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2024-08-25

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精选8篇)

篇1: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李跃中

网络诞生最初就是应用于教学和科研,本人从1997年接触电脑至今,可以说对电脑十分感兴趣,对于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历经了模仿、求知、探索等经历。网络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一个新名词,经过分析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和给教学活动带来的新问题,并就目前在网络教学中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应该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这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因特网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也是教育上的技术应用。它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涉及到教育内容、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

一、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网络教学中,课堂教学将有多媒体参与,学生学习以PC为主,从中获取信息并与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探讨,家庭作业以电子文件为主。这种学习方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

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

2、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

网络教学的特点是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人体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有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网络教学就是以静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有声语言和文字说明,图、像、文、声并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今天,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按照以往传统教学的传递信息的速度是远远跟不上目前形式的发展的,因此必须高效率地传递大量信息,这也正是传统教学领域的一大难题。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势正是能储存和传递大量的信息资源,能使教师和学生共享网络所提供的所有教学素材库。网络教学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互式地传播大量的信息,这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大信息量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3、注重交互性

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网络的交互式功能非常广泛,包括点播图像资源、视频游戏、重复播放、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可视电话、交互式教学等,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应用已经逐步普及,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成为远距离教学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但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我们可以想见,解除这种种羁绊,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前景将更为灿烂。

二、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当进行学习环境的设计(即LED),应设计比较宽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字占有很大的份量,是学生不可忽缺少的基本功。而在计算机上汉字输入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有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等等,学生慢慢习惯用计算机打字,写字意识逐步淡化,写字技能逐步退化,更不愿意进行创造性思维,这种人是现代社会里的新文盲。网络教学已经把繁重的阅读、运算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使得学生从以前的“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成乐学。然而,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工具,学习永远离不开勤奋与思考。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以下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信息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利用网络特性、优化学生的协作学习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最大贡献是突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网络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了广泛的交互性。学生不再受教室束缚,协作的范围从班上的小组扩展到整个班级,以及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校与校之间,甚至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学生,大家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临近寒假时,我们研究决定,让学生设计一份《家庭旅行计划》的活动。这个活动大约需要一周时间,主要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协作,达成共识→成果汇报,问题解决”的流程实施。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你想知道一份家庭旅行计划书应该有些什么?第二步:全班40名学生组织协商讨论,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成立4个组,第一组目的地北京、第二组目的地上海、第三组目的地南京、第四组目的地杭州。第三步:教师提供大量的网上资源,指导学生协作学习。第四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调查报告,并据此在电脑上设计自己的计划书。第五步:学生根据相关问题,设计“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六步:全班交流,学生将制成的汇报材料进行演示汇报。整个活动注重开放,突破课内外的时空界限,学生兴奋不已。假期在家里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头上网,通过看电子地图、查询相关的网站,了解从出发地起程到目的地有多远的距离,可用哪些交通工具,路上需要多长时间,买车、船、机票需要多少钱,然后用电脑的计算器计算经费的多少、行程的时间等,最后再通过网络,小组的同学足不出户的在网上一起协商研讨,交换意见。正如某同学在活动感想中这样写道:“通过网上的查找,我们发现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火车便宜但是太慢,飞机是快,可又太贵了,汽车就别提了,因为太远,还得转几趟车。我会当家理财了!”他自豪地感叹。也有的同学在论坛里号召,“大家都来试一试呀!网上讨论问题真便捷呀,还能一起看地图呢!” ;还有的说:“把数学与信息技术用在一起,知识就不枯燥了,太好了!网络真是博大精深!”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实现课程整合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精美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配音,营造出虚拟现实情景,使学生闻其声,临其境,入其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

例如: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曾设计了一节“装修招标”的数学活动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虚拟的现实情境:一个需要装修的三维房间,语言描述‘只要你们小组定出合理的预算,要有价格优势和整个装修效果的方案,打动客户,看谁能够招标成功’。学生在虚拟现实的情境中立刻忙碌开了,先考查房间整理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再调查建材,收集信息。这个虚拟的情景 —— 微缩建材市场直接被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只要用鼠标点击商品便可购买。有复合地板、地毯、实木地板的等等,不但每种商品有详细的介绍和价钱,还可以观看铺上商品后的最佳效果图,眼见为实,一睹为快。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好了再设计方案,预算经费,最后竞标评标,展示效果。这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学生虚拟了现实情景,以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交流、计算、复核,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 实现了课程整合。

