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经费落实

2024-07-05

少先队活动经费落实(精选7篇)

篇1:少先队活动经费落实

区少先队活动课程落实情况报告

一、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及时传达文件精神

团区委积极与区教体局沟通联系,争取支持,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在我区各中小学校的顺利开展,通过及时转发市少工委办公室下发的《关于“红领巾集结号少先队活动课程网络平台上传”的通知》、《关于推进我省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基层学校少工委积极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各学校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安排,鼓励各小学辅导员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开展特色活动。

二、加强对各基层学校督导,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目前我区各小学均能够将少先队活动列入课程安排,保证了少先队每周一节课活动时间的落实,虽有部分学校对少先队活动课的表述还不规范,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各小学课表都体现出“少先队活动”这一规范表述。

三、加强对各基层辅导员培训,以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质量

团区委切实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大中队辅导员积极参加省农村辅导员培训班和市初任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等培训,组织大中队辅导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梦”主题活动和《少先队活动课程纲要(试行)》办法,积极推进少先队活动课在各学校少工委的开展,努力形成“满园春色”的少先队活动特色。

篇2:少先队活动经费落实

德育课、少先队活动课落实情况说明报告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为了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展取得切实成效,学校成立了德育课、少先队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李秀清书记任组长并直接领导工作;大队辅导员王金翠负责领导组织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制定、落实和检查工作; 26名班主任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者。

二、开足课时、开齐课程

按照少先队活动课课时要求,保证每周不低于一节的少先队活动时间,主要是每周一升旗仪式及每周三班队课为少先队活动课时间,学校抓住课堂主渠道,全员育人。

三、统筹安排,有效实施

在各中队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以及培养少年儿童树立自己的“中国梦”,并鼓励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等意识。我们开展了如下活动:

1.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培养

利用参观我县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对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庆祝六一儿童节汇报演出 3.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 “学雷锋 树新风”主题活动、“弘扬汉字文化、书写美丽人生”汉字听写大赛

以上就是对我校本学期德育课、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展情况的简单说明。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种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并继续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努力将少先队活动课程构建成鲜活的、开放的、富有生机活力的课程,谱写出少先队工作的新篇章。

静乐县爱乐希望小学

篇3:少先队活动经费落实

《条例》规定, “三公经费”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 (境) 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县级以上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 组织制定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 参考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定额标准和有关开支标准。

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的原则, 采用定员定额方式编制机关运行经费预算,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政府各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 制定“三公经费”支出计划, 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

为防止花钱大手大脚, 条例规定, 政府各部门应当采购经济适用的货物, 不得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对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由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的项目, 政府各部门不得违反规定自行采购或者以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政府集中采购。政府集中采购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统计报告和绩效考评制度, 组织开展机关运行成本统计、分析、评价等工作。

《条例》明确, 对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分类制定机关资产配置标准。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公务用车问题, 条例作出了详实的规定:政府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标准, 建立健全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制度;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或者超标准租用车辆;不得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不得借用、占用下级单位和其他单位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的车辆;政府各部门应当对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 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统计报告制度, 对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对本级政府机关用地和办公用房实行统一管理, 政府各部门不得出租、出借办公用房, 未经批准不得租用办公用房。

《条例》要求, 不得安排与本部门业务工作无关的考察和培训。为了杜绝公务接待的铺张浪费, 条例明确, 各级政府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的原则管理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国务院机关事务主管部门负责拟订政府机关公务接待的相关制度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接待标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 确定公务接待的范围和标准。政府各部门和公务接待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和标准。

县级以上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确定机关后勤服务项目和标准, 合理配置和节约使用后勤服务资源。政府各部门不得超出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提供后勤服务。

各级政府应当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会期, 充分利用机关内部场所和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召开会议。政府各部门应当控制因公出国 (境) 团组和人员数量、在国 (境) 外停留时间, 不得安排与本部门业务工作无关的考察和培训。

