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2024-07-26

读“学问”的故事作文(共18篇)

篇1: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读“学问”的故事

临泽县五三小学二(1)班 王辉辉

今天,我读了《学问的故事》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文章中写到,大儿子要了一个“学”字,就埋头苦学,从不向别人请教;二儿子要了一个“问”字,就只问不学。他们的成绩都不理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学不问和只问不学都是不行的。我们一定要有学有问,这样我们的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指导教师:田君兰)

篇2: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读《养花的学问》有感作文

读《养花的学问》有感甘肃省华亭县东华小学四年级一班    周嘉璇     744100读了《养花的学问》这篇文章,使我明白:对花草,要“舍得修剪”,这样才有利于花草的生长。以前作者种花,从来舍不得去修剪它们,觉得那些花花草草每长多一点不容易,即使长成歪花裂枣的`模样也是一种自然美,固执地认为修剪等同于摧残。有一次作者正在家里修剪花草,一个朋友来找作者。他见作者修剪花草如绣花,实在看不下去了,抢下剪刀要教作者,三下五除二,把作者的金钱草剃成了寸头。果然事隔几天,一株株小幼苗就冒了出来,快速地成长着,茎粗壮挺直,叶大且色润,很快就长成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样子,碎碎娇巧的黄绿色小花更是可爱。其实人生的很多时候也是如此,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就要适当地放弃另一些东西,有舍才有得,如果不舍得放弃,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我们何不试着舍弃一片叶子,也许会得到一片森林。指导老师:李洋简评: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篇3: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1)在范文的欣赏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想象空间。

(2)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大胆想象,既合理又有创意地编写童话故事。

(3)在互动交流中让所编的故事更有意义,叙述更清楚,语句更通顺。

二、课前准备

收集和阅读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

三、教学过程

1. 打开想象思维

师:同学们,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体现,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间的一切。”( 课件出示名言,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今天,我想考考你们(师在黑板上画“~~~”),看到它, 你联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厕所里爬来爬去的蛆虫,师纠正念qū第一声。

生:我想到了奶奶额头的皱纹。

生:我想到了波浪起伏的水面。

师: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确实很丰富。今天就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创编童话。(出示课题《创编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名言,让孩子们知道想象力的重要,然后又通过一串波浪线打开孩子们的想象思维,激发孩子们想象的兴趣。为后面的创编童话, 想象故事埋下伏笔。

2. 走入童话世界

(1)回忆童话故事,了解童话的特点。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陶罐和铁灌》《狮子和鹿》等童话故事,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可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冷漠。

生:《陶罐和铁罐》中铁罐的遭遇让我印象深刻,使我知道做人不能太傲慢。

生:《狮子和鹿》它们能说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言语中我概括出童话有这样的特点:拟人化、讲道理、学知识。

(2)聆听童话故事,感受童话的魅力。师:我给你们带来一篇《七色花》童话故事,请你仔细聆听。

师:故事中珍妮运用七色花做这么多事,如果是你,你想用七色花做哪些事?

生1:我要用七色花为我变许多许多的故事书,让我有书可看。

生2:我想让我妈妈的咳嗽快点好起来。

设计意图:将童话般的想象、神奇的魔力运用到课堂上,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习作欲望,写是在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3)细读童话片段,体会写作方法。课件出示:受尽欺负的丑小鸭伤心地来到河边,眼巴巴地望着天上自由自在飞翔的美丽的白天鹅,不由得惊呆了,它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能和它们一起飞该多好哇!”

师: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当时丑小鸭的孤独。

师:我把红字部分去掉,你们再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师:是呀,加上红字这段话不仅抓住了丑小鸭的动作、语言、神态, 心里进行描写,而且用词十分丰富, 让我们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可怜、孤独, 无助和凄惨。

设计意图:通过这则童话片段让学生明白童话具有夸张、拟人、想象等特点,需要“惟妙惟肖原生态”的写法。

3. 编写童话故事

(1)童话的想象思维是非常丰富的,童话故事的取材也可以是广泛的。可以改写课文内容自由想象,也可以根据不同事物创编想象。

师:我给大家带来这样的题目: 请以“猫”“老鼠”“铃铛”为组合内容, 创编一个童话故事,注意故事情节既合理又有创意,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思考这些事物的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要把几个事物创编成童话,就要先确定这些事物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联系,然后经过大胆地想象, 先确定主题思想,然后设计出合理的故事情节。

接下来,请小组合作,任意选择一组词语或自主拟题创编童话。

①狼兔子森林

②猫老鼠铃铛

(2)学生自由选择题材,自由发挥想象,动笔写童话。(播放舒缓音乐)

(3)故事反馈赏析。学生四人一小组,互相批改。最后由老师选三篇不同的取材,现场交流,他们哪些语句写得好,哪些语句写得不够,哪个故事情节写得很精彩,你有没有比他更有趣的故事情节呢?

篇4:读故事的老师

前几日带学生到中心校参加一个演讲活动,刚走进活动大厅,就有几个学生围过来和我打招呼。我很惊讶,忙问:“你们认识我?”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你就是那个给我们讲故事的老师呀!”我更奇怪了,仔细询问后才明白,原来这几个孩子是我两年前支教的那所学校的学生。当时我带五年级语文兼三、四年级的美术。因本人对美术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所以课上得总是很粗糙,每节课都有许多空余时间,于是我便利用这些时间给孩子们读课外书。没想到孩子们都那么爱听我读故事,每次上美术课,他们都催我上快点上快点,好多留一点时间听故事。自然,每次他们都听得特别入神,常常下课铃响了很久,他们还沉浸在故事里,久久不愿出去玩。而我给三、四年级读故事的新闻也很快在校园内传开了,其他班同学那个羡慕嫉妒恨呀!一些胆大的孩子在校园内遇到我,都会满怀期待地问:“老师,你什么时候也给我们上节课呀?”从教这么多年,学生教了一茬又一茬,从没遇到学生对我的课如此期待,当然,也从没遇到学生仅仅因为几本课外书而深深记得我。

兴奋之余,我不由想起自己曾在几个班级做的课外读物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104人中,28人无一本课外书,有1-2本的48人,有3-4本的22人,有5本以上课外书的仅6人。他们所列的课外书书单也极为单调,大多为《唐诗300首》《三字经》《脑筋急转弯》或各类作文选,许多经典儿童读物他们听都没听说过。这个结果可以用令人震惊来形容。