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情境的构建,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动手算一算,跟同学赛一赛,巩固并扩展了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以提高,正像布鲁纳所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三、改变学习模式、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样,学生取得了学习的自主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情况,有选择的学习。自己认为难的,可以多看多想和网上邻居们多讨论;而自己觉得容易的,则可少花时间。

新课改精神,强调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所规定的商品的价格和重量,顺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况。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百货大楼”的主题网页。“百货大楼”里分为食品区、家电区、生活用品区等,商品琳琅满目,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网上做“商家”与“顾客”。有的学生们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秤,根据所学的重量单位,报出分量,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花,合理的去用,大家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最后,根据自己的购物经历,挑选适合自己的题型,独立完成课后难度不同的习题,再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写道:上数学课真好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买东西了等等„„学生将各自的体会放在网站的论坛里,别人自由浏览,相互学习和交流。“你当售货员算账又准又快,继续努力呀!”等等。

这样的教学与常规教学不同之处是: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密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缩短了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程整合。

四、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教育理论界积极倡导的学习观,也是教育实践者苦心追求而未至的境界。受传统教学手段的制约,自主探究学习始终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理想变为现实。

信息教育强调对个体教育的关注,信息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不能充分适应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的现状,它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定制适合他的教育方式,正如服装设计的量体裁衣,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以上只是对于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点探讨,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动静结合,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等诸多优点,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象形直观易于理解,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2: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年第5期供稿

作者:蔡庆伟 [导读]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字占有很大的份量,是学生不可忽缺少的基本功。蔡庆伟

(虞城县李老家乡孙庄小学

河南

虞城

476300)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这也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从而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就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应用我简单的谈以下几点。

1.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

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这种学习方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改变枯燥的学习方式;运用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网络上阅读文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上听取声音材料,观看二维、三维的静止和活动图像,这种新形式的信息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

1.2立体、高效地传输信息;网络教学的特点是能够用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人体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有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网络教学就是以静止和运动的视觉信息为主,加上有声语言和文字说明,图、像、文、声并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1.3注重交互性;进行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网络的交互式功能非常广泛,包括点播图像资源、视频游戏、重复播放、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电子邮件、可视电话、交互式教学等,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应用已经逐步普及,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成为远距离教学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互式网络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允许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教学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但这种教学形式是基于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我们可以想见,解除这种种羁绊,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前景将更为灿烂。

2.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字占有很大的份量,是学生不可忽缺少的基本功。而在计算机上汉字输入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有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等等,学生慢慢习惯用计算机打字,写字意识逐步淡化,写字技能逐步退化,更不愿意进行创造性思维,这种人是现代社会里的新文盲。网络教学已经把繁重的阅读、运算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使得学生从以前的“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成乐学。然而,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学习工具,学习永远离不开勤奋与思考。

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以下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信息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2.1利用网络特性、优化学生的协作学习;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最大贡献是突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使“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网络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了广泛的交互性。学生不再受教室束缚,协作的范围从班上的小组扩展到整个班级,以及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校与校之间,甚至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的学生,大家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临近寒假时,我们研究决定,让学生设计一份《家庭旅行计划》的活动。这个活动大约需要一周时间,主要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协作,达成共识→成果汇报,问题解决”的流程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你想知道一份家庭旅行计划书应该有些什么?第二步:全班40名学生组织协商讨论,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成立4个组,第一组目的地北京、第二组目的地上海、第三组目的地南京、第四组目的地杭州。第三步:教师提供大量的网上资源,指导学生协作学习。第四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调查报告,并据此在电脑上设计自己的计划书。第五步:学生根据相关问题,设计“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六步:全班交流,学生将制成的汇报材料进行演示汇报。整个活动注重开放,突破课内外的时空界限,学生兴奋不已。假期在家里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头上网,通过看电子地图、查询相关的网站,了解从出发地起程到目的地有多远的距离,可用哪些交通工具,路上需要多长时间,买车、船、机票需要多少钱,然后用电脑的计算器计算经费的多少、行程的时间等,最后再通过网络,小组的同学足不出户的在网上一起协商研讨,交换意见。正如某同学在活动感想中这样写道:“通过网上的查找,我们发现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火车便宜但是太慢,飞机是快,可又太贵了,汽车就别提了,因为太远,还得转几趟车。我会当家理财了!”他自豪地感叹。也有的同学在论坛里号召,“大家都来试一试呀!网上讨论问题真便捷呀,还能一起看地图呢!”;还有的说:“把数学与信息技术用在一起,知识就不枯燥了,太好了!网络真是博大精深!”

