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报告单

2024-05-26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报告单(精选7篇)

篇1: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报告单

第一单元 沉和浮

实验名称:

1、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 实验步骤:

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实验结果

现象和结论:

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实验名称:

2、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 实验步骤:

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

2、1/

4、1/

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现象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

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串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中得出增加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

3、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

实验名称:

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器材:同体积不同重量的一组物体、同重量不同体积的一组物体、水槽。实验步骤:

1、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把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按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6、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我们的结论

现象和结论: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也可以这样说: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备注:若没有相关的配套材料,可用一个带盖的小瓶子和沙子来做第一个实验,用天平称量出相同重量的几个物体做第二个实验。

实验名称:

4、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1、会用烧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实验器材:橡皮泥、烧杯、水 实验步骤:

1、在烧杯里放入100毫升的水。

2、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预测沉浮,再放入水中观察,记录沉浮状态和排开的水量。

3、把同样体积的橡皮泥做成其他的实心形状,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预测沉浮后再实验观察,记录排开的水量。

4、用同样体积的橡皮泥作成其他的形状(船形、饺子形、乒乓球形、盒子形等),尝试让马铃薯浮起来,记录排开的水量。

5、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只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改变排开的水量,橡皮泥在水水中是浮的。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备注:

1、实验用的橡皮泥建议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工业橡皮泥,真的要用一般的彩泥建议分别用一种颜色制作一种形状。

2、烧杯的刻度不容易准确的观察排开的水量,可以贴一张打印好的小刻度纸。实验名称:

5、橡皮泥造的船装载量有多大 实验目的:

1、知道相同体积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排开的水量。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实验器材:橡皮泥、垫圈、水槽 实验步骤:

1、讨论造船方案,怎样尽可以让自己的小船载重量大。

2、提供相同体积的橡皮泥,分组实验。

3、进行组际比赛,记录各小船的载重量。

4、总结概括载重比赛中的科学原理。

现象和结论:相同体积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备注:

1、载重量的多少不仅和排开的水量有关,还与船体牢固、摆放垫圈手法有直接关系。

2、实验中排开的水量比较难测量,故实验记录不作要求。实验名称:

6、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目的:

1、知道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能运用浮力和重力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实验器材:大块泡沫块、水槽、弹簧秤、带吸盘的小滑轮、细线 实验步骤:

1、用弹簧秤测量大块泡沫块的重量。

2、在烧杯里加入200毫升的水,按书本13面的实验图组装好测量装臵。

3、测出泡沫块小部分浸入水中时的拉力,计算出这时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4、测出泡沫块大部分浸入水中时的拉力,计算出这时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5、测出泡沫块全部浸入水中时的拉力,计算出这时候泡沫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6、整理分析数据,概括结论。

现象和结论:泡沫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或:泡沫块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备注:

1、这一实验中排开的水量差别是很明显的,但不好测量,故略去这一内容。

2、泡沫块的大小要合适,太小数据对比不明显。

3、由于泡沫块过轻,用普通弹簧秤基本上测量不出自重,用木块做这一实验效果更好。

实验名称:

6、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目的:

1、知道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知道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它们所受到的浮力不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泡沫块、水槽、弹簧秤、带吸盘的小滑轮、细线 实验步骤:

1、利用“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实验装臵继续进行实验。

2、先测量大泡沫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拉力的大小,算出此时浮力的大小。

3、测量中泡沫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拉力的大小,算出此时浮力的大小。

4、测量小泡沫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拉力的大小,算出此时浮力的大小。

5、分析实验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越大。备注:

1、这一实验中排开的水量差别是很明显的,但不好测量,故略去这一内容。

2、泡沫块的大小对比要明显。

3、由于泡沫块过轻,用普通弹簧秤测量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块都显示不出自重,故建议用木块做这一实验,效果更好。木块比泡沫要好一些,但实验室的测力计也很难测出一块适合做这个实验的木块自重。

这里有一个矛盾,要能测出自重,木块要大,大了,容器也要求大,有刻度的大容器实验室找不到。。。。

实验名称:

7、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实验目的:

1、知道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能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画示意图,解释物体在水中下沉的原因。实验器材:水槽、弹簧秤、大块橡皮(或钩码)、细线 实验步骤:

1、测量大块橡皮在空气中的重力。

2、测量大块橡皮小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3、测量大块橡皮大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4、测量大块橡皮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5、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备注:

1、橡皮自重一项不放在表格中,以免学生误解。

2、要让学生明白上浮和下沉物体浮力的不同计算方法: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重力-拉力,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重力+拉力。

实验名称:

8、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实验类别:演示实验+体验实验

实验器材: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各一杯分别标上序号,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实验步骤:

1、教师演示,把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中,观察沉浮。

2、学生猜测马铃薯时沉时浮的原因。

3、学生分组选一种液体做滴液加热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讨论分析,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沉浮状态不同。有许多液体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备注:

