧急启动按钮。

(2)保护区要求: 保护区耐压强度>1200Pa;

保护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灭火剂前应关闭,并设置防火阀门;

喷放气体前,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并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在保护区外设置声、光报警及释放信号标志。

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在释放灭火剂前,应发出火灾报警,火灾报警至释放灭火剂的延时时间为30秒。

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之前或同时,应保证必要的联动操作,即灭火系统在发出灭火指令时,由控制系统发出联动指令,切断电源、关闭或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

保护区应有排风设备,释放灭火剂后,应将废气排尽后,人员方可进入进行检修,废气未排尽前,如需进入作用区,则需佩带氧气呼吸器。

灭火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为0℃~50℃。

4 灭火启动方式

本工程的灭火系统设计分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情况; 自动情况:

即自动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电气手动情况:

即自动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经人工电气手动启动灭火系统执行灭火,

上述自动情况的电气手动情况的转换在灭火控制盘上实现,然而不论灭火控制按钮处于哪一种情况,当人为发出火警时,都可以使用该火警区的手动控制盒,电气手动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手动控制盒的另一项功能是它可以在灭火系统动作前,撤消灭火控制盘发出的本区域的指令,以防止不需由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启动灭火系统。

机械手动情况: 只探测报警,发出火警信号,但电气控制部分出现故障,不能执行灭火指令的情况下;

发现火警,由于电源发生故障或者自动探测报警系统失灵,不能执行灭火指令的情况下;

机械手动情况必须在钢瓶间进行,首先拔去所需灭火区域的启动装置电磁阀上的保险,按下应急手柄,使灭火系统工作,执行灭火功能,但这务必在提前关闭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通知并确认人员已经撤离后方可实施。

无论什么情况下达指令,自指令下达后延时30s左右启动灭火系统,以保证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灭火区域内撤离,自灭火系统释放七氟丙烷灭火剂时包括释放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绝对不允许有人停留在灭火区域内。

灭火系统动作释放灭火剂后,经检验确认火灾已经扑灭的情况下,打开通风系统,向灭火作用区送入新鲜的空气,废气排除干净后,才允许人员进入。废气未排尽前,如需进入作用区,则需佩带氧气呼吸器。

灭火系统必须有专人负责,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况。灭火系统的IG541灭火剂储瓶和启动装置充装介质不允许发生泄漏,当灭火剂储瓶,启动装置的压力指示下降10%时,应及时充装和更新,恢复正常工作状况。

5应急行动的基本制度 a) 值班制度

应急程序启动后,应立即进行问题解决,需要较长时间的,应设相关人员24小时电话在线值班,必要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轮流值守。 b) 请示汇报制度

应急程序实施期间,所有成员在遇有重大情况和自身不能处理的事项应

立即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

1、工作程序 1)报警方式

向公司领导报告和当地消防队报警,报警电话联络号码:119(手机拔打:所在地的区号+)119 2)常规火灾扑救、火灾报警、报告与伤员救护的工作程序

(1)步骤

发现火情——立即高声报警,联络附近的人员开展火情扑救工作——根据火情的严重程度,确定向当地消防部门求急(拔打119)——联络义务消防队员——向公司报告——救助因火灾而受伤的人员——火灾扑灭后保护事故现场——公司指挥部门安排伤员的后勤保障——开展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2)急救方案

① 火情发现人员立即高声报警,并首先考虑切断电源线路(但必须此人懂得电工知识,如不懂,则不要冒险),附近的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火灾事故现场,如报警人没有切断电源,应先切断电源,按照救火知识,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开展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防护。

② 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作为现场的消防指挥员,指挥现场救援工作,根据火情的严重程度,确定当地消防部门求急(拔打119电话),联络业务消防队员,指挥救火工作,向公司领导报告灾情。

③ 如现场有人员受伤,应组织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护,必要时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设施拔打“120”电话,与救护中心联系,要求紧急救护。

④ 公司领导和质量安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并由专业的消防管理人员接替现场指挥工作,如消防队赶到,应服从消防队的指挥,直至灾情得到控制并消除。

⑤ 质量安全办公室在事后,如有伤者,要问清楚救护中心地点,与救护中心取得联系,落实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伤员能立即得到救护,不因后勤不到位而影响急救。

