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移送书

2024-06-28

行政案件移送书(共14篇)

篇1:行政案件移送书

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函

武水罚移送字[]第号

本机关于年月日对一案立案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此案超出本机关管辖范围。

依照规定,现将该案移送你单位处理。

附:

1.案件有关材料件:

(1)……

(2)……

2.移送案件涉案物品清单

武安市水利局(印章)

年月日

联系人:

电话:

篇2:行政案件移送书

案件移送书

()安监管移字〔〕第()号

本机关于月一案立案调查,因在调查中发现,故此案已超出本行政机关管辖范围,根据的规定,移送你单位对该案件进一步审理,依法追究责任。审理结案后,请将处理结果函告我单位。

附该案件有关材料:共份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章)

年月日

篇3:创新食品安全案件移送机制

一、客观需要

创新食品安全案件移送机制, 及时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是践行食品安全依法治理理念、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一) 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需要

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涉嫌犯罪的案件, 有将相关案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的义务。这一点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中作了明确规定。该法第7条、第22条、第28条、第61条, 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案件的移送义务以及不移送的法律后果。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不仅是依法行政的需要, 也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需要。当前,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呈现多样化、隐蔽化、智能化等特征。但公安、司法机关拥有强有力的侦查手段和丰富的办案经验予以应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有利于追查源头, 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快速查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 更彻底地消除扰乱食品安全监管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只有建立顺畅的案件移送机制, 才能使法网疏而不漏, 有力地打击各类损害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食品安全犯罪行为。

(二) 预防和杜绝以罚代刑现象发生的需要

食品安全犯罪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 其特殊性在于, 该类案件一般是先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现查处, 然后再根据案件性质、情节以及危害程度, 决定是否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决定是否立案或立案数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机关材料的质量和移送数量的多少。然而, 在实践中存在着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故意不移送应该移送的涉罪案件, 导致应该移送的案件没有移送;存在受部门利益驱使, 部门领导主观上把一些应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构成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不移送, 而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所以, 当前建立食品安全案件移送机制, 杜绝以罚代刑,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性。

(三) 解决食品安全案件移送不力的需要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但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工作中, 由于各职能部门相互联络少、通气不够, 各自监管的角度、方式不同, 处理问题的依据不统一, 造成重复监管、多头监管、监管无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 我国食品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中化程度相对较低, 食品产业呈现多、小、散、低的现象, 这给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特殊的挑战。前店后厂、即做即售的小食品加工企业, 生产与流通环节难以界定, 容易造成执法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职能交叉、重复执法。如查处一些地下非法病死猪的屠宰加工窝点时, 涉及到商务、工商、质监、卫生等多个职能部门, 要多个部门进行联合办案, 因此具体由哪个部门牵头进行移送则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职责, 案件移送机制才能正常运行。

二、实践探索

为解决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长期以来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及刑事追溯方面存在的以罚代刑、有案不移、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现象,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等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如, 2010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 (法发[2010]38号) , 要求认真受理、审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移交的涉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 依法及时立案侦办, 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在案件查处工作中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协助的, 有关部门要积极予以支持。有关部门和机构要严格执行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及食品中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鉴定的相关规定, 为案件侦办提供依据。2011年12月20日, 农业部、公安部等八部门发布了《“瘦肉精”涉案线索移送与案件督办工作机制》的通知 (农质发[2011]10号) , 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 做好案件的督办工作, 加大对“瘦肉精”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 2006年3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整规办、公安部、监察部联合下发《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2010年1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 (法发[2010]38号) ;2011年1月18日, 卫生部发布实施了《关于加强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案件查办和移送工作的通知》 (卫监督[2011]14号) 。

以上这些规范性文件为食品安全涉罪案件移送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初步的制度安排和总体框架。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案件移送的基本要求。主要规定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决定, 做出移送决定的案件, 应尽快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履行规定的接受手续, 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展审查。检察机关应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依法进行监督, 及时跟踪食品安全监管机关移送公安机关的涉嫌犯罪案件, 对立案后久侦不决的案件加强督促, 并派员参加公安机关疑难案件的讨论。

二是案件移送程序。案件移送程序是落实食品安全案件移送制度的方式方法, 案件移送程序是否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案件移送效果的正常发挥。根据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的有关规定, 食品安全涉罪案件移送的程序包括启动阶段、核定阶段、移送阶段、接受阶段、立案阶段、交接阶段。

三、创新发展

食品安全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需要诸多制度的互相支撑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案件移送机制。依法依规做好食品安全涉罪案件查办和移送工作, 是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和公安机关必须履行的职责, 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关要高度重视,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凡是发现涉嫌犯罪的行为, 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案件移送。

(一) 建立涉罪案件移送沟通机制.

