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

2024-08-23

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共9篇)

篇1: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

一、人员出入IDC机房制度

① 所有出入IDC机房的人员(包括客户,参观者等)都必须佩戴相关部门发放的机房出入证,无证者,恕不能进入IDC机房,多谢合作!

② 进入IDC机房的所有人员必须穿戴鞋套或机房提供的拖鞋。有鞋套的,请穿鞋套,无鞋套请穿拖鞋,多谢合作!

③ 进入IDC机房的外来人员,必须填写相关的出入机房登记表。不填写者,恕不能方便。多谢合作.④ 出入IDC机房,必须遵守相关机房安全制度不能抽烟,不能在机房内饮水等,更不能在机房内拍照等,多谢合作!

⑤ 到IDC机房内维护服务器或入机,迁出等事宜的客户,都必须在IDC收到相关工作单,并进行客户身份确定后,才可以进行上述操作,如有不便,敬请原谅!

⑥ 在IDC机房内进行施工或验收工程等项目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带有施工证,并出示相关人员证件,以便检查,多谢合作!

二、设备出入IDC机房制度

① 设备入机或迁出都必须有工作单证明,若无者,请先补,后操作,如不能补单的,请恕不能进行相关操作,多谢合作!

② 出入IDC机房维护人员,请恕不能携带较大的附属品(如背包,箱子等)进入机房内,如有不便,敬请原谅!

③ 有关由IDC机房人员代为签收的用户设备等物件。这些物件如有任何问题情况,签收人员及IDC机房对此将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原谅!

④ 客户装机后或维护后所剩下的物件,请及时清理,请多多配合!

三、IDC机房值班人员制度

① 值班人员必须礼貌接待每个出入IDC机房的客户,做到文明有礼,遵守各项制度。

② 值班人员在值守期间,必须履行相关工作职责,特别在接待人员方面,需要核对相关证件,监督客户填写出入机房登记(并且要求客户填写字迹工整)。

③ 对于证件不全的人员,值班人员有责任拒绝其进入IDC机房内,但必须坚持文明用语的原则;对于无相关工作单的入机或迁出情况,值班人员有责任阻止其操作,坚持文明用语原则。安保人员有职责执行相关制度。

篇2: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

一、业务概述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是中国移动整合网络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的标准化的电信级机房环境,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接入、运维等的一揽子服务。

IDC资源管理的效率是业务发展和运营的基础,涉及空间资源(机房/机架/机位)、IP、、端口、带宽、存储、设备等。资源管理的范围还包括设备资源信息、设备用户信息、设备存放信息、设备端口信息。同时,IDC有别于传统机房,其承载的业务种类多,业务系统增减及系统升级扩容频繁,因此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分配繁琐、变更复杂、记录琐碎,查询统计困难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升IDC资源管理的水平,应对复杂的多业务环境(自有业务、合作业务、内容引入、集体托管),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和IDC向服务转型的需要,改变传统的IDC管理模式,优化资源分配流程,最大化利用资源,实现多维度管控,同时满足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的要求是IDC运营的当务之急。

二、原有流程

经调研,目前全国各地IDC机房均采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实现资源管理,尚未有IDC机房采用电子化手段结合条码管理方式,实现对不同层级的设备及其资源的动态管控、值班人员的现场无线维护。目前传统的资源手工分配流程如下:

A、IP地址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IP地址,每个维护人员各自记录每次的IP分配变化,一段时间检查汇总一次。

B、机架、机位的分配,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在分配前,需要去机房现场查看,然后具体分配机柜、机位。

C、端口分配,没有记录,每次远程登录到网络设备上分配,分配后修改端口的别名进行记录。

D、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使用电子表格记录。合作伙伴或客户提供托管资源清单,盘点验收后作为机房托管资源的记录。

通过上述的IDC资源管理方式,虽然解决了IDC资源登记、状态信息、资源归属的记录和查询。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1.IDC机房内设备数量众多,传统的设备标签信息仅能记录设备归属信息,信息量小、不全面,运维人员巡检时发现的问题时,无法快速定位设备维保信息、设备维护使用记录、客户经理及其联系信息等内容,无法及时并直接将设备故障信息反馈给设备相关维护人员,需记录设备编号后再后台查找相关信息后,通知厂家维护人员,维护效率较低。

2.IDC资源的分配流程长,涉及的分配环节和人员较多,分配效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面向服务转型的需要,需要对分配流程进行优化。

3.在运维过程中,因各种各样的漏记、错记,资源状态不能及时更新,资源状态比较错乱,导致数据不准确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手工分配资源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数据错误,保证数据100%准确。

4.传统的手工分配资源,无法对资源的分配过程、变更过程、历史记录等信息进行管理和查询,不符合IDC资源动态变化分配管理的要求,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

5.资源占用记录不直观,资源统计不方便,不能对IDC的运营、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

综上所述,传统人工资源管理流程,存在资源分配流程长、维护效率低、资源分配涉及人员多、人工汇总数据容易出错等弊端,无法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向服务转型及低成本高效运营的需要,急需改进。

三、优化流程

针对上述问题,经过研究和讨论,最终决定在IDC机房引入资源动态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改变传统的IDC资源管理流程,实现对资源的动态管理和分配,并能通过仓储式的条码管理方式帮助维护人员现场定位故障并直接派发维护工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运营。该系统支持从业务、预占、审批、分配、审核的全流程管理。使IDC资源的空闲、预占、分配、变更、释放有据可查。解决了IDC资源管理的分配难、查询难、定位难、变更难等问题,大幅度提高了IDC的资源管理效率。

在资源动态管理中,首先通过将IDC的各种资源,如IP、机位、机架、设备端口,按分类(行、列、客户类别、业务类别等)在逻辑上创建一类资源的集合,创建出IP池、机位池、端口池等集合,这里资源集合称为资源池。使用资源池,可以将资源进行归类细化,便于在分配资源时,系统可从不同资源池中选取不同分类的资源进行组合。同时利用条码管理系统维护人员现场即可直接读取设备的全部信息,受理设备故障。

资源动态管理主要模块分为IP管理,机房机架管理,设备管理、资源动态管理、条码管理五大部分,各部分主要功能如下:

(一)IP管理:对IDC机房IP地址使用的管理,包括分配、预占以及释放等。IP地址管理的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管理员可以根据网段组织IP,完成IP的管理。

(二)机房机架管理:系统采用了树型的架构设计,满足多地市、多运维中心、多机房的机房资源统一管理。基于管理中心-机房-机架-机位的机房机架管理结构,可以灵活无缝地支持运维资源规模的扩展。

机房机架管理的架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设备管理:基于模板的设备管理,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和端口模板。在模板基础上添加具体的设备,可以方便的批量添加设备。设备管理的架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资源动态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其他类似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没有的特点:

(四)资源动态管理

为了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降低手工化分配资源带来的影响,对原有IDC资源电子流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资源分配流程,如下图:

在新流程中,新增了资源预分配环节,在资源预分配环节,系统支持自动预占资源,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业务信息,自动从各资源池中获取对应数量的资源。可手工对预占资源进行调整。此处预占的资源,预占周期可以自行定义。

