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2024-05-05

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通用10篇)

篇1: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我想现今社会已无几人能遵守这《弟子规》做人、做事了,所以,凡是读过之人都倍感惭愧。我认为公司这次下这么大的力度培训所有员工学习《弟子规》,并不是让我们只是自责过去的不足,而是想让大家从今往后,无论做人、做事、待人接物,都是发自内心的按照《弟子规》去做。

我的理解是为人首先要以“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兄长都视而不见,没大没小的,那么更何况是对朋友、对同事、对陌生人了!把我的理解联系到工作中,作为正维公司专卖店的一名营业员,顾客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同事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都是缘分,都是我要尊敬的人;其次就是言、行,我简单的摘取了几句:“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觉得我们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中——诚信、正直是为人的根本,有了做人的根本那么做任何事都成功了一半。执着、争先则就是做事成功的另一半了。如果这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那他一定不是一个正直的人,所以言与行是紧密相关的。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只靠花言巧语就能成功的,不然就可称为“说事”了,而为什么称为“做事”,就是看你是不是言行一致的人,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是对是错都已是过往云烟了,人不能总活在过去里,既然学了《弟子规》,我们就要贯彻着《弟子规》往前看,要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时间吧!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好了,话说多不如少。说多了都是眼泪,不如将泪水化为行动!随笔:

生身人,养育恩,无以回报;

亲兄弟,手足情,血脉相连;

公司里,政策宽,上下齐心;

专卖店,领导好,才情横溢;

弟子规,圣人训,受益匪浅;

人世间,皆万物,阿弥陀佛。

篇2: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学习《弟子规》有感一直以来,我的字都写得不好,所以老是被妈妈批评,甚至撕本子,

学习《弟子规》有感

。撕的我都有点恨她了,心想:干嘛老撕我本子?我已经尽力去写好了,只是手老是不听话,总喜欢歪来歪去。看看对错不就得了。可我却不敢说出来,因为说了怕挨妈妈的拳头。唉,怎样才能写好字呢?

今年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诵读“经典”的活动,全校同学都在诵读《弟子规》。只因平时学习时间紧,我的《弟子规》断断续续地,一年了还没背完。

趁这个暑假,妈妈要求我坚持继续往下背。每天早上15分钟,在妈妈的监督下,我终于背完了,而且还能从头到尾背出来呢。

还别说,《弟子规》里的学问还真不少,而且都是前辈们生活、实践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其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作文

”意思是:如果把墨磨偏了,说明学习时心不在焉;如果字写的潦草、不整齐,说明思想不集中。这里说的不正是我吗?原来,我写不好字的原因是因为平时写字时精力不集中!仔细一想,也的确如此:每次写作业时,我脑子里总想着布娃娃、折纸、小零食、、、、、、总不能安静,难怪字写不好。

为了提高书写质量,我开始集中精力练习钢笔字和毛笔字。妈妈让我把“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几个大字用电脑打印下来,贴在我的书桌前,每次写字时,我都要先大声地读上两遍,妈妈说这是为了提醒我注意。然后开始写钢笔字,再练毛笔字。

不管是天阴、下雨还是天晴,每天早晨30分钟的写字课我从未间断过。每次写字,我都记着《弟子规》里的那句话。一个假期下来,我的字大有进步,妈妈看了很开心。她把我的作业本前后进行了对比,我看了后觉得很羞愧。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她注视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记住: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心,没有什么做不好的,只要坚持练习,你一定能写好字。”我答应到:“嗯,我会的。”

写好字是小学生的义务,这也是我对妈妈的承诺,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篇3: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现实让我不得不思考和寻找有效的班级工作的切入点和方法。我忽然想起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送给过我一本《弟子规》和几张相关的光盘, 平日工作太忙, 我还没顾得上认真看。利用周末时间, 我把书和光盘都找出来, 进行了认真的研读。这一读让我觉得眼前一亮, 《弟子规》中既有为人子女的礼仪, 还有为人弟子的规矩;不但有做人的道理, 而且有求学的方法。这些不正是老师所需要教给孩子们的吗?这不正是学生应该遵从的行为规范吗?我决定在班里开展学习、诵读《弟子规》的活动。

熟读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理解。学生手中的《弟子规》小册子里面对每一句的内容都做了详尽的解释, 我想, 如果让学生自己去看, 那么学习《弟子规》就有可能是走走过场, 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决定在读报时间举办“班级讲坛”, 让同学们仿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形式来解读《弟子规》。但是由谁来讲, 如何讲得让同学们既爱听又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和班委们一商量, 孩子们一致同意由同学们“轮流坐庄”, 这正合我意。同学们轮流讲不但能使他们和大家一起分享对《弟子规》的理解, 而且能锻炼他们的组织、表达能力,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呢?