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关要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食品安全涉罪案件移送的联系机制, 加强案件移送后的联动配合, 确保工作衔接顺畅、案件查处及时有力。食品安全监管机关要认真开展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的调查取证, 做好证据收集、固定工作, 防止证据丢失, 必要时可以通报当地公安机关提前介入。需要其他地区协查、协办的, 要按照执法程序及时提出协查、协办要求, 协查协办地应当认真配合做好协查、协办工作。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和公安机关发现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超出管辖范围的, 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对跨省份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 省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和公安机关要及时向国家主管机关和公安部报告, 并及时做好案件移送工作。上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和公安机关应当对下级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和公安机关执行相关规定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定期抽查案件查办情况, 及时纠正案件移送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

(二) 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食品安全涉罪案件的移送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严肃工作, 要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与政治素质的培训与教育。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政治素质是确保食品执法质量的关键。为此,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行政处罚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食品安全法》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 能严格按法定程序收集和保全有关证据, 对违法事实、涉案金额等符合刑法关于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规定的, 要有诉讼意识, 及时向本机关领导提出移送建议, 写出移送案件的专题报告, 及时内同级公安机关移送, 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确保案件及时移送, 最大限度地避免漏移, 同时也为公安机关及时介入、收集固定诉讼证据争取时间,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证据灭失, 提高打击效能。

(三) 建立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机制

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模式在案件移送机制中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及时固定证据, 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在查处涉嫌犯罪行为的过程中, 由于其权限所限, 往往存在着调查难、取证难、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难等问题。对此, 公安机关基于自身有采取法定侦查措施的权力, 提前介入案件调查, 无疑有利于及时固定证据, 抓获涉嫌犯罪人。二是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标准。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对刑事追诉把握不准, 往往导致该移送的案件没有移送, 不该移送的案件却移送的现象, 不仅造成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浪费, 并且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移送案件的积极性。公安人员对刑事追诉标准把握较准确, 由他们提前介入案件调查, 可以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标准, 提高案件移送的准确率。三是拓宽案件线索来源, 增加案件移送数量。

(四) 强化案件移送责任追究机制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民众生命健康、社会稳定、政府形象, 非常容易引起轰动效应。某些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领导或地方政府领导存在怕担风险的心理、“家丑怕外扬”的心理, 结果是把案件藏着、掖着, 封杀在公众不知情的状态中。还有一些地方领导打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环境、为地方企业服好务的旗号, 为出了问题的企业充当“保护伞”, 干扰案件的移送和办理。

因此, 要把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失职要追究的行政原则融入到对食品安全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之中, 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该移送而不移送的案件和该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追究的, 要明确责任追究主体, 根据个案情况分清责任, 层层追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具体责任人员的责任;对涉嫌在移送案件工作中存在渎职行为的, 要坚决予以严惩, 决不姑息, 以弘扬正气、张扬法制, 遏制和减少违法不移送案件的现象。

(五) 完善涉罪案件移送法律法规体系

按照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行政处罚法》以及食品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涉嫌食品犯罪案件移送办法, 建立起包括案件移送范围、移送标准、移送程序、移送时间以及移送职责在内的各项工作机制, 以确保移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促进涉嫌食品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总之, 食品安全案件移送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复杂工程, 它不仅涉及到行政权与刑事司法权的关系, 也涉及到行政权在不同行政执法机构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关系, 还涉及到刑事司法权在公安司法机关之间的配置与协调关系, 食品安全案件移送机制系统梳理与构建, 必须依靠法制化的道路才能建立起来, 并得以有效运行。

摘要:当前,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 但形势依然严峻。建立和完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移送机制, 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机关与公安、检察机关的沟通与合作, 有利于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 有利于构建食品安全治理新机制。

