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班主任工作

2024-06-23

美育与班主任工作(精选8篇)

篇1:美育与班主任工作

美育与班主任工作

内容提要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外貌、衣裳、思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 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却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

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也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加强学校美育势在必行。

目 录

内容提要„„„„„„„„„„„„„„„„„„„„„„„3

一、问 题 的 提 出„„„„„„„„„„„„„„„„„„„„5

二、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6

三、研 究 途 径„„„„„„„„„„„„„„„„„„„„„6

四、研 究 方 法„„„„„„„„„„„„„„„„„„„„„7

五、研 究 过 程:„„„„„„„„„„„„„„„„„„„„7

六、美 育 教 育 的 效 果„„„„„„„„„„„„„„„„8

七、总 结 与 反 思 „„„„„„„„„„„„„„„„„„„9 参 考 文 献 „„„„„„„„„„„„„„„„„„„„„„10

美育与班主任工作

摘要: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外貌、衣裳、思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 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学校美育虽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但是却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感受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美学家的言行都充分证明了。

而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对重知识而轻能力的教育观的否定也对我们该如何对待美育以极大的启示,特别是如今坚定地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更证明了学校美育不仅仅只是一两节美术课、音乐课,也不是个别学科的简单渗透所能替代的,而应该作为一门与德、智、体、劳既有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重要课程。加强学校美育势在必行。关键词:

一、问题的提出:

1.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为人的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我认为,最主要的为爱心、创造力、自我心理调控力这三种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潜在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以及各种日常的活动。美育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把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施行,这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宗旨。我国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蔡元培先生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教师要把美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积极付诸实施。美育是一种塑造美、创造美的教育。通过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美育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是促进青少年、儿童的高尚品德,引导他们遵循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贯彻“以德治国”方针的需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问题和新的矛盾需要解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纲要》又指出:学校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为创建新型的班集体,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实践。通过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探索出一条班集体建设的新路子。

3.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有这样的困惑,话没少谈,道理没少讲,要求没少提,可班主任工作收效甚微,有时甚至是“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无效劳动。随着中国加入WTO,外来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班集体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班主任工作亟待改革,急盼创新,这是全体教师发自内心的要求,也是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一环。

4.凸现美育功能的需要。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意义重大。为什么美育应该受到如此重视呢?这与美育的根本宗旨有关。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无疑这是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近人王国维认为,教育应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3个方面。他说:“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在我们看来,真善美不仅相互区分,而且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孔子对弟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在实施美育。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之三德”的“完全之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美育的规律,从而正确地施行学校美育。

5、中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是活生生的青少年,他们正处在人生之晨向人生之午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那纷飞的思绪、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都是生命中最优秀的特质,这些特质正好与美育的特质相契合,与处处政治灌输与说教水火不相容。保护这些特质,让这些优秀特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新时期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因此,杜绝班主任工作的机械呆板,把美育纳入班级工作中,本世纪班主任不可回避的选择。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以“以美载德、潜移默化”为主线,以“知美、情美、意美、行美”为内容,构建农村高中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体系。

2.探索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基本途径,优化实施手段,加强调节反馈,实现全面发展,形成美育渗透班主任工作中的操作体系。

3.突出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交互性,改变一成不变的说教式教育,提倡师生民主平等;突出实践性,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升华;突出创造性,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感化学生,构建班集体建设的活动体系。

4.班集体建设评估全程化,效果与过程并重,将“以美载德、以德治校”贯穿德育教育全过程,创建班集体建设评价体系。

三、研究途径:

1.美在班级,潜移默化。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保持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整洁,美化环境、充分发掘和品味自己生活空间的美丽,教育学生学会时时打扫自己的心理卫生,揩试心灵,摒弃消极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

2.美在规范,教育感化。将规范要求以美的形式呈现,从学生怕角度提出,在学生的心目中扎根,使学校德育渗透到学生心灵的深处。

3.美在活动,催人奋进。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采用生动活泼的手段,达到以德感人、以美感人,让德、美像: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实现从事事、处处、时时的目的。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法 3.运用教育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

