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观后感

2024-07-17

视觉艺术观后感(精选10篇)

篇1:视觉艺术观后感

《视觉艺术鉴赏》读后感

作者约翰·伯格在这本书中谈到论述观赏女子的各种方法及油画传统中互相矛盾的各个方面和广告与资本主义的白日梦。本书图文并茂,生动详尽的为大家展示作者的观点。

在谈及观赏女子的方法中,作者说道: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我们只看见我们注视的东西。我认为我们只是在注视我们选择注视的东西,在观看中自动的屏蔽和取舍不愿关注的,而在我们观看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不同程度的回应我们。视觉的这种交互关系让我不禁发问:人与物之间是人主动观看的么?物是被进入到人的视野吗?由于个体本身的差异性,每个人对于影响的理解和欣赏都不同。在读书中,作者对于艺术鉴赏的专业方法,关于印象派和立体派的区别我还是不太理解,这个还需要好好斟酌一番。

都说男子重行动,女子重外观。女子何以如此注意外貌?这是因为周围异性对于自己的特别关注使得自己开始打量自身的姿态,风度,声音,见解,表情,行为举止。因此女性把自己即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的身份,看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组成部分。作者还说道:女性在男性面前的形象,决定了她所受的待遇。的确,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在男子跟前展示出的是什么样的形象,男子便做出相应的回应。在学习中外广告史的选修课上,老师曾为我们展示广告史的发展中女子形象的变化。其中大多数时代里女子作为被消费的群体,赤身裸体供男人欣赏。而在本书中,作者也在本段阐述中插入大量裸体画,用于讲解其观点。而我一直不太理解的是如何区分正常的性文化或人体艺术和色情文化?创造裸体绘画的目的何在?但我想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客观存在和需求。而人们需要另一种文化去表达它,那便是裸体艺术,它只是将正常生活搬上了绘画中,而性爱的主角就是看画的那位作品的拥有者。裸体本身就是在展示人类本质上最原始的性冲动,但却区分于黄色文化,这种艺术仅供欣赏。文化西方的开放性使我们更能理解裸体艺术的存在,这种艺术形态也是对于其文化形态的客观反映。

最后说说广告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告在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它大多数是与商业利益挂钩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广告更是利益的表现方式。其存在利于大众消费,刺激消费,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促进了国家财政税收的增长。因此广告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了促使消费者买账,各大广告商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其每年在广告投入上可谓是出血本,但回报更高。高价请明星代言,多种媒体形式的广告展播,为其增彩不少。以百事可乐为例,最初一直处在低谷,活在可口可乐的阴影下,但近几年,它调整方案,启用新一代百事新星并不停换标以应对金融危机,利用“明星效应”大获全胜,在可乐市场的角逐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它的成功是资本主义市场中广告运营成功的典例。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都在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只要消费,就会更富有!它充分调动起人的思维和灵感,运用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去征服消费者,去购买,去成为可爱的人儿!而广告本身也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广告语言也必须突出广告本身具备的实质感,它绞尽脑汁,挖空心思的的想把大众的钱放进厂商的口袋,无所不用其极的夸大甚至造假,但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而我们所做的也只能上表象意义上的鉴别,资本主义已经不能脱离其发展,否则便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

那么这本书能让我们读者学到什么呢?对于我来说,开拓了思维,学习到视觉艺术鉴赏的方法和其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一本好书,不求它给你带来多么丰富的知识,但求它给你带来多重思考,so I got it!与君共勉。

篇2:视觉艺术观后感

南溪五中

王磊

宜宾这座美丽的城市,给人带来了多方位的需求。鲜美的鱼,清新的茶,醇香的酒,物质的需求并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大江冲出来的文化也同样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今天在宜宾六中的艺术展厅中进行了一次艺术的遨游,使我的艺术观有了新的认识,让宜宾的石文化、竹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和长江文化融入到课堂。

一、石文化

“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冲出了一件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观赏挂在墙上的石刻作品,从作品中去了解六中的发展历史,作品是那样的震撼,带着每位观赏者看到六中建校史的一步步发展。鹅卵石在艺术家的眼里变得富有诗情画意,中国画的意境在石文化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用小鹅卵石点缀的梅兰竹菊,让人体验到艺术的真谛,陶醉在石文化中的我迟迟不愿离开。

二、竹文化

南方的空气中总是青青草香中带着泥土味,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宜宾儿女离不开风骨亮节的竹文化。大量以竹为题材的中国画供欣赏者欣赏,竹之韵,韵味十足。欣赏到一幅横批是竹怀心志的对联,“高风亮节立天地,虚怀若谷住人间”,书法劲道。“虚竹品自高,江韵润书香”艺术家在斗笠上进行绘画,题材展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光荣。竹签上的绘画有文人画的情趣,远离城市的喧嚣,悠然自得地过着乡村生活,让艺术在“静”的生活中渲染。欣赏着那一朵朵像花一样的油纸伞,让我回忆起《再别康桥》里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三、酒文化

将谷类磨碎,煮烂,加入谷壳以便提高蓬松度,加入曲,发酵,蒸馏出酒。用艺术的形式描绘整个过程,开粑、落缸、寖米、蒸饭到品酒,用特有的艺术材料来进行表述,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有许多剪纸艺术来表现酒文化,色彩分明,技法精湛,各具特色。

