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2024-08-28

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共9篇)

篇1: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株良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

为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为民服务意识及深入开展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探索转变政府工作的新途径。按照县纪委的统一部署,我镇结合实际,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以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根本,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中心”,改变了群众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难、办事繁的实际,架起了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在“两个中心”运转过程中,我们虚心听取领导提出的意见,再整改、再提高、再创新、再完善。现已迈上良性发展之路,下面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两个中心”硬件建设、完善制度建设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高起点配备、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新配置办公桌、电脑,开通了一部外线电话,更换陈旧的办公文具,并新做了大型廉政宣传橱窗和党务、政务公开栏。并制订和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如: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预约服务制度、群众诉求、信访接待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水平和效率,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

二、落实四个到位,完善“两个中心”软件建设

一是认识到位。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两个中心”的建设和运转情况,先后召开多次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讨

论,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端正认识,从服从服务于全县、全镇大局,从实践“三个代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出发,全力支持“两个中心”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鼎力支持,从而在全镇上下达成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认识上的空前到位。二是人员到位。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指示精神,在各相关部门选拔了“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作风硬”的业务骨干到中心上班,并从工作规范和礼仪方面集中培训了2天,使其更好地开展为民服务。并严格考勤制度,把考勤、业绩考核与工资相挂钩,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职能到位。在明确领导带班制度的同时,要求人员到位,要求领导到村住点时间每月不能少于15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贫问苦,把群众反映和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问题处理进行记载,并定期疏理汇总。相关职能部门严防“空壳岗位”,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体外循环,确保办证、审批等各项业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四是宣传到位。一是在路东、尧村等村均做了大型宣传栏、标语、规章制度及服务用语以及在镇政府机关内制作了大型的廉政文化长廊。二是利用宣传车深入村、组农户,广泛宣传“两个中心”业务和办事程序,使我镇“两个中心”达到家喻户晓。使群众认知、认可镇“两个中心”这一新生事物。

三、部门联动为民解忧,建立小中心大服务的便民服务格局

首先,在办事大厅的设置上,我们充分遵循“两个中心”

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把日常业务联系比较多的部门安排在一起,让他们搭邻居,便于群众一站式办结所有相关事项。这样,群众可少跑一点冤枉路,更增加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其次,“两个中心”建立了民事代办制度。群众来镇办事,如果不需要群众本人亲自到场的事,可要求镇、村干部为群众代办。一方面极大方便群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没有局限于“两个中心”办事大厅,而是主动出击,送服务到家门口。如计生办还定时“四上门”服务,农技站送技术到田间地头。

四、“两个中心”运转以来达到的效果

自“两个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已接待群众上万人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群众办事只需入一道门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办业务找到相关职能部门办事,避免了群众找职能部门难和办事手续繁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二是顺应了民心,密切了干群关系 “两个中心”成立以来,人民群众待解决的问题和事,都得到了及时间圆满解决,群众由原来的不得以才来找政府职能部门变成了如今的有事就找“两个中心”,在干部、群众中搭起了“连心桥”。

三是促进了“三个转变” 即: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体现了服务于民的本质;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各部门作风更加务实、更加贴近群众;促进了方式方法的转变,方式更加机动,方法更加灵活。

五、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要求还很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做好以下工作:

1、年底,在“两个中心”广泛开展评选“服务窗口”和“服务标兵”活动,让典型鼓舞人、激励人。

2、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向生产、科技、流通等群众较大需求的领域延伸,实现群众有需求、干部有服务的最终目的。

株良镇便民服务中心

二0一二年七月

21347.33

篇2: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现状

自2007年“两个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我镇按照规定实行“一个大厅、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将政务信息公开、效能投诉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具体包括:受理接待信访投诉、调处矛盾纠纷、司法援助、开展党建(组织关系转接)、村账乡代理、办理个人建房、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劳动保障、农林水利、税务代征、涉农补贴、新农合补助等相关事宜。通过开展集中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改善政府形象。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乡镇服务中心在方便群众、改善服务上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离预期目标还有不小距离。

今年初,我镇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桑园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目标、中心建设的内容、完善的制度、办事流程、人员配置等要求。在镇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10万余元给便民中心、排调中心更新各种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工作人员的座牌,各个窗口的座牌,考勤公示牌,新添置了办公桌椅12套,饮水机1个,便民服务台10余米,配备了工作电脑等办公设施。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

