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就业问题

2024-07-09

浅谈农村就业问题(精选8篇)

篇1:浅谈农村就业问题

浅谈农村药品安全问题

灌云县四队中心卫生院张玉成药品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工具,药品安全是关系到群众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用药方便、有效、安全,逐步得到基本保障。但是,由于受农村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监督管理等因素影响,农村药品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目前农村药品安全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1、涉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随着国家教育的普及提高,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但尚有相当一部分涉药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对现行的药械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对农民合理用药的有效指导。

2、药品日常维护不及时、不到位

不少农村卫生室和药店不具备冰箱,药品购进检查验收不及时、不到位,普遍存在药品储存条件差,无储存货架,库房潮湿拥挤,药品和生活物品混放,中药材不能做到分开隔离等,致使药品在储存中出现变色、裂片、霉变、虫蛀、鼠咬等现象,药品抽样不合格率相对较高,药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3、特殊管理药品保管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有的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储存保管没有配备

专人双锁;不具备经营精神药品的单位,擅自经营精神药品;基层医疗单位在使用特殊药品方面也存在安全隐患。

4、药品零售单位随便销售处方药

有的药品零售单位不能保证有一名以上药师在岗,在药师离岗时,不能按规定停止销售处方药,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药,造成抗菌药物在农村的滥用。

5、药品不良反应存有漏报或不报现象

有的单位对药品不良反应漏报、不报,不能有效跟踪药品的不良反应,不利于药品的再评价。

二、农村药品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

1、安全用药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

农村从药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专业水平低,农民的自我鉴别能力和保护意识较差,农村药品监管面广、点多、交通不便,致使不法分子将假劣药品转向农村。

2、医药经济发展滞后,水平不高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民的医疗消费水平低,大型连锁医药超市不愿到边远的农村,医药经营网点相对较少,农民买药困难,客观上给违法违规经营者提供了市场空间。

3、涉药单位管理水平低,药品评价及服务意识不够,药品监管不到位等。

三、保证农村药品安全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乡镇卫生院“规范药房”和村卫生室“合格药

房”建设,加大农村医药卫生的基础建设投入

一是创建“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增加农村卫生服务设施投入,充实农村医药专业人员,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解决扶持资金,积极开展对药房工作人员药品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

二是健全落实药械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药械购销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不合格药品报告制度、处方管理等制度。不合格的药品要及时处理,保证不合格药品不入柜、不销售使用,做到防尘、防污、防鼠、防虫、防霉,配备货架,安全防盗设施,有完好的衡器和清洁卫生的药品调剂工具及包装用品,特殊药品按规定进行管理,并做到票、账、物相符。

三是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坚持主渠道采购,对购入的药械逐批验收,并有专门的验收入库记录本,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

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2、按照药品GSP管理要求,加大对药品零售单位的跟踪管理

药品经营单位一要把质量管理渗透到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形成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二要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实

行质量责任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3、继续加强农村从药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安全用药宣传工作

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涉药人员加强药械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从药人员自觉做到依法办事。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假劣药品在农村的流通,形成农村药品监管的群访群治网络。

4、强化监管力度,形成全程监管

加强药监、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对农村药品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打击制售使用假劣药械的违法犯罪活动,查处销售使用过期药械行为,坚决取缔无证、超范围经营药械形为。

农村药品安全关系到亿万农村的生命健康,通过完善“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建设,推进药店GSP谁工作,加强农村药品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现代化监管效率,加强政策法规的修订和衔接,对农村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实现农村药品市场安全状况的整体好转,彻底杜绝各类药害事故的发生。

篇2:浅谈农村就业问题

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 邱增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正确分析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提高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认识,积极认真探索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对策,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农村长治久安、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需要。笔者根据近年挂点惠东增光镇集联村,以及通过学习研究,谈谈农村社会治安问题。