1、对“美”要有正确、恰当的理解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阶段。这个阶段正是他们最爱美,最想表现美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因此,对“美”有一个正确、恰当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够树立一种健康、正确的“美”的观念,那么对他们今后创造完美人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需要我们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加以正确的引导。据我的观察和调查知: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着 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追求内在美。具体表现在: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 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他们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中学生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他们主要以江湖义气和“英雄主义”为特征,把广交朋友、出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还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垃圾乱丢,值日工作不肯认真去完成,怕劳动。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影响却极深,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中学生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针对这些现象,我设计了一些问题:美,究竟是什么?评价美的标准又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美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请列举和我们中学生不相符的穿着打扮、语言,行规等。你认为中学生的穿着打扮、语言,行规等应是怎样的,中学生应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美?让学生思考!同时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美的理解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有学生说:“自然就是美。”也有学生说:“双眼皮才是美。”杨贵妃时代,人人觉得胖才是美。西施时代,也有人说病态的美才是美。现代人认为健康就是美,勤俭也是美,当然孝顺更是美。而有学生认为:考试得满分才是美。也有学生说:“美就像流星一样光鲜亮丽的。”有学生说:“拥有外表的美丽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也有学生说:“外表的美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拥有一个美丽的心灵。同学们也列举了和我们中学生不相符的现象如:随着黑人音乐的流行,一些学生的穿衣也随之而变,过膝的T恤,拖地或吊裆的裤子。有些女中学生穿低胸、透明的裸背衫,超短裾,戴手钸,耳朵上耳洞二、三个;男生留长发,抽烟、酗酒、赌博、打群架、上网吧、语言粗鲁、乱扔垃圾等。主题班会上大多数同学认为:有的学生喜欢打架斗殴,且屡禁不止,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会从打架斗殴中得到什么益处或愉快,主要原因恐怕是他觉得敢于打架斗殴是一种勇敢无畏的表现,可以让别人觉得自己有面子、有风度。这说明这位学生错误地把打架斗殴看作是一种美的行为去追求。有的学生学着大人偷偷地吸烟,这也不是因为他会从中得到什么快感,而是他觉得吸烟有风度;有的学生喜欢在大家面前搞恶作剧,引起大家轰堂大笑,也是因为他觉得这样做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实现自己的价值。

2、营造以环境美为中心的班级文化

新加坡近于苛刻的环境意识不能仅仅从“洁净生活空间”的意义上去理解,实际上是用环境美环境文化来塑造国民的道德人格。一个环境脏乱差的城市,市民的素质也不会高到哪去。相反,凡去过大连的人都佩服大连洁净的环境和大连人的素质。这是因为环境美,环境文化与人格之间有必然联系。班级是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环境的美丑,环境文化的优劣,影响着学生心灵人格的好坏。所谓“环境决定人”即是此意。接新班开始,我首先着手建设以环境美为中心的 环境文化。制定了 “净、静、竞、敬”的班训:干净的卫生、安静的自习、竞争的学生氛围、文明的行为举止,这实际上也是“班级无小事”原则的体现。不准扔一块纸屑、赃物,既减少了值日生的负担,又养成了体贴别人的美德;安静的自习,既提高了学生质量,又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风气。我们学校在班级外面的走廊上种植了几株花要求同学们精心呵护它们,在同学们的呵护下,四盆小花虽不能争奇斗艳,却也是生机勃勃。在冬季寒风阵阵虽无鲜花却也立于风中斗志坚强。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不是一个装饰,或者随意涂抹应付学校检查的风景。那是一块肥沃的美育田野,那是一片广阔的思想教育海洋。在班主任计划中根据学校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我确定每月板报工作计划。如“素质教育在身边”,“健康与安全”,“毒品宣传与画报”等,同时配合“五一、五四、十一、元旦,教师节”节日专题既有文学美学性,又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实际的需要。

六、美育教育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们达到这样的共识:1.中学生的仪表美要适合自己的年龄,要适合自己的身份,还要适合自己的生活的环境。穿在身上的服装能够告诉别人自己懂不懂美术,懂不懂美学。服装是审美的亮相。服装的语言会告诉别人你欣赏审美的水平的高低。服装的语言是无声的,但是有时候是能胜于有声的。修饰打扮应以清雅素淡、大方自然、洒脱活泼为主,要显出青春的朝气和魅力。老舍先生曾说过:“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的。”还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要整洁宽松,有利于健康;要注意场合,不标新立异。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在衣镜上方挂着一幅仪表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他的一生风度仪表堪称楷模,为世人所敬仰。而目前我们有的中学生留着长发,敞着衣服,穿着松高鞋,戴着手饰,满口港台腔,嗲声嗲气,实在有悖于美。2.中学生应注意礼貌用语,注意语言的纯洁、文明,是一个人美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风度,是一种荣誉.3.美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外在美,它包括外表美和仪表美。人的外表美诸如肤色、五官、高矮、胖瘦等是天生的,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改变的;而仪表美诸如服饰、仪态、风度、言谈举止等,则反映了人的审美品味,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内在美则是指人的心灵美、人格美、精神美,包括思想、品德、学识、修养等,它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提高。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歌德说的:“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方能经久不衰。”为此中学生还应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内在美。一个人如果光有躯壳的美,而没有灵魂的美,这是假美。那么内在美可以体现在:热爱祖国,尊纪守法,追求真理,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正直诚实,不畏艰难险阻,不图个人私利等等。培根说过:“就形貌而言,自然美要胜于粉饰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的仪容之美。”

