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2024-08-05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是全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率的下降。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是一个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非中国特色。近些年来,韩国、日本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率下降的问题。然而,除了世界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缓慢、集约化生产、总体用工需求降低的原因,也有我国特有的一些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就业观念的影响等因素综合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较低的现象。本文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226-02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自2000年起,我国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比例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学生就业率较2000年以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大学生就业率低,大学生找工作难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各高校从市场需要的人才到人才培养方案纷纷采取了多种尝试,相关学者也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人才流行失衡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现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沿海城市和内地城市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环境的自身优势,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相对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高,使得大批的大学生向往着在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即使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饱和的程度,仍然每年有大批的学生南下择业。这种从众心理不但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而且极大的造成了人才的浪费。首先,在就业上由于东部和沿海地区大量人才的涌入,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在就业大军中仅凭一纸文凭已经失去了就业的优势。而对于急需大批优秀人才的西部和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由于对于人才吸引力的不足,导致了不但无法吸引大学生就业,而且出现了本地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这种就业区域的失衡,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地域经济失衡造成的。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的总量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近些年,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大学生就业率较低也已经成为社会难点问题。造成这一全球化现象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是经济规模进入大机械化生产,集约型的生产模式,使得对于人员总体数量的要求下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缓慢,新的就业岗位的总体数量较少,对于大学生的需求相对减少。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出现偏差

大学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向全民式的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大学生乃至学生家长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对于接受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希望出人头地,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作为寻找舒适工作的阶梯。认为大学毕业理应有一个收入较高,相对稳定的工作。这种对于传统精英式教育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使得很多学生在择业上不能放下身段从事基础性的工作。

(四)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

我国高校主要分为部署院校、省属院校和民办高校。在对于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缺乏整体的宏观调控,部分专业人才数量过多。例如,计算机专业和英语专业。在某一阶段,计算机和英语成为社会热门专业,因此各个高校纷纷开办了计算机专业和英语专业,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置了这两个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于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储备已经完成,专业已经由热门逐渐转冷,但是各个高校仍然将此专业列为固定的招生计划,甚至在学生数量上也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价值何在(一)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同时,是大学生失业率高,甚至社会上流传着毕业就是失业的消极说法。这些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毕业之初满怀憧憬和希望的青年学生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同时,大量的失业人口增强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消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能够使大学生安心的在大学期间从事专业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习和提高。稳定和健康的就业环境,能够缓解和消除学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稳定、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政府应当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当前,加强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实施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战略。

第二,继续完善人才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并为大学生就业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高校应主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第一,专业设置上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第二,大力发展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第三,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产品”营销工作。

(三)大学生应积极应对

大学生就业难,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要转变观念,审时度势,为就业做好准备。

第一,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

第二,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心态,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何方芳.三维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公共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2]王娇.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观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路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3.[3]邹良影.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4]谢勇,赵亚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南方人口,2009(03):49-56.[5]张景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化诉求――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再审视[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76-78.[6]李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2):96-102+108.[7]刘春燕.西方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8):131-133.[8]张静,李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64-68.[9]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01):2-12+187.[10]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11]李丽.就业力的内涵、结构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12]何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六维”服务体系及其建构[D].山东大学,2012.责任编辑:武聪

篇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要: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分析来考研导向与就业导向的利弊后,以考研为动力,以就业为压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正确选择。

关键词:考研

就业 人才培养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以来,“考研”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焦点,特别是“十五”以来,考研人数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140万人,创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新高。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应届毕业生选择通过考研避开就业压力。有关人士提醒,大学生考研之前应该明确目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选择,而不应该盲目跟风。

迫于就业压力选择考研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上升,大学生的就业显得愈加艰难,其中不少人选择通过考研避开就业压力。“决定考研之后,至少我现在不用为找工作而烦恼,只要专心致志复习准备考研就行了。”广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林告诉记者,从9月份开学后,她便为考研的事举棋不定,最后她为了避开就业难的问题,还是选择了考研。广东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敏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班有20来个同学报名考研,他们考研的原因有很多,如缓解就业压力、考名校、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为以后找份好工作打好基础等,而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迫于就业压力才打算考研。

除了应届毕业生,不少往届毕业生也加入了考研大军。小陈是去年毕业的,当时也参加考研,不过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之后也没有打算找工作,而是在家专心复习。他说:“因为家庭

经济允许,经过和父母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先不找工作,再搏一搏。”原本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小严半年前也辞职投入到考研复习中,他说:“因为原来的公司发展空间有限,本来想跳槽的,但是如果找大企业的话又多数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好工作实在难找。”

被采访的准备考研的大学生中,多数都是就业压力所致。据有关学校的调查显示,中文、法学等就业难度较大的专业恰恰是考研率较高的专业,很多考生都希望用3年研究生时间来缓冲就业压力。

考研并不意味好找工作

不少大学生都认为,如果考上研究生以后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研究生找工作并不比本科生容易,他们的月薪也不一定比本科生高,因为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对学历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专家表示,目前不少大学生都是迫于就业压力才选择考研,这是很不理智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而不能盲目跟风。

研究生毕业的蒋小姐告诉记者,不少人都认为研究生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做好职业规划,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远远大于本科毕业生,”考研并不适合每个人,若是希望继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考研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考研并不是找到理想工作的根本保障。若只是为了想找到一个好工作而考研,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只会推迟找工作的时间,以后同样也要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所以,大学生应该理性对待考研,考研之前一定要明确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衡量是否考研,而不能盲目跟风。

多方面权衡是否考研

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报考2010年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由于明年招生规模与2009年基本持平,约为46.5万名,这意味着,2010年考研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所以考研成功的几率并不比找到好工作的几率大。而且,考研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甚至会浪费了找工作的黄金时间。有关专家表示,如果不是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在

所学的领域有所建树,只是为了逃避目前的就业压力、抱着不确定的心态考研,那么不妨先算清三笔账,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然后理性分析各种机会与成本,从多方面权衡自己是否适合考研。

大学生可以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三方面进行权衡。从经济成本上看,如果考得上,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小数字,如果一次考不上,还要考第二次、第三次,成本更加惊人,家庭经济条件是不可不考虑的一部分;其次是时间成本。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他们更重视的是实际能力、实践经验和可塑性,因此一个新踏上社会的研究生并不一定比有着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有太多优势,而且研究生对薪资的要求一般都比本科生高,所以很多企业宁可招能力相当的本科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机会成本了。例如你今年打算参加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那么你就势必要放弃目前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段,如果考不上,那么找工作的难度就大大增加,而如果考上研究生,三年后你也不一定就能找到一份工资比工作3年的本科生高的工作。所以,大学生不应该为了回避就业难的现实而考研,而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权衡。

总之,究竟是选择考研好还是就业好呢,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一点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考研是否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特点的结果。

参考文献:【1】郑军,当代大学生考验动因的社会分析

【j】.湖北社会科学,2005.2

篇3: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就业市场的日趋完善,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大学生择业受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短的影响;另一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而社会所提供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 加之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所产生的“挤占”效应将部分毕业生流入了“待就业”大军, 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待就业”现象。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 截止当年9月1日: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338万人, 初次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413万人, 初次就业率为71.8%;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495万人, 初次就业率为71%。可以预见, 未来几年大学生“待就业”人数将持续增加。因此, 认真剖析大学生“待就业”问题, 探讨其形成原因, 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影响大学生待就业因素分析

1、政府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影响

(1) 就业体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待就业”

随着我国“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虽然政府每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文件, 但仍存在着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力的现象, 如行业限制和区域限制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大学生就业体制转轨和发展时期, 大学生在求职和择业时, 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仍然在就业市场上盘踞不去, 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 导致部分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

(2) 市场缺陷导致大学生“待就业”。

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 市场化程度低, 造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加大;市场信息不对称使供求双方在相互选择时不能充分了解对方信息;就业市场规则不统一、秩序混乱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待就业”的另一因素。由于这种就业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客观因素的存在, 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 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 导致部分大学生“待就业”。

2、高校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一些高校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对滞后, 培养模式仍偏重理论教育, 与社会实际脱钩, 不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奉行宽松教育环境的同时,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服务的教育, 致使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应用能力, 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总体素质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导致大学生不能顺利地就业。