篇4:举行“案件移送规定”听证会

本次听证会切实贯彻《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各项要求。一是该局按照听证程序的相关规定,先后通过《邵阳日报》等媒体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听证会的正式和旁听陈述人,让各阶层人士广泛参与决策。二是公正选取听证代表,代表分别来自医药行业、餐饮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社会公众等不同层面。三是开放式举行听证会,给予所有代表公平的发言机会,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市检察院、市法制办、市纪委相关部门领导等作为嘉宾参会,对听证会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并邀请市内多家媒体到场报道听证会情况。

听证会结束之后,媒体记者就《移送规定》的制定采访了部分听证代表。代表们普遍反映,《移送规定》的制定,进一步体现了食品药品监管执法的公平公正,增强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力和执行力。会后,该局还将听证意见采纳情况形成听证报告向社会公布,并对“移送规定”进行完善,按程序报批后以政府规范性文件颁布实施。

该规定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从制度层面上规范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涉刑案件的移送,更有利于社会公众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法的监督,从而推动该局依法行政、阳光行政、监管为民工作的有序开展。

黄萍/供稿

篇5: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回执)

(回 执)

今收到你单位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深宝人案移字

【20XX】XX号)欠薪逃匿案件。收到卷宗册页。

篇6:行政案件移送书

工作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德州市工商局紧紧围绕“依法行政,建设行政法治系统”的总目标,把法制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和总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更新监管执法理念,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改进监管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系统法制工作。几年来,共向公安部门移交案件5起,所办理的20余起复议案件没有一起发生复议撤改的情况。

一、高度重视复议工作

行政复议工作,对保障行政处罚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规范工商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执法办案是否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可以从行政复议工作中得到检验。市局党组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高度重视复议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将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法律知识丰富、学历高的同志充实到法制工作岗位,在全市127个工商所全部设立了法制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制工作网络,从而保障了行政复议工作的落实。坚决实施法制工作一票否决制,对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经复议撤改或者行政败诉,以及执法过程中出现玩忽职守、滥罚滥扣、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一律追究执法人员的过错责任。

二、积极探索,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在行政复议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量的有效方式和措施,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一)做好日常法律咨询和解释工作。法制科虽然没有对外的法律咨询职责,但是,经常有行政处罚的相对人通过电话或亲自到法制科咨询反映有关情况。我们认识到对当事人有关的疑问或反映问题答复不好,咨询人很有可能进一步提起复议或诉讼。对此,科室人员耐心细致的向咨询人进行法律解释,大部分当事人意识到其行为确实违反了工商法律法规,接受了工商机关的处罚,减少了复议、诉讼案件的发生。近几年,法制科平均每年接待法律咨询200次以上,有效的降低了复议诉讼案件发生的几率。

(二)严格依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我们严格按照合法、公开、公正、及时、便民的行政复议原则,对行政相对人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根据审查情况,依法作出复议决定。首先审查复议申请人是否具有复议主体资格。申请人是否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2004年,威海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对齐河县工商局的扣留强制措施不服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经我们审查,该强制措施的相对人是其经销商,而不是威海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被扣留啤酒的所有权已为经销商所有,威海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不具有提起行政复议的主体资格,据此,我们作出了不予受理的决定,而经销商也未在提起行政复议申请。二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主要审查行为的主体是否具有行政执法资格,是否在其管辖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行为的内容是否合法;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定性是否准确。三是审查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符合法定的形式,是否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四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主要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过罚相当、公平合理,有无显失公平、畸轻畸重的情形。

(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步伐的加快,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这些对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复议过程中我们发现行政执法中的问题,除告知被复议单位注意纠正外,我们还及时告知其他有关单位,杜绝出现类似行为。如2005年,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能力的通知》,对近期复议案件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要求各单位提高认识,严格程序,增强广大执法人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自觉性,加强执法监督,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依法办案的能力。

三、多项措施提高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

要做好行政复议工作,达到“复议不撤改、诉讼不败诉”的目标,基础工作是行政执法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全员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制定了《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日制度》,要求副科以上干部带头学法用法。重点抓好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实行了一月一法一考,成绩与上岗执法挂钩制度。结合执法能力建设年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了法规知识竞赛、现场模拟培训、执法案卷评比等多项活动;并邀请省局领导、法学院教授、市检察院、法院等专家,多次开展大规模法制培训活动,极大促进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实行了重大案件集体审批制度,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案件提交案件核审委员会集体核审。推广了“案件核审流程表”、“行政处罚建议审批表”等办案文书,完善了执法程序。在全市推广了烟台“一制四化”制度,实施了案件主办人制度,结合国家局开展的“四项清理”工作,在全市工商系统推行了《重大案件回访制度》,对每年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的30%以上进行回访。于今年9月制定了七项法制制度,对部分已实行的法制制度进行了完善,并施行了新的制度。这七项制度包括: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批制度、行政强制措施及罚没财物处理监督制度、行政处罚立(销)案监督制度、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制度、行政处罚案件主办人制度、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监督考核办法、工商所法制员工作制度。七项制度的实行,建立了权责明确、量质并重、奖惩分明的执法办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办案行为,加强了执法监督。