1、准备不同的液体,比如清水、盐水、糖水、味精水很有意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让马铃薯浮起来的不一定是盐水。

2、可在此强调酒精灯的规范使用。

实验名称:

9、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盐水)实验目的: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实验器材:盐、烧杯、马铃薯、玻璃棒、不锈钢调羹 实验步骤:

1、在烧杯里放入100毫升的水,把马铃薯放入观察沉浮。

2、放入一平勺的盐,搅拌至溶解,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3、重复第2个步骤,继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直至马铃薯浮起来。

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现象和结论:

在水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

备注:一平勺盐的测量方法是先用不锈钢调羹舀满盐,再用尺子在刮过 实验名称:

10、测量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实验目的:

1、知道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等 实验步骤:

1、测出钩码在空气的重力。

2、分别测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的重力。

3、计算出钩码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备注:

1、注意弹簧秤的调0。

2、浓盐水、浓糖水的浓度要大些,使实验对比更明显。

实验名称:

11、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浓盐水的轻重 实验目的:

1、知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实验器材:量筒、马铃薯、清水、浓盐水、天平实验步骤:

1、把马铃薯放在烧杯里,用天平称出马铃薯的重量。

2、把马铃薯放入量筒,利用测排开的水量的方法测出马铃薯的体积。

3、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清水,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清水的重量。

4、向量筒倒入和马铃薯相同体积的浓盐水,并称出总重量,然后计算出浓盐水的重量。

5、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发现。

现象和结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备注:

1、本实验需要用到量筒和天平,如何规范使用要向学生做一简单说明。

2、可联系前一课马铃薯在淡盐水中没有浮起来,说明淡盐水比同体积的马铃薯要轻。

第二单元 热

实验名称:

12、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实验目的:

1、知道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3、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实验器材:衣服、温度计、书本、一小瓶温水 实验步骤:

1、测量书本在空气中的温度。

2、测量书本包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

3、测量一小瓶温水在空气中的温度。

4、测量一小瓶温水在衣服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

5、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备注:

1、温度计一定要准确,要和室温保持一致。

2、衣服的测量要避免体温的干扰。

实验名称:

13、研究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目的:

1、知道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2、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实验器材:天平、酒精灯、试管、气球皮、夹子、烧杯、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1、装满一试管冷水并把试管口用气球皮包紧。

2、用天平称出装满冷水的试管的重量。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冷水。

4、用天平称出加热后试管的重量。

5、把包了气球皮的试管先后放入冷水杯和热水杯中,观察变化。

6、分析实验现象,概括结论。

现象和结论:加热前的冷水和加热后的热水重量没有改变。备注:

1、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加热时不要把试管口对准人。

实验名称:

14、观察水的体积变化 实验目的:

1、知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臵。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实验器材:烧瓶、烧杯、带塞子的玻璃管、冷热水、红墨水 实验步骤:

1、在烧瓶中装满滴加了红墨水的水,塞上带玻璃管的塞子,使水满上玻璃管,并在水的最高处做上记号。

2、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

3、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

4、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现象和结论: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备注:

1、加红墨水和用玻璃管目的是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2、橡胶塞要塞紧,水装好后要在玻璃管露出一小段。

实验名称:

15、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

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能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气球、冷热水 实验步骤:

1、在空锥形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

2、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

3、取出锥形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

4、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在热水中时气球膨胀起来了,在冷水中时气球瘪下去了,说明气体会热胀冷缩。备注:

1、把放入常温的水观察这一环节省略,以便实验现象更明显。

2、在做本实验之前,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比如烧瓶上插玻璃管、试管上蒙气球皮等,比较不同实验的效果。

实验名称:

16、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

1、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知道许多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

1、演示在常温下铜球能顺利地通过铜环。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铜球,然后把加热后的铜球放在铜环上,观察现象。

3、将铜球取出放入水中冷却,再把冷却后的铜球套进铜环。

4、分析实验现象,概括结论。

现象和结论:加热前的铜球能通过铜环,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重新冷却后的铜球又能通过铜环,说明铜能热胀冷缩。备注:

1、铜球要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以便保证实验顺利完成。

2、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实验名称:

17、四季成因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并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实验器材:电灯、地球仪、小标杆 实验步骤:

1、把四个地球仪摆成一圈,在圈中放一盏灯当作太阳。

2、在公转轨道上确定A、B、C、D四个方位。

3、调整地轴倾斜指向北方。

4、在北半球同一地点上都立上一根标杆,标杆正对太阳,观察地球仪上标杆的影长。

5、讨论: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

6、分析观察记录,概括实验结论。

现象和结论:地球公转至不同位臵,地球上各地的太阳高度不同,从而有了四季的变化。

实验名称:

1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实验目的: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2、用模拟实验、直观演示、示意图等多种方式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中间挖孔的两面色彩不一的纸板、纸张等。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手电筒正对着地球仪照射,分别让地球仪北极、南极倾向手电筒。)

2、直观模型演示。(用一个纸板表示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在纸板中间剪一个和地球仪大小差不多的圆,在纸的一面涂上黄色,另一面涂上黑色。把地球仪倾斜插进竖直在桌面的纸板中,让北极圈处在黄色纸板一面。)

3、如果地轴倾斜度更大会怎样,学生做实验或简单推理。

4、总结实验结果

现象和结论:地轴的倾斜造成北极和南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备注: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篇2: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报告单

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

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一些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学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学生自查资料,介绍科学家事迹,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敢于探索、崇尚真理的精神会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促进他们科学情感及科学素养的形成。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室的后墙角设立“科普书报城”,介绍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科普影院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非典“元凶”》专题片、《载人火箭重返地球》实况纪录片等,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改进,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篇3: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实验报告单

党建工作科学化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的时间内, 按照严谨规范的工作程序用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法, 取得最大的成果。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实效性让党建工作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一、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必要性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利益的牵制和发展的差距使的国际形式动荡不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自身强大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时期, 这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中还将面临着许多困难, 如地区差距拉大, 收入差距、就业难、人口老龄化严重等等困难, 这些都是需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党建工作关乎民生, 关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它的落实与否不能半点马虎。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积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科学理论

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必须让科学的理论和精神贯穿于党建工作中的各项活动中, 必须把握党建工作的客观规律, 以改革创新精神, 科学理论指导为前提。党建工作有两个必须始终坚持的核心思想: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思想路线的精髓;二是十六大提出来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高党建设科学化水平, 这是我们党对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从更高层面来看, 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出发, 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方法举措

(一) 抓好组织建设, 科学设置党组织。

党组织是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命令的战斗堡垒, 是党建工作的基础。科学设置党组织与建设高素质的党组织队伍及带头人, 是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党组织及带头人要把增加党的建设及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定位来展开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推行党建工作责任制,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深入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解决在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科学设置党组织的重要工作是建设高素质的党组织带头人, 按照党组织提出的“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培养党组织带头人, 提升党员干部科学发展能力, 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进而推进党建工作的创新。

(二) 加强教育管理, 保持党员先进性。

在新形势下, 要研究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方式, 通过培训资源整合, 创新学习教育方式, 提高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在开展党纲和政治理论学习时, 应大力推行课堂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实践相结合,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充分运用现代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教育。要善于把思想内容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中, 在活动中感促党员, 提高党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管理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化的管理理论。比如:可以通过建立“网上党支部”和“网上党校”的手段来加强网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发网上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新闻发布系统, 随时把党建的“脉搏”和动态以最快速度传递到各党组织, 实时动态管理。

(三) 创新完善党建工作的体制。

1.要健全和完善党内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平等和谐机制, 增强激励机制等, 根据各自的具体职能, 结合工作实际, 多搭建党员表演的“舞台”, 激发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的热情和责任。2.要完善创新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公示制、票决制、出党机制等。坚持民主评议党员, 表彰优秀党员, 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让不起党员作用、不愿继续留在党内的人敢于主动提出退党。

(四) 创先争优活动, 推动党建工作。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 让党组织和党员主动积极开展党建工作的热情更高涨, 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1.开展体现党的先进性、突出党主题, 提高党的民主执政水平的活动方式, 来增强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 调动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如开展“党员先锋岗”、“素质工程”等活动方式。

2.增强人本型和开放式的活动方式。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引导下, 创新党建工作的活动。如服务群众活动, “挂钩联系”扶贫帮困活动。通过开放式的活动方式来扩大群众的参与度。如开展党内外人才交流活动, 群众评议监督活动等。

(五)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在当前, 部分党员同志的党风不正造成了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 导致党内出现了一股贪污腐败之风。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十二五”目标的顺利实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就要号召全党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90年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 将宝贵经验外化为实际行动, 在作风上做出积极的转变并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活动, 使党成为纯粹的、廉洁自律的党, 以更顺利地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六) 建立党建督导体系。

1.科学设计党建督导评价体系。党建督导评价体系需将全面性和特色性统一。全面性, 评价体系是来指导党建工作的整体谋划、系统实施的。需涵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领域的内容。特色性, 是鼓励创新党建工作, 形成特色品牌。需考虑在评价体系中设置“特色建设”项目, 或对有特色的项目增加指标权重。

2.邀请党建工作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与到督导工作中。还可邀请其他同类的党组织来督导观摩和评价, 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十二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有新要求, 党务人员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手段、强化举措, 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摘要:“十二五规划”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时间是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党务人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背景下, 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建工作, 运用科学方法使党建工作卓有成效, 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党建工作,科学化

参考文献

[1]佚名.继续扎实抓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J].党建研究 (北京) , 2011, (6) :F0002.

