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2024-07-09

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精选12篇)

篇1: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一、影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的因素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同地区、不同生产户所采用的的农业技术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展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实践具有很大的影响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影响其综合应用的因素。首先,在推广内容方面,要采用具有直观性和示范性的方法对相关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推广内容不仅要对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还要满足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其次,在推广人员数量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推广内容、推广方式以及接受者的数量,科学合理的安排推广人员,促进农业推广的顺利开展。再次,对于推广内容的接受程度,在开展推广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接受能力、文化程度、农作习惯等各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农业推广的效率。最后,除了以上因素,还要考虑到农业推广时间、推广费用等因素,合理规划农业推广方案,使开展农业推广的过程中,不影响农业技术的使用和农业生产过程。

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其推广技术涉及农户生产、农村生活等多个方面,不同农业技术在方法、内容、流程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 将多种农业技术综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多种农业技术结合大大拓展了其适用范围,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方面综合效益的提高。一直以来,由于单一的农业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范围有限,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应用成为当前农业推广中的重要内容,综合使用多种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具有显著的广泛性。

2、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协同性

通常情况下,在采用一种方法进行农业推广的初始阶段,接受者的对其兴趣较大,由于新鲜感会对推广内容进行认真学习,了解之后,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人,则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在实践应用上会采用多种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各个农业技术之间进行相互补充和促进,因此,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显著的协同性。此外,在进行农业推广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田间实践示范以及课堂讲授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激发接受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使其在掌握相关农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实践生产中有效的进行运用。

三、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的方案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显著的协同性,能够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农作习惯,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户以及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因此,为了提高其效果,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方案,使农户能够综合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落实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中,对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首先要完善我国农业科研体制,使农业科研与实际生产活动能够共同进步,避免生产与科研脱节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供给,彻底根除科研、生产和推广相分离的现象,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对其进行整合,从而树立良好的农业发展观念。

2、创新农业适度经营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生产的规模对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成本和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适宜的经营规模能够有效避免小型经营规模对农业技术成果的约束,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过程中,人们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推动农业经营规模的改善,促进其经营规模适度化。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权,使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流转权灵活化,并避免土地分割现象,使土地资源能够集中使用;与此同时,政府还要鼓励农户之间互相组合,降低小面积土地资源对农业技术成果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3、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为了普及农业技术推广综合应用,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导向,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程中,首先要制定健全的相关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制度,有效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以相关职业教育和经济服务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员,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使用有效的推广措施对推广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最后,要制定相应的新品种保护法、专利成果法、技术市场管理法和农业技术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化。此外,为了激发农业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构造一个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氛围,使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和综合应用能够快速普及化,从而明确我国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促进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024500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农业站)

篇2: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1)自学法,指以个人为主,在感知思维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技术网络,认真的思考,积极的练习。在初步掌握技术同时,逐步形成自学自练的能力。如在学习篮球单手投篮动作时,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查寻,找到球星乔丹的动作,这样,学生不必站在操场听老师的讲解,示范,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查找学习,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重点教学法,在教授内容时,往往难以突破动作的重、难点。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化动为静,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快为慢等功能,便于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知和模拟技术。如我在教授分腿腾越跳山羊时,此动作难度较大,初学者都不敢过山羊。为了让学生更准确的看清动作,我在课前把整个动作分成助跑,踏跳――支撑,分腿――推手,落地三部分,找一个体操对的同学,把整个动作摄下来,用慢动作回放的方法,让学生看清每一个环节。再练时,学生克服了害怕心理,并很快掌握动作。

3)集团比赛法,是采用分组形式或集体形式进形的,教师把正确的,完整动作课前用幻灯打出,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通过技术“会诊”和“配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哪组最先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会诊”是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发扬互 帮互助的精神,让每个同学都能较快的掌握动作。这表明学生已具备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篇3: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测绘技术,矿产勘查,综合运用

测绘技术, 是我国很多领域中都有所应用的技术, 随着自动化时代的到来, 测绘技术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也得到了巨大提高, 尤其是在矿产领域中, 这项技术的综合运用, 为矿产开采环节, 提供了巨大支持, 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 都实在工程测量中十分常见的。在矿产勘测过程中, 科学合理的应用这项技术, 是领域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

1 代测绘技术的概况

1.1 全球卫星定位 (GPS) 技术

所谓的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及时人们所主旨的GPS技术, 这话总技术在测距以及测时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因为依靠卫星导航技术为依托, 因此其抗干扰性能非常优越, 同时保密性以及功能性也非常强, 并在众多领域的得到了应用。在卫星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形势下, GPS技术也随之完善和提高, 其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 并且, 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TK测量技术, 也日臻完善, 其操作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提高了工作质量, 节约了成本, 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因此, 无论是施工放样工作, 还是工程测绘以及数字化测图, 都可以有效的应用RTK技术。

