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2024-07-05

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共6篇)

篇1: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人们将官吏领取俸禄为报酬的现象称为“主卖官爵,臣卖智力”,一旦被任命为官吏,即可享受俸禄的待遇,俸禄大多为实物,以石、钟等单位计算。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雇佣劳动现象较为普遍

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

C.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滞缓

D.贵族世袭特权已被废除

2.《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周公之庙。”此材料中的规定()A.催生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B.形成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C.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

D.逐渐削弱了周王的统治权威

3.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4.苏东坡因反对宋神宗改革而几乎按罪当诛时,宋神宗猛然想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最后只好强压内心的怒火、主动说服御史,把苏东坡贬官降级了事。苏东坡也因这条老规矩从黄泉路上捡回了一条性命。这反映了宋代()A.文官政治的特点

C.以文治国的方针

B.重武轻文的风尚

D.兴文抑武的国策

5.有学者论及唐朝科举制:“有案可稽的唐代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估计这少数几个出身‘微寒’的,也并非来自一般平民或农户,多半是破落官僚家庭,至少是个小地主,只是近几代无人做官而已”对上文理解正确的是()A.唐朝科举所选拔的人才多处在社会上层

B.唐朝科举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 C.唐朝科举考试实现了真正的广开才路 D.唐朝科举考试是九品中正制的延续

6.《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7.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A.

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 C.

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8.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A.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C.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9.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这一耕作方式形成于()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0.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宋代形成了一种难以抵挡的“全民经商”的态势,经商团体的构成除职业商人外,也包括军人、官吏、皇室成员及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宗教人士。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

成共识

B.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C.

动摇

D.士商阶层相融合流

11.汉代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盐铁专营()A.使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

B.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D.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

12.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这一政策的是()A.西汉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B.汉武帝推行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C.唐代规定一入市籍不得为官

D.雍正时期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13.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

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D.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

14.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 430 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A.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15.魏晋时期,人们常用因果轮回、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等观念解释人世间的现象,遂产生了《幽明录》、《冥祥记》、《冤魂志》等论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这说明了当时()A.儒教受到了其它思想的挑战

B.佛教丰富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C.封建迷信左右了民众的思想

D.战乱的环境导致人们悲观失望

16.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A.重视法度

B

C.追求神意

D.重情

17.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A.

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

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18.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经济发展落后

B.贫富差别不C.城邦意识至上

D.人文思想盛行

19.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其一,惊异,即看到事物有惊异感,有提出问题、穷根究底的能力;其二,闲暇,即有从事脑力劳动的物质条件;其三,自由,即思考的自由。据此推知,智者学派的产生主要取决于()A.雅典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

B.对希腊自然哲学大胆质疑

C.民主氛围创造的自由空间

D.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20.《北洋政府时期的史话》中涉及的目录是“武昌升起十八星旗,历史选择了黎元洪。湖南独立内幕。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待价而沽,清政府靠边站。”这体现出 A.民国成立前政权纷争 C.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取得彻底成功

21.自1843—1850年道光去世前8年,政府一再下令练兵设防,整顿吏治,理顺财税,意图挽救。可惜这些并没有超出战前所有政令,从中看不到一条是由战败得到的新启示。这一现象 A.根源在于社会体制的落后 C.主要源于新思想没有实践

B.道光皇帝应负有完全责任 D.导致了洋务运动逐步兴起

22.与法国革命相比,英国革命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保守色彩。革命的目的不是创建一个新社会,而是让君主遵守英格兰古老传统的议会权利——而议会权利的来源,不是来自近代的民权思想或者自由理念,是封建体系下君主与贵族之间的权利契约。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英国议会已被工业资产阶级控制 C.英国议会政治不具备民主性质

B.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D.光荣革命后英国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3.光荣革命后,由议会迎请入住英国的威廉和玛丽(詹姆士二世女儿)承诺维护议会权力,同时议会立法对于革命期间的种种行为给予合法追认。材料说明 A.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B.议会事实主导政治 C.英国君主软弱无能 D.议会行为并非合法