(3)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为现场的最高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与调度,最高指挥员应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的指挥现场灭火,并在事故后报告事故经过。

(4)现场参与救火的人员,应积极参与紧急救援工作,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与调度,有救援经验的人员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参加灭火救援,其他人员应保持现场的秩序,配合救援人员工作,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事后配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4)电器设备的火灾扑灭知识

初起火场所的扑灭:现场人员利用配备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火灾。

火势较大的扑救:立即切断火场电源,组织人员利用各种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当火势不能控制时要进行火灾报警,在报警中组织人员疏散火场上的爆炸物品和清理通道障碍,以保障消防车进入火场,全体人员协助消防队扑救。

低压、控制、保护等设备起火,初起火的设备,因断电会造成严重影响,扩大事故的,可带电灭火,扑救中使用干粉、1

211、干砂灭火。为保证人身安全,应保证人体与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用水灭火。当火势较大不能控制时要切断电源,用水扑救,并进行火灾报警。

2、 消防灭火演练方法和过程控制

(1)消防报警和气体灭火系统具有的三种控制方式

 感温、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控制方式;  现场电气手动控制方式;

 钢瓶间启动装置机械应急控制方式。 (2)灭火演练程序

 现场看到或接收到人员及消防主机的火情报警。(烟雾、探测器、警报声)

 值班人员要立即判断真伪火警。若是假火警,查明原因;若是真火警,立即组织人员就近携带灭火器材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并通知消防总指挥及相关人员。

 火势不能控制时,立即按下机房门前的气体灭火紧急启动按钮,进行灭火。并向社会寻求支援;火势能控制时,增加灭火人员,以尽快扑灭。

 灭火后保护好现场,并查明引起火灾的原因。

第三篇: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按火灾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报报警和接警应急响应按三级程序处置。

一、I级火灾事故响应程序。发生有人员伤亡、火势燃烧猛烈,本部门已无法控制或因油、气泄露局部着火,有可能引发次生、衍生重大火灾事故时,在迅速向“119”报警求援的同时,部(所)、分厂领导应立即向“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控制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报告,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提出救援指导意见。

二、II级火灾事故响应程序。工段、部(所)发生一般性火灾,本科(室)、班组的应急力量在短时间(10分钟之内)很难将火扑灭,工段、科(室)的负责人应立即向部(所)、分厂领导报告起火部位、着火的物质。部(所)、分厂接到报警立即赶到火灾现场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作业、工作现场的应急力量进行扑救。在扑救中应密切关注、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扑救的情况,如在短时间内(15分钟内)不能扑灭,可能威胁周边生产、工作环境设施时,应立即向“119”报警求援。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单位、详细地点、着火物质、有无人员被困火场以及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专人到交叉路口或指定位置引领消防画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三、III级响应程序。科(室)、班组在日常生产、工作时发生局部、小范围着火的情况时,发现者应立即向周围的人员发出着火的警报。本范围负责人立即组织在岗人员将火扑灭。处置结束后,立即将

发生火情的原因、损失情况报予部(所)、分厂领导。

接警处置程序

一、发生I级火灾事故响应接警处置程序。

集团公司“领导小组”接到I级火灾事故的报告后,领导小组组长立即赶到火灾事故现场,担负起应急灭火救援总指挥的责任。领导小组组长不能到位时,由副组长到位,若副组长也不能到位时,由集团公司办公室按公司职能排顺通知该负责人赶赴现场组织灭火救援。根据火灾现场事态的发展,按灭火救援需要,总指挥可指定若干名分项负责人,并授其一不定期现场权限,行使灭火救援职能。

二、根据火灾事故现场情况,统一部署灭火救援的实施工作,并对灭火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三、如火势燃烧猛烈,有可能引发或衍生次灾害事故,火场总指挥可在公司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专业人员,为灭火救援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协调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物资材料等相关资源参加灭火救援工作。

四、如发生重大以上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需要救助时,可直接向省、市人民政府报告,提出救援、增援请求。

五、根据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火灾现场总指挥有权决定在本公司辖区内的下列事项:

1、使用各种水源。

2、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压缩气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的区域。

3、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4、利用邻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5、为防止火势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比邻火场的建(构)筑物,打隔离带。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单位是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应急疏散的工作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程序和措施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发生火灾时,结合火场实际,正确决策,针对不同的现场条件,可采取先救人后灭火或灭火救人同步进行。