七、总结与反思 :

1. 时下校园中盛行的追星热、打游戏机热、上网聊天热、染发热及不愿穿校服、出口成“脏”等现象,都说明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行为,过去的思想教育往往局限于谈心、批评、或制定守则、规范去要求学生去做什么、禁止他们不做什么,这种做法,就好像是用脚踢汽车想它发动一样,效果不会好。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

2.美育,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让他们正确地辩别美和丑。有的学生爱着奇装异服,那是因为他(她)觉得奇装异服就是一种美,你去禁止他(她),他(她)会觉得委屈,不会接受;而你要是培养和提高了他(她)对美的认识能力,让他(她)认识到奇装异服不是一种美,而是一种丑时,他(她)就不会刻意去追求。

3.作为教育者,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使学生美的观念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美和感动。学生是孩子,有时他们虽然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但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美、创造美,也就是不一定知道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灵等美丽起来。当我们用形而上的美育去熏陶感染时,学接生的灵魂像沐浴在春风春雨中的桃李,娇艳青翠,满园芬芳。用美育进行思想教育,这是给学生的灵魂注入阳光,注入清泉,注入钙质。更新观念,提高素质,让我们用美育使班主任工作闪烁出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校德育与美育工作创新》 2.《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

3.《美育与素质教育》 作者:陈望衡 《教育研究》

篇2:美育与班主任工作

中学时期,正是青少年处于“青年期的剧变”和意识到成长为“边际公民”关键时期,这时的中学生们对于美得爱好与追求尤其强烈。担负中学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如果能够正确掌握和恰当地运用美育原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中学实际和自己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饿体会,试提出和论证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美育原则,即平等性、形象性、娱乐性、完整性。

一、中学班主任工作中美育的平等性原则

所谓平等性原则,就是要造成一种实施美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情感交流的原则。

中学普通教育与美育工作相比,与其相似之处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先由教师发出一定信息,引起学生反应,这种反应反过来再引起教师的反应。其区别是:从内容方面讲,一般教育的内容是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而美育的内容则广泛得多,而且都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从表现方式上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语言、公式和其他一些符号作媒介来交流信息,而后者却要辅以激情、想象、好奇心或具象形式来交流信息;前者大都是由教师单方向学生传递,具有一种权威性和强迫性,或者说,其中那个一方是较主动的,而另一方是较被动的;后者则不然,它不是一方向另一方说教和灌输,而是双方平等,其气氛是活跃、轻松和自由的。也就是说,用来实施美育的对象是一种类主体的对象,它同美育主体是对等的。

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一般来说,班主任愈是偏重于说教而不重视美育,往往有单向灌输的填鸭式的弊病。要改变这种状态,在教育中贯彻美育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美育需要感情为中介,班主任工作同样需要感情为纽带。这种纽带应该首先 教师抛向学生。这样,教师成为学生热爱的朋友,血色很难过成为教师友好的美育的对象,创造出彼此和谐、生动的气氛和情景。

九四年秋,我任初三班主任,一上任便宣布了几条纪律,其中有不准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等。第二天,竟有一个“胆大妄为”的学生,不仅长发未理,还穿出上下极不相称、颜色极为刺眼的衣服。我气坏了,把该生叫到办公室,当着极为老师的面怒斥:“昨天宣布纪律,你今天就犯,你。。。想干什么?”谁知他满不在乎地辩解道:“老师,冷静点,你宣布的纪律,我没有违犯。我头发长长不过女同学,衣服别人都说很好看,这是个人自由,哪本法律书上也没有说不准穿我这种衣服,不信,找出来我看看!”我说一句,他竟然回敬我三句。我更火了,彼此不欢而散。事后我想,这次教育失败,一方面是我采取的方式欠妥,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是现在的青少年审美观并不成熟,辨别不清美与不美,接受了教训,过两天,我单独将这学生叫到一边,先伸手将他帽子正一正,未扣好的扣子扣一扣,把不平整的衣服拉一拉,心平气和地从青少年追求仪表美来说起,消除他心里屏障;又从美学角度阐述了青少年应该怎样追求心灵美和仪表美,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举出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该生态度大为改变。然后,我利用仔细时间,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中学生仪表美问题讨论会,观看了有关图片、资料。我也一般集体成员的身份发了言,效果令人满意。这位学生和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对待装束发型的问题了。