1、健全组织,强化领导。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研究决定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任副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为领导组成员的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其中,人大主席还兼任镇服务中心的主任。镇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对中心工作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协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镇党委书记是便民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抓,一级抓一级。中心管理人员和窗口人员是具体责任人,严格按照职责规定和承诺时限,为群众办好每一件申办事项。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了使便民服务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理解和积极支持,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了镇村干部动员大会,提高镇村干部对便民服务工作的认识。同时,还统一印发了《致全镇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重点宣传便民服务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服务的项目、内容、办事群众的权利和义务等,使群众真正了解此项工作。

3、规范操作,热情服务。镇党委下发了《桑园镇便民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统一规范指导全镇的便民服务工作。公布了具体的受理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办事程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在办事过程中,严格实行一门受理、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并及时回复。对于材料不全的,填写补交材料清单,一次性告之需补交的材料,减少办事群众的往返次数。

4、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根据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要求,镇级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和指导下属基层站所全力以赴做好便民服务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重点督促镇站所服务人员、服务项目按要求进驻镇服务中心。镇级各单位还同时严格要求本机关所有工作人员,对前来办事的人员,做到热情高效服务,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政策规定的随到随批,随到随办,不准推诿扯皮。由于全镇上下的协调联动,有效地畅通了办事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

5、把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今年重点工作之列,纳入党委、政府全局工作责任考核目标范畴,列入到站办所及村级目标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得分与工资挂钩,以此推动信访、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真正把信访工作当成衡量干群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和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面“镜子”,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中心,把信访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全力做好信访、民调工作,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各类问题、矛盾解决在最基层。

三、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1、干部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公开向群众承诺办事时限,使基层站所的干部牢固树立了宗旨观念、政策观念、服务观念,严格坚持上下班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干部能坚持把为民办事放在第一位,主动想群众所想,变群众跑路为我替群众跑路,变“拖拉”办为及时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2、群众得到了实惠。镇各职能部门严格对照相关政策,清理取消了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公开办事程序、承诺办事时限,使群众少跑路、不跑冤枉路。特别是群众过去到镇办事有时不是找不到单位,就是到单位找不到人,往往要来回跑几次才能将事情办了。开展便民服务后,真正方便群众了,现在他们办事时只要向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员打个电话,寻问一下需要哪些资料,再把资料交到或委托村干部代交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员就行了,甚至办事群众不到场就能把事情办好,真正让群众得了实惠。

3、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推行全程代理以后,解决了过去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乡村两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4、经济环境得到了优化。通过推行全程代理,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从而使乡镇的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四、关于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1、拓展服务内容,满足群众要求。要从适应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满足群众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拓展延伸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要坚持“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把“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过去的单一的咨询办证服务转向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为群众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供销信息服务和劳务信息服务,以及提供新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等。要扩大内涵,拓展外延,统一受理来信来访、矛盾纠纷;统一分流矛盾纠纷处理部门;统一协调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使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求助的受理、指导、调处的便民和维稳中心。

2、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要按“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以“服务群众,方便办事”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定期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服务手段,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提供证件办理服务的同时免费向群众提供农技信息资料等配套服务,选定一批全程代理员或帮办员,实行承诺服务,明确规定职责,限时承诺,限时办结,真正把方便让给群众,保证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3、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制度。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健全推行全程办事代理、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岗位责任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通过部门和干部自评、领导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机关评议,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对机关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开展责任追究;三是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便民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5、健全服务功能,确保项目集中到位。一是要科学设置服务功能。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给予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突出便民服务,完善项目结办、代办服务功能;二是要确保项目进驻中心到位。服务项目的设置至少应包括:党建(组织关系转接)、农业综合、计生、民政、司法、劳保、综治等部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便民、为民,有条件进驻中心的单位和服务事项,要尽量进驻中心,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内容,要坚决进驻中心,通过合理设置服务窗口,实现中心服务功能高效优质化,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真正的亲民、为民、便民的集中服务办公场所。

篇3: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一、绵阳农村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与运行情况

自2012年3月启动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工作以来, 截止2013年6月末, 江油局已成功在201个行政村上线运行便民服务站 (1村1个) , 2014年拟在全市300多个行政村实现村村均有邮政便民服务站的目标。

