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材料

2024-07-13

精神扶贫材料(通用6篇)

篇1:精神扶贫材料

精神扶贫:着力实现扶志、扶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临颍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高度重视精神扶贫工作,成立专项小组,着重思想教育和精神引导工作,帮助和激励贫困群众提升脱贫信心,激发脱贫动能,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

一、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宣讲,树立贫困户脱贫信心

结合农村实际,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中,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讲深讲透,鼓舞、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在全县大力开展“宣讲进村入户 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和“我来唠唠十九大”活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会同驻村第一书记、责任组长在帮扶村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每天由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班子成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使每个贫困户都能成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扶贫政策的明白人。在“我来唠唠十九大”活动中,党员干部认真听取贫困群众对民生实事的需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把握民意,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800余场(次),参加的党员干部群众3万余人。活动的开展直接促进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落实,坚定了全县干部群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志和决心。

二、广泛开展精神扶贫百姓讲演,寓教于乐进行教育引导

临颍县精神扶贫百姓讲演活动采取文艺节目+理论宣讲的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知识,让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落实。为此,我们组织全县的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知识,深入生活进行节目创作,编排了《习总书记叫俺来扶贫》、《扶贫路上好支书》、《懒汉脱贫》等一批反映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的作品。同时党校讲师就节目蕴含的脱贫攻坚方针政策进行现场点评。讲演活动巡回全县进行演出,把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在全社会树立了脱贫光荣的价值导向。截至目前共开展讲演活动370余场次,群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掌握了知识,受到了教育。

三、扎实开展“富裕宜居文明守法”双示范村创建,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综合素质

我们把全县所有贫困村纳入“富裕宜居 文明守法”双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活动,在实现物质富裕、环境美化的基础上,加强对群众的思想道德及法治教育,倡树文明新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文化等,浸润到群众思想、工作和生活中。活动设臵了考评奖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和对自己村庄的整体荣誉感,大家互帮互助,自觉主动地用村规民约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同时组织开展的“民情夜市”及时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活动的开展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有序,为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物力和人力条件。

四、精准开展精神扶贫志愿服务,消除精神贫困 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面向全社会招募160名精神扶贫志愿者,分组包户对应全县各乡镇首批筛选的113户精神扶贫户,实现全县精神扶贫全覆盖。除集中开展大型心灵关爱讲座外,针对有个性化精神帮扶需求的贫困群众,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对贫困户精准开展心理疏导、爱心帮扶等活动,疏导其不良情绪,破除其“等、靠、要”思想穷根,鼓励他们形成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状态,培育其积极健康乐观幸福的生活态度。截至目前,志愿者深入到镇村和贫困户家中,开展各类精神扶贫帮扶活动380余次,使一些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瓦店镇上坡高村杨新杰,妻子患精神分裂症多年,自己工作屡屡受挫,父子关系紧张,婆媳关系恶劣,经济上欠款较多,以致于心力交瘁,流露出要和病妻同归于尽的轻生念头,全家人陷入悲观失望、痛苦无助的崩溃边缘。精神帮扶志愿者多次进村入户,对杨新杰及家人持续进行心理疏导及关爱活动,一次比一次效果好,目前杨新杰也在志愿者的鼓励下走出家门找到了工作,家庭逐渐走向了自助自强的正常的生活轨道,村干部对他们一家人的变化很是感慨。台陈镇谢庄村的谢长友因家庭重大变故、生活贫困导致压力过大、精神抑郁,精神扶贫志愿者充分欣赏他的当兵历史,唤醒他的自信自豪,对他进行贴心的精神帮扶,引导他正视困难,逐渐摆脱心理障碍,现在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干劲十足,除了种好地之外,闲时还做点小生意,现在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王岗镇北村的杜小静是身体有残疾的贫困户,年初以来精神扶贫志愿者多次来到他家,通过与他谈心交流,发现他有写作的功底,就鼓励他发挥这一特长,他现在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希望,人也快乐了起来,短短半年创作出了近八十首诗歌和两篇小说,还被吸纳为县作家协会会员。其中在他创作的诗歌《党就是我心中的太阳》中写道:“你就是春风,复苏了多少枯干的心灵;你就是种子,让多少贫瘠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充满了绿意;你就是灯塔,将高高地矗立在老百姓的心中”。

