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2024-07-09

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共9篇)

篇1: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基层图书馆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全面发挥公共文化体系对我国文化发展的价值,就必须意识到基层图书馆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合理地构建。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先进文化发展、人们知识需要以及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价值;其次从知识获取渠道、文化遗产保护、精神生活丰富、场所提供以及免费服务等方面对基层图书馆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最后从人才建设、服务体系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希望可以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以及图书馆等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内在价值

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基层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还面临着资金不足、信息化水平低、体系不完善等众多困境,不仅影响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設水平。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有必要明确自身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相关措施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内在价值

1.1可以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先进文化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想实现先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文明等的支持。而对于公共文化体系来说,对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文明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对先进文化的发展进行有效保障。

1.2可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要

现阶段,人们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文化的需求。而对于公共文化体系来说,它是保障人们文化权益、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人们可以通过图书馆、文化站等对知识进行及时获取,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1.3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彰显了民族精神,又是民族振兴以及国家发展等的重要支撑。而对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来说,可以对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对文化遗产弘扬、特色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

篇2: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基层图书馆的产生与应用,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人们学习知识、了解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馆藏比较丰富,可以对人们的差异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图书馆是一种公共设施,是面对全社会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对相关知识以及信息等进行获取,尤其是对于一些退休人员、农民工以及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来说,可以有效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基层图书馆的功能也在日益完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图书信息进行快速获取,让读者可以在图书海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平等的、便捷的、廉价的学习的平台,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2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图书馆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知识以及信息等的获取,同时也可以对人类的知识、经验以及文化遗产等进行有效保留,成了当今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保护对象是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所有文化遗产,既可以是古代书籍,又可以是现代信息。从保护的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对各种馆藏进行了电子化以及数字化提升,实现了文献资料的永久保存。图书馆中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为文娱活动开展、理论研究以及文化传播等提供资源支持,而且也有利于彰显地方的文化特色,对当地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意识到自身职能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有效整理,对文献资源库进行完善,进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图书查阅和图书咨询服务。

2.3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对于公共文化体系来说,其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对人们的文化权益进行保障,对他们的文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而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它是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以及文化空间提供等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还十分先进、十分优秀,可以为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在提高人们生活情趣、拓宽他们视野的同时,也实现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可以多举办一些公共文化活动,比如图书讲座、文化展览以及学术会议等等,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并将这些活动作为载体,增强人们对先进文化的了解,进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2]。

2.4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首先,人们可以在图书馆内对某一知识、某一信息等进行交流,将图书馆作为互动场所,在互相切磋、互相帮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其次,图书馆可以开展自由对话活动,为相关人员、专家和读者等提供沟通场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图书馆也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比如文化讲座、影视观摩、读书漂流会、音乐欣赏以及学术交流等等,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给他们带去艺术方面的享受。由此可见,基层图书馆属于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人们文化素养、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5可以为人们提供免费的服务

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可以为人们提供免费的信息获取服务,并实现了人们利用信息的平等和自由。基层图书馆是国家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是基于国家财政支持下的一种公益文化事业,因此有义务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免费的读书服务。在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下,人们可以对知识进行自由获取,对自身的文化权益进行有效保障,在彰显公共文化服务精神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质。

3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思路

3.1注重人才建设

对于公共服务理念来说,不仅是基层图书馆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对人们的切身利益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便捷的、优质的文化服务。另外,图书馆也需要做好人才建设工作,从理论、服务、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服务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进而对人们的差异化需求以及新环境等进行适应,将图书馆理念、精神等发扬光大,增强社会对图书馆的认可度,为后续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需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进而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通过校园招聘以及网站招聘等对人才进行引进,进而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3.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基层图书馆的构建属于重点内容,也是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全面发挥自身在人才、资源、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对乡镇图书室以及文化站等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可以在当地建立图书流动站或者是图书辅导站等,在督促、指导的基础上,提高乡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同时,基层图书馆也可以从藏书结构、规章制度、读者服务以及图书借阅等方面对乡镇文化工作者进行业务辅导,进而增强乡镇图书室以及文化站等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对于一些技術水平低、馆藏有限、资金缺乏的图书室或者是文化站,基层图书馆可以和其进行流动合作,比如可以通过流动图书车或者是流动图书箱等,对图书馆藏进行合理调配,根据各个乡镇的图书使用情况,对图书进行合理安排,进而对文献资料不足、馆藏内容单一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4]。

3.3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为基层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应该借助时代优势,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图书馆需要对自身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对图书检索系统、馆藏数据库、信息共享工程等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电子阅览室,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增强人们对信息技术以及图书馆等的体验,进而对他们在科普以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

总而言之,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类生活改善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又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系的建设水平。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对公共文化体系的价值以及自身的重要作用等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来增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效果,进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实现国家以及社会等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晓波,张静.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2(12):314-317.