1. 业务种类较多

江油局从最初以缴费业务为切入点, 到如今多业务的便民服务站的布点建设, 目前业务主要分4大类: (1) 金融类:主要是助农取款。 (2) 电商类:主要包括代售飞机票、火车票, 代收通讯话费、电费、水费、气费, 销售即开型体彩、电信话机及号卡。 (3) 分销类:主要包括酒水、日化、肥料。对肥料的销售一般要求送到农户家中或田间。 (4) 保险类:主要是财险销售。江油局还表示将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努力根据农村需求, 不断扩宽业务种类。

2. 加盟方式统一

全国邮政便民服务站的建设, 有4种加盟方式, 江油邮政便民服务站根据发展情况, 统一选择了授权式发展方式。江油局根据服务面积、服务人口及用邮需求, 充分考察现有超市、小卖部等既有场所, 按照距离邮政支局及各站点2km距离以上的布局原则, 认真筛选加盟商, 确保发展1个, 成活1个。据调查, 201个站的加盟商年纯收入在500~2 000元之间, 没有亏损现象, 更重要的是便民站给商店增加了人气, 形成了销售收入, 这也让加盟商对邮政便民服务站有着良好的口碑。

3. 管理方式一致

(1) 加强培训。通过对各种制度资料等的学习, 相互间加强交流, 借鉴兄弟支局先进经验, 将支局队伍打造成一支强有力的邮政便民服务站管理专业团队, 同时加强对邮政便民服务站站长的培训, 使他们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 (2) 制度管理。在201个便民服务站点逐个安装上墙《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管理规定》、《安全用户须知》、《商务通余额查询流程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助农取款服务点公告》等制度牌, 有效规避便民服务站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3) 统一形象。所有的站点均挂有统一的邮政便民服务站招牌。

4. 运行情况良好

201个便民服务站2013年1~11月共为老百姓办理助农取款业务11.12万笔;销售邮政分销产品570.84万元, 即日化产品149.16万元、酒水264.05万元、农资产品157.63万元;全市所辖201个便民服务站1~11月收集销售航空机票、火车票信息共计出票847张;自2013年5月启动代收国电项目, 至2013年末, 代收电费31.93万笔, 代收额达到2 319.22万元。站点建设为百姓办了好事, 替政府解了难, 为加盟商增加了收入, 为运营商减少了成本, 初步取得了“政府肯定、加盟商有利、运营商满意、百姓称赞”的良好效果。

二、绵阳农村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的有益经验

江油邮政便民服务站的建设从启动到发展, 时间不长, 但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经验值得总结, 这也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全面建成服务站的目标提供了借鉴。

1. 转变邮政的发展战略

邮政在农村的业务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自身的发展也面临转型升级。邮政便民服务站的建设, 契合了多方面的需求, 理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盈利空间。绵阳市邮政将邮政便民服务站的建设放到了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2012年以来, 按照四川省公司的工作方略, 江油邮政大力推进邮政便民服务站的建设, 将便民服务站列为“一把手”直接管理的重点项目, 将“修渠”作为工作重点, 借鉴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进行多元化的服务, 努力让老百姓“琐事不出‘格’、用邮不出村”, 不断提升农民对邮政的依赖与信任程度。

2. 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时期党中央的民生政策, 也是地方政府赢取民心, 提升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利、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 单独依靠政府部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显得不切实际, 政府迫切需要第三方的服务。而邮政作为一支国家队伍, 与政府的合作有着天然的优势。江油邮政在推进农村便民服务站建设过程中, 抓住了这样的发展机遇, 始终与政府部门保持沟通与联系, 开展收费、取款等一些政府想做而难以做到的一些业务, 以服务民生为抓手, 帮政府赢得了口碑, 也争取了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

3. 尊重农民的市场需求

邮政便民服务站最终的服务标的是农民的需求。农民的需求有着自身的市场特点, 一是单笔业务量小。以取款为例, 取一笔款一般收费1元, 但有取款需求的农民颇多, 尤其是哪些离城较远、年纪较大的农村居民;二是需求种类多。除了取款以外, 还有充电话费、代收水电费等业务要求。邮政便民服务站不因单个业务经济效益低, 依然开通了多个农民有需求愿望的业务平台。邮政便民服务站尊重农民的市场需求, 并尽力提供周到体贴的服务。以代销化肥农药为例, 市局要求各服务站点必须将产品送到农民家中或者劳作的田间, 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绵阳邮政的温暖。