首先, 班里的学习委员和宣传委员把《弟子规》按照内容进行了划分, 安排好每天要讲的语句。然后, 进行“招标”, 也就是让学生们自己预定将要解读的内容。说实话, 一开始我是有一些担心的, 因为毕竟初二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平时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人都寥寥无几, 会有人来“投标”吗?然而,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 “招标”工作非常顺利, 很快每天要讲的内容都有人“中标”了。但是毕竟《弟子规》的篇幅有限, 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走上讲台。于是, 我们安排没有“中标”的同学负责搜集资料等辅助工作。

如何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把自己负责的《弟子规》的内容讲好、讲透、讲出自己的风格?经过一番讨论, 我和同学们商定了“班级讲坛”的“规定内容”和“自选内容”。“规定内容”有:提前在黑板的左侧书写出自己要讲语句;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讲解语句含义;讲述自己的理解。“自选内容”包括:引经据典、播放视频等。

篇4:对《弟子规》育人智慧的学习感悟

一、“个性品质”奠定学习基础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儿童只要能听得懂话,坐得住40分钟,就可以到学校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了。但是,《弟子规》认为,系统的知识学习应该讲究基础。这个基础不是教育学者讲的学习新知识要有旧知识作基础,也不是心理学者讲的学习需要大脑发育成熟作基础,而是学习者的个人品质。《弟子规》强调,学习应该放在为人处世的良好品质养成的基础上,依照社会规范,在人际生活中对文化知识有兴趣、有时间、有能力,这才开始学习。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先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然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会使学习事半功倍;没有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能会走歧路,可能导致厌学,可能事倍功半。环视周围,这样正反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整篇《弟子规》大部分的内容都在讲如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只有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之后,才可以谈学习的问题。

二、“学而时习之”体现学习效果

我们知道“学习”一词本是两个词,取自“学而时习之”。《弟子规》对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作了描述,用“学文”表示“学”,用“力行”表示“习”,并指出了“学”与“习”的关系中两种常见的错误。

第一种是只“学”不“习”,“不力行,但学文”。不停地学,学了很多文化知识,但自己并不依照这些知识而生活,结果自然是“长浮华,成何人”,只是徒增浮华,成为空有理论没有实质的人,如此读书学习有什么用?审视我们当前的教育,有几个人不是这样呢?知识成了很多人脱离生活的一种“物品”,放在大脑的某个角落,偶尔拿出来应付考试或者卖弄。现在有学者引用国外的概念“脆弱性知识综合征”来表示学校教育中这种知识学习与生活相分离的现象,但这种现象是不是学校教育独有的呢?显然不是。各种礼貌规范对答如流,各种环保知识脱口而出,而在实际的生活中铺张浪费、破坏环境、陋习不断的人还少吗?《弟子规》早已为我们指出其本质。

第二种是只“习”不“学”,“但力行,不学文”。努力在生活工作中做好人,做好事,像老黄牛一样,但缺乏学习意识,不能持续学习以提升自己,结果就是“任己见,昧理真”。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常见。这样的人依照自己的经验日复一日辛苦地行事,缺乏学习意识,不学新东西,生活停滞不前。

正确的做法应该如《弟子规》中所述“学”与“习”的合二为一,也就是“学而时习之”。通常的解释是,学后要不断地练习、温习、复习。其实这样解释还不确切,儒家的思想强调实际、强调实践。“习”更是包含了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检验所学、不断更新自我的意思。这永不停息的更新改造自我的过程必定伴随着很多困难和痛苦,所以《弟子规》用“力行”一词来强调学后的身体力行,不断实践。“学文”与“力行”相互作用,跟随现实情况而不断前行,虚心坚持学习,才能活到老,学到老,习到老。

三、“经典选择”确定学习内容

学习要选择经典,“非圣书,屏勿视”。为什么要这样?《弟子规》作了解释,“蔽聪明,坏心志”。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学,有些书需要学到一定程度才能读,有些书是什么时候都不要看。一些直白表达的书还好分辨,比如色情暴力的书刊,而一些比较隐晦的宣传不健康生活方式、错误腐朽意识形态的书,就不好辨别了。现代社会出版物多如牛毛,这些不适合看的书不会自己戴着“不能读”的帽子,所以学会选择很重要。《弟子规》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我们学习的对象应该选择经典。首先,它是社会传承下来,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学习它们可以保证我们方向不会错。其次,这些经典的难易程度大家相对有公认,能够保证学习时顺序不会大错。最后,对初学者来说,先学习经典可以打下符合社会文化思维的根基,有了这个根基以后对其他的观点就有了判断力,不至于游离、迷惑。选定学习对象之后就不要轻易动摇、改换,所谓“一门深入,长期熏修”就是如此。