例如,从A列机柜获取机位,从托管IP池获取IP,从接入交换机池获取端口。电子工单流经审核后,可以打印为纸质施工单,交给现场施工人员,施工完成后,纸质可以存档。此处只需将进场的设备录入系统,和已经预分配的资源进行绑定即可。

通过自动化的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降低了IDC运维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五)条码管理

为了便于机房资源的统一管理,系统引入了条码标签管理,为每台IDC设备生成唯一的条码标签,贴于设备表面。条码标签管理可实现如下功能:

1.机房的资产标准化管理,每台设备具有唯一的条码,设备信息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条码标签。

2.管理员可携带具备条码扫描功能的手持PDA终端,在进行巡检时,通过扫描条码,可快速查询故障设备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等多种手段,快速通知相关厂家、客户进行维护。也可在线生成报障工单,快速提交进行处理。

3.管理员可使用手持PDA终端,在机房核对设备实际信息和登记信息,标记可疑信息,支持远程更新数据库信息,支持双向进行数据同步。

4.手持PDA终端可通过GPRS、WLAN等方式连接后台数据库进行在线实时查询,也可通过本地的缓存信息进行离线查询。

5.维护管理及资源分配不受空间限制,维护人员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可远程维护及分配资源,满足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及面向服务转型的快速响应需要。

四、使用效果

IDC资源动态管理系统是满足互联网业务发展和IDC向服务转型、应对复杂的多业务环境(自有业务、合作业务、内容引入、集体托管)、满足公司低成本高效运营的重要手段,改变了传统的IDC管理模式,优化了资源分配流程,实现对资源的多维度管控,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该系统在国内创新的采用电子化手段和仓储式条码管理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资源分配流程长、资源分配涉及人员多、人工汇总数据容易出错、维护效率低等弊端,大大提高了维护人员的维护效率,现将主要效果总结如下:

1.建立统一的资源池,按业务属性自动分配机柜、ip、端口、带宽等机房资源,资源使用率提高30%。

篇3: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

建设IDC机房是综合项目, 我国出台的机房管理规定, 建设机房工程是建筑与电子两方面的智能化的结合类工程类。实际IDC机房设计和建设还有装修等建筑学范畴等。在建设IDC机房时, 要涉及到工艺规划、配电装潢、布线消防、装修照明、综合监控等多个方面, 而且这些应用都是相互不依托但又各有联系成为IDC机房的整体。所以IDC机房的建设很繁琐, 我国建设IDC机房工程的模式是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互相相对独立又共同成为一体的模式, 包括有投资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单位、供应设备单位和招标单位、专家、质检单位等众单位, 关系错综复杂, 一定要理清并理顺相互关系才能保证IDC机房建设顺利。

二、IDC机房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

设计IDC机房要注意掌握机房设计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以便在设计过程中有章可依, 有据可循:其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几个准则:

(一) 安全实用目标。

设计IDC机房须满足建设的数据中心安全进行, 防水、防潮、防尘、空调、配电等都要达到安全标准, 设计注重安全的同时还要注意实用, 要能满足投资建设IDC机房的单位的使用需要, 要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系统, 设计要有超前性和高可靠性, 在达到国家相关的IDC机房设计标准的同时还要运用高科技, 使IDC机房能够物尽其用。

(二) 灵活标准目标。

IDC机房设计要预留出灵活的扩展空间, 其整个空间要留有一定余地, 为以后增容扩容做好前期工作。IDC机房的结构设计要以国家和国际的有关规定作为参照, 包括机房中的各种建筑标准、电配标准、空调标准等都要灵活设计, 方便以后开展工作。

(三) 先进经济目标性。

在设计IDC机房时除了考虑实用、性能和灵活外, 还要在机房功能齐备的基础上考虑机房的设备要先进, 要体现国际最高的设计水平。在兼顾先进性的同时不能浪费, 还要考虑建设IDC机房的材料、设备的性价比, 注意调研, 挑选市面上价廉物美、性能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使设计的成本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节约的目标。

三、项目管理在IDC机房建设中的应用

建设IDC机房, 在此项目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和手段, 确保IDC机房建设在合同规定工期内完工, 就要开展对IDC机房的施工进度管理。

(一) 建设IDC机房的进度管理。

IDC机房建设项目要想控制好工程的进度, 如期完成项目建设, 就一定要科学安排进度和材料供应, 编制合理、有效、执行力强的建设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要时刻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计划施工, 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是否达到要求。要经常派专人到IDC机房施工现场进行监工, 做到对施工进度的进展情况心中有数, 如果有与计划有不一致要及时调整, 确保工程如期建设。建设时要分析产生拖延工期的原因, 及时修整, 循环往复直到IDC杋竣工验收。建立进度控制制度, 各负责人承担进度管理的责任, 负责进度控制。

(二) 建设IDC机房的质量管理。

在建设IDC机房项目时, 要注重抓好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机房项目控制的关键, 是保证IDC杋工程顺利进行的根本。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 要时时刻刻盯紧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包括管理所有影响IDC机房工程的影响因素, 各个部门、各个班级及各组施工人员都要把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 在施工过程中投资项目单位如果有改进意见, 要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用户的要求;要坚持每一道工序都进行质量控制, 明确质量是施工项目的灵魂, 摆好质量、工期和效益三者的互相制约的关系;在施工中, 要确认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的负责人, 以责任人为首全员进行质量管理, 坚持IDC机房项目的质量计划, 不得随意更改;对于施工过程中不合格的工序要拒绝验收并提出必改进措施直至其达到标准的要求;要采取有效对策防止质量事故, 不合格的产品和设备不得进入IDC机房的建设施工现场。

(三) 建设IDC机房的质量总结。

在建设IDC机房项目的过程中, 监理方要随时审核合同规定项目质量, 质量管理手段有不足的要及时指出并尽快改正直到投资单位满意。要遵守我国有关IDC机房建设的管理体系和准则, 进行质量审核时要做到有根有据, 质量管理要及时, 要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对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在整个IDC机房工程建设结束后, 要做好质量管理的资料记录和归档工作, 质量管理资料要规范, 对于项目中重大改动或事故要重点记录并配合图文说明, 最后质量管理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

摘要:随着互联网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在不断加大, IDC机房作为重要的业务服务中心, 提供着丰富、可靠的的网络资源专业服务。IDC机房作为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要提供连续的运转, 因此建IDC机房就成为建设数据中心工程的重中之重, 建设IDC机房的质量和管理也就成了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IDC机房开展的项目管理做详细阐述, 希望能对二者结合做好IDC机房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IDC机房,项目管理,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丁荣泽, 郭华明, 刘占霞, 等.离岸数据中心的业务模式及风险分析[N].人民邮电, 2012-03-30 (003) .

[2]邢铖.“绿化”数据中心[N].通信产业报, 2012-04-09 (026) .

[3]蒙克.数据中心网络气象万千[N].网络世界, 2012-04-09 (028) ,

[4]NPM智能化机房电源管理[N].通信产业报, 2011-12-26 (041) .

