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新

2024-05-11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新(精选12篇)

篇1: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新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1.基本原则和依据

1.1

基本原则,根据产品的生产和设备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保证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统、设备、设施,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奖励,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抢险救灾等均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安全投入应能充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投入资金要专款专用。

1.2

依据

1.2.1

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

1.2.2

安全大检查中所发现的,尚未解决的,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

1.2.3

预防火灾、爆炸,对引起工伤、职业危害等需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1.2.4

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1.2.5

稳定和发展生产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职工提出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2.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确定项目,落实资金、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安全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与时间投入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

以下内容:

2.1

安全工程项目资金投入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

2.1.1

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项目范围应包括:

安全技术:

以防止火灾、爆炸、工伤等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回收处理、通风降温等。

辅助房屋及措施:

有关保证生产必须的房屋及一切措施。如淋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

⑶隐患整改项目。

2.1.2

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资金;

2.1.3

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的人员、时间

投入。

2.2

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

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

职工保健的费用。

2.2.1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服装、安全帽、安全手套、防护眼

罩、防尘、防毒口罩等)费用以及各种用品的使用年限;

2.2.2

保健费的发放:保健费(个人)

=

职工体检费用

+

职业

病预防费用

+

消暑饮料费用。

2.3

应急救援投入

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

2.3.1

应急救援设施(如防火墙、安全通道、消防用具、抢险救

灾的工程设施及器具、警示标志、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联络器材、抢险救灾车辆、回收装置等)、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

2.3.2

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

2.3.3

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

2.3.4

参与应急救援及演练人数、时间长度。

2.4

安全宣传教育投入。

2.4.1

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

2.4.2

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

2.4.3

参与安全会议以及安全活动的人数、时间长度;

2.4.4

安全专题板报(或报纸)、宣传栏、安全宣传稿件等费用。

2.5

日常安全管理投入。

2.5.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应包括安全

员(兼职和专职)人数、安全员的工资、奖金和办公支出、职业安全

健康管理体系(OSH)建立及运行维护费用。

7、附则:本办法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篇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新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项安全费用的提取以及使用管理。职责与分工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安全费用提取计划和使用计划。并对其使

用监督检查。

财务部:负责安全费用的提取、支出。

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费用的审批、使用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安全费用包括

A 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资金投入。

B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经费。

C 安全设施、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安全通讯设施、防触电、防雷设施、防噪声防尘设施等费用。

D 职业卫生改进、检测费用,员工休息、洗浴设施费用。

E 应急设备投入和人员组织费用及应急演练费用。

F 事故隐患整改费用。

G 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费用。

H 其它为提高安全状况所需费用。

4.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

责任。

4.3 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

4.3.1 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年1月份编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提取比例按附录标准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

4.3.2 财务部门按规定比例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台帐,专款专用。

4.4 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4.4.1 使用安全生产专款的部门填写《安全费用审批表》,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提取使用。

4.4.2 使用安全生产费用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并将费用使用情况逐一填写清单报相关部门存档。

4.5 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

4.5.1 安全生产费用由安全环保部按计划审批,年末编制汇总。

4.5.2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实施监督检查。

4.5.3 如较大的安全项目或安全专户资金不足时,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临时追加安全帐户资金,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费用。相关记录

《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

《安全费用台帐》

《安全费用审批表》

《安全费用汇总表》

篇3: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新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3月10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全国人大记者会答记者问时提到“安全生产投入不能欠账”。《安全生产法》中也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那么, 企业应如何才能保障安全“不欠账”, 并将安全投入切实用于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环节, 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本期就让我们讨论一下如何保障安全投入“不欠账”且“用到位”。

近期话题征稿

如何让提醒更容易接受

目前, 很多企业都提出了类似“每个人都有责任制止任何不安全行为”等理念, 并要求或倡导一线员工在作业时, 如果发现周围其他人存在不安全行为, 要及时提醒并制止。但在实践过程中, 有些员工并不愿接受这种员工之间的“提醒”, 认为是在“找茬”, 如果员工之间关系一般, 甚至可能会因此产生矛盾, 进而引发冲突。那么, 在“提醒”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时, 如何才能更让对方接受, 从而切实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5年7月24日)