一、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市情况看,在370万人口中62%在农村,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对全市来说举足轻重。近年来,公安机关对农村社会治安开展了综合治理,使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上升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村社会的生产、工作、科研、经商及农民生活秩序得到了有力保障,农村社会治安总体趋于平稳。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治安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一)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有所攀升。当前,农村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数量有所攀升,尤其是刑事案件的高发势态明显。如果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其增幅将难以预测。仅从刑事案件立案绝对数来看,呈现出逐年上升势头,且比重也随之增大。如惠东县增光镇,2004年刑事案件12宗,2005年达35宗;其中,盗窃、抢劫案件居各类刑事案件的首位,呈明显重化趋势,已经成为左右社会治安形势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有所增加。因山林、土地、水源、滩涂、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之争,以及其他矛盾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如增光镇集联村因唯达运动器材厂征地款引发的群众上访;增光镇政府前些年负债较多,群众经常到政府讨债;还有的个别基层干部素质偏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特别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易造成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增加。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仅具有影响面广、调解处理难度大、反复性强的特点,而且极易被敌对分子所利用,影响到农村社会秩序。

(三)村霸等黑恶势力危害一方。农村由于受数千年来宗法制度和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一些地痞、棍霸借助农村残留的封建行帮意识,垄断一方,形成了农村的流氓恶势力,无恶不作,危害群众,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四)赌博及不健康的活动较为盛行。近些年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农闲时间增多,加之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单调乏味,许多农民都在寻求致富之路,但有的想一夜成暴发户,主动参与赌博、买“六合彩”,导致农村赌博盛行。

二、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来看,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第一,受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的影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大多数以进乡镇企业及进城务工、经商为其就业方向。而城市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不但未能增加就业人员,反而有相当数量的职工被分离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综合素质偏低,择业机会极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二,受社会收入分配方式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经济已连续20年快速增长。但是,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一些地区农民生活困难,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分配方式不规范,调节手段不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为犯罪滋生提供了诱因和空隙。

第三,受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滋长,花天酒地,中饱私囊,腐化堕落,部分收入较低急于致富但又无致富门路的人心态失衡,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四,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不够到位。从农村地区发生的案件来看,多数以盗窃、抢劫、伤害、破坏水利电力设施等案件居多。这些案件虽具有侵害目标不固定、突发性和动态性强、破案难度大的特点,但都可以预防。而大部分公安机关侧重于城区的治安防范,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做得不深不细。一方面农村遏制犯罪警务保障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行政管理功能弱化,导致农村原有的犯罪防控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

第五,打击力度不够坚强。公安机关虽然年年搞集中打击整治行动,但由于专项行动一个接一个,广大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运转,使相当部分民警产生了疲劳厌战心理,“只求出工,不求有功”,还有些民警带病坚持工作,这些都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破坏了专项行动环环相扣的链式模式,导致事倍功半。另外,有的政法部门办案质量不高,执法不严,使犯罪分子不能受到应有的打击,在客观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

第六,流动人口管理措施不够得力。公安机关户籍管理没有走出以常住人口管理为主的僵化模式,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清查整顿工作不实,底数不清,出租房屋和用工单位管理不力,公安机关内部整体运行机制不协调等,造成管理工作失控,导致外来流动人口犯罪逐年增多。

第七,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机构瘫痪。目前,有的农村基层组织机构采取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消极防御的工作方法,单纯把抓集中时间、大规模的“运动式”工作作为主导工作,经常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抓得不够。特别是有些村干部生活腐化堕落,与农村群众的思想感情越来越淡薄,失去了群众的信赖,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第八,农民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生活贫乏。农村地区文化生活、法制教育工作发展滞后,农民除了种好自己的田园外,无任何有组织的文化娱乐生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不下去,法律普及率低,许多农民不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去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更不会用法律武器来寻求保护,从而成为“法盲”的牺牲品。