[2]李淑华.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图书情报导刊,,17(1):55-56.

[3]王菊.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决策与信息(下半月),(4):154-155.

篇3: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一、图书馆的优势

在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中, 图书馆是比较重要的载体, 它在公共文化体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图书馆在进行科学文化服务的过程中, 也需要推广文化服务, 和其他的文化传播载体相比, 图书馆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一) 具备资源优势。

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是对人类的文化遗产进行收集和保存。近几年来, 图书馆的功能在不断强化, 并发生相应的转变, 传统的职能是注重保管收藏, 现在的职能注重组织传递, 图书馆将文化资源不断进行组织以及传递, 整合文化资源, 使很多人能够对文化资源进行共享,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传播文化知识, 创新文化形式。与此同时, 信息技术不断更新, 改变了文献的载体形式, 纸质的媒体并不是唯一的传递工具, 数字资源、电子文献在迅速发展, 有助于传播文化知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上, 图书馆显示了很强的优势, 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 图书馆的硬件设施逐步得到完善, 在收集文献资源、开发文献信息、整理文化资源以及传播文化方面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二) 具备服务优势。

图书馆作为服务机构, 具备公益性, 免费向用户开放, 以便满足用户对文化信息的要求。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 并不是以盈利作为终极的目的, 而是把用户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中心, 尽最大的努力满足用户的要求。图书馆的这种服务模式, 使得它的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得比较顺利。

(三) 具备人员的优点。

图书馆员传播文化信息, 同时也在组织、整理文献信息资源, 把读者和文化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 基于图书馆员所扮演的角色, 对他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应当比较高, 服务的责任意识比较强, 以此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随着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逐步意识到图书馆员所起的作用, 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培养, 注重引进高学历的人才, 并进行业务培训, 使图书馆员的素质得以提高, 馆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能够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给用户提供比较好的信息资源, 以便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加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并提供相应的人力支持。

二、图书馆和公共文化体系的关系

图书馆所具有的功能包括:收集;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传承文化;对科学知识进行传递。它是智慧与文明的载体, 便于读者获得知识、信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比较完备, 所提供的服务比较全面、系统, 并且知识的完整性比较强, 现阶段, 没有其他的机构可以取代图书馆, 它是基础性的公共设施, 为公民获得文化的权利提供保证。

图书馆的职能表现在:保障资源共享, 平等获得文化资源, 平等的阅读, 在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方面具有平等性。在公共文化体系中, 图书馆承担的责任包括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普遍均等地享有文化资源。因此, 在建设公共文化体系中, 图书馆占据主导性的地位,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图书馆事业需要把为全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作为核心的内容, 并组成公共文化体系。

三、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在一座城市中, 图书馆能够代表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国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 服务理念是向公众免费开放, 与国际先进的图书馆接轨, 它的包容性比较强, 对社会成员的服务性增强。

(一) 对大众阅读的方向、品味进行引导。

2005年, 阅读推广委员会成立, 它的工作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对知识怀有热情以及敬畏之情, 并不断地传承下去;第二, 鼓励人们多阅读经典的作品;第三, 对不同群体的读书情况给予关注, 并注意最新出版的作品, 关注纸质阅读以及数字阅读。图书馆在对用户进行阅读指导时, 主要是基于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的视角, 与此同时, 尊重读者阅读的个性化。图书馆需要对读者的阅读倾向进行调查, 可以向用户推荐阅读的书目, 进行新书上架的通报, 并建立图书借阅的排行榜。此外, 图书馆还可以组织开展专题的报告会, 邀请专家对图书进行评论, 如果图书馆具备条件, 还可以请作者和读者进行交流。

(二) 进行社会教育和信息咨询。

在社会文化中, 图书馆是教育机构的代表。它在公共文化体系中始终发挥着教育的作用, 是其他的教育机构所不能相比的。近代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就比较推崇, 他认为除了学校, 图书馆所发挥的教育功能比较重要。图书馆需要不断拓展教育的形式, 开拓教育的内容, 注重图书馆发挥教育作用的公益性以及均等性, 为读者提供比较有价值的知识, 通过这种做法, 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让全民受益。尽管各地的图书馆存在差距, 但是, 可以满足本区域内的读者要求。通过对工作的形式进行创新, 并提供信息咨询的服务, 开展具有图书馆特色的资源服务。

(三) 起到城市教室的作用。

图书馆是第二学校, 可以对全民进行继续学习以及开展终身教育, 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义务教育的服务。现代社会民主性比较强, 公民需要机会进行自我教育, 现阶段的生活较为复杂, 公民的这种希望更为迫切。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可以向公民普及科学知识, 开展终身教育, 并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在当前情况下, 各级图书馆基于自身的特点, 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举办培训班, 开展知识讲座, 对于中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 针对老年人开设知识培训班, 针对农民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等。在城市的发展中, 图书馆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 开展文化和休闲服务。