一边是孩子们对课外书的极度渴望,一边是令人痛心的课外阅读量,是什么造成这么大的反差呢?仔细调查后我发现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缺乏书籍来源。对城里孩子来说,即使自己不买课外书,一样有丰富的书籍可读,学校图书室有的是大量图书。可对广大偏僻地区的孩子来说,图书室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梦,而让孩子们自己掏钱买课外书更是天方夜谭。

二、缺乏教师和家长的引领。对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学校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可我们学校的现状怎样呢?首先,许多教师没有读书的习惯和爱好,又如何引领孩子一起读书?其次,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大多数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孩子们整天被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试卷压得喘不过气,何来时间和兴趣读书?又有哪位老师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立竿不见影的课外阅读上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童年的阅读会影响一生!没有阅读的思维是迟钝的,没有阅读的精神是贫乏的,没有阅读的思想是愚昧的,没有阅读的灵魂是干枯的,没有阅读的行为是野蛮的。我很难相信,一个从不阅读的人,长大后会有敏捷的思维,会有睿智的头脑,会有进步的思想,会有温润的灵魂,会有优雅的举止。阅读,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跟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息息相关。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

可,有几个老师愿意做那个“读故事的老师”呢?

(作者单位:安徽霍邱县宋店乡看湖小学)

篇5:学问的故事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从前,有一位老人很有学问。他的房间里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学问”两个字。老人死了以后,他的`两个儿子把匾分成了两半。哥哥拿了个“学”字,从早到晚,只是读书,从不提问。弟弟拿了个“问”字,专门提问,却不读书。日子长了,两个人学得稀里糊涂。后来,兄弟俩想起了父亲生前对他们的教导:学问,学问,要学又问。

(1)“从前,有一位老人很有学问”一句的“学问”可理解为。短文中还有一处“学问”的意思与此相同,请用横线画出来。

(2)老人在房间里挂了一块写有“学问”两个大字的匾,意思是。

(3)后来,兄弟两人学得稀里糊涂,这是因为 。

参考答案:

(1)知识 学问,学问,要学又问。

(2)学习既要学又要问才能有收获。

篇6:哲理故事:照镜子的学问

小学生作文大全

有的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沾染上灰尘。

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的灰头灰脸,没人愿与其为伍。

每天照一次镜子的是强者,每天照十次镜子的是弱者,十天也不照一次镜子的是愚者。

篇7: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读《从钱学森身上寻找“钱学森学问”》有感

当要写读后感的时候,我往往会想着随便应付就好了,但是读了《从钱学森身上寻找“钱学森学问”》这篇文献,我仿佛发现了好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尽管这其中仍有一些雷同的观点,但是懂得思考就是创新所需要的一种能力。

文章开篇就是钱学森老先生的经典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社会上的很多人都已经回答过了,而且是从各个方面仔细的去分析,所以出于这个原因,我只想谈的是:什么是杰出的人才?是那些整天抱着书泡在教室或图书馆的人吗?是那些平时不在学习上花心思,临考试的时候抱佛脚就可以考得很好的人吗?读完钱老对师大附中的回忆时,我觉得会创新的人就是杰出的人才。创新的人是灵活的、有逻辑思维和善于总结的人,并且他们不只会抱着理论知识高谈阔论,忽视实际操作。钱老曾多次提到,一个具有创新品格的人,他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要达到一种平衡,不可能一个逻辑思维很强而形象思维很差的人具有创新能力。我们都把钱老看成一个杰出的人,是因为钱老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拿捏得当,从而具有了创新能力,为世人所景仰。杰出的人知道主次之分,哪些内容该掌握,哪些内容可以暂且搁置,对于这些他们都是心里有数的,并不会对所有的知识盲目地掌握,否则完完全全地失去了学习上的主见,是很难有创新的。因此,当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杰出的人才时,我们才能够知道现而今我们学校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缺乏了什么,往后应该朝着哪些方向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再者是钱老提出的整体思想,我觉得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整体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依靠集体而存在的.,个人力量微不足道,即使有时候看起来是一个人完成的事情其实凝聚了各种力量。在钱老的这一思想中包含了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想。在我看来,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棘手的问题,用系统优化的办法去处理是再好不过的了。所谓系统优化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功能和性质;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科之间是相通的,而文献中也提到提到钱老曾经在加州理工学院创办过“系统学讨论班”,这样的班不只是用来研究理工知识,而且涉及哲学,信息学等科目,范围广泛,足以打开学生的视野,这也正好印证了系统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国内,大部分高中在高一就开始分文理科进行学习,学业水平测试过后几乎是文科生只专注于文科学习,理科生只专注于理工科,到最后仿佛是文理科“老死不相往来”,不利于学生跨学科、大思维、多碰撞地进行系统控制的研究,所以还是回到钱老原来的那个问题,我们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那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范围很狭窄,并且没有把研究学问放在第一,教学方式大都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课堂课后没有学术研究的氛围;而在研究学问时又不习惯于在一个大的背景下进行,如此这般,在学术上的观点就容易片面,还谈何杰出与创新。所以系统思想在学术创新这一方面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要想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意识,带领他们掌握系统科学的理论,以便他们在往后的学术创作上能胜人一筹,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水平。

在阅读中,我还关注到钱老对当今教师的期望。他说,培养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教书,而现实情况是大学老师几乎是以带领学生完成论文,实现大项目为主,忽视学生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建好学术研究这栋大楼的地基,没有地基,摩天大楼总会在人们不察觉的一天倒塌。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由于对各种课程和学术研讨尚未深入涉足,似乎对这样的现实感触不深,但是作为一个师范生来说,钱老的这一期望其实是在向我们敲响警钟,警惕我们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要更懂得扎实学生的基础教育,并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学术创新的活跃气氛,让学生不在学习上急于求成,形成刻苦专研的好习惯。