三、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的关键是全面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运用好行政手段,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齐抓共管。一是要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村委会是保一方平安的核心,它的作用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村的治安稳定,要把治乱与治瘫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治安化解矛盾、遏制犯罪的核心力量。二是要切实抓好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把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当作稳定社会治安的首要工作。三是各农村公安派出所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乡、镇、村及其企业,逐步建立适应农村改革及乡、镇企业改革新形势的治安管理目标责任制,把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同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四是要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组织,不断强化警治联勤。积极征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治保干部、综治干部与民警捆绑起来联合办公,坚持治保主任任职由派出所建议、工作由派出所考核,充分调动基层协勤人员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治安联防活动,从而夯实公安基础工作。五是大力推广农村保安服务业。要把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入到治安防控体系中来,把保安业务延伸到农村,在农村派出所内有针对性地设立保安大(中)队,使农村保安队伍成为服务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二)建立农村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坚持边探索边实践,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在日常管理中建立起长效机制。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打击犯罪机制。从本地区治安的实际出发,从群众安全感威胁最大的可防性案件入手,突出重点,认真研究分析发案时间、发案部位、案件性质和作案手段,不断提高打击犯罪的专业水平。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调整农村派出所接警、处警等环节,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妥善处置好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不断提高整体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健全和完善治安防范机制。根据辖区的自然环境、治安状况和经济条件,找准治标与治本的最佳结合点,从根本上遏制发案的上升势头。四是健全和完善工作协作机制。完善各警种日常联系、办案协作制度,把警务协作与其他工作一并纳入考核,最大限度地向农村治安管理工作倾斜。

(三)加强农村派出所建设的关键是改革农村公安派出所工作。在农村公安派出所建设上,一是要积极推进勤务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一乡一所,使其警力均达到10人以上。各县(市)公安机关要保证2/ 3警力投放到派出所,各派出所要保证2/ 3警力沉到管区工作。二是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对农村公安派出所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进行改革,把防范和管理工作置于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实现人人有岗、人人有责、人人有为。三是要严格按照“四统一”、“五规范”的标准,从人员、资金、装备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投入,不断推进农村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

篇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 但目前农业并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农民收入低, 那么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 大量的农民选择到城市打工, 可是他们的经济条件又根本不能承担孩子在城市读书。因此, 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现状

据有关调查表明, 我国目前大概有七千八百万的留守儿童, 其中百分之九十集中在农村地区。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 都是未成年儿童, 因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管教约束,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现状较令人担忧。

三、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主要是未成年的在校学生, 正是处于受教育时期。但父母长期在外务工, 家庭教育不完整。他们的监护人主要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大多缺乏必要的知识, 因此,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很多问题。

(一) 学习方面:

学习不认真, 成绩不理想的往往是留守儿童.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压力比正常学生大,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无法给予学习上的必要辅导, 家长的监督力度不够, 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 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 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方面:

许多老人在监管过程中认为, 让孩子吃饱、穿暖, 到年底还给其父母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就行了, 甚至有的担心管教太严, 孩子和他们不亲, 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则是不管, 很少注意在思想上教育留守儿童, 造成他们在行为习惯等方面较为任性。而父母, 又由于将孩子留在家乡, 内心有一种用物质来补偿他们的潜意识, 于是在金钱等物质条件上, 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这就养成了留守儿童在生活铺张浪费, 相互攀比, 不知道节俭的习惯。行为习惯差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现象。

(三) 情感方面:

留守儿童感到没有安全感, 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范错。由于父母长年在外, 相处时间少, 父母亲情淡薄, 然而父母亲情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 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又因为没有教育知识和教育经验, 有的因为生活所迫, 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 时常无所适从。

(四) 心理方面:

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后, 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 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 对父母具有很强的依附性。从内心想得到父母的关爱、辅导和帮助, 然而父母却无法给予, 导致孩子孤僻、自卑、叛逆等等。

四、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一) 家庭教育方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和人格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 在孩子读小学和初中期间, 家长尽量不外出, 至少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若双方都外出工作的,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监护人, 那么作为监护人, 应关爱孩子, 负起应有的责任, 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导, 不能听之任之, 正确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在外地应多与孩子联系, 尽量多创造条件与孩子在一起, 尤其要注重和孩子的沟通。在沟通、交流中, 应培养孩子一定的是非观念, 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不能常伴身边, 但不是不爱他们, 而是对他们更深沉的爱, 是为了给他们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学习条件。