如何保障事故事件统计信息的真实性

对于发生的各类事故事件进行调查统计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全面的统计信息能够成为企业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依据, 帮助企业更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实践过程中, 很多人由于害怕担责任、受处罚, 对于发生的各类事故事件, 尤其是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事件谎报瞒报, 使得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 企业应如何保障各类事故事件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呢?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5年8月25日)

如何看待安全生产“过程”考核

目前, 很多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考核, 只有“结果”指标, 没有“过程”指标, 认为“结果”即能体现“过程”。但同时也有的企业认为, 没有好的“过程”, 很难达到预期的“结果”, 因此应加大对于安全生产“过程”的考核。那么, 对于企业来说, 应如何看待安全生产“过程”考核?考核“结果”是否就能够体现“过程”?加大“过程”考核是否能够促进企业达到预期“结果”?如果要对“过程”考核, 又该考核哪些方面, 如何考核?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5年9月23日)

篇4: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新

关键词:卫生财政投入;绩效;制度保障

1 财政投入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基础

1.1 医疗卫生的市场失灵

医疗卫生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业,对于社会公共事业政府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购买者;既负责举办这些机构,又应提供运营经费、负责制定规划和实施监督管理。所以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换句话说,在医疗服务领域,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追求的就是效率,公平不是市场考虑的范围。那么必须由政府来矫正市场的失灵,来做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1.2 公共财政理念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模式,具有公共性、非赢利性和法制性的特征。公共财政投入的核心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基本功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

1.3 干预方式

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可以说是越来越大。其主要的作用有:

第一,政府可以直接提供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比如说,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是政府向全体国民提供价廉、质优、安全、有效的基本卫生服务、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卫生服务社会公平性并能有效调控医疗市场的主要场所。

第二,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管和资源规划。医疗卫生市场具有很多特殊性,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和服务,所以政府的监管至关重要。比如说价格的监管,医疗服务的价格,药品的价格,政府都是要监管的。新药从研发到最后上市,政府在每一个环节都监管。还有就是质量和数量的控制。质量指医疗服务的质量,数量指医疗机构、医生数、各种设备的数量。还有,政府需要制订卫生法律和法规,不仅是制订,而且要严格地执行。所以说,基于医疗卫生市场的这么多特殊性,政府的干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如果缺乏政府的明确导向,会出现卫生资源不合理、卫生服务需求利用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大多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政府支出占卫生筹资的比重都在70%以上,即使在完全市场下的美国,政府卫生投入的比重也占了46%。但是在我国,这一比重仅为17.93%。 因此,我国必须明确政府对卫生服务的投资责任,改善现在投入不足的局面,坚持卫生事业的政府主导和公益性质,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这就要求政府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领域不能“缺位”,承担起对公共卫生产品和准公共卫生产品的投入责任。

2 提高卫生财政投入绩效的制度保障

卫生事业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多方面的引导和干预,卫生财政投入作为政府干预卫生领域的一种手段,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应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以相对低廉的费用,提供成本效果好的卫生服务,提高投入绩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实现全民健康保障。

2.1 规范各级政府对卫生投入的职责配置

各级政府职责不同,财力有大小,应该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为保障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在职责上不能硬摊硬派,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如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大小以及当地的财政实力进行科学设定,越是必需的公共卫生产品提供,越应该由更高层级的财政予以保障,同时要在明确事权的基础上做到卫生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根据这一原则,实力相对雄厚,管理层级较高的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承担主要卫生支出责任,这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中央和省级政府卫生支出占总卫生支出较大比重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其中中央政府应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免费制度和全国性公共卫生事业处置的筹资责任,省级政府应该承担对本省地方病预防、公共营养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等的补偿。对于财力相对薄弱的县、乡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县一级承担较大份额的公共卫生服务,乡一级承担少量的、局部的和次要的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各级政府应建立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而不是各自为政,推脱责任。上级政府应肩负起对下级经济上的帮助和工作上的指导责任,下级政府也不应该只依赖上级政府的援助,而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最大所能地完成任务。