(2)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虽然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级就业主管部门针对大学生就业每年都下发专门文件, 做出专门部署, 但有些高校尚未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在毕业生就业机构和专业指导队伍建设上明显滞后, 在硬件、软件建设上明显不足。有的高校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的高校还保留着“精英教育”教育阶段的思想观念, 只注重学生的培养, 认为就业是社会的任务, 不是高校的责任, 忽视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 从而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顺利就业。

3、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在“望子成龙”“光耀门楣”的观念和高期望值的影响下, 把择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收入”“高层次”上, 导致自己不能面对现实, 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基层、欠发达地区、艰苦行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工作, 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就业空间。

三、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1、政府与社会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主导地位, 促进大学生就业。

(1) 完善就业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首先, 加快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经济调控手段, 对去西部地区或条件艰苦的一些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 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和个人发展上给予优惠政策。其次, 健全毕业生就业体制, 始终坚持市场取向,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通过深化改革, 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积极疏通就业渠道, 完善创业机制, 形成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环境。第三, 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2)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服务毕业生就业。

按照《就业促进法》关于培育和完善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 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及所属相关公务机构要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 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 主动开展公益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目标责任, 建立机构健全、功能完善、服务到人的梯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确保场地、人员、经费和设施到位,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性作用, 最大程度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2、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就业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1) 适应市场需求,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 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在教育教学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把握社会经济趋势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 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 不断革新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 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专业, 确立培养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以质量为基础, 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2) 培养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 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这一教育环节, 通过开展系列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实行系统性和全程性的指导和培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 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3)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高等学校要在已有的基础上, 继续大力抓好“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 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先进的服务理念、真诚的服务态度、现代的服务手段、规范的服务程序、高效的服务效果来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服务

(4) 加强就业市场及信息化建设, 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问题, 直接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上, 要像企业重视产品的生产一样重视产品推销, 不断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大宣传力度, 让社会和用人单位了解学校, 了解毕业生;加强与地方就业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 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毕业生就业与创业铺路;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员参与, 为毕业生就业做好牵线搭桥工作, 做好各项条件的准备和必要的指导工作;加强与校友的联系, 为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和为毕业生就业开拓渠道。

3、大学生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 转变就业观念, 端正择业态度。

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时, 要客观的评价自己, 量体裁衣, 期望值不要过高, 树立“先就业、后创业、再择业”的观念。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 合理定位, 改变一次性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树立能力本位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将自身的目标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培养敬业意识和开拓意识, 本着服务基层、服务西部的精神,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到适合岗位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建功立业。

(2) 提高综合素质, 增大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扎实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基础, 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是保证。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通用技能的培养, 养成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良好作风, 培养创新意识, 强化创新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 增大就业竞争力。

(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合理规划人生。

高尚的事业追求, 远大的奋斗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 不仅是把它作为一种个人的行为, 而且要将它与社会发展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不断积累经验, 创造条件, 发挥潜能, 拓展道路, 把握机会, 筹划未来,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新民、郭洪波.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03)

[2]、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现状分析.人才开发, 2005, (08)

篇4:若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和学校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我们将从社会和高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原因:

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

根据劳动保障部预测,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在2015年达到8.67亿的峰值。2015年以前,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约为220万,其中,城镇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劳动年龄人口较大幅度增加,由2005年的4.0亿增加到2015年的5.3亿,平均年增加量为1300万;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由2005年的4.4亿减少到2015年的3.4亿,年均减少量为1100万。2015年以前,城镇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人左右。2015年以前,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约为900万人,加上劳动力退休腾出的300万就业岗位,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城镇失业率约为5%左右。

2.社会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相关配套制度以及教育改革未能跟上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初步地建立起来了。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转变成了市场导向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的变化把大量的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但同时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高校原因:

1.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因而学生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不强。加之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

2.就业指导工作滞后于就业形势现状

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式、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潜能的开发,缺乏职业能力的测试和创新能力的引导。

(二)主观原因

1.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脱节

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只有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较好地解决好就业问题。很多学生入校之后,除了日常学习考试之外,很少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学校也只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背诵记忆上,不能及时有效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脱节,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综合能力的缺乏

大学学习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现今大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缺乏,导致日常礼仪都无法掌握,这必然会给就业问题带来更大的困难

3.自我定位的偏差

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认为为高等教育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出于回报与补偿的心理,在自我定位时,出现一些偏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看待自己,自然无法顺利就业。使得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不能得到实现,加剧了就业压力。

4.求职心态紊乱

多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或强或弱地表现出暂时性的心理紊乱,形成就业压力或心理障碍,这些心理现象的出现,使得就业进入恶性循环,焦虑,忧郁,自卑,畏惧与自负等,都会给就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如何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1.高校应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

首先,就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高校要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队伍,分专业分阶段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帮助规划职业生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指导。其次,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要以国家最新发布的就业政策为导向,加强宣传和咨询服务,使每一名应届大学生都能了解、掌握和运用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个人才能去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最后,高校也应加大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内大力提倡实践性社团活动,建立实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等。

2.政府应予以关注和政策扶持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以创业带就业”的帮扶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政府如果能够出台一些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或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方位优惠条件,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终会实现为民担当,风雨可渡。对于用人单位,大学生比例越高,税赋越小也是不错的举措;增加愿意到中西部发展的大学生工资收入,能够更好的缓解东部大城市就业压力以及改变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所以在就业难问题上国家要干预,要强制,但是要与激励手段相结合。

3.毕业生加强自我调整,积极应对

80后是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而大部分80后是独生子女,本身承受能力就弱,如果在人生的转型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指导,对进入社会后的角色扮演将很难适应。从未受过挫折,到屡屡受挫,又有几个人能坦然面对呢?但是,形势是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不光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小社会,毕业生如果在这里能够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对推动顺利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也非常重要,学生应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梅清华.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思考[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

[2]郭玉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人口经济 2004 (10)

篇5: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学生姓名:吴静

内容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外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屡屡发生,对各国经济发展面临“诚信危机”的挑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引起会计诚信缺失的种种因,最后根据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重塑会计诚信、治理会计诚信危机的策略。

关键词: 会计诚信缺失对策

1引言

谈到会计诚信,自然会想起1985年中国会计学会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骆耕漠发表的动情的讲话,他认为只有会计提供的数据才可靠,他最相信会计数据。由此可见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在西方,“真实与公允”被当作现代会计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制定的《编辑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企业对外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四个基本质量特征,并把“可靠性”作为四项质量要求的核心。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诚信的充分关注,在会计真实性方面做出的基本承诺,是社会各界对会计充分信赖,并将会计信息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的必要条件。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朱镕基总理的“诚信为本”道出了会计的真谛。而当前会计诚信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危害 [1]

2.1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2.1.1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价泛滥。

会计活动中的某些经营者、承包者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隐瞒真实的经济事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虚报重要经济指标。会计师行业的会计造假尤为严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双安”事件,琼民源、关陌文、银广夏等大量会计造价案例显示出会计失信的严重性。会计造假的愈演愈烈,致使中国市场经济陷入了“信用失控”困境,中国股市进入了“信用短缺”时代,中国会计市场承受“信用危机”灾难。

2.1.2会计职业道德欠缺,职业纪律松弛。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会计职业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职业习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应有的会计职业信念和责任感,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2.2会计诚信缺失危害

2.2.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不诚信不真实的会计资料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税收,而且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公众利益。

2.2.2危害会计资料的使用者

会计资料的质量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也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进而失去他们对会计报表的可信度。

3会计诚信缺失主要原因

3.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首先,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是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即会计直接受托于企业管理者,间接受托于企业外部委托者。这种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除了具有专业技术之外,还具有服从性。这种体制结构使会计人员如果要坚持原则,客观公正的披露会计信息,除了个人利益因素外,还会受到来自上级、同事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不坚持原则,听从领导的指使、授意任意操纵会计信息,则又违背了会计诚信原则。其次,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利配置功能、制衡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及协调功能未能得到基本的发挥,使一些部门机构形同虚设。公司内部管理监督远不到位。再者,就会计本身工作也有许多交叉之处。如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等并未清晰的分离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内部控制得不到实施。