(二) 学校教育方面:

在学校,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要关爱留守儿童, 时刻留意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并且, 应建立有效的机制应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比如为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 可以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家长联系卡制度。为了让班上的同学能够对留守儿童进行有利的帮助, 可以建立对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制度。为了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状况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为了改进和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机构。

(三) 社会教育方面:

留守儿童, 这是我们的下一代中不容忽视的一大群体, 他们的问题其实也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问题, 需要政府、社会共同来解决, 不能光靠父母和老师来扛。当地政府应当推出一些针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措施, 例如在一些打工者集中的大城市也成立“民工子弟学校”, 一些条件较好的公立学校也降低外地民工子女的入学门槛, 这样也能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篇4:浅谈我国农村节水问题

关键词:农村;农田水利;农村节水;意义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22-01

引言:从目前状况来看,农村节水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在农村由于农业的发展,农村用水量是不可小觑的。将农村节水项目开展成功,不仅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一、农村用水

(一)农村用水现状。

近几年来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非常之快,自来水已经普及到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存在一个现状,农村人民的节水意识非常差,人们用水现象十分严重不知道节约用水,这样就浪费了许多的水资源。农村用水主要用于农田的浇灌,日常人们的饮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牲畜的用水。其中农田灌溉是用水最多的它是用水中的大户,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方法在这方面浪费了许多的水资源。

(二)为何农村用水如此严重。

由于大部分的农村用水来自于地下水和江河水,农村的人们只意识到这些水是不会消失的,所以不知道节约用水。同时农村小工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农村小工艺的技术不科学工艺非常落后,因此用水量是非常大的。对于农田的灌溉人们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地面灌溉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投资少、能耗低、操作简单、费用低但是这种方法是非常浪费水的。以上这些都说明我国农村用水是非常浪费的。

(三)我国的农田水利。

我国农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备是比较落后的。首先,勘测不到位、规划不合理、设计的时间不充足、更重要的是资金的短缺导致了工作条件的简陋,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使得水利工程很难管理。其次,由于需要实施水利工程的范围太大,资金不足,改造目标虽然已经实施好多年了但是仍然处于改造干渠和分渠的状态。这使得其它支渠没有得到改造,再加上没有准确的对水量进行计量,这样的水利工程就会出现漏水、跑水的现象,使得水资源浪费。最后,由于我国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较少,使得农田水利工程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二、做好农村节水

(一)做好节水农业。

目前状况我国农业用水浪费十分严重,同时农业缺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我们要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传统的灌溉方法是非常错误的,给他们灌输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灌溉方法。比如我们要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水量对它们进行科学的不同的灌溉。同时要大力推广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这些新的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农田的灌溉用水同时又使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将人们早期的浇地改为浇灌农作物。

对于不合理的农业结构,要对其进行合理调整。推广节水高产的农作物,将那些耗水量多低产量经济效益低的作物淘汰。同时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高产的、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进行耕作。为了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我们要鼓励覆盖秸秆,大力提倡免耕和适当的休耕。

(二)加强农村水污染的治理。

近几年来,由于环境的破坏河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造成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这些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农村水的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对于工业节水必须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节水,例如工业冷却水我们最好采用循环水来冷却,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提高水循环利用率,推广新的技术与设备使节水量更大。加强农村水污染的治理,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有重大意义。

(三)加强水利工程经营管理。

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善,想要实现现代化的建设加强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根据工程中谁获得利益明确工程其所有权,谁负担责任明确其建设权,谁来投资明确其经营权,最后根据归谁所有明确其管理权,这是非常必要的。农村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水利站直接管理,另一种是将产权转让或者采用经营管理权承包或租赁来提高经营管理。