加强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实行执法监督“四个延伸”,一是从对案件处罚结果一个环节的核审监督,向立案、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等各主要环节的监督延伸,我们实行了行政强制措施及罚没财物处理监督制度,要求办案机构在实施强制措施后三日内,将有关文书送法制机构备案,并加强了对罚没物品的管理和监督。设计实施了《行政执法案件执结情况登记表》,由执法科室在案件执结后填写一式三份,分别交分管局长、财装科、存档,督促了案件的执结。二是从对单一行政处罚案件的监督,向对登记许可、管理收费等各种行为的监督延伸。我们与纪检监察、财务等科室联合,对以上行为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并通过部分复议、诉讼案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纠正,加强了对以上行为的监督。三是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核审,几年来核审规范性文件50余件,提出各类建议和意见30余条,从法定职权、法律程序等方面加强了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四是建立了法制员工作制度,把监督的重点延伸至基层,逐步实现对执法者的全员监督。此外,我们还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配合市政府法制办清理了行政许可及依据,完善了行政许可政务公开制度,并将有关职能、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法律依据、收费依据、办理程序、时限等内容进行公开,广泛接受了社会的监督。

四、密切与司法部门协作,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交制度 为保证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依法惩罚犯罪行为,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我局一直非常重视涉嫌犯罪案件移交工作。

(一)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实施后,我们及时组织对该项法律法规的培训,邀请市法院、检察院专业人员讲课,并对《刑法》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组织了系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对涉嫌犯罪案件必须移送的认识,促进了执法人员对有关法律的理解和执行。

(二)加强案件核审。对执法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在案件核审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应当移交的案件,我们及时提出建议,避免出现以罚代刑的情况。几年来,我们共核审一般程序案件300余件,建议移送案件5件,保障了涉嫌犯罪案件的及时移送。

篇7:行政案件移送书

第一条:各行政执法机关分别确定一名责任人员和联络员,并将名单和联系方式报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由各行政执法机关联络员负责定期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察机关通报行政执法案件情况。

第三条:通报案件范围包括行政处罚案件情况、已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及处理情况、涉嫌犯罪尚未移送县公安局的案件情况、行政违法案件情况。

第四条:行政执法机关对立案查处的违法数额达到犯罪追诉标准 80%以上的行政处罚案件,应该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5 日内向人民检察院通报相关情况。

第五条:人民检察院和行政执法机关定期召开信息通报会和联席会议,通报相关案件情况,共同研究和解决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六条:人民检察院对亍行政执法机关未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可以向相关行政执法机关调阅相关案卷材料,必要时可以要求行政执法机关丏门通报有关案件情况,说明不移送理由。

第七条:行政执法机关对人民检察院调阅、查询案件材料的工作应予以配合,提供查阅、复制相关材料的方便条件。第八条:行政执法机关建议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将审查情况书面回复行政执法机关。

第九条: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在办结后一个月内将办理情况书面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

第十条:行政执法机关对发现的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应及时向人民检察院或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对亍移送的行政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将是否立案的决定和办结情况在一个月内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

第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和行政执法机关初步建立“网上衔接、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实现行政执法机关信息管理系统与人民检察院的信息联网共享,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行政案件移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处罚案件移送管理,规范执法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移送的行政案件包括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相互移送的行政案件,行政主管部门向其他行政机关移送的行政案件和行政主管部门向司法机关移送的行政案件。

第三条 各行政主管部门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移送到对该案有管辖权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机关办理。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自己办结的案件,需要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追究行政相对人其他行政责任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机关办理。

第四条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的案件,当事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 行政案件移送由各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镇法治办统一办理手续。

第六条 因管辖权问题向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机关移送行政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行政案件移送书;

(二)涉案物品清单;