1.2 地理信息技术 (GIS)

GIS主要以测绘测量为基础, 以计算机编程为平台, 主要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储存和使用, GIS是公共地理定位的基础, GIS的本质属于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 因此, GIS还是一个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 (Gig) 开始逐步走向网络平台化, 系统集成化以及应用社会化, 逐步发展为数据标准化、系统智能化的科学发展方向。

1.3 遥感技术 (Rs) 和集成技术

遥感技术在测量中的使用主要是通过物体对波谱产生响应不同的原理来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它探测地面物体性质通过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 方法是遥远感知事物, 现如今,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比较广泛, 水文、地理以及资源环境等领域都在使用, 属于非常先进的一门空间探铡技术。目前, 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就是航空遥感技术, 这项技术在在实践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同时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也很广泛。

1.4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测量中在3S集成技术以及GIS、GPS等技术中应用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更加普及和深化了和数码摄影地形测量技术, 使得测绘技术逐步走向了自动化、电子化、数字化方向。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通过近景摄影测量软件就可以自动化快速生成区域三维数字表面模型, 并且这种模型高精度可量测。现如今, 无论是水利、地质、及文物保护等领域, 还是交通、房产、城建、规划等领域, 这种技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测量中, 摄影技术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 尤其是高精度测量仪和影机, 在GPS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 不接触测体摄影技术就能够完成三维信息的目标。

2 测绘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综合运用

上文对目前几种常见的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 重点进行了分析, 在这个基础之上, 下文对其在矿产勘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具体如下:

2.1 首先就是GPSRIK技术, 这种技术在野外进行矿产勘察中, 应用非常广泛, 具有精度高, 定位准确的特点, 这项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GPS技术,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运用这技术进行矿区勘察, 非常方便, 并且可靠, 由于矿区地形较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 也会比较弱, 因此, 采用这项技术, 可以实现远距离作业, 速度快并且可以通视, 工作人员只要利用电子捕中现实的信息, 就随时找到放样地点, 因此得到了业内认识广泛欢迎, 工作效率也所有保障。GPSRTK技术在矿区地形测图中的应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在矿产勘查详查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测绘方法不仅要先布设图根点, 并且还需要在通视条件下去测量碎部点, 而矿产勘查区域基本上都是高山地带, 地形复杂, 这就增加了测绘的难度, 作业时间长、效率低下。而GPSRTK技术不要求点间通视, 测图时, 甚至只需要一个GPSRTK技术不要求点间通视, 测图时, 甚至只需要一个技术人员背着仪器在要测量的碎部点停留1、2秒, 同时在电子手薄上输入特征编码, 点位精度符合要求后, 把所测的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测定后, 由专业的测图软件即可完成所需的地形图。

2.2 利用GPS来布设工程测量控制网

无论是地质勘查和矿山开采设计, 都需要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 作为各种测量的基础。如果所勘测的矿区内已有国家控制点时, 则用插网、插锁等方法布设加密网, 否则就需要建立独立控制网了。传统的测量技术是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大平板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来进行测绘工作, 受限制的条件较多, 不仅耗时长、费用高, 精度也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直至GPS特别是GPSRTK在野外测绘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才结束了以往一台全站仪打天下的工作局面, 只有大力发展现代测绘技术, 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充分的利用GPS技术的优势, 发展其布设控制网, 在实际的工作中, 以点位的部分情形作为工程的依据。通常, 工程控制网的范围以及点位间隔都比较小, 因此, 选择方面,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并且埋石要求也不高, 处理起来比较方便。而当测区范围不太大时, 点位可以灵活布设, 而不必考虑点距及点的通视, 给测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一般来说, 区域面积在100km以内的测区, 联测5-7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就可以了, 而区域面积在100km以上的测区, 联测8-12个高精度的已知高程点, 便可以通过高程拟合的方式来取得所有控制点的高程, 必要时可以进行水准面的精化来使已知高等水准点分布均匀, GPS拟合高程也能够达到相应等级的水准高程的精度。

结束语

现代工程测量中, 无法离开测绘技术, 同时作为重要环节, 工作人员应该以工程进步以及质量为前提, 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管理部门也需要强化管理, 从而为测绘技术的应用, 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 因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音符, 测绘技术也会随之改善和提高, 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这项技术, 是非常重要的。从文章中可以看到, 在我国矿产资源测绘技术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必然会严重制约矿产开发, 因此, 全面分析这些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做出解决措施, 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中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沈秀梅.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1) .

[2]王勇.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2 (2) .

