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2024-07-26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精选8篇)

篇1: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房产测绘数据管理系统介绍

厦门市房产数据管理系统(简称管理系统)是基于房产测绘基础数据和地籍数据,以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库技术为技术支持,在统一的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和数据结构、分类体系下,按房产测绘管理的业务要求,将测绘成果数据纳入到同一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图件输出,实现房产测绘成果数据管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房产信息的基础数据。

管理系统主要以项目、宗地、幢、门、户、分层分级管理房产数据以及户产平面图数据。管理系统分单机版(Access版本)和网络版(SQL_server版本)两个版本,其中单机版(Access版本)主要适用于单机操作,网络版(SQL_server版本)适用于多台机器同时操作数据库。

系统登录

系统登录前应先选择数据库存放路径。

系统初始用户名为emapadmin与 emap(初始密码同用户名),其中emapadmin为系统管理员用户,emap为普通用户。

系统的7种用户管理模块

数据查询:用于查看数据,可下载、另存、打印一些相关图、表,无法修改删除。数据维护:可完成数据查询所有功能的同时,还可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测绘成果数据生成作业模块)

权证配图:进行部分数据维护的功能,只对户一级的数据进行维护。数据导入:将单机版生成的数据数据库汇集到网络版的数据库中。

字典维护:

1、用于修改管理系统中的所有字典表;

2、将小八数据中的图形通过CAD生成系统中的户平面图时的相关CAD配置。(比例3表示,如果该户长(或宽)大于所在层的长(或宽)1/3,则生成的户平面图为整层,否则按下方“比例尺管理”中的相应类型进行切割。40相当于切割后的图形实际长为40米。)

小八转换:用来扩展小八数据库的“表”字段大小。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给相关用户设置访问权限。

各主要功能按钮

*各功能按钮均有文字提示

*数据写入系统方式:

1、直接输入;

2、字典表选择;

3、存入文件;

4、上传文件;5系 统内部赋值

系统数据结构

一、项目

管理系统数据结构分:项目、地、幢、门、户五级,系统中“*红色”为必填项

1、项目名称:参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命名。如项目名称以用途命名,后面应加单位简称必要时还需加地址,以免造成项目名称的重复。如:工业厂房(**公司)、综合楼(市邮政局海沧镇)、综合楼(市邮政局后坑)

2、项目别称:尽量填写以便查询

3、建设单位:单位全称,一般以工程规划许可证或相关有效证明为准。

4、坐落:为概略坐落,可参照规划许可证,如许可证中坐落按区域命名,可引用主要道路门牌号。项目坐落不在输出的成果中体现。

5、项目备注:在项目信息汇总表中备注栏显示,是对项目信息汇总表中内容无法完整表达时的补充。

6、批准用地面积:以规划许可证为准

7、批准建筑面积:按照最新的规划批准面积填写。

8、其它栏目按实填写

二、地

1、宗地面积:以宗地图为准

2、土地用途归类:即对批准的土地用途进行归类,由字典表提供,参照测量规范A3表中的分类方法分:商业、住宅、办公、工业、仓储、交通、市政、公共建筑、金融业、其它。

户一级的土地用途归类默认引用该处,如二手房配图时遇房屋土地用途归类变更,可在户一级下手动修改。

土地用途描述:即批准的土地用途,按实际批准的土地用途填写。

户一级的土地用途描述默认引用该处,如二手房配图时遇房屋土地用途描述变更,可在户一级下手动修改。

3、宗地备注:在宗地信息汇总表中显示,是对宗地的一些特殊情况予以说明,如建筑物超宗地红线,宗地变更、宗地内房屋分期建设情况等

4、宗地图:上传PDF格式宗地图文件,出测绘成果报告前,向地籍调查科申请提供。(目前暂不上传

三、幢

幢一级幢项

1、幢名:由幢ID_幢号(名)组成,ID号是为了跟GIS挂接,ID号的生成参见“厦测[2008]11号”文。

2、导入小八或EXCEL数据(分户信息明细表):导入小八数据时提示输入指北针方位角,值应为数值或为空,否则会导入失败,为空时将不显示指北针。系统生成的层平面图及户平面图时引用。

3、坐落:系统自动引用小八数据中幢状况表的坐落,因此在小八软件作业时,幢坐落要规范填写,也可为空,在本系统中编辑。

4、房屋基本用途:根据房屋的各种主要用途进行汇总填写,用同用途之间用顿号隔开,5、幢占地、用地:应如实填写,特别是涉及到小八数据中分户用地面积分摊时,要确保准确。

6、地上、地下层数:半地下层数计入地上层,为无时,应输入0,才能统计出总层数。

7、操作员:指系统数据录入人员,不是作业员。

8、幢图片:存放与幢有关的图像文件,对个别部位特殊处理或与规划不一致时现场采集的照片等。(如室外梯不计面积、半地下室认定等现场照片)

9、幢原始数据:为预留项,存放幢相关的原始数据

10、相关文件:与本幢有关的重要文件备份。如附属房屋面积表、建设单位具结保证扫描件、委托方提供的共用部位使用范围确认单等。幢一级分层信息项

分层信息:即原测绘成果的楼层面积表,但分层信息中的层建筑面积、层共用面积与小八层状况表中的同名栏的值不一致。

成果报告中的层建筑面积=小八数据中的层建筑面积+小八数据中的层半墙面积; 成果报告中的层共用面积=小八数据中的层公用面积-小八数据中的层半墙面积;

1、分层信息在系统导入小八MDB时自动生成,非小八类型或不计面积的层,需通过手动增加导入。不计面积的层令层面积为0。

2、系统中层次与层平面图是一对一关系,实编层次栏只是为了解决多层平面图及层草图为同一张层平面图及层草图的问题,与原来实编楼层号是两种不同概念。

3、实编层次为空,成果报告中将不生成层图与层草图。

4、导入的分层面积明细表中层次应为文本格式,且层信息只能增加而不能删除,因此导入时要慎重,以免不必要的返工。

5、层平面图:可下载DWG、DOC格式文件,上传层图功能在分层信息栏中执行,上传的DWG图形文件后缀不能用大写,否则会造成导入失败;