篇2:精神扶贫材料

------永寿县医院 杨利

近日,我多次走访了自己包抓的贫困户--常宁镇陈家村村民陈XX和赵XX,为他们送去面粉和大米,并和他们面对面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需求。我发现,他们对富裕的渴求不是特别强烈,只求一日三餐吃饱,孩子早日成家;他们以“家贫”为筹码,用理所当然的态度接受我的馈赠,对于政府的扶贫不但没有心存感激,反而抱怨扶贫款太少。

回来后我思想澎湃了许久,我想:如果一个人,一个家庭,没有致富精神,安于贫困,等着天上掉馅饼,恐怕只能是痴人做梦。同样,一个在精神上难以脱贫的人,再怎么帮扶,也只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如果说党的好政策和好办法是药,那么唤醒农民的内在脱贫动力才是药引子。

今年以来,我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调整扶贫思路,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脱贫”的六个精准为抓手,实现了扶贫帮扶到村到户到人。并通过在技术、资金、信息、物资等方面帮扶,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不过,随着大量的优惠政策、帮扶措施不断落地,大部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却在降低,依赖性反而增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活在人前”的致富精神,缺乏脱贫致富的思想动力,“等、靠、要”思想严重,听天由命、消极无为,不求过好、只求温饱。全国人大代表冯月菊曾提出,扶贫除了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文化上的帮扶,要以“精神扶贫”助推“精准扶贫”。所以,只有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农民增强战胜贫困的勇气,树立靠自身努力脱贫的思想,精准扶贫才能“药到病除”。

篇3:精神扶贫材料

2012年7月31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会议在南昌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7月6日江西省扶贫开发推进会、7月10日全国扶贫办主任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总结去年以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分析目前扶贫和移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和移民工作。会议的召开使江西各级扶贫和移民部门更加坚定了乘势而上的信心、攻坚克难的决心,凝聚了推动江西扶贫和移民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合力。全省11个设区市迅速行动,学习贫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

篇4:精准扶贫,贵在“精神脱贫”

天河绕群岭,白云指尖,翠谷绿波清水流,山涧人影依稀攀,英雄犹见。”

这是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再次探访林州红旗渠后写下的亲身感受。他说,“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解决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最渴望的吃水问题,林州干部不惧艰难、劈山引水,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也是党和国家关心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社会问题的缩影。”

7月16日,谈起来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李政新说,“事实上,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都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和重点地区解决贫困问题,新中国建设史的某个侧面就是扶贫开发史。”

中国减贫世界瞩目

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经过改革开放38年来的努力,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目前,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国家“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实表明,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中国贫困地区的主要特征。贫困地区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铁路、公路和民航设施所占比重相对偏低;二是人均收入水平低,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较大;三是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差;四是财政收入和人均财力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把握,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情况的认识,中国政府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政策,把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放在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上,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量力而行,确保重点,分阶段推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十个目标之一,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方略。可见,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难度依然很大,重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扶贫精准度不够,存在扶贫资金浪费和效率不高等现象;剩余需要扶贫脱贫的人数虽然少了,但难度却增大了;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能力差等因素掣肘,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存在很大脆弱性,容易重新返贫;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虽有明显改变,但贫困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政从多门,很多本来能够奏效的扶贫措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地方政府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不愿意摘“贫困县”帽子、政绩观不当、政策“逆向选择”等问题。

河南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作为著名的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李政新一直关注学术界对“胡焕庸线”的研究。1935年,民国“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在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瑷珲(今黑河)——腾冲一线”,发现此线以西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6%,此线以东人口约为中国总人口的94%。这条线后来被学术界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既是人口分布线,更是一条人地关系线。这条线以西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对落后;这条线以东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对先进。80多年了,学术界一方面认为“胡焕庸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可突破,另一方面说要打破这个规律,争论越来越热。李政新认为,其争论的实质在于科学、可持续、均衡的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正所谓“不变,寓变之中”。李政新刚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参会回来,他说,贵州的山山水水十分让人留恋和回味,这说明清洁肥沃的土壤,干净清新的水和空气也是竞争力,贵州的生态循环发展实践对全国绿色发展、扶贫攻坚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时期,河南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预计670万人脱贫。而“十三五”这五年,从静态数据上看,河南仍有460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从动态数据上看,则约有500万人需要脱贫,每年需要实现100万~110万人的稳定脱贫。