在现实的生活中, 图书馆可以举办社交活动, 开展社交文化。图书馆可以为人们创造自由交流的环境, 公众之间通过交流, 加强理解。图书馆可以组织政府官员、专家以及读者开展自由的对话, 增加沟通,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的和谐。除此以外, 图书馆可以举办文化活动, 种类包括:第一, 文化讲座;第二, 进行专题陈列;第三, 文化展览;第四, 影视观摩;第五, 音乐欣赏;第六, 读书会;第七, 学术交流等。通过开展文化活动, 可以反映出文化的内涵, 考虑到公众的文化需求和欣赏水平, 公众能够得到艺术的享受。从这个层次来讲, 图书馆可以作为文化休闲的场所。

四、图书馆推行公共服务的措施

(一) 进行合理的布局。

图书馆包括省、市、县、乡等级别, 在进行布局时, 必须保证发达地区资源的使用情况, 还要考虑到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使用, 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让资源实现共享, 提高对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偏远的地区, 可以采用以下的形式:建设县级的图书馆, 增加街道图书馆的数量, 设立流动性的图书馆, 能够让更多的群众阅读图书。设立流动图书馆以及农家书屋是比较有特色的, 流动图书馆灵活性比较强, 可以节约资源, 为居民使用图书馆提供了方便, 用户的满意度增加, 也可以解决馆藏不足的问题。

(二) 进行全民阅读。

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全民阅读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利用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 促进公民终身学习。结合图书馆自身的优势, 学术氛围比较好, 文献信息资源比较丰富, 服务队伍专业性比较强, 可以为读者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因此, 图书馆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 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 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 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 并真正参与到公共活动中, 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激发读者使用图书馆的热情, 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

(三) 对公民进行平等服务。

在使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时, 每个公民的权利是平等的。对每位读者进行公平的服务是图书馆的责任。图书馆要想提高用户的使用数量, 需要不断完善服务设施, 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服务, 对于弱势群体, 应该实行无差别的服务, 使他们平等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针对盲人, 图书馆可以提供盲文阅读的资料, 在图书馆内部设置盲人通道, 完善服务的形式, 提高服务的质量。对于服务中的不足不断总结, 以便有所改进。

五、结语

在公共文化体系中, 图书馆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图书馆在实现为公众服务的过程中, 必须更新服务理念, 加大投入, 完善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并设立相应的经费保证, 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对公众持平等的服务态度, 保证公众的文化权利, 使公众从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中切实受益, 有助于发挥公共文化体系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主编.城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丛[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

[2]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编.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A].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6

[4] .张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J].文艺研究, 2009, 5

篇4: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角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图书馆是一个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开展教育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图书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服务、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而言,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么如何使基层图书馆真正成为服务基层大众的场所;如何更好的发挥其职能效应,进而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得力助手,这是我们每个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基层图书馆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从中央到地方, 随行政层级的降低而呈层级递减状态, 即机构层级越高,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充足;反之, 机构层级越低,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缺乏。

我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基层。因此, 能否办好基层图书馆, 不仅是一个文化为群众服务的观点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当前, 我们倡导办好基层图书馆, 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 加强基层图书馆事业建设, 这是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 更是保障广大民众基本文化知识满足的需要。

二、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基层图书馆又担负着开发智力资源和传播知识信息等诸多功能, 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 科学文化知识的信息含量是多元化的, 这就给基层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基层图书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新基层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基层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是提高公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一是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力度。制定本地区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并把图书馆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二是通过政策法规促进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将基层图书馆建设纳入人大立法程序。三是增加投入。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等办法,广开资金投入渠道。四是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

2、开拓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农村。

(1)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主要通过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和图书流动站帮助提高基层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对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雄厚,在文化站、图书室的建设方面肯投入,起点高,设施全,藏书丰富,自身发展的后劲比较充足的基层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就可以与其建立图书馆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对其藏书结构、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进行业务辅导活动,使其业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图书流动站。这是基层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比较适合于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财政投入有限、藏书数量不足的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建立图书馆流动站的合作关系,由文化站、图书室出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由基层图书馆配备文献资料,提供业务辅导等服务,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调配图书资料的形式,保证文化站、图书室有充足的文献资料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文献服务。

(2)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社区图书站建设。建立社区分站,不仅方便了成人读者,也增加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场所,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

3、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基层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将为基层图书馆改变馆容馆貌提供有利契机,而且将为基层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豐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公众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基层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来延伸、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通过与“共享工程”市分中心联网,使基层图书馆的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基层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服务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就会有更多的基层群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为提高广大基层群众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惠君.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图书馆论坛,2006(1)

[2]李国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任务.图书馆,2005(2)

篇5: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鄂托克旗图书馆馆长 刘亚涛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承担的职责,提出通过创新基层图书馆现行管理与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的社会职责,切实保障基层群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角色;服务