4. 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

邮政便民服务站的业务除了帮政府部门分忧解难以外, 还着力开拓其他业务。农村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是市场的“蓝海”。但是当前单个的业务要在农村推动, 却面临巨大的运行成本, 以购买飞机票、火车票为例, 如果仿造城市在农村建立一个火车票、汽车票代购站点, 将难以维持运转, 而邮政便民服务站将多个业务进行叠加, 将成本越摊越薄。邮政便民服务站抓住了这样的市场特点, 与移动公司、燃气公司等多家企业或运营商进行业务洽谈, 利用网络平台对各业务进行整合, 替企业或运营商减少了成本, 实现了各业务在农村的推广, 也增加了便民服务站的盈利点。

三、绵阳农村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便民服务站建设在农村服务民生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据调查也存在一些问题, 只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使便民服务站建设更好地实现“为民、便民、惠民”。

1. 业务素质较低

农村各邮政便民服务站点工作人员一般年纪偏大, 文化素质偏低, 虽然在加盟时对业务操作人员进行过培训, 但随着业务发展, 农民来便民服务站办理的业务增加, 一些站点的工作人员学习能力不足, 就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表现在业务操作不熟, 甚至有些工作人员态度烦躁, 影响了邮政服务的整体形象。

2. 网络保障不力

邮政便民服务站的业务操作的必须条件是网络畅通, 但在农村网络却是个重要的问题, 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网络还未普及到, 这为江油市2014的工作计划 (拟在2014年实现全市村村均有邮政便民服务站站点设置了最大障碍。即使在已经接通网线的部分农村地区, 网络的速度与稳定性也有待提升。网络的不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办理并造成业务纠纷的增多。

3. 技术支撑不够

目前, 邮政便民服务的信息平台上各专业信息平台互不连通, 各专业平台、各电子渠道的独立特征明显, 联网互通性较差。便民服务站系统还不能满足“一个客户、一点接入、多个产品、一站服务”的方便快捷的要求, 未能实现在同一平台将所有业务系统进行整合, 还做不到便民服务站、电子化支局、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等业务平台之间的系统互联互通和联网运营,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业务开发的便利性, 同时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操作。

4. 业务分红不高

一些加盟商在加入初期积极性比较高, 但是在运营一段时间后, 却认为与自己的预想有差距。加盟江油邮政便民服务站需缴纳数万元保证金, 而且分红较低, 不如加盟移动、电信等企业的收入分红高, 并且在业务支持也不像移动、电信等有话费充值折扣等促销活动。一些地区利安、华夏通、拉卡拉等与邮政便民服务站的竞争已相对激烈, 在江油单个业务的替代性也比较强, 随着潜在竞争对手的加入, 今后江油邮政便民站的建设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因此, 理顺收入分配是便民服务站建设今后需要考虑的因素。

5. 退出机制不活

邮政便民服务站服务的业务内容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但是服务兼有市场化收费的方式, 用市场化的方式就有加盟商的进入与退出问题。江油邮政便民服务站的站点选取严格把关, 成活率高, 但是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也面临一个退出的问题。目前的退出机制在实践过程中还显得不顺畅, 这也导致一些经营不善的站点出现抵触情绪, 容易导致在管理上出现真空状态, 结果邮政管理部门想管而管不到位, 影响来办事的老百姓对便民服务站的评价, 也引起其他加盟对象的顾虑。

四、加强农村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的思考

为更好地推进便民服务站建设与作用发挥, 为邮政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邮政部门必须进行认真研究, 以提升发展层次, 拓宽发展项目, 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技术平台为手段, 促进邮政便民服务站的健康发展。

1. 争取政府更大支撑

江油邮政便民服务已经得到了江油市的初步肯定, 如在政务中心为邮政免费提供了200余平方米的营业场所。但还有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需要邮政与政府进一步的沟通, 力争政府将便民服务站建设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 使便民服务站建设有组织保障, “借力政府部门”推动市场拓展 (据调查, 绵阳目督办已经有了这样的设想并将实施)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争取资金支持;加强与工商、税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争取简化办事程序;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争取新闻媒体部门扩大便民服务站建设的宣传。

2. 拓展更多业务种类

便民服务站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业务基础上, 要坚持拓宽服务领域, 延伸服务链条, 进一步增强邮政渠道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力, 为政府分忧解难。 (1) 向生产领域拓展: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政策信息服务, 为城乡有志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 就业培训等服务; (2) 向科技领域拓展: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采取多种形式送科技下乡; (3) 向流通领域拓展:代理分散农户和企业洽谈供销事宜, 建立健全农副产品供求及价格发布平台, 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各种中介服务,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 采用更多加盟方式