6、层草图:比例尺偏小时,注记、指北针所放位置应避免图面长宽比的改变;(尽可能 使图面饱满,)

7、分户信息:可下载XLS格式文件;如上传的MDB数据中房屋用途不在字典列表中,则分户信息中的用途为空。幢一级成果信息项

生成的成果报告中的相关测绘信息与审核信息 测绘信息

1、测算概要:对应成果报告中幢信息表相应栏,主要是概述本幢的各功能区的分摊情况以及特殊部位(非敏感部位)的处理情况。由于测算概要只是对公摊情况的简要概括,因此公摊的详细情况应在层草图中体现。

2、项目概况

包括委托单位,委托日期、项目坐落、项目基本情况等内容

(如:受厦门市松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2006年12月12日开始对松柏花园二期项目进行房产面积测绘。

本项目由松柏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位于思明区侨龙里1-3号,为一幢集车库、商业、住宅为一体的高层建筑。该建筑地下2层、地上31层,地下为车库,1-4层为商场,5层以上均为住宅。松柏花园项目分一、二期,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11月竣工。)

2、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项目的特殊情况说明,成果中特殊部位的处理情况等

(如:本项目属“烂尾楼”工程,地下室竣工多年,现实测地下室有部分超出本期红线;)

3、作业说明:

主要是明晰作业过程中的相关责任

内容包括测绘成果中总建筑面积与分户建筑面积合计不符的说明;经开发单位确认的共用部位使用范围;成果验收情况等相关信息。最后一点为参加完成本宗房产测绘的作业人员及执业资格,并由相关作业员签名,成果报告其它地方不需要作业员署名。如:

1、本测绘成果可能存在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分层面积明细表、分户面积明细表的合计数据不符,系分层、分户面积计算时小数点取位引起的误差,不影响测绘成果的使用。

2、本测绘成果中共有部位使用范围经开发建设单位确认。

3、本测绘成果需加盖测绘单位测绘资质盖及建设单位公章方可生效。

4、参加完成本宗房产测绘的作业人员及执业资格。测量员(签字): 计算者(签字): 质检员(签字): 项目负责人(签字):

*测绘信息栏中“应用到项目下所有幢”功能键,使用后相应幢成果号要及时修改,以免遗漏。审核信息

房产审核人员填 测绘报告

单机版测绘报告的生成需要“狗”。

可下载PDF格式文件,打印层图时,应根据需要选择纸张大小。

四、门

是指同一门牌号、相同竣工日期、建筑结构的单元集合

同一门牌号存在不同竣工日期或建筑结构的单元不能放在同一“门”下,应用不同的“门”名称加以区别

同一“门”下相同“户”的房屋即是同一权属单元,因此应避免同一“门”下,不同权属单元出现同样户室号。(如不同层次的地下车位、人防等)

1、竣工日期:即4位数字的竣工年份,2、建筑结构:字典表选项6种

3、建筑类型:系统预留,暂无实际意义(系统中所有建筑类型栏均相同)

4、备注:对门一级信息特殊情况的说明,生成的成果中不体现。如:旧数据整理中出现“80年代”建成年份时,可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五、户

户一级户项

1、土地使用权类型、土地用途两项默认引用“地”一级相应栏

2、房屋所有权性质:依实际情况填写,具体详见“厦测[2008]4号”文件。一手房配图可不填。

3、房屋用途归类:房屋的批准用途归类,按系统提供的字典表依权属单元的主要用途进行归类。系统字典表中房屋用途分类是参照测量规范A6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的。

4、房屋用途描述:房屋的批准用途,一般以规划批准的房屋用途填写。同一权属单元下各子单元分属不同用途时,分别填写各子单元的主要用途。户一级户权属项

1、历史权属:默认开发建设单位

2、土地房屋产权来源:依实际情况填写,具体详见“厦测[2008]4号”文件。一手房配图可不填。

土地房屋调查数据来源:只要幢级成果信息项测绘信息栏中录入成果号,系统会自动默认“摘自**号房产测绘成果”,(二手房配图时,如数据来源不是引用测绘成果,参照 “厦测 [2008]4号”文件中的数据来源填写规则进行编辑)

调查情况说明:指产籍调查人员对产籍调查过程中,调查表无法完整表达的情况加以补充,内容力求简明扼要、易理解,特别是不计建筑面积的附属房屋部位应在该栏中加以说明。具体详见“厦测[2008]4号”及“厦测[2008]11号”文。

创建日期:对应产籍调查表的填表日期,系统默认为当前日期。

备注:数据维护人员或配图人员在数据录入系统或修改时遇到的特殊情况加以备注说明。共有权人:按要求逐个录入所有权属人

一手房配图在未知当前权属人时,在当前权属人栏中输入“*”号,以便对权属项中编辑的内容进行存贮。

历史权属栏:只有查看功能,无法编辑 户一级两图一表项

1、户平面图

配图人员在出图前应认真检查户平面图,如发现图形有误,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如发现图形不符合要求,应对户平面图进行编辑修改,并在权属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2、产籍调查表

产籍调查表中的所有内容均存放在系统中,如需对调查表进行修改需找到系统中的相应栏进行修改。

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结合现有系统,对目前房产测绘作业习惯可做相应调整

1、小八户室状况表中为单元号与户室号(系统中门牌号与单元号)的命名,单元号要完整,不能为空;在不影响小八软件使用的基础上,户室号、门牌号尽量一步到位,以方便小八数据入库前的整理。如户室号后面加上单元属性(车位、车库、室、单元)。

2、按层分摊的单一权属房屋,附属房屋要挂到主单元下(类似阳台的做法),避免同一权属小单元太多,不方便分户平面图生成。

3、由于系统限制相同项目名称与相同地籍号,同一宗地内有多张规划许可证分属不同的小项目名称时(测绘成果又是同时提交),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小项目合并到大的项目名称中,并在项目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4、同一幢有两个宗地时(分宗连体别墅),因不涉及到共有面积分摊,按分宗情况进行分幢,一幢对应一本测绘成果报告,相邻幢图形可在本幢成果中体现。

篇2: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40308234

张臻欢 摘要:

介绍了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运行原理,以及一种基于USB和CAN总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一个USB-CAN节点和多个数据采集结点构成,采用CAN总线构成通信网,以USB总线接口实现主节点与计算机的通信,数据采集结点完成电力设备参数采集,可以通过一台主机监控多个电力设备状态参数。该系统实现了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电力参数检测和总线通信,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容易扩展新节点等优点。关键词:

电力监控、数据采集、功能运行原理、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局域网总线

引言:

计算机的出现,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使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引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前,监控系统的功能局限于远程控制和简单的状态信号显示。当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监控系统出现后,大容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才有可能被广泛地运用,并成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电力监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监控及数据采集的功能

1.1数据采集

周期性地从RTU中采集数据是它的基本功能。电力系统中的大多数系统是以查询方式采集数据,即RTU仅在接收到主站对其请求后,才把数据传送给主站。它有2种可选用的RTU响应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发送所需点或点集的实际值或状态;另一种方式是仅发送前一次查询请求以来状态发生过的变化或数据值超过一预先定义的增量变化范围的点或点集。后者称为报告异常事件方式。此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了主站处理时间。通信线路中平均负荷也比第一种方式要小。不过,通信线路必须具有足够的带宽容量,以适应最坏情况,即在电力系统出现大干扰时,大量点的数据会发生快速变化,而此时调度员却最需要及时和准确的数据。

数据采集过程可认为是一些专用及高度相关子过程的过程集。这些子过程为:a.对RTU内部数据库的查寻及快速修改;b.主站周期性地对RTU进行查询;c.把主站所需的RTU数据传送给主站;d.校核因传送所引起的数据错误;e.换算数据工程单位;f.通过写入来覆盖数据库中的原有状态或数值。

1.2信息显示

信息显示是有选择地检索数据库中固定数据及实时数据,并将其组合后提供给运行人员的过程。通常将其显示在有限的图形CRT彩色屏幕上。固定数据包括发电厂、变电站接线图的信息及其它不随时变化的可显示信息。可变数据包括二态或三态设备的状态和数量变化,并可能带有符号的模拟量。通过名字或标识符来表示的设备名称和点的标志常被认为固定值,并被附在变量后面。

显示常常选择分层的树结构形式。在此结构中,索引页面(或者叫菜单)允许运行人员用光标定位技术(键盘、鼠标、跟踪球或屏幕接触定位法)来选择各种信息的显示。在同一系统中,常常提供多种显示选择方法,如专用功能键、显示标识符或名字的键盘输入。专用功能键使显示的时间大为缩短。但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因而这种键的数目是有限的。用标识符进行键盘选择,要求运行人员记住及使用相互参照表。

也有除CRT之外的其它显示介质。一般有动态模拟盘,它主要通过灯光的变化来显示。也有在模拟盘上装配数显来显示重要的模拟量数据。

1.3监控

监控是指能操纵远距离设备的运行。这个过程包括发电厂或变电站的选择、被控设备的选择以及执行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因此需采用选择—确认选择—操作的顺序(简称为操作前校核)。必须避免未被选中设备的操作或未发命令就进行错误操作的情况发生,这是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为了高度安全,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操作前校核”信息顺序。

1.4报警处理

告诉运行人员发生了异常事件并报告发生的时间、站号、设备和事件的实质,一般称为报警处理。它有多种报警处理及表示方式。处理方法的细节大都被纳入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块中。最常用的报警处理输出是按时间先后排列,显示在CRT报警表、打印机硬复制输出和语音报警中。运行人员确认报警之后,立即把运行状态直接转到与其相关的运行位置,进行人工直接干预。

1.5信息存贮及报告

记录和保存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和数据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精确的记录,用来满足各种统计要求和对系统未来运行情况及用电规划进行预测。

记录保存一般的实现方法是按一定的周期间隔获取预先选定的数据集,并把它们保存在一个滚动文件中。存贮周期常被设定为1 h,但某些特殊情况下则需要更频繁获取和保存信息。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历史文件为各种表、报告提供了一个有效数据和状态信息源。可在保存历史数据文件的基础上设置各种报表格式,如日、月、年报表等。

1.6事件顺序采集

事件顺序是获得和记录异常事件的发生过程,具有毫秒级事件间隔的时间分辨率。事件一般以离散状态(两态)出现,如断路器的断开或闭合状态。获取记录异常事件,其时间分辨率与中心主站对RTU进行查询的周期无关。当发生异常事件时,RTU主动向主站发送告警信号,因此RTU中的精确时间基值或时钟是事件顺序记录的基础。在大量分散的RTU中,时间基值的精确同步是事件顺序记录的关键,通常主站定时向各RTU发送广播校时命令,以达到与RTU时钟同步。不同RTU之间事件时间分辨率大约为±10 ms。各RTU将所发生的异常事件发送给主站,主站对这些异常事件一起按时间先后排列,随后打印在一张事件顺序记录表上。1.7数据计算

在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中,需要不断利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其中包括工程量转换和在给定时间间隔内最大或最小值的计算,以及对时间的积分。对大变压器组进行负荷监视,就是一个计算过程实例。大变压器的最大容量是由它们的最大温升值来确定,而变压器的发热与MVA负荷有密切的联系。与变压器有关的最普通的测量为MW和Mvar,而不是它的输送电流(安培)。监控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下列公式(MVA)2=(MW)2+(MVAR)2,定期计算MVA,并把它作为实时数据与额定值相比较。

布尔计算用于离散点或点集,并把计算处理结果作为一个新的信息。这个过程被称为“组合过程”,它能确定电力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特殊状态,如断路器的通断状态等。

2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基本运行原理

2.1问答式

电力系统监控及数据的采集大多采用问答(polling)运行方式,主站与各个RTU之间几乎都是问答式。在通信中,这种方式被称为需求分配/时分多路存取。主站控制所有活动,处于主动位置,定时对RTU进行顺序查询。RTU仅对主站查询作出响应。目前,最普通的2种通信配置方式如图2所示。