图书馆是一个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开展教育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基层图书馆与一些大型图书馆在软硬件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但从图书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服务、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而言,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么如何使基层图书馆真正成为服务基层大众的场所;如何更好的发挥其职能效应,进而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得力助手,这是我们每个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基层图书馆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则是基层图书馆的天职。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臵从中央到地方, 随行政层级的降低而呈层级递减状态, 即机构层级越高,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充足;反之, 机构层级越低,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缺乏。如县级的基层图书馆,它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营就显得较单薄。这种特点是导致县级基层图书馆业务经费配臵失衡、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差的根本原因。以我馆为例:我馆于1999年10月被授予“国家三级图书馆”,担负着为全旗10多万大众的服务工作,以及分布在全旗方圆2.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6 个基层苏木镇,76个嘎查(村)76个文化室和69个草原书屋,128个文化户,22个社区文化室等服务点的业务指导工作,但是我馆服务资源严重缺乏,现在岗人数仅17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员的比例是60%;馆内设施简陋,馆藏单一,数量少,经费不足,读者寥寥无几,活动无从谈起。

我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基层。现有的国情是我国广大基层群众人口比例大, 但文化知识水平较低, 文化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在现有体制下, 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由基层的县级图书馆来组织和提供。因此, 能否办好基层图书馆, 不仅是一个文化为群众服务的观点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当前, 我们倡导办好基层图书馆, 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 加强基层图书馆事业建设, 这是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 更是保障广大民众基本文化知识满足的需要。

二、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世纪是社会信息全面发展的时代, 基层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管理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 基层图书馆又担负着开发智力资源和传播知识信息等诸多功能, 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 科学文化知识的信息含量是多元化的, 这就给基层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基层图书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㈠创新基层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基层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是提高公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⑴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一是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力度。制定本地区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并把图书馆建设列入工作计划,每年或每个阶段对图书馆建设确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二是通过政策法规促进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将基层图书馆建设纳入人大立法程序,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使基层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有法律保证。三是增加投入。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等办法,广开资金投入渠道。四是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地方政府领导应有超前意识,将图书管理人员送到发达地区图书馆学习,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先进馆参观交流,通过培养,使他们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信息开发、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⑵开拓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农村牧区。

1、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建设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我们应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馆藏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和图书流动站帮助提高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对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雄厚,在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建设方面肯投入,起点高,设施全,藏书丰富,自身发展的后劲比较充足的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就可以与其建立图书馆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对其藏书结构、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进行业务辅导活动,使其业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服务工作。同时利用这些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的优势,开展业务协作协调,把服务工作辐射到周围乡镇的农民读者中。

二是建立图书流动站。这是基层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比较适合于苏木镇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财政投入有限、藏书数量不足的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建立图书馆流动站的合作关系,由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出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由基层图书馆配备文献资料,提供业务辅导等服务,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调配图书资料的形式,保证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有充足的文献资料为广大农牧民读者开展文献服务。图书流动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文献数量可多可少,文献的载体形式可以互相补充,文献内容更适合本地区读者阅读特点。与此同时,要重视建立特色文献图书流动站,使其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以我馆为例:我馆担负着全旗6个苏木镇文化站、草原书屋、农家书屋、图书室业务辅导与示范的重任。近年来,我们不间断的为主要苏木镇和边远牧区提供业务培训指导,经常深入基层,尤其对技术力量薄弱环节给予上门服务。2010年10月29日我馆举办了68个嘎查村业务人员关于图书分类和编目的集中培训班;在基层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开展数据图书编目的试运行,分别为蒙西镇、木肯淖乡、苏米图苏木、阿尔巴斯苏木四个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苏木乡镇基层服务点进行图书录入指导,截止目前,我们为基层12个嘎查(村)整理图书36000余册。同时,我馆利用每年全旗“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融入到农村牧区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主流之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社区图书站建设。建立社区分站,不仅方便了成人读者,也增加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场所,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以我馆为例:我馆在旗府所在地乌兰镇范围内社区建立了10个读者服务站和共享工程服务点,将国家资源中心和我资源中心自创的馆藏资源有针对性的分发到各个站点,每个点配发图书500册,每个月轮换一次,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需求。同时,作为社区图书站专门开展丰富社区未成年人精神生活的活动,每年都会在学生寒暑假时期为社区未成年人组织电子阅览活动,通过移动播放器等载体为社区未成年人播放有益的视频节目。并且在我们的网站上传一些适合未成年的读物、讲座、益智类游戏等,此举,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同时也引导了孩子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使用、利用互联网。

⑶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基层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

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将为基层图书馆改变馆容馆貌提供有利契机,而且将为基层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公众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基层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来延伸、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通过与“共享工程”自治区、市分中心联网,使基层图书馆的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