篇8: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人生

首先是对作者的理解,杨沫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在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是一本自传式的小说。杨沫在十六岁时被母亲强迫嫁给一个国民党军官。杨沫对包办婚姻,她毅然反抗,就跑回西山的学校。至此杨沫母亲断绝了对她的一切供给。在河北香河教书时,杨沫结识了北京大学的一位学生玄。1932年她与玄相爱同居,住在北京沙滩一带一个小公寓里,靠玄家里寄来的少许钱维持生活。杨沫不甘于琐碎的家庭生活,由此精神经常陷入空虚和苦闷。1933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成了杨沫苦闷生活的转折。春节除夕夜,杨沫来到小妹白杨的公寓。那里聚集着十几位东北流亡青年。这些人都是大学生,共产党外围组织“剧联”成员,也有共产党员。她被他们的奋斗昂扬的精神感染了。而在她的家庭里,共产主义的崇拜者和胡适的崇拜者闹起了矛盾。杨沫为了摆脱束缚,四处奔波寻找工作。那几年,杨沫多是住在小公寓里,为的是便于到北京大学旁听,坚持学习。此时的杨沫,被共产主义学说吸引,她甚至到狱中去看望被捕的共产党员,为他们做些事,她的《青春之歌》就是在这个时候写出的。

《青春之歌》中的青年们如同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中国大地上谱出一曲动人、激昂的青春乐曲,在20世纪上半世纪青春躁动的中国,他们将自己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他们肆意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他们用汗与血去追寻光明。

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逐渐觉醒成长的人物,这一艺术形象是在苦的革命活动和曲折的锻炼改造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刚开始,她是一个逃出封建家庭,寻找个人出路的失业青年。她生长在官僚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自己也受到地主异母的百般凌辱和虐待,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孤僻执拗、倔强的反抗性格。为了反抗不幸的命运,她毅然离开了罪恶的家庭,走向社会寻找“自己养活自己”的生活出路。然而“刚刚逃出了那个要扼杀她的黑暗腐朽的家庭牢笼,想不到又走进了一个更黑暗、更腐朽、张大血口要吞噬她的社会”。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她既不甘屈服,又无力抗争,想以自杀作为反抗。这种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女性知识分子,在黑暗的旧社会生活没有出路和个人反抗的软弱无力。

《青春之歌》塑造了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艺术典型,坚持从实际生活出发,真实的描写她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及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作品在描写她的不幸遭遇,揭露黑暗现实的同时,细致地描绘了她在黑暗现实中特有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她同余永泽从爱恋到同居的过程,是小说的重要情节,比较充分的暴露出她的幼稚、狂热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正是一般脱离革命实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通病,它决定了她锻炼改造过程的艰巨和曲折。林道静的探索和追求,只有遇到了党,投入时代的洪流,才算找到真正的出路,因而她艰苦曲折的成长过程,始终是放在革命斗争的活动中来展现的,处处突出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小说通过她两次巧遇卢嘉川而被引导加入爱国学生运动的偶然事件,反映了时代召唤青年的历史必然性。思想上的初步觉醒,使她看清了余永泽的真面目以及和他一起生活的庸俗,决心与之决裂;但真的要分手时,却又感到若有所失。在党的引导和时代的推动下,她还是迈出了第一步。小说一方面描写林道静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深入农村开展工作,坚持狱中斗争和领导北大学生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表现她献身革命的勇气、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政治上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又通过一些典型情节和细节,有层次地描写了她在锻炼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和反复,使人物身上因负担的沉重和自觉改造的坚决和盘托出,新旧思想的消长过程清晰可辨,反复揭示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改掉阶级的劣根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非经长期的斗争锻炼和痛苦磨炼不可,就是入了党也不能停止这个磨炼的过程。正因为小说写出了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才使林道静这个三十年代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具有较深的典型意义。人们从林道静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中,既看到党的教育和革命理论的指引作用,又看到她本人的主观努力和自觉改造;正是二者的结合,才使她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就会为他们的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而欢欣,但是,用我们这个年代的眼光去理解,不免要落入空喊口号的俗套。今天,老师放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在观看的时候总会不时地传来一阵阵笑声,不知道是我已把自己融入了故事中,还是我没有这个时代的“乐观”精神。我总觉得那一阵阵笑声是多么刺耳,可是这也不能说我自己有多么义愤填膺,只是感觉同龄的我们少了很多东西。可是少了什么呢?突然想起很多同学说的:这是一个没有理想的时代,我们的理想都在大学里被扼杀了!扼杀!好恐怖的字眼,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笑他们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梦想,可是回头看看自己,谁又在笑我们呢!我们说自己实在不想喊口号,于是我们什么都不想了,我们甚至还承认了自己,没有理想的时代!

理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可是,我们很多人却说没有梦想了,看了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我们不能没有梦,有梦才有飞翔的动力,有幸生活在当代,我们没有办法亲身体会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的青年们是如何抱着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可以献出生命的事业里去的,可是我们知道至少他们都怀着共同的梦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们义无反顾。今天的我们,我们的共同梦想是什么,在这个可以说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里,我们该怎么坚守自己的信念,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做好自己,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需要我们谨慎思索的。所以,读完《青春之歌》,我最深的体会是:人,要认识你自己!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人,必须认识你自己!人,能够认识你自己!

篇9:暑假,读名人的故事

在心灵的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凿开不竭的泉源?

请看,这些在人类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达芬奇、塞万提斯、爱因斯坦、凡尔纳、玛丽·居里、莎士比亚、圣·埃克苏佩里、莫扎特、梵高、毕加索……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有着怎么的故事呢?他们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那就让“彩图世界名人成长记录”系列图书告诉你吧!这是一套来自西班牙的成长励志类人物传记丛书,由明天出版社引进出版。和以往以第三人称写的传记不同,它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的精彩生活和非凡成就,更加亲切,令你感同身受。书的内容不仅丰富,里面的插图也极富时代特色,图文并茂,让人更加爱不释手。阅读这系列图书,将会带你步入名人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感受别样的阅读乐趣。

在这些精彩纷呈的名人世界中,你不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名人们跋涉的艰辛与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时也能真切地感悟到名人们会有那么多或成功或失败的人生经验可以借鉴。

愿名人的人生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从稚嫩的童年出发,驶向美好的未来!