3.2独立审计市场的失灵

理论上合理的审计关系应该是审计人接受审计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并向审计委托人报告工作和收取费用。审计委托人是现实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费独立于被审计人,从而避开了经营者对注册会计师的控制。在我国目前的审计关系中,上述关系被扭曲为公司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二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审计关系由三角形转变成直线型结构。另外,近年来非审计服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其收入在事务所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审计业务,也可以承办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当这两项服务同时作用于同一客户时就等于注册会计师在复核自己,就很难保持客观立场,无疑会对审计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3.3会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具体表现为(1)会计政策法律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较为模糊、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而带来的利益巨大,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造假气焰。且企业方式的更新变化超过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会计制度的滞后性给会计作假留下了空隙。(2)从监督体制来看,我国会计、财务、审计、税务等监督由于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3)会计工作内容主观性较强,同一业务可有若干种选择方法,做出不同估计。这为造假提供了契机。

3.4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会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一方面会计人员业务整体素质还不高,在一线从事财务工作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较少,实际业务操作技能较低,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的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整体职业道德素质也不高,敢于同违法违纪作斗争的少。

4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4.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企业立足建立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将诚信理念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观,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其次,优化董事会结构,完善其监督功能。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因素,对于监督公司管理部门和会计人员舞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者在内部董事中增加非执行董事的比例,二者引入一定量的独立董事,创造出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这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权力制衡的重心。再次,保证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建立和规范可以追究相关责任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健全组织机构,保证其双向监督作用。

4.2改革会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

由政府部门或产权单位作为所有者,向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委派会计人员,委派人员代表委派部门监督被委派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该制度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权,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有效遏制了以往“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的现象,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

4.3规范独立审计市场

矫正扭曲的审计关系,将聘任事务所的权力从企业管理当局手中转移到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行使,增加委托人对注册会计师的代理环节;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服务范围,提高其独立性。

4.4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压缩财务报告粉饰空间,如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二是加快制定和出台有一定前瞻性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选择的弹性区间。三是加大处罚力度,让恶意造假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使其付

出的代价远大于其得到的利益。

4.5强化诚信教育

对于重塑会计诚信,最根本最长久的策略大概在于实施诚信工程,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为此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地方保护,提高政府信用度;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调动群体监督;最后会计人员要自觉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5.结语

总之,市场愈发展,诚信就愈显重要。而会计诚信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会计诚信必将回归会计的本源。

篇6: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要:会计需要诚信。但在现实中会计失信成了国际性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会计失信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途径在于尽力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完善现阶段我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建立民事赔偿责任机制。

关键词:会计诚信原因途径

“真实、公允、中立”是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令人触目惊心。1999年底,财政部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有81家虚列资产37 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 47亿元。2006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更令人吃惊: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 48亿元,虚减资产24 72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 72亿元,虚减利润19 43亿元。2007年12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16家具有上市公司的32份审计报告中,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造假金额达70多亿元人民币。在国外,美国自从2001年10月份出现了安然公司巨额会计造假案之后,2002年又相继出现了施乐公司、世通公司等一系列重大会计造假事件,堪称美国有史以来之最,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丧失诚信原则,成了一个国际性的问题。面临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探究危机产生的根源,重塑会计诚信成了时下会计学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亦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会计需要诚信

会计诚信的含义会计诚信是会计与生俱来的品质。早在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西方,人们更是以“真实与公允”作为会计的基本观念和准则,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受重视和强调。1999年,在我国第二次修订《会计法》时,也把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写入《会计法》中。可见,会计的真实性是会计安身立命之本。会计诚信的含义究竟指的是什么?从字面意义理解,“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而联系到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诚信则是指会计信息必须“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如实表达,且经得起复核和验证”。

二、会计失信的原因

一方面会计需要诚信,另一方面会计失信的现象越演越烈。有学者认为,会计诚信的缺失似乎又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现象,认为资本主 1

①义更象一个赌场,而在赌场上,只存在游戏规则,毫无诚信可言。有

学者则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滋生会计诚信原则缺失的温床,尽管自己以诚信为基础。②还有的从经济学、法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依笔者之见会计失信主要归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是会计失信产生的土壤。依现代西方的委托代理理论来分析,企业是建立在多层次的委托

代理关系之上的,所有者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管理人员之间,管理者与职工之间都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会计人员独立地处理会计信息,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就成了委托方梦寐以求的理想。

会计在现实工作中往往依附于某种力量,或者在某种力量的支配

下处理事务。例如,在企业中,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直接受聘于经理,其切身利益自然也受控于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作为授权者,会直接影响会计的行为选择。会计屈从于代理方的压力,违背客观事实做假帐以迎合代理方的利益便成了常态。

(二)、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③

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由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仍在推进的过程中,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容易成为形式。

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与动力;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与董事会以集体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

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

银广夏等一些上市公司出现的重大问题,其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①

③陈成秀,张忠莲:《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会计诚信危机的理性再思考》,《经济师》2003年第6期。参见张皓:《浅析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行为的影响》,载《经济师》2003年第3期。

也可归结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而导致的恶意决策。

(三)、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关于公司会计造假的案例早在1720年的英国南海事件就已发生,为什么在现在还有不少公司铤而走险,屡禁不止,不容否认的是: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它的目的是利润,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它才会讲诚信;对于个人而言,他们的目的是自己价值的实现,只有当诚信与自己的最终价值相符合时,他们才会诚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具有诚信品质的人,也会做非诚信的事④。

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避免因违及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而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的困境下,为了占有一席之地,也迎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出具虚假报告。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总之,由于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政府官员的政绩,经理人员的物质利益,工人的工资和奖金,会计人员的升迁,审计师、律师、券商的收入,股民的资本利得等等,都需要一张更好的报表。以至于有时弄不清有谁需要真实的报表?造假的受益人如此众多,让会计从业人员一个人与之抗衡,实在是力所不及,何况他们也要靠造假的人养活。造假的力量大,抑制造假的力量小,无法制衡。

另外加上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因为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即用本应属于股东的利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由投资者来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任,从而转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责任人应负的责任,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

三、重建会计诚信的思路和途径 ④ 罗韵轩:《会计诚信危机的理性再思考》,《经济师》2003年第6期。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得知,由于会计工作客观上的独立性,而现实中的依附性决定了彻底消除会计失信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相关制度的完善来尽最大努力实现会计诚信。

(一)、尽力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由于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对于会计诚信来讲十分重要。解决会计诚信问题,就需努力营造会计工作的独立环境。首先,将会计人员依法独立从事财务工作写入会计法基本法上,同时,具体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其次,要使会计人员真正摆脱其所依附的力量而独立工作,单靠法律的宣示是不够的,还需有物质条件的保障。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其次、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

三、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四是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五是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六是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三)、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加大造假成本。

一是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坐牢,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二是发挥民事制裁机制的威慑效应。在发达国家,因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而给广大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要负民事赔偿责任。例如,安达信在过去两年中,曾因对Sun beam和Management公司的审计工作存在严重问题,被迫向这两家公司提起集体诉讼的股东们分别支付了1 1亿美元和2 29亿美元。因此,我国应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这样,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造假者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从而抑制其违法造假的冲动。

在我国,2001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

⑤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正式启动。但此《通知》规定了较多的限定前提条件,从而导致诉讼的门槛过高,而过高的诉讼门槛使造假公司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被真正提起诉讼的概率也会很低。因此,应尽快加以研究和完善,尽可能减少民事诉讼的成本,提高投资者的诉讼收益,以真正发挥此项制度的威慑效应。

参考文献:

1、孙卫国:《对会计诚信的认识与思考》,《山东经济》2007年第2期

2、陈成秀,张忠莲:《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2002年第3期。

4、葛家澍,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审计问题的剖析》,《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5、李心合:《计制度的信誉基础》,《会计研究》2002第2期。

篇7: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要:涉法涉诉信访属于法律主导型信访,其内容大多与法律有关,或者是通过法律途径可以解决。当前涉法涉诉信访数量激增,面临困境,解决信访制度自身存在的悖论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革是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涉法涉诉信访;社会功能;解决路径