[3]包振杰, 李志成.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5) .

篇4: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综合运用

一、引言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可见信息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任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象、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引起语文教育的革命,展望前景,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片光明。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二、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学习动机。现代信息技术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参加思维,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大多数儿童喜欢形象直观的东西。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动画以及视频图像等进行适时处理,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的功能。它集语词素养、视觉素养、计算机素养为一体,所创设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媲美的。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然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被迅速激发,看着老师放映的幻灯片,学生们被桂林山水的美丽风景所吸引,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效果非常好。这种融声、光、色、形于一体的情景,把枯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了一幅幅形象而又动感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直观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所学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图像信息的理解,使得他们能更加投入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有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改善师生交流环境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其他任何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真正实现了信息环境下教与学信息的流动增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校园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互相调用来达到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目的。例如,在做课后习题讨论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相关习题完成后发布到网络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业进行交叉批改,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批改同伴的作业发现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从同伴的作业中学习好的方法和有关的知识。对同一个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共同得出最佳答案。这样通过信息网络的即时交流优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知识的再认识,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个别化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对于实施个别化教学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篇5: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内容摘要:中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完美的发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中职音乐教育,使音乐课程在中职教育中,更富有吸引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对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学生和老师本身,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篇6: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中山市西区后山小学

李丽梅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他们在课堂的有限音乐天地里,充分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从而获得散发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音乐是种想象,创造和创新的艺术。教师要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多媒体的应用,有效地帮助和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教学富于新意。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它能够促进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面对网络,音乐教学如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在音乐课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我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儿童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起决定的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音乐课是一门有趣的活泼的艺术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内容多、动感强的教学内容,辅助音乐教学,可以使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虚幻音乐形象变得具体、直观,带学生进入一种好奇、急不可待的境界,在头脑中产生“究竟为什么”的欲望,使学生爱听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唱歌曲《小象》时,由于在现实中小朋友很少有见过大象的,同学们对大象的形态、动作等方面形象模糊,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中描绘的音乐形象,我将歌曲和有关大象、小象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用律动形式进入课堂。“象妈妈”和“小象”一起游戏的画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会唱歌后,我又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在导入新课时,用动感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咏鹅》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课件展示):美丽的小河边,微风轻轻地吹着柳枝,小鸟在快乐地歌唱,水中的鹅儿也在快活地叫着,就连小河里的流水也在哗啦啦地唱着歌……同时,播放出鸟鸣、鹅叫、风吹柳枝、小河流水的音乐,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了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诗、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美融入了孩子们的心中。不知不觉地有感情地背诵出这首古诗,激发了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不易掌握。采用教学媒体,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者能学得更快,学得更好。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唱歌曲《云》时,我采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蓝天白云、大海、帆船、雨点、麦田等单幅图,然后根据歌词的内容慢慢出示有关的组合图;让小朋友直观地感受到蓝天中的白云就好像大海里的帆船,里面装的不是鱼也不是虾,而全是小雨点。让孩子们直观的通过视觉效果感染、感受作品情感。又如在教唱歌曲《小白船》时,首先,我边放映“小白船”的课件边动情地朗诵歌词,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然后在屏幕上出示小朋友们自己的照片,好像他们自己在月亮上嬉戏、玩耍。能有效地将视听和听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使之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加深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孩子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观察是感知活动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再加上有次序地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发现”和“探索”的学习活动,针对问题去寻找资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使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更深,对歌词的理解更进一步。

例如,在教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并非是个被教学者,而是一个主体,主要是自己学习,去“发现和探索”。每个学生按照步骤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自己调节学习的速度,从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西藏的民族风情特色、音乐特色、舞蹈特色等,然后进行模仿表演创编。每个环节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学生有极为真切和自由的感受。多媒体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轻松有趣,参与性又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网络的使用,潜移默化地启发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思路,音乐游戏也让学生能够认真地反复品味音乐内容。从教学实践的结果看,学生爱学要学,效果相当好。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咏不足,则手舞之,足蹈之”。例如,在学习《小动物唱歌》的最后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好多同学喜欢扮演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乌,起伏有致,好似鸟儿在树林中尽情地对答歌唱;有的同学扮演可爱的小猫;有的同学两手指竖起放在头顶,扮演可爱的小兔子;有的扮演小树在微风中随风摇摆等等,他们边演唱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当利用电教手段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给学生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同的舞蹈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学到的动作,自己根据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将教学融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几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宝库,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各式各样,需要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怎样在音乐教学课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学习、探索。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方向,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篇7: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桃源县第九中学