《条例》明确, 机关事务管理人员违反条例构成犯罪的, 追究刑事责任。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政府机关事务工作的监督检查, 及时纠正违法违纪行为。县级以上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和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 依法加强对机关运行经费、资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接到对违反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标准行为的举报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篇4:少先队活动经费落实

小学少先队在落实《纲要》时,要以融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把贯彻落实《纲要》,深化雏鹰争章活动作为少先队服务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以探索社会运作为生长点,把深化雏鹰争章活动作为联动校内外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纽带;以健全激励评价机制为突破点,把雏鹰奖章作为衡量少先队素质的重要依据,从而使雏鹰奖章真正成为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成为衡量少先队素质的重要依据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做到三个结合

1.与学科教育相结合。雏鹰争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设立朗读章,将朗读评价要求与语文学科目标相结合,学生只要在课堂上流利朗读五篇课文,就可获得一枚朗读章,凡在同一学期获得两枚朗读章的学生,朗读的平日成绩即为优秀,有朗读爱好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或课外阅读课上选择四篇文章朗读,每达到一篇朗读要求,可获得一枚小五角星,四颗小五星可换一枚朗读章,一学期拥有三枚的队员可在期末朗读测试中免试,此活动即注重语文朗读训练的过程性评价,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朗读成绩,并通过引进奖章的激励机制,激发了队员的朗读兴趣和爱好,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

2.与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少先队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我们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成立了多种兴趣小组,并且把雏鹰争章活动结合进去,使活动的教学内容与奖章的训练内容结合在一起,兴趣小组成为争章活动的阵地。学校各中队开设兴趣小组,共有700多名队员参加活动,参与率达95%。同时做到五个定:定专门辅导教师;定争章队员;定活动时间;定计划、内容;定检查和成果展览,使每个队员都参与到争章活动中。

3.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相结合。每一个学期,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设计一个主题开展活动,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制定相应的争章内容。围绕这些内容,制定本学期所必须争达的章为表达章、考察章、环保章。因此,少先队主题活动为争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贯穿“四个”环节

就“雏鹰争章”全程来看,争章活动伴随着队员的全部少先队生活。争章活动中的定章、争章、考章、颁章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应体现全程开放式的素质训练过程。在争章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民主,尽量让队员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地“择章而争”。

1.定章。在必修章的基础上,设立多枚选修章,让队员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属于自己的选修章。如上学期我们除了根据主题活动制定的必修章外,还根据队员参加的不同兴趣小组,制定了十六枚选修章,如艺术章、朗读章、书法章等。这样,争章的挑战性和非竞争性保证了队员在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共同进步。

2.争章。争章的过程就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及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充分发挥队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活动实践中竞争,提高能力。因此,队员每争到一枚章,不仅学会了一种技能,一种方法,同时也增加了一份自信。

3.考章。少先队成立了一个雏鹰争章团,由校长亲自挂帅,构建了一个全校性的争章网络体系。考章时,争章团领导成员汇同各大队干部,利用队活动课,對于队员展示的自己争章的成果,给予合适的评价。

4.颁章。颁章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各种宣传途径,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进行颁章,让队员体验成功的喜悦。凡争满十枚的队员,学校发一张“一星级雏鹰争章纪念卡”,以作永久性的纪念。目前在校队员中有八十多名队员获取纪念卡。

三、做到“五个”保障

争章活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在硬件、软件方面必须得以保障。我们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辅导有保障。在队员争章过程中,我们不是让队员放任自流,“辅”和“导”始终伴随着队员们“争章”的全过程。另外,社区内众多的校外辅导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雏鹰假日小队到工厂、街道进行实践体验。

2.训练有保障。争章的意义不在于最终获得几枚章,而是经历的争章过程。而这争章过程中,训练是关键。我们组织假日小队、兴趣小组和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队员争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基地有保障。为了丰富“雏鹰争章”活动阵地,我校开辟了4个校外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和爱心教育基地。每一处基地,都活跃着队员矫健的身影,每一次活动都给队员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去年一年中有700多名队员到各基地参加活动,学校收到心得体会共100多篇。