涉法涉诉信访的大量涌现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目前,对于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存在原因及对策,但是对于涉法涉诉信访存在的合理性很少提及,甚至认为涉法涉诉信访的存在是对法制社会的挑战,而忽略了信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和法律功能。另外,在解决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困境时,更多从信访接待制度上找原因,而忽略了执法者社会道德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和信访制度本身存在的悖论。本文从涉法涉诉信访的现状入手,探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涉法涉诉信访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以理性思考,以期找到当前涉法涉诉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中,积极推进行政和司法的改革。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法律,“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普通民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近年来我国的诉讼率逐年攀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社会矛盾,一方面说明当前我国的法制进程正在逐步推进,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借助于法律手段来维权。但是伴随着诉讼率的上升,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也持续增多。近年来信访案件居高不下,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信访高潮,甚至影响到了地方的社会稳定。纵观当前的信访形势,可发现其存在如下特点。

(一)涉法涉诉信访数量逐年增多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呈上升趋势,2003年甚至出现了信访洪峰。对于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状况,我们可以参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据。例如,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年共处理群众来访信件147499件(人)次,其中涉诉信访19659件(人)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处理群众来访信件3995244件(人)次,其中涉诉信访435547件(人)次。涉法涉诉信访在信访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另外,涉法涉诉信访主体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因不服刑事判决的被告人及其家属或对判决结果不满意的被害人及其家属,有因民事案件未得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公的案件当事人,也有相当一大批是因为案件判决后执行不到位的当事人。信访内容也涉及征地拆迁,拖欠工程款、土地承包、企业改制等方方面面。

(二)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情况严重

通过对涉法涉诉信访的调查,在所有涉诉信访的人中,只有48.9%的人是逐级信访的,这也意味着有一半以上是越级信访的。而且其中上访不止一次的占信访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三次以上的居然有62.5%,可见重复上访的现象有多严重。重复上访中,上访老户比较多,有些上访户无固定工作,把上访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内容,甚至是精神寄托。集体上访也存在相当数量。集体上访者往往是同乡村民或者是同厂职工,他们因为共同利益受损,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集体上访的局面。而一些地方机关对于上访问题久拖不决,或者是互相推诿,使上访者失去耐心,越级上访就是其必然的选择了。由于对正常信访处理的不及时,无故拖延、久拖不决,甚至给上访者造成这样的认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既然合法逐级上访解决问题很难,于是大量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闹访现象的出现就不难理解了。

(三)涉法涉诉信访中弱势群体占突出地位

涉法涉诉信访中,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所占比重较高。这些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方式不适应,包括对一些法律的了解很少,比如民事诉讼时效、证据规则、缺乏证据意识和诉讼风险意识等。有时,因为案件的审理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有情绪,不理解,如果执法人员态度粗暴,缺乏耐心解释,就会上访。

涉法涉诉信访人员反映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裁判不公、执行不到位和申诉案件久拖不决等。在这些信访问题中,不排除那些无理取闹的上访户,但大多数的上访确实是有问题亟待解决的。正如有学者所说:“在群众上访中,80%以上的要求都是合理合法的,80%以上的要求根据现行法律政策都是应当而且可以解决的,80%以上的上访都是有关部门及其干部的违法违纪或者作风粗暴等不良行为造成的。”

二、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

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背后必定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如此突出,仅仅归结于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上访人员的观念,恐怕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因素值得我们探究。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深化阶段。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使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我们这个社会是由13亿人口组成的,其中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在转型期的过渡阶段,充满不同群体利益的调整、冲撞,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当种种社会矛盾涌向司法机关时,司法机关却很难交出令群众满意的答卷。究其原因,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公信力下降是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量激增的直接原因

公信力是权威的基础,没有公信力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活动,无论多么科学和完美都很难给社会带来稳定。司法公信力的下降不仅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上容易引发抵触情绪,甚至导致一些正确的判决或处理决定也会引起对此判决或决定不满意的群众的无端非议。司法公信力的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司法权威尚未完全确立和司法机关服务功能的缺失。

司法权威尚未完全确立

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这就必然要求确立法律在社会当中的权威地位。而法律的权威地位是依靠社会成员对其认同和无条件遵守来实现的。法律的遵守一方面要靠国家强制力,另一方面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而后者更需要以树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为前提。“如果大多数公民都确信权威的合法性,法律就比较容易和有效地实施,而且为法律实施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也将减少„„一般说来,如果合法性下降,即使可以用强制手段来迫使许多人服从,政府的作为也会受到妨碍。”树立人们对法律信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确立对司法的信仰,因为人们对法律信仰的形成是通过司法过程的实施逐步建立起来的。静止的法律条文通过司法过程变为鲜活的现实为人们直接认知,司法机关作为正义、公道的化身,彰显出法律的权威。因此民众认同司法的权威实际上就是认同法律的权威。如果司法不具有权威性,那法律就很难确立其权威地位。当前,我国的司法权威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尤司法不公和地方维护主义最为突出。

我国法院的管理体制是法院归地方管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只是指导监督关系,各级法院的人、才、物都归地方管辖,这就决定了法院在审判时很难不受地方领导的干扰。事实上,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利益,干预法院审判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当地的企业和外地的企业之间存在利益纠纷,外地企业虽然持有证据,事实清楚,却很难胜诉,即使胜诉了也很难顺利执行,就是一张“法律白条”,这背后地方保护主义就起着巨大作用。

司法机关服务功能的缺失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家机关和全体公务员工作态度和行为作风的基本标准。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行政机关的服务意识减退,“官本位”、“权本位”思想重新抬头。司法机关服务理念的缺失除了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在实践中,很多司法人员对于司法机关服务功能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当前司法权威需要加强,如果在树立司法权威的过程中,亲民、便民易令司法丧失“使人敬畏的尊严”。诚然,国家法律必须保持一定的震慑力和权威性,但司法的权威性“并不是指法官应当具有高高在上、使人惧怕的威严的威慑力量,也不是指法院应当像封建衙门那样使人感到恐惧……也不应当使人民产生心理上的隔膜和畏惧,相反,而应当使人民感到亲切和心理上的认同”。司法的民主性是我们倡导现代司法服务理念的根基之一,司法只有具有民主性,才能真正体现司法的权威性。现代的司法在发挥基本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当事人人格的尊重,诉讼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而由此观念指导的司法服务,亲民、便民只是其基本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实现涉讼公民的基本权益。因此,在现代司法工作中,要体现尊重人、帮助人、关怀人这样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然而,在培育司法服务理念、倡导司法民主的同时,要避免“司法应与民众打成一片”的观念偏差。司法服务并非“与一般民众打成一片”,陷入“人情案”、“关系案”中难以自拔。尤其是与当事人打成一片,对司法公正是一种灾难。对司法机关服务功能的正确理解,是加强司法服务功能的前提。而司法服务功能的缺失也是造成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量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

(二)法院对案件的错判与执行难是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量激增的现实原因

从目前的信访情况来看,涉法涉诉信访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尽管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从法院和检察院最近十余年的信访量基本可以看出涉法涉诉信访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尤其是法院的信访量要远远大于检察机关。这一方面是由于法院的审判职能往往会触及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法院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激增的现实原因。

据笔者调查,法院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80%以上的确存在问题。在证据采信、审判程序、适用法律、自由裁量等方面的不公正,导致案件审理结果出现偏差,造成当事人不满,引起上访。其中,司法人员的腐败是出现错判现象的主要原因。司法腐败已经给我国司法系统造成了很大危害,直接影响了法院的权威与公信力,需要严加整治。此外,案件的执行难也是导致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案件判决公正,却难以执行,比如受到人情案、关系案、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影响,或者强制执行后会出现不良的社会后果,都造成了执行难以继续的状况。针对“执行难”,1999年中纪委、国家监察部下发了《关于严肃查处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工作中违法违纪问题的通知》。2005年,中央政法委下发《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2006年,中纪委、最高人民法院、监察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办理党员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干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案件中沟通情况,建立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对于非法干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人员依法惩处。虽然有上述法律法规,执行难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最高法院在1997年-2001年对全国法院的执行收案、结案、未结案件的统计表明,未结案件差不多是五分之一,这些未结案件的当事人很容易成为涉法涉诉信访当事人。