四、饮食文化

大家一起品茶、聊天、吃燃面等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宜宾随处可见。用彩艺的表现技法,形象生动地展现每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艺术的饮食在展示台上更直观形象的立体展示,活灵活现的饮食作品恨不得伸手抓来尝尝它的味道,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看其景,入其味。

五、长江文化

长江养育了宜宾人民,乘坐着人民路小学的船感受蜡趣和陶艺进入展厅,让蜡染进入课堂,再现儿童的天真童趣,表现人性的真善美、传承和发扬三江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长江艺娃用泥当笔绘出了好奇心,绘出了创造力,绘出了最美童年。陶艺的船长带着嘻哈的船员进入新的世界,扬帆起航。每一件陶艺作品都是精雕细琢而成,让人目不暇接,情景丰富多彩。有三人围在桌子上吃宜宾特色的土火锅,划着拳,表现的绘声绘色,大黄狗伸出那红红的大舌头,整个场景给人其乐融融之感。

篇3:视觉艺术观后感

艺术体操是奥运会女子比赛项目, 自从1996艺术体操的集体项目正式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奥运会已经增加到了两枚金牌, 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艺术体操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艺术体操虽然是一项很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 但近几年来正在迅速地发展起来。除全国各体育院校对艺术体操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外, 有条件的省、市也建立了艺术体操队, 有些已代表我国出国访问交流, 一些大、中学也把艺术体操基本练习列入体育课的教材和课外活动的内容。虽然艺术体操在我国开展得较晚, 但发展较快。本次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队, 他们一直积极备战, 竞争激烈, 无论从动作的编排还是难度方面都体现了各地的特色和实力, 彰显了各地教练领队和运动员的高超水平。本次艺术体操的主要项目有绳操、球操、圈操、带操、棒操5项, 它吸收了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和杂技等精华, 不但能够培养运动员的力量、灵巧、节奏感等素质, 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来看, 更符合女子锻炼的要求, 是深受现代女性欢迎的运动。

艺术体操根据运动训练项群理论, 被划分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全运会艺术体操属于竞技类, 它是在一般性艺术体操基础上, 在规定的时间内, 通过更精确的动作技术和高度的艺术性, 表现出身体与器械完美结合的一种集体和个人的比赛。高超的难度动作技巧, 新颖独特的编排, 高质量的动作完成, 音乐与动作完美的配合, 以及运动员丰富的表现力, 这一系列的能力都是与教练员专业指导和运动员平时艰苦、系统的专项训练分不开的。

二、第十二届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的特点

1.

所有的艺术体操都是提倡韵律和节奏, 并且是以自然性的动作为基础的节奏动作。所以, 艺术体操要求练习者一定要掌握松弛的技术, 防止由于过分紧张用力而造成动作僵硬。节奏的基本动作是摆动、波浪和弹性动作。

2.

本次艺术体操的主要项目有绳操、球操、圈操、带操、棒操5项, 所以艺术体操运动员要求手持各种不同的轻器械完成各种器械动作 (如抛接、滚动、转动等) 和各种身体动作 (如跳跃、转体、平衡等) 。

3.

音乐在艺术体操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艺术体操的灵魂, 是充分体现其韵律和节奏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段。一首优美动听、与动作协调配合的乐曲, 不仅能激发练习者的情绪, 提高练习的兴趣, 最主要的是能使艺术体操动作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如果某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音乐和动作不协调, 或者抢音乐节拍等, 都会使运动员损失好多的分数。

4.

此外艺术体操以其高超的难度技巧、独特新颖的编排、妩媚多姿的舞蹈、袅袅婷婷的动作及协调一致的音乐配合等因素来展示出优美而和谐的姿态美。它要求每一个动作的一招一式不仅具有线条美和节奏美, 而且还要有大小、高低、强弱、快慢、缓急、正侧、主宾、虚实、方圆、奇偶、断续、顿挫、张弛、离合等变化, 表现出艺术体操的高雅和谐、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美姿, 从而使人们赏心悦目。

5.

艺术体操只有以高雅的技巧、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旋律、协调的色彩、感人的艺术形象和敢于表现等各种因素, 综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 才能创造出鲜明、完美的意境, 令人心驰神往, 产生强烈的审美力量。若忽略了任何一个局部, 如技巧难度太低, 音乐旋律感太差, 造型不美, 神形分离等等, 均会对整体效果产生重大的损伤。

三、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个人项目的艺术价值

在观看比赛过程中, 各位观众高度评价了艺术体操的个人全能项目, 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也作为一名观众观看了这次大赛。在与往届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的反映对比中对本届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在新规则出台以后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于这届全运会上艺术体操比赛, 在看比赛之前, 我查阅了大量文献, 依据艺术体操的个人项目的艺术价值, 结合看比赛的心得, 谈一下我对艺术价值的理解。

1.