4.收获有保障。因为在定章过程中,队员是根据自身实际而设立奖章的,而且整个争章过程有辅导、有训练、有计划、有内容,所以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获章。目前,我校队员争章率达95%以上。

篇5:教育经费落实情况说明

一、教育经费的保障情况

2013年,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义务教育经费按要求按时、足额到位,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兑现,统一发放。财政对基础教育转移支付经费由教育主管机构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

二、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我校属于事业单位,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教育的方针,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学校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1、经费使用不存在挪用、移用、挤占和截留的情况,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也无存在发放教职工津补贴和奖金福利。2、2013年按规定收费26900元,能按时缴存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财政收费两条线管理。3、2013年上级拨付义务教育经费84000元。公用经费使用规范,无挤占开支考戴妃、旅游疗养和发放教职工福利等。

三、教育收费情况

学校教育收费,一切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执行,2013年代收学生作业本费2800元,全部上缴区财政,统一支配,无存在乱收费行为,教育教学中从无强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培训机构举办的兴趣 班等学习。学校也无存在从中获利用于日常开支和教职工发放福利的 行为,学校无向社会出租场地办班,教师也无参加办班互动。

总之,我校教育经费使用一切按规定、按预算执行,无违规操作 情况。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篇6:少先队活动经费落实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安监局 周介其

内容提要

乡镇安监是县域安监的重要基础,其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然而,长期以来,乡镇安全监管工作一直是整个安全监管领域最薄弱的一环,成为提升安全监管整体水平的最重要制约因素。江苏省宜兴市把加强乡镇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作为整个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乡镇安监机构的职能定位,核定乡镇安监机构配置和人员编制,落实乡镇安监机构的经费装备,加强乡镇安监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经过不断完善,目前,该市不但在所有乡镇建立了安监机构,而且将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延伸到村(居)委,在全市490个村(居)委设立了兼职安全员,使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乡镇安全监管处在政府安全监管系统金字塔的底部,直接面向广大的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充分发挥好乡镇安监机构队伍的作用,是抓好安全监管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县域安全监管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宜兴市对加强乡镇安监机构队伍建设,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当前乡镇安监机构队伍建设面临的普遍困惑

县域经济以乡镇经济为支撑,同样,县域安监也以乡镇安监为保证,其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然而,长期以来,乡镇安全监管却一直是整个安全监管领域最薄弱的一环,成为提升安全监管整体水平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其薄弱性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地位不明确,专业素质低,难以形成战斗力

有相当多的地区至今还没有专门成立乡镇安监机构,只配备乡镇安监员;有的地区虽然专门成立了乡镇安监机构,但由于各级编办未对乡镇安监机构及定员进行核定,其地位岌岌可危,很可能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被调整“出局”。乡镇安监工作的地位如果不巩固,其作用就难以真正发挥。乡镇安监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兼职过多也是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人事管理原因和编制精简限制,安监人员只能在乡镇现有编制中调配,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缺乏;有的安监人员身兼安全、环保、食品卫生、特种设备监管等多种职务,还要担负乡镇名目繁多的“中心工作”,精力很难集中。

二是,职责不明确,承受压力大,普遍存在畏惧思想

“有责无权”是乡镇安监人员面临的普遍尴尬。一方面,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未明确乡镇安监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由于强调“两个责任主体”,又往往把乡镇安监机构作为代表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的主体,必须对辖区内的安全监管工作负责。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对乡镇安监机构的责任追究首当其冲。乡镇安监人员对此感到委屈、困惑、无助,普遍存在畏惧思想。

三是,职能不明确,管理任务重,工作只能疲于应付

安监部门受命于危难之中,工作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在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要求又比较严格,习惯层层加码,客观上导致基层工作繁重。作为一个新的机构,由于长效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各级政府又过多地要求工作创新、管理创新,又加重了基层的负担。另外,由于职能不明确,把乡镇安监机构定位代表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安全监管的主体,要求守土一方,就要保一方平安。这些都导致了基层管理任务繁重,工作只能疲于应付。