同是这个班,一天,我带他们去植树,同学们都抢着干,突然,我发现一个叫李军的学生居然站在那儿悠闲自在,丝毫没有要干一番的意思。我一股怒火:“装什么样子!你看看周围同学,是一种什么精神面貌,汗流浃背;你是什么态度,怕劳动,简直象个少爷。。。。不愿劳动,就请回去。。。。”他站在那,侧目怒视我。“老师,他病了!” 一位同学对我说,我心里猛一震,“他刚才发烧还在干呢!”又一个同学告诉我。这下子,几十双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曾要求学生们实事求是,有错认

错,积极地改正自己的过失。现在,我的工作出现失误,该怎么办?

篇3:美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一、美育寓教于美的形象性可以维护班级团结

班级团结, 学生间的和谐相处, 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和爱戴就是一种美。可是这种美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这要求班主任在组建班级的过程中, 通过美的形象性让学生以理性智慧的眼睛看待班级, 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共同创建团结和谐的班级, 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心里默默地为自己的班级着想。班主任可以搜集一些班级团结和谐的案例, 通过绘声绘色的形象化的语言来讲述案例中的故事。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 以生动形象的听觉、视觉效果感染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班级团结和谐这种美的熏陶, 促使学生将团结和谐的班级形象定格于自己的心中, 成为全班学生一个共同的美好的愿望。

学生这种对美好事物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正是维护班级团结和谐的内在动力。当学生有了这个共同的美好的心愿以后, 会把各自的心愿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 心往一起想, 力往一处使, 班级团结和谐的一幕会很快实现。而且只要学生心里获得班级团结和谐的美的享受, 团结、和谐、友爱、奋进的班级氛围会经久不衰。

二、美育寓教于情的情感性可以净化学生心灵

美育自身就是情感的教育, 但是美育的情感教育并不是说教, 而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情感的积淀。德国美学家希勒早就意识到, 美育可以完善人性、完美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如果不能正常满足情感的需要, 那么他的人格发展就会遇到障碍, 心灵世界也将随之扭曲。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动力作用。美育的作用就在于完善正常人的情感, 培养人对假恶丑的恐惧感、憎恶感, 对真善美的同情感、亲近感和共鸣感。

学生是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人, 正需要在情感上和心灵上得到完善和完美, 而且, 学生正处于多元化社会和教育的转型期, 形形色色的社会新生事物不断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 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中的特殊教师队伍, 一定要抓好每一个环节, 培养我们学生的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情感, 远离邪恶、冷漠、偏激、固执、腐朽是多么重要的任务。而在这个过程中, 美育恰恰可以达到以情动人、寓理于情的教育效果。以社会生活中同龄人美好心灵的故事, 以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心灵世界得到净化, 得到美化, 促使学生心中产生一种美感, 从而超越了世俗情感, 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美育寓教于乐的感染性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给工作中的人们很少有喘气的机会, 也给教育工作者以无穷的紧迫感。并且, 应试教育已使学生身心疲惫, 致使学生怕进学校、怕见老师、怕做作业, 课堂气氛僵硬死板, 学生心情沉重而紧张。作为教育工作中的班主任, 不能任随学生的这种恶势蔓延, 要及早遏制这种不良的现象, 要让学生把学校当作自己生活学习的乐园, 要给学生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生活氛围。那么, 班主任利用美育寓教于乐的感染性可以给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学习生活氛围。

在班级工作中, 班主任要用自己美的形象, 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感染学生, 使学生心灵世界产生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然后从学习反面多给学生以成就感, 让成就感来促使学生甩掉心中的沉重感和紧张感, 从而使内心变得轻松而愉悦, 变得自信自强。