篇4: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

关键词:IDC机房建设;绿色;智能

引言

计算机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互联网数据中心即IDC发展速度最快,互联网数据中心将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传输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发展蔓延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以为企业实现价值链管理提供重要渠道,而且可以促进互联网专线业务和带宽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好IDC机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IDC数据机房建设原则

IDC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技术,在提供专业网络服务和网络资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安全可靠、实用节能的IDC数据机房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首先,IDC的建设应遵循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以确保未来IDC业务发展的需要;其次,IDC建设除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工程所在地有关的标准、规范。

2.IDC数据机房建设关键技术要点

2.1 IDC数据机房基本要求

近年来,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的服务器和容量越来越大的存储设备和性能越来越优越的网络设备,无不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使用电成本急剧上增。IDC机房一般都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需要提供适应的电信设备,并且这些电信设备都稳定其温湿度等环境,IDC机房运行的温度范围:20℃~25℃,相对湿度范围:40%~55%。根据设备功能的不同以及对机房环境要求程度的不同,IDC数据机房主要由主机房、支持区和辅助区等构成。其中,主机房是IDC数据机房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保存、利用和传输,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保证安装质量。在一般的IDC机房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主要的热量是来自于IT设备运行,这种显热约占总热量比重的95%左右,机房的散湿量较小,湿度主要是由工作人员和渗入的室外空气带来的。

2.2 IDC数据机房节能技术

在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和IT设备的不断扩充的现状下,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压力。IDC机房电力消耗主要是IT设备用电和空调制冷系统能耗两大部分。其中制冷系统用电占IDC机房总能耗的最大比重约为48%,因此制冷系统的节能显得非常重要,而空调节能措施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缩短空调使用时长:包括降低环境要求(如提高送风温度)或采用替代制冷方案(如采用自然冷源制冷)。第二种是提高空调效率:包括更合理的气流组织和加强空调维护管理。通过采用下送上回系统,将空调冷风直接送入机柜,避免先冷环境再冷设备的情况,可以显著提升空调的制冷效率;

目前很多IDC数据机房采取的是冗余供电系统,该系统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消耗和浪费,因此要根据设备耗电量和用户需求合理布局用电设备,并制定最佳布置方案,降低机房能耗,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IDC机房内的发热设备和散热设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不适当的机房布局和机柜散热方式会影响机房的安全,也同时会降低机房的制冷效率,增加了整个机房的能耗。为此可以在散热比较严重的区域增设列间空调进行局部制冷,改善溫度场。

3.IDC数据机房建设安全管理

3.1 IDC数据机房安全防护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应运而生并得到大力建设。IDC数据机房,IDC数据机房作为信息数据处理、保存、利用和网络资源利用的专业场所,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等进行连接使用,IDC利用负载均衡器,结合加密套接字协议层(SSL)加速能力与第七层通信管理的互联网设备,负载均衡器控制第七层的应用/内容,从而为所有客户或URL实现了优先级划分和区分服务,包括安全通信。在IDC机房建设初期,供电系统能耗所占的比例甚至有可能高达20%。为了降低供电系统的能耗,必须根据设备和客户的等级合理区分IDC机房内的用电设备,并制订对应的供电方案。此外,要对IDC数据机房构成部分进行科学、精确的设计,保证机房的扩容性、防电磁干扰、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等在安全设计标准内,从机房设备开始保证机房的安全防护。

3.2 对机房进行安全管理

为了IDC机房的安全管理,在进行IDC机房设计时,应该与各专业紧密的进行配合,远期和近期统一规划并合理设计。机房设计必须要为机房提供良好的运行监控环境。严格按照国家IDC数据机房安全建设相关标准,同时不断提高机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对外来人员进行申请登记准入制度,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维护管理,机房及接入室的门口、主要走道和其他部位安装摄像机监视,重要机架及机柜可单独设摄像机监视。同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和更新等,保证机房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IDC机房建设的发展方向

PUE=[数据中心总用电消耗]/[IT设备能源消耗],总用电消耗=IT设备能耗+制冷系统能耗+电源系统能耗+照明系统能耗。目前传统机房的PUE值为2.4~2.8之间,而传统机房的理想PUE应是1.6,可见目前大多数IDC机房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与理想状态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打造绿色智能IDC机房(PUE1.6)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客户对于服务器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机房设计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IDC数据机房具有专业性强、系统复杂、投资大等特点,在实际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IDC数据机房建设的原则要求,关键技术、安全管理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给IDC机房建设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溯然.IDC机房的建设目标及节能技术浅析[J].商情,2013(38).

[2]吴剑波;基于IDC的供应链企业信息集成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篇5:IDC机房标准

互联网突出的特点是开放性和透明度,打破了时空界限,不受时区界限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但从国家安全和商业运营的角度看,安全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断发生网络被非法入侵,重要数据被窃取,甚至造成网络瘫痪等,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安全问题更加突现出来,成为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于IDC来讲,要取得客户的信任,安全可*是首要的基本要求,提供安全服务已成为IDC的重中之重。国外叫做整体安全(Comprehensive Security),包括24X7安全指南(Security guards),全系统N+1冗余等原则,以及网络安全与场地安全要求,并考虑地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安全性(Safety)等。

本文着重讨论IDC机房场地安全等方面若干设计特点。

二、IDC机房是拥有互连网接入功能的电子计算机机房

国际上约在1999年左右,国内约在2000年左右,出现了新一代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很快形成IDC热。

(一)外观特征

在IDC机房出现以前,以往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主机房,最直观、最突出的印象是简洁宽敞,与IDC机房的密集排列的机架(柜,以下统称机架)内并行叠放多层服务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入IDC机房犹如进入了图书馆的藏书库,只是“书架”更高级,“书”是平放的,且有些 “书架”放在笼子里(VIP房)。

而我居然看到有些机房或者IDC运营商居然把机架式服务器象书一样竖立放置,当时只感到背后出了一身冷汗,咱们还真不缺乏”创新”精神呀:)

(二)内在原因

以往机房除通信机房外,其共同的基本特征是部门(单位)内部需要而自建自用的机房,我们称为“自用型机房”,即便是通信机房,虽然是为公众客户服务的,但机房本身并不面向客户开放。而IDC机房是专为众多客户提供服务器托(管)租(赁)等系列化专业服务的高品质、商业化机房,我们称为“商用型机房”。特别强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高品质服务,才能吸引客户,获取利润。由此引出一系列新特点。

由于降低了企业(客户)入网的门槛(包括资金、技术和维管服务),特别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也适应了企业把精力专著于其核心业务,而将其余部分以外包形式委托给专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

(三)尚无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自用型机房有专门的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等)以及相应的行业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T/J-30003-93)等。而IDC机房,目前尚无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可参考国内外的实例进行,处于探讨阶段。

IDC机房提出了比自用型机房更高、更严格的设计要求,是自用型机房的升级换代。IDC设计特别强调总体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即针对数据中心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户,提出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IDC设计一般包括网络规划设计(工艺)、机房场地环境及维(护)管(理)服务三大部分。本文重点探讨IDC机房设计特点。

三、IDC机房设计特点

IDC机房必须体现IDC设计的原则要求,并在机房设计中加以落实和具体化。IDC设计原则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提法不一而足,比较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性、可*性(可用性)、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扩展性、灵活性、适应性)、可管理性和经济合理等。