[2]佚名.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J].党建研究, 2011 (1) :20-21.

[3]佚名.在创先争优中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J].上海支部生活, 2012, (1) :10-12.

[4]孟晓文, 张庆林, 王文年.推动机关党的建设走前头作表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J].金陵瞭望, 2011, (25) :19-20.

[5]牛龙.打造党建品牌激发党建活力——矿业公司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十二五”科学发展[J].钢铁文化, 2011, (11) :10-12.

[6]施洪甲.对加强“十二五”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 (中旬) , 2011 (9) :24-26.

篇4: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自测题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从2:30到2:40,分针顺时针旋转了()淮?:40开始,分针顺时针旋转()00。

3. 60dm3=()m3 1.2 dm3=() cm3=()mL

0.82L=()mL 3.05 m3=()dm3=()L

4.()=5 )=0.2==

5. a是自然数,如果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如果是假分数,那么a可以是()。

6.在○里填上“>”、“<”或“=”。

○○0.48○○

7.把一根5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m,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二、数学法庭(5分)

1.一个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2.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3.分数单位大的分数比较大。()

4. 3kg的与1kg的一样重。 ()

5.约分就是把分数变小。 ()

三、火眼金睛(5分)

1.把图形通过多次()后可以组合成右图。

A.平移 B.旋转 C.对称变换

2.整数中凡是2的倍数都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

3.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A.mL B.L C.cm3 D.dm3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 ,与②相对的面是()。

A.①B.④ C.⑤ D.⑥

5.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A.加6B.乘6C.乘2D.乘3

四、百花园地(23分)

1.填表。( 9分 )

2.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4分 )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6分 )

12和165和815和60

4.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分 )

0.15

五、图形世界( 16分 )

1.根据右图计算。(单位:cm)

(1)求表面积和体积。

(2)把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要使表面积增加12 cm2,该怎样切?用虚线表示切痕。

2.画一画。

(1)画出虚线左边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将“风筝”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玫健胺珞荨盉。

(3)将“风筝”B 向右平移6格,得到“风筝”C。

六、解决问题(30分)

1.在一块长45m、宽28m的长方形地上铺一层4cm厚的沙土。

(1)需要沙土多少方?

(2)一辆车每次运送1.5m3的沙土,至少需要运多少次?

2.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皮水槽长12dm,宽5 dm,高2 dm,做这个水槽最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3.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人数在250~300人之间。如果把所有学生按9人一组分组,正好分完;按10人一组分组,也正好分完。该校五年级有多少人?

4.在200m跑步比赛中,甲用了分钟,乙用了0.45分钟,丙用了分钟。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5.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了51枚金牌,其中乒乓球队获4枚金牌,跳水队获7枚金牌,体操队获9枚金牌,羽毛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1)乒乓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体操队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2)跳水队的金牌数是体操队的。

(3)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哪队获得的金牌多?

(4)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七、智力冲浪(做对加10分)

篇5: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总结

1.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

在实验室后面的墙上用玻璃制成一个透明的橱窗,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饲养槽、饲养笼,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鸡、鸽子、兔子、金鱼等。饲养小动物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2.设立科技作品展橱

在实验室的前面墙角放一个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更多的物品,把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设置科学工具箱

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篇6: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复习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学习工具准备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同学的课前学具准备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复习内容

本教材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有趣的动物

2、到苗圃去

3、能源与矿产4、环境污染与保护。让学生从动物的生活,植物的生长,能源矿产的分布、储存、利用,环境的污染及保护等来探讨与学习。

四、复习目标

1、认真复习《课堂作业本》,结合自己出的配套练习卷,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知识点。

2、自觉、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四、方法措施

(1)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3)、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五、复习安排

第一单元

(2课时)

第二单元(2课时)

第三单元(2课时)

篇7: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教学准备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班级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够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

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材内容 2.18—2.22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2.25—2.29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

5、浮力 3.3—3.7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3.10—3.14 单元复习概念梳理;

1、热起来了 3.17—3.21

2、给冷水加热

3、液体的热胀冷缩;

4、空气的热胀冷缩 6 3.24—3.28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热是怎样传递的;

7、传热比赛 7 3.31—4.4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单元复习;期中考试 8 4.7—4.11

1、时间在流逝;

2、太阳钟;

3、用水测量时间 9 4.14—4.18

4、我的水钟;

5、机械摆钟 10 4.21—4.25

6、摆的研究;

7、做一个钟摆 11 4.28—5.2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 5.5—5.9

1、昼夜交替现象;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3 5.12—5.17

3、证明地球在自转;

4、谁先迎来黎明 5.19—5.23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15 5.26—5.30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6 6.2—6.6

上一篇:暑假生活实践报告下一篇:如果做个保险销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