2.2 调整政府卫生投入的方式与重点

卫生经济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达成共识的是,加大国家财政卫生总投入的规模与数量,优化政府财政卫生支出的方向和结构,中央和地方政府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力度,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

(1)规范政府投入的方式政府卫生投入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政府预算拨款和专项经费投入。政府预算拨款主要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的人头经费和办公经费。专项经费投入有两个方向,一是投向卫生单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卫生保障的能力;二是直接投向广大群众,用于广大群众的卫生开支,减轻群众的医药负担。直接投向广大群众需要一些载体,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向载体是各级政府下设的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一般挂靠在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投向载体是劳动保障部门下设的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大病救助的投向载体是民政部门。

(2)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卫生投入。

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 首先对现行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削减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不必要投入,纠正政府“越位”现象,增加公共卫生等社会性支出;其次调整卫生投入结构,将卫生投入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政府在疾病预防事业的中的投入,严格进行预防监督管理。另外,合理分配突发公共医疗卫生事件事前和事后投入的比例,提高这部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危机管理的应急能力。国家财政设置专项预算科目用于补贴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费用,甚至可以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设置专项税收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核定各地区基本医疗服务总费用,列入中央财政的年度预算,按季度通过省级财政直接拨付给县级执行机构。为了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稳定,必须改进各级财政的预算制度,对公共预算中的医疗卫生科目实行分账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的相互挤占和挪用。此外,可以在中央和省级建立专门的医疗卫生基金,以应付各种不时之需,提高中央财政资金在公共卫生投入中的使用效益。

(3)加大农村卫生事业政府投入力度。

公共医疗卫生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这是推进人类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世界银行提出,“政府基于公共卫生的公共产品特征以及公共卫生及其基本医疗保健对穷人减轻贫困重要性,应当在医疗卫生部门发挥主要作用,并用以指导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近些年来,中国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不像政府在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那样,管得太多,而是政府职能严重弱化和不足,所以,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中,虽不能排斥市场的作用,甚至未来还要在一部分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但当务之急是要强化政府作用。

政府可以根据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设置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专项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间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特别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差别。具体而言,进行农村卫生机构的组织变革,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如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可以实行不同形式的农民医疗保险,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通过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来扶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供给体系建设,实施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与此同时,对农村卫生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重建乡、村卫生机构与社区的卫生关系。

2.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国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化,即使各地政府能够提供基本的,最终大致均衡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但是目前的转移方式维持了原有的财政资金配置格局,缺少较为合理的分配标准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并没有达到均衡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基本卫生服务的均衡提供。

首先,在转移支付的模式上,由于中央政府的财力有限,可以在加强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模式的同时,发展横向转移支付模式,即地方政府直接进行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实现各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衡。第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对那些最基本、最必要的公共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在这些项目上实现全国各地服务水平的均衡,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条件扩大转移支付的范围。第三,在现行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下,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重点增加中央对地方财政用于卫生服务提供基本能力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以及基层卫生的专项拨款,加大对县乡政府的支持力度。

2.4 完善投入监督机制

为保证财政投入政策落实,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控制和监督机制。政策执行中若出现偏差,有可能是政策制定时就不完善。政策本身是科学完善的,才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一方面,政策执行者的行为有章可循,不会由于政策空白而随意发挥;另一方面,监督者根据政策要求制定评价指标进行监督、考核和问责,对执行情况进行事中和事后控制。因此,制定一个全面、明确的政策是政策目标能够有效落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政策执行事前控制的重要部分。在财政投入政策的制定上,应在进行调研、论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投入责任、资金的分配、补助的方式、资金在不同层级间的流动以及最终的落实到位等环节进行科学研究,给予明确规定,使资金从预算到拨付到落实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责任划分。制定的政策应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持久性,已制定好的原则、框架不能频繁修改,同时对已有的政策体系要实行动态管理,因此制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政策的具体内容不断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健生.公共卫生发展的财政制度安排[J].财经问题研究,2004,(10):45-49.