授权式加盟方式, 提高了加盟商的存活力, 但是却不利于市场的退出与站点的覆盖。除了授权式加盟以外, 还有个体独立经营:将便民服务站作为单独的业务, 合作经营;与电信等有业务重叠的部门合作, 由村级机构代办。这3种方式各自都有一定的优缺点。第一种方式适合半志愿性质的服务, 存活率不高, 另外两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各行政村, 可以灵活采用加盟方式, 这样也对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有辅助作用, 针对授权式加盟商退出, 可用另外3种方式进行承接。

4. 提升业务办理平台

邮政必须按照“大平台”的概念, 实现便民服务平台和邮政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整合, 尤其要对便民服务站的前端系统进行整合, 着力提高系统的集成性能和系统业务产品的加载能力, 保障便民服务前台一台操作、后台集中管控。要将便民服务平台从单一的缴费型向全功能的价值型转变, 不断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必须对那些自身业务知识不精, 综合素质不高, 难以解答群众咨询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业务技能与素质培训。

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 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工程, 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应着力打造成社会服务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不断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 实现为政府排忧解难。也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实现邮政企业的自身发展。

篇4: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建设办事大厅,一进门就能窗口办事。制定了“标准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20项评估细则,帮助各村建立起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办事大厅。根据具体情况,配备四到十个办事窗口。在省定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增设了暂口服务、金融服务、“一村一特色”服务项目,开展居家养老、党员老娘舅、消防志愿、环保志愿等服务。

建立代办制度,足不出村办妥事项。全市建立了一支536人的代办员队伍,实行全程无偿代办服务,差旅费等相关费用由村实报实销。制定了代办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程序及纪律要求,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村民办事实现了由“来回奔波、费心费力”向“全程代理、省心省力”的转变。

提供服务热线,足不出户解决困难。每个村开通一条便民服务热线,整合资源为村民提供水电费交付、设施维修等救助服务。由掌起镇和陈家村共同出资组建,贵州籍务工人员墙兴贵主持的“小墙热线”,常年免费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就业介绍、纠纷调解、帮助维权等专项服务。

构建服务体系,不用求人就能享受服务。各村印制一份便民服务手册分发到户,让群众全面了解服务内容、资料目录、办事流程。制定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十项运行制度,并上墙。建立服务指数评估体系,从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绩效三方面入手,对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运行质量进行评估。测评结果与镇(街道)对村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挂钩,与每年下拨的工作经费挂钩。

健全保障机制,不用出钱中心就能正常运转。在组织保障方面,镇(街道)级层面建立了党(工)委副书记为主抓,分管纪检的党(工)委委员、文卫副镇长(副主任)共同抓,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村级层面明确了由村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在资金保障方面,在一次性补助10万元的基础上,按每年每百户8000元下拨工作经费到村,市镇(街道)两级财政按4:6负担,并以2011年实际拨款为基数,每年递增5%。

篇5: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建设服务场所、统一设置服务窗口、统一配套服务设施、统一推行服务标准),全力落实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现将我县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开展好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打算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场所建设。

乡政府高度重视场所建设,各乡镇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场所。为方便前来办事群众在中心大厅设置便民休息椅,同时通过印制政策宣传手册做好上级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中心设主任一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设立10个服务窗口,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

(三)部门、事项进驻。

便民服务实际情况出发,分别设置民政、社保、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综合窗口。主要办理涉农补贴、三农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企业三险等事项。

(四)制度建设。

便民中心制度建设到位,保障中心高效运转。一是A/B岗制度到位。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A/B岗补位制度,同时将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考核评议结果与考核结合起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二是政务公开制度到位。采取在服务大厅对外公布各窗口职能职责、人员分工、联系方式、服务事项名称、办事流程、收费情况、举报电话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业务办理制度到位。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健全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等。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日期、提高办事效率。

二、存在问题

便民服务中心作为乡镇政府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在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一)共性问题

1、办公设备。目前,除了鹅城镇、双路镇、娑婆乡、赤泥洼已配备,其他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都没有配备电脑、高拍仪、打印机、评价器的必要设备。

