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2024-07-19

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通用9篇)

篇1: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本学我县组织开展了“研课标说教材”活动,通过“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它加深了我对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理解,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此次活动,要求运用知识树说教材:说清楚新课标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说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说清楚教材内在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对教材内容系统分析,结合教材内容提出教学方法建议,对教材的处理提出合理建议,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多元评价等。这一系列过程使我加深了对课标、对教材的理解,增强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通过本次学习,我意识到老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用心钻研教材,熟悉课标是每一位教师备课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烂熟于心,不仅如此,对于教材的结构、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在当今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构建高效课堂是最终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课本对照新课标仔细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知识树,然后写教材分析。通过知识树使整个研说过程系统、条理、清晰。让我更好地学习了课程标准和把握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体系,更好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大势所趋,本次学习让我认识到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就是把握教材。而作为一位教师,先是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哪个学段的老师,都要反复阅读教材对有关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才完成了知识建构,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细化解读《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新的教材观。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与教学中,认真把握教材体系,挖掘教材的精髓,打好基础,稳扎稳打,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让知识树进入到我们的日常备课中、教学中去。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意识到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多学习,深挖掘,深研究我们的课标、教材和学生,只有这样才会成为一位与时俱进的优秀老师。

以上是我对“研课标 说教材”学习的一点体会,谢谢大家!

篇2: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研课标说教材”活动,通过“研课标说教材”活动,我受益匪浅,它加深了我对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理解,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此次活动,要求运用知识树说教材:说清楚新课标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说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说清楚教材内在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对教材内容系统分析,结合教材内容提出教学方法建议,对教材的处理提出合理建议,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多元评价。这一系列过程使我加深了对课标、对教材的理解,增强了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本次学习,我意识到老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课本对照新课标仔细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知识树,然后写教材分析。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内容,都是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示出来的,每个人的演讲也都是使用这种形式进行的,通过知识树使整个研说过程系统、条理、清晰。让我更好地学习了课程标准和把握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体系,更好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

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大势所趋,本次学习让我认识到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就是把握教材。而作为一位教师,先是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哪个学段的老师,都要反复阅读教材对有关的知识进行整合,这才完成了知识建构,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做到:

1、进一步细化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新的教材观。我的设想是下学期,认真把握教材体系,挖掘教材的精髓,打好基础,稳扎稳打,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让知识树进入到我们的日常备课中、教学中。

2、虚心学习,借鉴经验,提高专业修养。

虚心学习研究教学方法及策略,努力使自己的每一个活动都达到“高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细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

3、要善于抓住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使自己进步更快。

篇3: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本文就此活动对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谈几点认识。

一、"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任何一名教师,如果仅靠曾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学校教育的需要。迫使我们的教师必须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我国教育改革,才能立足于社会。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我国中学教师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新的形式与载体,青年教师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成长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新型师资力量。

2、教师可持续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使教师的学习、交流可以经常化和深入化,由被动变为主动。可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合作,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在"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中教师不仅成为实践者,也成为研究者,即在实践中成长。可见"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青年教师也不例外。

3、学校校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师存在新老更替的问题,不少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都需要与课堂对接,教学能力需要尽快改进和提高。而学校在目前状态下对教师统一进行外出培训资金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队伍的建设。因而,通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培养、锻炼的教师,使其都能成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发展。

4、新时期加强校本教研的要求

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和教育自身的变革日益加快,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校本教研,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益。通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可以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

1、打造品牌意識。校本教研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教师的一种追求,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品味的主要途径,是把学校建设成研究型、可持续发展学校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学校深化教育改革。

2、打造研究新型教师队伍。校本教研可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合作,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校本教研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在问题的解决中求得学习的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成为实践者,也成为研究者,即在实践中成长。

3、教研文化的核心。校本教研有利于形成刻苦、团结、合作、奉献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形成严谨、钻研、创造的工作状态,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管理和制度。在管理中有了人的活动,制度中有了人的尊严,制度不仅约束人、规范人,还可以引导人、培养人。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自身的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原则的体现

1、主体性原则(校本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思考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活动内容密切结合学校和课堂教学实际,体现学校教师发展为本的原则,提高学校和教师的参与热情,使教研活动更具活力与效率。

2、互动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贯彻理论学习、实践尝试,专题研究三个结合,提倡讨论交流、观摩评析、互帮互学及共同分享机制,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3、实践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立足于解决新课程下的青年教师适应性问题,使青年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提高专业素养,把重心放在教研活动和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加强了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着教师的专业水平。