谢一彰

印国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课堂教学,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呈现、传递和处理语文教育教学信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和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培养语文素质,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过程。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将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形象生动具体的呈现出来。能有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条件。它不但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能在训练技能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技巧。在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声画”并茂,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巧设疑难,创设问题情景,开展多角度多侧面的启发,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幻灯、录相教学会在课堂上营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这在阅读教学中正是学生感知形象,激发兴趣、开拓思维、启迪智力的方法。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把录音充分利用到了朗读训练中,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和学讲普通话。早读时间或课堂上放课文朗读带,学生或听或跟着读。听能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体会文中的神韵、意境;跟着读,可以使口语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全面提高,因为课文录音无论在字音、重音、停顿方面都比较规范准确,可给学生起示范作用。有些课文没有朗读带,就自己录制,让普通话说得好的、朗读有特色的同学来朗读并录下来,播放给大家听,让学生客观冷静地对朗诵结果进行分析鉴别。无论是听者,还是朗读者都有极浓的兴趣,听者受益,朗诵者有成就感,有自信心,兴趣盎然。教《陈毅市长》时,我选了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反复阅读教材,理解剧情,深入角色,并指导他们分角色“表演”,然后将他们的朗读录下来,上课时放给大家听,学生听着本班同学的“表演”,对陌生而感到枯燥的课文极感兴趣,对陈市长、齐仰之等人物形象也有了较深的理解。又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将卢沟桥的形貌、栏杆、石狮等用幻灯显示,使“卢沟晓月”展示在眼前,再配以朗诵,声画并貌,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活化资源,发展形象思维

由于电教媒体特殊功能,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运用色彩、声音、形象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阅读世界,增强了教学中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获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视、听、觉,在此基础上形象思维获得发展。依赖大量生动有趣的视、听、觉形象,来获得较为肤浅的概念和直接经验,这是学生学习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够给学生提供具体生动形象,从而促进他们形象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中,对有些课文,利用幻灯使图文并茂,再借助录音使声画同步,从中巧设疑难,创造问题情境,则可激发学生思维。如教学《白毛女》、《苏州园林》等课文时,把从电教站、录像厅里的幻灯片和录像带借来放给学生看,能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还有些课文是电视连续剧中的某一集内容。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红楼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出师表》中的“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三国演义》)等,教学这些课文时,先将这些片断放给学生看。而这些是资源是已有的,只要顺手“拿来”,即为所用。

在《听潮》一文教学中,综合运用了录音、影视、音响、图片等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将丰富听、视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直接思维、发散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飞跃,实现灵魂的飞升。教学伊始,放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录音,在此背景上,第一长笛吹出秀丽的华彩乐段,双簧管宁静柔听的音响奏出了优美的抒情旋律,似夜幕徐降„„此时,《听潮》的课文录音随之播放,学生聆听着乐曲引子和鸣下的文段(1~3),思绪飘飞,心静沉寂。为了激活学生形象思维,使学生进入作品佳景,老师抓住《听潮》5~7段语言的色彩性,绘制色彩鲜明的幻灯片,利用幻灯片的动感优势,将文字图象化,此时乐曲奏出轻松愉悦的旋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学生屏声静息,领略着“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当乐曲奏出如诉如泣的沉吟时,课文录音进入8~12段。为了激起学生大胆想象和充分地联想,在朗读到13~14段时,将剪掉好的录像片放映出来:海面上晃动着银龙一般的波涛„„当音乐急转直下,板鼓声声逼催。屏幕上放映出录像片:激流汹涌,惊涛骇浪„„构成惊心动魂的场景。在强烈的音响与直觉的图画刺激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被激活,学生情绪随之起伏,随之震撼。

通过这些电教手段,把文字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形象,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使学生直接获得了清晰的直观的形象,降低了再造形象的难度,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培养了形象思维,从而加深了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借“机”生“蛋”,培养创新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巧用电教媒体,强化生活情景,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的写作素材,可以弥补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的缺陷,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首先将按作文训练要求,将作文训练内容以图片形式制作一组幻灯片,在银幕上显现一幅或几幅画面,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画面中哪些是主体,哪些是陪衬,有哪些人物,有何表情,发生了什么事件,怎样的环境„„学生通过观察,得到肤浅的直接经验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展开想象,由此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近到远进行综合、归纳,从而使思维飞跃,大胆地想象,不仅训练了逻辑思维,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笔写起来,就能解决无话可写或写不具体的毛病。