艺术体操的艺术价值和比赛规则、运动员的技能、动作难度、变现力和感染力等有很大的相关性。由于体操评分规则刚刚实施, 对其系统的学术研究很少, 尤其是针对艺术价值部分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而最新的艺术体操规则对艺术价值提出了新的要求, 艺术价值评分的量化也必然使艺术体操艺术价值发生相应的变革。

2.

本次全运会艺术体操也是以2009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为依据, 通过对新时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价值中音乐、身体动作、器械动作、技巧动作以及多样性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价值发展的趋向, 表现出适合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价值发展的新思路, 这次艺术体操比赛也使个人项目艺术价值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大的提高。

3.

艺术体操属于表现类难美项群的体育项目, 其核心体现在比赛中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上。在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所呈现的成套动作越具有可审美性, 其艺术价值越高。运动员所具有的表现力越强, 音乐风格越突出, 其艺术价值也越高, 反之, 其艺术价值得分则越低。

4.

根据和在座的教练员交流, 本次全运会各个代表队狠抓完成质量, 提高艺术价值, 重视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以及体能方面的系统性训练, 进一步提高动作完成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 为标准、舒展、优美地完成难度动作打下扎实基础。训练运动员提高完成难度动作的速率, 加强成套动作整体连贯性和流畅感, 为成套动作的艺术价值提高扫清障碍。

5.

各个代表队运动员艺术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表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向运动员传授乐理知识, 同时增加听唱训练以增强其乐感;练习各种舞蹈、注重艺术体操与舞蹈的横向交流, 并加入模仿练习;重视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呼吸处理, 使其掌握通过身体细节上的处理来完美表现动作和情绪;训练运动员发挥想象力, 充分利用头、颈等部位的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定期观看各级赛事, 借鉴世界顶级选手表演中表现艺术感染力的方式, 提高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6. 运动员更加注重编排创新, 实现动作炫美。

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在编排上, 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质和特点, 精心雕琢, 为运动员量身打造成套动作, 实现身体动作和器械动作方面的扬长避短;合理运用“隐形难度”增强成套动作的流动性;加强场地空间使用的多样化;在器械抛接技术动作多样化和身体的使用多样化以及动作的动力多样化等方面下大力气, 以增加成套动作的纷繁变化, 从而提升整体艺术价值。

四、结束语

在观看比赛期间, 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收获了很多东西, 让我感动的地方好多, 那些辛勤的学生志愿者在来来回回为人们服务;那些裁判员认真耐心的评判;那些公安人员兢兢业业地坚守岗位;那些教练员的辛勤指导;那些运动员认真训练, 奋力拼搏的精神;还有那些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人、绿化工人们。你们都辛苦了, 你们为这个体育盛会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向你们致敬。这次艺术体操比赛这么吸引观众, 具有这么完美的艺术价值, 给人们惊人的视觉盛宴, 感谢那些辛勤付出的教练员和裁判员!

摘要:文章通过在我校刘长春体育馆参加全运会志愿者并认真观看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比赛, 对于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整理法等对于本次艺术体操比赛各个特点进行分析, 并和上届艺术体操比赛对比分析, 来探究本次艺术体操比赛对于人各项目的艺术价值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汪敏.从美学视角透析艺术体操空间艺术表现形式[J].浙江体育科学, 2009, 31 (1) :41-49.

[2]汪敏.社会学视角下对艺术体操文化传承的教育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9, (2) :145-147.

篇4:视觉艺术观后感

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现代大都市,历史上众多重大事件往往都是从这两个城市开始,然后影响到全国。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刚在中国出现,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国美协前身)画家陈志农率先采用剪影的形式,创作了一批旧北京风情人物的作品,受到时任中央美院院长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评价和推崇,称他是“今日中国艺术界代表人之一”,认为他的艺术心灵“在世界任何地区,也是少有的”,希望他“将来成一新型的曹雪芹”。虽然他像一颗金子被埋在沙里,但说明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已被画界所重视。

1934年,上海美术界权威刊物《万象》第三期封面刊登了5幅民间剪纸作品,这是民间剪纸开始被美术界所重视,最早发表在刊物封面上的又一例证。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画家古元、张仃、夏风等人在吸取陕北窗花特点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反映抗战和大生产运动的新剪纸,而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开创了现代剪纸艺术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众多的美术工作者、专业画家的加盟和具有创作能力的部分农村妇女、民间艺人的艺术实践,又进一步改变了传承型原生态的民间剪纸,从原先单纯民俗形态走向反映现实生活的美术欣赏形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剪纸艺术已经从单一的民俗剪纸走向多元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大剪纸的概念,它包括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两个概念。

