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2024-08-02

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通用10篇)

篇1: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丰润区东实验小学

李颖

当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为我们介绍思维导图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但听着听着,我渐渐领悟到,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方法,一定会提高工作的效率。

接着,学校开展了研讨示范活动,几位不同学科的老师把自己做的思维导图一一展示给大家,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备课方式的清晰高效,并弄清楚了应该怎样操作。

我们四年级组老师在教研活动时,开始运用思维导图集体备课,当我们把教材理解、教学目标、预习、教学流程一项项整理好时,一课书的备课都呈现在一张A4纸上,我们又为它配上了不同的色彩,这样,更加清晰明了,我们都觉得,比以前的备课方式更加省时高效。

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白校长为我们介绍了怎样教学生做思维导图,让学生做?我们又感到了压力,因为学生年纪小,领悟能力也相对较弱,能做吗?按照校长的方法,我在讲《秦兵马俑》一课时,带领学生试着做了一次,孩子们的作品交上来后,我觉得完全超乎了我事先的想象!孩子们领悟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做的都可以和老师的相媲美了。

赵主任又为我们作了中年级语文的具体要求,分成作者简介、好词好句、主要内容、表达特色几个方面,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当明确要求后,孩子们做得更加得心应手了,一天的时间,一张张各具特色的作品呈现在我面前,我惊讶于四年级孩子的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他们不仅从内容上设计全面,还根据自己的内容绘制了不同的图案,在绘制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不少知识,认识到了思维导图的好处,还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杨奥琪妈妈说:“孩子们画得真是各种各样,都很漂亮,分类都很清楚,这样做起来能够使课文更形象,更有条理性,能孩子记忆深刻。”王一涵妈妈说:“每个学生的思维导图都很有创意,分类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都得到了锻炼。”陆禹璇妈妈说:“孩子们做得太棒了,都很有想法,把课文内容分析得很到位,让人一看就明白,思维导图对孩子们的帮助太大了!”张梦涵妈妈说:“孩子们都棒棒哒,内容主次分明,颜色搭配很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思维导图这个方法真不错!”

作为老师,我非常感谢校长为我们介绍思维导图,它不仅适用于老师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希望思维导图在我们不断的学习完善中,使语文课堂更加有趣高效!

篇2: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通俗地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勾,每一个挂勾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勾。简单地说,是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发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二、思维导图的产生与发展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 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Tony Buzan大学时代经历了学生典型的“朝圣历程”,在遇到信息吸收、整理及记忆的困难问题后,前往图书馆寻求协助,却惊讶地发现没有教导如何正确有效使用大脑的相关书籍资料,经历这些挫折后,也让Tony Buzan开始思索可不可能发展新的思想或方法来解决这些普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于是,T o n yBuzan开始研究心理学、头脑的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渐渐地Tony Buzan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这个看似微小的发现,却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的满意发展。T o n yBuzan曾试着将脑皮层关于文字与颜色的技巧合用,发现因作笔记的方法改变而大大地增加了至少超过百分之百的记忆力。

逐渐地整个架构慢慢形成,Tony Buzan也开始训练一群被称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地变成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分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1971年Tony Buzan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

篇3:阅读可以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如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我们要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周瑜与赤壁之战等历史知识, 还要介绍与作者相关的文学知识。如作者的生平、文学成就、王安石变法、“乌台诗案”以及儒家和道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对苏轼的影响等, 以便使学生对作者以及诗歌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又如我们如果平时多阅读一些关于自然科学的文章, 那么高考的科技文阅读多会迎刃而解。我平时经常看一些地理和生命科学的文章, 对一些科学术语有皮毛的了解。在教授《古生物与大陆漂移》这一课时, 我觉得文中所讲的古生物的进化理论非常形象且通俗易懂, 而学生对此却感到理解困难。这里面很大的原因也许就是知识的积累少的缘故。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阅读大量的文史及自然书籍对我们上好语文课十分有益的, 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语文课更高效。

那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阅读哪些书呢?我认为, 我们既要读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又要读《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和汉乐府。既要学习文言经典, 又要阅读现代佳作,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览古今之人。同时还要有所旁溢, 历史与地理、宗教与民族、方言与民俗, 只要与文化相关的我们都可以读。我们也许终生也成不了胡适、钱钟书那样的大家, 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努力。掌握渊博的知识也许还不是优秀的教师, 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掌握渊博的知识。