2.2利用多媒体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实现课程整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精美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配音,营造出虚拟现实情景,使学生闻其声,临其境,入其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奠定了基础,便于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

例如: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曾设计了一节“装修招标”的数学活动课。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虚拟的现实情境:一个需要装修的三维房间,语言描述‘只要你们小组定出合理的预算,要有价格优势和整个装修效果的方案,打动客户,看谁能够招标成功’。学生在虚拟现实的情境中立刻忙碌开了,先考查房间整理数据,通过长、宽、高的测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再调查建材,收集信息。这个虚拟的情景——微缩建材市场直接被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只要用鼠标点击商品便可购买。有复合地板、地毯、实木地板的等等,不但每种商品有详细的介绍和价钱,还可以观看铺上商品后的最佳效果图,眼见为实,一睹为快。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好了再设计方案,预算经费,最后竞标评标,展示效果。这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学生虚拟了现实情景,以资源为依托,通过查找、交流、计算、复核,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实现了课程整合。教师通过虚拟现实情境的构建,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动手算一算,跟同学赛一赛,巩固并扩展了数学课上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以提高,正像布鲁纳所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2.3改变学习模式、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这样,学生取得了学习的自主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情况,有选择的学习。自己认为难的,可以多看多想和网上邻居们多讨论;而自己觉得容易的,则可少花时间。

新课改精神,强调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各组所规定的商品的价格和重量,顺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况。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百货大楼”的主题网页。“百货大楼”里分为食品区、家电区、生活用品区等,商品琳琅满目,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网上做“商家”与“顾客”。有的学生们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秤,根据所学的重量单位,报出分量,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花,合理的去用,大家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最后,根据自己的购物经历,挑选适合自己的题型,独立完成课后难度不同的习题,再写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们写道:上数学课真好玩,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买东西了等等„„学生将各自的体会放在网站的论坛里,别人自由浏览,相互学习和交流。“你当售货员算账又准又快,继续努力呀!”等等。这样的教学与常规教学不同之处是:在同样的教学时间里,增强了教学活动的密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直接指导在时间上有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也大大提高。缩短了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课程整合。

2.4改变学习方式、优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学习是教育理论界积极倡导的学习观,也是教育实践者苦心追求而未至的境界。受传统教学手段的制约,自主探究学习始终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利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理想变为现实。

篇3: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最初起源于欧洲的20世纪50年代, 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关于教学设计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修改的过程。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 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定义。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 实现教学过程的全优化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而黎加厚教授则是这么说:“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 是运用系统方法, 以学为中心,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和要素, 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笔者认为, 信息化教学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第二, 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第三, 要运用系统的方法指导;第四, 要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何克抗提出:“这种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 (但是并不否认、更不排斥其他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也能对这种教学设计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 。”

我认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都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的,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学生能省时省力地获得大量有用的知识。但是这种接受式的学习完全由教师控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现在, 建构主义倡导的“发现式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但笔者认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运用发现式教学, 奥苏贝尔的“接受式”教学仍然是一种最经济、便捷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既是对现代教学的一种新的诠释, 也为现代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建构主义模式主要强调学生的“学”, 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国际教育技术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人们对建构主义的认识从盲目的推崇转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我们所倡导的建构主义不是乔纳森的那种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极端建构主义, 而是建立在“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型建构主义。这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设计思想可以概括为:“以教师为主导,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最终达到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发现信息技术的确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生机和活力, 解决了很多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但是实践表明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各类学习问题的设计和教学课件的制作, 没能很好地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辅助教学阶段, 很少看到学生利用其他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的设计, 也从没有一节数学课在网络机房上过。

3.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 有时候会影响课堂进程。教师能制作相应的课件, 但是制作不够精美, 大多都是素材的堆积, 并且要花费大量时间;下载的课件由于技术有限, 制作和修改能力较差, 经常被课件牵着上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课件操作不熟练, 往往在课堂中因操作失误导致课堂教学的组织松散、影响教学进程。

4.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时机运用不当, 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时, 教师要么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发现, 直接用课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么就是教学的所有环节都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 使数学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降低了教学难度, 阻碍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5.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 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中, 从而忽视了这些画面和音乐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等, 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 课堂容量太大, 课件播放的速度也很快, 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课堂得益的是少数学生, 荒废的是大多数学生。