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与创新型现代剪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辞海对剪纸的定义),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主要指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作者以农村家庭妇女为主,部分作品往往要由一些名家画工设计,再由一些民间艺人高手剪刻制作完成,或者家庭妇女依据花样制作完成,体现出集体创作的智慧。制作手法和纹样讲究一定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特定形象符号,如锯齿纹、月牙二纹、漩涡纹、折线、曲线圆孔及二方联续的图案纹样等。而创新型现代剪纸属于美术创作范畴,作者以文人、画家及美术爱好者、艺术学校的一些美术教师为主。这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跨度、内容风格、气质情调、功能用途、工具材料和作者的经历及创作方法是不一样的。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的产生基础是小农经济,而现代剪纸的产生基础是工业、信息、经济社会基础,两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是完全不同的。现代剪纸已经摆脱了民俗实用的模式束缚,而形成了现代剪纸艺术独特的风格,如对反映现实生活的敏感性、对弘扬时代精神的当代性、对表达作品风格的独特性、对工具材料的多样性。现在有人公开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剪纸艺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甚至提出所谓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这是对广大美术工作者参与剪纸艺术创作的否定,也是不符合当今中国剪纸艺术实际情况的。只有将传承型民间剪纸与创新型现代剪纸这两个概念明显区分开,才能体现出中国剪纸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包容性,才能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同时还可以避免各种矛盾,有利于和谐共处。这好比将交通分为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一样,各行其道,硬把它们捏在一起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由于评委们对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认识不统一,评奖无法进行。后来将奖项分为“优秀民间艺术家奖”和“优秀现代剪纸创作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目前出现对剪纸展览作品的评选有争议,问题就出在对作品的概念模糊上。如果今后展览和作品评选将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分开,矛盾就会少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对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的原汁原味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倡导和鼓励创新型现代剪纸继续加大创新和发展的力度。

我在这里虽强调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在概念上的不同,但绝不否认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胚变”比喻事物的开始或形成。《尔雅·释诂》:胎,始也。“郭璞注:胚胎末成,亦物之始也。”虽然形态变了,但体内仍然要保存着母体的基因——剪纸的语言特征和它所拥有的中华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创新型现代剪纸要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2008年9月,在浙江象山举办的“廉政剪纸大赛”和11月在北京举办的“古韵新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阳·全国剪纸展”,都体现了传统观念的解放,说明了当今剪纸艺术的发展正朝着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体现时代主旋律这条路子走来。中国的剪纸艺术应当与时俱进,这不光是众所希望,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好比一棵千年古树,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出现衰竭,为了使它延续,最好的办法是对其嫁接,让它“胚变”,在母体的基因上复活再生。

当前国家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最高层领导都亲自参与剪纸艺术实践,来推动文化建设的高潮。剪纸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机遇,这是千百年来剪纸历史上出现的又一次发展“高潮”。第一次是:纸张的发明把平面镂空技术普及到纸张上;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俗在中国出现,一些文人、画家加盟民间剪纸的创作。这一次出现的发展高潮是在国际范围内,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来推动的,这在广度和深度都会超过前两次。我们务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把中国现代剪纸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篇5:《法国艺术》观后感作文

路易九世扮作苦行僧的模样将耶稣受难之时所戴的荆冠存放在巴黎圣礼拜堂,予以永久的供奉,他是在宣示自己受到上天认可的皇权,让法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然而,从1450年代到17世纪初,法国并没有出现一个名垂青史的艺术家。相反,1490年代,路易十二入侵米兰,用弓箭击碎了达芬奇设计制作的巨大雕塑模型。而后,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像是一个补偿,让晚年的达芬奇安居在法王的宫殿中,备受礼遇。

法国不是文艺复兴的领导者,而仅仅只是追随者。

激烈的宗教战争撕裂着法国,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新教教徒血流成河。蒙田在38岁时便选择退休,隐居在家乡的石堡中,被心爱的古籍围绕,著书思考。蒙田发明了随笔,尽情地表达着探索的快乐。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的质疑-"我究竟是什么"?深刻的不确定性,正是现代世界的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伦勃朗的数百幅自画像,如果没有蒙田式的怀疑底色,将无法诞生。

路易·勒南笔下的`农民,晦暗而凝滞,面对不停歇的战争,他们的唯一办法似乎只能是忍耐!

普桑选择在画作中重建秩序。古希望古罗马的神殿往往充当着背景,和谐静穆。但普桑绝不仅止于此。牧羊人指着墓碑“这就是阿卡迪亚”,即便身处天堂,也躲不过死亡。

盛装的路易十四注视着你,神采奕奕,活像只自负的孔雀。然而,手握重权的他,确实掌控着一切。几何伸展的花园,一览无余。原本为威尼斯独有的玻璃技术已被成功窃取,凡尔赛宫的镜厅,璀璨夺目,映照着太阳王的辉光。大臣科尔伯特在国王的支持下,生产着全欧洲最华美的各式奢侈品。就连艺术也要符合太阳王的标准,夏尔·勒布伦制定了画家必须遵照的准则,松果体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情感,这是规定,不容违背。高4米宽12米的巨型画作,彰显着路易十四要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野心。里尔美术馆的地下室中,那块巨大的疆域图,全在太阳王的掌控之下,触手可及。

17,太阳王死去,留下了一个因过度征战而碎裂颓败茫然无措的法国。华托为贵族们提供了逃避的方式:要爱,不要战争!粉色的肉体,胖嘟嘟的天使,摒除所有政治重压与道德戒律,享乐的洛可可诞生了,沉溺在放纵的爱欲中,逃开现实。

狄德罗借艺术评论批判着腐朽的旧制度,在夏尔丹朴素的静物画中看到了希望。

篇6:艺术节观后感

五月,是令人关注的时节。

校文化艺术节的五月,是付出的时节,学生们为自己能在汇报表演中获取3分钟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辛苦的排练着自己那本不太象样的节目。不想放弃吗?想,但不能,为的是给老师们送去一丝快乐,坚持着,在烈日下,在凉风中,在暮色里……

