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实习报告

2024-07-08

八大关实习报告(精选6篇)

篇1:八大关实习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本 科 生 实习报 告

论 文 题 目八大关建筑群

学生专业班级环境艺术08级3班

学生姓名(学号)20080594高建涛

指 导 教 师赵少俐

完 成 时 间2011年9月20日

2011年 9 月 20 日

对青岛市八大关建筑群进行考察,对该区域建筑群的历史、文化、设计背景及设计特点

进行考察分析并学习。

二、考察地点

八大关别墅区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西邻汇泉湾,南接太平湾,最初因有8条以关隘命

名的路是以八个关口命名的,即韶关路、嘉峪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

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八条马路纵横交错,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风景区,故称“八

大关”(现已增到十条),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八大关建筑

最早于20世纪初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以后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等国建筑师及中国建筑师陆续设计建造,至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形成了300余栋

集20多个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45,368平方米。建筑结合了西方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建筑群依山傍海,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八大关建筑区域内

有横向马路7条,纵向马路3条,有十条马路以我国长城和其他地方一些重要关隘命名,因

其中有八个“关”比较著名,而惯称为“八大关”。建筑多为欧美建筑的各式别墅,依照地形,体积小,各自独立,互不相连,每栋建筑一般都能看到大海,四周皆为花园,内植花草树木。

建筑体积小巧适中,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500平方米,多为300平方米,层数不超过三层。

建筑材料主要取自本地产石料、砖瓦和木材,建筑大都为砖木结构。建筑设计力求突出个性,有平面对称中轴线突出,装饰细微的德国仿古典式;有圆型或角型石质墙石,尖塔坡顶的哥

特式;有南设敞廊,装饰粗简的西班牙式等。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建筑具有20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因此,八大关又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八大关建筑群的建筑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德占青岛时期,德国、英国等建

筑师设计的欧洲田园式别墅建筑,现存很少;二是20世纪20年代末来青购置产业的美国、俄国、日本等业主,按照本民族文化传统特色及个人意愿建造的风格各异的庭院别墅;三是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受欧美建筑学教育影响的中国建筑师,吸纳原有建筑风格

及形式创作建造的一大批具有欧美建筑情调的建筑。不同时期的建筑师都比较注重充分利用

自然环境,注重单体建筑与建筑群体的整体相协调,力求建筑手法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八大关近代建筑以风格多样的西式别墅,别致精巧的庭院绿地、建筑小品,花木繁茂的街道、马路最负盛名,是中外建筑艺术荟萃之地,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观赏旅游价值,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现场实地考察,参观拍照,图书馆网上搜素相关知识

四、考察收获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 年清政府方始设防,当地传统建筑体系薄弱。1897 年 11月,德国强占胶澳,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总体方向是:新城要结合自然环境,体现德国的民族性,同时要有现代风格。规划方案体现了地域性、文化性、与功能性的并重,而建筑风

格则 “以‘殖民地式’、德意志民族传统形式为主调,同时融合有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

衷主义的影响。”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基本沿用了德国人的规划思路和建筑风格,同时其国内对于

新技术、新形式的探索,也对青岛的建筑有所影响。到了 30年代民国时期,政局稳定,促

成又一个建设高潮,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继续进行,同时出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复兴。

综上所述,德占时期,青岛的城市建筑基调已然确立,如建筑肌理因山就势、建筑

尺度 与环境的协调等,并出现了一些优秀建筑,它们不但有着以上特征,还有着折衷主义

或德国传统建筑的造型与细部,这些特点对青岛当今的城市风貌影响很大。但是如果超越形

式这一 层次,不难看出德国建筑师在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青岛的地域特色,如对自然环境、地方材 料的考虑。建筑是人类改造生存环境的产物。这其中,必然含有对地方资源(材料、景观等)的利用与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而这正是建筑创作的源头。故试将形式风格之外的青

岛建筑地域 特色归纳并分述如下:(1)、利用自然景观,对应地势变化,塑造层次丰富的外

部空间;(2)、对山海地景元素进行抽象,在建筑形体中得以再现,实现与环境的契合;

(3)、注 重使用地方材料,运用不同的建构手段,表达材料的美学特征。其中前两点主要

来自于建造者对青岛地形、地貌的分析与反映,第三点则是源于当地的材料特色。

1.环境与材质之美——青岛建筑地域特色之理解

1.1 利用自然景观,对应地势变化,塑造层次丰富的外部空间:青岛的自然景观主要为

山、海,建筑对之的呼应也可分为两类:

1.1.1 山势与建筑

青岛建筑对于山地环境的利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一是建筑的总体布局方面,结合山的走势来确定建筑的肌理、尺度与形状,以达到

环境 与建筑的呼应。青岛老建筑与山势协调为主,因山就势的建筑轮廓线可大致反映出山的走向,同时也有局部的对比手法,如山顶常布置体量轻巧的较高建筑,以进一步衬托山

势的雄伟。二是建筑单体的外部空间设计方面,利用山地高差所形成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变化,巧设建筑对景,烘托建筑气韵。,走在蜿蜒起伏的巷道上,不经意的抬头远望,半山处的迎宾馆(原总督官邸)尽收眼底。为德占时期的总督府,作为青岛路的对景,其端

头有一个台阶,既消化了高差,又衬托了建筑气势。

在对应山势变化、塑造外部空间方面,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的青岛基督教堂(1910

年建成)可谓经典个例。教堂伫立在一个高约8米的岩丘之上,东、西、北边各有三个小山,南边是青岛湾,景观条件极好。基地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设计师为了顺应地形,将

大厅东西布置的惯例做了调整,把教堂大厅南北向布置,主入口朝南,这样形成了南、西、北三个小广场。不但满足了信徒的集散功能,还为欣赏教堂建筑及周围环境提供了不同的视

角,同时结合入口通道的设置使来访者得到迥然不同的空间感受:西北台阶高陡,拾阶而

上的访客可在婆娑的树影后依稀看到挺拔的塔楼;南部广场的入口通道直对塔楼,给人以高

大雄伟之感,同时还可遥望道教堂后的信号山。结合较高的地势,教堂36米的塔楼在周围

马路上一览无余,成为周围的景观控制点,并与青岛湾的小青岛互成对景,塑造出极富层次的室外空间。

1.1.2 海景与建筑

滨海建筑的平面布置要考虑人们观海、近海的行为要求,同时应保证滨海建筑的尺

度、立面形式、色彩风格等方面的大致统一。事实上部分新建建筑尺度过大,已经破坏

了滨海天际线的动态平衡和韵律节奏。由此看来,在风貌保护方面,控制尺度比控制形式更

为重要。建筑与沿海景观的依附与融合大体量建筑对滨海天际线的破坏

青岛八大关宾馆(林乐义设计,1962年建成)位于著名的八大关风景区内,周围

是低矮 的别墅和苍郁的树林,向前不远即是海水浴场,视野开阔,景致优美。宾馆的建筑

面积约万余平米,为使建筑体量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建筑师将其化整为零,以合院来组织空

间。宾馆南侧有一个大的广场,礼堂入口与宾馆入口各居一端,二者之间有长廊相连,连廊

后是一个小庭院,绿草红槭,气氛优雅。建筑的后勤部分体量较高,故置于庭院之后,以减

弱其对环境的压力。

1.2 对山海地景元素进行抽象,在建筑形体中得以再现,实现与环境的契合:建筑作为

人造景观,对于自然风物的模拟自古就已存在,山洞、树木和孔穴,都曾给先人以启示。青

岛地貌特征比较明显,这种对地景元素的抽象与还原也有其表现。比如从山势的起伏中援引

出动态的坡面与斜线,从海面的广延中提取出平缓的水平线条,使建筑或挺拔 高峻,或静

谧舒缓,风格各异,不一而足。

1.2.1 建筑中山势元素的摹形

青岛建筑中攒动的坡顶与高耸的山墙有力的表达了建筑的动势,与起伏的山峦形成呼应。如前文所述的基督教堂,各级坡顶高低相间、错落有致,如同周围耸起的山丘,极富自然之美,塔楼高大并稍有收分,更显挺拔。青岛路、沂水路周围的老建筑中也不乏其

1.2.2 建筑中海景线条的抽象

八大关礼堂地处沿海一线,周围少有地势起伏,因此形体构成颇为舒缓,以水平线条为主。同时考虑到青岛八大关内多为 坡顶别墅,于是采用坡度较缓的斜面与平屋面结合布置

1.3 注重使用地方材料,运用不同的构造工艺,表达材料的审美特征

地方材料的使用,是建筑地域特征最直观的体现。青岛地区多产石材,人们尝试用不同 的工艺来表达石材的美学特征,因加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毛石、剁斧石、蘑菇石、磨光花岗 岩等种类,砌筑方法(干垒、泥糊、干挂、水泥勾缝)也视材料与技术而定,同时石料之间材质、色彩的对比,以及与砖、木、土等其他材料的结合也很有特点。这些基本材料的建构关系,体现了营造者朴素的审美取向与当时的技术水平。