(三)案件证据材料原件。

以上材料由案件承办机构提供,法制工作机构审核,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审理,经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案件承办机构负责移送。行政案件移送书副本与案件证据材料复印件留存。

第七条 已办结的案件,因需要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机关追究行政相对人其他行政责任,而向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机关移送行政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行政案件移送书;

(二)涉案物品清单复印件;

(三)案件证据材料复印件;

(四)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处理决定书)复印件。以上材料由案件承办机构提供,法制工作机构审核,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法制工作机构三日内会同案件承办机构办理移送手续,紧急情况下经分管领导批准及时移送。行政案件移送书副本与案件证据材料原件、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处理决定书)原件留存。

第八条 涉嫌构成犯罪应向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案件承办机构应当立即指定二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经法制工作机构审核,报经主要领导审批。

主要领导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三日内作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第九条行政主管部门在移送犯罪案件至公安机关的同时,应当将移交案件材料一并报检察机关,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

第十条 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案件移送书;

(二)涉嫌犯罪的主要证据(复制件),包括现场检查笔录、调查笔录(当事人供述和辩解,受害人陈述,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物证、书证以及专业机构的鉴定检验报告等;

(三)案件调查报告;

(四)已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当附上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制件),有罚没收入的,并应附上罚没票据复印件;

(五)先行登记保存或没收的物品清单(复制);

(六)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以上材料由案件承办机构提供,法制工作机构审核,经主要领导批准后,由法制工作机构会同案件承办机构办理移送手续。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签收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后,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将涉案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并办理交接手续。如不予立案,市、县局认为有必要坚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提请作出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复议,亦可函告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

第十二条 在查办违法犯罪案件工作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法院建立联席会议、情况通报、信息共享等机制,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第十三条 移送的行政案件,法制工作机构应在移送手续办结后五日内报上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行政主管部门的案件承办人员、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法定时限,各司其职;违反移送规定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篇8:行政案件移送书

(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二)涉嫌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载明案件来源、查获情况、涉嫌犯罪人员基本情况、涉嫌犯罪的事实、采取相关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处罚情况,以及认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意见等。

(三)行政违法案件的证据材料。证据材料应当包括行政案件调查中获取的案件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员陈述、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电子数据、视听资料以及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等。

(四)符合移送要求的涉嫌犯罪案件证据要件材料。

(五)行政执法机关取得的其他证据材料。

篇9:行政案件移送书

移送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办案件中的组织协调机制,健全和规范案件移送制度,提高办案效率,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党内有关法规及《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案件移送规定(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案件移送要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各司其职、依纪依法办案。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的移送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含乡镇纪委,县直各部门、单位纪检组织)、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受理的超出本机关职权,应当由其他执纪执法机关处理的群众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调查、侦查案件或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中发现超出本机关职权,应当由其他执纪执法机关追究党员干部法律和纪律责任的案件。

第四条 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各自的职责、权限和程序移送和办理案件,不得失职失责,不得越权越位,不得相互替代和包办。

第五条 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中,发现应当由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处理的问题,应当将举报内容及时摘转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党员或监察对象涉嫌犯罪的,应按有关规定协调司法机关及时介入,协同办案。

纪检监察机关调查证实党员或监察对象涉嫌犯罪的,应及时作出党纪政纪处理,然后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也可先移送司法机关,再适时作出党纪政纪处理。

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党员或监察对象有违反其他行政管理法规、规章的,应当在对该案件作出处理后,将案件事实材料、处理结果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执法机关。

纪检监察机关在移送党员或监察对象涉嫌犯罪的案件时,应按规定将罚没财物一并移送司法机关;在办理党员或监察对象不涉嫌犯罪的案件时,应按规定将罚没财物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各部门、单位纪检组织,需要移送司法机关或行政执法机关的案件,应当通过县纪委监察局(由案件检查室受理)办理移送手续。

第六条 人民法院办结的涉及党员或监察对象的刑事案件,应当将该案件的事实情节材料及生效的判决、裁定或决定在十五日内提交县纪检监察机关(由案件审理室负责受理);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经济和行政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党员或监察对象有违反党纪政纪应当受到纪律追究或组织处理的行为,应当将案件材料及时移送县纪检监察机关(由案件检查室受理)。