[2]刘军民.公共财政下政府卫生支出及管理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94):20-37.

[3]苗俊峰.我国卫生支出经济效应分析[D].硕士论文,2006.

篇5: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为加强安全费用的使用管理和监督,确保安全费用及时到位和安措工程按质按量完成,提高选煤厂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综合抗灾能力,实现本质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费用提取

生产安全费用(简称安全费用),是指选煤厂专门用于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投入及维护的资金,安全费用提取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二、安全费用使用范围

1、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完善、改造及维护;

2、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的配备及购置;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5、安全技能培训、取证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6、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三、安全费用使用原则

1、专款专用原则

安全费用必须用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年度结余资金允许结转下年度使用,不得挤占和挪作它用。

2、重点保证原则

安全费用要分轻、重、缓、急,重点保证安全设备更新、瓦斯治理、煤尘治理、防灭火等设施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改造和完善,仪器仪表更新等项目。安全费用要使用到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部位。

3、突出效果原则

安全费用最终要落实到使用效果上,根据专用资金计划和成本资金计划,通过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质量把关和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后要达到预期目的。

四、安全费用的管理和监督

(一)选煤厂安全费用的管理

1、安全投入计划由综合科负责编制,厂部领导班子成员审定后,按照公司有关经费使用程序逐级审批,并在公司相关部门备案。

2、经批准后的安全投入费用由安监科负责保障费用的落实。

3、机电工程科负责安全工程的立项、设计、施工、进度、质量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4、安全工程的实施严格按照公司基建程序进行管理,有关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二)运营单位安全费用的监督管理

运营单位安全费用的投入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项目和内容执行。

1、运营单位对所辖员工进行必须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投入,及时为工作人员办理相关保险,费用由运营单位承担。

2、运营单位负责全厂(含选煤厂管理的生产区域)的质量标准化物资、宣传警示类标语及牌板、所辖人员的劳保用品等的费用投入。

3、运营单位负责选煤厂安全设备设施、特种设备、消防器材及其他需年检或在国家规定时间内检验、校准的设备费用,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全厂的起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表、安全阀、放射源、交予运营单位使用的叉车、压力管道、瓦斯监测设备及传感器、电梯、电

气设备预防性检测、电气用具、防雷检测、消防器材检验、职业病危害因累检测等。

五、附则

1、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2、原《关于下发王家岭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的通知》(王家岭选发〔2013〕23号)同时废止。

篇6: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为了确保公司职员工的人身安全、财产和健康保证,特制定本制度。

二、具体内容

2、1费用的设立。根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2、2费用的提取。安全投入保障制度。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0、5%标准逐月提取。

2、3费用的使用。安全费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经费支出主要用于以下;

2、3、1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2、3、2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

2、3、3职工体检。

2、3、4安全设施的购置、维护、保养。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2、3、5危险源监控和安全隐患整改。

2、3、6安全生产检查。

2、3、7安全环保宣传活动。

2、3、8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购置及应急演练等。

2、4费用管理。由财务部门对安全生产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做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

三、附则

3、1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3、2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篇7:安全投入经费保障制度

为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费用是指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对其企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取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2、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进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5)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3、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企业对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5、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程序为;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报企业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6、对在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中形成的资产,本企业将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7、为职工提取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再安全费用中列支。

篇8:全方位投入全面保障运输安全

农村客运管理一体化

重庆十分重视公路建设, 全市目前公路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以上, 路网密度西部第一。由于重庆复杂的地形, 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 重庆的一些公路光安全护栏我们就装了1.1万公里, 共花了18个亿。目前大约十分之一的公路都有护栏。装上护栏后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道路运输的安全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从管理上看, 重庆高速公路由交通部门一家在统一执法。从高速公路的安全状况看, 目前每百公里死亡人数我们一直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2011年行人事故百公里的死亡人数下降到了3.2人。重庆每天进入高速公路的营运客车大概有五六千辆, 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处我们都要进行例行检查。