4.科学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科学,使"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5.推广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经过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形成教师校本教研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

四、"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做法

具体方法包括:

1、名师导学法。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在学校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名家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新成果。

2、经验成果交流法。组织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水平高的教师,与其他青年教师结成教师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相互定时听课制度和研究制度,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3、集体备课法。以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每次备课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在中心发言人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出相对最佳的方案,最后由集体定案的原则进行重点章节的集体备课展示,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4、教学反思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前没有预测到或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开展具有批判性的教学反思,从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5、问题中心法。主要在重点课程、难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确定一个中心问题,再围绕中心问题设计多个问题进行问题式教学,从而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

6、竞赛活动法。以学校"说课标、说教材"竞赛为载体,定期开展备课组、教研组、学科之间各级竞赛,以提高教师基本技能为目的的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比赛,以竞赛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

五、"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对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借鉴

篇4: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研课标、说教材心得体会

红寺堡区第一小学

杨玉珍

为了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学校教务处在2016年4月5日下午举行了全校语文教师了“研课标、说教材”活动。活动从下午2::2开始至6:00结束,活动中每个语文年级组推选一位教师,进行研课标说教材。在此活动中各个代表研读解说的特别精彩,语言幽默风趣,语调抑扬顿挫,不时引起阵阵掌声。我本人在本次活动中不仅担任一年级组语文代表进行研说,而且也认真聆听了其他各年级的代表对教材的分析与研说,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遗憾的是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收获的更多。现将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如下:

首先是本次研说教材的年级组代表都能用心制作课件,解说各有特长,在解说中能结合自身实际教学进行分析教材。

其次本次研说的各位代表能利用信息化手段,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出来,能让其他老师直观明了的观看,并能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本次研说教材的代表不仅熟悉教材,而且对教材的把握准确。能从教材目标、教材重难点、教材内容及教学建议四个大的方面进行研说。同时结合实际教学一一进行教材研说。

篇5:研课标说教材

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我校教育的宏伟目标,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研课标、说教材”的活动,在各学科组共同的努力下,此次活动于第二周成功开展。

语文学科组在邓新丽、李建军、杨宏三位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全组员的全力配合下,于2012年2月27日成功开展了活动。这三位老师从寒假接到“研课标、说教材”任务后,一直精心筹备,搜集资料,揣摩课标与本学期所用教材教参,从总目标到分期目标;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到教材的横向、纵向整合;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三方面进行教材分析。在各年级学科组的集体备课下,最终一个个成功的“通说教材”方案新鲜出炉。回想这些日子以来的“研课标,研教材”的过程,从被提名到活动当天,此次活动不断撞击着语文学科组组员及三位选手的心灵。演说当天,三位老师将自己准备时的辛勤化作激情尽情的挥洒在那三尺讲台上。邓新丽老师全程脱稿,针对即将来临的中考,为初三学生制定了系统的复习方案,为正在手忙脚乱备战中考的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李建军老师着重从教材本身去挖掘,深入到每篇课文的目标及内容,提倡“问题教学法”。杨宏老师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对七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进行了详细而新颖的解析,从“点面结合”、“长文短教”、“一次多篇”、“单元整合”、“多角度解读文本”、“以品促读”、“以读代写”七方面对七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了教材处理。她不仅以她富有感染力和激情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还运用知识树将该册书的内容与目标清晰地展示给大家,对于像我这样刚步入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他们三个人的教材解说尽可能贴近“生本课堂”。演讲结束的那一刻,我们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她们的这份努力与真诚打动了每一个人,她们精彩的演讲诠释了作为一名初中教师的真谛。会后,各学科组老师又分别对三位老师的演讲加以点评和补充,校领导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更高的要求。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提高了我们语文学科组全体老师把握课标和教材的能力,为创建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增强了整个学科组的凝聚力,为奇台四中语文教学新一轮课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篇6:青岛研课标说教材演说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的教师曹丽欢,今天我研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1、首先说课程总目标,是从三方面进行描述的:1)科学知识,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数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积极参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2、课程分目标,也是从三方面描述的,1)科学探究,课标总共提出了八条,总的归纳为学生要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共提出六条,总的归纳为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要乐于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3)科学知识,课标共提出四条,对于光这章,总的归纳为学习物质世界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二)内容标准

下面说内容标准,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这章的知识属于物质世界中的能量表现形式

1、在科学概念方面,1)要求学生掌握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的概念、影子的特点。2)掌握光的传播路线,光的反射以及反射原理的应用。3)了解凹面镜和凸透镜的聚光原理,物体的吸热本领与什么有关。4)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和原理。