对于基督教堂的材料,建筑师罗克格指出: “墙面都应采用当地易取的花岗石,花岗石从采石场运来后,表面不需琢磨。同样,花岗石檐口也不需琢磨,只是简单的粗糙隆起即可,这种处理使得教堂粗犷的蘑菇石基座、檐口与平整的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墙面粗抹灰,”充分表达出石料的材质之美。基座与檐口角部的石块位置上下错动,似乎也在与山 丘的动势相呼应,而这种石块的“镶嵌”手法也成为一种构造传统,多为当地建筑所采用。如果说这种镶嵌偏重于装饰逻辑,那么青岛市立医院(三上贞设计,1919年竣工)的做

法则更多的表达了石材的结构逻辑,窗的过梁与小柱、窗台板关系明确,简洁清新。相对基督教堂外墙花岗岩粗犷的砌筑形式,八大关宾馆的石材做法较为多样。在连廊处,明亮可鉴的磨光花岗岩门框与旁边大面积的蘑菇石质地对比强烈,相映成趣而西面的院墙用砖块大小的石条垒成漏窗的形式,在这里,石头已不再是厚重的、封闭的,它表达的是石材细腻、整齐、通透的一面,它将日光与清风纳入庭院,并将层次丰富的院内景致表露于外,就象一幅精致的画框。

2.1历史文化价值

青岛德占时期建筑虽然有其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目的,带有侵略属性的一面,但并不是毫无特色和经验可取的。它们不仅传播建筑文化,更展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强有力的冲击,对青岛当地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德占时期建筑明显地受到

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带形城市”和“花园式住宅”规划思想的影响,还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与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但探究这些建筑具有的鲜明地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可以帮助我们破译青岛近代建筑中西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有助于我们加深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艺术与工艺运动及新艺术运动的认识;同时促进我们对本土文化自觉的意识,树立对本土文化自尊的态度,加强培养对本土文化自强的精神。

2.2文化景观价值

德式建筑形体高大,建筑风格与中国北方城市及村镇的面貌迥异,高耸的尖顶与山势相映、片片红瓦与绿树环绕、凝重的花岗岩与大地的色彩相融,构画出“红瓦、黄墙、绿树、碧海、蓝天”优美的城市画卷,并形成了一条条有欧陆风情和历史痕迹的特色街区,成为青岛旅游业的重要景观,给青岛城市塑造了无可比拟的个性魅力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如太平路上集聚了许多优秀的德占时期的建筑,亨利王子饭店、德华银行、山东矿务公司办公楼、卡拉维茨公司办公楼,还有一些花园式的高级别墅。此外,还有广西路、沂水路、中山路、湖南路、湖北路、德县路等亦是如此。这些街区烘托出的格调与气氛,是青岛地方生活特色、地方风俗习惯发生的“容器”,浓缩了一定的地域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些对城市旅游业来说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们不仅凝结着城市不同时空阶段的社会文化特征,还是青岛在20世纪初其文明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物质沉淀。因此对于遗留至今的德占时期建筑进行保护,使其成为青岛的文化景观历史记忆。

五、结语

德国在青岛建成了许多建筑类型,如宗教、行政、居住、文教卫生、交通、金融等建筑,可以说是青岛近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的开端,对青岛以后的建筑和城市风貌的形成,起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同时,也正是这些历史建筑,才使青岛城市魅力更加璀璨夺目。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老建筑,保持城市建筑的可持续性。

篇2:八大关实习报告

信丰县第六小学党支部

李定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

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86次出现“改革”

“改革”是十八大报告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全文出现86次。2、145次出现“人民”

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人们从报告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人民的分量。

3、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4、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5、“八项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

6、“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7、“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9、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3:多方视角解读十八大报告

【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解读:“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 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 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代表认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 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摘自人民网)

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 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解读:“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 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十年, 中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十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 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当前,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摘自人民网)