四、学习《弟子规》的启示

基于以上的学习观,《弟子规》对具体的学习过程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如今仍能带给我们启示,值得我们反思。

(一)课程“专一求精”

判断学习结果的成败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能用多少,用得是否熟练是否有效。整个儒家的思想传统都是如此,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弟子规》中强调,“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学习不要贪多求快,一门学问没有融会贯通就不要另起一门,一本书没学完学懂不要开始另一本书的学习,一个问题没解决不要开始另一个问题。现代心理学已经发现,大脑的活动有自己的规律,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它的加工方式是序列性的,不能同时处理多个事件,就像我们到银行取钱,必须一个一个来。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一章内容、一本书的学习就是一个事件,前面的事件没有处理完、处理好,就反复频繁转换学习内容,会使大脑的加工任务更重,思维效率下降,结果自然是什么都一知半解。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行分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每天在诸多差别巨大的学科知识中辗转,这样的设计对学生的成才和社会生活到底有多少帮助?

(二)学习“内容自信”

“信皆要”,相信自己所学的东西,对所学的东西有信心。学习者对书本讲的东西、对老师的教导不相信,自然是学不好的,不会去力行、贯穿于自己的生活。如今,我们可能过于信奉“批判性的吸收”。“批判性”在科学进步中的作用不可置疑,但我们不能忽略学习本身的顺序。对某一事物准确的批判必定是建立在真正明白、了解这一事物之后,知道它的问题在哪,有什么缺陷,才能对它进行批判。当我们初学时、一知半解时,或者完全不理解之前,就对它进行批判,是不可能做到准确和客观的。对待经典、前人的经验亦是如此,首先要做的是相信它,然后力行它,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它,最后才是批判并改进它。

(三)养成“不耻下问”

多问是儒家的传统,《论语》中就有“不耻下问”,《弟子规》也强调了这一点。“心有疑,随人问,求确义”,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惑,随手就把它记下,不要让它溜走,一有机会就向他人请教,把问题搞明白。其实这里的多问包含了几重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存疑,要边学习边思考,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爱因斯坦也说过,“有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二是随时记录,不仅是记下问题,自己的所思所感都应该随手记下,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做读书笔记、做阅读卡片。三是“随人问”,这个随问的“人”不是特指老师,而是谁懂就问谁,问相关方面的能手,而且要态度谦逊,不耻下问,力求弄明白。

(四)创设“宁静致远”

读书学习要集中注意。《弟子规》提出“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强调读书学习时既要眼睛看又要动口读,同时还要用心思索,不能机械地读和记。那么,如何保障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呢?它进一步提出“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和“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的要求,强调我们学习的小环境应该保持整洁、简洁,认为环境能反映和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杂乱无章的环境不利于安心学习,同时学习环境的杂乱无章也反映了学习者的心理浮躁不安,心里不踏实不能安心学习,自然学不好。正如《大学》所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反过来,通过整理小环境,室内物件不多,墙壁光洁,书桌整洁干净,书籍文具摆放有序,这样清静的环境可以调整学习者的学习状态。现代心理学对此有研究,要想使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对象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排除其他无关刺激的影响,避免其他无意注意的干扰,起到帮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但当前的教育中,我们很少关注儿童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家庭的学习小环境,家长把房间布置得五彩缤纷,各种文具样式新颖奇特、漂亮可爱,让儿童爱不释手,造成学习的干扰实在太多。

(五)保持“平和心态”

现代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都十分关心学习者的心态,做了很多的研究。《弟子规》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何为良好的学习心态,“勿自暴,勿自弃”,即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我们经常听到有学生说“我就没有数学细胞”“我天生就不是学英语的料”之类的话。当我们心里形成这样的定势之后,数学或者英语就很难再学好了。现代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同样,良性的自我预言也会促进我们进步。“圣与贤,可驯致”,“驯”可作“循”讲,只要立定志向,有目标,精进努力,循序渐进,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所谓“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给自己的目标时限宽松些,平时抓紧时间用功学习,日积月累,滴水能穿石,铁棒能磨成绣花针。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平静、清静,目标端正不偏移,抱着这样的态度,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所成就。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弟子规》提出的这些观点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认同它,更谈不上将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对照《弟子规》的教诲,再审视当前的教育,我们发现,有关学习的各种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我们的祖先已经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回顾《弟子规》的观点,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力行”,如果能把这些看起来简单、朴素的“教条”贯彻到实际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定能有所成就。