心中有了成就带来的美感, 学生心灵才会轻松、才会快乐。所以在这种美的感染下, 学习才能保持永恒的兴趣, 学才会有所成。

综上所述, 美育在班主任工作中, 对维护班级团结和谐, 美化学生心灵,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着极其特殊的作用。班级团结, 班级才会有生命力。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是教育的核心, 保持永恒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成功的表现。因此, 在班主任的整个工作过程中, 美育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修俊雅主编, 《美育教程》, 民族出版社

[2].李学农主编, 《班主任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4:浅析班主任与美育教育

摘 要:班主任在班上实施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教育既包括向学生讲授美育基础知识,也包括对学生进行感受美的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班主任;美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79-01

班主任在班上实施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教育既包括向学生讲授美育基础知识,也包括对学生进行感受美的能力的培养。在班上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

一、讲授美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我从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习美育知识为主,以感受美的实践活动为辅,让学生从美的理性认识走向美的感性认识。在整个班级活动过程中主要通过认识和感受艺术美、自然美来使学生们受到美育教育。

我经常带学生在校园里的花坛边,野外的大自然中,感受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结合自然美来给学生讲授有关美育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然美,热爱自然美。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景不仅让我们身心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还是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生动教材。

在生活中,人性美、人格美是社会美的的中心内容。我从小学生爱英雄、爱美的心理出发,主抓社会美中的人性美、人格美教育。在班会课中我从毛泽东主席的生活仪表谈起。毛主席不论穿旧衣,还是穿新衣,总是那样的整洁、落落大方、精神饱满,从而体现了他朴素的伟大人格,是中华民族完美形象的典范。结合我班部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乱花钱,摆阔气,赶时髦,着装不整洁,让其反思在仪表修养上的不足。

实施美育的另一重要途径是感受艺术美。例如:美术课上的美术作品、美术图片、学校的布局、教室的布置、学习园地的布置、黑板报的设计、老师的板书设计、作业书写······这些都是我让学生感受艺术美的实例。

通过以上活动的实施,增加了学生对美的理解、认识。我班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举止文明了,穿着整洁了,仪表端庄了,队列整齐了,书写规范了,卷面干净了。

二、以美育为中心,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中心,就是培养学生鉴别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在班队活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突出这个重点,这样才能保证美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过程中,我以《小学生美育》为基本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鉴赏美的方法、途径。同时我在讲授“美”中注意自身美的示范作用,用我的学识、道德、情操、仪表、教态、语言来对学生健康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形成影响。

在我们班上有部分同学是留守学生,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有好的学习资料不愿外借,对别人的学习请教也漠不关心,捡到东西也不上交。针对这种现象,我在班上开展了“集体美与个人美”的主题班会。在会上我着重表扬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给成绩差的同学辅导学习,带病坚持学习、打扫清洁······的同学。大家认识到了美的行为应该是集体美与个人美密切相连的,不美的行为应该受到大家的谴责。从此,我班逐渐形成了团结、向上、勤学、守纪的优良班风,多次受到了学校的表彰,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集体。

美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我从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出发,重点抓“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美化”。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清洁美化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用辛勤劳动换来了优美、干净舒心的环境。到敬老院服务做到了语言美、行为美。我班学生在美化校园、参加迎评创卫中的表现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社会的赞扬。

篇5:班主任要做美育的有心人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实施美育的最得力、最重要的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直接性、参与性和身教性的特殊教育作用。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做美育的有心人。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让美成为孩子的习惯

美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美。但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是有限的,浅显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引导学生去发现,尤其是在对自然美的观赏中应引导学生的审美注意力:把听到的、看到的一些美的现象、美的行为,在班内进行分享,说一说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我班有位小明同学,父母离异,奶奶身患癌症,生活非常困难,平时的家庭教育跟不上,行为习惯就更不用说了。但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我刚到校,在门房签到,身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是我们班的小明同学,他面带微笑的问了一声:“老师早上好。”在走向班级的途中,在与小明相距10米远的地方,我看见他捡起面前的几片废纸,跑向了垃圾桶。

早自习后,我把发生的事情讲给了全班同学听,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他讲礼貌、讲卫生的行为是美的。

我还对小明进行了奖励:一支铅笔和一张笑脸贴画。随后,我又让孩子们将这件事的过程写了下来,从此,小明成了班里讲礼貌、讲卫生的标兵。

此后,每天孩子们到校第一件事就是主动问老师好,回家解散路队时,不停的给老师再见,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只要见到垃圾就会有学生主动捡起来。