党员或监察对象在外省或外地犯罪被依法判决的,按照《中共中央纪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纪律检查机关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在查处案件过程中相互提供有关案件材料的通知》(中纪发(1989)7号)的规定处理。

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党员或监察对象涉嫌犯罪案件中,应将有关材料在立案后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机关;对构成犯罪而决定不起诉的,应在决定后十五日内,将不起诉的决定副本送县纪检监察机关(由案件审理室负责受理);对不构成犯罪而不立案、撤案、不起诉,但违反党纪政纪的,应当在十五日内将案件材料及时移送县纪检监察机关(由案件检查室负责受理)。

公安机关在办理涉及党员或监察对象的刑事、治安、交通肇事等案件中。发现党员或监察对象有应当受到党纪政纪追究的行为,应当在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案件的同时,将有关材料在十五日内移送县纪检监察机关(由案件检查室负责受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各类案件中,发现党员或监察对象有违反其他行政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应当将有关材料及时提供给有管辖权的行政执法机关。第七条 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国土资源、审计、税务、环保、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煤矿安全监察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发现党员或监察对象有违犯党纪政纪行为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提交县纪检监察机关(由案件检查室负责受理);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移交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

第八条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共产党员或监察对象有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工作失职、不作为、乱作为或有其他严重错误的,应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提供有关资料,以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由案件检查室负责受理)。

第九条 凡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的案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1 年第310 号)。

第十条 有本规定第五、六、七、八条情况之一的,应当一案一送。移送或提交材料的机关应当填写《案件材料移送单》(附件一),连同有关材料一并移送。接受移送案件的机关收到《案件材料移送单》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在案件办理完毕后,填写《案件处理结果反馈单》(附件二),反馈给移送案件的机关。《案件材料移送单》、《案件处理结果反馈单》由县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填写。

第十一条 应当移送的群众举报线索,在受理之日起10 日内移送;应当移送的案件材料,在判决、裁定、决定生效之日起I5 日内移送;重要情况、重大案件应当及时移送。

第十二条 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遇到矛盾和问题时,由移送的机关提请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协调解决,重大案件提交反腐败工作协调会议或查办大案要案协调小组协调。

第十三条 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调查、处理、移送案件,需要提供证据、鉴定、甄别、政策法规咨询以及查阅案件资料时,各机关应当给予配合和协助。

第十四条 各级党政组织要建立与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案件移送制度,要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公、检、法确定的人员,每季度要向县纪委报告一次涉及党员、监察对象的处理情况。县纪委定期通报案件移送情况,研究和解决案件移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 严格案件移送工作纪律,对应当移送而拒不移送,瞒案、压案不送,以纪代法、以罚代纪,重大案件、重要情况不及时或不如实移送的,接受移送的线索、案件有不及时依纪依法调查处理的,视情节给予直接责任人员和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中共榆中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一

案件材料移送单:

根据《榆中县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案件移送规定》。现将案件材料移送你们,请将处理结果反馈我们。

附:1、2、3、单位(盖章)年 月 日

附件二

案件处理结果反馈单:

现将你单位 年 月 日移送的 案件处理结果反馈你们,请查收。

篇10:行政案件移送书

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

环发〔2007〕78号

(2007年5月17日)

一、为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向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依法惩罚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防止以罚代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称环境犯罪案件,主要是指涉及以下罪名的案件:

(一)走私废物罪(刑法第152条);

(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刑法第338条);

(三)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刑法第339条第一款);

(四)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刑法第339条第二款);

(五)滥用职权罪(刑法第397条);

(六)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

(七)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第408条);

(八)其他涉及环境的犯罪。

三、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公私财产损失数额、人身伤亡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后果、走私废物的数量、造成环境破坏的后果及其他违法情节等,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过程中,认为本部门工作人员触犯《刑法》第九章有关条款规定,涉嫌渎职等职务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检察院移送;发现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有关环境保护渎职等职务犯罪线索的,也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相应的人民检察院。

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应当收集并妥善保存下列有关证据资料:

(一)环境违法行为调查报告;

(二)调查记录或询问笔录;

(三)环境监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四)现场检查时的音像资料;

(五)其他可以保存的实物证据和其他证据资料。

对环境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同时移送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资料。

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发现有符合移送条件的案件,应当立即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组成专案组专门负责,核实情况后提出移送案件的书面报告,报经本部门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审批。