其次, 读书最好成系统。例如我们要了解儒家思想, 那么我们就应塌下心来仔细地读一读“四书”“五经”, 以及一些古代学者对于儒家经典的专著, 切不可读一些快餐式的简本、大意以及所谓的精髓。只有真正读懂了《论语》, 我们才会了解孔子其实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 他也有爱恨情仇, 也有自己的脾气, 也食人间烟火。同时, 才会真正地理解“仁”的内涵, 并不像后代经学家所说的那样呆板、固执和保守。

再次, 语文教师阅读面可以更广一些。读史可以明智, 读武侠未必就不能看出世态炎凉、人情世故。只要我们认真阅读, 仔细思考, 便无书不可读;只要我们抱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学习态度, 每一本书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每一个人都会通过读书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

篇4:思维导图:让物理教学更高效

思维导图的绘制大致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把主题画在纸的中央。主题可以用关键字或图像来表示。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具体的、有意义的字或词。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2)考虑“次主题”,也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3)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来罗列要点。任何一个要点出现的时候,都可以自然地将它用“关键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4)整理思维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可以让学生时刻注意课堂的知识结构,将知识点放在相应的网络中,思维导图网络可以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对于一些特殊的结点,往往是考试出题的高频点,在思维导图中可以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字体标注出来。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课上把握主干知识,又能使其关注到过程和方法,从而将课堂学习过程通过简化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对本课内容从整体上加以把握,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和教师上课效果的目的。比如在教《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课时,可将下一节内容与本节内容合并,将课堂内容简化成如下思维导图(见文末)。

在教与学中还有更多空间使用思维导图,将教与学变得更高效,如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用思维导图进行共同讨论,完成教学设计,学生用思维导图制订复习计划、做笔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等。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激发了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绘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时不时产生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达到创新学习的目的。在今后的教学尤其是复习课教学中,有选择性地使用思维导图应该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篇5:智慧点拨,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一、捕捉“闪光点”,适时点拨,开启学生智慧的门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式教学的时机把握原则,点拨同样也要讲求时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冒出许多教师意料外的问题,尽管有时与课文的学习内容沾不上边,但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教师如果善于抓住机会,适时点拨引导,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探究活动,学生也有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小马过河》时,当师生讨论认同“小马不动脑筋,别人怎么说它就怎么做”时,一个另类声音出现了:“我认为小马做得也有道理,它做事非常小心。如果河水真的很深,那么小马下水一不小心,性命就难保了。换成是我,听了松鼠的话也会收住脚步,这样冒险的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显然,这是一种引人思考,含着一种强烈批判意识的声音,教师顺势而引:“是啊,生命只有一次,谁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那么听老牛说是浅,松鼠说是深,面对让人如此为难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得知河水的深浅呢?”学生讨论热烈,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像这样有价值的生成点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处处存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像这位教师一样善于引发学生思想共振而使其学有所得。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能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将交流讨论引向深入。教师更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尊重其特志特能特长,改变保守态度,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持异见,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二、抛出“疑难点”,顺路点拨,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中,学生对有些内容常会一带而过,表面上看似理解了,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运用“点金之术”,抛出“疑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其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和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学生表面上似乎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但其实并不能真正领悟其写法的精妙。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抛出这个“疑难点”:“这儿为什么用‘绿’而不用‘到’或‘过’呢?”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碰撞在了一起,有学生答道:“‘绿’比‘到’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另一位学生答道:“‘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还有学生说:“‘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还有的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正是由于教师的相机点拨,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

所以说,教师抛出课文大“疑点”,这也是在充分关注学生、懂得学生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问题,挑逗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矛盾中生疑,在解疑中启智,这样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挖掘思维点,多角度点拨,放飞学生创新的翅膀

一个问题有时沿着一个方向去思考,容易引起思维定式。如果教师能够从多角度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方式,换几种角度思考,往往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常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特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针对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往往可以获得新的发现。

例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在学生讨论文中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时,一位学生说:“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假意说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就把璧骗回来了。”一个“骗”字,尽管容易被人忽视,但却是不可小看的错误。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点,让大家讨论:“璧是被蔺相如‘骗’回来的吗?从课文中找找根据。”学生细读课文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能说是‘骗’回的,因为这块璧本来就是赵国的。”

“蔺相如是用妙计把璧要回来的,我觉得这里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过人。”

“蔺相如拿到璧后,还对亲王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十分勇敢。”……

这不仅仅纠正了一个“骗”字的错用,而且以此为契机,从多方面深入挖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即使是读同一篇课文,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合作,取长补短,还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更要善于挖掘思维点,多角度点拨诱导,充分挖掘其潜能,充分展示各自的长处,从多方面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个性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发展。