现实表明,越往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越大,剩下的多属于“贫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而且,由于稳定脱贫能力不足,因灾、因病、因学等因素返贫的情况还会发生,新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再加上主动脱贫精神不足、信息不畅、政策偏差和具体工作努力不够等原因,也会给如期脱贫带来不利影响。他说,河南全省上下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安排下,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使命。

“三山一滩”是河南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弱,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贫困人口集中,总体上占全省的70.1%。这些地方远离中心城市,缺乏带动的增长极,区域经济竞争力弱,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民风质朴但思想观念落后。因此,这些地方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科学有序异地搬迁,三要积极发展产业,四要解决好资金问题,五要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六要强化政策保障,健全脱贫攻坚的支撑体系。

精神“脱贫”意义深远

在中国,贫困现象是历史性的,造成贫困方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消除贫困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根本上来说,李政新认为一定要注意抓好教育,同时在思想观念上不能“甘于贫困”。

“教育是阻断贫困带际传递的治本之策,知识和技能提升一步,收入和希望会提升一档”,他说,贫困人口中超过一半以上只有初中文化,另有三成是小学及以下文化,迫切需要提高受教育水平。要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实施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教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教师招聘引进办法,完善乡村教师统筹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引导企业扶贫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贫困家庭子女积极就读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

“人的生活可能会有贫困,但精神不能贫困,至少不能甘于‘贫”,毛主席曾教导我们“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且无数案例和理论研究都证明,地域文化差异是决定区域发展差距的根本性因素,扶贫脱贫也如此,精神文化上的“脱贫”更加显得重要。

在探访林州红旗渠纪念馆时,有一本“账本”被不少人忽略而过,但李政新却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建设红旗渠的各项开支,有水泥、有炸药,甚至连一根铁丝、一个钢钉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是何等的精神,有什么困难不能攻克啊!”

这本账本,不仅是红旗渠账目明晰、制度严密的一个缩影,也是林州人民群众不甘贫困,勇于改变现状的坚强意志体现。自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建设总投资6865.64万元,累计消耗钢材123.5吨,水泥6705吨,炸药2740吨,单从这组有整有零的数字,足以想象背后是一种什么精神和力量。

“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真真实实是正确的群众观、利益观、政绩观和荣誉观的体现。”

对照红旗渠精神,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体制性贫困”,需要加以改进和消除。比如,“贫困县不贫”和脱贫后不摘帽,也成了中国扶贫开发领域的一个奇怪现象;而许多并未列入贫困县的地方,贫困村、贫困乡甚至连片贫困却往往存在;套取、挪用、挤占贫困资金,扶贫项目发挥不了效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难以避免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等,这些都需要引以为戒,努力避免,扶贫攻坚才能达到精准有效。

篇5:精神扶贫工作方案

创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实现“精神扶贫”与“物质脱贫”同步推进的目标,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乡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工作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积极乐观、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精神品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工作任务

以“精神扶贫”为目的,深化群众感恩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新时代有责任、有追求的社会公民,努力将贫困村培育成文明亮点村,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的目标。

三、具体内容

(一)组建宣讲队伍,传播好声音。组建一支以村书记、第一书记为正副组长,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为成员的宣讲队伍。一是广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让群众进一步了解 各项惠民政策,促进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推动政策措施落地惠民。二是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传递正能量,唱响好声音。三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等,组织开展进组入户宣讲活动,着力提升农民群众文化修养,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振信心,以感恩的心态、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二)营造舆论氛围,唱响主旋律。策划开展“精神脱贫”宣传教育,着力解决“领导热、群众冷”的问题。一是在公路沿线及广大农村地区书写、悬挂、张贴脱贫攻坚标语,通过把好家风、好家训展示到村居文化墙、宣传栏,努力形成“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先扶志”,“富口袋必先富脑袋”的舆论氛围。二是帮扶干部要深入贫困群众家中发放各类书籍、党的方针政策资料,提升贫困群众对脱贫政策的知晓率,同时向群众宣传政策、讲解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理解率。三是广泛宣传,以新闻的眼光、鲜活的事例,宣传报道好各村、各部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先进典型事例和亮点成果,为奋力冲刺脱贫攻坚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四是适时组织贫困群众观看脱贫攻坚题材电影,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引导村民以“自力更生”式的勤劳为荣,以“等靠要”式的懒惰为耻。