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建立健全的防洪防涝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的增效,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所以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和基础。对于农村水利建设应该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现代化的建设,使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大的转变。只有这样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快速平稳的发展,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

(四)调整好城市与农村的供水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用水都存在着矛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来水库的蓄水现在成了商品水。想要加强水务的管理就必须对城乡用水全盘考虑使它们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减少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的水资源的分割,同时有利于协调上下游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出现河水断流现象。

(五)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生活用水。

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人们深刻意识到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在当前形势节约用水是刻不容缓的。水是生命的源泉,要大力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深层的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节水不容迟疑。同时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利用法律法规,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开展节水能够兴农、增收、防旱的宣传,同时也要广大农村干部积极参与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水是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采取一切有效地措施来提高农村用水的利用率,保持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农村节约用水新天地。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新时期农村节水问题成了人民关注的焦点,并且开展农村节水项目大有可为。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农村生活用水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增加农村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玲,朱杰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思路及其在农村的运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09:143-146.

[2]解振华:发展改革委将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为重点[J]. 环境保护,2008,15:9.

[3]冯广志. 总结经验抓住关键促进发展──全国农村节水、乡镇供水工作会议小结[J]. 喷灌技术,1994,03:2-3.

[4]董其林. 加强农村节水和乡镇供水工作建设“两高一优”农业[J].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4,06:1-4.

篇5: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在目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全国的农村,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对策。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落实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对策;特点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同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据《中国改革》2014年第4期的《中国环境形势有多严峻》报道:“农业和农村污染总量超过城市和工业。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数量比城市和工业点源污染更加庞大,但至今包括农业生产(含畜牧业、渔业养殖)、农村生活(含1578个不设市的县、3.39万个乡镇和65万个村)、乡村小工业、小作坊排放的“三废”污染物均没有纳入国家统计范围。”解决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时,应该注意两个特点:

一是强调按“以人为本”要求做好重点工作。借鉴韩国等经验,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目标涉及的问题统筹解决。例如将道路硬化、照明路灯、给排水、绿化、娱乐小区配套、标准厕所、集约化养殖场、自来水、液化气等工程配套施行。重点应该放在“改水、改厕、改路”三改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农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上。这些工作事关农村聚居点的人居环境,必须优先解决。

二是强调按必要性与可能性相结合的要求做好重点地区的工作。在解决以上问题时,要强调在“十一五”期间优先解决发达地区特有重点问题。这是因为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污染问题更突出,并与城镇建设、卫生等问题交织,解决污染问题是当务之急;与其环境问题解决压力大并存的是其财力充足、民意统一,即其可能的治理能力较强。

2、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农村环境立法缺位

在法律规范上,除了少数政府规章外,现行法律几乎没有对农村污染防治提出要求,对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中的组织和管理责任,也无任何规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在法律层面.卜几乎是缺位的。政府对农村环境质量缺乏监测手段、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农村环境监测指标和公示制度,大家对农村环境资源家底摸不清,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缺乏真实的了解,自然不能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2.2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

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中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资金的缺乏,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农村聚集点的生活垃圾

和乡镇企业的排放物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理。

2.3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农民也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还部处在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因此,随意投放垃圾成为习惯。造成农村垃圾污染日益突出。现在,仍然有许多农村聚居点和乡镇企业的垃圾和污染物随处堆放和排出,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3.1污染来源及类型多,分布散乱

我国农村污染源按产生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污染源、种植业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其中,生活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种植业污染源主要为农药、化肥及农膜污染,在一些污灌区还有污灌所造成的污染;工业污染源主要为农村地

区的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另外,还有异地污染源,即靠近农村的城市污染、城市周边各类企业或工业开发区污染、道路污染及污染物高空远程传输等。按排放规律分,又可分为点源和面源。其中,点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包括乡镇企业和附近城市中的工业产生的“三废”排放;面源主要为农业面源,即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农膜施用造成的污染;规模化养殖产生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造成的污染;秸秆焚烧造成的面源污染。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未进行土地利用方面的规划,区域的生活居住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及工业用地分布存在杂、散、乱的现象。杂导致存在环境污染隐患:散不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治理;乱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2污染负荷大