早在2009年, 重庆就做过一次尝试, 就是当时的农村客运要实行低票价, 政府希望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纳入到交通委, 我们就向政府提出由财政出钱, 交通委运作, 统一为1.2万台农村客运车辆交纳交强险等安全保险。农村客运车辆统一上保险有几个好处:一是农村客运的经营者降低了经营成本, 可以实行低票价。二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不会产生社会矛盾, 赔付很快。这一点在近四五年来的作用非常大。以前发生一次农村客运事故, 就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跑农村客运线路的经营者大多都没什么经济基础, 而死亡一个人的赔付是很高的, 这些跑农村客运的车主根本赔不起, 有的甚至会因赔偿而倾家荡产。实现保险赔付后, 这种现象就能避免。事实上, 我们现在保险支出总费用也不是很大, 一年才六、七千万元, 平均到一辆客车上也就三、四千元, 不是很多, 但是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城市公交管理集中化

2012年, 我们要重点抓运输管理如何为民生服务的问题, 这是我们正在考虑的一个工作重点。运输市场管理对于重庆来说压力比较大, 重庆九个城区的运输管理、执法队员由市交委直接统一管理。

运输市场的多小散弱现象是当前交通运输管理上的最大问题, 所以我们想花大力气先把城市公交稳定住。389辆公交车收回后, 我们进行了检测, 发现有一半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在出租车管理方面, 2010年我们投放了1350台出租车, 2011年又投放了1000台, 总的运力情况目前还是基本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的, 现在重庆主城区的出租车已经达到了1.1万台。目前重庆市出租车的价格也比周边省便宜, 由于运价比较低, 市场的需求表现旺盛, 市民打的难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因此我们也想在适当时候对出租车价格进行调整。

此外, 我们还推出了长途车电话订票、网络订票和联网售票, 这样做既方便了群众, 也规范了长途客运, 树立了行业的良好形象。

水运安全管理强制化

从整个运输市场的状况看, 目前重庆的水上运输安全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现在三峡水库的蓄水位已经达到了175米,

篇9:安全投入保障制度新

[摘 要]良好的环境是安全的有力保障。校区对校园安全建设工作要抓得紧,抓得早,提前做好安全建设规划和设施配套计划。根据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购置计划,在设备经费投入中,划拨部分经费用于安全设施配套工作,以保证安全设备设施配套建设到位,使实验室安全保障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安全设施;建设投入;配套保障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185-02

前言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现代高校在高速扩招和成果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安全问题却被相对弱化了。实验室安全隐患归纳起来分两类:一类是硬件方面的缺失,如安全建设防护设施不到位;另一类是软件方面的缺失,如安全保障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教师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不高,学生程序流程和使用操作的不规范等。[1] [2]良好的环境是安全的有力保障。实验室的房屋及水、电、汽等设施规范完善,实验室设备及各种附件完好,实验室现场布置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这些良好的实验室环境都是实验室安全的有力保障。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是2006年投入运行的异地办学的本科院校,虽然在硬件方面得到了张家港市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基本消除了安全事故隐患,但安全设施还存在各种问题,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具体分析,逐一解决。

一、安全设施配套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用房建设粗糙,未达到安全设计要求标准。建设期间,由于工期短,施工量大,监管多头,管理不到位,使得建筑单位只能力保基础设施完工,对消防等安全设施重视不够,有些建筑消防到目前也没有通过验收;建设完工后,在质保期内,出现建筑质量问题,也只是采取简易修补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其实质性伤痕。[3] [4]

2.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跟不上新的使用要求和安排。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性,进一步降低误差率,所需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搭建的平台和接口更加丰富。如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新购一台电子扫描显微镜,其要求屏蔽好,温湿度均衡,数据采样时需要平稳度高、干扰小的环境,如此必须按照仪器现在的性能要求对原有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设计和装潢才能解决问题。

3.基础设施配套容量计算不精确。房间的面积大小、电力所需容量、水的需求量与购置设备的要求有偏差。如先期投入的冷却水池因循环问题难以解决而遭废弃,要重新配备水箱,这样造成重复投资。

