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发展读者新思路

2024-07-03

高校图书馆发展读者新思路(精选6篇)

篇1:高校图书馆发展读者新思路

高校图书馆发展读者新思路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体的`特点;阐明了发展读者的必要性;并且就如何发展读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和方法.

作 者:曹玉霞 CAO Yu-xia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学院,图书馆,重庆,400065刊 名: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ERN CHONGQING UNIVERSITY(NATURE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32(1)分类号:A8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

篇2:高校图书馆发展读者新思路

2008年04月14日 作者:朱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E-mail推荐】【关闭】

编者按: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建设图书馆,扩充图书资源。然而在一些高校,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却不高。在网络时代,如何看待传统图书资源的作用?

图书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原因何在?提高图书资源利用效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本期围绕这些问题,从现状分析和探索建言两个角度,对高校图书资源利用的话题展开讨论。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在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开放带来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高校图书馆的大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给重点高校的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是高校图书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许多高校图书馆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建设多样化的文献资源,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为所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得到了师生读者的广泛好评。

然而,事物的发展从来就是不平衡的。一方面,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和新建院校条件较差;另一方面,高校规模的增长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据教育部有关方面的统计,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滞后于规模的发展。高校面临着办学资源跟不上办学规模扩张的矛盾。为了促进高校对办学资源的投入,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新建院校办学条件进行评估。加上不少地方兴建高教园区、许多高校建设新校区,因而最近几年,有几百所高校新建馆舍,新建的图书馆比比皆是。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一些生均图书不达标的学校采取了不适当的做法,在短时间内突击买进大量图书。比如,有的学校要求图书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购入几十万册中文书,以满足评估的要求,而实际上我国每年出版的适合高等教育需要的图书品种不到4万种,这样就导致缺乏精挑细选或购进大量复本。又如,有的学校要求图书馆用几十万元经费购入十多万册书,而现在图书单价低于10元的几乎没有,结果是购入了大批特价书、降价书,为书商清空了积压的库存。在这些学校,虽然藏书的数量增加很快,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短期效应和无序发展问题,并不适合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的需要,没有利用的价值,反而是一种资金的浪费。此外,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也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存在着盲目攀比、片面追求购买的数据库和电子书刊数量而不讲求使用效率的情况。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将不断增加,相应地,高校图书馆也将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然而,如何用好有限的经费,建设适合本校发展需求的馆藏文献资源,并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每个高校图书馆人面前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当控制规模,重点提高质量”。将这一指导思想落实到高校图书馆,则应规范资源建设,加强读者服务,提高高校图书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应当科学地、系统地建设馆藏文献资源。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选择、逐渐积累的过程,需要有知识渊博、爱岗敬业的采访馆员,根据本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不断地听取读者的建议,常年精挑细选,广泛采集。同时,需要加强对国内外图书市场和出版社的调研,了解出版的动向,对哪些出版社出书质量较高、哪些出版物比较适合本校的需求、哪些供应商服务比较好,做到心中有数。

在方式方法上,要做好文献资源建设规划,制订馆藏发展方针,规范采购程序,实行集中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对于规范图书市场秩序、打击商业贿赂有现实意义。因为在集中采购以后,可以在招标中提出一些要求,淘汰一些不合要求的、不正当的供应商,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操作程序规范以后,可以避免和防止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从而规范图书馆的采购管理,加强监督和防范,保护从业人员。在这方面,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和《高等学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方针指南》(网址http://),可供参考。

在文献资源建设类型上,应该兼顾纸本书刊和数字资源的建设,合理划分用于纸本文献和用于数字文献的经费比例。同时,注重免费或开放获取的网络资源的采集和整合,加强本校自产文献资源和原生数字资源的收集,加强反映本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文献资源的建设。

其次,应健全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工作,使馆藏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高等学校图书馆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应当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开展多方面的读者服务工作。应尽可能延长服务时间,尽可能开放各种馆藏资源;假期也应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网上资源的服务则应做到每天24小时开放。

要多做读者需求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倾向,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各种文献的利用率。要兼顾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的流通阅览,积极推广纸质文献开架借阅、电子资源上网服务。