二、发生火灾时火势有可能危及现场人员的安全,事发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立即指定疏散引导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一组)迅速组织可能受火势威胁部位的人员沿消防安全通道疏散到安全地带。对不能行走的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员要组织人力采取背、抱、拉、扛等办法将他们疏散出去,并对疏散部位认真清理、检查,防止有人遗留在现场发生意外。

三、人员被困在浓烟和火焰的建筑物内一时无法向外疏散时,应立即启用消防广播系统(如无消防广播电系统,可向被困人员大声喊话)向被困人员喊话,稳定人员情绪,告知防止烟、火窜入和防护措

施,并告诫被困人员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不要贸然逃生以防止发生意外损伤。如有墙壁消防火栓和其他灭火器材时,消防器材的使用应无条件的服从于疏散需要。义务消防队员尽快利用水枪(雾状水最宜)和其他灭火器材,开辟出一条疏散通道,将被困人员疏散出去。一时不能疏散时,应将被困人员转移至避难间或无烟、火的较为安全地带,迅速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四、需要穿越燃烧区时,义务消防队员应将浸湿的衣服、被褥将被救者和自己的头、脸部遮住,利用水枪掩护迅速撤离火场。遇到浓烟、火焰和热辐射且又无水的环境时,义务消防队员和被救者应采取低姿或匍匐穿越。

五、火场条件允许,疏散引导人员应对疏散区域仔细搜寻,防止有人员遗留。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一、发生一级响应火灾事故时,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应急职守,及时按转火场总指挥下达的各项指令,根据火场总指挥的要求,及时向省、市政府通报情况和事故的对外求援,并协调相关事宜。

二、总调度室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迅速、准确下达消防供水增压、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压缩空气输送、禁行公路、铁路线的调度指令。

三、事故单位调度室的调度人员(办公室组成人员)坚守工作岗

位,负责对内、外通讯联络,准确及时上传下达火场总指挥的指令,协调事发单位灭火救援。

四、若火灾事故现场持续燃烧,在短时间内无法扑灭且有引发次生、衍生灾害事故时,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下列单位应做好如下工作:

1、安技环保部负责各类火灾、爆炸事故事故现场的扑救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迅速疏散、撤离,准确提供消防水源和其他消防设施的分布位置,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示划定警戒、交通管理制区域。

2、保卫部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派出护卫人员负责警戒封锁区域和交通管理区域的警戒,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直接责任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监控和逃逸人员的追捕。

3、设备动力部门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和特种设备重大火灾事故现场处置相关的技术支持,负责建(构)筑物倒塌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相关的技术支持,负责提供所有动力设施(水、电、气)的管理体制网情况。

4、技术中心负责提供应急灭火救援需要的所有技术支持,冶金研究所、焊接研究所、工艺研究所提供重大火灾事故现场冷、热工艺的技术和现场救援的技术指导。

5、中实运业公司根据火场总指挥的指令,迅速调配灭火救援的公路、铁路车辆和起重设备赶赴火灾事故现场。

6、发现有人员伤亡,现场灭火救援人员应立即将受伤人员转移

至安全地带,严防受到二次伤害,同时迅速拨打“122”请求救护。职工医院接到求助后须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担负起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保障,并根据人员伤害情况,负责与其他医疗部门、血站等需要请求医疗支援单位的联系,组织专用药品和器材,为后续救冶创造条件。

五、火灾得以扑灭,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后,由火场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灭火救援队伍方可撤离。

第四篇:校园110报警制度与服务办法

根据目前我校校园情况及周边治安环境的实际情况,为充分发挥警务处职能作用,及时制止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建立我校校园治安“110”报警制度。

一、服务宗旨

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原则,做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帮助师生排忧解难,构建快速、高效的校内治安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创造安全、稳定、有序的校园治安环境。

二、岗位职责

1、维护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制止和处置校内发生的危及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的侵害行为;

2、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制止和处置干扰校园教学、生活秩序的行为;

3、做好校内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的现场维护和处置工作;

4、配合消防部门做好校内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处置工作;

5、做好校内及校园周边交通事故的现场保护,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处置工作;