4.设备配套设施中对三废的处理考虑不周到,安全措施不到位。如对污水的处理,设备是到位了,但由于污水的收集系统在材料楼的北面房间,南面房间没有,而操作者不知道这一情况,直接把污水倒入下水道,设备根本起不到污水处理的作用;有毒气体实行抽排放而不是有效收集;废物不是分类而是一起扔掉完事。这些都造成了安全隐患。

5.设备配套设施建设中安全因素考虑不够。如原有的实验室有两扇门,这原来是出于安全考虑的,但设备安装时由于尺寸和空间问题,堵住或封闭了其中的一扇门,从而造成安全通道隐患。

6.配套设施中特种设备的使用规范和验证审检工作迟迟不到位。特种设备要通过年检取得使用合格证,设备使用人员要取得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而这些工作往往滞后。有些设备使用人员却无视规范和要求,在无任何证件的情况下就自行操作,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

7.实验室危化品存储不规范,达不到规定要求。学校对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保管和使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要建设规范的存储场所,对内部设施的要求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而校区建设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5] [6]

二、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强化实验室安全保障

1.加强安全基础性投入

实验室环境是搞好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首先,要做好安全、舒适、人性化的实验室环境建设规划。从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到各实验室的通风、采光和安全通道,从有利于学生的沟通交流到整个实验室区的人为氛围和学术氛围的营造,都要在实验室环境建设规划中充分体现。

其次,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安全设施建设第一位的原则。使用单位要将具体要求及硬性指标、方案实施细则,提交职能管理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要积极沟通,加强协助,按照学校管理办法和规定流程,提请审核批准,并组织决定有资格的施工建设单位进行施工,做好相关施工工作量概决算管理(达到一定资金额度的,还要通过招投标办公室组织招投标工作来确定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实施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再次,要加大安全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在采光、通风、供电、供排水、供气、灭火、减震、隔音、温湿度、洁净度、电磁屏蔽等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要做到“十防”,即防火、防水、防电、防气、防爆、防震、防毒、防盗、防辐射、防传染。

2.加强安全预警系统设施的投入

有一整套的安全预警系统可以让管理者在事故的萌芽状态就得到信息,并能迅速处理,有效预防。要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监控系统、水火警预报系统等,有效地做好“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自然灾害)工作。

3.加强安全应急设备设施的建立

应更新、改造和配备必要的应急劳动保护设施,如洗眼装置、应急喷淋设备、中和试剂、灭火器材等设备。

4.加强个人防护用品和设施的配套

根据实验室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更新、改造、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用品,完善设备配套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资料管理。

5.消防器材的配备和完善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设备,并每年检测1-2次,保证设备能有效地工作。

6.搞好实验室环境卫生,保证实验室财产的安全

对实验室内部的环境卫生而言,应坚持“整洁、有序、安全”的方针,落实到人,检查到位。总之,通过抓落实、促建设、促卫生、保安全,让师生一进入实验室区就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人文环境。

7.设备设施维护专项基金的建立

设立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专项基金,定期维修养护,使仪器设备能够正常安全运行。实验室设备在平时的实验使用中难免发生故障,如果长期这样而没有得到及时维护,就会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所以实验设备完好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前提。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实验设备的良好运行,平时必须做好实验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一定科学知识、技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实验设备的整理、清洁、润滑、检查、维修,发挥实验设备的效能,使得各项实验教学能安全顺利进行。

三、结语

校区对校园安全建设工作要抓得紧、抓得早,提前做好安全建设规划和设施配套计划。应根据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购置计划,在设备经费投入中,划拨部分经费用于安全设施配套工作,以保证安全设备设施配套建设到位,使实验室安全保障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这几年的安全设施建设和配套,学校有了一个安全和优美的实验室工作环境,能满足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黄炳辉,卜建,张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2):198-200.

[2] 杨平,陈燕灵,黄建平.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9):4-6.

[3] 李艳华.高校实验室环境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151-153.

[4] 张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18-120.

[5] 戴芳,何江,赵治华.实验室安全体系建立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199-202.