2、网络问题。便民服务中心要求各窗口都要配备电脑、高拍仪、打印机、评价器,并保证所有电脑都能连接到电子政务外网。其中有互联网业务需求的连接互联网,有其他专网需求的连接相应的专网,确保行政审批软件能够正常使用。目前,除了鹅城镇、双路镇已全部接通,其他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无网络。

3、场地面积问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面积较小。

(二)个性问题

1、个别乡政府领导重视不够,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滞后,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2、部门加大指导力度,采取实际赋权、委托下发等各种方式,提供相应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以便更好开展工作服务群众。

3、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办公场所外,正面显著位置未悬挂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标识牌或者悬挂旧的政务服务中心的标识牌。

4、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前台未空出签字位置,不方便办事群众。

5、大部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无办事群众的座椅,不方便办事群众。

6、个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人员未到位,分工不明确。

三、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积极优化窗口设置。

根据乡镇服务群体的多少设置综合受理窗口和专用窗口。

二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桌、椅、柜子等摆放数量、位置要一致,如果有空间,还应考虑自助一体机、饮水机等便民设施。

三是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涉及效能建设的所有文件、制度、表册等,装订成册,供存档查看及使用,方便群众。

四是印制一定数量的办事指南、服务手册,内容为本乡镇的所有行政审批(委托、许可)项目办理流程、办理的条件、法定和承诺时限、办事群众要准备的资料办事群众要准备的资料及办事流程图。

等,以供办事群众浏览、索要。

五是要做好上下衔接。

对权限在上级的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我们要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并保持上下衔接通畅,开展好初审、勘查、转报和代理服务。

篇6: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一、现状

一是我镇暂未建设便民服务中心。二是目前我镇辖区内共建设完成十三图、大张、赵家、张林陈四处农村社区。其中十三图社区已于2008年启用,辐射十三图、高家、崔家、东南史等4个村,受益群众3000余人,实行“党员管理、村民自治”的社区运作模式,成为东营区农村社区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典范;大张社区辐射服务7个村,受益群众4320人,于今年7月份启用,配套完善了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康复室、电子书屋、大众浴室、老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治安综合治理监控办公室、民事调解室等服务场所,下设民政、劳保、计划生育、卫生医疗、综治联管、治安调解、党建、农业服务等多个职能窗口,在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集中办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有偿或低偿提供幼教、超市、邮政、金融、通讯等社会化服务。赵家、张林陈两处农村社区均已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对各职能部门所需展板、制度内容等征集整理和制作,预计近期可启用。

二、存在问题和矛盾

一是硬件设施亟待提升。目前受我镇办公条件影响,在政府办公楼没有合适场所建设便民服务中心。二是宣传力度不够。一些群众不知道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具体职能和作用,认为是一项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群众认可度不高。三是人员难以到位。我镇在岗工作人员都有所分担工作,大部分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都有包村任务,加之乡镇中心工作较多,几乎没有人员可抽调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四是建设便民服务中心资金缺口大。我镇是典型农业乡镇,财政收入水平较低,仅能维持日常办公运转,建设便民服务中心资金缺口太大,镇政府无法独立承担建设费用。

三、几点建议

1、健全服务功能,确保服务项目集中到位。要从适应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满足群众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拓展延伸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要从过去的单一的咨询办证服务转向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为群众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供销信息服务和劳务信息服务,以及提供新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等。要扩大内涵,拓展外延,统一受理来信来访、矛盾纠纷;统一分流矛盾纠纷处理部门;统一协调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使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求助的受理、指导、调处的便民和维稳中心。

一是要科学设置服务功能。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在给予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突出便民服务,完善项目结办、代办服务功能;二是要确保项目进驻中心到位。服务项目的设置至少应包括:党建(组织关系转接)、农业综合、计生、民政、司法、劳保、综治等部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便民、为民,有条件进驻中心的单位和服务事项,要尽量进驻中心,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服务内容,要坚决进驻中心,通过合理设置服务窗口,实现中心服务功能高效优质化,便民服务中心建成真正的亲民、为民、便民的集中服务办公场所。

2、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要按“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以“服务群众,方便办事”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定期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听取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服务手段,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提供证件办理服务的同时免费向群众提供农技信息资料等配套服务,选定一批全程代理员或帮办员,实行承诺服务,明确规定职责,限时承诺,限时办结,真正把方便让给群众,保证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3、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制度。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健全推行全程办事代理、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岗位责任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通过部门和干部自评、领导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机关评议,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对机关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开展责任追究;三是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性强的便民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篇7: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1、人员配备:1名大厅主任,2名全称代理代办员,民政、财政、劳保、计生窗口各一名代办员,中心共安排7名工作人员全日制固定在中心上班。