其中图2(a)是用多条2线或4线制电话线从主站向外辐射。这些通信回路均以半双工方式运行,并且相互独立,一条回路可专用于单个RTU。但通用且比较经济的方法是在一条公共通信线路上连接几个RTU支路。这些线路的媒质可用电话线路、专用电缆、电力载波。在每条线路上,主站查询命令以及RTU响应回送数据采用多路复用技术。主站以异步方式独立地为接在主站处的每条线路服务。每个通道上的信息传送速率可在3 000~9 600 bit/s范围内。这种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率高,连续传送的信息量大。采用应答方式时,其循环周期只受各RTU支路响应时间的影响,但这种通信方式成本较高。

图2(b)是无线通信方式构成的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无线通信是以民用电台或数传电台作为通讯工具。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规定超短波段为数据传输通讯使用频段,频率范围为223~460 MHz。由于无线电台不能长时处于发射状态,因此由无线电台构成的系统主站查询扫描周期一般选择间隔为15,30,60 min。用无线组成的监控数据采集系统基本与用户供电设施相对独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维护检修方便、容易扩充等优点。

上述由有线、无线通信方式构成的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主站以串行方式逐一查询扫描各RTU,当查询到某一RTU时,RTU根据接收到的不同命令及控制要求,加以区分,并逐个对应。对线路断路器操作的命令总是按选择—校核—操作顺序以避免错误操作。

在大型变电站或厂矿能源管理中,分布数据采集及控制的监控数据采集系统,可采用不同的查询方式。对于地理上相距较近的所有RTU,可以通过一个局域网来相互联接,并与主机相连。这样的配置允许在系统单元或结点之间的通信有较大灵活性,能代替传统的、完全由主站控制下的顺序查询方法。采用局域网连接系统,允许任意2个结点之间直接交换信息。

2.2数据采集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常用于监视从变电站传送来的信息,如母线电压,线路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线路上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其它设备状态,报警,总有功功率,事件顺序等。

以上大部分为模拟量输入,它们均来自强弱转换的二次仪表变送器。常用简单的二进制“0”,“1”两种状态来表示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状态。

因为RTU运行在高压环境中,必须在设计中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干扰、损坏、数据出错和误操作。

2.3控制输出

在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中,监控是调度运行人中全面调度的有效手段,由运行人员选择被控RTU及对操作顺序即设备—确认—选择—操作的运行。正确选择和操作是避免人身伤亡和供电安全的保证。

控制输出是RTU接收到主站发来操作命令后发出的一高电平信号,该信号是由继电器瞬间闭合而产生的,与此同时提供起动电源,使断路器“跳闸”或“合闸”。

2.4人—机对话

现代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中,最有吸引力和挑战优势的是提供一个有效的并对用户“友好”的人—机接口。这种人—机接口不仅由硬件设备(如CRT、控制台、模拟屏、打印机及声音报警)组成,而且还需有支持实现这些工作的程序。所谓“友好”的人—机接口,焦点是提供快捷清晰的画面,操作简便能使运行人员迅速掌握运行概况。

模拟盘(模拟屏)的使用及与CRT显示器之间的关系,历来存在着争论,主要原因是模拟盘一次性投资费用及经常修改所需的费用和精力花费较大。但是,模拟盘可提供一个电力系统网络的总的概貌,这些信息在单个CRT显示器上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模拟盘与CRT之间有互补性。

3采用USB和CAN总线的电力监控数据采集系统

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电力参数的检测和总线通信是两个基本而且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电力监控装置中常见的通信方式是RS232和RS485接口。RS232接口是不能直接构成实际意义上的通信网络,因为它只能是一对一通信,而且通信距离最长只有15m。RS485接口是一种使用较多的通信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网络节点多、成本低等优点。但是RS485接口是单主结构,同一时刻,总线上只能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或命令),所以总线只能用巡回检测的方式,实时性差。此外,RS485接口的系统故障限制能力差,中继结构复杂。

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是一种“多主竞争”的总线形式。它废除传统的站地主编码方式,代之以对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协议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利用总线结构电缆长度短、布线容易、可靠性高、易于扩充等优点;且通信速率高,在距离不超过40cm的条件下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Mb/s;利用短帧数据结构,占用总线时间很短;提供错误处理能力,保证数据通讯可靠。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快速的、双向的、同步传输的、廉价的并可以进行热拔插的串行接口。速度快是USB技术的突出特点之一。全速USB接口的最高传输率可达12Mb/s,比串口快了整整100倍,而执行USB2.0标准的高速USB接口速率更是达到了480Mb/s。对于广大的工程设计人员来说,USB是设计外设接口时理想总线。

本文以CAN总线构成骨干通信网络,以USB总线接口实现主节点与计算机的通信,完成了USB总线和CAN总线的协议转换。各个基于CAN总线的数据采集节点完成电力设备参数的采集。这个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电力参数检测和总线通信。

按照以上论述,研制了基于USB和CAN总线的电力监控数据采集系统样机,并对该系统中的USB-CAN节点和各数据采集节点进行了多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实时性强。USB总线除了具有易于使用、双向、可同步传输外,还能够高速、高效完成大量数据交换。USB-CAN节点实现了各数据采集节点与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2)可靠性高。CAN总线具有错误处理和检错机制,当发送的信息遭到破坏后,系统会自动重发,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3)传输距离远。CAN总线的直接通信距离可达10km,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s,此时通信距离最长为40m。(4)易于扩展。在实际电力监控系统中,有时需要增加或减少监控节点,由于CAN总线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增加或减少节点,不需要更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也不影响其他节点正常工作。

4结语:

篇3: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主要包含发电、变电、输电和配电四个部分, 电力系统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导致其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实时数据, 这就给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制约。运营监控中心的总体目标:以公司整体效率效益为目标, 基于五位一体管理要素, 通过流程关键环节的数据监测, 发现跨业务、跨部门流程衔接处短板, 优化流程, 解决部门协同问题, 督促完善, 促进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因此, 作为一名电力运营监测员, 要学会利用电力运营监测系统平台, 加强对平台数据的利用, 从而为供电部门的运作提供基础支持, 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大数据时代概述

大数据时代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 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相关数据的积累, 对企业的决策有着重要作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发布的《中国电力大数据发展白皮书》从三大任务出发, 对大数据发展的形势进行了阐述。

1.1 加强电力企业对数据的开放共享, 加强对各种资源整的合

第一, 实现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共享, 明确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范围以及使用方式;第二, 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第三, 对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第四, 建立宏观调控的数据体系, 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1.2 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化业务流程, 定位管理短板