校文化艺术节的五月,是快乐的时刻,看着学生的舞姿,听着学生的歌声,品着学生的滑稽,眼眯着,嘴咧着,脸歪向了一边,双颊润上了红,眼中涌上了浪,那是快乐的真正撰写,不信?请看那一张张写满喜的脸。

篇7:艺术节观后感

说实话,艺术节应该有更多的艺术形式,但是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艺术节主要就成了文艺节目的表演了,这当然无可厚非了,

文艺节目的表演总是需要气氛,这气氛除了需要音乐、灯光之外,还需要观众参与造势。观众的造势有掌声、尖叫声、呐喊声,如果是在听音乐会场,还可以用荧光棒,但是这是在学校,学生不可能有这东西,一是学校不准许,再就是学生也不可能都去买。可是,学生有办法,当第一节目一开始,不知道是谁把手机打开了,一时间,全场手机光环绕了四周,真有点“天似穹庐,星光四射”。这真让人感叹时代进步太快了,想想好象就在去年很多学校还命令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学校,可是不久之后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似乎已经成了普遍现象。曾经听我的一个朋友说我们同区的另外一个重点学校,号称管理严格,不准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有次学生在学校自习的时候突然停电,一时间教室里就布满了手机的光亮。

所以,学校也好,国家也好,都应该顺时代而进,而不可逆时代而行。

篇8:视觉艺术观后感

真实的李荣法原是一位有着近百万家产的私营企业主,1995年9月,他临危受命、出任苏州市相城区黄桥镇胡湾村党支部书记,在他当村支部书记的8年间,胡湾村富了,而他自已的企业却因无暇顾及而垮了,乡亲们都过上了好日子,而他因积劳成疾,年仅49岁就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生命。

李荣法的先进事迹在省、市报纸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以及原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珉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省、全市学习李荣法先进事迹,苏州市锡剧团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这一人物身上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较丰满感人的艺术创作元素,于是把这位“舍小家为大家”的“老板书记”搬上了锡剧舞台。

长期以来,但凡哪里有英雄模范人物出现,哪里就会有一两部戏剧相伴随。如西藏的《孔繁森》、湖南的《郑培民》、江西的《邱娥国》、河南的《任长霞》、部队的《李国安》。完全可以这样说,在当代中国,有多少英模人物,就有多少写英模的戏。创作排演这类题材的戏,一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使然,二是有利于剧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为排演这类戏保险系数比较大,又可以得到领导的支持。在现行的体制下面,能够得到领导的支持,至少在投资和演出场次上就有一定的保障。所以我认为,苏州市锡剧团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运作是比较正确的。

现在业内也有不少人士对创作这类戏剧提出质疑,认为本末倒置,认为写戏首先要考虑观众需要不需要,言外之意是这类戏领导喜欢而观众不爱看。是观众真的不爱看吗?在我看来,观众不爱看是因为我们写得不好,如果写得很好,很感人,观众也是爱看的。比如同样写英雄模范人物的《铡刀下的红梅》、《地质师》,据说在观众中就非常受欢迎。

那么,怎样才算写得好呢?我觉得起码要做到这么几点:1.真实。大的情节和事件不能虚构,英模的事迹己通过报刊电视深入人心,如果没有此事,你硬要写他(她)有此事,观众就认为你在造假,对造假的戏,对英雄模范人物人为拔高的戏,观众自然不会喜欢。2.感人。写英雄模范,做到感人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这样的一类戏写得枯燥乏味,不能让人感动,就失去了创作的意义,既败坏观众味口,又让领导失望,其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3.别致。也就是要选择独特的角度,塑造独特的人物,艺术上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4.题旨深刻而耐咀嚼,即不单单是对先进事迹的歌颂。后面这两点很关健,这两点做到了,就具备了向精品剧目迈进的基础。只是写这类作品是“带着镣铐跳舞”,要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实在很难,所以这类剧目大多短命,演过一阵子,风头一过就销声匿迹了,很少成为保留剧目或者经典。

如果按照以上几点来对照,目前的《李荣法》离精品剧目还有一定的差距,它最多达到“真实”的层面,感人的地方并不多,也不别致,更没有开掘出什么特别深刻的主题(无非是颂扬一种所谓的奉献精神)。我说它达到了真实,也还只是生活的真实,远还没有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总体来说音乐写得不错,几段伴唱很好听。导演也下了很大功夫,就这样的剧本基础,戏能排到这个份上不容易。李荣法及妻子的扮演者演得也还好,很卖力,富有激情。不足之处我认为主要还是在一度创作上。

一是素材缺乏提炼,把李荣法的先进事迹一古脑地往剧本里塞。我看完戏专门找来李荣法的先进事迹材料,发现材料里有的戏里几乎都有,堆砌在那里,没有主次没有重点,事件非常多,鸡毛蒜皮,没有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其实一些带共性的东西不一定非要写进去,比如关心困难群众,看望伤残军人,这是很多基层干部都做过的事情,没有什么典型性。关键是要选择几个典型事件,往深处开掘,写出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操守、境界。现在剧本不感人,跟不分主次缺少挖掘有关系,想想看,一个百万富翁当了书记,只是替人交了点儿学费、捐了一两万块钱修路、买了点儿茶叶给村里接待客人,能感人吗?