(三)推出文化墙展,展现新风貌。在乡主要道路、村口等重要位置、人员密集场所、村级文化广场周边墙面及民居 空白墙面等地张贴宣传标语。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知识、道德模范故事、村规民约、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勤劳致富典型故事等内容融入。二是以多种形式,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地展现各村特色风情和群众的精神风貌,大力弘扬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和时代价值,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

(四)选树先进典型,凝聚正能量。积极开展致富能人评选活动,挖掘勤劳致富典型事例。一是营造“比作风、比办法、比业绩”的浓厚氛围,推出一批勤劳致富模范人物,并积极向上级部门和新闻单位报送。二是各村在评优评选、资金扶持、好人推荐等工作中要向农村致富能人倾斜,倡导好人有好报、勤劳致富受尊重的价值理念。

(五)夯实服务载体,搭建新平台。在创新宣传载体和方法上主动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宣传工作实际效果。一是充乡级主要媒体要认真履行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信息服务职能,围绕扶贫中心工作,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权威信息。二是及时公开重要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公告公示扶贫项目和资金安排,提高社会各界和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三是乡“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面向各村及贫困村开展“信息扶贫”,负责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不断扩大影响,促进我乡农特产品出山进城,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六)开展主题活动,弘扬新风尚。科学设置活动主题,组织各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一是以个人为主线,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孝心儿女”“好媳妇好婆婆”“好妻子好丈夫”“好妯娌”“好邻居”“美德少年”“爱岗敬业模范”“脱贫攻坚群英谱”等评选表彰活动。二是以家庭为主线,推出一批“五星文明家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培育宣传推介,动员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弘扬文明风尚,养成文明习惯,树立自强、自立、勤劳、节俭的价值观,构建宽容、平等、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三是以村、组为主线,开展以“法治、国家、责任、家庭”四个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法治文化、廉洁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破除滥办酒席等陈规陋习,激发群众精气神,发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

(七)创建工作品牌,打造特色村。各村要指导辖区内各组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一村一品”,打造特色村,让贫困村成为我乡独具特色的文明亮点村。一是通过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打造孝老敬老村。二是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所在村开展学模范、当模范、敬模范活动,打遣道德模范示范村。三是在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优美的村开展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改造,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四是在群众聚居地打造家风家训示范村。

(八)组织文艺演出,提振精气神。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 现方式,广泛开展文艺进村组活动,一是抓住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中的典型亮点编排节目。二是把勤劳致富故事通过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搬到舞台、展示到群众身边,提振群众精气神。

(九)深化文艺扶贫,助推小康梦。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出一批富有乡村特点的文化产品,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十)制作图文集册,展示好成果。进一步充实图片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示金洞乡脱贫攻坚工作历程和成果。一是乡党政办组织乡相关工作人员摄影拍照,深入各贫困村采风,对脱贫攻坚中的“五个一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二是各村将贫困村脱贫各个时期的图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提供给乡党政办做好出版图文集的相关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及时落实。各村、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精神扶贫”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建立并强化“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责任制。各村要密切配合,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整体推进。

(二)精心组织,及时报送。各村要结合工作实际,立即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精神扶贫”,切实履行牵头职责,认真制 定“精神扶贫”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精心指导督促各责任部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村要积极行动,切实履行职责。

篇6:扶贫先进事迹材料-扶贫事迹材料

xx村位于酉阳县可大乡的西部,距离酉阳县城97公里,全村有9个居民小组,有757户,2557人,有劳动力1302人,其中,有137户贫困户,622人。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30亩,其中,田2329亩,土3001亩,林地面积9423亩。

在xx村,干部群众对xx同志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位大山养育的汉子,他不负村民们的厚望,不惧艰难困苦,带领全村群众,打起脱贫致富这场攻坚战。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履行代表职能,密切联系群众,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建设“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为出发点,真抓实干,谋求发展。