现在,很多年轻读者一方面比较习惯于通过网络查找文献,以为网上找到的就是他们所需要的,不会对文献资料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对图书馆和对文献查找利用方法也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在浩如烟海的馆藏中找到所需的文献。图书馆应该通过编制推荐书目、导读书目,举办书刊展评等多种方式对读者进行阅读辅导;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读者的信息敏感度和信息发现能力。

针对教师研究人员的需求,应积极开展学科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检索、课题成果查新、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最新文献报道等信息服务工作,起到助手甚至是合作者的作用。

当前,从便利读者的角度,图书馆应重点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包括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网上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网上电子公告、电子论坛和意见箱服务,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最新信息通告服务,网上协同信息咨询服务,多媒体资源点播服务等。有些大学图书馆还借鉴国外的做法,重新设置馆舍空间,尝试开放共享信息空间、共享学习空间、共享研究空间等,以更舒适的环境、更便利的设施、更周到的服务来吸引读者。此外,图书馆还应在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注意保护读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注意为残疾人等特殊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各种便利。

第三,大力开展资源共建共享是提高文献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

任何一个图书馆,其规模再大、经费再多,也无法收集齐全所有的出版物,更不用说还有许多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了。只有全社会的图书馆分工合作,共同建设,才能有相对完整的文献资源的收藏。同时,读者的需求又是多种多样和变化不居的,任何一个图书馆,其规模再大、馆藏再多,也无法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只有全社会的图书馆实行互借共享,才能使读者的文献需求达到相对最高的满足率。

自从“211工程”实施以来,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北京大学图书馆承担了牵头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任务,其宗旨就是组织和协调“211工程”高校的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10年来,CALIS通过联合目录建设,公布和报道了成员馆的大量馆藏书刊,促进了纸质资源的共享;又通过数据库建设,引进和自建了大量数字资源,实现了资源的网上共享。CALIS的建设改变了高校图书馆过去“单馆建设、各自保障”的模式,形成了“合作共建,联合保障”的机制和“基层高校馆+地区(省)中心+全国中心”的三级保障体系,极大地改善了“211工程”高校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了“211工程”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保障率。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高校图书馆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业务工作的水平。

“十一五”期间,CALIS还将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在其他高校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力争使全国所有的高校及高校图书馆都能普遍享受CALIS的服务。各地各类高校图书馆,都

应该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地参加到这一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中,为本校读者获取和利用书刊文献资源提供更多的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本馆读者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

篇3:高校图书馆发展读者新思路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 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图书馆读者培训宣传的方式主要是在图书馆的门口张贴同培训相关的海报或是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布广告。图书馆网站公布的信息不能被及时了解, 导致部分希望改善信息素质的读者被遗漏[1]。

第二, 培训的形式单一。高校图书馆目前大都采用集中培训方式, 也就是人员集中同时培训的时间以及地点也比较集中, 被培训人员无法根据自己需要自主地选择安排。这样会使一些读者失去培训的兴趣。在培训课堂上, 虽然一些培训老师根据自己思路将培训的内容安排妥当, 同时讲解也生动有趣, 不过听讲的读者却非常有限并缺乏互动。对培训对象以及培训内容进行选择, 这样做容易使得读者培训流于形式[2]。同时培训时间经常同读者学习时间冲突, 培训的实践安排也不够完善, 从而对读者检索方法以及技巧的学习有很大不良影响。这样一来就出现尴尬局面, 高校图书馆觉得读者培训的参与者不够, 而培训者则觉得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计划不够合理而不愿去参加。

第三, 培训的效果不够理想。对高校图书馆本身分析后可以发现, 其读者培训工作大多数都是由图书馆的信息部以及读者服务部馆员负责, 不过由于他们本职的工作就过于繁忙, 因此往往会导致准备不足, 而分批读者培训导致培训方式也比较单一, 同时培训内容较为有限, 读者培训的手段也过于简单, 并且培训选择载体也十分普通, 以及读者培训的质量没有得到及时跟踪, 这些都会影响到高校图书读者培训的效果。

二、高校图书馆改善读者培训质量的措施

第一, 高校图书馆要提高读者培训的重要性认识。高校图书馆在读者培训的观念方面普遍比较淡薄, 只有高度重视读者培训, 将积极态度转为积极行动, 确保图书馆可以深入读者中间加以宣传图书馆的服务项目, 同时介绍利用图书馆的技能, 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 才能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以及水平。高校图书馆除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外, 培训人员还应当提高自身的素质, 全心全意地传授检索知识以及方法, 确保读者可以尽快学会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提高读者培训质量。