篇10:哲理故事:拍马屁是门学问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父亲顾悦,与皇帝简文帝同年,刚过而立之年就白发苍苍。一次皇上问他:“你头发怎么比我先白了?”顾悦巧妙又富有文采回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他把自己比作柔弱的蒲柳,经不起风雨,把简文帝喻为傲立的松柏,抗得住霜寒。顾悦的马屁拍得不露痕迹,言有尽而意无穷,简文帝自然心花怒放,时为扬州别驾的顾悦,很快升至尚书左丞。

嘉庆年间有位李绍仿,他高中状元时,正赶上嘉庆皇帝过生日,嘉庆让大臣们每人写一副贺联。文武百官绞尽脑汁,争先恐后地写好贺联送上去。李绍仿写了一副嵌字联:“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单看上下联,不过是些吉祥话,可两联合到一块就大有名堂了。上下联正好嵌上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清代开国以来五个皇帝的年号。贺联是说,清王朝世世代代国泰民安、国运昌盛,清代帝王们可以名扬千古、流芳万年!这样的.对联不单把嘉庆恭维得浑身舒坦,还把他的祖宗们捧上了天。李绍仿的马屁功力确实“不凡”,文学与历史融合,疯狂吹捧又不显山露水,他的贺联自然被评为第一名。

1837年清明时节,大清朝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陶澍回安化老家“省墓”,途经醴陵。醴陵知县接到通报,忙为陶总督安排馆舍。二十五岁的平民书生左宗棠精心做了一副对联,贴在馆舍大门的两旁。“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盼公。”对联果然吸引了陶澍的眼球,陶澍不禁喜从中来,顾不上路途劳顿,立即命令县令找来对联作者左宗棠面见,两人通宵促膝夜谈。原来左宗棠上联引用陶澍一生中最辉煌之事而入联(道光皇帝在皇宫多次召见陶澍,并亲笔为其少年读书的“印心石屋”题写匾额),下联写故乡百姓对陶澍的景仰和爱戴。就这样,年轻的左宗棠结识了封疆大吏陶澍,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埋下伏笔。

篇11:读科学的故事有感作文

如果当地震来临前,地下的动物都会提前感应到,就,如老鼠能第一个感应到,就会逃出洞里。地上的动物会不停地叫。橱柜里的碗筷也会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床也会摇来摇去的。地下会发觉有轰隆的声音,一会工夫,就好像没发生一样。

剧烈地震来临时,经常会从地下发出可怕的轰隆隆声,地上动物出于本能会惊慌失措,到处乱叫。地面会凸起来又凹下去,来回摆动,然后突然裂开,地表强烈的慌动,房屋倒塌,还没反应过来,人就会被埋在了废墟当中。有的人跑到海边,可是也没有逃脱灾难,海岸上会裂开一条大缝,把码头、船只和逃难的人都吞没掉。随着地面的晃动,裂缝又合拢在一起,几分钟就会把所有人埋在了地下。

这些就是我所揣摩道的,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要多读书,多看报,即能更好的表达水平能力,又能提高作文能力,让我们能更多的懂得一些道理;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

1.读《科学家的故事》有感

2.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有感

3.竺可桢科学救国的故事

4.科学家的故事

5.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6.科学家哥白尼的故事

7.科学家名人制碱的故事

8.关于科学家的故事

9.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10.爱国科学家的故事

篇12:读《雷龙的故事》有感作文

・・・・・ 泰山小学 三(3)班 尹昕钰

假期的时候我读了《雷龙的故事》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各样关于恐龙的故事,其中有雷龙,肯龙,鱼龙,弯龙......

这本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只小雷龙在它还是一只蛋的时候就开始了流浪,在它遇到肯龙妈妈之后,在肯龙妈妈的的 悉心照料下,它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肯龙爸爸却发现它不是一只肯龙,并且见多识广的肯龙爸爸告诉小雷龙它有可能是某一个长脖子的恐龙家族的。于是小雷龙踏上了寻找自己家人的寻亲之路,在这一路上它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恐龙,有弯龙,鱼龙,梁龙......在大家的帮助下,小雷龙终于找到了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篇13:读漫画编故事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比如,一个人提示自己要爱护身体,就写下一个座右铭:“健康是幸福的源泉。”另一个人告诫自己要守信用,就把《论语·学而》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当作座右铭。

平时我们搜集了很多名言警句,你觉得哪句话对你启发最大?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可以是别人说的,也可以是自己拟的),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写一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和同学交流交流。如果你还看见过其他发人深思的漫画,也可以带到班上介绍给大家。然后根据自己介绍的漫画写一篇习作。写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

脑洞大开

“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读不够的书。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外,还有许多情况也会让人很受启发呢!比如一本好书、一篇报道、一张照片、一次活动……都可以写哟!

指点迷津

今天,我们就以“一幅漫画”为题学习怎样习作吧!

命题要鲜明。你可以用“一幅漫画”为题。如果能在“漫画”前加一个词,以“一幅()漫画”为题,有个题眼则更好。你也可以用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

故事要完整。如果是单幅图,你要仔细观察,漫画表现的是什么情景;然后再想想,在这之前可能发生过什么事(起因),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最后连贯地写下来。如果是多幅图,你首先要整体浏览漫画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弄清各幅图之间的联系,先发生什么,后发生什么;最后完整地写下来。

启示要明白。漫画是用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的。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得到什么启示,一定要明明白白地写出来。

篇14: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宁波,有积淀收藏中国文化的天一阁,也有万商云集通向世界的老外滩。所谓新旧,在此可以相处一地,相安无事,一度共生共荣。它既有或许是风土造成的天生的扩张性的商业气质,也有历史文化长期形成的精致细腻。它地处江南,却也不尽是所谓的丝竹管弦,果敢与决断时时涌现。现代与传统,其实复杂地缠结于宁波的历史与现实中。这么一个背靠内陆、面向海洋的现代城市,应该有人,而且应该有许多人,以包括摄影在内的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去观看它,描绘生活其中的人的生存状态,讲述他们的生命故事,由此展现宁波的历史与现在。

摄影家王晓涓历时三年拍摄的《宁波人家》,为我们了解当下宁波市民的生存状态提供了一份内容丰富的视觉报告。她的《宁波人家》,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将镜头的触角伸进宁波市民的各个社会阶层,把一个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所形成的市民社会,从家庭空间这个断面切开,展示其丰富性与复杂性。

《宁波人家》中的被拍摄对象虽然林林总总,但不外乎构成宁波社会(也许可以进而推展至中国社会)的三个主要方面:处于社会上层的有产者阶层与权力者,处于社会中层的白领与知识阶层,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各方人士,这当中包括了退休工人、下岗人员与外来务工者等。而从这些人与宁波的历史关系看,则可以分成新宁波人与世代居住在此的宁波本地人。王晓涓的《宁波人家》,无论是从社会阶层的分层来看,还是从外来与本地的并存来看,显然都有顾及。