四、归因分析

1. 教师层面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色就是用技术影响教学内容和方法, 但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 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然而, 与迅速发展的教育技术相比, 我国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科研研究较少, 有些教师不了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科学内涵, 信息技术的使用至今还停留在辅助教的层面上, 还没有真正融合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另外, 教师的信息素养并不高, 信息意识不强, 信息知识也不够完善, 信息技术水平也不是很强, 尤其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还比较低。

2. 学生层面的问题。

学生的意志力和计算机水平也影响整个教学。计算机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因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 使教学节奏减慢, 而大量的信息也会让学生迷失方向,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也有部分学生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受广告等无关信息的影响而影响学习。

3. 学校层面的问题。

许多学校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把课件质量的高低或教学中有无使用课件作为标准, 导致教师直接把从网上下载的课件拿来用, 不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结合的好不好, 纯技术而技术, 评价体系不健全。

4. 资源层面的问题。

目前, 我国小学开发的教材资源有限, 配套的教学软件及电子教案选择的余地也不大, 即使有也因为配套的软件和电子教案的容量大, 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原因, 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另外, 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我区的经济实力有限, 因此, 在信息技术设备方面还存在着硬件更新周期长、机械设备不够齐全等现象。所以在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时, 我们要因地制宜, 多使用经济适用的常规教育媒体, 硬件设备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

篇4:浅谈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化 ; 教学

今天,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数学教育也面临着信息时代严峻的挑战。传统课堂教学逐渐暴露出许多弱点,比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一道困难。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育,将是新世纪数学教育的重大课题,乃至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原理。伴随着互联网信息的联通,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的学生的视野。

一、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特点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史上转折点,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前提是对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充分客观的认识。而小学教育的信息化与中学及大学教育的信息化也存在着区别,从教育层面上看,小学教育信息化有如下特征:1.内容多媒体化。教学内容多媒体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多媒体化的教学内容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图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是教学的内容从传统的板书、课本扩充到声音、动画等形式,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的感官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并被其吸引;2.资源全球化。网络上有着“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利用网上的教育专题网站、教育书刊、虚拟图书馆、数据库、时事新闻等寻找有价值的资源运用到课堂当中,充实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3.教学个性化。由于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到大量相关教学资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进行授课,使得教学风格摆脱了传统时期过于死板、僵化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个人特点融入教学中,教学风格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4.管理自动化。学校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网上办公平台实现对教师的评估和管理,及时检验教师的备课情况、出勤情况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对比和评价,对于完善学校教师的绩效评估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利用信息化激发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对数学的认识

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是的,时代进步了,教学课堂也在不断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正以形象性、生动性、情趣性、直观性、快速性代替教师的讲和写的教学手段。如《找规律》这节课因为有生动、真实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从开课就对这节课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思考规律并操作发现的规律,从而创造新的规律。正是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声音、动态的影像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数学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对知识保持高度渴求的状态,在无意识间吸收了大量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变听课为主人,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产生了优化的效果。

三、利用信息化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学生的学习不该是一个被动、传统、说教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前提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时,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例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第一课时属三年级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人民币的“元、角、分”学生比较熟悉,我先让学生复习一下它们的进率,大屏幕显示一下人民币之间的进率,学生一目了然,这就节约了教学时间,加快了教学速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对于重量单位“千克、克”,我用计算机显示了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原来对这个问题,教师只能靠说,有时还说不清楚,板书又要花费较长时间,教师太累。现在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这个问题很清楚地放在了学生面前,很快得到解决,而且学生也记忆很深,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复习完这两个知识点,再进行进一步的教学活动。为此,我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购物,再根据学生的报告,营造一个虚拟的超市: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超市里的各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进行“购物”,学生兴奋不已,大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于是迫不及待地想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随意购买各种物品,教师课前准备一个电子秤,学生购买各种物品后,然后拿到电子秤上去称,教师协助学生称秤,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知识,促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发扬。

四、利用信息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兴趣。因此,为了让学生观察、理解、掌握、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拓宽他们的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制作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的有深度、有层次的练习题课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尝试解答,同时通过网络计算机不断从学生那里得到及时反馈,更好地进行对知识的巩固与思维上的创新。创新的意义就是创造性,它应该是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得以改进,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拓宽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变间接为直接,变枯燥为有趣,变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东博,浅谈教育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3年第2期.