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解读:“坚持四化同步, 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幅上升,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显著。”四川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代表说。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到2011年, 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 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 达到了51.27%。这表明我们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 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 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既是为工业化创造条件, 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涉及大量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 ”焦伟侠代表说。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效率, 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但有的地方把信息化理解偏了, 以为信息化就是买设备。”新疆克拉玛依市市长陈新发代表说, “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最重要的是管理, 其次是标准, 第三是数据, 第四是软件, 相对而言, 硬件恰恰是最简单的。”

在未来二三十年里, 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 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 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陈新发代表说, “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一项开创性工程, 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摘自人民网)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解读: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代表们认为, 双指标同步提出, 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内蒙古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代表说:“报告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明确的倍增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一步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 让人倍感温暖。”

(摘自人民网)

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解读: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三个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 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 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浙江省政协代秘书长孙文友代表说, 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理应成为大家的责任和共识。

篇4:我读十八大报告

听完报告我发现:三次报告基本相同处:一是题目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总结过去基本上是成绩讲到,不足写明。三是指导思想是基本相同的。四是今后总体目标任务基本上是相同的,工作布局基本上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一国两制、对外开放和党自身建设。

领导如山,岿然不动;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以少翻为妙;中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者,近现代有美国一部宪法治天下,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型化,能够避免瞎折腾。

粗线条比较三次党代会报告,我以为,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是把生态文明单列一条系统论述。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发展基本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二大亮点,是指导思想上的“三合一”。第一重三合一,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合并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重三合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理论体系,又是一种道路体系,还是一种制度体系,对此,“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三大亮点,是十八大亮出了协商民主这一条路子。这是一条改革的路子,而且是稳步改革,它不仅比保守好,也比冒进好。

篇5:十八大报告之八大关键词学习纪要

会议主题: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 会议时间: 2013年1月3日 会议地点: 特检大厦三楼会议室 参与人数: 党员、预备党员共16人 会议纪要:

在前几次的党支部会议上,支部密集学习了十八大报告以及新《党章》等。本次会议,到会的党员在原原本本学习了新华社发表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这篇重要文献之后,积极发言,深入浅出的讨论了自己对八大关键词的理解,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XXX书记指出,党支部当前乃至2013年全年的活动主题都离不开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支部生活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涉及两个“五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八项要求”、“两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政党自身建设等方面。

其中,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确定了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达了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了,要求更加严格了,对未来的发展更加有信心了。这是全国亿万人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八大报告中,“含金量”极高的一个关键词。

在今后的工作中,福州一部党支部党员,应紧紧围绕省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争取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福州地区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奉献自己的力量。

XXX同志也跟大家分享了十八大报告中的另一个重要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出了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东西,体现在我们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就是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实在在的表现。勇于担当、勤于专研、敢于创新,积极以一颗服务企业、奉献社会的心,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落实。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员必须长期坚定坚持的,这是作为一名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福州一部本质工作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将践行党的核心价值观与履行岗位职责有机统一起来,忠于职守、敬业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XXX同志说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党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十八大的又一重要关键词。我们在以后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中,要积极讨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将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自觉加强对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服务意识,为企业服务。同时,在工作中注意发现问题,敢于创新。在党支部的建设方面,应加强领导,集思广益,扩宽思路,积极开展与企业共建党支部活动,共同进步。

XXX同志说到,“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中又一突出的关键词。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

XXX同志说到,十八大之后,感受到社会风气好了很多,至少让大家看到了党中央领导的表率,看到了党中央整顿工作作风,看到新希望。让基层党员受到鼓舞。

XXX同志说到,现在社会上明显出现了杜绝铺张浪费,提倡文明、绿色的新兴现象,这是十八大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实实在在的体现。

篇6:八大关实习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促进党员干部转变发展认识、严肃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X月X日上午,我村在村委会会议室进行了对十八大报告原文的集中学习,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以及村后备干部等XX人参加了这次学习。

XX书记作了重要发言:一是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这次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好和领会好十八大报告的内涵实质;二是要认真听和用心听,真正地将其作为未来工作的指向标和计量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切实地做好人民群众服务;三是要以民为本,优化基层服务,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让群众满意得实惠;四是要与狠抓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相结合,结合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凸显和发扬十八大指示精神,求真务实,实干为民。所有与会人员在会议中聚精会神,一边听一边记,态度十分认真,会场气氛庄重严肃。

上一篇:就是我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军训前后对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