我国农村既是一个环境污染物产生地,又是一个环境污染物承受者。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即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为生态安全设定的22.5t/km2,平均每667m2用药0.72kg的上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垃圾随意丢弃的情况十分普遍,每年约有1.2亿吨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有2500万吨农村生活污水不作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1999年),是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靠近城市或企业的农村还被动接纳大量来自城市和企业各种污染物。截止2004年底,我国600多座城市中仅有三分之一污水处理厂在正常运行,每天至少有1000多万吨城市污水流向农村。据相关统计,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82.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1.1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61.3亿吨。

3.3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面源污染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主要有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有不合理使用

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畜禽粪便、恶臭气体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等。由于农业生产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的确是,面源污染严重是农村地区的通病。目前,我国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仅仅约1/3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的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进而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同时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2002年对我国16个省会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监测表明,蔬菜中农药总检出率为20铲_60%,总超标率达到20%--45%,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另外,还有地膜污染。随着二十几年来大棚农业的普及发展,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位居世界首位。2003年全国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也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普遍出现。

3.4污染后果严重农村地区的污染负荷重,相应的污染后果也非常严重

不但损失生产资料、增加成本,还由于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治理增加。我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使得1000多万t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致使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200多亿元。根据相关资料,造成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总磷和总氮的贡献率在1/3左右。富营养化造成水域水质恶化,大量鱼类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还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据农业部对我国6个省26个基地县的农产品抽样调查,粮食中农药检出率为60.1%,残留超标率高达11.12%。这些损失还没有包括因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等造成的损失,更没有考虑到因农产品受污染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5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

农村地区农民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农村环境管理混乱、职能不清,再加上当地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落后产能、高污染、高能耗、高危害、高风险产业转移到农村。由于农村地区对环境管理的忽视,放松对企业的环保措施和环境管理要求,对企业的布局和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缺乏规划和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节约投资,环保措施不到位,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最终危及到周边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例如:2009年陕西风翔县长青镇东岭集团冶炼公司儿童血铅超标根据环保部机关信访办统计,从2008年至今,有50%的来信和70%的来访反映的都是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问题包括饮用水井、灌溉水源污染,噪声、粉尘、恶臭扰民,养殖物、种植物因污染受损,健康受损等。

3.6环保欠账严重

农村地区在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及城市污染对其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已经非常严重。早在前几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就说过,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一说环境治理,往往只想到城市,而严重忽视农村地区。其实农村的环境污染已经不是农民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城市垃圾大举“入侵”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特别是对农民健康的损害,已成为农民一大负担。

4、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宣传教育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

见的文艺形式,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三下乡”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2)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应出台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纳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坚持城乡公平原则,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3)全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②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③集中整治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养区的要求;将养殖与改善农民燃料结构相结合,大力实施改厨、改圈,建设沼气池,实现“一池三改”,使用沼气燃料。

(4)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其主要内容如下:①以绿色生产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使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推行“猪一沼一果”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②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鼓励和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③扩大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综合示范区建设;④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

(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和科技支持力度认真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将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如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新华网甘肃频道号.2014.[2]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

[3]徐玉宏.我国农膜污染现状和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3.

[4]苏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J].乡镇经济。2005.

[6]汪庆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形势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03.

[5]陈静.透视环境保护的“死角”——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探析[J].舅函论丘·2008年第1 I期f下)

[6]李尚勇.中国环境形势有多严峻[J].中国改革.2014年第4期

[7]李长健,邵江婷.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倾斜性权利配置研究——以利益和利益 机制为视角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8]李长健,孙婧.基于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阴[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9]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叨[J].中国法.2005,(03).

[10]李巧云,朱朝明.借鉴韩国经验 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J].科技和产业.2007年02期

[11]李挚萍.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金融法律制度的融合阴[J].东南学术.2004,(2).