篇5: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应用

兴平市马嵬中心小学

赵小亮 2011年10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不断改善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在“用”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用”中更新教育观念、“用”中提高操作水平,而且“用”贵于“精”,在教学中保留传统教学工具的特长,发挥信息技术独有的优势,突出数学元素。另外,信息技术也必将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备课方式、改变教研的活动方式。

【关键词】教育技术 小学数学 应用

面对这几年教育技术的应用,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先进的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还有不足之处,有些教师在使用时还有许多误解,没有真正发挥出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探讨,许多工作要我们去不断完善。有鉴于此,结合我的所见与所思,下面谈谈我在教育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八点实际问题。

一、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匮乏是先进教育技术普及应用的最大障碍

提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家总是喜欢讨论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但我认为比观念更新与能力培养更基础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也就是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现阶段还有大量的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甚至没有电脑上网。对于大多数农村教师来说,他们当然也知道应用多媒体的益处多多,他们当中的许多中青年教师已通过自己的电脑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可是学校里没有多媒体教室,只能等待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了。即使是城区的学校,绝大多数学校也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大多是为各级教研活动服务的,平时若都要把自己的学生带去多媒体教室上课,难免撞车。

所以,加大对教育技术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是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基础,是当务之急的一项重要工程。这需要政府部门对教育加大投资力度。比如在每个教室设立网络终端显示系统,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从学校的服务器中自主点播所需的教学信息资源。

二、更新教师观念的关键是“用”、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用”

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其实还是很少使用多媒体技术,普通教师只是在上校内公开课时,才使用电教设备;骨干教师在上展示交流课时,才会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连不少学生们也领悟了:一旦被领去多媒体教室,那一定是有许多老师要来听课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我想主要是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有许多工作还有待完善。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数量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使用频率。第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还不够熟练,有些教师上一次公开课,还要请计算机教师或其他掌握技术的教师帮他做课件,即使是掌握了一定技术的教师在做课件时,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怎么可能经常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第三、教师还没有真正改变观念、没有真正认识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教育技术为学生带来的益处,不要说多媒体技术,就是一般的幻灯,有些教师都懒得用,怕麻烦,甚至觉得用不用都是一样效果。

2005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正式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计划”以教学应用为导向,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显著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进而为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在“计划”中已明确了“用”的导向作用。集中的培训只能向教师们传授基础的知识,而许多具体的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去熟练,许多具体的技巧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去摸索、发现、交流和提高。不能只靠讲座,唯有在接触与应用之后,教师的观念才会真正地自我更新;不能只靠报告,唯有在熟练之后,教师的理念才会慢慢深刻。

在这里我又要提到上面的第一个问题:设施的建设。如果学校里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电脑连接互联网,那么区区十几天全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就没有了后续的“二期”工程——“用”。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还是停留在生硬的“知识”阶段,有些学得一知半解的教师甚至出现畏难情绪。设施的建设是基础,“用”是关键。

三、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用”贵在于“精”

“用”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所以“用”贵在于“精”。

“精”包括两点:第一、由于现阶段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的数量有限,不可能每个班天天上数学课使用多媒体或计算机房,所以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懂得什么课用多媒体课件会起到极大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什么课用传统教学工具也能达到良好效果,这就是“用”在量方面的“精”。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大致概括起来说,有关空间位置、方向与几何图形初步知识、低年级数的认识等课型,一般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有关公式推导、数量关系分析等课型,一般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有关计算的练习、初等数论的概念教学(如整除、质数、合数等),这些课型用多媒体课件当然会更方便,但是如果只用传统的教学工具,我想也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在一节课中,教师一定要懂得什么部分的教学用多媒体课件能起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什么部分的教学用传统教学工具来补充能起到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的作用。这就是“用”在质方面的“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整合。

第二、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终身的学习的能力。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制作,使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如使用教学软件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自主努力、自主创新。

信息化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评价方式,除传统的学校、教师的评价方式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来互相合作、发表主见,与同龄人、专家或教育网站相互联系,从而得到来自网络上同龄人、专家或教育网站的评价。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备课方式也要改变

信息时代,教师的备课工具不只是传统备课方式下的教材、教师用书和备课笔记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设计参考、教学内容背景资料、图片资料和课件资料。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要特别关注两点:

第一、所授教学内容的数学文化背景。只要在搜索网站中输入教学内容的名称,就可查阅大量的相关数学文化,不但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是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做一些潜移默化的基础工作。