参照国内外IDC机房实例,IDC机房与自用型机房相比当然有不少相同之处,但本文要强调的是其不同点,即以下几大新特点。

(一)人机分离原则(安全性)1.机架区布置

众多客户托租的服务器放在同一个机架区内,出于安全的要求,对客户进入机架区有许多限制,导致使用功能分区发生变化。又因安全限制措施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平面布局方案。以是否允许客户进入机架区而划分为两大类。(1)严格限制客户进入机架区。

既不让客户进入机架区,又要让客户了解其所托租的IDC机房所能提供的标准机房环境,则要求设参观走廊,甚至设部分透明活动地板。以及下面将分别讲述的变化。(2)允许客户有条件地进入机架区 有条件的允许客户进入机架区,则机架区内的服务器要按客户托租的范围加以安全隔离。如把机架改为机柜;一些大户还要求将其使用范围用隔离笼分隔为独立区域(VIP房)。而且随着客户托租范围的变化,还要求能灵活调整。不管是那一种类型,机架的布置,单位面积布置的机架数成为机架设计的最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2.增设客户区

(1)客户操作室。

按大、中、小客户分别配置不同标准的客户操作室。其配置方式与标准类似于证券交易市场分级配置的客户室。有的甚至还配置会议室供租用。(2)服务器检测室

客户托管的服务器在该室检测、调试,合格后移放机架区。(3)必要的客户接待用房 3.监控室变化

通常把网络监控和场地监控集中在一起,以利实时有效监视控制和管理。有的出于商业形象的需要还设监视大屏幕(正投或背投)。网管设备也配置标准机架。

(二)全系统多重冗余

“24*7”全天候连续不间断服务(有的提法是365*24*60*60,强调分秒不断的连续服务)是由IDC高品质商业化服务的定位所决定的。要求IDC机房设计采取全系统多重冗余(N+n)原则。国外以(N+1)来表示,但从其实际内涵来看,我们提出(N+n)更为确切,N为系统内单机总数,n为系统中允许出现故障进行在线脱机检修而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单机台数。关键是允许中断的持续时间Δ=0。

这对场地关键设备的选型及其配置方式都发生重大影响。发展出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三)设计参数指标的非线性增长

1.空间利用密度高。采用密排并行叠放机架,大大提高了机房的空间利用率。通常采用19″标准机架,高为42u(u=1.73″≈4.4cm),宽和深有多种尺寸,以适应不同服务器和相应配线空间的需要。以宽600mm和深800mm为例,机架占地面积约半平方米。目前已能生产1u服务器,每个标准机架最多可放42个服务器。机架再进行密集排列,其空间密度之高可以想见,成为IDC机房的典型外观特征。

2.用电指标。密排并行叠放式机架,使场地用电量剧增,带动空调负载的猛增,从而形成总用电量的指数增长效应。

放置100个机架的IDC机房算是小规模的,用电量已比自用型中小机房有数量级的增加。难怪,一些机房专业设计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刚接触IDC机房设计时,直觉的反应是怀疑业主所提的用电量是否点错了一位小数点。实际上,由于受供电现状的限制,用户所提的用电量与要求存放的服务器数量不一致,且常常偏小。3.空调指标。服务器用电量增长,又使专用空调热负荷剧增。与自用型机房相比,在机房空调总热负荷中,机架区负荷占绝对多数,以至照明热负荷和维护结构热耗所占比例显著下降。4.综合布线的信息点指标。高密度存放的服务器,信息点指标为每个机架布多少个点。小型IDC机房单位面积的信息点数已比自用型机房信息点指标有两个数量级的增加。相应地,布线数量剧增对综合布线方式也发生不小变化,如引起机房剖面变化,也使管线交*更为复杂。为实现对每排机架的监视,监视点也有较大增加。

5.结构承载能力。在改建自用型机房时,由于UPS电源及蓄电池组、专用空调机组、气体灭火钢瓶组等较重的设施,要对房屋主体结构承载能力作复核加固。

IDC机房的密排机架及关键设备量增加,需要复核加固的范围及数量更大,问题也更突出。这一点,对于购置房屋(包括刚建成的大厦)用作机房的业主,在选择房屋时务必加以重视,以收节约投资和加快建设进度之效。

(四)分布式配置

主要是为满足IDC机房配置的服务器规模要与客户托租规模相适应的需要。分期主要是指扩展,这是比较通行的办法。

在IDC机房建设中,尤其是中小专业数据中心服务商,还突出地提出逐步达到设计规模的要求,我们称为分批。它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核心是场地关键设备(如电气、空调等)选型及布置要与机架(或确切地讲为服务器)逐步发展的动态匹配。

(五)经济合理

经济合理是工程的通行原则。对IDC机房要特别强调的是:

1.准确市场定位、选好目标客户,形成鲜明特色是保证经济合理性的前提。2.结合国情

据介绍,美国IDC的造价约200-300美圆/平方英尺。设计标准较高。由于经济环境、基础设施条件、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必须强调结合国情进行设计,既满足IDC的基本要求,又不盲目追求先进,该精则精,能简则简,讲求实效,着眼于提高核心竞争力。3.平滑升级,保护先期投资,处理好保持技术先进性与节省全寿命总投资的关系。4.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品质协议)SLA是国际通行的服务商向客户提供服务品质的法律文件,其中明确规定达不到服务品质所承诺的经济惩罚条款。因此,必须在确保服务品质的基础上讲求经济合理性。要在确定设计参数指标、多重冗余和分批实施方案时做好技术经济多方案比较。

四、加强实测、总结

IDC机房是新一代机房,还缺乏成熟的经验,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实测,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以期建立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例如:

通过实测和统计分析,以确定IDC机房设计参数指标。

另一方面,对IDC机房的典型问题要作探讨研究,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由于密集机架引起的服务器散热问题、更有效的气流组织方式及相关问题;极早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效能评价及改进;监控(包括监测、监控、监管等)系统的优化等等。

篇6:IDC机房设计浅析

经历了ISP/ICP飞速发展。COM公司的风靡后,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缩写为IDC)正悄然兴起。IDC是传统数据中心与Internet的结合.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7×24小时服务、反映速度快等特点。形象地说,lDC是一个高品质的机房,在其建设上对各个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

作为今天的电信运营商而言,IDC业务模式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也是其能否成功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地进行IDC的建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于房地产背景及系统集成背景的公司也同样在筹划建设IDC,因此IDC间的竞争相当激烈。IDC的建设包括网络建设及机房场地建设两部分内容。

机房场地的建设是lDC前期建设投入最大的部分。由于IDC的用户可能把重要的数据和应用都存放在IDC机房中,所以对IDC机房场地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IDC的机房场地建设主要在机房空间、配套系统等如下几个方面:

-机房装修。机房装修主要考虑吊顶、隔断墙、门窗、墙壁和地板等。

一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IDC的场地建设重点之一。由于IDC的大量设备需要极大的电力功率,所以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一空调系统。机房的温度、通风方式和机房空气环境等。