[6] 何晋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篇10:煤矿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推广使用先进的安全技术,保证安全投入资金的正常投入和使用,建设良好的保障体系,特制定如下制度:

1、矿设专项资金帐户,吨煤提取30元做为安全专项投入资金,专款专用。

2、安全教育培训资金,由“三违”罚款提取50%做为师资和培训费用。

3、矿制定技改项目,定时间、定人员落实资金数额按时完成。

4、实行安全奖励制度,矿每半年进行一定安全奖励,对在安全技改和安全生产中的先进个人,单位进行奖励。

5、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劳动条件,矿每年要制定项目计划,定时间,定责任按要求完成。

6、为确实保证正常使用,矿每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计资金使用情况。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00更新时间:2010-11-2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保证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统、设备、设施,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奖励,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抢险救灾等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安全投入应能充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投入资金要专款专用。

二、资金投入依据

1、国家颁布的劳动保护法令和劳动保护指示、标准;

2、安全大检查中所发现的,尚未解决的,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

3、预防火灾、爆炸,对引起工伤、职业危害等需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4、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5、稳定和发展生产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员工提出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确定项目,落实资金、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安全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与投入时间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

2、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项目范围应包括:

2.1 安全技术: 以防止火灾、爆炸、工伤等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回收处理、通风降温等。

2.2隐患整改项目

2.3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资金;

2.4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的人员、时间投入。

2.5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

2.6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职工保健的费用。

2.7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服装、安全帽、安全手套、防护眼罩、防尘、防毒口罩等)费用以及各种用品的使用年限;

2.8保健费的发放:保健费(个人)= 职工体检费用 + 职业病预防费用 + 消暑饮料费用。

四、应急救援投入

五、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

应急救援设施(如防火墙、安全通道、消防用具、抢险救灾的工程设施及器具、警示标志、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联络器材、抢险救灾车辆、围堤、回收装置等)、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

六、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

七、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

八、参与应急救援及演练人数、时间投入。

九、安全宣传教育投入。

十、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

十一、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

十二、安全专题板报(或报纸)、宣传栏、安全宣传稿件、传单等费用。

十三、日常安全管理投入。

十四、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应包括安全员(兼职和专职)人数、安全员的工资、津贴和办公支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建立及运行维护费用。

十五、安全奖励基金投入。

篇11:安全费用投入保障制度

一、安全费用的类别

安全投入费用可分为安全教育培训费用、安全活动费用、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费用、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投入费用、安全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费用等。

二、各类安全费用的审批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费用:由安全科编制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厂办公室根据计划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批费用。

安全活动费用:由安全科编制费用计划(如安全生产月),报厂长审批。劳动防护用品费用:安全科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劳保计划编制全厂劳保及费用计划,由机动科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投入:定期对工作岗位存在职业危害的职工进行体检,其费用由公司统一管理。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检测、检修,其费用计划由各使用单位编制,机动科负责实施。

安全设施购置更新和维护保养投入的费用:各使用单位编制费用计划,机动科复核后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费用:根据隐患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费用,主管厂长复核后报公司审批。

三、安全投入费用计划的编制

劳动防护用品费用计划:各使用单位根据职工的劳保使用情况编制本单位的劳保费用计划,安全科汇总各单位的劳保计划编制厂劳动防护用品费用计划。

职工保健费用由公司安全处统一管理,按月发放。

安全活动费用和隐患整改费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编制计划。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测、检修费用计划和安全设施购置和维护费用计划由各使用单位根据设施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编制。

四、安全投入费用的保障和检查

篇12:新版煤矿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规范和加强安全费用管理,根据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办法。

矿井安全投入包括: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安全费用、安全质量标准化。

第二条 资金计划编制原则:安全费用、安全质量标准化计划的编制要根据公司有关资金安排的要求,突出重点、统筹考虑,确保我矿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安全费用的管理应遵循“足额提取、确保需要、预算管理、规范使用”。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能部门的职责