二是设置矛盾和解决矛盾非常简单。与妻子的矛盾,妻子反对他当书记,妻子担心他的身体,李荣法置之不理,矛盾就不见了。与另一位村干部的矛盾,修路没钱,李荣法要求暂时停发干部工资,那位干部不理解,说“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李荣法光火,说:“当官想发财,最好不要来!”好,问题解决了。整部戏几乎没有什么有质量的矛盾,有些矛盾甚至还是人为制造的,比如“孵化器”问题引起的误会,把人家的企业放到你自己的企业中去“孵化”到底是有利可图还是贴本买卖?如果是有利可图,你作为书记就不该,如果是贴本生意,你完全可以解释清楚,当面消除误会,矛盾就根本不会存在。

三是人物形象比较苍白。思想脉络不清楚。比如李荣法当书记,到底是想当还是不想当,如果想当,为什么?如果不想当,后来又怎么当上了?这都必须搞清楚。剧本写他是服从组织、顾念群众的要求而当,那么“不摘穷帽摘官帽”的誓言又是怎么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当书记可以有作为,也可以不作为,他为什么选择有作为?李荣法在病床前开支委会确定接班人,为什么要开?为什么要选这个人做接班人?他是怎么想的?凡此种种都必须有一定的依据,不能稀里糊涂。

四是唱词安排不当,写得也比较粗糙。要唱的地方不唱,不要唱的地方却唱,词不达意,唱的内容和情绪不在规定情景当中,有的句子还有生拼硬揍的感觉,也不怎么讲究平仄押韵。在二度创作上。舞美灯光对戏没有增光,尤其是舞美,太简陋,天幕不亮丽,看起来非常沉闷,没有什么美感。李荣法的形象(扮得)还是洋气了,与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多少有点儿距离。结尾时,李荣法逝世后,妻子女儿的哭太长,也太生活化,在舞台上这样哭丧,总让人感到不舒服。

从生活到艺术有一条很长的道路,直接将生活内容稍加选择搬上舞台那不是艺术,是报告,是展览,感动不了人,也起不到宣传的效果。这个戏如果想成为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我觉得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再做努力:

一、再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进行艺术化处理,进行精心的酿造。比如李荣法接济一位困难群众,给钱让她去为儿子交学费一事,作为一位百万富翁,拿几百元帮熟悉的邻居解决一点困难,太平常了,如果作一点艺术处理,写一位曾经对李荣法伤害很深的人,现在遇到困难了,李荣法还去帮她,效果肯定不一样!

二、寻找亮点。写农村基层干部的戏很多,有名的有《红果红了》、《三醉酒》、《三杠爷》、《支书李天成》等等,没有名的数不胜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公而忘私,无私奉献,关心人民疾苦,抵制不正之风,都是人家写烂了的东西,再去重复没有必要,我们必须找到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我觉得李荣法“自己从富翁到穷人,群众从贫困到富裕”是个亮点,好象别人还没有这样写过,关键是我们要写出它的具体过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告诉人家一个结果。

三、另选角度。前面说了,写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戏太多,我们要写就写出一点让人警醒的东西。什么是令人警醒的东西呢?我觉得现在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忘记了面对党旗许下的庄重诺言。李荣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觉得非常好。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设想:李荣法一门心思搞好自己的企业,村支书来向他要赞助,他大为光火,蹊落了一通,镇党委书记来说,要他担任村支书,他一口回绝:我现在做老板,眼看要成为百万富翁,我还会做什么破支书?镇书记说:你入党宣誓是怎么说的?他想起了当时的情形,非常惭愧,他觉得做生意需要诚信,做党员也要诚信,服从组织安排,是他曾经宣誓过的,所以他同意当这个支书。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如果真能这样写,不比现在这样写有意思得多吗?

篇9:从媒材视角观后现代绘画艺术

材料是绘画作品最基本的物质构成,是绘画作品得以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是把主观构思通过特殊的物质材料传达出来的过程,在这里,物质材料的纯自然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材料。莫里斯·科恩在为《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基础》一书所作序言中写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材料,它们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而且也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和思想领域。材料已经与食物、居住空间、能源和信息并列一起组成人类的基本资源。”

在艺术家使用材料之前,它不能表达任何含义和情感,但是在使用之后,其就变成了负载创作主体情感的艺术媒介。可以说,材料承载了画家所有的意图和审美,成为绘画全部意义的唯一载体。画家通过对材料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的把握,将材料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语言和画面,进而表达自己的感情。“媒介(medium)”一词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频率使用的词语,它可以指代任何在人际沟通和交流中承载信息或含义的东西。如绘画的材料是颜料和画布(纸),媒介则是色彩和线条;雕塑的材料是大理石、石膏、泥等,媒介是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体)。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和媒介是一对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范畴,材料是天然的或人为加工的不带任何个人情感色彩的物质实体,而媒介是负载有创作主体情感的、经过艺术材料转化而成的一种形式,是经过情感化、经验化、概念化处理的艺术材料。材料向媒介转化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艺术家的情感、意识与艺术材料互相融合的过程,即创作主体的艺术创作过程。绘画艺术无论是观念还是形式的演变,无一不与材料的变革紧密相连。从原始岩画到纸本素描,从湿壁画、木板蜡画、丹培拉绘画到布面油画,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的工业化生产的油画颜色、乙烯、丙烯颜料及各种媒介剂,从单一材料到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它们不仅说明了材料的变革对艺术的发展变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还证明在材料的变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观念变革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这种物质和观念、精神上的材料就是使绘画艺术变迁的关键因素——媒材。