我们知道,要使学生写好作文,评改作文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利用投影指导学生集体修改作文,则是一种符合启发性直观性教学原则的科学方法,它简便、有效,深受学生欢迎。我在讲评、修改作文时,基本上利用投影,每次作文讲评确定一个讲评要点,也就是作文写作的一个知识点,将其制成幻灯片,并精心选择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学生原作,也将其制成灯片。上课时,将学生原作展现在银幕上,让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互相讨论,相互交流,共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将文章中存在问题找出来,然后订正,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教师随后用红笔批改在灯片上,修改完毕,再比较原文,使对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教师再结合灯片内容,就这篇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字、词、句、标点符号等组织学生总评并发表意见。这样学生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又能使正确的及时强化,错误的得到及时校正,同样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开发,使作文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精“演”善练,致力“减负”增效

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板书、抄写分析内容、抄写字词句等工作。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完成这项工作,可以节省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在说明文《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故宫”的位置、层次顺序十分重要且复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说明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条理,绘出作者说明的行踪图。这样做,一是要花很多时间;二是少数后进生缺乏想象力,无法也不可能完成行踪示意图;三是绘制的示意图很难突出文章说明的重点。如果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动画方式用计算机演示行踪,用不同彩色线条勾勒出“故宫”各个部分的范围、大小、轮廓。生动直观地将故宫示意图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故宫”各部分的构成及联系,理清顺序,掌握文章条理。这样,学生对说明顺序这一知识有直观认识,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对说明方法和特点及其它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从而减轻学生课后练习的负担。

在语文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枯燥的内容,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学生会感到兴趣盎然,难点不难。如戏剧单元教学,学生对这一文学样式很陌生,而剧本要演员很好的表演才显得生动,仅拿着剧本单纯去读,学生又缺乏想象力和理解力,显然是枯燥无味的。教学《白毛女》选场时,将《白毛女》与课文有关的电影情节片子和影碟拿来,适时放映电影片断和在计算控制下播放影碟,变读为“看”,变讲为“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抓住时机,进行有关戏剧知识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提高兴趣,更主要的是能减轻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说不准还能哼上那么几句呢。

篇8: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通用技术综合实践课在实施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 安全如何保障, 学生操作是否规范, 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奔牛高级中学研究课题《运用教育技术提高高中技术艺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本人探索出几点在通用技术综合实践课教学过程中, 成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方法。

一、用网络图片保障综合实践的安全性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事故源于麻痹, 预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安全操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生命, 关系到学校和谐稳定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政府加大了对通用技术的投入, 我校配置了机床、钻床等大型机电设备, 以此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安全因素, 如有同学嫌工作服难看不愿穿, 还有女同学披着长发就要操作机床设备。这些错误行为都被我当场制止, 要求学生穿好工作服, 系好扣子, 女生要求把长发盘在帽子里, 可时间一长有些同学忘了安全, 又犯同样的错误, 同学们不以为然, 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对安全操作没有足够认识。为了给学生以警示, 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重大事故的图片, 其中有没穿工作服而把便服卷进机床被机床绞死的工人;有披着长发操作机床, 长发被卷进机床扯掉头皮的女工……我把这些图片制作成PPT, 学生一进入综合实践教室就能看到, 学生看到这些血淋淋的事故后非常震惊, 认识到思想麻痹的严重后果, 加深了对安全操作的认识, 形成“人人讲安全, 事事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由于网络图片有巨大的震撼力,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 我校在综合实践操作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二、利用多媒体视频, 提高综合实践的准确性

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操作, 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准确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在综合实践课上, 有些学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感觉操作。这样会极大地影响综合实践课的组织, 使学生没有学会应该掌握的技能。如在锯割工艺操作练习时, 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 可要求学生先听教师讲解钢锯的正确方法, 再利用钢锯把直径15mm的圆钢锯断, 看谁锯得又快又好。讲解完后, 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一段时间后, 发现同学们锯得满头大汗, 圆钢还是没锯断, 仔细观察发现许多同学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有的同学把锯条装反了, 锯齿应该向前, 而学生装成向后;有的同学起锯的角度太大, 造成蹦齿;有的同学拉锯速度太快, 使得锯齿发热退火, 造成锯齿磨损。不一会儿, 不少学生找我更换锯条, 实践效果很不理想, 还浪费了大量的锯条, 增加了实践成本。原因是由于教师的讲解没引起学生的重视, 学生认为以前拉过锯子, 没教师讲的这么复杂, 自己操作就可以了。为更正学生这种错误观念, 我从网络上找到了学生感兴趣的《状元360》里选手比赛锯割的一段视频, 让学生观看选手们操作的步骤、要领, 学生观看后, 对选手们的精湛技术大加赞赏, 即激励学生学好技术的决心, 又使学生准确掌握锯割技能。科学直观的多媒体视频能把教师枯燥的讲解转化为学生喜欢看的影像, 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把“百闻不如一见”的教育理念发挥到极致。