2、办公场地:中心位于镇政府临街门面房,占房三间110㎡,室内办公设施齐全,卫生整洁,窗明几净。中心共四个摄像头,电脑显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服务设施:中心内有服务柜台,悬挂窗口吊牌,摆放工作人员座牌,工作人员上班期间统一佩戴胸牌;提供有各种便民服务卡;中心内设有饮水机,休息座椅、意见箱、空调、报架等。

4、办事制度:中心各窗口办件台账、办事资料规范完善,业务档案和内务档案整理规范。“八制二服务”制度健全,培训记录完整。

5、锦屏镇23个村委会,均成立有便民服务站,村委主任为服务站站长,会计为服务站代办员。各服务站硬件设施齐全,有代办事项纪录,各种制度齐全,根据各村服务站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将23个服务站分为1、2类。

一类村:高桥、后庄、东店、河下、杨店、周村、苗村、黄龙庙

二类村:山底、马庄、乔岩、大雨淋、焦家凹、灵山、八里堂、马窑、石门、漫流、南营、西庄、崔村、铁炉、流水沟

篇8: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一、蒲阳镇便民服务大厅简况

蒲阳镇便民服务大厅于2009年7月6日开始运行, 集中全镇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事项, 设立惠农政策、社会事务审批、计划生育、农业技术与信息服务4个窗口, 统一办理行政许可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成立伊始, 便民服务大厅本着服务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的宗旨, 按照热情、周到、廉洁、高效原则, 实行“一体化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办结”的管理体制, 认真办理各种群众需要的各种服务, 收到良好效果。

二、经验介绍

(一) 领导重视

在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的确立缺少坚实的合法性基础, 没有强有力的可支撑的法律体系的情况下, 领导的重视程度最直接、最重要地关系着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效果。

1、加强硬件建设。

认识深度, 决定行动力度。蒲阳镇党委、政府认识到乡镇行政便民中心的建立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方便群众、密切党群关系,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镇党委、政府前后投资20万余元, 对服务大厅进行了装修, 大厅4个窗口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在大厅内安装有空调、电话、饮水机, 摆放有等候椅、高脚凳等设施, 在这样的环境里, 来这里办事的群众的心情也敞亮舒适多了。

2、抽调精干力量。

便民服务大厅成立之初, 对于工作人员的选配, 镇党委、政府采取个人报名、公开考试、组织考察的程序, 选调了10多名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乡镇干部充实到服务大厅工作, 为做好服务大厅各项工作奠定了人力基础。

(二) 提高人员素质, 确保服务水平

1、加强业务培训。

为提高大厅工作人员素质, 镇党委、政府先后多次聘请专家教授或县直部门主管领导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礼仪培训和业务培训。还组织工作人员到外地培训学习, 提高了大厅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开展评比活动。

在便民服务大厅开展“文明窗口、先进个人、党员先锋岗”评比活动, 对于工作出色, 群众公认的人员和窗口,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的重要依据, 大大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各项措施, “中心”工作人员素质得到了提升, 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为了更好地配合做好特困群众摸底和补贴发放工作, 很多民政窗口工作人员主动进村入户, 了解情况, 掌握底码, 确保真正困难的群众列入到国家补贴享受范围。同时, 对于年老体弱, 行动不便的特困群众, 工作人员还主动把补贴款送到家中。

(三) 创新工作模式, 确保方便群众

通过服务平台与群众无缝对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与健全监督机制等模式, 切实方便了群众, 并被顺平县委、县政府作为典型, 在全县推广开来。

三、实际效果

(一) 提高了为民办事效率

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了“三个明显转变”, 即变群众跑办为替群众跑办, 变不着急办为及时办, 变随意办为规范办, 真正做到了为群众着想, 让群众满意。

(二) 提升了乡镇政府形象

下大力加强硬件建设, 改善了办公环境, 提高了办公条件, 同时将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与宿舍分离, 实现办公与休息分开, 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机关的整体形象。另外, 通过服务大厅的建设, 乡镇干部真正实现了工作作风、服务意识、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四个转变”, 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 群众办事顺畅了, 基层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三)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大厅在为群众审批办证、化解矛盾的同时, 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服务, 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参加农村信用合作社, 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促进了农民增收,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架起了一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四)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设立信访接待窗口, 实行全天候开门接访, 让群众“话有地方说, 事有地方办、理有地方讲”, 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建议