早在古希腊,艺术与技艺没有分别,而且人们将有一定技艺的人统称为艺术家。艺术通常被看作是技艺的表现,并以技艺为标准来定义“艺术”。技艺的表现途径就是媒材,材料与技术紧密相连。“置于眼睛与对象之间的媒介(medium)会以自身的存在影响对象的颜色。”这是达·芬奇提及的空气透视方面的观点。虽然这个媒介是指空气,但涉及到了眼睛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就不再只是一个物的概念,也就是说人们的观看也需要一定的媒介,这自然包括观看绘画。媒介贯穿整个绘画历程,材料作为媒材的构成与媒介息息相关。“艺术家受魅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用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特殊灵魂”。美学家鲍桑葵在《美学三讲》中提出了媒材与艺术家的关系。不同的艺术都有其特殊的物质材料,因而,对艺术家来说,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同时代因技术的演变发展导致创作观念的不断改变从而必须采用不同的材料媒介。

艺术是通过材料体现媒介的创作过程。艺术家创作的手段就是将材料转化成有形的视觉语言作品,通过媒介表达思想观念进而实现情感的升华。艺术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或多或少的伴随着媒材自身的变革,在某些情境下媒材的变革甚至会成为各种艺术潮流、风格演变的先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的媒材不断涌现,艺术家们也试图利用各种媒材本身的特有品质,创造出他们心中神往的艺术精华,在让人们感受到材质美的同时更能让人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与智慧。

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成为人们新的目标。与此同时,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在各个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开始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国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艺术思潮的发展。艺术家周围的生活环境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面对生活、面对自然,艺术家们敏锐地捕捉了生活瞬间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从而创作了一批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工业化也使得新的色彩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并且能够直接使用,这极大地满足了艺术家的创作需求。绘画艺术经历空前的巨变,这自然与材料的繁荣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工业的发展直接促成了绘画艺术材料的革命。

1841年尚·G·兰德发明了挤压式锡管颜料,对绘画艺术而言,管装颜料的问世是极具革命性的。管装颜料的问世,极大地提高了颜料的应用性和便携性。此后,大多画家都开始使用方便、快捷的管装颜料,这大大提高了他们户外创作、写生的可能性。由于挤压式管装颜料比传统的颜料浓稠,因此需要松节油等油类的稀释及画笔的变革,这就使得油画颜料的色彩更加丰富,油画技术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同时,画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造型、色彩观念和表现手法上的探索,这导致艺术家们绘画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色彩都有了直接的变化。这一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开始逐步走向多元化、自由化,这和画家寻求与个人独特的风格相适应的材料技法密不可分。绘画材料的选择也不再像过去受传统绘画材料和制作程序的束缚,艺术家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材料和技法融合在一起。如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他们将激情寄予稠厚的颜料、奔放的笔触、明亮的色彩中,他们将浓厚的油彩与传统的皂化腊等绘画媒材混合,寻求厚重的笔触及亮丽、透明的色彩效果,使观者可以感受到油画材料的表现力带给画家的激情。

同时,摄影这一媒材的产生也强烈冲击着绘画艺术。从1839年摄影技术产生的那一刻起,其就以令人震惊的无可比拟的再现性,引来大众的无限追捧。摄影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绘画艺术的地位受到猛烈冲击,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受到大众质疑与威胁,更体现在由此引发的人们视觉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些威胁和质疑,都迫使艺术家开始尽量发掘不同于摄影的更加独特的艺术个性、观念性,并力图以完美的绘画作品将其展示出来。和摄影这一媒材相比,传统绘画的经典性、手工制作性、独一无二性决定了它无可比拟的艺术价值,但同时,这些特性又恰恰限制了它的传播;而摄影的纪实性、瞬间性、精确性、可复制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但不可否认的是,摄影很难准确表达艺术家的思想,也不能完全扩展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摄影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绘画艺术的低迷,但是,正是因其强大的冲击力,又使得绘画艺术在剧烈的竞争下产生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另外,光学和色彩学的科学实验也在理论上支持画家们在实践方面的探求。由于印象派时期色彩理论的发展与普及,画家们能够更科学地了解色彩的语言魅力和规律,从而找到了新的绘画表现方式。印象派的画家把物理学家谢夫勒尔、马科斯威尔等在光、色、视光学法则方面的发现付诸实践,这改变了他们调颜色的方式。他们不再是在调色板上调色,而是把纯净的颜色一笔笔摆放在画面上,因此将这称之为“光学混合”。