三、利用网络资源保证综合实践的高效性

从低效走向有效, 从有效迈向高效, 这是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综合实践课上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 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全部控制, 事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可能因为课堂的突发状况而被打乱, 造成教学任务不能完成。为了提高综合课堂的效率, 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 要把学生的主体角色发挥出来, 让教师“有所不为”, 让学生有所为, 才可能营造高效课堂。如, 在进行台灯制作实践前, 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给学生上网查找各种台灯的图片资料, 要求学生分析所用的材料、结构、造型、色彩, 然后把自己的设计草图画出, 并进行完善, 由于网络上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同学们都能在两节课内完成台灯的制作, 保证了综合实践课堂的高效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现代教育技术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广大通用技术教师必须要会用它, 让它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大有作为。

篇9: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大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8-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可以说,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潜力和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期,急需大量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此,我们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一、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当前,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然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教育手段,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搭建平台,以有力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增加了教学信息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提升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内容形式,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时域空间。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交互能力,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环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自由地交流和讨论,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三点一线”的格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乏味的纸质教材和“粉笔+黑板”的教学课堂,而是图文并茂、视觉听觉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信息传输多维度,知识转化立体化,学生大脑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教与学的效果都达到了最优化状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路径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学会学习成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借助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通过设计图形化交互界面,可以为大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方便大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有效整合各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突破围墙式学校教育模式,有利于节约实验教学资源。同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环境,可使一些不可重复或代价很大的实验得以完成,学生只要输入不同的参数即可观察到不同的结果,从而便于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学生发现和探究知识提供有力工具,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跨越时空限制与同伴和教师进行自由对话和讨论,提升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消除大学生孤立学习的劣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可以使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大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经历成功的体验,从而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我们高校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尽量多设计一些有新意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为学生发表见解、质疑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提出新见解、寻找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为他们构建创新实践网络平台,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提出自己的创新理念,并及时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通过该平台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测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认知,为学生个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落到实处,可以有效地避免具有创新想法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被埋没。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将抽象、复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抽象、复杂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便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给大学生上PN结的内容时,部分学生基础不好,不能理解其工作原理,为此,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对其原理进行解释,即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PN结的内部构造,将PN结用一堵墙来表示,将电子用一系列子弹来表示,在接正反电流时,这堵墙的厚度会发生变化,当墙变薄时子弹很容易穿过,反之很难穿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PN结工作原理如此演示给学生,显然可以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在学生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便可以将采用类似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从而提升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高校承担着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重任。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禾.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 究,2014(06).

篇10: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生动、形象地展示音乐的特点,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境。如在讲《两只小鸟》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小鸟清脆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两只正在站在树枝上的小鸟。我于是借机问:“这两只小鸟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一首歌这一环节中学生很自然的融进歌曲中。又如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我在新授《柳树姑娘》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用课件展示):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来了,飘逸的长裙播洒着滋润万物的雨露,枯黄的小草冒出了嫩芽,花儿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池塘里的冰融化了,干枯的柳树抽出了嫩枝,就像是春姑娘的一头秀发,在春风中飘动„„同时,播放出欢快的鸟叫声,使声音与画面融为一体,营造出这首儿歌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孩子们动脑、动手,不断想象、创造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动画与音乐融合的同时,也把春天的美好融入孩子们的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浓厚兴趣。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解决教学难点。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所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的直观具体,更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学唱歌谱,只要点击鼠标,学生就能轻声跟着电脑录音哼唱,学起来既快又准。部分难点节奏,点击鼠标,难点界面放大,重点进行训练。“休止符”及“换气符号”都事先用醒目的色彩标出,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平时被视为棘手的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有的放矢地的再现,由远及近,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变得形象直观,通俗易懂,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领略音乐美。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素材的组合、融入,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看与听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体验。例如:教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得有多好,也仅仅是独唱,怎么唱都唱不出合唱的效果。我播放了少儿合唱团演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大家欣赏。雄壮、有力的歌声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少先队员敬队礼等画面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国旗的神圣,队礼的庄严,少先队员的自豪,让歌曲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有直接的感知,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通过欣赏,再来演唱这首歌,学生的情绪、咬字吐字、节奏的把握等等,都令人满意。省去了很多老师讲了,学生也未必理解的尴尬,对歌曲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也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在上《小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

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例如,在学习《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的最后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农庄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的同学可爱的小鸡,有的同学扮演正在水中游泳的小鸭,有的同学边蹦边叫扮演正在吃草的小牛;他们边演唱边自由地舞动,全身心地融入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起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招一式地教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当利用电教手段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给学生放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或相同的舞蹈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并自由模仿,然后再利用学到的动作,自己根据歌曲进行动作的创编。将教学融于多维互动的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花进行精彩的质疑提问,点拨引导,既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状况。教者可通过多媒体在课前或课后制作好谱列,上课时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谱例和音响,有的课程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演示授课。并通过音响感受择选出最佳效果。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