作为最基层的干部,xx同志拿着1000多元的工资,却操着整村的心。2007年当选村团支部书记,2009年团支部书记兼五组组长,2013年任选xx村支部书记,任职期间荣获三次“优秀党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xx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看到本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野生油茶,他把野生油茶土地改造放在了工作首位,带动群众加强管理,扩大野生油茶面积,让xx村的贫困户有了收入来源,为了便于产业的发展,在他的申请下,村组道路畅通,农村的道路基本上也都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贫困农户彭昌平似乎看到了希望,在村书记等人的鼓励下,他果敢勇为,他承头组织贫困户以”资源、劳力、政策、资金”等方式入股注册了狮岩油茶专业合作社。对重阳水库示范基地中2200亩野生茶林开展了管护改造,范围覆盖xx村3、5、6、9四个生产小组,建成全乡最大的示范基地。自成立以来,总共吸收本地农户92户373人(其中贫困户42户176人)入社,目前为止就有35户147人越线脱贫,村民们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xx村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所取得的可喜成果,离不开xx同志的努力。在合作社运作初始,xx同志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争取合作社运营资金,政府通过商议,根据其规模,即借给合作社8万元资金,保证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壮大,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收、脱贫,提高贫困农户的发展积极性。在“改补为借、改补为贷、借贷融合”这种金融扶贫新模式的出现,让xx同志异常兴奋,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他可得好好把握,于是很快就告知彭昌平等人,让他们不用担心贷款问题,勇敢地去干。此外,他还经常主动找其他贫困户谈心,作宣传,鼓励他们加入专业合作社,很多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甘愿加入这个队伍中,渐渐地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人日益增多。这种金融扶贫新模式不仅有地效缓解了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让扶贫资金作用最大化,更是缓解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

贫困户宋先权由于家庭条件很艰苦,一直苦恼于如何改变家庭情况,之前一直有想买牛养牛来支持家里的开销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没有资金,所以也是无奈。在金融扶贫新模式的开启下,xx同志主动上门找到了他,跟他讲解了扶贫政策,这下可把老宋高兴坏了。第二天,xx同志和帮扶人早早就开车带着老宋到龙潭镇渤海村活牛交易市场,一下子就买了10头牛,花了34700元钱。短短一年时间,他的养牛规模发展到56头,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他的今天也得益于金融扶贫新模式,让村民们现在借款有门,贷款有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xx同志的带领下,在xx这种抱团模式的发展鼓励下,在狮岩油茶专业合作社的影响下,全村以这种模式组建了由贫困群众为合作经营主体的彭荣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个,共改造野生油茶5000余亩,养殖黄牛、山羊、黑猪10000余头(只),青花椒栽植1210多亩,中药材种植1000余亩,全村有378户从事以上产业,其中贫困农户达110户、470人。为顺利实现2016年整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必须走在前面。xx同志努力向上争资立项,带领、组织全村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共修建村通畅、通达、产业路25公里,已形成公路网络化,修建人畜饮水水池5口;垃圾池正在规划筹建中;实现搬迁安置63户、268人,危旧房改造80户、337人,为全村经济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xx同志在引领群众致富、全力搞好村域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带头致富,树立起了致富的典型。一是他精通医术,因外公是远近闻名的中医,从小跟随外公学医,经过多年的勤学钻研,xx同志医术精湛,名动湘鄂之地,加之医德高尚,远近求医者不计其数;二是承包土地300亩,种植中药材。现xx家庭经济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成为致富路上新典型。

在xx同志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xx村成为了基础组织经济建设的示范村,他们有稳定的干部队伍,他们团结务实,廉政勤政,在村民们看不见的地方使劲为百姓谋福利,如今干净整洁的xx村,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

抓扶贫机遇,利用好扶贫资金,搞好基础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发挥能人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发挥自身优势,脚踏实地。竭尽所能为百姓服务,这个最底层的干部,他懂得人情世故,懂忍让包容,虽然有缺点,但得之村幸。农民脸上的笑容就是他所付出的最好的见证。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5篇-扶贫事迹材料2

**村,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可经济水平却处于贫困线以下。**来到这里后,挖掘当地的优势,把丰富的农产品带出了贫困村,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卖菜”书记。此外,他还结合了当地的旅游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帮村民“卖菜”

2019年8月,**受选派,从**市交通运输局来到省级贫困村——**市湘东区白竺乡**村担任第一书记。初到**村,人生地不熟,对于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然而,在一次跟朋友的聊天中,朋友问他乡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随口说有土猪、土鸡、黑山羊等,朋友一听来兴趣了,当即表态只要东西好,他们就购买,于是,**立马掏出手机给一家贫困户打电话议定。