现代社会中,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部分,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具体形态已经变得复杂多样。主流价值观对于模范家庭形态的肯定与倡导固然有其重大影响,但进入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的中国社会,在各种因素(财富分配、人口流动与阶层的升迁、国界的“消失”等)作用之下,家庭模式受到的冲击也相当剧烈。丁克夫妻、单亲家庭、同性配偶、跨国婚姻、独身等等,这些我马上所想到的,就足以显示当代家庭形态的复杂与丰富了。虽然“家庭解体”这种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但是,21世纪,显然是一个正统意义上的“家庭”观念已经、而且还将要受到猛烈挑战的一个世纪。如果以“人家”为主题的纪实摄影,无法纳入上述这些变异了(“异”在此没有任何贬义)的家庭形态,那就只能视为是对某种定型甚至是僵化的主流家庭价值观的“背书”了。而真正意义上的纪实摄影,显然以追踪、反映急速的社会变化为己任,力求通过呈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来丰富、深化有关人类社会与人类生存状态的知识与定义,而不是以帮忙、加固定型的主流价值观为荣。当然,这就同时意味着摄影家拍摄难度的增加。因为,我所谓的变异态的家庭,对于外部世界的态度可能会更加敏感甚至警惕。摄影家要进入到这样的家庭中展开拍摄,需要努力说明其动机,证明其善意。对于神圣的家庭空间来说,任何一位尊重人的隐私的摄影家都知道,摄影的进入权其实是有限的。但从《宁波人家》现在获得的照片看,王涓晓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拍摄目的。

“人家”者,拆开看就是“人”与“家”的相加。凡称得起“家”者,从空间看,必有人在其间居住生活。家是一种私人生活空间,给予人以物质上的庇护与精神上的安慰,是把人安顿下来的所在。所以,“人”与“家”实不可分开。不过,我们虽然如此解析“人家”一词,也并不意味着认为、认可摄影家在以家庭为切入口展开拍摄时,就只是在简单地把“人”与“家”相加起来。家中人与人的家是“人家”的两个方面。拍摄人,必要确认人的身份归属;拍摄人的家,则是给出有身份的人的生活语境。只有同时照顾到“人”与“家”这两个方面,才有可能把握住“人家”的实质。《宁波人家》中的许多照片,基本上是兼顾了这两个方面的呈现。

从社会学角度看,家是社会构成的具体细胞。社会因为有家而稳定、而相互发生联系。家,既独立,自成一家,充足自足地给予这个家的人以生活支持;又相互关联,以使社会有机联结、不倒不散。所以,了解社会,从家入手,以家为窗口窥探,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一个家,是社会的某个组织、某个集团的某种生活状态的切片之一。而摄影,从家切入,所得的照片,乃是切片的切片。虽然这样的摄影观看于了解社会、了解家庭仍然有局限,但还是有其所长。因为摄影特别擅长呈现空间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的空间距离、人的空间营造,空间于人的限制和影响,等等。家庭空间,由于摄影的出现而可能在照片中获得充分反映。摄影家能否捕捉到、以何种方式呈现之,有困难也具挑战性。如果能够做得较好,那就能够为今人与后世对于家庭的研究保留富足的切片报告。而王晓涓的《宁波人家》,应该说在灵活观看、呈现由人与家组合起来的“人家”这个对象上尽到了最大努力。

我还发现,在王晓涓拍摄的这些“人家”照片中,她倒并不强求家人的全面到场。反而是一些家庭成员的缺席,更增加了我们对于“人家”的有机的、深切的认识,也引出一些丰富的想象。无论是什么原因的缺席,这样的家也许更具真实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圆满的家更多地是一种理想,有时甚至也是一种幻想与梦想。“人家”或许一时有“缺”,但并不一定就有“憾”。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实摄影并不是为了确认某种预设的圆满而存在的。极而言之,纪实摄影也许就是为了呈现各种各样的欠缺而存在的。

社会纪实摄影者,记录、定义人的社会关系的影像是也。这种被记录的社会关系不仅指被拍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也暴露拍摄者与被拍摄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张照片所记录的社会关系,既包括存在、活动于照片内部的人们的相互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活动、存在于照片内与照片外的相关者的相互关系。而随着人们对于摄影的呈现功能的更深入了解,摄影作为记录手段的运用,也会扩展到如何展示社会空间的功能方面。在纪实摄影,就是它如何将人和人的生活、生产空间结合起来加以描述与呈现。所以说,当今的社会纪实摄影,既定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通过人与空间的关系来呈现图中“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王晓涓的《宁波人家》,可说是充分展示了纪实摄影这种定义社会关系的特质的例证。

nlc202309010645

《宁波人家》也是肖像摄影与纪实摄影的有机结合。肖像摄影有定义人的身份认同的功能,同时也是给予人的社会地位以某种评价的手段;而纪实摄影,更主要的是体现一种对于社会现实的呈现与评价。通过对这两种具有不同语法、不同目的的视觉样式的结合,相信可能更为深入地呈现人的整体生存状态。王晓涓之所以选择纪实肖像摄影这种表现形态,相信是在透彻地了解了题材的性质之后做出的选择。

阅看这些照片时,我经常性的关注与分析的落点之一是:这些宁波市民们,是在家中的哪些区域接受摄影家的拍摄与采访的?一般来说,除非得到同意,摄影家不会在有可能窥探到隐私的地方拍摄他们。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人的家庭空间的公开区域与隐私区域合为一体,无奈只能接受相机的全面观察。随着拥有更多的空间(也可能是更多的财富),被摄者也更有能力控制暴露隐私的分寸,也就是说他们自己会知道隐私的边界在哪里。他们坐或站在哪里,其实就是一种边界划分,暗示拍摄的可否,控制公开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穿越。而这也同时暴露他们与摄影家之间的关系。当然,摄影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如光线条件、环境中的信息量因素等),要求他们作出某种调整与配合。这就出现了双方的协商与妥协。纪实肖像摄影,其实就是一种协商活动。在《宁波人家》里,我们发现,有的较为殷实的人家,往往是在客厅里被拍摄;有的人家,是家人们站在住所建筑外面、门口等地方被拍摄。而一些社会经济地位偏下的人家,像有些理发师、清洁工、修理工等人的家庭,他们的生活空间没有可以严格区分的公开与隐私部位,因此在照片中几乎就是不设防了。而《宁波人家》中的这些较为上层的宁波人们,则向摄影家提供了多样化的可以接受拍摄采访的空间。对他们来说,在他们家庭空间中的哪些区域接受拍摄(也是借助摄影加以呈现),更可能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展示什么的自信与欲望。家中哪些区域有助于展示他们的生活品质、品味与成就,家中的物件对于他们的生活、身份、财富等意味着什么,最终究竟如何展示,其实都是一种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双方共同协商的结果。比如,在拳击教练田东的照片里,他拉过椅子坐在房间里放满比赛所获得的奖杯的橱边,显然是要通过摄影把这些奖杯与他所从事的竞技体育这个职业联系起来。而这种主动的个人展示,拍摄者也当然会通过摄影来赞成与鼓励,因为这能够给出有关这个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的细节性的信息,也具体化了家庭空间的肌理与生活的质感。