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可以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我馆为例:2008年12月12日,自治区文化厅与我旗人民政府签订了县级支中心建设管理责任书;2009年5月,旗政府为我中心落实专项经费20万元,我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建成了123平米可容纳40人同时在线浏览的电子阅览室,25平米信息网络机房,接入了百兆宽带互联网,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卫星接收、互联网连接,12月,所有配套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从2010年开始,旗财政每年为我中心核定专项经费9万元。可以说共享工程落户我旗,为我馆在硬件上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共享工程设备运行以后,我们利用蒙科立多种图书管理系统将馆内所有的资源包括报刊、杂志、图书、地方文献从“采访-编目-典藏-流通-连续出版物管理-公共检索-阅览室管理”等环节上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建立了读者检索系统和读者刷卡借还系统,截止目前,我们共录入图书20000余册,回溯建库20000余册,录入报纸1800,杂志5400份,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借还需求。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将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模式进一步给予了完善、细化,将馆内已有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从行政、业务、行为规范三个方面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规章,并借“五月图书宣传周”、“八月十五中秋节”、“信息技术培训班”、“建立机关、学校、社区、军营读者服务站”、等载体,将馆内的服务内容逐步向外拓展和延伸,使广大读者借助活动的开展很快熟练掌握和了解了图书馆所提供的后续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基层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服务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就会有更多的基层群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为提高广大基层群众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惠君.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图书馆论坛,2006(1)

2、李国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任务.图书馆,2005(2)

篇6: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和道德建设,关系到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精神、国家长治久安和核心竞争力,意义非常重大。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乡村,为此,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现代性、公共性、服务性、主题性、保护性和体系性为要点,明确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县文化馆作为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推手,要以这些内容和要求为依据进行探索和实践,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美好梦想。

一、增强建设乡村文化体系的自身内力

县文化馆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落脚点,是对上执行、对下落实,并督促和指导乡村文化建设的实体性职能部门,在建立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首先必须增强自身内力。

县文化馆增强内力的主要途径是要努力打造好自身的平台功能、管理功能和造血功能。平台功能是说,县文化馆自身要有较完备的专业建设和现代化设置,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大本营。管理功能包含策划、执行、监督、指导、评价等一系列管理行为,是推进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组织、有序列、有标准进行的能力。造血功能是指县域文化馆能够以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才力量,为发展乡村现代文化培养、输送、支持或交流、调度人才,从人才战略上保证乡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质量。

二、夯实乡村公共文化的硬件基础

文化方面的硬件包括场地、站所、网络、器材及其他文化设备,是建立乡村现代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基础和物质依据。特别是文化场地和文化站所,一定要在镇(街道)、村(社区)建设到位。文化场地和文化站所在县域内如果没有覆盖的全面性,就不能保证现代文化在乡村的普及性和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和均等性。在乡村文化硬件建设中,县文化馆要努力做好项目规划、经费联系、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以XX县文化馆为例,他们以“全覆盖,分步走”的策略,在两年内联系资金1200万元,完成了全县19个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198个行政村和93个社区的文化中心的建设和整修;文化活动的室外场地都大于600平方来,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来。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了数字服务点,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经主管部门验收评估,基本达标,其中评出一级文化站2个、二级8个、三级9个。一个县域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状况和发展水平,首要的是看文化硬件建设的落实怎样,质量和现代化程度怎样。

三、加强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提质改造

我国50多个少数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蕴涵着族系续传的脉络和发展渊源,往往是一个族系存在的标志,也是形成中华精神、中国软实力的元素。发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不仅是一种民族尊重,更是一种民族团结的维护和民族精神的鼓励,意义重大。负有职能使命的县文化馆,要在广泛发动群众调查、发现、发掘的基础上,进行鉴别、整理,做好文化性传播与传承的工作,让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展融入新时代。

县域文化馆对传统文化的加工、提质,可以采用“旧瓶装新酒”和“新瓶装旧酒”的形式进行。“旧瓶装新酒”就是用传统艺术表现新时代的内容,如像XX县文化馆那样,以“XX州大鼓”“XX水船工号子”“花鼓戏”之类的传统性演唱艺术和表演艺术,表现发生在新时期的先进事迹和动人故事。

“新瓶装旧酒”就是把在特定历史时期当地关于道德风尚的故事和人民勤劳勇敢的事迹,以及民情风俗,用新时代的歌舞曲艺艺术和高技术媒体手段表现出来,达到弘扬优良传统的目的。

四、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建构

为了满足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们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必须建构具有稳定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由多层面、多元素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定是基础,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执行能够从名目、组织、程序、常规和规范上保证落实的结构状态。动态是发展,是公共文化体系与时俱进、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开放是吸纳,是公共文化体系广收博取,兼容并蓄、合作共享的特征。