一安全系统。包括门禁系统、消防系统和监控系统。

一通信系统。包括数据线带宽、语音线路数目等。

IDC网络建设是为IDC用户提供包括Internet连接层、核心层、分布层、服务接入层以及后台管理平台在内的整个数据网路,并保证其网络连接的速度及可靠性,从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IDC提供的业务主要包括网站托管(Web Hosting)及主机托管(Co-location)等模式。在进行IDC网络建设时,由于lDC提供业务模式的不同,使得其在对网络设计时的要求也不相同。

本文仅从IDC机房的机房场地建设以及运维角度,对影响其成功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IDC配套系统及lDC机房空间的扩充性、运维成本、机房管理等问题,是所有机房在建设前以及运行维护期间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由于通信运营部门对机房进行规划及工艺设计时考虑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导致该机房正式投入使用并进行运行维护时的使用灵活性、运行成本、运维管理方式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均有较大出入。

对于lDC机房的设计规划是以标准量为依据来计算,机房营业的空间则是以业务所需要达成的目标为基准来进行规划。那么机房及配套系统规划设计的结果是该系统所能达成的计算最大值。相应的投资成本与运行费用也是系统的最大值。但为了尽可能减少建设成本,部分IDC建设者在工程最初的规划设计中根据现有系统的规模以及可能的投产使用量为标准来进行机房规模的估算,而这种情况对机房及配套系统的扩容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IDC建设者在不能准确预期系统增设规模与需求量的情形下,经常会遭遇到扩容困难的状况,使用者也经常陷入机房改建或忍受风险的两难之境。

根据上述问题,在规划设计IDC机房时,IDC建设者对于机房空间利用率的问题应该最优先考虑。通常机房空间的扩充会导致其他配套系统容量的有可能不足,因此配套系统的增容问题也会因此伴随而来。这对lDC机房配套系统的整体架构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新兴的lDC机房设计中,往往将空间利用率列为最优先的考虑因素,而在进行系统的设计时应以此为计算依据。当系统整体的规划设计完成以后,再根据不同的项目建设周期和建设项目投资预算情况对整体项目进行分阶段实施。这样既可以使工程建设保持比较好的扩展性,又不至于造成一次建设投资过大的问题。

配套系统的扩容性与机房空间的扩容性比较起来,其影响面较为单纯。但造成配套系统扩容的原因与机会,要比造成机房空间扩充的原因来得多,尤其是目前信息与网络应用设备更新的速度加快,设备体积的不断缩小以及功能的不断增强是设备供货商研发的共同目标,这就导致机房设备的用电需求与机房散热量增加的问题出现.使IDC机房原设计的电力与空调计算量已无法配合现有的使用状况。举个例子来说。以一个容量为41U的机柜而言,传统的机架式计算机若密集放置可以放置约8台,而新型的1U机架式计算机则可以放置近30台,数量上两者差异约3倍余,在电力需求上至少相差2倍以上,同时设备制造的热能也相对增加。因此机房配套系统的需求量在机房空间没有扩容的情况下,也可能有扩充的需求。

IDC机房配套系统扩展性的解决方案是在首期工程建设时,在基础建设上进行完整投资。而在主系统设备的建设上进行分期建设。同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在设计规划阶段特别注意,那就是在后期系统扩容时,必须保证在原系统持续运行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在每次系统扩容时,机房内的应用系统也要随着停止服务,这将是营运者与使用者的最大梦魇。所以在完整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分期建设的主系统的接续位置,如水路骨干上预留开关阀,以及电力系统一至二次侧增设回路开关等,虽然这种解决方案在基础建设成本上有一定的增加,但在考虑未来系统扩容的情况下。则可以获得极佳的扩容便利性。

IDC的成功建设除了需要充分考虑IDC配套系统及IDC机房空间建设方案,IDC的维护人员也是机房正常运行的核心。由于不同建设模式衍生出不同机房及系统的构成,后续的维护运转成本与机房管理模式也随之不同,而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息息相关的。真正的机房管理应该包含机电维运部门与网络管理中心两部分,前者是基础保障,后者是营运管理,只有两个部门密切协作,lDC机房才能正常有序地运行。

以机电维运部门来说,机房内的五大系统,电力、空调、消防、安全及环控相互赖以为生,任何一个机电的问题都会导致上述系统的溃决,进而引发更大的灾害。所以机电维护是机房的基础保障。然而在现有的IDC机房中,很少做到7天24小时的机电维护待命编组,多数是以定期保养、紧急报修的委外维护合作取代。可想而知的是,有情况发生时其实是没有多大解决能力的。例如台风来袭、风疾雨劲,电力公司输电系统受损,机房电力中断,发电系统又偏偏出现异常而无法提供电力,这时候需要提供紧急维修。可就算联络得到维护公司,但又受阻于天然灾害无法抵达现场,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UPS系统电力耗尽而中断机房的服务。事实上,因市电电力中断造成空调系统停机的一小时内,机房早就因过热而跳机了,就算是UPS系统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配置随时待命的机电维运人力其实是IDC机房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不仅可在平时确保所有系统正常操作,延续系统功能使用年限,确保系统于紧急状况时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更可在不预期的突发状况发生时。实时有效地排除障碍,保持不间断提供机房服务,从而实现对客户承诺的服务保证。

就网络管理中心而言,他是机房五大系统的应用管理者,从人员管制、系统监控到数据分析等。都是为了预防任何不必要的人为疏忽而造成灾害;除此之外,他还兼具了应用网络与电信系统的维护、客户服务与24小时之联系窗口功能。因此,网络管理中心的人力编制是否得当,会影响机房是否能正常地运作。一般而言。两个作业人力是基本的编组,计算基准是以一个待命监控人力,加上一个可执行服务作业的人力,这样的编制才能执行有效且安全的管制作业。

篇7:IDC机房建设流程 2

IDC机房建设,先从土建开始,土建专业要先完成原有房屋内各项设施的拆除等工作。然后按照施工图纸,做好各区域的隔墙、地面、墙面、挡水围堰等。这些工作完成后,设备各专业才能够进场施工。我们将施工现场分为配套区域和机房区域。

配套区域就凤凰项目而言,位于项目的负一楼,主要分为:

1、冷冻机房(包含冷冻机主机、板式换热器、蓄冷设备、冷却水冷冻水水泵、分集水器、水处理器设备等)

2、3、配电房(包括高低压配电设备等)油机房(主要为油机设备及其控制设备)

机房区域,本项目分期实施,一层机房作为项目的一期工程,主要分为:1、2、3、数据机房(主要包括数据机架和列头柜)空调区域(用于安装空调设备)

楼层电力室(用于楼层配电设备、UPS设备和蓄电池等)

配套区域施工顺序:

先完成土建施工,墙面、地面、照明等。冻机房施工,如图纸已经确定,可根据蓝图,先行进行空调管道的施工,将各管道安装到指定位置,待设备到货后进行对接。电源电缆的布放需等到设备到货就位之后进行。高低压配电房的施工,需在高低压配电设备到货后先完成设备的安装,再进行连接电缆、母线的安装。高压电力的安装,需由甲方申请电力增容,按供电部门要求完成验收后才能送电。母线的安装。可以先按图纸安装主要路由部分,待主要部分安装完成之后,需由设计单位和母线厂家一起对两头与设备相连接的部分进行二次测量,测量结果回厂家生产,才能完成。所以,母线需要二次安装。柴油发电机,先由厂家负责就位,施工方要负责控制柜的安装,各项电缆的布放,油机排烟管道的施工等。油机房在施工完成后一般还需要做降噪工程处理。机房区域施工顺序:

先完成土建施工,墙面、地面、照明、空调区域挡水围堰等。建议:电力室的环氧地坪施工可以待电力室电源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再做,防止对地坪的破坏造成返工。各机房区域的钢质防火门订购周期比较长,需先行安排。土建具备条件后,可以进行消防、空调风管、走线架的施工,建议消防先施工、再走线架、再风管。其中电力室多采用上送风形式,需要先做好风管。而数据机房采用下送风形式,是否需要做一段风管视空调型号确定。建议机房照明的布放和走线架施工要配合协调好,以免出现照明线槽和走线架冲突的情况。在机房顶面进行各项施工的同时,可以安排设备底座的安装,包括数据机架的底座和空调设备的底座。如空调设备采用下沉式风机,需将空调底座封死,只留向机房方向。在这期间,还需进行楼层空调水管的施工,做好到每台空调的支管,待空调设备到货后,进行连接。空调区域在土建施工时要做好下水,防止出现管道漏水等情况。电力室区域在走线架做完后安排设备进场,完成设备的安装就位后进行电缆布放以及母线连接。数据机房在底座安装完成后可以进行地面保温的安装,地面保温完成后进行防静电地板的安装。地板完成后进行列头柜的安装,最后进行数据机架的安装,其中列头柜要通过电缆与电力室设备相连。在上述工作完成后,最后进行监控、门禁等弱电设备的安装。一些注意事项:

篇8: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

云主机是云计算在基础设施应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云计算产业链金字塔底层。云主机业务是基于云计算平台的IT基础设施租用服务, 通过虚拟化、自动化等云计算关键技术动态地调配各种资源 (如计算、存储、带宽、硬件、软件等) 提供给客户。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1]。

目前, 各大虚拟化技术提供商都会有配套的虚拟化主机管理软件, 比如Power VM虚拟化技术等。IBM提供了IBM System Director VM Control管理套件, 它是一个侧重于管理虚拟化基础设施的工具, 无法直接与现有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这就是Brian J.S.Chee和Curtis Franklin, Jr所描述的虚拟化和云之间的缺失环节, 即缺少一个控制层[2]。

对于电信IDC机房的业务人员, 操作流程上缺少一个控制层, 存在断点。当一个云主机业务到达IDC机房时, 业务人员则需根据需求, 登录到一个独立的System Director VM Control资源管理系统, 进行虚拟机的创建、配置, 完成后, 需要手动把已经创建好的虚拟机信息包括虚拟机CPU、内存、存储、网络等虚拟计算资源录入到上层业务系统中, 通过上层业务系统返回给实际客户。

由于虚拟化技术平台和IDC原有的业务系统之间缺少一个管理对接系统。IDC机房业务人员必须手工在多个平台之间进行切换, 来满足同一个业务。并且随着业务量和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 工作效率低下, 增加了人工成本, 业务流转时间长, 出错概率大, 客户满意度也不高。

2 架构技术分析

本系统实现的技术体系是J2EE, J2EE是一种利用Java2平台来简化企业解决方案的开发、部署和管理相关的复杂问题的体系结构[3]。J2EE的核心是Java平台或Java2平台的标准版, J2EE不仅巩固了标准版中的许多优点, 例如“编写一次、随处运行”的特性、方便存取数据库的JDBC API, 同时还提供了对EJB以及XML等技术的全面支持[4]。

本项目主要是基于J2EE技术体系中的SSH框架, SSH框架是目前Java企业级应用中最主流的框架, 它是由三种主流框架整合而成, 即由Struts+Spring+Hibernate三条梁柱支撑起来的Web应用系统。具体如下所述。

2.1 Struts框架作用

Web层应用Struts框架, Struts是一个在JSP Mode12基础上实现的MVC框架, 主要分为模型 (Model) 、视图 (Viewer) 和控制器 (Control) 三部分, 其主要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控制器将表现逻辑和业务逻辑解耦,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5]。Struts的实现主要是利用MVC架构模式中的模型 (M) 、视图 (V) 、控制器 (C) 三种不同形式的组件来构建具体的Web应用系统。其中的模型组件 (Model) 由Java Bean组件承担, 并完成业务功能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功能, 而视图 (View) 组件由JSP页面承担、并实现人机交互的前台界面, 控制器 (Control) 组件部分则由J2EE Web组件技术中的标准Servlet组件承担, 主要实现调度JSP页面和Java Bean组件等方面的功能[6]。

2.2 Hibernate框架作用

利用Hibernate框架对持久层提供支持, 持久层是在MVC三层架构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提出持久层之前, 业务逻辑层在实现业务逻辑的同时, 还需访问数据库, 使得业务逻辑的扩展增加了难度。有了持久层, 业务逻辑层只需负责业务逻辑的实现, 对数据的操作则交给持久层, 使每一段业务逻辑代码的目的更明确, 对后台数据库的改变也变得非常简单[7]。Hibernate框架作为持久层, 主要是基于ORM (Object/Relation Mapping) 对象关系映射技术, ORM技术是为解决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之间不匹配的矛盾而产生的[8]。Hibernate是目前最为流行的ORM框架, 它在关系数据库和Java对象之间做了一个自动映射, 使得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9]。

2.3 Spring框架作用

Spring用来接管Struts和Hibernate应用在业务逻辑层。具体做法是: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根据需求提出一些模型, 将这些模型实现为基本的Java对象, 然后编写基本的DAO (Data Access Objects) 接口, 并给出Hibernate的DAO实现, 采用Hibernate架构实现的DAO类来实现Java类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和访问, 最后由Spring管理Struts和Hibernate。

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本项目通过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实现了一个较好的B/S架构的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系统总体框架及功能设计分为:系统管理、基础数据、虚机管理、工单管理四个模块。

在系统管理模块下, 设计两个子模块:客户账号、用户管理。主要实现机房管理人员的账号管理和客服自服务系统客户的账号管理。

在基础数据模块下, 设计两个子模块:资源池、模板管理。对创建云主机的资源进行管理, 资源池中包含了多个物理机, 创建云主机时会自动根据优化策略在某一台物理机上创建。模板是根据业务开展配置的具体规格的云主机, 每个模板中包含了CPU、内存、硬盘资源的具体配置。

在虚机管理模块下, 设计一个子模块:虚机查询。对创建好的虚拟机进行信息查询, 数据监控。

在工单管理模块下, 设计四个子模块:待处理工单、已处理工单、工单查询、报完工单。根据机房工作人员处理云主机的流程, 配置了两个工单处理节点:在待处理工单节点分配资源、确认资源创建云主机。在工单查询中, 可以查询到工单的当前状态。也可以对已经处理完成工进行手动向业务系统报完工。