第一, 根据业务流程绩效指标表现情况, 评价流程整体执行效率;定位执行效率较低的流程环节, 分析流程设计的合理性, 提出流程改进建议。第二, 基于流程环节绩效指标表现和明细数据情况, 依据标准、制度、职责, 分析岗位绩效, 提出改进措施。第三, 分析跨部门、跨业务衔接点的协同性, 定位管理短板, 提出加强业务协同的工作建议。

1.3 强化安全保障, 提升服务水平

第一, 健全大数据的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对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和技术的研究, 建立大数据安全评估体系;第二, 加强对大数据的安全支撑, 开展对大数据的安全监测和预警工作。

2 大数据时代下电力运营监控系统中的数据处理

2.1 数据类型

(1) 基础型数据。监控基础是数据, 业务部门、业务系统应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基础型数据主要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 比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电能质量等。

(2) 电力企业运营数据。电力企业运营数据一般是电力企业生产运营中产生的数据, 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为运检、营销等部门以及整个公司运营决策提供指导。

(3) 电力企业管理数据。 电力企业管理数据主要是指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一般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同步和共享, 其分析和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各电力部门有序开展工作。

2.2 监测异动数据的处理

对于运营监测 (控) 信息支撑系统而言, 异动管理环节可大致可分为异动产生、异动处理和异动统计。异动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 业务异动。根据业务规则, 从业务数据中发现的异常变动。业务异动可细分为流程异动、指标异动、明细数据异动。

(2) 数据质量异动。根据配置的规则, 对数据接入进行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校验, 针对校验出来未接入、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的数据产生的异动信息。

(3) 接口异动。 对数据传输接口进行监测 (包括DXP、ETL) , 如果接口异常则产生接口异动。

2.3 全面监测实例

2014年3月, 赣州公司实施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运营监控管理, 在全面监测过程中强化对运监工作平台每日产生异动指标的研判和处理, 新增异动共6 024条, 共涉及14个业务部门、123个监测场景、206 项异动指标。目前, 转为工单处理中的有135条;已排除的有5 889 条, 其中系统自动排除异动3 589条, 经初步识别手动排除2 300条。

在公司月度经营工作例会中向市县两级发布《重点指标监测通报》, 对指标问题突出的县公司提出预警, 基于监测分析所揭示的问题, 提出改进工作建议, 并跟踪落实上月发布预警的整改情况, 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月度县公司工作评价。目前, 运监中心对公司系统20个关键指标基本实现了市县一体化在线监测研判、月度通报预警、跟踪整改反馈、落实考核责任的常态化闭环管控。

3 大数据时代下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运营监控系统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电网生产、企业管理的融合, 提升了电网业务数据的时效性。通过数据分析改善服务模式, 提高营销能力和服务质量, 构建稽查数据监控分析模型, 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隐藏关系, 为各级决策者提供多维、直观、全面、深入的预测性数据, 主动把握市场动态, 采取适当营销策略, 可使企业获得更大效益。

3.1 大数据在电力生产环节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管理项目众多, 通过多种业务模型的建立在线计算输送功率、输电线路可靠性等技术指标, 能更好地开展电压质量管理工作。常态化进行低电压监测, 加强低电压台区和用户的协同督办工作, 对低电压治理进行跟踪, 每月反馈低电压治理成效, 按期提交电压质量及停复电监测分析报告。

3.2 大数据在大营销中的应用

运营监测中心利用远程视频技术对电力营业窗口进行视频巡查, 监测平台对SG186系统中高压业扩流程进行在线监测, 并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缩短254个营业窗口巡视时间, 抓住业扩流程薄弱时间点, 提升供电营业窗口服务效率, 降低用户投诉指标, 提高大用户送电时间。积极开展对大工业电量的预测和用电需求侧管理, 将用电采集系统与“量价费损”的营销稽查监控业务同步开展, 做好线损治理的典型案例提炼与成效挖掘。

3.3 数据在大检修中的应用

运监中心可以利用大数据运营监控平台, 完成资产全寿命周期、电网设备运维、资金收支、业扩报装端到端流程在线监测分析系统构建及上线运行, 完成电网设备运维流程绩效分析工作。以数据挖掘为手段, 首次将工作票、操作票、缺陷记录等电子明细与静态流程图匹配, 实现配网设备从日常巡视、缺陷发现、检修处理到停送电等流程全过程绩效分析, 定量诊断调度、检修等跨部门协同问题, 横向加强协同、纵向顺畅贯通, 提升电网设备运维管理水平。利用大数据运营监控平台统计得到的线路消缺原因与消缺时长图如图1所示。

4 结语

数据信息的维护和处理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 在大数据时代, 有关人员要加强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应用, 针对不同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类型, 对如何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快速、准确处理和分析提供不同的策略指导, 从而实现大数据时代我国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钢.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J].广东科技, 2013 (22) :20-21.

[2]李皎.大数据时代到来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J].华北电业, 2012 (4) :82-83.

篇4: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摘 要】本文针对电网海量实时生产信息存储的问题,先介绍对比了关系数据和实时数据库的特点,指出实时数据库产品更适合电力企业实时生产信息的存储需要。接着对当前市场主流实时数据库产品进行简介,其中重点介绍和对比了PI实时数据库和国产海迅实时数据库;最后提出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的结合使用,可更好的服务于电网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智能电网;海迅数据库;PI实时数据库

0.引言

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是智能电网的三大特征,这其中,信息化是基础,是解决智能电网可观测,继而实现可控与在控的重要途径。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智能测量装置遍布整个电网,尤其是各网省公司和直属单位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发电集团信息化等项目的试点与推广,产生了大量实时数据。实时数据沉淀生成海量历史数据,连同调度生产控制大区生成的电网运行方式、关口电量、保护、雷电等历史/实时数据一起,这些数据是重要财富,是实现精益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如何高效地采集、处理、存储、检索和利用这些海量信息,已经成为建设智能电网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关系型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是目前数据库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类数据库,故数据的存储一般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实时数据库存储。本文先介绍这两个类型数据库的定义及特点。