了条件和环境,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帮助学生组织、建构和完成多项音乐学习任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其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在计算机室或家中等场所朝进行个别化学习。

篇11: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河源理工学校 曾宪基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传统化教育正在向信息化教学方向转变。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交流意识普遍低,如果中职教师如果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充实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就能给中职生第2个“学习的春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率。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中职数学 学科整合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传统化教育正在向信息化教学方向转变。《新课程标准》还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对数学不感兴趣,数学交流意识普遍低,如果中职教师如果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充实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就能给中职生第2个“学习的春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问题解决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中职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和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对此更感兴趣。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内容被定固于课本上,生活中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教学素材和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造成学生厌学情绪。因此,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现代科技的相关内容,与中职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教材“活”起来。例如,在《集合的概念》教学时,利用商店进行食品与文具的分类真实生活情境动画,在《旋转形成角》教学时,用多媒体举例如板手、单车车轮旋转说明顺逆时针旋转形成正负角,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习环境,使教学艺术化、实效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以媒体为中心,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各种优秀的软件,给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如:《Flash》、《几何画板》、《数学建模软件》。利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素材,制作的课件,形象演示教学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使数学的抽象性直观地反映出来,有效地解决教师用语言难以讲清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平面几何椭圆第一定义中通过把直线固定在两点,用铅笔拉紧直线并移动后得到椭圆的flash动画,让抽象的定义有现实的依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虚拟情境的数学实验,表现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并可

对参数进行设置,让学生动手、观察、讨论、分析、对比、归纳、建立关系,分析处理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由原来的害怕、厌恶数学,转为乐学,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去主动发现、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例如,《flash》制作的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中,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上台演示操作、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通过思考、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再用课件进行验证,还可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现象。又如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第二定义的教学中,利用课件设置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的比(离心率)由小于1的正数变为1,再由1变为大于1,引导学生观察点的轨迹怎样演变,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三种曲线之间的关系,突破了难点.使数学形象直观地在实验操作中获取知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情景创设”、“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和“知识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情景创设中设计的具体事物、模拟仿真环境代替书本比仅用抽象语言的描述使概念更容易理解。在动手实践中取得的实际经验比被动听讲要有效得多。教师应当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组织教育的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将自己的创造性蕴涵于上述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双曲线方程与图像关系》时,通过多媒体建构的画双曲线模型课件,在课件中输入参数画出相应双曲线,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输入参数进行操作,变抽象为具体。在此基础上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双曲线方程参数与图像关系是怎样的?”由于学生直观的观察和进行了操作,较容易理解双曲线方程参数与图像关系。这样有效的整合解决了以往教学中传统教具不能达到的效果。可见用现代信息技术诱发了学习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强化了学习效果

“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反馈的及时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影响。“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练习过程中,反馈的及时性决定练习效果。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及时反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采用一人一机,人机对话的形式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习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测验系统,学生如果输入错误答案,计算机就会及时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提示,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计算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则,计算机可以在出现错误提示后,随即出同类型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正确。这样的练习反馈对于计算方法、计算能力,概念

理解程度,规律运用等的检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判断、选择、连线、输入式交互等多种形式也对保持促进学生兴趣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数学,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亲自操作中体验数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中职数学的课堂气氛,降低教学难度。

参考文献:

篇12:浅谈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运用

通过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形式化的数学问题、抽象的数学表述、动态的数学问题一一直观呈现。通过以几何画板、Cabri3D等数学软件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以微课视频为基础,不断更新和创造新的CAI课件,真正为数学教育服务,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问题背景

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效课堂建设的时代,大家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让教师在课堂中捉襟见肘,施展不开。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三大弊病1)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讲、听、问、答”的传统方式;2)注重知识形式化的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探究;3)课堂中重视中等生,忽视优等生和后进生。具体有如下表现。

1)课堂效率低下。高中数学的概念慢慢在趋于形式化,诸如公式、计算、图形等使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花大量时间板书,因此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几乎为零。很多教师想改变现状,但是又必须向考试妥协,因此一直在这样的矛盾中教学。