当然,人是纪实摄影最重要的观察对象。他们面对镜头时通过表情、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情感,如喜悦、自信、沉静、得意、炫耀、拘谨、惶恐;通过访谈所透露的对于个人历史的回忆与反思,对于现实的担心与焦虑等,既是纪实摄影所需要的,却也都在时时提醒我们,纪实摄影在展开这样的拍摄时,对于对象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与生理上的“加载”。其实,包括《宁波人家》在内的所有这类照片,都是在这么一种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对话关系中产生的。因此,一张照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呈现人的生存状态,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双方的交往关系。长期交往的亲友与由朋友辗转介绍的陌生人,可能在面对拍摄者时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情与姿势。我们对此应该都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宁波人家》中访谈文字的最后,往往附有拍摄者王晓涓加入的自己与对象的关系的提示。比如,对于叶炜,她指出:“我和叶炜先生认识多年。”而对于史梅生,她告诉我们:“在一片旧房子里吃了几次闭门羹后,进了史梅生先生的家门。当时他的老婆躺在床上,他坐在一旁看电视。”就是这些简洁的文字,也为我们了解、分析照片所记录下来的相互关系有一定参考意义。

这样的拍摄实践,除了我们所说的记录之外,也把在私人空间里为公开展示而拍摄的伦理可视化了。这种伦理,往往也是双方协商并且默契遵守的规则。同时,通过如画册与展览这种方式的公开,也意味着将一种默认的视觉契约公开化,并且因此合法化了自己的拍摄。说到底,如《宁波人家》所展现的这种拍摄方式,就是一种致力于将纪实摄影的拍摄伦理合法化的过程。没有双方的共同努力,就不会有如此具体的成果。我们要感谢摄影家王晓涓的努力,也要感谢这些被拍摄者的工作。摄影家在观察对象,其实他(她)同时也被他(她)的对象所观察。所有的照片,实际就是这种相互观察的结果与相互信任程度的证明。一个摄影家如果对于他的对象是真诚的,他所获得的回报就在照片中,也是这些照片本身。而只有从平等的人格交往所获得的对方的影像,才符合纪实肖像摄影的基本伦理。

在纪实摄影实践中,许多摄影家尝试结合访谈这个形式来深化自己的考察。一张记录现场的照片可以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摄影不能记录与回溯过去。而访谈这种形式,通过回忆等方式,可以到达摄影所无法抵达的过去。王晓涓的《宁波人家》也将图像与采访文字紧密结合,使我们对于这些生活在宁波的人们的生存状况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宁波人家》的吸引人之处,不仅在于照片对家庭景观的大景深展示,而且也在于通过访谈所展示出来的被拍摄者的各自人生的丰富细节。也许,摄影家本人已经意识到许多单纯依赖影像的纪实拍摄,其局限性在于一张照片有可能埋没许多它无法呈现的信息。因此,结合访谈这种形式来加深对人物的了解,既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对象,也提供可供后世了解拍摄对象的更多线索。因此,加入了访谈,《宁波人家》的现实感与质感更其丰富。而且,拍摄者也不是机械性地提问,设问也不雷同,而是根据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展开活泼的提问,因此令读者在图像与文字的两相对照之下获得对于人物的更为真切的认识与好奇心的满足。显然,这是摄影家与被拍摄者之间人格交往的成果。没有平等的人格上的相互尊重与接受,就不会有内容如此丰实的访谈内容。

这种把照片与文字访谈结合起来的尝试,让我想起美国学者谢牧(William Schaefer)在评论中国纪实摄影家张新民的《流坑》时所说的话:“看照片里的故事,读故事里的照片。”是的,照片里有只能以摄影的方式讲述的故事,故事里有只能以文字的方式展现的照片图像。是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图本与文本对话、交响之后,我们会获得更多的有关当下宁波的现实与历史的认识。而这样的图文并举的尝试与努力,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通过图像与文字的对话来勾勒的有关宁波这个城市的视觉社会史。而王晓涓的这种探索努力,也为开拓纪实摄影的新可能性提供了思考的材料。

(注:图片说明根据《宁波人家》书中访谈内容编辑,本刊有所压缩。)

篇15:读《列娜狐的故事》作文

热爱生命

――读《狐狸列那的故事》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上了一个好朋友。读书让我插上了翅膀,读书让我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地飞翔。

幸福在哪里,朋友我告诉您:读书的时间里就有最美丽的风景!当我从爸爸手里接过法国作家贝纳的作品《狐狸列那的故事》,我喜滋滋地呼吸着书的芬芳,汲取知识的甘露。下面我带您走进狐狸列那(狐狸的名字),走进狐狸列那的生活天地。

(一) 优美的田园风光

跟随狐狸列那的足迹,眼前便出现一幅幅优美的田园风光:一望无际的葡萄园,一行行葡萄架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葡萄园附近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枝叶茂密,遮天蔽日。林子里一片新绿,泉水丁丁咚咚地流淌,紫色的、天蓝色小花在绿草丛中微笑,树枝上无数的鸟儿在婉转地歌唱……

和狐狸列那同行,让我懂得:地球上的人类应更加珍惜安静,珍惜慈祥的阳光,珍惜清新的空气。

(二) 精彩的动物世界

狐狸列那与各种动物打交道,它会带你仿佛来到了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有趣又狡猾的狐狸列那、诚实的胡獾格兰贝尔、骄傲的鹭鸶潘萨儿、凶猛的黑熊……

狐狸列那闹出的笑话很风趣:有一次想甩掉大狼依桑格兰,左转右转,最终进了自己的.陷阱里。读着读着,我仿佛生活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说笑,与他们和睦相处。

篇16:《一个女孩的故事》读有感作文

《一个女孩的故事》读有感

以前,我不懂得珍惜生命,不能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可自从我从网上看到这篇《一个女孩的故事》后,给我极大的震撼。

(本网 m.欢迎您投稿)

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孩,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常会乱动.医生根据她的情况断定她活不过6岁.可是这样一个女孩,她坚守着信念,坚强地活了下来,还考上了美国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演讲会上,她告诉了我们使她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我们一看,她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长的`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总结:"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就必须要经受磨难的考验,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必须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你是不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不幸.无须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而要多看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就会感到:其实我们很富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读过许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经给我们人生以启迪,曾经给我们的心灵以慰籍或震撼,曾经让我们感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领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动,以便使生命充满激情.