(三)再审制度的规定不够科学是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量激增的法律原因

司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后防线,也是疏通社会不满的专业管道。但是我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导致涉访涉诉上访激增的原因之一。比如再审程序中存在的不科学设计:一是再审的主体没有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均有权提出再审,这就使得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很容易被推翻。二是再审启动的理由不限。《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13种情况,在实践中基本上当事人认定有错误的都可以提请再审。三是申请再审的时间不限。《民事诉讼法》第184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2年内提出。而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提起再审的法定期间,法律未作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法院和检察院对于超出2年的涉法涉诉人员,由于其长期缠诉缠访,甚至越级上访,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也不得不提起再审,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审的时间限制基本是无限的。另外,诉讼程序的复杂和耗时,诉讼费用的高昂,也使得有些当事人觉得法律过于复杂,显得不可捉摸。他们不理解,明明自己有理,没有证据却赢不了官司。他们也不理解,通过法律维权,还要交诉讼费,还要请律师,这么麻烦。于是很多当事人在一审之后,就选择不再上诉,直接去上访。他们认为打官司还不如采用上访这种成本低、没有形式限制、又能够引起领导重视的方式更有效果。

(四)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期影响是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量激增的历史原因

我国是有着浓厚人治传统的国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了什么不平和冤屈,在心底里期望出现“包青天”式的清官,可以为民做主,为己伸冤。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形态与政治制度与古代社会相差甚远,但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依然深远。通过信访这种现实渠道,可以把材料送到上级官员手中,如果能碰到一名“清官”,不畏权贵,雷厉风行,为民做主,那问题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于是就有了出了事到“上头”找领导比在家打官司更加可行的想法。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社会地位相当,收入分配相同,贫富差距不大,人们的社会心理总体是平衡的。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民的权利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实行市场经济后,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纠纷。社会地位的变化,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使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容易心理失衡。在涉法涉诉信访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弱势群体。据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调查显示,上访者中62%是农民,82%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就是说,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他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当自身利益受损或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用一些特有的方式进行反抗,而信访制度的存在为贫弱者维权和反抗提供了一个灵活、便宜的制度工具。

(五)信访制度本身存在的“悖论”是当前涉法涉诉信访量激增的根本原因

信访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建立一条民意“上达”的渠道,也是民众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冲突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群众为了解决各种问题纷纷越级上访,给上级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于是中央采取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禁止越级上访,并对地方党政规定了各种信访责任追究制,以通过对地方政府施压来求解。在对地方逐级下达的信访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中,群众进京或赴省上访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如果完不成这些指标,轻则通报批评,重则“一票否决”,追究有关领导的党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应对来自中央的压力。截访(地方官员采用某些手段把上访群众拦截在中央或省市有关信访部门之外,强制性带回原籍)、销号(地方政府贿赂上级信访部门,以求减少信访登记量)、拘留、罚款、劳教等就成为一种默许的工作方式。但是,地方政府对于上访人员的压制常常激起更大的怨恨。有些上访人员本来可能是无理上访,但被地方政府打击后,比如拘留,却成了他们重新上访的理由。信访制度从减压阀变成了增压器,这和信访制度设立的初衷已大相径庭,造成了“信访悖论”。信访制度的重大缺陷也说明进行信访改革势在必行。

三、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呈现的积极意义及其改造构想

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这句哲学名言也可以用来解释信访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在当前中国的现状。信访制度形成于新中国,又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繁荣壮大,说明自有其存在的合理基础。也就是说,信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中国治理的特殊需要。综合起来,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涉法涉诉信访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人民进行民主参与的意识及形式极其有限。国家一再强调“信访”是人民行使权利的方式,而信访人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在维权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政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其参政能力,同时也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涉法涉诉信访有利于启动自下而上的权利监督机制

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的产生。虽然中国权力监督的设置巨大而周密,包括政府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和党的监督,但这些监督无一例外都是自上而下的内部性监督,有效性不足。为此,建立自下而上的外部监督尤为必要,而信访监督正具备这样的特点。通过信访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把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反映到国家相关部门那里,虽然给国家管理带来麻烦和压力,但同时也给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了解社和证据,查处了许多官员的贪污、受贿和其他违法乱纪活动。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时,信访制度的存在在官员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涉法涉诉信访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信访是法律之外的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涉法涉诉信访所反映的多是社会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化解矛盾,处理纠纷,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信访制度自身也充满着缺陷和危险。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激增,越级上访、集体上访愈演愈烈,置司法系统于尴尬的地位。再加之信访问题的解决又掺杂许多偶然的因素,很多上访人经过辛辛苦苦长达数年的上访之后,真正解决问题,达到自己满意的为数并不多,而此时希望的破灭带来的伤害会更大,不仅会导致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的下降,严重的甚至造成激烈的冲突和对抗。

面对当前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思想理念、司法制度和信访制度的设计等三个层面予以考量,以期找到解决对策。在思想上,司法人员要确立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的理念

要想改变目前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现状,从源头上讲,要从人的思想抓起。目前,司法权威和公信力下降,除了司法体制的问题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司法工作人员自身执法不公,怠于职守,甚至置群众利益不顾,枉法裁判所造成的。据一位专门从事法院信访工作的法官说,当前涉诉信访案件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一类确实是由于判决不公或久拖不决引起的;一类是判决无误,但百姓不理解(比如刑事案件的判决,杀人者却不一定判死刑,这与老百姓认同的“杀人偿命”的价值观念相冲突)造成的。除了第一类外,后两类信访案件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司法人员的执法理念及工作作风有关。

司法工作人员职业操守的下降折射出社会道德的滑坡现象。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传统美德的衰落,甚至连“老人摔倒,要不要扶”幼童掉到井里,要不要拉一把”这样简单的问题,也成了媒体讨论的热点。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道德迅速解体,急需确立新的道德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一再强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广大的司法工作人员能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身素养,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相信涉法涉诉信访数量将会急剧下降。因此,笔者认为,从思想上端正观念,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常抓不懈的艰巨任务。在司法制度上,实行“诉”“访”分离,树立司法权威

可以将涉法涉诉信访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当事人依据诉讼法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的起诉、上诉、申请再审、申请复议等诉求,须按照诉讼程序予以解决;另一种是就涉法涉诉问题到政府机关或司法机关上访,则根据情况,予以解决。需要提起再审或有异议的,可以告知当事人如何依据诉讼程序解决,除此之外一般不能启动司法程序。这样做有利于强化裁判的既判力,提高司法权威。对于再审的规定,也可以参考一些国外的诉讼制度,限制再审的提起,取消基层法院的再审权,同时限制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和次数。针对诉讼成本过高,有两个渠道可以解决。一是降低诉讼费用,对于低收入人群可以免收诉讼费用,使百姓能打得起官司。二是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我国也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程序设计上过于复杂,对于文化水平低、社会阅历少的人来说,不了解相关规定,不知如何获取帮助。其次是法律援助的适用面太小,法律援助的对象有限,涉法涉诉信访中的一部分情况完全可以接受法律援助,但很多人没有享受到这个权利,以致走上了上访的道路。在推进司法制度改革的同时,可加强社会调解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必要补充。

在信访制度上,进行相应改革,加强其监督功能

要想摆脱信访当前存在的困境,真正使之成为于国于民有益的一项制度,必须进行科学的改革。笔者认为,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和司法体制的改革,信访应转变其功能,逐步剥离其解决纠纷和权利救济的功能,充分实现其权利监督的功能。在制度上,可以把各个部门的信访撤掉,成立一个统一的信访机构,成为人大的职能部门,独立于政府并可以监督政府。但在过渡期内建议保留法院、检察院的信访部门,因为在短时期内,涉法涉诉信访的数量仍然不少,而法、检两院的信访部门可以就地消化掉一大批。信访机构受理信访案件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接受,也就说必须是经过了法律救济的一切方式后,才能向信访机构投诉,否则不予受理。信访机构具有调查权并且把调查结果公布于众。这样一来,信访既能够发挥其社会监督的功能,又不影响司法的地位和权威。

对完善我国转型期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思考

字数:3918

字号:大 中 小

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看,信访制度使得高层与底层民众有了直接的交流和了解,有利于及时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从法治的视角来看,信访制度是不太符合法治要求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政治方法与法治方法相杂糅的混合型制度。由于对信访制度的性质等基本问题认识不够,目前存在关于该制度的种种非议或褒扬。笔者基于我国转型期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对涉法涉诉信访制度进行理性分析。