篇5:学习《弟子规》有感

寒假里,我在家学习了《弟子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新台子中心小学 一年三班

沈文翰

篇6:学习《弟子规》有感

在生活中有许多书让我爱不释手读后感 ,感悟很深,比方《三字经》《弟子规》《意林》,可是让我受害盗浅的仍是《弟子规》。

妈妈告知我《弟子规》里弘扬了我们中华官族多少千年的传统美德,告诉了我们良多做我的路理。记得有一地早上,妈妈让我吃早饭,我实在是实的吃不下,就保持不吃,于是大泣大闹伏去,让妈妈很赌气,我口里也很好受。晚上躺在床上,我拿起《弟子规》顺手打开,书里点第一页第一言大字就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细细望着书上的讲授,回忆早上和妈妈的不高兴,我感到很对不讫妈妈,“首孝悌”我作的不赖,可我又不好心念和妈妈该面报歉,于是我用书信的方式跟妈妈说了一声“对不起”。

《弟子规》让我理解了干己的情理从书面知讲了咱们礼节之国的长久历史,晓得凡事以 “孝”替先《弟子规》让我养成了很多良恶的习惯是我生涯中的第二位佳老师。

篇7:学生学习弟子规有感

在寒假,我认真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从学习《弟子规》有很多的体会,主要谈谈感恩和恭敬。

感恩,就是做人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每个人所以,《弟子规》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最先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有很多我却做不到。平时感到做的不错,可仔细回想,做得并不是尽善尽美。现在我的父母都已进入古稀之年,我应该怎样尽到作为子女的孝道,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现在心中自然有了答案。

篇8:教育哲学视域下的《弟子规》学习

【关 键 词】弟子规;教育哲学;人的存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65-04

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复兴热”尤为突出。复国学之路,兴国学之本,渴望依托传统文化带来教育的腾飞。《弟子规》幸运地成为这一浪潮中的风口浪尖,不断掀起学习热潮。然而,细观体察,晓然可见:这些学习浪潮中的种种“赶流行”、“追时髦”;从一开始“无人知晓”到“句句熟背”的规言警句,却鲜有学子顿思字里行间的深意;支持、倡导学习《弟子规》的背后,学校和家长渴望复苏的更多还是“学习成绩与风尚”,关注的还是生存问题。本文试图透过教育哲学视域,结合“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存”的辨析,以哲学的高度慎思《弟子规》学习这一教育现象,指出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诠释《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一、《弟子规》学习目的追问:生存意义抑或存在意义

追前赶后的《弟子规》学习热中,许多学校开设“读经诵典”课程、开展“经典朗诵会”等相关活动。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青少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熟识度,在一定范围内弘扬了传统文化,开辟了国学复苏的路径和渠道。这层目的上的《弟子规》学习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深思读经热背后的“内心理由”,却不禁让人追问:《弟子规》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复苏,真正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是以生存意义为最终目标的学习,还是源于存在意义的学习?这一点,无疑是《弟子规》学习中最为重要也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

(一)以生存意义为目的的《弟子规》学习

生存,时常提及并不陌生,潜移默化中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汉代刘向在《说苑·尊贤》中指出:“夫圣人之於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生存之意即指活着、活下去。随着时代的更迭,今日的“生存”还意味着发展,甚至是占据,拥有更多的资源。在这类“生存意义”的指引下,学习、工作的终极目标便渐渐演变成存活、发展、拥有。

首先,许多学校热热闹闹组织学生读经,诵读《弟子规》,深层原因就是“存活”。一个学校的存活为什么与一本清朝的蒙养之文有关呢?社会舆论的宣传、相关条文的指示、家长的期望共同牵系着学校课程的开展。没有一所学校、一位校长、一位教师愿意看到生源的流失,因此一定要追赶这股“复古风”,《弟子规》、《三字经》迅速燎原于学校的每个角落。

其次,更多家长在媒体宣传中迷失,渴望孩子得以更好发展之心炽烈,“读经热”在这样的期待中更加沸腾。更好的发展是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吗?那么,究竟家长期待熟读《弟子规》后,孩子哪些方面得以发展呢:是更加知书达理,还是更懂孝悌礼仪?是更加温顺谦和,还是更懂友爱弟兄?又或者说,其实很多家长并没有以这些目的为出发点,也没有仔细思索读一本经书背后的深意。让孩子分数考得更好、搭建通往名校的桥梁,生存才是王道。