篇9:加强和完善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

关键词: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探索

建立便民服务阵地,贵在为民、重在便民、实在利民,要实现为民、便民、利民的目的,只有使便民服务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长效服务机制。

一、加强和完善基层便民服务阵地建设是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各类矛盾日益突出,群众对政府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基层社会管理面临极大挑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效能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要求。

我国各地建立的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是在现有政府框架下,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是行政服务模式创新和解决行政效能尤其是行政审批效率低下问题的现实途径,是以提高效率来改变政府工作作风和政府形象的行政改革实践。因此充分认识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将中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当前和今后仍然应该是我们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行之路。

二、加强和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县级行政服务中心、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室(站)为载体的立体式、全方位的三级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框架,在转变政府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方便群众办事、预防腐败、增进干群感情,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作用巨大。

便民服务中心扭转了群众办事“地点难寻、干部难找”的现象,方便了百姓办事,改进了干部作风,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开辟了“快车道”,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1)集中办事,方便群众。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使过去需要跑多个地方才能办成的事,现只跑一个中心就能办成,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多次找为一次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而且还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

(2)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便民服务中心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敞开服务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在心理上与工作人员平等相处,中心的运行机制也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更为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变过去“你求我办事”为现在“我为你服务”。

(3)阳光作业,依法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公开、透明的告知制度,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行为规范、管理规章等,全面公开,实行阳光作业,有效保障了群众知情权,保障行政行为与行政服务公开、规范与合法。

三、探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

按照规范化、全覆盖、真受益、畅运行的原则,全力推动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触角向村级(社区)延伸,积极推进村级便民服务阵地建设。

(1)认真解决好三个问题。①解决“为何要建”的问题。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有关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深入农村干部群众广泛宣传,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可以采取组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外出参观学习、组织村干部和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促使广大干部群众变“要我建”为“我要建”。②解决“由谁来建”的问题。建议由乡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纪委推动、部门联合、村组主体、群众参与”的联动推进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村级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要求凡是新建村级活动场所的村,必须新建便民服务中心,没有新建活动场所的也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改建,有力推动便民服务中心向村级延伸。③解决“用什么建”的问题。采取县上补助一点,乡镇扶持一点,帮扶部门帮助一点,村集体自筹一点的方式,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用于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2)统一建设规范和工作模式。要求必须有场所、有牌子、有轮流值班人员、有公开联系电话、有服务事项登记簿、有代办事项公告或服务指南。业务范围大同小异,都囊括了政策咨询、代写文书、证件办理代理、矛盾纠纷调处等业务,具体就是帮助农民代办申请事项,协调处理村民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农技指导等服务,特别是各部门面向社会、企业、群众的基层行政管理、证照证明办理、便民服务、信息咨询等事项,都要统一纳入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坚决杜绝“两头受理”,防止体外循环。

(3)健全完善机制,确保便民服务长效化.①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职”的要求,把各项业务进行职能归并,多元整合,整合成以民政、人社、惠农、计生、矛盾纠纷调处、社会管理等为主的6大类服务事项,统一归并到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②建立办理落实机制。建立全程代办制,推出菜单式服务,将村级服务中心办理事项、内容、流程、条件全部上墙公示告知,办理结果由委托人在办结后签字评价,可实行一月一公开,一季度一评比,确保服务事项全面有效落实。③建立干部轮岗机制。乡镇机关站所干部每周一、三、五坐班,周二、四由机关包村干部、村干部轮流坐班,负责受理登记、代办村民服务事项,记录《工作日志》。④建立服务承诺制,对群众委托中心的事项,采取即办、承诺限时办和告知不能办等形式,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4)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辖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管理。具体做法是:合理配备乡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组建起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的管理服务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走访,调查摸清民情民意,收集和处理居民所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為辖区内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在基层建立全面覆盖的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体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反馈及时,节约、集约行政管理成本,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设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对于我们党固本强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意义重大,已经成为提高机办事效率、转变干部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项迫切要求,但是,基层便民服务阵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好,用实际行动增进和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上一篇:基础会计 课程总结下一篇:中石油销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