24.20世纪30年代,苏联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专家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1932年苏联购买了约50%的世界出口机器;这一时期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这表明 A.当时国际意识形态对抗趋向缓和

B.苏联利用国际形势推进国家工业化 C.美国扩大资本输出应对经济危机

D.美苏积极探索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共3小题,共52分,27题和28题为选做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

——摘编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

材料二近代以来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20世纪初,有人用西洋音乐简谱写了一首《自由结婚纪念歌》:“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随着西学的传入,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末民初的婚姻变化体现了这一点,浙江遂安“近日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也日益见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不同程度批判了传统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一战后,欧洲各国离婚增加,中国一些留学生受其影响,亦热衷于离婚。

——摘编自李桂海《略论近代中国家庭的嬗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并予以评析。(13分)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荀子从认识论方面发展了 “和而不同”。他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同“暗”)于大理”。在学术争鸣中,最忌“私其所积,为空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各家学派都不可持门户之见,守一曲,走极端,“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他提出“目视备色,耳听备声”,“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目视备色,耳听备声”即多方接受“不同”的文化信息,“中县衡焉”即依据对“道”的全面把握来确定文化思想的“和”的内核。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需有史实依据,做到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给出的27、28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西魏地狭国贫,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即遭大饥,人心浮动。宇文泰也看到了这种形势,大统元年(535)三月,他命各街薯斟酌古今以来的治国经验,且可以用于现实者,制订颁行了二十四条新制。大统七年(541)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三月顾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宇文泰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宇文泰改革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改革的特点。(6分)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 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在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钓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为了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干今。

——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9分)