再者,时代物质的进步也营造了浓厚的知识拥有之争。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都在追求着掌握知识的最大化。当然,这样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洞悉更多的社会万象。可是,当这种拥有知识朝着“盲从”、“尾随”的方向发展时,究竟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否真的有用,是对学生成长的哪些方面有用等根本性问题就变得渺小,甚至是忽略不计了。

(二)以存在意义为目的的《弟子规》学习

人作为人的存在,便会涉及到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存在本身的意义、价值和依据,在其解决或假定解决的基础上才是人生的枝节问题——生存。存在意义下《弟子规》的学习目的正是“人的存在”,找寻存在本身的意义、厘清存在的价值和依据。

第一,《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以人的存在”为本。广为流传的教育口号“教育‘以人为本’”,而教育实际中以之为本的是人的生存还是人的存在呢?真正基于人的存在为本的《弟子规》学习,才能在弘扬传统文化之时,得以晓见弟子的存在需要;才能结合规言谨句,在字里行间中渐渐使弟子们裹保一颗清醒的头脑,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源头找寻到奋斗、拼搏的核心动力。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经得住飞速发展的社会的考验,才能确确实实让复古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开出智慧之花。

第二,《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关注“弟子”的存在意义。正如前文所述,在应试背景下《弟子规》的学习变得偏激,大多数家长、教师渴望从中找到学生取得高分的法宝,而我们的学生也渐渐习惯了“功利性的学习”、“目的性的读经”。笔者并非认为,《弟子规》的学习应完全与分数无关,但更想肃清的是,一本传统文化经书的诵读,最本质和最核心的目的应回归到人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关注弟子的存在意义,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减轻当代青少年对于生存必要性的质疑、对于学习目的的怀疑,才能真正引领弟子们良性的、有意义的读经诵典。

第三,《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致力于提升“弟子”的人生境界。提升人生境界一直都是学习目的的必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由于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持久、学习效果不易检验等,它便显得“高深”和“难以达到”。《弟子规》的学习目的也受此制约,似乎仅能停留在“记背”层面上。那么“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仅仅背诵之后就能真正做到了吗?孝悌、谨信、泛爱众不仅是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更应该成为弟子学习、修养的终身目标。真正肩负起提升人生境界这一目的下《弟子规》学习才能散发其迷人的传统文化蕴香。

二、《弟子规》学习者的谨视: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在《弟子规》的学习中,许多学校和家长都称呼学习者为“弟子”。弟子,主要是指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的童蒙,亦是谈及教育对象时的“学习者”、学校及教师眼中的“学生”、家长口中的“孩子”、社会普遍称呼的“青少年”、“儿童”。

nlc202309031944

(一)作为“儿童”的弟子

原名为《训蒙文》的《弟子规》,是我国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之一,其学习者正是需要接受蒙养的适龄学生,从这一角度来讲,儿童理所应当是《弟子规》的学习者。一方面,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弟子,体现了现代儿童中心主义“作为儿童的儿童”这一思想,承认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此时的“儿童”这一概念已比古代的“弟子”有所进步,不再将弟子视之为“小大人”了,这确实是看待学习者层次上的飞跃。另一方面,以“儿童”的角度诠释弟子,也将影响到整个《弟子规》学习体系的阐释。若仅仅将“弟子”视为“儿童”,那么前文所言的以人生境界提升为目的便显得更为“高深”,与弟子们的距离更为遥远了。

(二)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站在“人的存在”的角度,我们眼中的“弟子”不仅是“儿童”,还是一个“人”。我们需要看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但还应看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共性——作为“人”的存在。首先,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并非是忽略弟子的“儿童”性。弟子在年龄阶段上仍属于儿童,蒙学教材《弟子规》正是依循其学习特征进行撰文,设计成三字一句形式便于儿童诵读和记忆。其次,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也不是一味强调弟子与“成人”的共性,借此说明应该重视弟子的“非儿童”。站在人的存在角度,“儿童”和“成人”同样分享着尊严、存在的意义,共同面临着人的存在所必须面对的诸如有限、死亡等问题。最后,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只为了更客观、科学地看待弟子。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学习者的范围逐渐扩大,古代对于弟子的划分和认定就显得局限了。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一方面仍然依循弟子年龄本身的学习特点,需要提高一定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弟子的“存在需求”,需要积淀更多的存在智慧。

三、《弟子规》学习内容扣思:哲学理念下的批判性吸收

在《无声的中国》中鲁迅曾云:“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今时今日,我们并非选择抱着古文死掉,用传统文化的糟粕应对当世的文明;同样,我们也并没有舍掉古文而生存,全然抛弃传统文化之根。怀抱经典美文,构建存在意义下的《弟子规》学习迫在眉睫,其核心便是《弟子规》内容的甄选。