四、抓住“拓展点”,适度点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求知欲比较旺盛,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知识,而对课堂以外的知识必定怀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抓住教学契机和激发点,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点拨,撩拨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自觉地投身于课外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想象是否还有另外的方法去捞,比较哪一种方法最好,可以结合当今的科学技术,让学生充分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去得出结论。也许学生的答案不太符合实际,可行性不高,甚至有点天马行空,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其积极性,然后对其进行引导。如此一来就能促进学生打开思路。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小女孩死后,到达天堂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再如《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如果乌鸦没有张嘴,故事将怎样发展。这一训练是要求学生从学过的知识中得出新东西,这里就需要学生结合对狐狸和乌鸦性格的了解进行再创作,虽然已经超出了语文的范畴,向生物学延伸了,但最终的归宿又回到语文中来,可谓一举两得。在课堂教学中,找出课文拓展点,给学生开启一扇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6:微课,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我在《看云识天气》中,以“卷积云”与“积雨云”为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制作了“微视频”,制定了“学习单”,在上课的过程中借助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较好的自学。翻转的课堂中则颠覆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此时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是他们交流课前学习的舞台,课堂为他们打开了求疑解答的大门,课堂成了他们拓展思维的空间……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达成自我的目标;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发展的航标。而教师也真正成为了一名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师的组织下,小组学习卓有成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思维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孩子们眼里,这个课堂是活跃的、不受拘束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在趣味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拓展了知识。孩子们还认为课堂里的小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小组的交流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帮助,事半功倍。全新的理念,清晰的指导,有效的学习,无限的拓展,让我们的孩子在知识中徜徉。

二、化静为动,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 语言的桥梁。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利用微课不但解决了这个困扰我们已久的问题,还培养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比如运用微课,将与童话故事中的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利用他们内在的逻辑关系,直观真实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既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认识字,又能享受童话故事里的乐趣。

比如《小熊住山洞》一课,可以用微课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呈现六幅图画:小熊想建造一间木头房子;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熊想砍树却不舍得砍;小熊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上课时先让学生看微课视频,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进入识字的教学过程。通过直观动感的视频画面与轻快富有生气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领悟生字的意思。利用微课,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好。微课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想象、联想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字。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认字能力,童话是创作文学作品的源泉,识字因为童话故事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语文博大精深,许多内容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可感悟而难于表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深刻体会,同意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在微课的辅助下,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现有的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异议的问题交流讨论。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课本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微课对知识进行理解感悟,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微课的辅助,课堂气氛活跃开放,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变得更大更广,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和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镶嵌在祖国大陆南边的一颗明珠”。接着利用微课将西沙群岛的美景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受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想象去西沙群岛去游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交流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四、鼓励尊重,求索创新,让学生展现自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任何学生都积极鼓励尊重,没有歧视,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参与适合自己的学习过程,大胆求异,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展现出自我。教师多方位、多角度创造性地创造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在教师耐心的鼓励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但自信心被激发,学习的创造性也被激活,学习的主动性就大大提高。尤其是微课的加入,也为教师引导小学生开展求异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微课形象生动,教师在此基础上旁征博引,增加了说服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教师用微课展示太阳、星空辨别方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辨别方向的方法?这时教师允许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讨论,并予以鼓励,不管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学生尊重,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你的看法很独特!”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变得喜欢发言,喜欢学习,喜欢上语文课。

篇7: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

语文教学目标, 是指语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它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原有的语文基础以及自我教育教学经验等因素, 在课前所设定的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又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备课要从这三个维度来确立教学目标。这样教学任务明确, 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需要注意的是, 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 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 我们要分清主次, 合理分配。当目标精了, 重点准了, 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二、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教师有效指导的意义在于教师发出的信息是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 会对学生产生正效应的影响, 而不是背离教学目标, 甚至自相矛盾的负效应。高效的语文教学, 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就拿朗读指导来说, 有效的朗读指导, 应体现在学生通过指导, 能于朗读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事物或情境, 能于朗读中逐渐融入自己的领悟和情感, 并把在品读过程中感悟到的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哲理以及难以名状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 表达出来, 释放出来, 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 并于朗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 通过老师的朗读指导, 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催化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理解,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就必须有师生情感的共同投入。

三、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时下, 我们经常看到, 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 有的字音还没读准, 句子还没读通顺, 词语没理解, 课文还不熟, 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 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 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 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 如此, 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 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 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 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 理解肤浅, 泛泛而谈, 不得要领。所以,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 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