基于SSH框架的云主机管理系统是一个J2EE的B/S架构系统。通过使用Hibernate管理数据库, 对云主机管理系统的资源进行分类:主机、虚拟机、账号、计算资源, 存储资源等表模型, 将这些模型实现为基本的Java对象, 然后编写基本的DAO (Data Access Objects) 接口, 并给出Hibernate的DAO实现, 采用Hibernate架构实现的DAO类来实现Java类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和访问;使用Struts负责MVC的分离, 在表示层中, 首先通过JSP页面实现交互界面, 负责接收请求 (Request) 和传送响应 (Response) , 然后Struts根据配置文件 (struts-config.xml) 将Action Servlet接收到的Request委派给相应的Action处理;使用Spring做管理, 整合系统管理功能和第三方接口。云主机管理系统是基于Power VM的一套管理系统, 在云主机管理系统处理完工单数据后, 需要根据工单数据, 通过第三方接口实现云主机的管理。通过Spring可以很好的把第三方接口注入到业务处理流程中, 实现业务的对接, 增强了业务扩展能力。

4 结束语

通过基于SSH架构的云主机管理系统的设计, 可实现虚拟化技术平台与现有业务的对接, 简化了流程, 加快了信息的流转, 避免了多个平台之间复制数据导致的错误, 能够有效帮助IDC机房业务人员高效、准确地完成业务要求, 同时提高了业务的品质。

摘要:本项目设计了一个便于IDC机房业务人员操作的、可以和现有业务平台对接的、满足企业级业务需求的管理系统。在业务系统和PowerVM平台之间, 建立了云主机管理系统, 实现了业务到工单、工单到支撑平台的整合, 支撑了IDC业务的发展。选用SSH轻量级框架, 实现了系统的搭建, 使用Spring完美对接Struts和Hibernate, 增强了业务的扩展性。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3.

[2]Brian J.S.Chee, Curtis Franklin, Jr.著.李成斌, 王璇译.云计算-无处不在的数据中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3:34.

[3]李超.CSS网站布局实录:基于WEB标准的网站设计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35, 141.

[4]李伟群, 李祥生.基于J2EE与XML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框架研究[J].科技广场.2007, 3:29, 32.

[5]王路.J2EE核心API参考与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305, 361.

[6]杨少波等.J2EE项目实训-Struts框架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9.

[7]王国辉, 马文强.Hibernate应用开发完全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4.

[8]Pau1 Brebner, Jeffrey Gosper.J2EE infra structure scalabi1ity and throughput estimatio n[J].ACM SIGMETR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view.2003, 6 (3) :30, 36.

篇9: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

(一)吊顶

(1)IDC机房吊顶板表面应平整,不得起尘、变色和腐蚀,其边缘应整齐、无翘曲,封边处理后不得脱胶,填充顶棚的保温、隔音材料应平整、干燥,并做包缝处理。

(2)按设计及安装位置严格放线。吊顶及马道应坚固、平直,并有可靠的防锈涂复。金属连接件、铆固件除锈后,应涂两遍防锈漆。,(3)吊顶上的灯具、各种风口、火灾探测器底座及灭火喷嘴等应定准位置,整齐划一,并与龙骨和吊顶紧密配合安装。从表面看应布局合理、美观、不显凌乱。

(4)吊顶内:空调作为静压箱时,其内表面应按设计要求做防尘处理,不得起皮和龟裂。(5)固定式吊顶的顶板应与龙骨垂直安装,双层顶板的接缝不得落在同一根龙骨上。(6)用自攻螺钉固定吊顶板,不得损坏板面,当设计未作明确规定时应符合五类要求。(7)螺钉间距:沿板周边间距150-200mm,中间间距为200-3000mm,均匀布置。

(8)螺钉距板边10-15mm,钉眼、接缝和阴阳角处必须根据顶板材质用相应的材料嵌平、磨光。

(9)保温吊顶的检修盖板应用与保温吊顶相同的材料制作。

(10)活动式顶板的安装必须牢固、下表面平整、接缝紧密平直、靠墙、柱处按实际尺寸裁板镶补。根据顶板材质作相应的封边处理。

(11)安装过程中随时擦拭顶板表面,并及时清楚顶板内的余料和杂物,做到上不留余物,下不留污迹。

(二)隔断墙

(1)无框玻璃隔断,应采用槽钢、全钢结构框架。墙面玻璃厚度不小于10mm,门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表面不锈钢厚度应保证压延成型后平如镜面,不不平的视觉效果。

(2)石膏板、吸音板等隔断墙的沿地、沿顶及沿墙龙骨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应衬垫弹性密封材料后固定。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800mm。(3)竖龙骨准确定位并校正垂直后与沿地、沿顶龙骨可靠固定。

(4)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隔断墙竖龙骨的长度应比隔断墙的实际高度短30mm,上、下分别形成15mm膨胀缝,其间用难燃弹性材料填实。全钢防火大玻璃隔断,钢管架刷防火漆,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无气泡。

(5)安装隔断墙板时,板边与建筑墙面间隙应用嵌缝材料可靠密封。

(6)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用自攻螺钉固定墙板宜符合:螺钉间距沿板周边间距不大于200mm,板中部间距不大于300mm,均匀布置,其他要求同2。

(7)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隔断墙板应与竖龙骨平等铺设,不得与沿地、沿顶龙骨固定。(8)隔断墙两面墙板接缝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每面的双层墙板接缝亦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

(9)安装在隔断墙上的设备和电气装置固定在龙骨上。墙板不得受力。

(10)隔断墙上需安装门窗时,门框、窗框应固定在龙骨上,并按设计要求对其缝隙进行密封。

(三)门窗和隔断

(1)铝合金门框、窗框、隔断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平整,其间隙用非腐蚀性材料密封。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隔断墙沿墙立柱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800mm。(2)门扇、窗扇应平整、接缝严密、安装牢固、开闭自如、推拉灵活。(3)施工过程中对铝合金门窗及隔断墙的装饰面应采取保护措施。

(4)安装玻璃的槽口应清洁,下槽口应补垫软性材料。玻璃与扣条之间按设计要求填塞弹性密封材料,应牢固严密。

(四)活动地板

(1)活动地板的理想高度在18-24英寸(46-61cm)之间。

(2)活动地板的铺设应在机房内各类装修施工及固定设施安装完成并对地面清洁处理后进行。

(3)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洁、干燥,活动地板空间作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就作防尘处理,不得起皮和龟裂。

(4)现场切割的地板,周边应光滑、无毛刺,并按原产品的技术要求作相应处理。

(5)活动地板铺设前应按标高及地板布置严格放线将支撑部件调整至设计高度,平整、牢固。

(6)活动地板铺设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水平。遇到障碍或不规则地面,应按实际尺寸镶补并附加支撑部件。

(7)在活动地板上搬运、安装设备时应对地板表面采取防护措施。铺设完成后,做好防静电接地。

(五)电气系统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为380V/200V、50HZ,计算机供电质量达到A级,供配电方式为双路供电系统加UPS,电源及柴油发电机设备,并对空调系统和其他用电设备单独供电,以避免了空调系统启停对重要用电设备的干扰。供电系统的负荷包含如下方面:(1)服务器功率:单台服务器功率×服务器台数=总功率