(一)修订式接受《弟子规》节选

不少学者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本清朝年间的《弟子规》中一些内容已经难以与时俱进、不符合现代社会人的新形象,甚至有的字句中包含着封建守旧的思想遗风;行文中部分字句强调男尊女卑、牺牲个性,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为了保护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更加纯真的成长,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在这份良苦用心下选择了一种“非真实性”的知识学习。有的学者反复深入研究、征求多方专家意义,形成了“现代修订版《弟子规》”,开辟了学习内容择选的新方式。诚然,学者们的见解都很真切,无一不是为了筛选出更为现代的、科学的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培育祖国的花朵。笔者在这一点上从未质疑。那么,除了删减、修订《弟子规》的学习内容,是否存在其他的理性、科学吸收传统文化的方法呢?

(二)批判性理解《弟子规》全貌

从存在主义出发,呈现知识原貌不仅是知识本身完整性、真实性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弟子了解知识的“原生态”,在哲学理念的引导下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删减版、修改版的《弟子规》学习相较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学习《弟子规》的原文全貌。任何知识都是扎根于一定历史时间、空间的土壤之上的,它烙刻着时代的印记,字里行间展现着时代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而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了解知识原貌,进行反思,评判性吸收,才能从根本上领会存在意义。从存在角度出发,死亡、有限等问题都是存在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我们确实应保护弟子的心灵,但更应理性、健康地开放弟子的心灵。如《弟子规》的“入则孝”章节中提及“丧三年,常悲咽”,有的学者认为此句不适宜弟子诵读,不应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灌溉父母去世的消息。那么,是否弟子不去诵读,现实生活中就不会出现“死亡”、“去世”之事;是否弟子回避死亡话题,他们的亲友就会永葆平安,显然不是。还知识以真相,不仅仅是对知识、历史的尊重,也是一种应对相关问题的传统方式之传承与弘扬。

四、《弟子规》学习方式明辩:双重知识叠加的理性学习方式

从《弟子规》的知识类型来看,其内容属于社会知识范畴,但从知识的获得途径而言,又属于人文知识范畴。《弟子规》内容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体现出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规范性”和“策略性”;[1]而创作并流行于清朝的《弟子规》,是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众爱,而亲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指导思想,结合清朝年间具体的孝悌、处事之道所归纳撰文,这一知识的获得正是对各种具体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结和反思,[2]因此,它又属于人文知识。

《弟子规》知识的属性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交叉性。既需要社会知识学习方式中的“观察”、“交流”与“实践”,也需要人文知识学习方式中的“体验”、“移情”和“反思”。理性的选择、因人而异的采用能更好地掌握《弟子规》的内容,达到体悟“人的存在”之深意与熏陶传统孝悌之文化的双重效果。

(一)观察与体验并举

《弟子规》的学习内容朴素、简洁,但却涉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仅停留于记背层次上的学习是不够的。从社会知识角度来讲,《弟子规》的诸多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反观社会百象是较好的学习方式。诸如“入则孝”、“次谨信”,社会生活中都可观察到章句实意的再现。借以社会情境的印证,能够生动地展现吟诵内容,给学习者留下更为牢固的知识印象。因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不适宜用来学习《弟子规》。从人文知识角度出发,《弟子规》学习的是历史人文知识,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人文需要”,产生一种“体验需求”。通过体验,既可以巩固观察阶段对于学习知识的基本了解和领会,还能通过异时异地的“共鸣”而体悟到更为深刻的人的存在意义。

nlc202309031944

(二)交流与移情同行

仅仅通过观察和体验,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好地掌握《弟子规》,交流和移情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社会知识并非是孤立的、死板的,它较为开放的知识特性要求《弟子规》的学习也应采用“交流”这一学习方式。弟子间的互动磋商、质疑,甚至是争论、辨析,最后才能进一步达到批判性的吸收。人文知识也不是共性的、必然的,它较为个性化的创作本质要求《弟子规》的学习还应采用“移情”的学习方式。移情,是人文作品与学习者体验之间的桥梁,可以连通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间的蛛丝马迹,可以缩短知识本身所处历史时期与学习者当下的时间、空间、社会和文化“距离”。通过移情的方式学习《弟子规》,能真正成为一名“弟子”,不仅体验现世百象,也能感悟传统文化。