2)数学课堂如何动起来,是新课程关注的重点,但是传统教学“讲、听、问、答”实难奏效。

3)众所周知,高中某些几何问题中的图形、特殊函数问题的图像,教学时费力且难以讲清,学生更听不明白。

计算机带来的数学软件、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知识飞速增长和更新的今天,能够接过传统教学的接力棒,打破传统教学的瓶颈,引领师生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投影代替黑板,节省了大量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成为趋势是一种必然。利用CAI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传统教学手段,如挂图?p实物模型等,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直观教学作用。但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一个几何体内部的线面关系,靠挂图和实物模型难以描述清楚,很难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而通过制作相应的CAI课件,既能给出空间图形,又能较好地演示空间物体的内部结构。这对学生增强立体感、建立空间概念、建立空间想象能力,起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解“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这一知识时,利用Cabri3D数学软件可以作出模型并进行空间位置的任意旋转变换,如图1所示,可以方便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模型的特征,对研究正四面体及其内切球与外接球的性质,简单直观,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提高。

CAI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新课程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紧密结合,特别是一些数学中具备动态思维的概念或问题,利用CAI便能轻松应对此类概念教学或问题教学的突破。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达不到特别的高度,教师在教学中辅以CAI进行动态演示,从图形特殊情形中的位置变化到一般情形,清晰地向学生展示概念或抽象知识形成的过程。这里利用CAI,让学生经历了“特殊→一般→思维整合→吸收”的过程,体现了CAI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性。

幂函数,其定义域和其指数有着重要的关系。将幂函数的变化过程用CAI动态演示进行直觉化的呈现,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还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低效,步骤如下。

1)新建一条水平射线P1P2,在射线上取一动点P,依次选中(GSP默认为有向线段的比)P1,P2,P,选择菜单“度量/比”,出现度量值“”;选择菜单“度量/计算”,点击按钮“函数”,选择下拉菜单中“round(x)”;再选择刚刚的度量值“,点击确定,绘图区出现度量值“”;右击其属性对话框,将其标签改为“p”,这样就建立了参数p(p∈N)。

2)同理,建立参数q(q∈N)。

3)选择菜单“度量/计算”,计算“”的值,绘制新函数,拖动射线上点P或Q,观察幂函数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人教A版对5种幂函数作了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利用GSP的演示,总结了为正数和负数时的图像特点,交互性和课堂效率大大提升。可以利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动态演示,对区分同种函数下不同的情况有极强的教学效果。CAI的实践性体现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课前课后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在生本教育的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利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或摄像机制作相应的微课进行预习和课后疑难的解决。高中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形式化难度的,就计算机辅助教学而言,把视?p听觉协调并用,能识记知识的50%左右。在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环节,可以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解惑环节。如在讲解二次函数新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5~10分钟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进行预习,有个图文并茂、音效和视觉效果俱佳的知识感知过程。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获取数学知识的环境,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强化记忆和理解。又如在讲完新课后,依据因材施教原则,部分学生有不懂或是可以再拔高的,可以准备相应的习题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到学生的特点。

除了利用微课指导学习,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如正多面体这一节,还可以在课前用数学软件Cabri3D的功能,展开正十二面体等,并打印出折纸图,供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提高实践能力,如图3所示。

CAI在高考应试中的运用

数学软件完全遵循数学原理,运用各种数学软件可以研究并检验高考数学命题,增强学生自信。在高考实施的几十年中,偶尔会出现高考试题不科学甚至解答出错的案例。像江西高考命题就曾出现在命题时命题教师自己选错客观题选项的问题,幸好审题时其他教师及时发现。那么,如何来保证精心编制的题目不出问题呢?数学软件可以为高考命题工作保驾护航。如2018年全国卷文理压轴选择题,都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编程作图(图

4、图5),来直观解答和验证选项的正确性及科学性。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教学中的使用起步不久,教师的相关培训工作还未深入,还有很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哪怕在实施CAI的地区,也要有新的眼光来看待CAI的变化和革新。比如多年前PPT是CAI的主流,近年来,几何画板、超级画板、Cabri3D、Flash、Authorware等越来越普遍使用在教学中,更为专业的如Mathematica、MathCAD等也在慢慢渗透进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来学习新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将来极有可能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每个人手头都有电子终端,里面装有各种教学软件,学习全面向CAI进军。笔者听闻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某年级实验班已经在做浙江省的试点,每位学生都有一台类似iPad的终端,课堂高效、简捷、科学、低碳。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有信息化的思想,信息化也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方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化教学的渗透最大的优点在于对教师而言,大大提高了自身将数学知识与CAI结合教学的水平,提高了适应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能力而言,信息化教学势必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开辟新的途径,将传统数学抽象、难解、难表达等形式化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使之渐渐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这对于教师自身的成长都是较为符合的;对长久教学资源整合而言,大量的信息化CAI资源经过梳理和整合,久而久之可以整合到教研组选修课程的开发工作之中,对本身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举多得。

上一篇:XX年林业局清明节防火工作会议讲话稿下一篇: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