第二, 加强网络培训工作。网络培训有着信息量大以及交互性强等优点。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的方式应随用户需求变化而调整, 紧跟时代发展。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普及, 为高校图书馆的远程培训提供平台, 多媒体的远程教育平台还可以提供多媒体的教学以及网上问卷, 用以跟踪测试学员学习的情况[3]。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网上读者培训, 将信息技术同培训内容整合。

第三, 设置专门培训部门。很多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的工作由图书馆的技术部或者流通部的人员兼职, 没有专职人员或专门机构来承担读者培训, 同时一些高校的图书馆虽设有专门培训部, 但只负责文献检索等普通内容。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成立专门培训部门, 并由工作人员设计系列培训的计划或者服务项目, 开展多种培训活动, 使用电子技术来U提供培训材料, 从而将培训技术具体应用到学习活动当中。培训人员还要及时修订补充培训的内容, 并注重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

第四, 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高校图书馆只有对读者需求有清晰认识, 才可以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调整, 实现事半功倍效果。可以发挥邮箱等工具的作用, 也可以从读者当中选择志愿者直接沟通交流, 来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读者培训的工作效果应当通过评估得到客观评价, 图书馆可以利用读者实践活动或者问卷调查, 来对相关数据统计备档, 以便指导后续培训工作。

第五, 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 提供分层次读者培训的工作。首先是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对高校新生进行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培训, 讲解图书馆基本的情况、机构的设置、藏书的布局、目录的体系、服务的方式、读者权利义务还有查找利用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料基本的方法等等, 让使他们对于高校图书馆有基本的认识, 并且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属于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第二学习课堂。通过讲解参观, 来引导读者了解高校图书馆, 为他们今后学习研究当中更好利用高校图书馆而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为高年级的学生以及研究生开设专门的文献检索课程。高校图书馆应当为高年级学生以及研究生专门开设《文献检索利用》方面的选修课, 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及相关的专业文献基本的知识, 并学会常用的检索性以及参考性的检索工具应用方法, 同时掌握利用网络以及数据库来获取所需信息的技术, 保证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结果, 再经过分析综合可以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 增强自学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再次是为教师聘请专家学者来举办学术讲座。通过聘请专家学者来举办学术讲座, 能够为教师搭建一个同名家大师以及专家教授接触平台, 让大家在开放多元以及互动的空间之内, 感受知识魅力, 让教师们在自己研究领域了解更多研究动态, 并分享名家们独特的思想观点。

综上所述, 读者培训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 图书馆软件硬件水平的提高导致图书馆信息检索的手段日益增多, 图书馆应当适应这一趋势, 提供各种读者培训并培养读者充分利用信息的习惯, 让读者掌握信息环境下信息检索的技能, 从而更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小卫.图书馆读者培训工作浅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l0, 10 (2) :142-145.

篇4:高校图书馆发展读者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工作 创新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变化

(一)馆藏结构发生新变化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主要是纸质印刷型文献,随着计算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不仅包括纸质文献,还包括电子文献、数据库等新型信息资源;文献形式不仅有纯文字信息,还有视频型、软件型等信息类型;文献的分布不仅有本地文献,还有异地文献。这些信息资源数量巨大,类型复杂,丰富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内容,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二)服务手段发生新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采用一对一式的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读者越来越依赖于电子文献。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页介绍图书馆情况以及馆藏文献,还可以通过电子论坛、网络咨询开展咨询活动、借阅活动等,还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及网络检索系统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咨询范围,另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板向读者推介数目期刊信息以及重要的网络信息。

(三)服务内容发生新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仅提供传统的咨询服务,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远程检索、网络咨询以及网上专题服务等内容。另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高度综合性,读者希望得到来源广泛、高度专业的综合型和复合型知识。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需求。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

(一)服务理念的创新

(1)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新理念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长时间停留在“借借还还”的状态,服务理念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尽快树立“以人为主体”的服务理念,以馆藏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从单一的被动式服务转向多样化的主动式服务,由大众化服务转向个性化服务。图书馆还应该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络文献检索系统以及网络服务咨询系统,引进高水平的咨询专家,为读者提供高效的服务。