这些问题和困惑也曾是宜兴市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难题。宜兴市处在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彻底改、改彻底”的要求,较早实行了企业改制,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工业企业10000多家,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先生存后发展、边生存边发展,起点低、管理水平差,一直是安全监管的难点。

由于长期发展形成的产业基础,宜兴市工业结构不优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面广量大的小化工、小冶金生产企业散布在全市各个乡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偏低。

宜兴市市域面积相对较大,乡镇数量较多(上世纪末还有接近50个镇,是目前的2.5倍),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政府一些部门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就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而言,不少乡镇普遍存在机构职责不明、人员配备不强、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也曾经是导致宜兴市安全生产事故一度相对高发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乡镇安监机构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做法

近年来,宜兴市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加强乡镇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作为整个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议事日程,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其主要做法是:

1、明确乡镇安监机构的职能定位

安全监管的最终目的是落实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从这个角度出发,各级安监机构的主要职责,从大处讲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二是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检查);三是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指导、督促和服务。其中,乡镇安监机构的工作重心应是指导、督促和服务企业安全管理。因此,宜兴市将乡镇安监机构职能定位为“五大员”。一是 “宣传员”,即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从而提高广大企业主和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二是“指导员”,即指导企业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三是“服务员”,即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为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的参谋。四是“信息员”,即摸清企业家底,全面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和重大危险源点情况,为上级安监部门加强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五是“监督员”,即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督促企业整改;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安监部门,从而消除隐患。对乡镇安监机构职能定位的明确,有利于乡镇安监人员“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同时也有利于区别对待监管对象,实现和谐安全监管。

2、核定乡镇安监机构配置和人员编制

2001年,宜兴市安监局(二级局)组建后,就将乡镇机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要求全市29个镇(园)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办公室),并通过政府发文督促落实。截至2002年底,全市镇(园)共配备专职安监员87人。2005年安监局机构升格后,又推动市编办明确各镇安监科由挂牌机构调整为单列机构,同时建立了乡镇安全生产监察中队,为镇属事业单位,与镇安监科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乡镇安监人员根据各镇(园)经济规模、区域面积等因素,按3人至6人的标准核定编制,扩充人员。目前,宜兴市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数已达131名。

3、加强基础建设,落实经费装备

机构、人员到位后,宜兴市安监局进一步推动乡镇安监机构的基础建设,落实经费装备。一是通过市长办公会制定出台了对市镇两级安监人员实行特岗补贴的政策(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二是由市安监局出资为每个乡镇配备了数码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扫描仪等专业装备。三是投入250多万元建设全市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测预警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其中乡镇终端投入150万。四是按每人3000元的标准为乡镇安监人员统一配备了工作服装。

4、加强乡镇安监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宜兴市安监局每年对乡镇安监人员进行2次为期一周的脱产业务培训。同时,每季度分片区召开一次安监人员例会,指导交流工作。今年,宜兴市安监局还与市委党校、江苏工业学院联合举办安全工程专业函授大专学历班,学制3年,对乡镇安监人员进行系统、专业培养,为今后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做好准备。

三、乡镇安监机构队伍的监管成效

经过几年的运作,宜兴市乡镇安监机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一些乡镇的工作开展得相当有特色。

1、引导安全文化,提高了全社会安全意识

开展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标准化企业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作为先进典型,组织企业学习参观。组织开展企业车间主任、班组长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安全文艺演出,发放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丛书、各类安全知识宣传单进行社会宣传,开展消防演练比赛、工伤事故急救演练、职工劳动安全竞赛等各类活动,营造安全氛围。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了企业主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素质和技能,提高了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2、建立安全监管网络、完善了安全管理台账

将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延伸到村(居)委,在全市490个村(居)委设立兼职安全员,其中宜城街道还根据城区安全监管的实际,在所辖32个村(居委)成立安全监督管理站,明确监管职责,定期开展检查。各镇对所有工业企业开展普查,建立电子台账,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建立重点监管企业安全信息“一企一档”,实施重点监督。通过健全网络、完善台账,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家底清、情况明,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监管的效率。