四、有效地检查学习效果

光制定学习任务还远远不够, 老师必须经常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一节课上要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不能因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就忽视了对效果的检查。在临近下课的时候, 一定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 或提问, 或复述, 帮助学生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可以保证一节课有种有收有劳有得了。

总之,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紧扣教学目标, 进行有效地学法指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行, 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 有所提高, 有所进步。

篇8:借助“反思”,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一堂成功的课难免也有疏漏之处,对其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做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助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新课程把教学反思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称之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还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没有个人思考,没有对经验的总结,教学就会沦为一种重复而单调的工作。语文教师应该把教学反思作为自己提升教学能力的法宝,以思促教。作为语文教师口才是非常重要的,要运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妙趣横生的语言、富有个性的语言、接地气的网络语言,让学生喜欢你、崇拜你,如醉如痴地聆听你的课。而经常撰写教学反思是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不断的反思更会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早日成为反思型、专家型的教师。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学反思,借助反思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率。

明白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我们再说说教学反思“思”什么?

1.反思教师的教学感受。有时候我们上完一节课感觉十分愉快,而有时又感觉很郁闷:明明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却讲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没有把文章字里行间所蕴藏的自然美、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等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没有达到课前预设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反思:这节课通过这篇课文我要传达给学生哪些知识?我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我要用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真切地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从而热爱语文,主动学习语文,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通常情况下,能让教师感觉舒畅的教学过程,学生也一定很愉快,收获也多;令教师感觉很失败的课堂,学生也一定听得云山雾罩、稀里糊涂。因此,要想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时时反思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及时记录在教案后,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因为有些灵感是偶发的,也是稍縱即逝的,而记录的过程就是一次再思考的过程,也是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努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反思学生的课堂反应。一节课学生如果听得昏昏欲睡,神思游离于课堂或东张西望,寻找隐藏在某个角落的兴奋点;或思维停滞,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解答,那一定是教学语言太苍白,教学方法太单调,或者是作品内容距离学生太遥远,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的缘故。那么教师就应该反思:怎样让遥远的故事变得亲切、新鲜、生动;怎样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遥远的山村,和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如何用充满激情的诗一样美的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把故事和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和故事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只有找到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爱上语文。网络时代,学生的语言相当丰富,教师如果不积极学习,不随时更新知识,就会落伍。试想,我们用过时的语言和学生对话,学生能佩服我们吗?他们能愿意听我们讲课吗?时下的多媒体设备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课件、视频、图片、音乐等渲染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语文课堂更加轻松、愉悦、高效。

3.反思教材的核心内容。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语文教学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应对本学科、本教材、本单元、本课时的教材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这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点,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等。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了解了学生,才能在教材和学生实现无障碍沟通。

篇9: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教学导入,原则,策略

教育心理学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 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一语道破了导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只有精心设计导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学生的精力,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与求知的积极状态, 才能为整个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历来都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来优化导入环节, 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导入环节的优化浅谈如下体会。

一、导入的原则

(一) 内容的科学性

一是富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如果导入趣味性不强, 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关注, 学生是不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动机的。因此导入要具有趣味性, 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学生的精力, 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兴趣, 自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 学习时就会饱含激情, 就会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学得积极, 学得主动, 就会学有创新, 学有成效。二是具有针对性。导入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要贴近学生的基本学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知的学习上来, 才能使学生在充分运用自身基础知识主动思考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新知的学习。因此在设计导入时要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为出发点, 以所要讲授的新知为中心来设计导入。

(二) 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中语言是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手段, 是教师与学生沟通, 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 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轻松愉悦之感,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一是形象生动。教学语言不同于备课语言, 也不是单向的信息语言。要考虑到听觉形象的特点与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 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知识通俗化。二是融入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冰冷生硬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 只会拉开师生的距离, 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只有融入感情,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才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有文采。语言要生动, 要善于运用比喻、排比等, 充分运用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等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三) 形式的灵活性

再好的导入方法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而无法一直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在形式上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千课一面的导入方法, 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型, 不同的时机以多种导入方法来给学生不断的惊喜, 让学生有新鲜感与刺激感。

二、导入的策略

(一) 旧知导入法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地由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过程, 任何新知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新知与旧知间找准结合点, 要善于联想, 充分运用比较、对比等方法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以旧知来导入新知的学习。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 我们可以由《地震中的父与子》来导入:《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是令人敬佩的, 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同样是父爱, 却有着不同的形式。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也是讲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一课究竟又讲述了什么样的爱呢?这样联系前面所学来导入, 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 同时又在比较中顺利地引入新课的教学。