6、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

7、提供安全咨询;

8、执行其他临时任务。

三、值班室地点、电话

校园治安“110”总值班室设在学校警务室

值班电话: ,实行24小时值班。

四、服务承诺

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文明执勤、服务师生。接、出警任务由警务处值班人员和学校护校队值班人员负责,并承诺在5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

五、工作制度

1、校园治安“110”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受理师生员工的治安报警,负责处理治安报警求助,上传下达有关信息,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学校治安案件。

2、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恪尽职责,文明值班,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做到“三及时”,即及时赶赴现场,及时妥善处置,及时汇报情况;做到“三会”即会处理一般事件,会控制事态发展,会保护现场。

3、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不得擅离值班室,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时,要有人顶替值班。

4、校园治安“110”电话为专用接警电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准作为他用。

5、值班人员接到报警,要迅速与巡逻人员赶到现场,妥善处理报警事项。

6、接到职责范围外的报警,不能简单拒绝,要热情为师生提供详细的咨询服务。

7、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在受理、处理各类治安案件,特别是重大治安案件或突发事件中,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汇报,并认真填写处置记录。

8、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火灾、交通事故等,主要任务是控制事态,保护

现场,调查取证,协助抢救伤员,抓获犯罪嫌疑人,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有关工作。

七、巡逻

校园治安“110”要保持在校园内巡逻的频度,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查,并根据校园治安状况适时调整巡逻路线。巡逻过程中必须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发现情况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接到出警指令,要立即赶赴事发现场。

八、处理

1、一般治安问题,要立即制止事态发展,查明并记录伤者、证人的基本情况,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2、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时,要保护好现场,抢救伤者,抓获犯罪嫌疑人,查明并记录目击者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3、发生火灾时,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现场或附近的灭火设备,扑灭初火,消除险情。如火势较大难以控制,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指派专人接车。积极疏散人员抢救伤员,由值班人员向保卫处及学校领导报告。

4、发生意外事故,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抢救伤者,保护好现场,查明并记录目击者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5、发生影响校园稳定的事件时,值班人员要立即向校领导报告,查明基本情况,采取恰当措施,缩小不良影响,制止事态的发展。

6、凡是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一般问题或易处理的问题,由值班人员立即处置,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第五篇:消防系统误报警、误动作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COPM 消防系统误报警、误动作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A/01/1

(引用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第六十三条)

1、消防警钟误鸣

1) 巡查发现(或接到)消防警钟鸣报警信号时,应立即确认消防警铃报警的正确位置。

2) 通知附近安管人员赶往现场查看,确定是否发生火灾或警钟误鸣。

3) 若确认是有效消防报警,按照按照本预案第五十六条相关内容进行处理。

4) 若确认是消防警钟误鸣,通知控制中心对消防警钟进行静音,并做好相关区域人员的安抚和解释工作。

5) 通知维修班组人员对误报警原因进行检查和维修。

2、消防联动设备误动

1) 接到消防联动设备(如水泵、风机、卷帘门等)动作信号时,应立即确认消防联动设备的正确位置。

2) 通知就近巡逻人员前往查看,确定是否发生火灾或联动设备的误动作。

3) 若确认是有效消防联动动作,按照按照本预案第五十六条相关内容进行处理。

4) 若确认是消防联动设备误动作,通知控制中心对联动设备进行复位。

5) 通知维修班组人员对误动作原因进行检查和维修。

3、消防花洒头爆裂

1) 若发现消防花洒头爆裂渗水,应立即通知控制中心;

2) 就近巡逻人员迅速赶往现场查看,确认爆裂原因;

3) 若是因为火警而爆裂,按照本预案第五十六条相关内容进行处理。

4) 若是意外爆裂,通知控制中心静止警钟并通知维修班组人员关闭相应楼层的湿式报警阀门打开排水阀门进行排水。排水后,到现场协助处理;

5) 通知保洁人员到场处理积水;

6) 若爆裂的花洒头靠近电梯口,应迅速将电梯紧急停靠在爆裂花洒楼层的上面,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积水流入电梯井道。

7) 记录事故现场情况,保全相关证据,并拍照存案;

4、维修班组人员对花洒头维修,恢复正常功能。

上一篇:协议卖房合同范文下一篇:乡镇招商引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