2019年,通过朋友、战友、同事互相介绍、宣传,当年**为村民销售出去生猪10头,山羊11只,菜牛一头及其他农副产品,实现销售额5万余元。“第一桶”金的挖掘,让老百姓产生了效益,更燃起了**对扶贫工作的信念。

构建销售新模式

通过调查、走访,了解**村村情村貌,结合**村实际情况,**与村“两委”商议,决定与村里合作社合作,成立发展“**村扶贫产业基地”,构建“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接纳自愿参股的贫困户和农户为股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为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进行信息收集,帮助销售,广开销售渠道,提高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产业基地种养了各种无公害蔬菜、鱼类、药材、果树等。为了推销产品,**经常联系单位或部门,甚至自己上阵当“菜贩子”,把订购需要的农产品送货上门。“卖菜的第一书记”戏称由此而来。2019年、2019年,**村扶贫产业基地每年为贫困户实现分红3000元。

挖掘乡村旅游

**村山清水秀,是原生态保持良好的山村,因为村里的水质好,做出来的豆腐又白又嫩,非常爽口,出自**村的“白竺豆腐”享誉**,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离市区仅15公里,是徒步、骑车等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与**村“两委”研究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村乡村旅游,通过建设旅游公路、打造生态景观等,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在优化发掘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发展中,以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带动农业产品销售,逐步形成游、玩、吃、产、销一条龙,将本地的特产转变成特色,使乡村的农产品真正“走”出乡村,帮助全村人民增收致富。

“习近平主席在2019新年贺词中强调,到2019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作为一名党员,我很荣幸能成为参与践行这一诺言的一员”,**说:“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村以日新月异的变化终于在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看到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火起来了,我为自己正在逐步实现这一诺言感到深深的欣慰与自豪,贫困户的**生活就是我奋斗的目标所在!”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5篇-扶贫事迹材料3

xx,男,汉族,xx年出生于巫山县铜鼓镇葛家村,小学毕业后辍学外出务工,在福建漳州创办太尔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在商海打拼的xx时刻不忘家乡发展,竭力捐资助学,为巫山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需要多方发力,作为一名从巫山走出去的企业家,我应该尽一份力!”

1990年,小学毕业、年仅13岁的xx揣着奶奶借来的50元路费,离开家乡,跟着老乡前往海南打工。干过搬砖、扛钢筋、清理下水道的脏活累活,学过武术,当过武术教练,积累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后,与朋友一起创立太尔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xx率领太尔科技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骨传导声学领域第一股。

回望外出打拼的轨迹,xx无限感慨地说:“咱们巫山人吃得苦!”正式凭着这一股拼劲儿,xx在福建漳州打拼成一片天地。作为从巫山走出去的企业家,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从通高速到建机场,从红叶节到全域旅游,从巫山脆李到农产品开发,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让xx兴奋不已。2019年,党中央作出扶贫开发部署后,xx更关注家乡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二个扶贫日活动中,xx委托县人大活动办为困难群体和孤寡老人一次性捐款500万元。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作为一名曾经辍学的打工仔,我有责任帮助家乡贫困大学生!”

2019年6月,巫山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中,向各级人大代表和巫山籍企业人士发出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倡议。远在福建漳州的xx从网上得知消息后立即与巫山县人大活动办取得联系。

“因为早年辍学,我深知失学之苦。”xx动情地说,“作为从巫山走出来的企业家,我愿意以个人名义资助家庭贫困的高中应届毕业生。”随后,县人大常委会活动办会同县教委和相关学校对符合条件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进行筛选,拟定资助名单。为让企业家的资助真正惠及贫困大学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观银亲自率队走访拟资助学生家庭,取消不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3人,因确实困难新增加2人。当年,35名大学新生获得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第一批获资助的学生均出自巫山中学、官渡中学等巫山本地中学,目前正在西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就读。

今年高考结束后,官渡镇店子村11组魏洪燕考取成都理工大学,因父母双双残疾,拿到通知书的魏洪燕却高兴不起来。得知魏洪燕的家境后,xx承诺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像魏洪燕一样,全县65名贫困大学生新生获得xx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去年以来,xx捐资助学金额达240余万元。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在外打拼的创业者,我用自身经历激励家乡学子!”