高二段考历史参考答案

1.【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人们将官吏领取俸禄为报酬的现象称为‘主卖官爵,臣卖智力’,一旦被任命为官吏,即可享受俸禄的待遇”可知,战国时期的雇佣关系已相当普遍甚至蔓延至政治层面,故A项正确;官吏选拔制度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确立,故B项错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这种将经济观念引入政治领域的现象,恰恰是战国时期商品货币关系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史实得知,战国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并没有被彻底废除,故D项错误。【答案】A 2.【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同姓、同宗的关系,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中央集权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鲁国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不是突出王权的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诸侯有同姓、同宗、同族之分,符合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的划分,故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诸侯血缘亲疏,没有体现其削弱周王统治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C 3.【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秦朝;汉朝;图表数据型选择题(精选)【解析】“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这种结论既不能通过材料图表得出,又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贵族化与皇位继承的关系并没有在材料中提及,故B项错误;豪富家族并不能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点,贵族化倾向在公元前160年前后急转直下,再结合所学我们不难知道,在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古代中国的贵族化趋势呈现出弱化直至消失的态势,故D项正确。【答案】D 4.【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宋朝【解析】根据题意,体现了宋代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体现了宋代文官政治、重文轻武的特点,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是重文轻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得出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以文治国属于绝对化理解题意,太过片面,故C项错误;宋代是重文轻武,并非兴文抑武,太片面化,故D项错误。【答案】A 5.【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隋唐【解析】“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可以看出上层社会的人士被取的可能性更高,故A项正确;“有案可稽的唐代73名状元中”无法体现其科举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估计这少数几个出身‘微寒’的,也并非来自一般平民或农户”可见平民里被选拔的可能性很少,故C项错误;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靠门弟,后者则公开选拔,以才能为主,故D项错误。【答案】A 6.【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隋唐;判断对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表明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给事中应隶属于门下省,因为门下省具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表明皇帝的诏令没有被否决,故C项错误;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皇权至上,故D项错误。【答案】A 7.【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三国两晋南北朝【解析】材料没有提到二王兄弟是外戚,故A项错误;二王是东晋时期非常有名门阀士族,“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可见其对政权的影响大,皇权受到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对地方控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史料证明当时东晋国家的四分五裂,故D项错误。【答案】B 8.【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三国两晋南北朝【解析】根据材料“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可以看出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正官评议人物……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品”得出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但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政府在选官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非“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得出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故D项正确。【答案】D 9.【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变;先秦【解析】西周时期耕作方式还是石器锄耕,故A项错误;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开始形成,故B项正确;秦汉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进一步普及,故C项错误;隋唐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进一步普及,故D项错误。【答案】B 10.【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朝【解析】重农抑商在古代始终是国策,虽然宋朝有所松动,但四民平等成共识明显不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全民经商”的态势,但传统信仰——儒家思想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宋代儒家思想经过理学家的重塑,在南宋成为官方哲学,且儒家思想地位动摇应该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及全民经商,甚或官吏、皇室成员这些“士人群体”也经商,故D项正确。【答案】D 11.【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汉朝【解析】材料仅体现了大规模的私营企业不复存在,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故A项错误;从材料“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可知盐铁专营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故B项正确;从材料“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可知盐铁专营削弱了地方诸侯经济势力,但“消除” 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盐铁专营对地方诸侯的影响,不能体现汉代实行盐铁专营是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故D项错误。【答案】B 12.【考点】“重农抑商”政策;中古跨朝代选择题【解析】A项反映出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压制,符合抑商政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官营商业的政策与民争利,符合抑商政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反映出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压制,符合抑商政策,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雍正时期虽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与抑商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 13.【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解析】董仲舒的话语的意思是“百姓从上天接受到没有实现善的本性,退一步从天子那里接受实现本性的教化。天子秉承上天的意思,以成就百姓善的本性为己任”,材料围绕“善”展开论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善”的培养达到社会稳定,故B项错误;天人感应侧重君主若没有实行仁政,上天就会予以警示,材料无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善”受之于天,王秉承天意,以成就百姓善的本性为己任,故D项正确。【答案】D 14.【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宋朝【解析】宋代时期,社会政治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故A项错误;宋代诗词均非常发达,没有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宋词的繁荣是一种文学现象,不能反应当时人们的素质与前代是否有提高,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宋词的繁荣是文学世俗化的体现,迎合了市民生活的需要,故D项正确。【答案】D 15.【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三国两晋南北朝【解析】材料只是描述了佛教观点及在现实存在的现象,没有涉及儒学及地位,故A项错误;因为佛教,所以在很多文学中出现了佛教的观点,志怪小说也是一种新的文体,故B项正确;佛教万千的现象对民众有多大的影响,材料没有明确说明,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因为佛教的盛行对文学的影响,没有描述魏晋时期的战乱环境,故D项错误。【答案】B 16.【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隋唐【解析】根据材料“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结合所学,唐为书法立了法度,故A项正确;故B.C.D项错误。【答案】A 17.【考点】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解析】材料中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艺术风格不同是表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变化还能体现唐朝的社会状况,故B项错误;北魏与唐的不同艺术风格分别反映了两朝**和稳定统一的社会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除了反映唐朝的社会状况还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C 18.【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经济发展落后,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不能完全表明贫富差距不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突出神庙与广场的中心地位,“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体现了民主政治下的公民意识,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思想,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与材料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答案】C 19.【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解析】商品经济发达会让人有更多的探究精神,也可以为脑力劳动提供物质条件,同时交易买卖必然会带来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故雅典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是导致智者学派产生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对希腊自然哲学的大胆质疑只仅是其中“惊异”的表现,故B项错误;民主氛围创造的自由空间符合材料中“自由”的条件,但不能满足“惊异”“闲暇”条件,故C项错误;民主政治可以提供自由的环境,保留人们探究事物根源的好奇心,但无法体现满足“闲暇”的物质条件,故D项错误。【答案】A 20.【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材料说明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就任湖北军政府主席,袁世凯在待价而沽,说明民国成立之前,各个派别争夺权力的现象,故 A 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是辛亥革命成立后影响,故B 项错误;清政府土崩瓦解是在 1912 年 2 月,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A 21.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与理解归纳的能力。晚清中国社会体制僵化,社会发展实质上处于停滞状态,战争前后,这一社会现状并未有所变化,社会没有革新的整体环境和基础,A 项正确;社会的变革是受统治阶层、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 B 项错误;新思想没有付诸实践,是社会没有革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C 项错误;洋务运动兴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 D 项排除。【答案】A 22.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而是让君主遵守英格兰古老传统的议会权利——而议会权利的来源……是封建体系下君主与贵族之间的权利契约”可知,D 项正确。A 项材料中无法体现。B 项与革命后的英国的史实不符,C 项的说法本身错误,英国革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这种政体是民主的政体。