2、科学探究方面,1)学会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2)会观察和总结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3)学会物体升温的快慢与什么有关。4)学会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和太阳能热水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形成对光研究的兴趣。2)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3)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和规律的。

二、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科学课程最常用的两个版本的教材,人教版和教科版,人教版和教科版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我归纳为了四条:

1、都以探究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都发展趣味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3、提倡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4、引入拓展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空间。我县统一采用的是教科版教材,光这章在教科版教材的五年级上册,在人教版教材的四年级下册,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有了一些突出的特点,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具有时代意义。把内容由四节扩展到八节,教科版教材结构的编写更具趣味性和贴近生活。比如教科书新增一些人物对话,引发学生的思考。书中增加了更多举例图片,比如在讲运用光的反射原理时,书中给学生举出了汽车的倒车镜,医生带的额镜,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对于某些知识的研究,鼓励学生到教室外实验,增强了教学的开放性。教科版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比如,在第六节中,要求学生将物体的颜色和吸热本领所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一张图表,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此外还增加了很多动手制作的活动,比如本章的制作简易潜望镜和太阳能热水器。一方面学生对它们的结构和原理理解的更加形象直观,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编写体例

接下来说教材的编写体例,首先说单元体例,教科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前面都设有一个单元主题图,随后有一个单元导语,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教科版和人教版教材的单元主题图,当然它们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把学生带入本单元将要学习的情境。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教科版和人教版教材的单元导语,单元导语告诉学生在情境中我们将要学习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从整体上对本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两个版本不同的是教科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最后有一个资料库,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

下面说分课体例,教科版教材每一课的编写,尤其是探究课,都遵循一条主线,即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分析总结拓展。比如“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课中开头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提出光是怎样传播的?然后人物对话,光是直直往前照吗?光向四面八方射出,像什么呢?然后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知识拓展。人教版教材的分课体例也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以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得出结论,有的课在探究活动后还设有小小阅览室、拓展活动,目的也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此外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表格,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内容结构

下面说五年级上册光这章的内容结构,光这章总共分为八节,第一节光和影这一节的知识点包括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的概念,影子的特点。第二节阳光下的影子,学生通过观察一天中铅笔影子的变化,总结出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第三节光是怎样传播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线,由光沿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是怎样产生的。第四节,光的反射,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以及运用光的反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五节光和热,了解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凸透镜与凹面镜的聚光原理。第六节,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关系以及直射、斜射与物体吸热的关系。第七节做个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八节,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注意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首先说纵向整合,科学知识分为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光这章属于物质世界中能量的表现形式这部分内容,从三年级的磁铁开始,到四年级上册的声音,下册的电,以及五年级上册的光与下册的热,六年级的能量。一直贯穿着这条学习主线,都属于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五年级上册的光与下册的热也有一定的联系,光能产生热量,这是光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学段中的纵向整合。

横向整合,在光这一章,第一到四课研究光的传播特点,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光和影的关系开始,包括第一课“光和影”,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然后回过头去解释影子的成因。光的反射是第三课的延续,光的传播特点还包括光遇到传播物体会反射,这是前四课在横向上的一个联系。第五课是在第一课学习光源的基础上,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与热”这一课紧接上一课的内容,研究光的强弱与热的关系。第七八课,是本章所学知识的一个应用,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学生们的太阳能热水器。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先说课标建议,课标共提出了七条教学建议,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要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4、让探究成为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阔了新的视野,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说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

为了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例如:

1、探究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中来,比如本单元研究光的传播路线,光的反射等实验中,一定要让学生亲手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把学习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

2、游戏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影子产生的条件时,让学生在讲台上玩手影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影子产生的条件。

3、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要积极组织学生实践,在本章有两个实践活动,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和潜望镜,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开放教学,需要在室外做的实验,比如本章观察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要给学生创造条件实验,不要把学生只局限于教室内。

5、讨论教学,在遇到某些问题或分析实验数据时,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6、信息搜集,每学完一节后鼓励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7、运用多媒体技术,比如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视频,在本单元讲影子产生的条件时给学生播放一小段皮影戏等,让学生感受影子产生的条件,多媒体给农村孩子带来了一个新的视野,增大了课堂容量,对一些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直观。

(二)评价建议

首先说教材的评价建议,课标从三方面进行描述的,1、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科学课程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