(三)实践与反思携手

《弟子规》知识归属范畴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实践和反思是必须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处于社会知识层面上,学习《弟子规》的落脚点便是行为、思想的实践。因此,实践不仅成为学习的目标,同样也是学习的方式。通过观察、交流,学习者已基本能够在自我和他我的理解差异中取精去糟,实践是将这一知识巩固的最佳方式。处于人文知识层面上,学习《弟子规》的核心方式是反思,是自我与他我、个体与社会经过上述学习方式后的再次交锋,这种反思意味着对于知识本身的最终审核和批判性检验。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更需要弟子的反思,无论是人生境界问题的疑惑,还是人之存在意义的不解,都需要学习者的潜心反思。经过反思后的批判性吸收才能给予学习者更多思考的欢乐,体验学习本身的真乐趣,激发学习《弟子规》的长久热情和兴趣。

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从没有遗忘历史精华,我们的教育更加渴望晓见传统文化在新技术年代“复苏”与“兴隆”,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经典得以时代检验的有力佐证,也可以踏循传统经典,在洪亮悦耳的《弟子规》朗朗书声中看到“弟子们”的谨言慎行。教育哲学视域下对于《弟子规》学习的审思,旨在探求理性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正确看待学习者,从而阐明学习的辩证性意义:期待着吟经诵典的新时代“弟子们”知书识礼、谦谦君子的背后是理性的头脑、明亮的双眸、思辨的智慧和扎根于内心深处的传统经典之苗,以及终将绽放的瑰美国学之花。

参考文献:

[1][2]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3]John Wilson.Perspectives o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

tion[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3(02).

[4][清]李毓秀.弟子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5]Ruitenberg,C.Introduction:The Question of Method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

on,2009(03).

[6]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篇9: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解东一小

韩雪梅

按照学校教导处的安排,近期我认真的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通过本次的又一次阅读,使我对课标的内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全新的认识。使我在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把握上会更准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恰当,会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确定老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每个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结合课堂教学浅谈这次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亲自参加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等方面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如:再教《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时,因学生已有口算的经验,我就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探讨口算的方法。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35+34=学生说出了三、四种算法,都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也非常棒!

二、正确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其次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适时时进行归纳、示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积累经验;再次,关注学生差异,用不同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都得到发展。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所以课堂上。我会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位置。课前充分了解学生,正确确立目标,学生会的,坚持不讲;有一定难度的一定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还没解决的,再全班交流,真不会的这时老师才进行点播、引导、讲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步学会学习。

三、教学要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

教学活动要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所以教学中不管是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练习题的设计等都要统筹考虑,既让好学生吃好,也让学困生吃得着。课堂上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困难让对子帮助,课堂提问小号让大号(好学生让着学困生),上板转板大号优先,给他们更多的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的表扬鼓励,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他们改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篇10:学习《弟子规》有感 —— 韩雪梅

3月26日,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在郑州隆重举行。在海内外报名12081人中,经过筛选,只有1200多名听众参加。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总裁李慕松有幸应邀出席了此次论坛,在开幕式上与众人齐声诵读《弟子规》,并作了《中华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听众热烈回应。

5月19日下午,应南京三江学院高职院和中德职业教育学院的邀请,李慕松为学院师生做了一场德育教育报告会。首先,李总通过引用《弟子规》语句“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回忆自己成长经历———讲述了出身贫寒,家境贫困不丢人的道理,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磨炼。接着,李总回顾了公司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及作为外企员工在特定历史发展中所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使命,让同学们对当代企业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诠释了大学生应该如何成长为企业所需人才。

在另外一次公司举行的为受灾同胞捐赠仪式上,李慕松总裁再次引用《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贤语,代表菲尼克斯中国公司全体员工表达了对灾区同胞的同情之心和慰问之情。

……

李慕松,可谓与《弟子规》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在企业管理上,菲尼克斯中国公司这个落户于南京的合资企业并没有完全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式,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源泉,全力导入《弟子规》,推行“中国式”的企业管理。置身于南京江宁开发区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厂房内,你能看到墙上随处挂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书法作品。公司大厅的液晶欢迎屏幕里显示的是《弟子规》的经句,到处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据了解,公司在新员工入厂初期,发给他们《弟子规》等书籍,并有专门的培训老师讲课、辅导,公司还分批组织员工到安徽省“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结合文明礼仪、奉献爱心等实际内容进行《弟子规》的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员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领导亲民拴人心

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个是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两者融合在一起,却是相安无事,相得益彰,从而培养了一支100%的本土员工和100%的本土管理团队。这不仅开了跨国公司管理模式本土化的先河,也为南京乃至全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借鉴。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能够如此得到弘扬,又深得民心呢?李慕松认为,“《弟子规》是我们祖宗5000年留下的价值观。在西方那里,也有他们的价值观。这一点我觉得并不相悖。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和谐的家庭和身心和谐的个人,《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强调学文化与学做人的统一,强调做到个人的心智和家庭和睦,它是顺着人性,或者是顺着事物的本来的规律,来引导人的,它能够使人欢心喜悦地来接受它的指导,所以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从做人做事两方面看,《弟子规》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指导,在企业里头也是指导。我们公司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大家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从理论上该怎么指导自己,该怎么做人做事情,跟以前大不相同。”