从层面和元素的角度来说,公共文化体系的结构内容可以以清单形式举纲张目,明确要求和标准。其纲目按主题可分为节日文化、纪念文化、庆祝文化、主题宣传文化、保健文化(如体操、街舞)、旅游文化等:按年龄特征可分为老年文娱活动、青年文体活动、少年文体活动、残疾人文艺活动等;按职业属性可分为护士节、教师节、农民节等。在区域性民俗层面,以艺术形式体现的如三棒鼓、渔鼓、莲花闹、采莲船、龙灯、狮舞、戏剧、书画等。在全国性民俗层面,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如国庆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丰收季等;体现传统特色的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另外,还有生产、产业层面,如插秧节、葡萄节、丰收节,以及不定指的企业文化活动。

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立体型、全方位的结构状态,才能使各级文化单位和职能责任人,在推进文化服务中,明确任务和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出现被动、盲目、随意及惰性的现象。

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渠道方式

县文化馆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是执行国家文化战略、落实文化任务的直接责任者,也是因地制宜、创新服务的决策者。其文化服务的方式,可以参考XX县文化馆的实例建立执行:一是整合式服务,即整合全县各镇(乡)的特色文艺项目,进行汇演式服务;二是分流式服务,即如“送戏下乡”那样,组织文艺工作者,分别到镇(乡)、村(社区)去,到边远的地方去,让尽量多的群众享受到现代文化服务;三是参与式服务,即县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带着文艺项目或特长,下到乡村作为其中一员,参与群文活动;四是指导式服务,即县文化馆的专业人员,深入到乡村,策划、指导他们的文艺活动;五是培训式服务,即县文化馆分期分批地对乡村文化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六是体验式服务,即文化馆骨干,有对象有目的地驻村入户,在与当地群众共同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发现素材,创作表现群众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文艺作品。

篇7: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一、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文化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文化馆公共服务的开展质量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质量和进度。首先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虽然我国的文化馆事业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以文化馆为代表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对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日渐突出,文化馆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优势和主导性逐渐被发挥出来。文化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其本身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文化的组织辅导与示范作用。作为组织者,其帮助群众将业余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促使群众在唱歌、跳舞、看戏等文化活动中消除疲劳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满足;作为辅导者,其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了文化知识的普及,有效的提高了文化生活的质量;作为示范者,其为其他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促进了更多优秀文化活动的出现。

二、新时期文化馆开展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

1、用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人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人对文化的需求不可能只局限于一个方面,所以民众所希望的文化生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方方面面的。而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生活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其需要具备广泛的社会性,能够调动起全民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公共文化活动本身的形式必须是多样的,是面对大众而展开的公共文化活动,;再次,鉴于公共文化活动是以满足和丰富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为目的,所以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体现出现代社会的人文思想理念,只有这样公共文化活动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只有这样大众才会积极的参与其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大众文化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昭通风景画展为例,该画展由昭通市文体局主办,昭通市文化馆承办,秉着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昭通美术创作的理念自首届画展起,至今已跨过了第十个年头。该画展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举办,在最初时画展上的作品数量仅有75件,虽然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画作的种类也不是很多,其中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仅有5件,2件是电脑制作,3件是图象制作。而到如今,不论是展出作品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以及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且如今到了昭通风景艺术展还衍生出更多的艺术作品展,诸如油画展、摄影展、少儿书画展、国画展、书法展等等,其中不乏名家大师的作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艺术展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而是遍及昭通的十县一区,其中甚至还有部分艺术展开到了昆明市、曲靖市、文山市等。这些艺术展会活动的举办不仅向民众提供了一道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极大的满足了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也给了广大的文化爱好者们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每年举办各类展览、音乐会,各类文艺比赛、各类培训班、并长期开设“丹娜外语培训班”、“少儿音乐、舞蹈、美术培训班”、“小提琴培训班”、“书法培训班”、“电声乐培训班”,辅导留守儿童、业余文艺团队、组织公益性讲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2、优化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在公共文化建设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力量,是公共文化建设的生命力与动力,要想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支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组织精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且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精品文化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一专多能型人才的优势越发突出,文化建设对优秀人才依赖性更加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化馆在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上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对文艺骨干和精英人员的培训和与教育。大力提高馆内辅导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年初就明确的向馆内各专业人才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例如要求各专业人员在今年推出的作品中有1-2件作品的影响力是能够达到省级水平甚至是国家级水平,同时对于精品生产上有杰出表现的工作者不仅要给与政策上的表彰,还有给与经济上的奖励,从而有效激发全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提高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对人才培养。比如文化馆可以多与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沟通,动员他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从而逐渐壮大公共文化服务的.队伍。