2、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科学课程从三方面对学生评价,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3、灵活运用评价方法,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公平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具体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评价方式如下:评价方法上,我采用教师评价,我校通过学生的过程性评分记录表和学生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促进学生进步。学生自评,主要是上完一节课,学生通过填写自我评价表,对自己一堂课的表现做出总结。学生互评,在学习完一单元后,我会组织小组实验技能测试及书面考试,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给每个小组几颗星,然后张榜表扬。此外还有家长评价,主要是家长在对学生在家的表现作出评价,然后和老师形成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的平台,比如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有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评价。评价的内容上,我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科学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拿笔记本互相提问以及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科学探究方面,通过对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和实验技能测试以及一张科学探究评价表来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一张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表看谁得的果子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新课标提出了三方面的内容

1、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具体我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如下:首先是利用好课程资源如科学教材、科学光盘、科学读物,这是最基本的科学资料。其次就是开发利用好学校的资源,比如说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要给学生尽量多的创造机会,组织学习。此外教师丰富的阅历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还有家庭资源,包括家庭的藏书、学生玩的玩具,比如说万花筒,都和本章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的丰富阅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学习资源。社区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其次就是网络资源,学生上网查询问题,观看一些科教视频,扩大知识面,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7: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炭翁》,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解说。

首先是说教材,部编本新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语文素养。部编本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点,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2.“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化阅读,3.注重选文的质量,加大选文的开发力度。《卖炭翁》选自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传统 的名家名作。其中有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 生活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卖炭翁》是唐代诗人 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之一,这首诗描述了老人伐 薪烧炭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 情,对统治阶级及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

二、说学情。由于时代不同,从小衣食无忧的学生们会很难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受压迫、剥削的苦难生活。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创设语境,展开学生与诗人,学生与老翁的心灵对话,使学生真正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文本,超越文本。并收获经典带来的心灵震撼,让文化的底蕴悄然浸入学生的心灵。初二年级的学生到目前 为止,总共学了13篇文言文,古诗接近50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的能力有所提高。文本和学生之间有一定距离。学生和作者之间的经历距离 比较大。从小衣食无忧的学生们会很难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生活,在理解主题方面,难度较大。

三、说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知识目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并能简述诗意,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品读法,鉴赏古诗。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品读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简述诗歌并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读课文,感受经典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有了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安排安排教学环节。

四、说教学模式: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研习。使用五步教学流程以读贯穿始终。

五、教学方法。有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有的放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为此,我选定“以读为本、以思为核、以情为魂”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用来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升华认识情感。

学法上,我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悬念法、情境再现法和圈点批注法。让学生养成“眼到、口到、心到”,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六、说教学设计,读是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情感的感悟与表达、意蕴的品味与赏析、语言的运用和积累都是以读为重要手段的。基于此,本课安排以下几个读的环节,并进行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

(一)、创设情景“启”读:

(三)、还原本源“细”读:

(四)、深化情感“美读”:

(五)、升华情感“对比读”:具体步骤:

(一)、创设情景“启”读:教师首先讲述对联谜语故事《缺衣少食》,接着出示诗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齐读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这时,故事的凝聚力和诗句蕴涵的巨大悲愤,会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产生许多疑问“为什么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那么痛苦?是他们不勤劳吗?他们的劳动果实哪儿去了?”等等。而这也正是揭示文本主旨的关键问题,学生的质疑直击中心,未成曲调先有情,课文的学习在最初就有了高度和深度。

(二)、自主释疑“导”读:这部分通过多种方式的初读和译读,广泛搭建解读文本的平台,能促使学生利用学法,自读自悟。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诗意,为下一步的细读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三)、还原本源“细”读:细读文本要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课有一个中心词“可怜”,教学时可以以它为点辐射及面:

教师质疑:你从哪些字词读出了卖炭翁的可怜?指点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合作探究,创设情境体验读。学生自由展开联想补白以下情境:风雪中伐薪、月夜里烧炭、严寒中瑟瑟发抖这三个镜头。使学生对老人的同情越来越深。

接下来扣住两个描写心理活动的词“忧”和“愿”,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卖炭翁的祈祷,使学生深切体悟到这正是穷苦劳动人民字字血、句句泪的呼喊!