(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精神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的意识淡薄,那么图书馆即使拥有丰富的馆藏、先进的设施也没有任何意义。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情投身到读者服务工作之中。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与教育一线的教师、博士等进行交流,了解读者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以及特殊需求,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情报收集以及选题定题等服务,整理学校重点学科以及热点专业的相关资料,使图书馆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分馆。

(3)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创新体系

创新是前进的源泉,只有树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在图书馆建立创新体系,才能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一个优秀先进的图书馆应该拥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自我完善,发挥创新潜能,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

(二)服务内容的创新

(1)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网络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网络数据库和网络检索系统,不断创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服务,为多层次读者提供全面的、全方位服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以及电子论坛等为读者提供网络咨询服务。图书馆还可以开展网络信息技能培训服务,也就是专业知识以及各种信息技能的培训,比如网上文献查询、数据库介绍等培训。

(2)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知识需求,因此图书馆一定要注重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分析和研究读者的需求爱好,结合本地文献资源,根据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使各层次的读者都能够获得所需信息。

(3)挖掘增值信息,提供增值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读者已经不能满足检索出来的一大堆原始文献,读者希望能够活的分析加工后的有针对性、综合性的增值信息。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读者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在大量的文献资源信息中,去粗取精,挖掘精品,提高信息资源的含金量,使读者能够在最短时间获得最多的需求信息。

(三)服务机制的创新

(1)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和专业技能

高校图书馆是集多门学科与技术为一体的文献资源服务机构,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图书馆人才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图书馆学、文献信息学以及网络管理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等知识的培训,另外,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心以及敬业态度,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2)优化服务手段,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已经由纸质转向电子化。图书馆应该加大软件和硬件的技术投入,使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方面,始终保持领先服务,为读者提供全方面的高质量服务。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巨大作用。

(3)优化管理模式,拓宽服务领域

图书馆在坚持读者服务为核心以及开展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还要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管理者应该积极关注管理新理论,并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推向广大读者,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实现管理的网络化,扩大服务领域,扩大管理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结语

篇5: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思考

黄绍琳

[摘 要]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情报中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和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的重要机构,21 世纪的图书馆正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就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对策。[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读者;人文精神;个性化服务

世纪的图书馆正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一重要难题,因此,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不断探寻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

读者服务较差的现状就是图书馆及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的体现。有些高校把图书馆当成藏书楼,注重文献珍藏而不注重文献的利用,很多珍贵的文献不提供或提供限制性服务。高校图书馆馆员大多持有“开好门”、“管好书”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观念。服务态度差,工作不积极,不认真,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导致大量读者流失。

(二)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文献资源分散,利用率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许多高校图书馆藏书种类不多,复本量少,因此,文献分布较分散;二是有些高校分开后,图书馆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文献资源分布不合理,给读者查阅带来许多不便;三是图书馆藏书知识老化,内容过时,采购图书缺乏合理的选择;四是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差,图书馆咨询服务跟不上;五是图书馆对本馆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读者不知道图书馆的资源,导致大量资源闲置。

(三)个性化服务不到位

读者的信息需求量多元化、综合化。随着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日益削弱,读者不满足图书馆提供简单的书刊传递工作,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在众多的条件下,为其进行综合性、专业性的检索,需要馆员为其提供经过检索、挖掘、整理的专业信息,许多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借借还还”的服务方式,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还没有真正开展。

(四)读者与馆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读者与馆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读者与馆员缺少有效的沟通,馆员与读者之间冲突时常发生;其次高校图书馆在文献建设中,没有和读者进行有效地沟通,读者的需求不能被及时地反馈到图书馆采编部,造成读者需求资源短缺,很多图书资源得不到利用。

二、对改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读者教育及阅读指导工作

读者教育及阅读指导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文献利用能力,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做好图书馆宣传及新生入学工作,使读者了解图书馆和熟悉 图书馆的资源,馆藏位置,检索技术,检索方法和图书馆规章制度,使读者尽快认识图书馆,进而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第二,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举办各种读者培训讲座,使读者掌握信息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第三,强化阅读指导,其内容和形式应多种多样,又相互联系。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基石,信息社会,大学生仅仅从课堂上、教材里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到信息量大的图书馆获取知识。因此,图书馆首先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广泛的导读工作,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举办讲座,开展书评活动等。随时根据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迅速锁定阅读目标,最大限度地缩短文献与读者阅读需求之间的差距。