1.实时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

1.1关系数据库的介绍

关系型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以关系模型组织数据并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具有数据结构简单、查询与处理方便、数据独立性高、理论基础坚实等特点。关系模型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技术,设计和实现风险较低,但由于关系模型提供了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非过程化的查询功能,系统的查询速度和查询效率较低,但其仍是数据存储的传统标准。

1.1.1关系型数据库组件

关系型数据库通常包含下列组件:

(1)客户端应用程序( Client )。

(2)数据库服务器( Server)。

(3)数据库( Database)。

1.1.2关系型数据库优缺点分析(相比实时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相比实时数据库而言,有着以下优点:

(1)容易理解。二维表结构是非常贴近逻辑世界的一个概念,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数据结构简单、清晰。因此,关系模型相对其他模型来说更容易理解。

(2)使用方便。通用的SQL语言易学易懂,程序员、数据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在逻辑层面操作数据库,而完全不必理解其底层实现。其提供的诸如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索引等对象使数据访问趋于便利。

(3)易于维护。丰富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4)安全性高。登录身份验证功能完善,提高安全性。

1.2实时数据库的介绍

实时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用的处理海量实时信息的基于测点模型的数据库,针对实时采集的具有时序特征的海量数据具有极高的事务处理能力、数据压缩比和查询检索速度。实时数据库是基于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而出现的,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而实时、高效、稳定是实时数据库最关键的指标。

1.2.1实时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实时数据库逻辑上包含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和测点数据库三部分。实时数据库维护实时数据,实时数据是每个测点时间戳最大的量测值(也就是当前值);历史数据库维护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由实时数据不断归档沉淀后产生,实时数据库中往往采用压缩的方式存储历史数据;测点数据库则维护所有测点的各种信息。

1.2.2实时数据库在处理实时数据上的优势

实时数据库具有实时数据写入和访问速度快、历史数据归档和访问速度快、历史数据高效压缩、数据以及接口符合测点模型等优点。但实时数据库对测点数有限制,而且往往按测点数收费,导致等量数据的管理成本相对关系型数据库偏高。

实时数据库在数据通信、数据组织、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访问、数据处理、数据展现等方面的专业化及产品化,为构建基于大容量实时历史数据之上的分析应用提供了便捷稳定的数据支撑,使应用系统可以从更高更深层次充分利用宝贵的生产实时历史数据。

1.3实时数据库的和关系数据库的对比

从下表对关系型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在数据组织方式、访问方式、压缩方式、应用领域等的比较结果可见,实时数据库产品更适合供电企业生产的需要。这是因为电力生产具有生产、传输和使用同时完成的特点,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时序数据,应用也需要大量围绕着这些实时/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库在处理时序数据时具有的存储速度快、数据压缩比大、节省存储空间等有点,在供电企业的生产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实时数据库产品的介绍

目前市面上比较有名的实时数据库产品有PI实时数据库,eDNA实时数据库,iHistorian 实时数据库,此外,SyncBASE、海迅和安捷(Agilor)在数据库市场中也占有一定份额。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PI实时数据库。另外,我国自主研发的数据库产品海迅实时数据库也在配调自动化等领域暂露头角,取得了较大份额。因此下面重点对比这两个产品。

2.1 PI实时数据库

PI是由美国OSI Software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C/S架构的实时数据库软件应用平台,主要应用于存储和获取时间序列的实时数据,是工厂底层控制系统与上层管理信息系统连接的桥梁。一方面,PI用于工厂数据的自动采集、存贮和监视,作为大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PI可存贮每个过程点的多年数据,并提供清晰、精确的操作情况画面,用户既可浏览工厂当前的生产情况,也可查看过去的生产情况;另一方面,PI为最终用户和应用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工厂信息,PI在业务管理和实时生产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2.2海迅实时数据库

海迅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通用实时数据库,该软件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同类产品优缺点的基础上按照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系统以及物联网特点和实际需求精心设计、潜心研制而成,是进行海量历史/实时数据处理的专业平台。 (下转第249页)

(上接第155页)3.海迅实时数据库与PI实时数据库的对比

以下为PI和瑞中的海迅数据库在服务器端模块部署方式,性能指标、外围组态工具、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对比介绍。

海迅数据库有着分布式体系架构和跨平台特性,让它在各厂商的实时数据库产品中格外突出。分布式体系架构使得它能支持更多的测点容量,达到更高的性能。跨平台特性使它的应用领域更广泛,使用更安全高效。

4.结语

篇5:CALIS数据库介绍

CALIS(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http://)的英文缩写,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均为国家“211工程”的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其主要目标是为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和服务。

CALIS管理项目的中心设在北京大学,迄今参加CALIS项目建设和获取CALIS服务的成员馆已超过500家。其数据库建设开始于1998年底,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数据库有: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CALIS“会议论文库”、CALIS“中文现刊目次库”。这些数据库同CALIS联合引进的国外数据库一起,构成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公共查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校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即中国学术资源网(http:///cweb)。

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的文献来源于“211工程”的61所重点学校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为1.5万名硕士和3400名博士的7万余条论文数据。目前该库只收录题录和文摘,没有全文。全文服务通过CALIS的馆际互借系统提供。

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是全国“211工程”350多所高校图书馆馆藏联合目录数据库,是CALIS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数据库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多语种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和联机合作编目、资源共享系统,为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书刊文献资源网络公共查询,支持高校图书馆系统的联机合作编目,为成员馆之间实现馆藏资源共享、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奠定基础。

CALIS“会议论文库”收录来自“211工程”所属重点高校每年主持的国际会议的论文。重点大学每年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在20个左右。其中大多数的会议提供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该库年更新会议论文数可达1.5万余篇,初期收录总量达3万多篇。

CALIS“中文现刊目次库”是全国“211工程”所属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的子项目之

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学科专业的核心期刊的文献信息。收录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国内重要中文学术期刊的篇目,这些期刊的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该库以各成员馆的馆藏为基础,对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检索、最新文献报道服务和全文传递服务等灵活多样的优质服务。

检索方法:

篇6:asp 数据库连接函数代码介绍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unction Open_conn

dim Conn,Strconn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Strconn = “Provider = Sqloledb; User ID = 数据库登录帐号; Password = 数据库登录密码; Initial Catalog = 数据库名称; Data Source = (local);”