这部分设计以思来体悟情感,以读来表现情感,着力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动情,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以此调拨情感之弦——“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使课堂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洋溢人性之美。

(四)、深化情感“美读”: 在充分理解基础上的美读,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妙不可言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所谓美读,就是设身处地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一个委婉,与文中人物的心灵相通。”本诗的美读立足于和文本人物及诗人的对话,层层递进。

一读:导语:孩子们,孩子们!这样善良、勤劳的老爷爷啊,他长年累月,拼死拼活地干,一家人竟然吃不上一顿饱饭,穿不上一件棉衣……孩子们,让我们再来朗读全文,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预设:同情。)(齐读)

二读:补充完整原文,教师简介卖炭翁的遭遇。导语:多么黑暗的社会,它无情地扼杀了多少弱者的生命!(板书:弱者)让我们一起读出愤怒!(齐读)

三读:请学生试想卖炭翁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指导读出对封建社会和不合理制度的抗议。(齐读)

四读:师生共同同情地、愤怒地、抗议地大声朗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入情入境的美读,会使学生的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中的人物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思考在一次次的朗读声中深入提升。

(五)、升华情感 导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日历翻至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人民还在重复昨天的悲剧码?不,劳动人民已成了主人,他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法律援助、抗震抗洪、希望工程、春蕾女童和农民工政策等,都说明了和谐社会对弱者的关爱和扶持。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再来读《卖炭翁》。(齐读)

设疑:你读出了什么?(预设:幸福、珍惜……)

导语:孩子们,想,作者明确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吗?没有!他只是向我们讲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通过描写卖炭翁沧桑的外貌、艰苦的劳动和矛盾的心理,就抒发了自己平静外表想如波涛怒吼的情感,就让读者品评出无尽的意味。瞧,今天,你读了《卖炭翁》,你读出了同情、读出了愤怒、读出了抗议、读出了幸福、读出了珍惜……语言文字在你的心里有了生命,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篇8:研课标说教材学习心得

康县太石乡中心小学 董亚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 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我将围 绕着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环节来进行。

说课标:

一、说课程目标。(第三页)

首先我要说的是《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将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 首位,这是音乐的性质决定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人类情 感的表现。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感受和理解作品,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进取精神。

在“过程与方法”上,课标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模仿,使学生积累了感性 的的经验;探究发现,激励了学生的好奇、求索、创造的愿望;合作沟通,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间的联系与协作;提倡学科综合,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感悟,也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二、说内容标准(第四页)

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提出了具体的内容目标。

① 感受与鉴赏:通 过学习音乐的表现要素,感受音乐情绪与情感、风格与流派,培养学生的感知鉴赏能力,养 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②表现: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掌握必要 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③创造:通过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与实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群体合作意识;④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了解音乐与社会 生活、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开拓视野,培养高尚情操,全面提升素质。

说教材(第六页)

接下来,我将从“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来说教材。

1、首先说教材的编写特点。本册教材遵循“人文性、实用性、专业性、实践性、多元性”原则,准确诠释音乐 教学课程的性质。

a.人文性: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材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材中每单元一个主题凸显人文性。《跳起来》中,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音乐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少年的歌》中感受音乐所塑造的不同少年形象和表达的不同情绪,鼓励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富有正义感的少年;《水乡》为我们呈现了江南地区音乐。江南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的民居风貌与特色以及悠远轻灵的音乐;《童年的音乐》让我们从三首外国音乐作品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风景如画》一课的音乐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森林里的虫鸣蛙声、秋日的红叶莲蓬、小溪流水的叮咚声以及五指山的雄伟、万泉河的美丽……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摇篮曲》介绍了四首不同国籍、不同作者的《摇篮曲》,让我们感受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回声》.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大自然现象,它充满了幻想与乐趣。本课的四首作品正是反映了音乐与自然的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 自然的奥秘;《向往》用歌声承载小学生会飞的梦,充分体现了音乐与人的主题。

b.实用性:(新旧版本对比)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将旧版的单元名称《手挽手》改成了《跳起来》,更加切合和突出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必唱歌曲《跳吧,跳吧》改为《土风舞》,音乐节奏更加鲜明,与列队进行等多项集体活动节奏相吻合,有较强的实用性。

c.专业性:新版教材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比如关于学习“节奏”这一音乐要素,教材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拍击节奏,再尝试用节奏给乐曲中适合的旋律伴奏,最后能够根据给出的节奏编创旋律。这样的设计感受、体验再到表现,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d.多元性:教材在曲目上的选择上,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存;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并存;另外从体裁安排上,同名曲目用不同表现方式体现,如《摇篮曲》;既有演唱版,小提琴演奏版,也有管弦乐演奏版;e 实践性: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所以音乐教学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教材的多种实践形式有:学习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后,学习舞蹈动作与同伴合作边跳边唱;聆听《水乡船歌》之后,尝试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学习交响童话《彼 得与狼》之后,进行综合性艺术表演。