(本网 m.欢迎您投稿)

篇17:读《笨狼的故事》有感作文

寒假中,我读了《笨狼的故事》,觉得它是一头笨笨呆呆又时常犯些小迷糊,这样一头小笨狼。它让我联想到自己有时候也有些迷糊,难怪张老师老说我们男生是一群小笨狼。

在读《笨狼》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它又可气又好笑,又傻傻的可爱!也许这个就是我们每个男孩需要成长的一段经历,我妈妈说管这段经历叫做——成长的岁月!

篇18:读“学问”的故事作文

整部书中, 或许根本感觉不到语言有多么铺锦列绣, 而是用平实的语言, 像在给一个老朋友讲她一段旅行的日子, 读着她的文章, 有时仿佛感受到了来自大沙漠中充满异国风情的热风拂过脸颊, 有时读着那些沙漠中女人的遭遇, 却又揪心无比, 像三毛一般对她们的遭遇愤愤不平。通过她眼里的世界, 我们对于心灵的栖息地仿佛又打开了一扇窗户。

一、笑看风雨的人生态度

三毛, 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的家庭,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她在初中时期就读完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世界名著。这样的一个奇女子, 普通学校自然是容不得她的。休学后, 在父母和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 在诗词古文、英文和绘画方面都打下了基础。就像别人说的那样, 她就是像一个孤独流浪的灵魂, 哪里都无法留住一颗流浪的心。在来到西班牙之后, 她终于遇见了那个让她愿意许下誓言, 并深爱一生的人, 那个人就是荷西。随后她在自己作品里, 大都写到了与荷西快乐无忧的婚后生活, 也正是有了荷西, 才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最可爱、最快乐的三毛。

在《撒哈拉的故事》里, 三毛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在大沙漠里发生的事, 既有沙漠的少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习俗, 更有她与荷西简单而又浪漫的生活小事。或许我们都会觉得在沙漠生活真是件洒脱而又浪漫的事, 对三毛的流浪生活甚至充满美好的向往, 但当你翻开这本书时, 你会发现, 三毛在一件件讲述她在沙漠里发生的事时, 在字里行间, 仿佛感受到她的脆弱和忧伤, 但她从不明明白白讲出来, 她永远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积极开朗、苦中作乐的流浪者的形象, 这正如她的母亲所说, 她从不逃避命运, 总是勇敢面对人生。

三毛曾说:“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 在于是否痛快活过。”生命里即便有许许多多困难与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捉弄, 但我们要学会乐观看待它们, 用积极的心态迎接它们, 在书中的《素人渔夫》这篇文章里, 三毛讲述了她与丈夫两人因为经济困难, 迫不得已体验了一把上街卖鱼的故事。故事的开始, 三毛列下收支账单告诉荷西今年赚了很多钱, 并安慰荷西在沙漠的辛苦是值得的, 荷西起了兴致, 两人便去了当地最好的饭店消费了一把, 回来之后, 三毛又把账单支出的另外一部分告诉荷西, 赚来的钱都被花光了, 两人便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帮别人拍照, 也不再去旅行了。最终两人通过自己打鱼卖鱼, 赚来了一笔钱, 还是大吃了一顿, 花光了赚来的所有钱, 哭笑不得的三毛又继续开始了以前的生活。沙漠的生活在旁人看来是既浪漫又神秘的日子, 但缺水, 经济落后, 生活习惯的不同这些问题时而不时像小插曲一般发生在三毛的流浪生活里。在发现支出和收入抵消时, 并没有直接告诉荷西, 而是安慰他今年的收入很多, 让单调的沙漠生活多了更多情趣, 卖鱼的经历让爱尝试新事物的三毛苦中作乐, 在荒芜的沙漠中, 她总能找到一个方式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使漂泊的心灵得到慰藉, 正如她所想的那样, 生命有长短, 但她想要的是痛快地活好每一天。或许真的像周粲说的:“根据我从三毛的书中得出的印象, 我同意三毛是一个真正生活过的人。生活过的人很多, 但是‘真正’生活过的人, 恐怕就少之又少了。”[1]

三毛这样的奇女子生活的方式自然是那样的理想主义, 钱放在棉袄口袋里, 想拿便拿, 直到拿完后才发现钱已经花完了, 再和荷西一起体验卖鱼的乐趣。当爱情面临物质生活的威胁, 三毛却说:“爱情是一种奥妙, 在爱情中出现藉口时, 藉口就是藉口, 显然已经没有热情的藉口而已, 来无影, 去无踪。如果爱情消逝, 一方以任何理由强求再得, 这, 正如强收覆水一样的不明事理。”试问现在还有谁能做到爱情只追求精神的快乐呢?