3、开展形式多样的检查,消除了各类事故隐患

如实行企业负责人询问制,检查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定期开展危化品生产企业对口检查,做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夜间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各类隐患,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企业出租厂房、液化气、灯具企业等各类专项安全监督。据统计,仅2006年,宜兴市基层共检查企业5621家,查出事故隐患7634处,有8家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改,即时整改率达98%以上,其余均在规定期限内得到了整改。通过各种检查,有效地消除各类隐患,提高了安全生产基础水平。

篇7:吉水县水利普查经费落实情况报告

一、水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面完成水利普查机构组建

县政府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高度重视。2010年7月9日,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通知》(吉水县府办字[2010]354号),成立了以县委委常委、副县长曾亚东为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11个局吉水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县普查办。

(二)有序推进水利普查培训工作

从2010年9月开始,相继完成了水利普查第一阶段省级和县级培训工作。一是完成了省级培训。根据省普办培训部署,组织县级普查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参加省级普查培训。全县累计选送18人参训。二是完成了县级培训。根据省普办培训计划,结合我实际,制定了县级培训计划。全县共培训水利普查骨干约700人次。

(三)基本完成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工作 全县18个乡镇,全部完成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和建档工作,共选聘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358名,其中水利普查员279名,普查指导员79名。

(四)及时启动台账建设工作

县普查办要求各乡镇按国普办印发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帐建设技术规定》,复制台帐表和辅助台帐表,发给拟定的台帐填报对象,务必于2011年1月1日按时启动开展台帐记录。

(五)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工作全面展开

河湖普查是一项专项普查,我县河湖专项普查工作完成了机构组建、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开始进行河湖清查工作。逐条河流、逐个湖泊地对河流水系关系和河湖对象进行清查核对,完成了包括河湖对象名称,河流对象干支拓扑关系,河流级别等内容的河湖对象清查阶段工作。

(六)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水土保持普查也是一项专项普查,我县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组按照国普办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组的方案制定了我县的工作计划。

二、经费落实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4号)、江西省水利厅、省普查办《关于印发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水计财字[2010]258号)、《关于切实落实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经费的通知》(赣水普办函[2010]16号)和《关于切实落实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经费的通知》(赣财农[2010]299号)文件精神,从2010年至2012年,我县将开

展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从2010年11月开始,我县根据上级安排,着手开展各项普查工作。国务院通知要求,水利普查所需经费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负担,并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和专款专用。我办根据江西省普查办编制的《江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指南》,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和计划,合理确定了取费标准,编制了我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费预算,测算此次水利普查经费共为279.62万元。其中2010年需要经费36.7万元,2011年需要194万元,2012年需要 48.8万元。此项经费主要用于普查方案制定、宣传发动、人员聘用与培训、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设备购置,数据录入、校核、检查验收、总结、表彰等全过程。2010年资金落实10万元,2011年资金120万元,其中2010年资金10万元已到位。

三、经费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1〕9号),为加强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经费的管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编制了我县水利普查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1.专款专用原则。设立了水利普查经费专户,确定了专职财会人员。普查经费必须按规定用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2.编报本级普查经费年度预算、用款计划和决算;承担本级普查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经费开支范围使用资金;按照所承担的任务或合同约定组织项目实施,合理安排预算支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3.普查经费安排的支出,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按照政府采购及有关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4.普查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水利普查组织实施经费,包括用于前期准备工作、清查登记、填表上报、成果分析及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运行费等经费。

(二)水利普查试点经费,包括用于试点任务实施、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审定、试点宣传培训、普查员补助及专用设备购置等。

(三)水利普查基础数据处理及软硬件环境建设经费,包括基础资料购置与数据处理、普查软件设计及开发、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等。

(四)水利普查专用设备购置经费,包括购置GPS、便携型植被覆盖度摄影仪、专用扫描仪及附属设备、流量计量设备等。

(五)水利普查培训宣传经费,包括用于水利普查国家级培训、专项宣传以及宣传品印制等。

(六)与水利普查相关的其他支出。

上一篇:高中作文和点评评语下一篇:放学众生相四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