2.编写体例:(第七页)

本版教材按学期编写,以单元结构编排,分为八个单元,每单元一个人文主题,都以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自然的形式呈现;每单元四个教学内容,每块内容用不同的图例标注,清晰明了;安排“游戏宫”,细化了知识与技能,以达到强化复习的目的;设置“欢乐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习评价,增加活页练习。

3、内容结构:(第八页)

我们通过这张表格来了解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八单元分 别是:跳起来、少年的歌、水乡、童年的音乐、风景如画、摇篮曲、回声、向往。每单元包含演唱曲目1-2 首、欣赏曲目2-3首、“知识与技能”分布在所学曲目之间,编创与活动5-10题围绕 本单元主题和知识点,以各种形式出现。而演奏,只安排了学吹竖笛。

4、立体式整合(第9.10页)

横向整合:教科书在贯彻三维目标上,对所选内容进行了合理精心的安排。如识谱能力的培养: 在学唱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学习“一个降号的调” ;在“力度”的学习中了解“中强”“中弱”;在“节奏”的学习中拍击 简单的节奏。这样,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积累在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反复练习得以落实。

纵向整合:纵观新版教材,在单元主题和知识点的衔接上,每册书都做到合理选材,科学编配。从整个教材知识点看: 是由 “感受→学习→巩固”纵向推进的,由浅入深,有效衔接。

三、说建议:

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方面进行阐述。1.教学建议(第13页)

教学中我建议重视体验、加强探究、倡导合作: ①重视体验富兰克林说过:“告诉我,我会忘 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完全理解。”《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过程 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直接与音乐交 流和碰撞,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且利用一切课内外活动机会,让学生亲身 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② 加强探究: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过程中,多用比较 法。求同比较:比如同为歌颂母爱主题的音乐,本册教材中就有《摇篮曲》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虽然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母爱的伟大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感恩的情怀。差异比较:求同与存异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求同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会发现 不同点。比如:学习《我们大家跳起来》和《水乡船歌》,我们对不同速度、力度、节奏进行感受,发现不同的音乐符号对表达不同情感的作用。

③倡导合作: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分层教学,师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音乐教学任务。如学习《彼得与狼》后的课堂表演活动中,特长生承担“领舞、伴奏”的任务,基础差的学生要安排简单易学的活动,如敲打击乐器的节奏,拍手,律动等,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表现中,享受成功的喜悦,音乐兴趣得以持续。2.评价建议:(第14页)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 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我从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三个方面加以论述。①评价方式:采取综合评价和差异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少一些否定和横向比较,多一些 肯定和纵向比较。

②评价内容:教师除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外,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态度、方法、参与 程度进行评价。

③评价主体:教师的及时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体现了音乐的社会交往价值,也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15页)

① 优化教材资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 趣”。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并有配套光盘,是最经济的资源之一。为了加强针 对性,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变通、整合教科书。

② 挖掘生本资源:现代学生见多识广,请学生提供最喜欢的歌曲、曲目欣赏或学唱,还可请特长生为大家表演。这样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利于创设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③ 利用学校环境和现有设备:如各种乐器、校广播站等。④ 整合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上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创设音乐氛围,能加强作品的直观 感受,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⑤ 开发校本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开发本地的文化传统和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如学唱雷锋歌曲、合 唱比赛。

篇9:说课标.、说教材心得

说教材心得体会

自从开学以来,学校开展了任课教师“说课标,说教材”的活动。在一段学习时间里,我认真详读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及《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本册教材参考书。并与同语言组的教师们进行了多次探讨交流。重新审视与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使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就对我在学习期间谈几点浅显的体会。

一、识字写字教学

我认识到了教学低年级儿童对于识字写字是一项比较困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写字和识字量,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培养学生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从说课标,说教材中,我才感觉到以往对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把握上有些混乱。会认的不要做任何字形分析,新教材之所以大量识字,根本目的就是提前让学生走进阅读,也就是说,识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阅读。所以就要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二、教材编排更新

教材编排有很大跨越的更新。综合性方面,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都不是孤立安排的,而是有计划地安排在一个有机的整体里。科学性方面,体现认识的和会写的都是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趣味性和实用性方面,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自信心,体现了“我要学,我会学”的自主精神。同时教材内容兼顾城乡,也是贯彻统一性和可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

上一篇:经典外贸开发信的范文下一篇:2024年湖南高考语文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