作为企业老总,李慕松本人就以身作则,不断从《弟子规》中吸取营养。《弟子规》中说,“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意思是说,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李慕松悟道,从字面上看,这论述的是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里的主仆关系,但实际上它更广义的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人文关系。领导者,他处于一种领导的地位,就要求他必须有仁慈之心,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者,就可以对属下呼来唤去,甚至不把他当人看。这样做就错了。

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李慕松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员工,而现在好多企业都在讲,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跳槽向钱看等等。关键的问题,还是一个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外商投资企业,所以很多人有一些误解,认为社会责任仅仅是捐款捐物。我觉得外商投资企业的第一条首先应该保护自己的员工,如果一个企业连自己的员工都不能保护,奢谈什么社会责任的话,一定是别有用心、另有图谋的。我们是江苏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我们不但关心员工的福利和员工的收入,我们更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员工的道德以及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金融海啸”对企业的影响异常现实。2008年12月底,德国总部董事会突然发来指令:停止一切扩张计划,将原本用于投资的全部利润汇回德国。同时公司还接到总部通知,总部已经裁员,有一批人合同到期,要求他们不续约,实际上等于裁员。有一批管理人,先是25%,后来说95%,要缩短工作时间、减薪。很明显,德国总部已经受到了危机的冲击,全球业务都在收缩。

是继续进行大胆投资,还是全面“收缩战线”?菲尼克斯公司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经过慎重考虑,李慕松最后决定,通过E-mail向德国董事会说明中国公司的意图。最终让德国总部收回了成命。

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南京菲尼克斯电气公司出台了“四不”的“寒冬战略”,一是不做经济性裁员;二是不做经济性减薪,不将困难转移到员工和他们的家庭头上;三是不改变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四是不改变对中国市场和客户的承诺。他们不但是菲尼克斯电气全球唯一的不裁员、不减薪,而且也是江苏南京地区为数不多的这样做的一个外商投资企业。经济危机使很多企业不胜其寒,有的收缩,有的甚至倒闭,但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却打破了经济危机下效益必然下滑的铁律,以两位数的优势一举超过20多年来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公司,正式跃居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全球56个公司的排行榜首。

对员工有仁爱之心,留住了人心。不仅仅影响了员工,而且影响了他们的家属。公司一个部门的经理,十年前是从一个超大型的国企过来的,到公司十年期间,他不断受到猎头公司的邀请,而且价码一次比一次高,职位一次比一次高。有一次他动心了,打算跳槽,回去跟太太商量。太太跟他说,我就到过你们公司一次,我听过你们的李总介绍过你们公司的发展,汇报过你们的贡献,我当时的感觉是家的感觉,信任、宽和,是你能够发展的地方。你们公司在南京,别人想去还去不了,你怎么还想走。在家人的劝说下,这位经理取消了跳槽念头。公司发展的时候,也有员工因为家庭和各方面原因离职,到了比公司大得多的欧美的企业,但是这些员工去了以后一直和公司保持联系,一位曾是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发给李慕松的电子邮件说,感谢您和公司给我学习做人的机会,尽管我离开了菲尼克斯电气,但是中华文化和菲尼克斯核心文化的价值观将陪伴我的一生。

职工感恩有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给企业打开了一个通向未来的新的智慧之门。通过《弟子规》学习,员工们在循序渐进中,充分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国家社会的培育之恩,领导、老师的教育之情;感悟到了社会、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真情,明白了助人、爱人是做人的本分。员工们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学会了听取不同的意见。在家孝顺老人,在外感恩社会,做人谦虚,做工奉献,守信,和谐,如今已成了菲尼克斯每个职工的座右铭和为人处事的准则。

以前,大家想的大多都是从企业得到多少,而很少想到额外地回报企业。可是自从公司组织学习《弟子规》,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企业日常管理后,员工挖掘对公司的感恩的心,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大家的工作变得更加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他们利用班余时间主动做一些关心集体、帮助别人回报社会的事情。在菲尼克斯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厂区的绿地上,一套自动喷灌系统现在取代了原先的人工喷灌。不过,这套自动喷灌系统并非由该公司投资建设,而是由公司的几名员工主动设计和义务安装的。他们连夜画图设计,自己进行施工,用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样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不仅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也可以给公司带来四到五万块钱的水费的节约。

上一篇:初一下数学工作总结下一篇:47、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