[12]刘瑁.我国开发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叨[J].生态经济.2006,(5).

[13]刘燕,刘珊.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政府环境责任分析叨[J].时代金融.2013.(05).

[14]吕春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与风险转移手段阴.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J].2011,(2).

[15]丘煌,张忠潮.论环境正义与农民环境权叨[J].广东农业科学.2009,(11).

[16]董海燕,侯纯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Q5(20):96.

篇6: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父母双方不断离家外出打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与父母关系紧张、生理与心理健康欠佳、容易受到社会上的各种侵害等问题。本文主要提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构想与对策,从而更新社会与家长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使社会及广大家长广泛关注留守儿童。

关键词: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如何加强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使其健康成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摸清底子、建好档案,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教师要摸清“留守”学生的父母在什么地方打工、联系电话和临时监护人的情况、与“留守”学生的关系、怎样联系等等。做好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工作,指导他们怎样教育学生,交流教育情况并建好这类学生的教育档案,从三个不同角度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同时,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学校应该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辅导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能健康发展。

二、分析特性,因材施教,使其感到“家”的温暖

“留守”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失落、被“遗弃”的感觉,尤其是周末更加孤独寂寞,性格或孤僻或粗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来自父母的关心,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卑。自卑心理产生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自卑内向。自卑感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二是逆反。留守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内心较其他儿童更敏感,对老师及监护人的管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总感到有人在欺负他,压抑难平。这种负面的情绪极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正确的管教,与老师及监护人对着干。三是任性。任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这主要是由于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对待孙辈们的各种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作为教师更应从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入手,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一点呵护,少一点训斥;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粗暴;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指责。如遇困难并号召全班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如遇节日、生日,精心安排,使其过得幸福、快乐。这样,既弥补了其父母不在身边的遗憾,又能使其感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三、巧妙设计,增强信心,使其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部分“留守”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成为班上典型的“坏”孩子。作为教师应精心安排,巧妙设计,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及有益身心的活动,使留守儿童能排解心中的压力,加强自身的教育。可以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道德模范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长来学校作报告,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学生“表现”、让学生“闪光”,对学生一个个即使是很小的闪光点都予以及时肯定、及时表扬、及时指导,以增强学生信心,久而久之会改掉不良习气,让其觉得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我们应教育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气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锦屏县新化小学

篇7:浅谈我国农村水电安全保障问题

浅谈我国农村水电安全保障问题

摘要:农村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又是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安全生产又是农村水电的生命线,目前,农村水电的安全生产和管理都很薄弱,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理顺.分析我国农村水电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安全保障对策和建议.作 者:徐锦才 周丽娜 作者单位: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期 刊:小水电 Journal:SMALL HYDRO POWER年,卷(期):,“”(2)分类号:X9关键词:农村水电 可再生能源 安全生产 保障对策

篇8:浅谈农村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畜禽苗品质问题

很多农民在选购畜禽苗时, 只考虑畜禽苗购进价格的高低, 不考虑畜禽品种和质量问题。从而使选购的畜禽苗品质较差, 导致许多农户饲养的畜禽生长比较缓慢、饲料报酬低, 对疾病的抵抗力差, 增加了养殖的投入, 却得不到好的回报。

二、卫生消毒意识不强

大多数农村养殖户在养殖中卫生消毒方面的意识不强。许多农户仅在畜禽出栏后才进行栏舍进行简单的清洗和消毒, 平时根本就不对畜禽饲养场所和饲养用具进行清洗消毒。有的农户连畜禽栏舍打扫都很少进行, 只有栏舍、食槽、用具等肮脏不堪的情况下才进行打扫和清洗。这种环境给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和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导致畜禽疾病发生率增高, 影响畜禽的健康, 降低养殖效益。有的农户也对圈舍和用具也进行清洗和消毒, 却掌握不准消毒药物的配制浓度和使用方法, 一般都是形式上的做一下, 这样也达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三、.饲料问题