(2)UPS总功率:一般采用n+1备份方案,亦即并联UPS台数多加壹台,以防止某一 台机组出现故障。目前UPS效率均在90%以上,故按照服务器总功率可以计算出UPS的总KVA数。

(3)工作区恒温恒湿精密空调负荷:工作区面积×200~250 kcal/hr/m2=总的空调所需制冷量按上述数据即可确定精密空调的数量,同时亦可确定空调所耗费电功率。(4)电源分类:

A、一类电源为UPS供电电源,由电源互投柜引至墙面配电箱,分路送到活动地板下插座,再经插座分接计算机电源处,电缆用阻燃电缆,穿金属线槽钢管敷设。

B、二类电源为市电供电电源,由电源互投柜分别送至空调、照明配电箱和插座配电箱,再分路送至灯具及墙面插座。电缆用阻燃电缆,照明支路用塑铜线,穿金属线槽及钢管敷设。C、三类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是作为特别重要负荷的应急电源,应满足的运行方式为:正常情况下,柴油发电机组应始终处于准备发动状态,当两路市电均终断时,机组应立即启动,并具备带100%负荷的能力。任一市电恢复时,机组应能自动退出运行并延时停机,恢复市电供电。机组与电力系统间应有防止并列运行的连锁装置。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应按照用电负荷的分类来确定,因为有的负荷需要很大的启动功率,如空调电动机,这就需要合理选择发电机组容量,以避免过大的启动电压降,一般根据上述用电负荷总功率的2.5倍来计算。

(5)配电柜

A、配电箱、柜应有短路、过流保护,其紧急断电按钮与火灾报警联锁。

B、配电箱、柜安装完毕后,进行编号,并标明箱、柜内各开关的用途以便于操作和检修。C、配电箱、柜内留有备用电路,作机房设备扩充时用电。

(5)插座机房内用电插座分为两大类,即UPS插座和市电插座。机房各工作间均留有备用插座安装在墙壁下方供设备维修时用。

(6)电缆(电线)

A、电缆(电线)在铺设时应该平直,电缆(电线)要与地面、墙壁、天花板保持一定的间隙。B、不同规格的电缆(电线)在铺设时要有不同的固定距离间隔。

C、电缆(电线)在铺设施工中弯曲半径按厂家和当地供电部门的标准施工。D、铺设电缆时要有留有适当的余度。E、地板下的电缆穿钢管或在金属线槽里铺设。(7)照明

A、机房照明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规定。

B、照明灯具采用嵌入式安装。事故照明用备用电源自投自复配电箱,市电与UPS电源自动切换。

C、灯具内部配线采用多股铜芯导线,灯具的软线两端接入灯口之前均应压扁并搪锡,使软线与固定螺丝接触良好。灯具的接地线或接零线,必须用灯具专用接地螺丝并加垫圈和弹簧垫圈压紧。

D、在机房内安装嵌装灯具固定在吊顶板预留洞孔内专设的框架上。灯上边框外缘紧贴在吊顶板上,并与吊顶金属明龙骨平行。

E、在机房内所有照明线都必须穿钢管或者金属软管并留有余量。电源线应通过绝缘垫圈进入灯具,不应贴近灯具外壳。

(8)接地系统

计算机直流地与机房抗静电接地及保护地严格分开以免相互干扰,采用T50x0.35铜网,所有接点采用锡焊或铜焊使其接触良好,以保证各计算机设备的稳定运行并要求其接地电阻1Ω。机房抗静电接地与保护地采用软扁平编织铜线直接敷设到每个房间让地板就近接地,能使地板产生的静电电荷迅速入地。

(9)防雷

为防止机房设备的损坏和数据的丢失,机房防雷尤其重要。按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本设计对机房电气电子设备的外壳、金属件等实行等电位连接,并在低压配电电源电缆进线输入端加装电源防雷器。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

(七)空调系统

气流组织采用下送风、上回风,即抗静电活动地板静压箱送风,吊顶天花微孔板回风。新风量设计取总风量的10%,中低度过滤,新风与回风混合后,进入空调设备处理,提高控制精度,节省投资,方便管理。

(八)门禁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重要区域设备和资料的安全,便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对进入这些重要区域的人员实行各种方式的门禁管理,以便限制人员随意进出。(1)卡片最好采用现在流行的感应式卡片。

(2)卡出入系统首先应具有权限设置的功能,即每张卡可进出的时间、可进出哪道门,不同的卡片持有者应有不同的权限。

(3)每次有效的进入都应存档或统计。

(4)应有完善的密码系统,即对系统的更改,不同的操作者应有不同的权限。(5)电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产品,有电闭锁或无电闭锁根据用户要求可调。(6)紧急情况下或电锁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应有应急钥匙可将门打开。(7)门禁系统最好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8)全套系统最好有备用电源。

(九)监控系统

1、机房中有大量的服务器及机柜、机架。由于这些机柜及机架一般比较高,所以监控的死角比较多,因此在电视监控布点时主要考虑各个出入口,每一排机柜之间安装摄象机。如果在各出入口的空间比较大,可考虑采用带变焦的摄象机,在每一排的机柜之间,根据监视距离,配定焦摄象机即可。如果机房有多个房间的话,可考虑在UPS房和控制机房内安装摄象机。

2、产品选型及技术要求:

(1)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号应满足图像信号技术指标表中的要求 复合视频信号幅度:(1±0.3)V(峰-峰)

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350TVL

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70TVL

黑白电视灰度等级:>=8

信噪比:>=38(2)一般情况下,定焦摄象机在光照度变化大的场所应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并配置防护罩,在光照稳定光源充足的地方,用固定光圈镜头可降低成本。

(3)图像信号应保持24小时录像,录像方式可采用硬盘录像,也可采用传统的录像系统。闭路电视控制系统最好有视频动态报警功能。同时如果具有视频远程传输功能,即通过Internet、ISDN、局域网或电话线将监视信号传输到远程客户指定的地方,在使用时将会更加方便。

(4)在安装闭路电视的同时,也可考虑在重要的机房档案库安装防盗报警系统以加强防范手段。

(十)消防系统

(1)方案依据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8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2)消防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的组成

A、消防控制中心包括智能火灾报警控制主机,用于集中报警及控制。B、消防控制中心外围报警及控制包括光电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组合控制器和气瓶等。上述设备位于各楼层现场和端子箱内。

(十一)综合布线系统

现代的建筑物,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本身又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在传统布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其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容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在电话、数据、图像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智能子系统中,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作为传输的基础媒介,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连接和组网,进行系统的调整和分配。

(十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集团idc机房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集团机房建设07-02

idc机房运维管理办法05-09

idc机房介绍06-26

idc机房应急预案07-31

idc机房应急预案04-16

idc机房施工方案06-10

idc机房设计浅析06-13

idc机房建设要求08-10

idc机房年终总结08-11

idc机房应急预案手册06-06

上一篇:面试银行主观题回答技巧和注意事项下一篇:Python中type的构造函数参数含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