二、以身作则传递美,让美走进孩子心中

班主任的举手投足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久而久之,班主任美的行为就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和标准,就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净化学生的灵魂。

在一个周末的傍晚,我搭乘出租车回家,在出租车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有身份证、银行卡、还有三百元现金,为了快速找到失主,我选择将捡到的钱包送到了古城派出所……

第二天到校后,正好上课要教学生学写日记,于是我将捡钱包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呈现在了大屏幕上,并告诉学生这是发生在老师身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课堂上,孩子们不仅知道写日记要写有意义、印象深刻的事,还明白了拾金不昧是一种美德。

课下学生们都围着我说:“老师,你真棒!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此,拾金不昧的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中,学生只要在班里捡到物品、钱都会主动放在讲桌上的失物箱,在班外捡到的就和班干部一起交到学校的失物招领处,等待失主的认领。

三、积极营造育美氛围,让审美丰富孩子的情感

教育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多方面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作为班主任要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美育。

家长在美育教育中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我们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利用召开家长会、家委会开展的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积极鼓励家委会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如少年宫、图书馆等作用,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美育网络。

四、引导学生创造美,让美融入孩子的生活

作为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以美的标准把教室内的桌凳,卫生工具等摆放得整整齐齐,把教室内的宣传栏、学习栏、名言条幅布置得匀称、悦目,还可以在窗台上摆放学生的优秀绘画作品,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创造美,学会自觉地维护美,不仅培养起学生爱护公物和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休息,以无声的语言塑造着学生的心灵。

针对班内学生下课在楼道或走廊大喊大叫、你追我跑、吃零食的问题,利用班会课我组织学生讨论:这些现象美不美?怎样做才美?

经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在公共场所“悄悄说话、慢慢走路、不说脏话、不吃零食。”就是美的行为。自此这十六个字就出现在班里最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学生把美记在心里。

同时,安排小小监督员责任到人,对班里吃零食、说脏话的同学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其纠正,对不主动纠正的,反映给老师,再进行说服教育。或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规范学生的行为。

此外,我鼓励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手工创意作品:各种各样的毛线编织娃娃,在美术老师的协助下,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墙壁上进行班级文化布置,让孩子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美。

篇6:美育与班主任工作

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支柱,其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体育和美育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和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质体”的教育规律.曾繁仁 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 [期刊论文]-齐鲁学刊2003(02)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关系到人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安排生活并实现自身的美化。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爱美是人的本性,但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能力要通过美育的培养而形成。体育是力与美的结合,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体育的美育要从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出发,具体应该抓好以下方面。

1.提高体育教师的美学修养。要做到体育与美育有机融合,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养至关重要。首先,体育教师应该培养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审美常识,具备审美能力。其次,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应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动的高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思想的进步、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样教师的活动本身就成了审美的对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次,应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讲授一些基础的美学知识,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在示范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达到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目的,使他们体验参与的快乐,为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也是“课标”所提出的要求。体育教学要鼓励学生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并将内心体验的美和外形观察的美结合起来。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有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其自身就应该是一个具有感知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人,具有健美体格的人。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教学是使人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学生是通过体育实践来提高自身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体育课是有条件表现形体美和运动技术美的,然而高超技术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一个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动者通过运动来体验运动感觉、运动能力和审美感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如武术课应该体现攻防练习的特点,教学中可组织学生2人一组进行攻防练习,同时进行武德教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很快掌握运动技术,实现体育的技术美。因此,结合实际精心设计适宜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实现体美结合,创造体育美的重要因素。

3.充实体育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美的意识。学校体育教学应在传授体育知识和进行运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教学内容,如,体操课教学,在完成简单技巧练习的同时,教师尽可能地介绍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并做出优美的示范,使学生认识体育的美,并在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了解到:第一,身体的健康美包括健壮的身躯,发育健全的肌肉、端庄的五官、标准健康的姿势。第二,精神的健康美表现为性格健康的美,包括丰富的感情、刚强的意志、发达的智力、良好的道德。第三,行为美是社会公德的美,它包括光明正大、遵守礼仪、强烈的责任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团结合作等体育精神。第四,运动技术美是在篮球、足球等多种竞技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美。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美的意识和修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体育美育

一、学院注重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身心的培养

我院十分重视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规范,对学生体育课出勤率要求严格,一年级开设了体育普修课,二年级开设了体育专项课,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欣赏能力,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学生体质符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

我院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的组织练习。近3学年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10年为94.3%,2011年为97.3),高于85%的合格要求。

