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酒店专业课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09-11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 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教界的共识。新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素质教育, 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需要建立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 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 对考试功能重新进行定位, 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本文就旅游酒店专业课程的考核现状与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旅游酒店课程特点及教学效果分析

1.1 旅游酒店专业课程的特点

旅游酒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和导游及相关服务知识,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在旅行社、景点景区、博物馆、星级酒店等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服务的人才。

基于以上的培养目标, 应建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因此, 要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我院结合旅游酒店专业特点, 在咨询了相关旅游与酒店管理专家, 并结合地方要求和社会需求后, 制定了一套专业特色突出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该课程教学体系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课程教学体系总体上分为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条主线。理论课的设置以“必须、够用为度”, 即必须的政治、基础课程及专业理论基础。理论课程在内容选取、课程分配等方面以足够支撑后面的专业课程为“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例分析, 模拟操作训练, 教学影视资料的学习和评析, 专业实习, 专题实训, 毕业论文答辩等。

1.2 旅游酒店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 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特点。

首先, 结合专业特点, 有意识地开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培养专业情感,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性格要求形成一定的影响, 提出了“一少、二突、三讲、四能”的指导思想。一少:少讲精讲多练;二突: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三讲:基本概念讲清楚, 重点内容讲透彻, 相关知识讲到位;四能:基本理论能掌握, 基本技能能操作, 基本方法能掌握, 基本问题能解决。该专业的《旅游地理学》、《导游业务》、《饭店管理与服务》等多门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通过多媒体课件、影视和图片资料的欣赏评析等, 使理论知识直观易懂, 实践技能易学易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旅游酒店专业课程考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考试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较, 现阶段旅游酒店课程的考核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考试功能异化

目前该专业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 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 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 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 只重分数的多少, 这样只能使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师生教学仅为考试服务, 考试完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这种考试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素质, 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必然造成学生在考试这一方面能力上的片面膨胀, 而忽略了其他素质的培养。

2.2 考试内容不合理

目前该专业的考核标准和方式按照以下方式制定:以《学期教学计划》为主线, 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位教师在受聘担任该专业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后, 必须填写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制定的《教学计划表》, 一式两份。对本课程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做出概述, 使用什么教材和指定的参考书, 大纲规定的总学时及计划周学时是否符合教学与考试设想。最后按周次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计划表》经系领导审核同意后, 方可照此执行。

由于程式化的管理模式, 总体教师还是完全拘泥于传统的方式方法, 教学的结果仍是以知识传播作为人才培养的途径, 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 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

2.3 考试方式单一

专业课考试模式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完成。理论考试多, 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 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很多学生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应付, 忽视了掌握该学科的思维素质。

2.4 专业考试成绩不理想

专业考试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层次的复杂, 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效果不理想, 造成专业成绩分数偏低。依据对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旅游酒店专业某些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了统计, 结果90~100分占3.8%, 80~89分占10.1%, 70~79分占20.5%, 60~69分占63.9%, 60分以下占1.7%。学生在消极和被动中应付考试,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 高职旅游酒店专业课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 专业课教学要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 重视创新, 提高素质”的原则,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 专业课考核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 几年来, 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考试模式作了摸索, 取得一定效果。

3.1 引用“一页开卷”模式

近年来, 一些高校试行了“一页开卷”考试模式。该考试模式在北美一些国家较为流行, 所谓“一页开卷”是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 在这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例题解法, 要求只能手写不能复印, 考试结束时, 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 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学生认为, 这种考试办法, 至少减轻了许多心理压力, 不用再死记硬背那些概念、原理、原则、步骤等, 学生在总结这张纸的过程, 就是对知识的总结, 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同时也承认, 单靠一张纸上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考试的, 尤其对专业课来说, 实用性是最重要的。

3.2 学生出试卷模式

学生惧怕考试, 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 对考试的畏难情绪缘于试卷的“神秘”度, 正是这种对试卷的神秘度引发了心理压力。学生自己出试卷的模式完全减轻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负担, 激发了考试的兴趣与复习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做法是:

(1) 教师宣布学生出题的考试模式, 学生的兴奋度即刻替代了考试的紧张感。

(2) 每个学生必须出一份试卷, 并做好标准答案交于老师。这一过程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功效, 为了能出好卷, 并提供正确答案, 不得不把知识吃透。

(3) 考试试卷的题目将在全班学生试卷中抽取, 向学生承诺试卷的全部内容是班内学生试卷的原题, 但被抽到学生的题目最多一题。

(4) 考试评分30%以学生本人试卷的质量计, 70%以统一试卷考试成绩计。

这种考试模式提倡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并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资料显示, 考试结果与没采用这一模式的前一单元比, 平均分提高了8.46分, 合格率提高了6.7%。

3.3 课程形成性考核与论文相结合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培养学生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know) , 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 , 学会合作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 学会生存 (learning to be) ”。我们在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应该且必须贯彻实施。专业课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是评价专业教学的标准, 所以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即考试模式, 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相挂钩, 以下是“30%课堂教学+7 0%知识应用能力”的考试模式。

学生学习专业过程的考核。把学生的听课出勤率, 上课提问、回答, 作业完成情况形成考核内容之一, 占数学成绩的30%。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或小于3人合作, 走向企事业单位完成所学知识应用的调查报告、论文或企业生产方案论证报告, 在寒假完成, 上交后作独立论文答辩, 以查验合作组成员参与投入度与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论文的质量与答辩情况占数学成绩的7 0%。

这种考试模式, 开始阶段学生非常赞同, 因为在表面上取消了坐下来考试这一关。随着过程实施的体验, 学生中会出现畏难情绪, 有些学生不知如何迈开第一步,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合作下, 他们逐步学会了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1%的学生能较优秀完成, 且对旅游酒店类业务已较为熟悉;56%的学生能基本通过论文答辩, 已对旅游酒店专业知识基本掌握;33%的学生的论文质量与答辩情况不是很理想, 其原因有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透, 知识应用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缺乏。

然而, 这一模式不同程度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应用能力, 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调查、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把考核方式由单纯考核课程的知识转变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4 建议和思考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 如果仅仅就考试模式本身进行改革, 相关的系统原封不动, 改革必然失败。所以, 确立新的教学目标,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考试方法的改革, 完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关键和保证。因此, 考试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同时要注意不断的归纳和总结。分析试卷和成绩是我们进行一切改革的基础。期末考试后, 要进行全面总结, 分析考试 (考查) 情况, 得出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的经验、体会,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作为今后改进教学的意见、措施, 不断地把考试制度修订和完善起来。

摘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保证, 而考核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对旅游酒店专业课特点、考核模式、现状和改革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博采众长, 对几种考试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旅游酒店,考核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秦虹, 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存的主要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1 (4) .

[2] 吕永贵.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00 (22) .

[3] 刘玉富.关于改革高职教育考核方法的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3 (3) .

上一篇:小议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下一篇:目标导向的应用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