Conn.open Strconn

set Open_conn=Conn

If Err Then

err.Clear

Conn.close:set Conn=nothing

Response.Write “对不起,数据库连接出错。”

Response.End

End If

End Function

调用方法:

将原来的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s.open sql,conn

改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s.open sql,Open_conn()

以下是ACCESS连接代码: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Function Open_conn()

dim Dbpath,Conn

Dbpath=server.MapPath(“数据库路径”)

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 “data source=”&dbpath&“;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set Open_conn=Conn

If Err Then

err.Clear

Conn.close:set Conn=nothing

Response.Write “对不起,数据库连接出错。”

Response.End

End If

End Function

调用方法:

将原来的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s.open sql,conn

改成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s.open sql,Open_conn()

篇7: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本文的目的:

1、说一说Oracle的Optimizer及其相关的一些知识。

2、回答一下为什么有时一个表的某个字段明明有索引,当观察一些SQL的执行计划时,发现确不走索引的问题。

3、如果你对 FIRST_ROWS、ALL_ROWS这两种模式有疑惑时也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开始吧:

Oracle在执行一个SQL之前,首先要分析一下语句的执行计划,然后再按执行计划去执行。分析语句的执行计划的工作是由优化器(Optimizer)来完成的。不同的情况,一条SQL可能有多种执行计划,但在某一时点,一定只有一种执行计划是最优的,花费时间是最少的。相信你一定会用Pl/sqlDeveloper、Toad等工具去看一个语句的执行计划,不过你可能对Rule、Choose、First rows、All rows这几项有疑问,因为我当初也是这样的,那时我也疑惑为什么选了以上的不同的项,执行计划就变了?

1、优化器的优化方式

Oracle的优化器共有两种的优化方式,即基于规则的优化方式(Rule-Based Optimization,简称为RBO)和基于代价的优化方式(Cost-Based Optimization,简称为CBO)。

A、RBO方式:优化器在分析SQL语句时,所遵循的是Oracle内部预定的一些规则。比如我们常见的,当一个where子句中的一列有索引时去走索引。

B、CBO方式:依词义可知,它是看语句的代价(Cost)了,这里的代价主要指Cpu和内存。优化器在判断是否用这种方式时,主要参照的是表及索引的统计信息。统计信息给出表的大小 、有少行、每行的长度等信息。这些统计信息起初在库内是没有的,是你在做analyze后才出现的,很多的时侯过期统计信息会令优化器做出一个错误的执行计划,因些我们应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在Oracle8及以后的版本,Oracle列推荐用CBO的方式。

我们要明了,不一定走索引就是优的,比如一个表只有两行数据,一次IO就可以完成全表的检索,而此时走索引时则需要两次IO,这时对这个表做全表扫描(full table scan)是最好的。

2、优化器的优化模式(Optermizer Mode)

优化模式包括Rule,Choose,First rows,All rows这四种方式,也就是我们以上所提及的。如下我解释一下:

Rule:不用多说,即走基于规则的方式。

Choolse:这是我们应观注的,默认的情况下Oracle用的便是这种方式。指的是当一个表或或索引有统计信息,则走CBO的方式,如果表或索引没统计信息,表又不是特别的小,而且相应的列有索引时,那么就走索引,走RBO的方式。

First Rows:它与Choose方式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当一个表有统计信息时,它将是以最快的方式返回查询的最先的几行,从总体上减少了响应时间。

All Row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ost的方式,当一个表有统计信息时,它将以最快的方式返回表的所有的行,从总体上提高查询的吞吐量,

没有统计信息则走基于规则的方式。

3、如何设定选用哪种优化模式

a、Instance级别

我们可以通过在init.ora文件中设定OPTIMIZER_MODE=RULE、OPTIMIZER_MODE=CHOOSE、OPTIMIZER_MODE=FIRST_ROWS、OPTIMIZER_MODE=ALL_ROWS去选用3所提的四种方式,如果你没设定OPTIMIZER_MODE参数则默认用的是Choose这种方式。

B、Sessions级别

通过SQL>ALTER SESSION SET OPTIMIZER_MODE=;来设定。

C、语句级别

这些需要用到Hint,比如:

SQL>SELECT /*+ RULE */ a.userid,  2   b.name,  3   b.depart_name  4   FROM tf_f_yhda a,  5  tf_f_depart b  6   WHERE a.userid=b.userid;

4、为什么有时一个表的某个字段明明有索引,当观察一些语的执行计划确不走索引呢?如何解决呢?

A、不走索引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你在Instance级别所用的是all_rows的方式;

♀你的表的统计信息(最可能的原因);

♀你的表很小,上文提到过的,Oracle的优化器认为不值得走索引。

B、解决方法:

♀可以修改init.ora中的OPTIMIZER_MODE这个参数,把它改为Rule或Choose,重起数据库。也可以使用4中所提的Hint;

♀删除统计信息SQL>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delete statistics;

♀表小不走索引是对的,不用调的。

5、其它相关

A、如何看一个表或索引是否是统计信息

SQL>SELECT * FROM user_tables  2  WHERE table_name= 3 AND num_rows is not null;    SQL>SELECT * FROM user_indexes  2  WHERE table_name= 3   AND num_rows is not null;

b、如果我们先用CBO的方式,我们应及时去更新表和索引的统计信息,以免生形不切合实的执行计划。

SQL>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COMPUTE STATISTICS;  SQL>ANALYZE INDEX index_name ESTIMATE STATISTICS;

具体的ANALYZE语句请参照Oracle8i/9i 的refrence文档。

篇8: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在制造、消费过程中,又不断地对大自然产生破坏。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人类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绿色制造”(Green Manufacturing)又称为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ufacturing)、面向环境的制造(Manufacturing For Environment),是上世纪90年代由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发表的关于绿色制造的专门蓝皮书《Green Manufacturing》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2]。现在,一般把绿色制造广义地定义为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方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3,4]。

绿色制造是制造业全球化战略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准则,绿色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将最终被淘汰出国际市场。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制造企业之一,摩托罗拉在研究开发环保、健康、安全的生产工艺、产品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从材料管控与回收的角度来介绍摩托罗拉在绿色制造方面的一些理念与取得的进展。