三、群众性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由学院、专业、各类体育协会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具有良好地开展体育锻炼传统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美学修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新生杯球类比赛、拔河比赛、长跑等活动已经形成规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热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此外,各专业班级还经常组织一些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羽毛球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排球赛、体育趣味娱乐赛等活动,这类活动每学年有数十次之多,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体育锻炼意识。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快乐成才 2006年以来,我院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使我院心理咨询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院每年为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建立心理档案,近3学年,共接待学生心理方面的来访百余次,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推荐治疗20余人次。通过咨询,为学生解决了人际关系、学习问题、就业压力、情感困惑等系列问题。此外,学院还结合每年5.25心理健康节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心理电影,展出心理图片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试方法,要求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会成员,随时掌握学生情况,有效避免了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美育活动是艺术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艺术品质,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大学生各项美育活动的基本理念。近3年来,我院重视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内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身心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生文艺演出和艺术比赛、大学生艺术节,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今已初步形成学生积极课外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的喜人局面。

一、搭建美育教育平台,开办多门艺术类选修课

琼州学院不断通过各种措施规范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加强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保证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2008年至今,我院学生共选修的艺术类公共课程达20余门类,2000余人次,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依托学生社团多次举办文艺和艺术活动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载体,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学院独特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院虽然未建立艺术类学生社团,但从2008年至今,我院社团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比如通过和艺术类社团联合,组织艺术类社团活动达20余次。“展现风采树立榜样”学生个人风采展、“心灵驿站之天访夜谈”、“心灵驿站之心灵对对碰”、“青春奉献,感动海南”征文比赛等活动,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感受,发扬了学生对青春的感悟和激情。

三、通过校园艺术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院通过参加每年学校举办艺术节的契机,以“树形象,立品牌”为重点,以艺术节、主题月、文化周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每一届艺术节活动都更加强调时代性,加入新元素,力求使艺术节更具生命力。

四、群众性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高

篇7:美育工作计划

本学期学校艺术和科技教育工作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为主线;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措施,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学校的美育工作以《全国科技、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海淀区校外教育工作要点》为工作指导,根据上级精神,以学校工作计划为工作原则,进一步规范管理,力争使美育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二、务实开展艺术教育工作

深入贯彻实施《学校艺术教育规程》,按照国家规定配齐艺术教师,按要求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认真开展学校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推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建设并发挥其辐射作用。

学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不断扩展和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促进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做好高中艺术生梯队管理、视导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市、区各项艺术比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1、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延展课堂教学时空的重要渠道,也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目前,名目繁多、良莠不齐的活动较多,所以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组织艺术活动,起到艺术教育导向,协调学科之间的关系的作用,办好”三团一社“。

2、开展好”快乐实践之旅活动“本学期与各年级组协商开展的系列的科技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3、要建设好学校的艺术队伍,将平时的培优工作做到位,打造优秀节目,作好参赛准备。

4、口琴器乐教学是我校的传统艺术项目,组织口琴乐团参加海淀区器乐合奏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5、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与学校图书馆配合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增强读写工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适时组织开展有奖征文、演讲及讲故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读书活动的趣味性。

6、切实开展课外小组活动。

7、组织好学校的运动会。

篇8:美育与班主任工作

美育之花在八闽大地孕育与绽放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对美的执着追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部署;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近年来,各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将《意见》精神转化为改进美育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具体项目,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政府统筹,抓住主要环节,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创新机制激活学校美育系统推进力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曾经是学校美育的鲜明写照。因为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导致美育课程沦为主课的“配菜”,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统筹整合、协同推进学校美育的机制更是无从谈起。

问题出现在哪儿,就从哪儿下手解决,《意见》给了学校美育这样的思路和底气。因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美育是必须破解的难题、必须补齐的短板。

《意见》印发后,教育部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中宣部等有关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大中小学教师以及专家代表参加,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组织专家赴各地开展政策解读和宣讲,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抓好贯彻落实。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的启动,更是为各地各学校层层落实国家部署找到了抓手。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委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对全国及31个省份的学校美育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帮助各地摸清家底,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指导各地拿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美育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

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意见》印发一年来,各地将《意见》精神转化为改进美育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具体项目,有实招,见实效,美育推进机制初步形成,美育评价制度基本建立。

遵循美育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逐步构建,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形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合力,发挥了良好的综合育人功效。