3、建立社会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形象

当前,公共文化事业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对于文化馆而言,其要想彻底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公共文化形象,促进文化馆品牌建设,发挥文化馆的品牌影响力。具体而言,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形象的树立过程中,首先要统一其名称,设计出能够凸显其公益文化性质的标识,同时明确文化馆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等。另外,鉴于文化馆对知识文化的普及功能,我们还需要建立起多级式的文化网络。以昭通市为例,其当前的文化网络主要由市文化馆、区(县)文化馆、街道(乡镇)文化馆以及社区文化站(室)构成,且不同级别的文化馆在功能和名称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文化设施和文化功能的不断增多与丰富,再用文化中心来命名低级别的文化站或文化室显得过于笼统,所以为准确定位低级别文化室与文化站的功能作用与地位,统一和规范各级文化单位的名称是十分有必要的。

4、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构建公共文化服务

篇8: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近几年来,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很多学者对图书馆的性质也已经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当前, 主要可分为两类不同观点, 第一种是:当前的图书馆一直在努力采取多种方式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制模式, 来不断地适应经济的发展, 从而寻找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以此来不断地实现社会的效益化, 来达到自立的最终目的;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 图书馆应该坚持自身文化事业单位社会地位以及公益性, 从而实现自身公共性的服务性质。但是这些都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如此,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图书馆自身的社会效益, 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同时从其它角度分析看, 当前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依然是其文化服务功能, 该要素在当下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自身教育。只要大学生在图书馆中真正地学有所获, 合理地运用好知识这笔财富, 去提升自身的素质道德修养, 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知识, 就是最重要的要素。这才是当前的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中最突出的作用。

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深层诠释

从当下的社会现状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 它还是当前公共行政的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所在。它主要通过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的改革化进程来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为公众参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 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在高校的图书馆中,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而对于公共服务而言, 就需要格外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 来进一步强调公民的一种再社会化的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可定义为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服务性的服务部门。从某一程度上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政府权利保障的有力体系。相关内容的提供者是政府部门以及公共服务部门, 其主要的服务目的是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对于高校而言, 就是保障学生的文化权利, 使其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即为其成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为其能够顺利步入未来社会, 胜任相关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看, 公共文化服务就是政府需要为广大民众提供相关的文化产品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同时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的图书馆而言, 若将图书馆对外界开放, 就可以使图书馆的资源对外共享, 使图书资源得到充分应用。籍此, 公民就有可能通过书本来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该过程中, 图书馆充分地发挥了自身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相关的重要报告指出:公共服务需要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跟相关的服务, 这其中主要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为公众参与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去创造条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这样的一种载体, 正好可以达到相关目的, 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服务, 其主要含义就是提供具有较强意义的“公共性”以及“公益性”。它能够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 同时还要秉承“以人为本”最基本的服务理念, 通过相关的政府财政投入, 以及组织规划才能切实地实现一个较完善的良好运行。但是这背后还需要政府相关的财政支持和相关的组织规划。可以说明一点: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无法全部实现排他性跟非竞争性服务。这说明, 当前的公共文化仍然需要政府作为其强有力的后盾, 以确保公共文化的背后运行有充分的文化产品跟财政支持。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政府在该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其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从其它角度分析看, 公共的文化服务是一种公共文化行为。它还需要以政府为主导, 同时还要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其中, 还要普及相关的文化知识, 传播文化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整体对于文化的需求。利用这些来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这些, 涉及到具有公共性的文化基础设施, 如相关的公共文化场所。而众多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只是一个依托, 相关的文化服务意识需要从另一层面上来培养, 以此提高公众的整体群体意识, 从而提升群众的文化价值观, 获得一种社会归属感, 以及相关的认同感, 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文化在社会意识上进一步传播。

当前公共文化的本质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公共设施及相关的文化资源, 其最重要的就是运用优质的、主流的社会文化引导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高校的图书馆正好能充分担当这一角色, 能够充分地应用自身的角色来做好相应的工作。

三、图书馆的文化职能角色

不同图书馆的性质会决定图书馆自身的职能。而且, 从其它方面来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图书馆的性质是多样性的, 因此, 某种程度上, 图书馆是多种能量的整合体。图书馆自身这种职能的体现, 是由于图书馆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的社会职责, 同时, 它还产生出了相应的效能。因此, 通过多方位对其进行考量, 我们认为, 图书馆自身承载的使命主要涉及教育职能、文化职能、信息咨询服务及休闲娱乐。这些职能都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前图书馆担负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存人类文化典籍。追溯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图书馆, 只是仅仅地作为保存文化财富的一种机构, 它将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验跟知识进行相应的搜集、加工及对其他的组织管理系统整合。这些也就慢慢形成了当今人类社会丰富的精神文化。对于高校的图书馆而言, 其中所含有的数目分类较多, 便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 从另一层意义上分析, 图书馆也是一种独特的信息中介机构, 它可以提供文献、书刊、信息以及开展与之相关的教育活动, 来全面地发挥自身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借阅、外借、复制、检索等服务, 来真正地传播科学文化遗产。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不应只是当代大学生汲取知识的摇篮及接受广泛道德思想教育的基地, 也应为一般民众提高信息量, 通过书本来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或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创造条件, 为公众参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 为政府分担。使高校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从而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根据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关要求, 当前国家旨在加强满足公民基本的文化权益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基本需求。在近几年的文化建设中, 全国的思想教育也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内涵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 图书馆可以被称为重要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 同时也是当代公共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而对于高校的图书馆而言, 高校的图书馆不仅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摇篮, 而且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赵彻.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展览工作的发展与变革[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10, 3