三毛在用自己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 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执著的追求, 面对苦难时, 依旧坚持内心的信念, 以极高的热情拥抱生活, 使心灵找到可以依靠的地方。

二、心怀信仰的流浪人生

“三毛不是美女, 一个高挑着身子, 披着长发, 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 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 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 到处逢人说三毛, 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 艺术靠征服而存在, 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2]贾平凹曾这样形容过三毛, 她用爱与流浪, 唤醒灵魂对纯真与自由的渴望。

曾经有一位读者说, 在读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后, 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看到三毛面对强悍无法抗拒的宿命时, 用灵魂哭诉, 用灵魂与之抗争, 继续选择流浪, 做一个不被一切红尘世事牵绊的追梦人, 他的心中或许就像其他人一样, 感动于三毛洒脱的面对苦难, 热爱眼前的生活, 只求心灵找到真正的归宿。

有人说三毛的一生就完成了两件事, 一件是走遍千山万水的流浪, 她的一生仿佛都是伴随着长鸣的汽笛声, 她的流浪旅程得不到大众的尊敬, 得不到体面的生活, 没有现有生活的安逸乐趣, 没有家人在身边的嘘寒问暖, 还要和爱的人一起忍受生活的艰苦, 终有一天甚至会忘了你从哪里来, 要去往哪里, 她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旅行, 寻找存在的意义, 在一场又一场陌生的事物面前寻找心灵的慰藉, 这不就是流浪的意义吗?另一件是一场理想主义的浪漫爱情, 三毛曾说:“每天想你一次, 天上飘落一粒沙, 从此形成了撒哈拉。”可见她对荷西的用情之深。在于荷西相识后, 三毛得到了她想要的爱情, 在书里, 她向我们描绘了她与荷西婚姻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们的生活充满情趣, 让多少人为之羡慕与动容。对于三毛这样的流浪者来说, 像是无处漂泊的千年的情, 终于有了一处栖息地。

“我喜欢的是她那种爽朗的性格, 好像很柔弱, 其实却很刚强。她把很多凄怆的际遇, 都能写得生气勃发, 洒脱浑厚, 她不是不知忧愁伤感, 但在生命里还有比伤感更强的东西。”[3]彭歌曾这样形容过三毛内心的刚强, 三毛之所以能够经得起流浪途中的孤独, 不为世俗的东西所牵绊, 其内心刚强的来源是她的信仰, 有人一提到信仰就会想到宗教信仰, 其实对于信仰来说, 宗教信仰只是信仰中最狭隘的一部分。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信仰, 来自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感悟, 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带给你的感动, 它们足以让你感慨万千, 让你拥有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生命的力量, 就是所谓的信仰的力量。

对于三毛来说, 只要能带给她指引, 带给她感悟的就是她所追求的信仰, 她是一个基督教徒, 却也喜欢佛家, 甚至还会看《金瓶梅》这样的书, 在三毛的世界里, 宗教不是限制你言行的东西, 它是你用来感悟生命的东西, 只要你心怀信仰, 所有宗教就是一样的, 你只需要跟随自己的心, 满怀对生命的感悟, 这就是你的信仰, 就是信仰的力量。

真正的流浪者是不会有“为什么要去流浪”这样的问题的, 因为对于流浪, 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意义, 有人说,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对于流浪者来说, 既然选择了流浪, 便要放下尘世的牵绊, 去自己心中的理想的世界, 如果你还在纠结徘徊, 就请你立即背起行囊上路吧, 不要问为什么, 当你在流浪的路上时, 就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三、善良心灵的追梦之路

在黄沙漫天的撒哈拉沙漠, 一切都显得那么荒芜, 生活在当地的人们仿佛与世隔绝, 落后的生活方式与思想, 女性与奴隶所遭受的灾难时时刺痛了三毛与我们的内心。书中的《哑奴》这篇文章就描绘了一个沙漠里奴隶的生活, 善良的三毛同情奴隶被财主虐待, 便常常偷偷跑去给哑奴送吃的和钱, 即便已经这样帮他了, 但三毛还是觉得不够, 她觉得她的帮助只能帮他度过眼前的困难, 却打开不了他一辈子的枷锁, 改变不了他的命运, 所以她心怀愧疚, 在奴隶被买走时, 她竟泪流满面, 这就是三毛, 一个心怀怜悯、善良的三毛。

“等到阿布弟拿着一块染着血迹的白布走出房来时, 他的朋友们就开始呼叫起来, 声音里形容不出的暧昧。在他们的观念里, 结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而已”[4]。在《娃娃新娘》里, 三毛描绘了落后腐朽的撒哈拉居民的婚俗, 从言语间可以感受到三毛对这种行为的谴责与愤怒, 她无法忍受一个还是花儿一般年纪的女孩就这样失去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她悲天悯人, 在面对命运的无情捉弄时, 她同情别人的苦难, 她说她的同情不是施舍, 施舍就成了同情的罪, 她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向人们传达勇气的正能量, 她说:“个人的遭遇, 命运的多舛, 都使我被迫成熟, 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人生来就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出生在不同的起跑线, 沙漠里的女人和奴隶他们生来就身份卑微, 他们无法改变这一现实, 但平等是相对的,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至于周围的环境怎样限制你, 这都是平等之外的事, 即便生活有这么多无法改变的不公, 但我们仍需要满怀希望与热情面对生活, 因为你要相信, 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公平的事, 没有人可以阻止你追求你想要的幸福。

三毛通过她眼里看到的世界告诉我们, 即便眼前一片黑暗, 但我们还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用努力改变命运, 用心灵感受这个世界存在的善良与平等, 无论前方是荆棘丛生还是鲜花盛开, 都要勇往直前。

四、结语

“所有人世间关于生命的哲学, 都不是用来说与听的, 而是用来感悟的, 用来热泪盈眶的”[5]。一世清欢曾这样形容三毛带给我们的生命哲学。她用一生的流浪情结, 写尽世间繁华悲欢离合, 用她的善良, 乐观, 对生命的热爱, 唤醒了一代人的灵魂对纯真与自由的渴望, 虽然三毛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她以记忆和文字的方式重新活在人们心中, 从此, 有一种, 敢爱敢恨, 敢于追求梦想, 心怀希望活好每一天的生活方式叫三毛。

摘要:《撒哈拉的故事》的出版, 使得“三毛热”迅速横扫整个华文界。书中以散文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沙漠中遇到的奇事逸闻及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用朴实而流畅的文笔讲述了她如何笑看沙漠中的种种苦难遭遇, 坚持自身的信仰, 为自己的心灵找寻栖息地的过程。本文从三毛的人生经历出发, 从她的生活态度、流浪人生观及心灵寄托三个方面论述整本书想要传递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撒哈拉的故事》,流浪,信仰,善良,归宿

参考文献

[1]贾平凹.贾平凹作品集第十二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268.

[2]周粲.我不是三毛迷——读《温柔的夜》[N].南洋商报, 1979-11-12.

[3]三毛.温柔的夜[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3.

[4]三毛.撒哈拉的故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30.

上一篇:医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下一篇:中学生德行教育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