第三条 生产技术科负责矿井安全投入资金计划管理工作。负责矿井安全投入资金计划的编制、调整、下达工作;参与安全投入工程设计方案的研究,施工图会审,工程平衡会议;参与工程月度、验收和竣工验收;负责资金计划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负责制定安全费用使用计划、统计台账、提取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财务部要根据公司计划部门下达的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合理安排使用,纳入企业预算,确保安全费用专项专用、专账核算,严禁生产性投入挤占安全费用,负责安全费用的会计核算工作;

物资采购中心负责各项材料的进出管理; 机电队负责设备的购买、使用及电力的投入管理; 劳资部门负责有关职工薪酬的管理;

计划项目各阶段具体工作由安检科、机电科、生产技术科、通修队等相关部门按照其业务范围,分别负责。

第三章 安全投入资金使用范围

第四条 安全投入使用标准

1.安全费用:煤炭产量按月足额提取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为吨煤15元。

2.安全质量标准化:根据公司有关规定提取使用。第五条 安全投入使用范围 安全投入项目设9个明细科目:

1.煤矿安全生产改造和重大隐患治理支出,包括一通三防、防治水、供电、运输等系统设备改造和灾害治理工程、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矿压、热害、采空区治理等支出。

2.完善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应急救援支出,包括完善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支出、应净救援技术装备、设施配置和维护保养支出,事故逃生和紧急避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四章 计划项目的管理与实施

第六条 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编制与调整

1、生产技术科根据我矿实际提出建议计划,报,待公司批准后下达项目计划,并组织实施。

2、计划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确需变化的,各业务部门在变化实施前经分口领导签字以书面形式上报矿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进行汇总整理上报公司相关部门,经公司调整计划下发后方可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第七条 安全费用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资金计划编制与调整 1.每年11月上旬,矿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和具体实际提出建议计划报公司计划部。

2.建议计划首先要安排好跨项目,然后再建议安排新上项目。

3.计划下达后,矿不得再安排计划外项目,确因安全生产急需新增项目的,矿提取建议计划,报公司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4.资金计划的调整: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安全费用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资金计划需要调整时,各业务部门在变化实施前必须经分口领导签字以书面形式上报矿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进行汇总整理上报公司相关部门,经公司调整计划下发后方可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第八条 施工、技术管理

各有关科室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施工和技术管理。

1.生产技术科牵头负责井巷掘进、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维修。2.通修队牵头负责“一通三防”等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巷修(通风、运输等)等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

3.生产技术科牵头负责地质测量、地质勘探、防治水方面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

4.机电队牵头负责机电设备购置和机电运输方面的施工、技术管理。

各有关科室要根据职责范围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未能按期完成的项目,写出书面材料报矿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负责书面材料上报公司考核办和计划部。

第九条 项目验收

(一)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的验收 1.项目实施单位工程完工后,要在竣工后7日内提交竣工验收报告,项目主管科室要在15日内组织有关单位参加竣工验收。

2.项目实施单位要在竣工验收后,收集整理项目竣工资料,并在竣工验收后15日内交档案室审核后归档。

3.档案室负责指导检查各单位竣工资料的归档工作,使之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4.项目牵头科室负责组织编写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二)安全费用和安全质量标准化资金计划项目的验收。安检科联系公司有关部门,由公司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室进行验收。

第十条 安全投入统计管理

实施单位要认真统计报告期安全投入完成情况,每月25日报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汇总后26日上报。

第十一条 安全投入台账

1.矿财务科要建立安全投入财务资金台账。2.矿生产技术科要建立安全投入台账。

第五章 项目结算

第十二条 安全费用及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的结算

(一)工程竣工一个月内应及时提交各项结算资料,进行竣工结算。

(二)结算中签证费用的资料,必须齐全。签字人签署意见必须有量化数字,并加盖单位印章分送各签字人所在单位,作为结算价款的依据。

(三)施工单位的结算书应先报送业务主管科室初审后,再报、生产技术科进行复审,然后有财务科负责结算。

第六章 考 核 第十三条 考核

上一篇:描写师生情的作文400字下一篇:怎么学习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