1 材料申报体系

1.1 W18文件

为加强企业对风险物质的管控,摩托罗拉早在1996年就制定了对公司使用的所有材料进行申报并审批的制度。所有的供应商在向摩托罗拉供货之前都会被要求提供一份材料成分申报表,也就是被业界所熟知的W18文件[5]。这是一份全球通用规范,其整合了电子行业的各种管控指令,例如:ROHS(EU Regulation 2002/95/EC),美国加州法规(California Safe Drinking Water and Toxic Enforcement Act),美国玩具法规(ASTM F963-03),瑞士法规(Swiss Ordinance on Reduction of Risk from Chemical Products)以及摩托罗拉企标等二十多种法规指令。此外,随着相关法规指令的更新,摩托罗拉也会及时地对公司的W18文件最初相应的变更。时至今日,W18文件已由最初的A版升级到了现在的N版本。W18文件将65种材料、几千种物质分为以下四类:

·禁用物质——在摩托罗拉产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质;

·受控物质——在摩托罗拉产品中可以使用,但是具体含量要在公司规定的范围内;

·须报告物质——在摩托罗拉产品中可以使用,且其含量当前没有限制,但是公司会将这些物质置于含量跟踪状态下,该物质在未来可能会由于环境立法或指令更新而进入受控物质甚至禁用物质清单;

·普通物质——在摩托罗拉产品中可以使用,且其含量当前没有限制,在可预期的未来也不会进入须报告物质或受控物质清单的物质;

所有批准的W18文件都将被公布在摩托罗拉的eMARS系统中,分布在摩托罗拉全球各地的工程师可以在第一时间查看到某一零部件的全部材料信息;同时摩托罗拉将该系统与采购系统连接,如果零件的W18文件未被批准,该零件将进入不了采购系统。这就防止了不符合环境标准的材料被采购的风险。同时,每一个提交的W18文件都将被永久的保存在摩托罗拉数据库中,一旦某一物质被新列为危害物质,摩托罗拉可以轻松地锁定含有该危害物质所有产品。

1.2 EcoMOTO

摩托罗拉当前正处于产品、品牌重新定位阶段,借此保持高端和低端收入的持续增长。EcoMOTO是摩托罗拉产品的一个特质,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创造区别去其他品牌的、更具有环保意识的产品。在此理念下产生的成果之一是Eco Moto概念手机,它的含铅量远远低于传统手机。与此同时,摩托罗拉倡导的Eco MOTO召回计划与“再生竞赛”行动在激励电子产品回收再生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垃圾掩埋带来的污染。

EcoMOTO(商标)通过Moto实验室将摩托罗拉的环境专家意见转化为技术指标、产品并引领市场趋势。摩托罗拉遵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MII(信息行业部门)以及ASTM(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等标准,Mot实验室PRR CoE团队(卓越物理转化研究中心团队)为RoHS建立技术测试标准提供全球领先的建议。位于德国Taunusstein的快速环境评估实验室(REAL)为成百上千的摩托罗拉产品提供环境测试数据。

2 危害成分的管理

2.1 危害材料替代物的研究

摩托罗拉一直致力于危害材料的替代物研究,以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这些替代物质也必须在安全性、适用性、实用性和易得到性等方面符合高标准的材料要求[6]。最近几年来,摩托罗拉也一直在敦促供应商尽可能地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并通过W18文件对一些物质进行强制性执行。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实例:

2001年:开始在PCB板材料中提出“无”溴代阻燃剂(BFR-free)概念,并在手机事业部实施;

2008年:开始限制新手机所有材料中的溴代阻燃剂(BFRs),聚氯乙烯(PVC)和邻苯二甲酸盐化合物(phthalates);

2009年:生产出首批两部环境友好型手机,MOTO™W388 Renew和MOTOCUBO™A45 Eco,

2010年:生产出另外6部环境友好型手机和5类配件;并规定2010年12月30日以后的所有新手机产品中全线限制溴代阻燃剂(BFRs),聚氯乙烯(PVC)和邻苯二甲酸盐化合物(phthalates);

注:溴代阻燃剂类化合物所包含的约60种危害物质清单以及free的具体定义参见相关摩托罗拉W18文件。

2.2 实例分析

在减少风险物质的使用方面,摩托罗拉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一直致力于环境友好型材料的使用[6]。下面以几款手机中铅含量为例列举见表1。

3 废旧产品的回收

在2009年,摩托罗拉在全球回收了超过5162吨的电子产品废弃物,比2008年的收集量翻了一番[7]。废旧电子产品的来源主要包括:

(1)回收项目,既包括强制规定的也包括自愿性的

(2)内部的电子产品回收计划

(3)由摩托罗拉赞助的回收活动

下图是我们的回收记录,其中不包括别的产业或我们的合作企业进行的回收。

4 结语

摩托罗拉一直致力于减少危害物质的使用,并推动环境友好型替代物质的使用。我们对产品中的危险物质有专门的监控与审批部门,这使得摩托罗拉可以积极而又及时地应对不断更新的危害物质清单,并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快速锁定与改进。废旧产品的回收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摩托罗拉公司也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执行此项义务,回收的废旧电子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摘要:环境保护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准则,绿色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将最终被淘汰出国际市场。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制造商之一,摩托罗拉公司一直致力于环境友好型电子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本文着重介绍了摩托罗拉对于材料中风险物质的控制策略、EcoMOTO概念,并举例说明摩托罗拉在危害物质控制与废弃产品回收方面做出的阶段性进展,并以期通过介绍普及绿色制造经验,推动绿色电子产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绿色制造,W18,危害物质,回收

参考文献

[1]杨艳,尹立孟,冼健威,马鑫,张新平.电子工艺技术,2008,29(5),256-261.

[2]李永珍,任耀华,杜海文,国防制造技术,2009,4,45-48.

[3]黄显凯张育杰,电子与电脑,2008,6,37-44.

[4]童昕,集群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66-71.

[5]W18Specification(N版),摩托罗拉公司内部文件,2010.

[6]王爱菊,刘建勇,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M],天津:天津市电子学会,2005.

上一篇:伙伴的学生作文下一篇:租房补贴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