收到报告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移送的决定。决定批准的,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在二个工作日内办理向同级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移送手续;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将不予批准的理由记录在案。

对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依法应当给予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提请人民政府给予行政处罚。但是,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案件移送。

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书;

(二)涉嫌环境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三)涉案物品清单;

(四)有关监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五)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七、公安机关应当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的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移送书的回执上签字。其中,对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在24小时内转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受移送案件之日起三日内,依法对所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决定,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同时退回案卷材料。

公安机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的涉嫌环境犯罪案件,或者逾期不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报告本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改正。

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后的十日内向公安机关查询立案情况。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通知书有异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之日起的三日内,提请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复议,也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

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请复议申请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书面通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仍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建议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立案监督。

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案件,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其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依法实施行政处罚;被退回的移送案件的有关责任人员属于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监察部门处理。

十、人民检察院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的涉嫌环境监管失职等有关环境保护渎职等职务犯罪的案件或者案件线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对决定立案的,应当及时将立案情况通知移送单位;对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写明不予立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送达移送案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退还有关材料。

十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人民检察院不予立案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之日起五日内,要求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复议,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立案,或者在立案后经侦查认为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作出撤销或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认为应当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连同有关材料一起移送相应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并通知移送案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十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立案的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应当予以配合,支持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和调查工作,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和其他证据材料。

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正在办理的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必要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邀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相关调查工作。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正在办理的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要求提前介入调查和侦查或者要求参加案件讨论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和配合。

十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规定,对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应当移送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而不移送,或者以行政处罚代替移送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通报,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并对其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环保总局 公安部 最高人民检察院

篇11:案件移送函(定稿)

文号

本机关于 年 月 日对 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发现

。故此案不属于本机关管辖。依据 规定,现将该案移送你机关管辖。

附有关材料 份,共 页。

本机关联系人: 联 系 电 话:

价格主管部门名称、印章

年 月 日

篇12:案件移送申请书

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的申请执行人 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周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被执行人周某请求将该案中止审理,具体理由如下:

年 月 日,市人民法院裁定 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重整。年 月 日,市人民法院指定 律师事务所为 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的重整管理人。年 月 日,市人民法院裁定 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破产。

有限公司已向 有限公司管理人进行了债权申报。根据《破产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之相关规定,市人民法院受理 有限公司企业破产案件后,对债务人财产的其他民事执行程序应当中止。

综上,请贵院按照法律规定将本案中止审理,望予以批准!

申请人:

篇13:案件移送审批表1

案件移送审批表

(金卫食药监)药 案移审〔2013〕1号

案 由:金沙县益康堂保健品店涉嫌违反保健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案案件来源:日常监督

当事人:金沙县益康堂保健品店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李雷

地 址:金沙县城关镇紫金路文昌宫巷41号联系方式:***

受移送机关:金沙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主要案情及移送理由:

2013年7月4日的市场监管中,发现标示金沙县益康堂保健品店的宣传传单上发布标示新

加坡天正药业集团生产的“骨痛康胶囊”广告,存在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如“能全面清楚风湿致炎因子,杀灭痹毒,斩断风湿骨病的根源......杜绝二次复发”、“使

用当天:坠痛、酸痛、麻木、串痛消失......”、“巩固使用2-3疗程:风湿病彻底根除,肌

肉萎缩、肌肉无力等病症完全消失”等内容,无广告主管部门审批等违法问题。请依法处理。

经办人:

年月日

审批意见:

主管领导:

篇14:案件线索排查和移送制度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案件线索的收集。案件线索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日常督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其二是群众通过电话、信函、网络举报;其三是上级部门交办。案件线索的来源、基本情况、获取时间、案件线索发现(接获)者等等,要通过格式化的收集,为案件线索的进一步判别和排查提供原始的信息和依据,防止线索残缺和缺失。

第三条案件线索的报批。案件线索格式化收集记载后,由镇纪委提出拟处理意见,报请纪委书记审批。

第四条案件线索的排查。经报批的案件线索,由镇纪委牵头组织实施初查。

第五条案件线索的处置和移送。经过初查的案件线索,如在镇纪委处置权限内,则由镇纪委提出处理意见报请纪委书记审批;如需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的,由镇纪委提出拟处理意见,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后报请镇纪委书记审签;如情节较为严重,影响较为恶劣,需移送县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的,移送县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

上一篇:Ubuntu安全设置总结下一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7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