第二、所授教学内容与学生以后学习的知识(尤其是中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更高阶段的知识点也不用借书来看了,网上的电子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备课时参考了这些更高阶段的知识点,使教师对所授内容的教学目标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更有意义的讨论和练习,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研活动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内容可以更丰富,形式可以更灵活 教师们聚在一起畅所欲言的教研活动当然有利于交流的快捷、丰富。但是,在农村地区,学校的分布存在着点多面广的问题,有些学校之间甚至相距百里,让教师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起参加教研活动,要克服的困难较多。一是交通经费支出,二是交通所用时间长,教师出差一次,耽误的课比较多,这对于有些人员本来就紧张的学校来说,无疑是个难题。

如今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研活动的内容与传统内容相比,应该更多地借鉴丰富的网络资源、探讨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的应用。教研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利用网上互动技术进行交流,比如在网上现场直播公开课,随后利用即时互通的网络软件进行多端点视频或音频交流。还可以制作各级教研论坛,让教师们能随时进入相关学科的论坛进行提问、交流、上传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共享。当然,这些设想都需要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前期的资金投入来进行硬件设施建设作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改革,必将深层次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教师的备课方式与教学形式、教研员的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等,本文只是抛砖引玉,还有更多的实际问题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及时交流心得与经验,共同努力,将信息化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兴平市马嵬中心小学

篇6: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师 杨玉行

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导向性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产生激励,实现教学导向功能。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技术提供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连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为完成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目标。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体现 1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使学生通过多种交互活动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

学生生活中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

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新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讲授《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与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

求,看来是刻不容缓。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的课堂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由于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结合教材采取灵活适合的多媒体教学。

第二,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宜则用,不宜则不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学”。

第三,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缺乏,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建议形成 “层层收集,课课供给”制度。

第四,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明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减负增质,实施素质教育。因此,采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显

得尤为重要,因为好的课件不仅可给学生多感官、多类型的刺激,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统一起来,而且多媒体的交互性还使学生可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数学课件的制作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首先必须关心课件的教学价值,遵循教学性原则,即围绕课件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有优势,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表现形式。(2)遵循控制性原则,即课件要有良好的操作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容错性强,操作简便灵活,便于控制。(3)遵循简约性原则,投影的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布局突出重点,减少无益信息的干扰,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退出运动设计上应简约。(4)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原理要正确,细节要淡化,但允许夸张,力求准确。(5)遵循艺术性原则,即在前四个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使画面美观、逼真、流畅,实现好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

第五,广大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和相关理论。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宜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人格下力气。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也就是由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好环境,即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网上答题;通过BBS、收发E-mail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

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篇7: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分校 徐盛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如何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内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方法以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关键词:

数学;信息技术;整合;辅助;教学方式 正文: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课本已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能从图书馆、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获得鲜活的、广泛的知识。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现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以下几点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小学苏教版教材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内容偏旧,仅在人教版的基础上稍做修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由于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尚处于尝试阶段,中年级学生的信息水平不是很高,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学生对所需信息获取分析能力差。基于此,在课前教师可将相关资源作一些整理,保存在文件夹下或学校局域网络上,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或网站去获取有用信息。随着学生信息水平的逐渐提高,可为学生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通过internet到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如上网、翻工具书,询问等方式收集一组自己喜欢的数据,课上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他们汇报的数据:有小到头发的直径(学生说是宽),大到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有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中国人的多少,也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查出的一组生动、富有意义的数据,不仅超越了课本上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在生活中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二)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整合

所谓“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想叠加,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灯片,用一用实物投影,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由于受教学时间统一的限制,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的个性特长难于发挥,因材施教难于落实,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对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整合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习的空间。

1.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便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整合。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课件用于自己的讲解,也可用powerpoint或其它制作工具充分利用各种素材编制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课件,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于理解的内容,或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这样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选择,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代替了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等传统媒体,达到了低耗、高效的目的。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2.教师在教师用机上浏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个别或小组指导;学生可以把在机上做的作业上交到教师用机上,教师以最快的速度查阅到并给学生以反馈评价„„这些都使课堂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学生的作品通过网络可以得到及时共享,学生可以在独立完成以后,打开其他同学的作业,从中得到启发,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方法,体现课堂管理的开放性。