[2] .张玲琳, 周岚岚, 夏飞凤, 那艳, 黄蓉.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有效方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1

[3] .江冬云.基层图书馆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2

篇9: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人员配备、资金配备、软硬件条件等各方面,公共图书馆与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公共图书馆的作用还是不可轻视,它作为一个免费的文化供应场所,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的条件。如何把图书馆打造成文化服务的大众化机构,使其的职能效应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能够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是一个值得每个公共图书馆工作者去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责

纵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成长史,会发现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公共图书馆在城市与基层的发展情况,存在失衡现象。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相对较好,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由于我国广大基层群众人口比例大,而国家对于文化的投入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成正比,精神文明建设仍得不到充分的重视,长期以往,导致人口文化知识水平低。于是,从根源上解决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这一重要任务,还是要由基层公共图书馆来完成,为人民群众提供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来说,文化设施不完善、文化发展资金长期不足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几处软肋。因此,公共图书馆能否发展壮大,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是否能享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性以及国家民族长远未来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唯有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将其打造成一个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向人民群众提供所需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目的。这是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每个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深化公共图书馆改革,规范管理和服务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是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公共图书馆是一种高积累和高投入的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硬件和软件等资源来维系运转。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运转?一是要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全面完善,通过图书馆相关法规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使公共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都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加快公共图书馆的法制建设进程,还需要对公共图书馆各个运行环节都制定详细的规定,明确相关人主体地位和职责,保障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法制的框架内运行,工作人员更加专业化。二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质量,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质量就必须培养一支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化队伍。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完善馆内用人制定和培训制定,实现馆内每个员工都达到岗位专业化。三是优化管理结构,使管理更加有效。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对各种文献信息的需求。要重视公共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走近群众,延伸到农村中去。基层公共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意识,就必须要深化改革。首先是从上到下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服务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政府各级部门协作,改革传统服务理念,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图书馆事业为骨干,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文化站图书室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图书馆业务辅导帮助提高文化站图书室服务水平。其次,从实际出发,制定健全的服务体系、策略和完善的服务模式。以各基层图书馆为阵地,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辐射开来,造就出千千万万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持续地发展。

如何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更好地利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为广大群众服务,是每个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是建立公共图书馆业务辅导站。针对性辅导一名村委会文化员为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随时向图书馆反映当地村民文献需求,以便于图书馆为村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料。目前,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藏书丰富,有专门的图书相关设施及阅览室。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其建立基层图书馆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从诸多方面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提供帮助,比如技术性指导及相关技术支持、活动开展的相关策划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等等,从而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更科学化、更系统化。二是基层图书室的读者是农民,由于客观及个人主观原因,很多的农民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而阅读的习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养成的,况且农村还有一部分农民属于文盲、半文盲,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几乎不可能的。情况虽然如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民对获取各种信息、知识还是存在需求。所以,基层图书室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农民的更趋近于人性化的服务形式。比如说与当地的传媒合作,以广播电视的形式向农民播放,使农民朋友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自家小院,都能获取到基层图书馆提供的信息。

(二)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

1、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广大群众需要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公共图书馆恰恰能够提供给广大群众的一个免费方便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广大群众供给与需求上的平衡。

2、能够保障公民享有文化的权利。公共图书馆能够使公民充分享有文化的权利,全民分享现有的文化发展成果权利,共建和谐社会。

3.能够传播社会中的先进文化。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遍布整个城乡社区,为社会中先进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为基层的先进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共图书馆拥有先进文化知识和理论,为整个社会传播了一种先进的文化。

(三)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互联网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将为公共图书馆在硬件上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还将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文化共享广泛整合优秀数字资源,结合形势热点和基层读者需求,下发务农、务工、少儿节目等诸多喜欢的地方特色专题资源。多年来通过自动化网络和卫星转播等手段,充分共享优秀的信息资源,打造了一个包括地方戏曲、影视作品、专题讲座、农业专题片、文化专题片等内容为一体的多媒体资源库。它利用高科技手段,把各类公共信息资源转化成共享资源。在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动下,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公众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的便利,创新服务方式,丰富群众活动。公共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成果来加强、充实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形式,拓展服务空间,加大广大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了解。通过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中心互联网,使公共图书馆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可以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增强公共图书馆活力、改善服务,不断创新服务理念,采取一系列改善服务的措施,依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作用,公共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和服务模式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服务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改进。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更多地走进群众当中,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提高广大群众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图书馆)

上一篇:立秋祝福问候短信下一篇:2009--2010下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