一、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凸显了我国

转型期政治与法治的张力

信访是公民寻求公共权力救济的一种方式以及公民对公共权力之行使所采取的一种监督,它得到了我国根本大法——《宪法》的确认。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此规定可见,现行信访制度有两个基本功能——实现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涉法涉诉信访是指涉及法律问题和诉讼问题的信访,或者说是与法律和诉讼有关的信访。如果把涉法涉诉信访理解为一种诉讼行为(上诉或申诉),则为什么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或者司法已经解决的纠纷,当事人还要寻求通过非法治的或者说是法治之外的信访方式再次处理呢?如果把涉法涉诉信访的性质定为信访,那就意味着司法机关也成了一个信访机构,成了国家信访机构体系的组成部分。可见,涉法涉诉信访这个概念本身就反映出政治与法治的杂糅。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的时代背景下,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存在有着或多或少的尴尬。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二、涉法涉诉信访的法律制度成因

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现实存在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有关。

1.我国不少法律本身就是政策性法律,即以法律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政策。政策是党和政府在政治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作出的政治决策,其具有原则性、灵活性、权利义务的不明确性等特征。而法律是规范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规则,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稳定性和权利义务的明确性。按照这些标准,我国现行的不少法律其实就是政策性法律。“法治”是“法律之治”,政策性法律兼有政策的灵活性和法律的稳定性,导致法律适用中的模糊性、难以操作性。如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涉及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矛盾很难或者无法以土地所有权为法律上的责任标的予以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执行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各种政策性很强的规范性文件的结果①。

2.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中都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到法院信访的条款,但三大诉讼法都没有对当事人的申诉权利给予实质性限制,特别是对申诉的次数没有给予明确限制,这使当事人频繁申诉和不断上访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在客观上纵容了当事人的涉法涉诉信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涉法涉诉信访不止的局面。②

3.当前司法权威缺失和司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成为诱发涉法涉诉信访的因素之一。我国《宪法》第126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宪法》确立的独立审判原则。随着《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法官法》等法律的实施,我国的法官独立制度得到了初步确立。但现实中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人、财、物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同级人民政府,这决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不足和权威性缺乏,导致民众对司法机关究竟能否独立行使裁判权产生怀疑。此外,实践中一些素质不高的司法人员把法律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利的工具,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做不到居中、公平裁判,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民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激发了民众通过信访维权的意愿。

4.诉讼是一种需要支付成本、能够产生收益的活动③。诉讼成本是指诉讼主体在诉讼活动中所消耗的社会总资源,包括国家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司法救济而负担的财政预算即公共成本,以及诉讼当事人为取得个案的司法救济所承担的资源耗费即私人成本。④以公平裁决为终极追求的司法诉讼在法理上是解决纠纷的最终救济途径。法律为了实现能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公平正义,不得不在诉讼程序上叠加设计,从而必然增大了各类诉讼成本。我国各类司法诉讼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执行难等决定了程序正义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有实体不正义的一面,而信访尽管缺乏规范的程序,有较强的人治色彩和恣意成分,但它包含了实体正义的一面,具有可诉内容广泛、解决方式快捷灵活、程序无终极性等司法诉讼所不具有的优势,一些民众因而弃讼择访。⑤

三、在法治框架下对涉法涉诉信访

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实质上是用政治方法解决法律争议的一种功能错位的制度,它的存在说明我国的法治发展还不成熟。对涉法涉诉信访制度进行彻底、系统的改革,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和配套机制。

1.坚定不移地树立依法治国的改革观念,摒弃那种试图阻止或遏制民众信访的错误观念,逐渐弱化、缩小涉法涉诉信访这一“制度外的制度”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强化司法权威。通过强调“依法治国”和树立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把社会矛盾的解决引导到正常的司法渠道,逐步减少涉法涉诉信访现象发生。

2.加强各级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建设,确保司法独立。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设立专门的申诉案件受理机构,扩大信访事项受理范围,维护地方的司法权威,迅速平息涉法涉诉信访事件。对关系到基本社会民生和特殊弱势群体的信访案件,要扩大缓交、减交、免交案件诉讼费的适用范围和标准,酌情缓收、减收、免收诉讼费,并设定快捷绿色结案通道,在办案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理念,大大降低公民诉请司法维权的成本支出。同时,要大力增加司法机构的资源投入,特别是要努力实现司法机关的重要人事待遇和办案经费与同级人民政府的逐步脱离,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司法独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司法判决的氛围。

3.引入判后答疑制度,使司法取信于诉讼当事人,从源头上消除涉法涉诉信访现象。涉法涉诉信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诉讼当事人对案件判决的片面理解而产生对立情绪所引起的。所谓判后答疑,是指判决生效后,如果当事人对裁判存有异议、疑问,原审法院须就裁判的程序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等问题向来访的当事人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使当事人服判息诉。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培养和确立法官的公正司法理念,注重推进法官判后答疑制度,明确答疑时间、内容、条件和责任,将法官依法、公正、及时判案与作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法官判后答疑可以加强对涉诉群众的法制宣传,提升司法公信力,增强法官的司法为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法院系统的司法能力和审判质量,避免审理瑕疵,实现判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从源头上避免涉法涉诉信访现象发生。

4.通过宣传信访渠道的救济效能,降低群众对信访效果的过高预期。在我国目前的信访制度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消除信访对社会秩序的非正常影响,往往对信访公民采取虚假承诺、强行堵截等方式,使涉访当事人暂时被劝回或带回,如此反而引发了更多信访事件。只有从思想上消除涉访当事人对信访渠道的不切实际的价值预期,其才会自觉选择司法解决途径,才有可能给政府的信访工作减压,最终根除越级上访现象。

5.构建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当事人的司法援助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而是矛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良性化解的社会。司法援助在建立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法律援助事项的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应将讨要工资、抚养费、赡养费、工伤赔偿金、征地拆迁补偿费等事项以及涉及产品质量、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的纠纷都纳入法律援助事项的范围;同时进一步放宽对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使低收入者尤其是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能免费、及时获得法律援助。考虑到人口的流动性,应逐步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

注释

①我国关于信访制度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等,《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规定》也在制定过程中。现实中几乎所有国家机关如人大、政协、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都有专门的信访部门。不仅司法机关要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其他机关均可接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致使现实中信访处理工作非常混乱。②崔素琴、曹源:《新形势下涉诉信访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0页。③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82—83页。④王如铁、王艳华:《诉讼成本论》,《法商研究》1995年第6期。⑤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68页。

作者简介:杜爱霞,女,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郑州 450007)。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

字数:3180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近年来,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本不应该成为法院工作主要内容的涉法涉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对于涉法涉诉问题从表达自由的角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本不应该属于涉法涉诉的信访问题被归于涉诉信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信访是当事人民主自由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根源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将涉诉信访变为当事人行使自由表达权的一种补充渠道,进而规范治理涉诉信访。

关键词涉诉信访 表达自由 补充性

作者简介:鲁琳,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学;汲长彪,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学、商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59-02

一、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与表达自由功能的契合 在我国,言论自由一词耳熟能详,而表达自由提法的出现则是近几年的用语,实际上,表达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内涵是有区别的。钱端升、王世杰先生指出:“国人常有称意见自由(freedom of expressoin)为言论自由者,然言论自由(rfeedom。fSpeech)的意义实甚狭窄,不足以包括意见自由的全部„„意见自由,除却言论,著作,即刊行自由而外,亦尚有其他种类。教学自由,演戏及映演自由,广播自由,秘密通讯自由,信仰自由,及集会自由等等,该无不可看作意见自由。”在此,所谓意见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即表达自由。对于表达自由的表述不同,本文采用最广泛的定义,将涉法涉诉信访视为当事人向有关国家机关对某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表述自己的诉求的表达行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表达权”这个概念之后,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再度把‘表达权’列为公民四权之一,并且强调要依法保障。表达权就是指人们将原来隐匿于内心的思想、观点等表现、显示、公开出来,为他人甚而社会所知悉、了解的一种自由权利,它暗含着公民个人就公共事务或重大社会问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即表达自由。”豏“如果你在国家的统治中被剥夺了平等的发言机会,那么与那些有发言机会的人相比,非常有可能你的利益无法受到同样的重视。”豐“如果没有表达自由,人民不能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发表意见,表明态度,不能吐露心曲,诉说怨懑,人民的意志就无从产生,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就无法按照人们的意志来治理。那就无所谓民主政治,而只有专制、独裁。”豑表达自由是民众不可剥夺的人权,信访是民众在广义上行使自己的表达权。信访是在救济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起着完善当事人权利救济救济的功效。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而是矛盾能够及时化解,或矛盾解决机制的高效。有相当大一部分涉诉信访,并非真正的是有问题的,而是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利益和社会抉择机制的冲突,并且以信访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涉法涉诉信访的成因及表达自由对其传统观念的修正