为让贫困大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xx在捐资助学的同时,更关注资助对象成长成才。2019年3月和8月,xx两次专程回到巫山,走访资助对象家庭,与贫困大学生座谈。

“贫困是暂时的,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摆脱贫困,你们当务之急是要念好书,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和家庭作贡献!”在与巫山中学贫困学生座谈时,xx一遍遍鼓励贫困学生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适时了解掌握资助对象的读书情况,xx与近百名贫困学生建立了微信群。xx每天都要抽时间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抱龙镇泉水村5组高达品的父亲瘫痪八年之久,一家三口全靠母亲种地为生。成绩优异的他今年高考被厦门大学临床医学院录取。说起填报医学院的初衷,高达品含着眼泪说:“xx叔叔的励志故事让我很感动,我要学好专业为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服务,回馈社会。”

反哺家乡在路上。xx表示,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是他的第一个愿望,他还希望在巫山建设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一家三甲医院,切实改善家乡人民的就学和就医条件。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5篇-扶贫事迹材料4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是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也是精准扶贫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第一书记选得准不准、下不下得去、干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脱贫攻坚战的进度。

今天的“奋斗者,**者”专栏,小编带您认识一位女“第一书记”,看看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怎么样?

用心用情用爱

在**镇**村,只要一说起**,许多村民就会发自内心地点赞,说县里为他们派来了一个好书记。正是因为有了**的辛勤努力,如今的**村更是呈现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喜人局面。

用心摸清村情民情

**镇**村是一个多姓氏的村庄,工作难度很大,建档立卡贫困户较多,2019年9月,**根据组织安排,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进村入户后,她通过沉下身子,摸清家底,对症下药,立即将自己融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中,用心吃透村情民情,把握好“看、谈、拉”三字要诀,做到胸中有丘壑、腹中有经纬。通过和现任村支部书记及村“两委”成员谈村工作进展,通过和村民“拉家常”,拿出“走亲戚”、“见亲人”的感情,投入真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彻底摸清村情。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进行走访,并发放“第一书记”联系卡,详细了解村里的真实情况,吃透村情,为制定**村脱贫攻坚规划、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选择具体帮扶措施打下良好基础,增强了帮扶针对性,真正做到了“精准”二字。从驻村工作开始时就紧紧抓住“带出一个好班子,找出一条好路子,留下一套好制度”的核心内容,理出发展路子、注重建章立制。她始终牢记当好农村党建工作队员的要求,虚心向老书记老主任学习,做好村民群众的服务员。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县扶贫办“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帮助**村引山泉水进8个小组,正在修建4000长米管道、8个过滤池,项目建成后,将解决近1200余名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用情关爱困难群众

要做就做最好,这是**一以贯之的工作理念。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总是能够找到最好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村民何贵莲,体弱多病,2019年她老公又不幸意外去世,留下中学毕业在家的儿子以及在读初中的女儿,家庭十分贫穷,**了解情况后,不仅想方设法帮助为她家解决临时窘迫的家境,还通过关系安排她儿子在工业园东鹏鞋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年的工资收入达二万多元,彻底解决了贫困。村民程祥柳体弱多病,也是**的帮扶对象,**不仅自己掏钱力所能及的解决他家里的生活所需,而且通过向镇里和商务局主要领导反应,争取了多方面的支持,帮助他发展种养业,如今已初见成效,2019年,年收入就达一万余元。真是因为**用情去关爱困难群众,使得全村60户精准扶贫对象都找到了属于自己发展的致富路子。

用爱助推精准扶贫

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一方面积极向挂点的县领导及帮扶单位汇报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召集“两委”班子多次讨论研究,制定了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前后经历多次修改,制订了《**镇**村三年脱贫攻坚行动方案(2019-2019)》。在扶贫具体措施上主要做到有帮扶情况记录、有帮扶项目记录、有帮扶台账和汇总等“五个有”。在她的努力下,如今已完成路面硬化3.2公里,村级1个500亩左右的莲子基地,以及正在筹划中的扶贫产业养殖基地。投入1.2万元资金帮助**村新建一个农村e邮电商服务站,帮助贫困户通过网络平台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销售率,拓宽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结合县18个帮扶方案,因地制宜地为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争取了相关帮扶政策。其中第一批有9户已装5千瓦光伏发电,还有2户正在施工中,有19户享受了产业资金扶贫(户均1000元);有4户享受到了安居扶贫;有5户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有8户享受了计生扶贫;有63户享受了慰问帮扶。目前,通过**的多方努力,协调为**村争取帮扶资金28万元,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扶贫先进事迹材料5篇-扶贫事迹材料5