通过人们熟知的印象派绘画和摄影以及光色学,可以看到媒材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因而也迅速改变着艺术的面貌,刷新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最为直接的是艺术家在材料观念性认识的选择应用上,开始意识到材料不仅是艺术表达的媒介,更是艺术的语言。随着科技进步,人们逐渐拓宽了材料在经济生活中的认识领域,深化了人们在艺术领域中对材料的认识。艺术家对材料观念性的认识从材料外部形态向材料内部蕴涵的转化,使材料本身的表述被发现、被挖掘、被张扬和被材料意志化,艺术语言也在材料自身自然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和表现中得到新生。

“后现代”这个词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但西方人真正把“后现代”作为一个理论命题用在艺术上是在1960年。此时出现了一种脱离现代主义建筑原则的倾向,其表现为要改变现代主义建筑那种只考虑材料和结构的态度,开始考虑到居住者的文化趣味和当地的文化氛围。考虑到不同对象对生活的要求和喜好不同,设计者把现代技术和生活趣味结合起来,并且对传统的样式有选择地重新启用,以具有人情味的样式改变了现代建筑的刻板和冷漠。于是“后现代”就被用来指述这种和现代主义不同的新建筑倾向,而后这种思想又扩展到绘画领域。后现代艺术家采用眼前各种题材和媒介材料,探寻新的艺术样式表达自我,从而创造了人类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构建了人类新的艺术观和生存价值观。

对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家而言,各种艺术形式只不过是艺术家传递信息的方式或手段。艺术家之所以从事诸如绘画创作这种工作,不过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传达艺术家的思想,而且艺术家对这种方式或手段的使用又十分得心应手,仅此而已。这决不是在标榜“为艺术而艺术”,因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已经不再信仰或遵循以往艺术为自身所确立的评判标准。因此,绘画变成了某种手段而不再是目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在对材料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和传统相比,在媒材的选择和利用上强调了关注材料本身蕴含的意义。这个阶段的作品更多是靠媒材的运用来说明意义所指,这个阶段广义的艺术消融了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雕塑,和装置成了一个概念,并且融入了影像、DV、人体和诸多能表现艺术家观念的材料。

艺术家们通过引进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探究材料与表现这一艺术领域,意识到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并借助于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在新的艺术观念指导下,赋予材料新的精神内涵,他们从文化与观念的角度寻找创新与发展,从材料语言的角度拓展艺术思维的新空间。后现代艺术的媒介材料存在于全部的物质世界,它改变了既往艺术各个体裁互相分离的概念,建立了多媒体大综合的概念,把艺术空前地、无限地扩大化。后现代有一句名言“你认为什么是艺术,它就是艺术”。正是出于观念改变的缘故,艺术的媒介与领地才空前地变化与扩展了。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后现代将当代与传统的、流行的与民族的、前卫的与原始的艺术符号综合使用;将艺术的与非艺术的符号综合使用;将二维三维与四维的符号综合使用。这些在既往艺术史中都是没有先例的。由此而形成的“新绘画”、现成品、装置、大地、捆包、行为、影象等新艺术媒介,极大地拓展了艺术的表现领地,使艺术世界发展出许多新样式、新手法,更新了视觉印象,富于时代气息。

综上来说,新时期的媒介,不仅作用于艺术作品展现震惊效果,而且更进一步为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传媒、消费和网络实现了后现代艺术的媒介性存在。媒材与观念的传达成了作品的主要问题,观念艺术品不以表面形式为最终目的,但它却必须借助于材料以及材料的表面形式来传达作品的观念。后现代艺术家采用眼前各种题材和媒介材料,探寻新的艺术样式表达自我,从而创造了人类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构建了人类新的艺术观和生存价值观。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篇10:艺术人生观后感

看了央视知名栏目《艺术人生》的一期特别的节目“春天的约会”,感触颇深,于丹和王潮歌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个杰出女性,她们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的讲述人生的各种不同层面,各自解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感悟生活,感悟幸福,她们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我觉得很温暖,也感觉很佩服,同时也非常的欣赏。

于丹对“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人生角色有着独到的见解,每句话都说的很有意义,她说,“为人女、为人母、为人妻,不累,就是你能够享受这份情,你得到的永远比付出的多。我每天听着我们家嘈嘈杂杂,老的吵,小的闹,我心里踏实。”而王潮歌更愿意以一种旁观的态度和家人相处,“我经常看着女儿,她是另外一个人,虽然她从我这儿出生,但是我无法决定她的性格,也无法决定她的人生。实际上她只是暂住这儿而已,18年以后她展开小翅膀就飞了。她愿意供我,是我的福分;她不愿意,我也没办法。我观看她,比我去插手要美好。”两中不同的见解,道出了相同的母爱,对孩子,更多的应该是“陪伴”,虽然有很多事情是无法左右的,但是尽可能多的陪伴,总不会让人遗憾。

节目最后,两人分别写下了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三个词。于丹写的是“温暖”、“朴素”和“天真”,而王潮歌则写下了“智慧”、“善意”和“信命”。是的,说的真不错,人,需要不断的奋斗,有时也要信命,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上一篇:健身励志下一篇:我与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