涉诉信访是指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针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行为或结果,要求人民法院启动司法程序,实施一定诉讼行为的有关当事人的来信和来访。豒涉诉信访比较其他信访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与法院的诉讼活动具有关联性,它针对的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信访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涉诉信访的大量出现有着各种深刻的、复杂的原因。探究涉法涉诉信访不能绕过对其原因的考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司法历史传统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央专门司法机关,或为皇帝所左右,或受宰相所牵制,很少有可能独立行使职权。地方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直接结合,更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庸”。豓近些年行政权具有扩张的趋势,虽然建立有限政府的理念提出,但是当事人仍然在遇到纠纷时习惯于求助于政府。

(二)司法的不独立

在我国,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我国的司法独立现状令人堪忧。首先,党委应当仅对法院进行政治领导。非常普遍的是对法院的人事任免过多干涉,并经常发生对法院具体审执活动下达指令和批示的情形。其次,人大不仅审议法院工作报告,而且有权对法院的个案审理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审查。再次,法院在人、财、物上受制于和有求于政府,对行政违法的制约无能为力,使法院的地方化现象十分的严重。最后,有些当事人为了促使法官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在案件还在审判中就开始四处信访,向法官施加压力;有些当事人在投机心理驱使下,以上访、缠访,甚至闹访的方式,企图获得满足,而地方为了维持稳定而对法院施加压力。

司法的不独立性,使得法院作出的判决,有时难以具有公平性,当事人,往往不服判决,引发涉诉信访问题。

(三)当事人对法院的不信任

当事人对法院的不信任。这主要是由于法院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第一,法官素质问题。虽然职业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法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基层法院,高素质法律人才尤其匮乏。致使一些案件在实体或程序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其二,司法不公问题仍然存在。司法腐败、司法不廉、以权谋私、枉法裁判的现象,给当事人产生不信任感。传统的人治观念的影响,信官不信法,认为不公平的时候,就通过上访的途径从而发生涉诉信访。

(四)法制意识提高,自我救济意识强烈

当事人法律知识不足以让他们以适当的方式去寻求自身权利的救济,虽然律师队伍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并且民众还不太习惯依赖于律师,基于对自身的绝对信任,往往自己寻求救济,这是导致涉诉信访的另一原因。

轻程序、重实体。一些当事人缺乏正确的诉讼观念,不理解法院判决的程序性和终局性,认为只要自己有理就一定能胜诉,并且一旦判决书认定的法律事实与其本人对案件事实的主观认识不一致,便认为法院裁判错误或枉法裁判而要求改判。还有对诉讼风险认识不足,只要败诉,便上访不止,只要对方不履行,便认为是法院工作不力,就把矛头指向法院。

(五)民众的传统观念,强烈的胜诉诉求

无讼传统对民众的深远影响,民众虽然敬畏法律,但内心却是排斥和自觉接受的。一旦发生诉讼,为了官司胜诉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六)当事人的法律救济渠道的不畅,救济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法律救济体制不够完善,法谚:“裁判者不得因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诉讼。”但是在目前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法院拒绝裁判的现象,大量存在。“立案控制,对于某些涉及国家政策的变化、政府行为、法无明文规定等事项,如果立案时发现案件矛盾可能激化而有信访的潜在可能时,即暂时不予立案,并将相关情况通报给有关部门,把矛盾分流给其他机关解决。审判控制,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要充分考虑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情绪,出现信访苗头的,一般尽量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当事人的情绪,以避免或者减少判后信访的发生。”豔即使进入法律途径解决的纠纷,当事人对于纠纷的解决不满意,而现有的司法制度不能提供足够的救济,当事人对于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满足情况下,只能寻求其它救济途径,因而,大量的涉诉信访问题就产生了。

(七)其他原因

我国目前每一次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必然触及到某些人群的切身利益。各种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特别是在改革中切身利益受到冲突的部分人群,一旦家利益受损,便反复上访。而且,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涉法涉诉信访反映的是历史遗留问题。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

字数:3180

字号:大 中 小

摘要近年来,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本不应该成为法院工作主要内容的涉法涉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对于涉法涉诉问题从表达自由的角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本不应该属于涉法涉诉的信访问题被归于涉诉信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信访是当事人民主自由权利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根源上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将涉诉信访变为当事人行使自由表达权的一种补充渠道,进而规范治理涉诉信访。

关键词涉诉信访 表达自由 补充性

作者简介:鲁琳,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学;汲长彪,山东经济学院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学、商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59-02

一、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与表达自由功能的契合 在我国,言论自由一词耳熟能详,而表达自由提法的出现则是近几年的用语,实际上,表达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内涵是有区别的。钱端升、王世杰先生指出:“国人常有称意见自由(freedom of expressoin)为言论自由者,然言论自由(rfeedom。fSpeech)的意义实甚狭窄,不足以包括意见自由的全部„„意见自由,除却言论,著作,即刊行自由而外,亦尚有其他种类。教学自由,演戏及映演自由,广播自由,秘密通讯自由,信仰自由,及集会自由等等,该无不可看作意见自由。”在此,所谓意见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即表达自由。对于表达自由的表述不同,本文采用最广泛的定义,将涉法涉诉信访视为当事人向有关国家机关对某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表述自己的诉求的表达行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表达权”这个概念之后,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再度把‘表达权’列为公民四权之一,并且强调要依法保障。表达权就是指人们将原来隐匿于内心的思想、观点等表现、显示、公开出来,为他人甚而社会所知悉、了解的一种自由权利,它暗含着公民个人就公共事务或重大社会问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即表达自由。”豏“如果你在国家的统治中被剥夺了平等的发言机会,那么与那些有发言机会的人相比,非常有可能你的利益无法受到同样的重视。”豐“如果没有表达自由,人民不能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发表意见,表明态度,不能吐露心曲,诉说怨懑,人民的意志就无从产生,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就无法按照人们的意志来治理。那就无所谓民主政治,而只有专制、独裁。”豑表达自由是民众不可剥夺的人权,信访是民众在广义上行使自己的表达权。信访是在救济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起着完善当事人权利救济救济的功效。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而是矛盾能够及时化解,或矛盾解决机制的高效。有相当大一部分涉诉信访,并非真正的是有问题的,而是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利益和社会抉择机制的冲突,并且以信访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涉法涉诉信访的成因及表达自由对其传统观念的修正

涉诉信访是指与某一具体诉讼案件相联系,针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案件的行为或结果,要求人民法院启动司法程序,实施一定诉讼行为的有关当事人的来信和来访。豒涉诉信访比较其他信访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与法院的诉讼活动具有关联性,它针对的是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信访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涉诉信访的大量出现有着各种深刻的、复杂的原因。探究涉法涉诉信访不能绕过对其原因的考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司法历史传统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央专门司法机关,或为皇帝所左右,或受宰相所牵制,很少有可能独立行使职权。地方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直接结合,更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庸”。豓近些年行政权具有扩张的趋势,虽然建立有限政府的理念提出,但是当事人仍然在遇到纠纷时习惯于求助于政府。

(二)司法的不独立

在我国,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我国的司法独立现状令人堪忧。首先,党委应当仅对法院进行政治领导。非常普遍的是对法院的人事任免过多干涉,并经常发生对法院具体审执活动下达指令和批示的情形。其次,人大不仅审议法院工作报告,而且有权对法院的个案审理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审查。再次,法院在人、财、物上受制于和有求于政府,对行政违法的制约无能为力,使法院的地方化现象十分的严重。最后,有些当事人为了促使法官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在案件还在审判中就开始四处信访,向法官施加压力;有些当事人在投机心理驱使下,以上访、缠访,甚至闹访的方式,企图获得满足,而地方为了维持稳定而对法院施加压力。