(二) 问题导入法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端, 是推动学生积极探索的原动力。一个富有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进入“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主动求知状态, 进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主动积极地探求新知, 从而成为知识的真正构建者, 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并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如在学习《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 我针对文章标题提出:有一个什么样的村庄, 从而突出文章标题中这样一词。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自然会积极投入到阅读中来, 并主动思考, 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

(三) 故事导入法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将故事引入教学, 可以给学生以愉悦轻松之感, 使学生在听故事中顺利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最佳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 找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者的趣闻逸事等, 以引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 故事可以由教师准备, 也可以事先布置让学生准备。学生被幽默的语言、感人的情节、可爱的人物所吸引, 进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

(四) 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实现了静态到动态, 抽象到形象, 枯燥到生动, 深奥到通俗, 无形到有形的转变, 可以强烈的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教学时播放相关的视频或音乐, 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降低学生的消极心理, 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参与教学, 从而使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态进入新知的学习。

(五) 名言警句导入法

名言警句、谚语格言是人类思想与艺术的集中体现, 有着内在的意蕴, 为广大学生所熟知。通过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古诗词与谚语格言来导入新课, 既可以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同时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总之, 导入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 值得我们进行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我们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运用先进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 对导入环节进行改革与创新, 探索更多更科学更有效的导入方法, 让导入更精彩, 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滕玉春.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1 (10) .

[2]赵吟秋.小学语文课的导入设计浅谈.教育与管理, 2012 (3) .

篇10:自主预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有鉴于此,笔者对学生的预习作业从形式到内容,以及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

一、更改作业名称,旧酒换新瓶

结合五年级提出的对“读书做笔记”习惯的培养要求,笔者首先将“预习作业”更名为“读书笔记”,从名称上给学生一种新鲜感,重新激起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

二、变换作业内容,被动变主动

提醒学生,这项作业很简单,一边读着书,一边就可顺带着把作业完成了。具体作业内容划分成4块,分别如下。1.我“会”积累。作业内容为在初读课文过程中,积累自己遇到的不认识的字、词,以及读了文章之后自己觉得比较优美的词、句、段等。2.我“能”质疑。主要是找出在阅读课文时自己无法理解的词、句,以及针对作者的遣词造句,文章的内容、中心、表达、情感方面的困惑等。3.我“要”解惑。这一块内容主要是对自己前面提出的疑惑通过多种学习渠道解决后的书面记录。4.我“有”感悟。可以是在老师还没有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自己初读课文后的完全个性化的所想所感。这四项作业内容层次清晰,易于操作,最重要的是,“我‘会’、我‘能’、我‘要’、我‘有’”的出现,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强调了分享收获的成功感,从心理情感上扭转了学生对预习作业的惰性和松懈情绪,把先前被动地要去读书、写作业变成了学生主动地读书、探究,从而更好地展示自我的学习活动。

三、改变评价重点,完成作业变成自我展示

对每次预习作业,笔者都特别重视,仔细批阅,因为学生作业里出现的“质疑”,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内容指明方向,课堂上才能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学生自己的“解惑”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学情,了解课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课前吃透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作业中学生的感悟,应是他们阅读理解的成果,是学生智慧、灵感的呈现,对此笔者尤其重视,即便是幼稚的、片面的认识,也都要从读书思考的角度加以肯定、表扬,不断鼓励和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特的体验,独立的思考。

对预习作业进行了如上的改革后,学生预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学习效率也逐步得到了提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是笔者改革之后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在上这课的前一天,布置了预习作业。作业收来,认真批阅了一组,发现所有学生都按笔记的四大块的要求进行了作业,说明此项作业并没有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可操作性。“积累”部分由于是摘抄性质的,所以质量高低区别不明显,从“质疑”部分开始,就显现出了学生个体语文探究、领悟能力的差异。自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质疑多是直接照搬文后的问题:“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中等生的质疑开始较多地关注字词:如“芬芳”是用来形容花香的,为什么文中用来形容空气呢?优等生由于有相对较为丰厚的知识底蕴,质疑的层次亦有所提高,提出的疑问大多是关于对诗句的理解这一层面的,如对青山和绿水话语的另解就是学生提出的,征求老师的解答。尤其是“感悟”部分,一部分学生在“笔记”作业之后,几乎就完全读懂了文章。

上一篇:2024年凤鸣学校春季开学典礼讲话稿下一篇:《职业病防治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