农村养殖畜禽的饲料比较单一或者搭配不合理问题严重, 他们的习惯是根据时令不同自家种什么, 畜禽就喂什么料, 不考虑饲喂喂畜禽的饲料是否满足畜禽生长需要, 凑合思想比较严重, 从而导致畜禽有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而出现疾病或者生长速度缓慢。有的农户也会买成品饲料搭配自家饲料饲喂, 但他们在购买饲料时很多又不能区分饲料的品质。有的对饲料的饲喂方法还有错误的认识, 如对饲料进行蒸煮, 或把颗粒料浸泡后再饲喂畜禽, 这样不仅增加了养殖的精力和成本, 还破坏了饲料本身的营养成分, 影响饲料饲喂效果。还有农户不能较好掌握保存饲料的方法, 保存不当或把饲料长时间随处堆放, 导致饲料发生霉变或变质, 少数农户明知道饲料已经霉变或变质却由于凑合思想舍不得丢弃, 还继续饲喂畜禽, 这样不仅影响了畜禽的健康甚至还会造成畜禽食物中毒。

四、饲养方法不科学

农村养殖户一般会饲养几种畜禽, 但很少有独立的栏舍进行饲养, 都是把各种畜禽集中饲养, 认为这样比较方便管理。其实这样的饲养方法会增加畜禽的发病率, 造成畜禽间疾病交叉感染。还有许多农户在养殖畜禽时喜欢把同种畜禽不分大小在一起混养, 采用同样饲料统一饲喂。其实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营养需求是有差异的, 这样的饲养方法满足不了各阶段畜禽的生长需要, 影响畜禽的生长。对于畜禽的饲养有的农户还是采用传统方法把饲料蒸煮后再饲喂畜禽, 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有的农户也采用生饲方法饲喂畜禽, 却又不对畜禽进行定期驱虫, 使畜禽因为寄生虫影响生长缓慢。

五、对畜禽疾病的防疫和治疗知识少

养殖农户普遍缺乏养殖专业技能。很多养殖农户对于畜禽通常是采取“有病治病, 无病不防”的做法。不注重畜禽疾病的预防, 其实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防重于治。畜禽疾病的预防可以通过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和加强饲养管理等实现。农村散户养殖普遍缺乏防疫意识, 除畜禽防疫部门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 很少会进行畜禽的其他疾病的免疫工作, 有的农户还拒绝进行免疫工作。规模大点的的畜禽养殖农户也有一定防疫意识, 却又不能采用正确方法使用疫苗免疫。比如有的农户为了省事, 将要求肌肉注射的疫苗用于饮水, 或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疫苗同时混合使用, 将已经稀释多时的疫苗继续使用。这些不安全的因素都可能免疫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影响免疫效果。

养殖农户对于平时经常发生的疾病也不懂得提前预防, 往往是等到疾病发生的时候才去治疗, 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有少数农户也会采用药物对疾病进行预防, 但他们普遍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滥用药物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对疾病进行预防较为严重, 致使畜禽产生耐药性, 发病后治疗困难。对于染病畜禽, 要及时救治, 感染传染病的畜禽要为了防止传染还应将病畜禽同健康畜禽隔离, 可是现在不少养殖户只注重了对染病畜禽的治疗却忽视了隔离, 从而造成疫情在同群扩散和中长时间存在, 造成极大的损失。

六、传统养殖的观念严重, 意识不到市场风险

许多养殖农户选择养殖畜禽通常是看到市场什么畜禽贵就开始大量的养殖这种畜禽。他们没意识到养殖业发展也是有市场规律的, 自己认为会赚钱的养殖却是收获较少甚至亏本。有很多农户喜欢把畜禽养到重量比较大后出售, 认为这样可以多赚点钱。可事实却刚好相反, 当畜禽生长体重达到一定重量时, 生长速度就变得相对缓慢, 饲料报酬相应变低。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人工及饲料, 如果遇到突发疾病, 损失就更惨重了。

七、病、死畜禽的处理方法不合理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师读书笔记下一篇:**高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