3.网络具有民主、平等的特点。网络上可以匿名,不怕被别人嘲笑,这使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课堂上不再只是几名学生唱主角,营造起共同参与的氛围。由此,构建出开放、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校园网的建成,学生在教室里不仅能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打破常规教学形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工具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的环境。同时,“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要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常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课本、作业本、笔和尺,再好一点就是增加剪刀、胶水和纸。这时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建构知识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得到发挥。我们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培养以上能力的认知工具和更能展示学生个性的互动平台。如作为信息获取工具的 “搜索引擎”;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的“几何画板”“画图”等等。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效果就较好。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五)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又如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之后,计算机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十分重要。不是计算机用的越多就越好,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此就需要教师全新的教学设计。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来自家庭条件较好并拥有电脑的学生,或曾经学过电脑知识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而没有条件接触电脑的学生,则连开关机都不会。即使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及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给课堂教学整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设计若缺乏周密地考虑,就会使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从而失去上课的兴趣;或是让没基础的学生“吃不下”从此失去信心„„

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在上新内容前,必须先作调查,记录下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及要求,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给其制定不同的学习安排。不同学生的需要能在一节课内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教学做到了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一条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措施。

(三)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多媒体环境下,我们应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配合课件帮助其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生动形象、轻松愉悦的学习情景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现成的优秀课件,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自己编制课件。

(四)注意教学中的对比与总结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最终为教学的改进、完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善与下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不同及时地作出评价是提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还应针对教师自己。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通常体现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任务的大小,让学生单独完成或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查看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进行记录,记录的情况可以包括:哪些学生完成较快、哪些学生采用方法较好、哪些学生具有独创性等等。这些原始记录除了能及时地反馈和激励学生外,在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为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帮助。

另一方面,每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每节课的效果都会有所不同,教师也会因教学效果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感受,及时地将这些感受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价,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汲取经验,扬长避短。

篇8: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1 营造合理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的兴趣得以充分激发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专注力相对较短,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因而,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合理的数学学习情境,从而立即吸引住小学生的眼球,让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轻松愉快的状态充分掌握数学知识。比如说,当教师在教授“数学统计”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森林舞会”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给予小动物配音,小狐狸说,森林舞会开始了,小动物们都会来参加,大家注意看哦!接着,就开始播放小动物展示自身舞蹈的情境。然后就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森林舞会中有几种小动物参加啊?”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基本就都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再慢放森林舞会小动物展示舞蹈的画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开始采取各种方法来统计小动物的种类,有的采用自有的特殊符号来表达每一种小动物;有的是出来一个就写一个,到最后汇总;还有的学生自由进行组合并进行分工,一人负责一部分画面中的小动物统计,最终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统计的相关知识。

2 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新课改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独立的教学情境展开教学,学生也能自然而然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而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虽然也能有一定效果,但大多数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法兴趣不高。而在信息化教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生活化数学教学的魅力。因而,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生活化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在教授“比的应用”时,可以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三幅牛与草地的不同比例的图片:第一幅是牛的比例大,草地的比例小;第二幅是牛的比例小,草地的比例大;第三幅是比例适中。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说一下哪一幅图片最美丽,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也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更充分了解了“比的应用”。如此,不仅使得小学数学的课堂内容得到了充实,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动,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突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点与难点,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教师在数学教授中应该注意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一定的强化。传统的数学教授中,教师采用自身语言和常规教学工具来对学生进行讲述,使得不少学生反映自身思维与教师教授的知识不能同步。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的将教学内容在学生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较容易的了解学习内容,从而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圆面积的公式”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圆的本质特征充分的在学生面前演示,也就是将圆形进行多份的分割,然后再进行重组,慢慢的,学生就会发现将圆形分割的份数越多,重组后,就越像长方形,于是,也了解了圆形和其他图形存在的联系,进而将其面积公式推断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了解课堂的重点及难点。

4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得更具体,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和抽象性都相对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抽象化程度相对较低,很难做到将全部抽象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和理解,因此,教师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由抽象过渡为具体的平台,帮助学生轻松顺利地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在传统小学数学教授中,教师做这项工作很难,经常有教师反映,描述起来让学生十分难懂,但又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将抽象知识进行具体化的工具。而信息技术帮小学教师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教师将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充分地转化为具体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教授“梯形面积的公式”时,可以先设计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然后通过动画进行旋转与平移,使这两个梯形拼接成一个长方形,如此,就可以让抽象的知识较为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教师也就较为容易地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挖掘,使得其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让教学目标较为轻松的实现。

上一篇:超市管理系统应用案例下一篇:论新型企业文化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