他辞去红红火火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不干,毅然选择当一个“三无”村的书记;他拿出10万元帮助贫困户盖新房,每年拿出几千元资助重症病人,资助困难户小孩的日常生活费用;他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观念,采取现金入股+土地租赁入股+特困户基金入股的模式让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现代农业合作社,29户贫困户一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万多元……他就是**县**镇**村村支部书记**。

一腔热血寄桑梓

1971年出生的**大专毕业后,便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南货店,2019年创办祥福机砖厂,任厂长及法人代表。由于管理得当,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他也从一个小商人成为了一个企业老板。但,他致富不忘穷苦人,他在创办祥福机砖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优先解决该村**等一批困难群众的就近就业问题。积极支持敬老事业,每逢八月中秋节、九九重阳节都会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给老人们带去慰问品和爱心。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村村民,2019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他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为了不辜负村民的厚望,他毅然选择辞去福机砖厂法人代表的职务,把全部心血融入到村级的工作中。2019年当选该村村支部书记。他在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支部书记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劳实干,充分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问题,热心助学,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当时,要不是黄书记拿出10万元给我建房子,并出资资助我儿子上学,我就不可能建得起房子。我儿子也就没书可读了。现在好了,我儿子已经参加了工作,家里的房子也非常漂亮,我家在黄书记的帮扶下脱贫了。”**村12组的**高兴地说。

经了解,2019年,**家由于冰灾,房屋倒塌,全家人无处安身。**同志得知后,立即自己拿出资金10万余元帮助其盖建新房,并出资资助**小孩上学。

“我们村原来的土路,现在全部变成了水泥路,我们乡下人现在也像城里人一样下雨天也不要穿雨鞋,而穿皮鞋了。真该感谢党的好政策和村委两班子。”该村9组组长刘德萍说。

据了解,**在村任职期间带领两委班子投资300多万元硬化了该村12公里路,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困难的问题,修筑了四口水塘和3000多米水渠。该村的良田再也不怕干旱了。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5年前,当**工业园与**村比邻而建的时候,**就开始构思**农业经济转型的宏伟蓝图,他多方走访当地群众,认真倾听群众迫切需求,先后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观念,为农业经济的转型排除思想障碍。2019年,**针对整个**村,制订了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并请专业人员做出了设计方案。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理想、有抱负、有准备的人。今年初,**江背组的几位在外打工的青壮年,瞄准杨宣旅游公路开工建设的契机,计划在江背种植几十亩金丝皇菊,这个想法与**制订的农业经济转型方案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作为村支部书记的他,深深感受到传统农业经济无法带富**全体村民,特别是那些特困户、贫困户。面对村里年轻人的创业壮志,**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予以全力支持。他与8位原始发起人迅速对接,与其中的6位党员促膝长谈,希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全村精准扶贫基地,一个**全体村民共同致富的平台,这个想法得到了8位原始发起人的一致同意。如何运营好该项目?**苦苦思索,最终采取了以下方式:资金模式:采取现金入股+土地租赁入股+特困户基金入股的模式,凡持**村户籍的村民才能入股,不接受任何外来资金,任何人不得控股,每户入股资金最高20万元无小限,土地每亩每年600元计租金,村民可以用占用的土地租金作为入股资金,所有村民都是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入股。

**同志认为:一个项目、一个平台要真正能够普惠全体村民,要让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就必须对贫困户采取“造血”机制,让特困户分享产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因此,**同志想方设法筹集了20万元资金,入股农村合作社,作为29户建档立卡特困户分红的本金。

“我现在承包20亩金丝皇菊护理的事,合作社给我700元一亩,一年下来我单靠这个项目年收入就达1万多元,我家脱贫的日子指日可待了。”**村贫困户何火生说。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三个多月时间,建造完成一个1000多平方米农庄,打造上千米休闲步道,完成了268米长的观光长廊,建设了占地20亩拥有12台菊花烘干机的烘干房。去年金丝皇菊和水果玉米喜获丰收,仅金丝皇菊利润达350余万元,水果玉米种植利润70余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可带来10万元收入。村庄变美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合作社去年年底将其中的40万元利润对入股村民进行了分红,最大股东分红达2万多元,29户建档立卡特困户每户分红1000多元。

上一篇:数学试卷作文下一篇:毛概的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