司法的不独立性,使得法院作出的判决,有时难以具有公平性,当事人,往往不服判决,引发涉诉信访问题。

(三)当事人对法院的不信任

当事人对法院的不信任。这主要是由于法院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第一,法官素质问题。虽然职业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法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基层法院,高素质法律人才尤其匮乏。致使一些案件在实体或程序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其二,司法不公问题仍然存在。司法腐败、司法不廉、以权谋私、枉法裁判的现象,给当事人产生不信任感。传统的人治观念的影响,信官不信法,认为不公平的时候,就通过上访的途径从而发生涉诉信访。

(四)法制意识提高,自我救济意识强烈

当事人法律知识不足以让他们以适当的方式去寻求自身权利的救济,虽然律师队伍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并且民众还不太习惯依赖于律师,基于对自身的绝对信任,往往自己寻求救济,这是导致涉诉信访的另一原因。

轻程序、重实体。一些当事人缺乏正确的诉讼观念,不理解法院判决的程序性和终局性,认为只要自己有理就一定能胜诉,并且一旦判决书认定的法律事实与其本人对案件事实的主观认识不一致,便认为法院裁判错误或枉法裁判而要求改判。还有对诉讼风险认识不足,只要败诉,便上访不止,只要对方不履行,便认为是法院工作不力,就把矛头指向法院。

(五)民众的传统观念,强烈的胜诉诉求

无讼传统对民众的深远影响,民众虽然敬畏法律,但内心却是排斥和自觉接受的。一旦发生诉讼,为了官司胜诉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六)当事人的法律救济渠道的不畅,救济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法律救济体制不够完善,法谚:“裁判者不得因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诉讼。”但是在目前中国,由于种种原因,法院拒绝裁判的现象,大量存在。“立案控制,对于某些涉及国家政策的变化、政府行为、法无明文规定等事项,如果立案时发现案件矛盾可能激化而有信访的潜在可能时,即暂时不予立案,并将相关情况通报给有关部门,把矛盾分流给其他机关解决。审判控制,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要充分考虑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情绪,出现信访苗头的,一般尽量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当事人的情绪,以避免或者减少判后信访的发生。”豔即使进入法律途径解决的纠纷,当事人对于纠纷的解决不满意,而现有的司法制度不能提供足够的救济,当事人对于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满足情况下,只能寻求其它救济途径,因而,大量的涉诉信访问题就产生了。

(七)其他原因

我国目前每一次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必然触及到某些人群的切身利益。各种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特别是在改革中切身利益受到冲突的部分人群,一旦家利益受损,便反复上访。而且,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涉法涉诉信访反映的是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对待涉诉信访问题的错误观念,认为涉诉信访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这是错误的观念,信访发生有很大部分是权利救济渠道不畅,再有就是表达机制的不完善,当事人很难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表达自由,允许任何人以合法的方式对自己的利益诉求进行表达。信访的受表达方具有特殊性、唯一性,即国家机关。当民众对自己的利益表达又更加有效的渠道时,涉诉信访就会大大减少。对于信访的重视方向的认识,使得信访问题异化,甚至领导“一票否决制”,对司法机关将大量精力浪费在应对信访上,影响本应该加强的司法体制的完善。

三、基于表达自由的进路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出路分析

对于涉诉信访的解决,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当分类解决。对于涉诉信访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其视为民众的权利救济、自由表达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化解涉法涉诉问题。

(一)增强司法独立

很多问题出于司法的不独立,而对信访的错误认识,进而不信任司法,更加剧了司法的不独立。中国的司法在很多时候是不独立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司法独立是司法权威的制度保证,人大、党委、有关领导,虽然对某些具体案件的关注有促进了案件的解决,但是很多往往是在对司法独立的干涉,使得不利的一方当事人往往认为是司法部公正,加剧对司法的不信任。在这种背景下,涉诉信访就难以避免,并且陷入了这样的“怪圈”:上级和领导越是重视涉诉信访,涉诉信访案件就会越多。我们必须纠正一种传统错误:以追求案件的客观事实为借口,随意启动或者指令法院启动司法程序或改变既定判决,诉讼的事情,必须也只能在司法系统内解决。对待涉诉信访的解决不应该成为侵犯司法独立性的借口,看似是在解决问题,其实将涉诉问题推向了深渊。只有在尊重司法独立的基础上才是解决涉诉信访的关键。

(二)转变传统认识,完善表达自由机制

对于某些当事人错误理解法律规定或者片面理解法律规定并顽固坚持,既不能接受法官的答复和解释,也不接受法院判决,从而坚持上访的途径来解决的问题。有些上访当事人既不了解执法程序和法院裁判的终局性,也不理解客观事实与主观愿望的差距,总是在主观上坚持认为有理就能赢,将其视为当事人表达自由权的行使,其问题也迎刃而解。信访人打着维护司法公正与法律尊严的旗号,去党委、政府、人大要求领导批示,去法院要求领导“发现错误”以启动再审程序,其信访的目的只是向法官施加压力,促使法官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更应该尊重司法的独立性,将其依照法律解决,不给这些人任何幻想,此类涉诉信访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篇8: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一、学生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学生管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思想政治教育

这项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时, 应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 要努力创建高雅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实现营造良好的集体舆论和心理氛围。

(二) 确立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在教育部办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为此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应该正确指导学生行使他们的权利和履行他们的义务。

(三) 学籍管理和学习指导

为适应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的发展, 学校在学生学籍管理中可以建立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跨校修读制等新的管理模式, 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在学生学习指导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时还要创造科学严谨的学术氛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应该获得教师。极、主动和全方位的指导, 以形成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共存的学习方法。

(四)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指导和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高校应该专门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小组, 并要求主要领导参与和负责。各院系就业工作部门应该配合好校就业部门的工作, 共同协调管理。

(五) 勤工俭学和贫困生救助

为了维护教育公平, 应把勤工俭学和贫困生救助工作作为一个有利手段。高校应尽力为学生创立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 并按时、公平地给学生发放补助。高校还应该积极的为贫困生足额发放救助经费, 同时为出现突发事件的学生给予救助。

(六) 生活服务和心理治疗

学校在对学生的生活服务上, 要联合各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要十分重视, 可以通过网上咨询、电话热线和专家坐诊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咨询与辅导。

(七) 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

学校在支持和保障学生参与并进行学校民主管理时, 也应制定相关制度对学生校内团体活动和课外活动进行合理规范。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度是一种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条律, 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和有序运行的基础, 为此制度建设一直是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为此,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思想政治管理制度的创新

1. 观念创新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首要前提, 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为此, 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2. 内容创新

大学生思想教育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坚持用科学的精神创新该教育内容, 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相统一。

3. 机制创新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规范,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 通过制度的规范, 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得到稳定、有效的实行, 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4. 载体创新

为适应高校教育的改革形势, 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方式应该向多样化发展, 教育的载体也应逐步增加。比如增加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两载体, 以丰富思想教育工作。

(二) 管理方式的创新

过去, 高校学生的管理方式属于管制型, 表现在高校学生管理运行的行政机关化上面, 管理的规则是领导管教师、教师管学生。这一落后的管理方式使得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得到过度的控制和干预, 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激发。

(三) 评估和调整机制的创新

制度是服务于组织目标的, 在组织的发展中总会有组织的演进和成员的变化, 因此好的制度体系必然具备而及时调整的能力。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人才标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变化, 因此学校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和调整机制, 使得学生管理制度也与时俱进。

三、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精神

高校在探寻学生管理制度创新中, 应该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要求进行, 以“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为基本精神。

(一) 育人为本

高校管理学生应以育人为本, 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基础上, 管理育人, 为学生创建更加轻松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空间,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依法建章

在创新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学校应该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建章立制。

(三) 规范管理高校在实行管理职能时, 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 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避免“越位、错位、缺位”等管理问题

(四) 加强监督

高校在形式管理权时, 要纳入被管理者和政府部门的监督之中, 以实现公平、公正、透明的管理, 因此学校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应向学生公布, 并给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结束语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在理论创新和实践上, 不断探究、开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田建国.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了未来的事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2-10.

[2]王志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生命关怀”.为了未来的事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39-46.

[3]李婷.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挑战与对策[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0 (2) :38-41.

上一篇:张小娴我终究是爱你的下一篇:两整顿一提高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