(二)提高馆员自身素质及服务质量

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图书馆工作者”,馆员素质直接影响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只有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就要求馆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三)创建专业化队伍,加强个性化服务

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体,尤其是作为信息的导航者和提供者,专业化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表明,学科馆员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宠,我国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创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先河。在具体实施中,图书馆派专人与某一个系或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互相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起信息联络、资源组织,传递导航的作用。对于高校读者而言,读者的知识结构和层次的复杂及多样性,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读者的知识需求差异,提供定时定量服务,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去选择组配,从而保证一对一地为读者提供特定的知识需求,真正实现读者要求什么,图书馆提供什么的主动服务模式。在网络信息环境下,采用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满足读者需求的有效途径。而对信息繁多,复杂及搜索引擎欠缺等情况,读者在获取知识中往往费时费力,甚至束手无策,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定制所需信息,同时也可节约查阅资料的时间,从而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知识的集成及创建中。

(四)发挥博客功效,加强与读者互动

高校图书馆有了博客这一平台以后,作为图书馆学术界各项活动和事件的亲历者都可以提供比传统新闻媒体更好的,更接近真实的,基于自身体验和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使得图书馆学界各种信息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传递和交流,而图书馆业内发生的各种事情也能在网上得到迅速传播。图书馆一方面可以通过服务博客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创建参考咨询博客,信息导航博客和读者意见博客等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

(五)完善管理制度,创造人性化环境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图书期刊的有序流通,当然这些制度应以方便读者,提高图书期刊利用率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目的,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按规定最新期刊一律不准外借,但如果有教师备课急用,也可在星期天借走,星期一归还,在执行过程中,既讲原则性,又讲一定的灵活性,只有这种严而不乱,宽而不乱,有序流通的管理制度,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作用。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还应该不断地改善环境,高校图书馆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读书效率;与此同时营造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图书馆环境,还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建巢形式,内部布局,家具摆设和标识,装饰等诸多方面。现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建设新馆舍,应用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处处体现方便读者的思想,例如:采用大开间,广采光,设多功能区,为读者提供典雅舒适的阅览环境。就服务环境而言,图书馆员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等因素都会对师生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图书馆员工工作态度热情,服务耐心周到,言谈举止亲切,师生们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也无形中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六)构建人文精神的服务理念

人文精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的同时,还具有“依靠人、满足人、发展人”的内涵。由于图书馆服务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所以图书馆人文精神不仅是当代图书馆自身和谐化和人性化服务的核心,也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其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单指人文文化和规范,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图书馆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确立。对于当代高校图书馆人来说,重视人文精神发扬和实践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坚定自己的敬业信念,提高自己在人性化服务中的创新能力,高校图书馆人必须懂得自己从事的工作不单单是传承文明,美化心灵,启发民智,更是亲身向社会提供均等服务的机会,是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高校图书馆人应具备的敬业精神并不都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工作实践慢慢培养,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做好各类型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工作,还应发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如果只一味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忽略了图书馆人的人文关怀,可能无法让读者感到满意,也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理念的实现。

(七)科学馆藏文献结构比例,实现资源共享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物质基础,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读者服务的质量。任何一个部门,信息中心都不可能在有限的人力、馆舍、经费的情况下,把所有的信息采集齐全,加工整理并迅速传递,如何建设一个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各种馆藏文献信息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全面均衡地提供文献信息,构建一个合理的文献信息体系,要求我们进行详尽而科学地调查研究,弄清楚各方面的文献信息的要求。然后,根据读者多少,专业设置的多少,文献需求的不同特点等,制定出一个经费分配标准,拿出一个相对科学而完善的方案和采购计划,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读者提供全面、均衡、和谐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应加强各大学图书馆的联合采购,建立相应联合采购服务机构,尽量避免重复,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文献的最大效应。参考文献:

篇6: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

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培训工作的意义和读者培训的主要类型,提出了解决当前读者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作 者:廖剑岚 Liao Jianlan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33 刊 名:情报探索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3) 分类号:G25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培训  

上一篇:雷雨的教案下一篇:有趣的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