北京市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外活动计划,推动高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小学美育发展的高质量实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美育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上海市依托上海学生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戏剧团、校园电影院线,组建各类艺术联盟,鼓励文化系统选派优秀文艺工作者参与美育支教志愿服务项目。江苏、山东、重庆、四川等地开发利用社会美育资源,积极推动各级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免费向大中小学生开放。

去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分别从学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三个维度,对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进行立体评价,为监测评价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及其效果提供重要手段。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份确定了102个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

学校美育评价制度的基本建立,为美育的改革发展拓展了空间。江苏省正在探索将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素质报告书,将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将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并作为高考艺术专业录取依据。到2020年,江苏省小学和初中美育教师、中职教师比例将分别不低于60%、80%,实施《江苏省中小学音乐(舞蹈)、美术教师职业技能标准》。

课程建设撬动学校美育体系化思维

学校美育好不好,要拿课程来说话。为了让更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美的体验,各地可谓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目标就是让学校美育的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改革更加深化。

北京、上海、甘肃等省份正在构架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山东省探索建立大中小学贯通的美育课程“超市”,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四川省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为中小学校的兴趣课、普通高校的选修课、艺术专业院校的必修课。福建省着力提升美育教学质量,每年举办一次全省大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一次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艺术优质课展示和高校公共艺术精品课程展示活动。

美育课程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学校美育师资队伍的强力支撑。曾经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的美育教师,如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教育部积极支持和引导各地通过统筹整合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和社会美育资源,采取有力措施补充美育教师,提高教师素质。

山东省要求各县(市、区)级政府依托短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提出在两年内以学区为单位配齐专职美育教师,推行美育教师走教,所需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将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纳入免费师范生培养范围,鼓励成立校级美育协作区。

甘肃省将采取有效措施让学非所用或兼任其他学科教学的美育教师归岗,美育教师自然减员空出编制全部用于招录美育教师,其他教师自然减员空出编制优先补充缺额美育教师,提升特岗计划招录美育教师比例到30%。2016年起要求全省所有县(区)各组建一个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2017年启动援教工作,形成纵横校内外互为支撑的美育运行机制。

福建省要求各地每年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划出15%以上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将乡村学校新任美育教师列入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实施范围,公开招募退休美育教师到乡村支教,引导城镇学校美育教师到乡村任教,支持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到乡村学校顶岗实习。

据统计,2005年至2015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教师数量由43.47万人增加到66.4万人,增幅53%,美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5.2%增加到6.1%。普通高校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与此同时,学校美育重点项目成效显著,在全国31个省份建立126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为改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薄弱状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体育艺术2+1项目、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创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都为广大师生搭建了参与审美实践的平台。

保障升级点燃学校美育普惠之光

黑龙江省富裕县是省级贫困县,也是全省最后一个通过“两基”验收的县,教育发展一度困难重重。但在“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要加速发展教育”的思路下,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建设标准化学校,仅学校艺术教育专项经费便投入360多万元,保证艺术教育的基础设备、图书资料、教师队伍、教学与活动增长的需要。

重庆市铜梁区与黑龙江省富裕县有着相似的经历。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5500元。近两年,铜梁区委、区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50万元艺术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功能室建设。2013年度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增添音乐室43间、美术室33间。目前,全区92所中小学中,77所达到音乐艺术设备一类标准,69所达到美术艺术设备一类标准。

中小学艺术专用教室的配备率大幅度提高,艺术教学器材与课外活动场地的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是学校美育条件保障显著改善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美育教学条件装备水平,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江苏省将音体美教学器材配备纳入全省“改薄”项目规划,配套资金12亿元。四川省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将艺术教学器材配备、场地建设作为主要指标任务,纳入对市(州)教育局的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山东省临朐县2008年启动“校校有钢琴”和“乐器进校园”计划,为全县153所中小学、43个教学点配备了钢琴、架子鼓等大型乐器,实现大型乐器全覆盖。

据统计,2005年至2015年,全国小学阶段学校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0.9%提高到67.7%,初中阶段学校艺术器材达标率由55.4%提高到82.2%,均提高了26.8个百分点。

保障条件的换代升级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学校美育受惠群体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审美素养明显提高。从2006年起,每年对200余所普通高校一年级新生美育调查表明,近3年,近80%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正规艺术课堂教学,62%的学生参与了学校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33%的学生掌握一定艺术技能,67%的学生具备一定艺术鉴赏能力。

(本文转自2016年08月30日《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教育局机关支部委员分工下一篇:乡镇法治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