23.考点: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英国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宗法制是中国特有的制度,与英国无关,A项错误。光荣革命过程显示,国王受议会邀请得以掌握权力,同时议会主导了对革命的评价,证明了英国政治由议会主导的事实,B 项正确。C 项与材料主旨无关,错误。议会邀请玛丽以及议会立法都是合法的,D项错误。

24.【考点】苏联工业化化建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当时的意识形态对抗依然存在,苏联依旧被封锁,故 A 项错误;苏联购买世界的机器来发展自身,体现出苏联工业化化建设的成效,也体现出苏联利用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大危机来补充设备,故 B 项正确;这种输出方式是商品输出,不是资本输出,故 C 项错误;美苏两国并没有经济合作,故 D 项错误。【答案】B 25.【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古跨朝代非选择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家庭观念主题【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秩序;据材料一“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得出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据材料一“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得出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第二小问成因,可以从经济(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思想(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等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得出婚姻自由,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据材料二“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男系制与遗产制》一文,文章建议男女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女子也能继承遗产”得出男女具有平等财产继承权;第二小问评析,可以从西方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有助于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和社会近代化,家庭伦理的变化是曲折和复杂的,要想破除旧的家庭伦理观念,需要社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全面配合,正确看待传统的家庭伦理,全盘否定无助于现代家庭伦理的构建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征: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差序;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6分)成因: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6分)(2)变化:婚姻自由,反对男尊女卑,妇女解放; 26.【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全国卷41题【解析】首先根据材料确立论题,根据材料“荀子从认识论方面发展了‘和而不同’”“多方接受‘不同’的文化信息”可概括出论题:兼收并蓄的儒家(或海纳百川的儒家、荀子改变儒家),战国时期儒学思想家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发展,吸收法家思想,提出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的主张,学生韩非、李斯均成为法家代表人物,结合西汉、宋明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西汉董仲舒以孔孟儒学为核心,吸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宋明儒生吸收老子、佛教思想,确立了儒学的道统论、宇宙本体论,提出了“格物致知”、“本心体悟”等主张。

【答案】示例:论题:兼收并蓄的儒家(或海纳百川的儒家、荀子改变儒家)阐述:荀子吸收法家思想,提出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的主张,学生韩非、李斯均成为法家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以孔孟儒学为核心,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宋明儒生吸收老子、佛教思想,确立了儒学的宇宙本体论、道统论,提出了“格物致知”、“本心体悟”等主张。(论题2分:阐述10分),主张男女平等;男女具有平等财产继承权。(5分)评析:西方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有助于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和社会近代化;家庭伦理的变化是曲折和复杂的,要想破除旧的家庭伦理观念,需要社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全面配合;正确看待传统的家庭伦理,全盘否定无助于现代家庭伦理的构建。(8分)27.【考点】北周武帝改革【解析】(1)据材料“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西魏地狭国贫,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即遭大饥,人心浮动”得出西魏政治动荡,民族融合;面临东魏和南梁的威胁;地狭国贫,军力不足;自然灾害严重,民心不稳。(2)据材料“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得出改革措施较为全面;据材料“他命各街薯斟酌古今以来的治国经验,且可以用于现实者,制订颁行了二十四条新制。大统七年(541)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三月顾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得出改革进程的循序渐进;据材料“宇文泰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得出改革成效显著。

【答案】(1)背景:西魏政治动荡,民族融合;地狭国贫,军力不足;面临东魏和南梁的威胁;自然灾害严重,民心不稳。(9分)(2)特点:改革措施较为全面;改革进程的循序渐进;改革成效显著。(6分)28.【考点】古代中国的艺术家【解析】(1)根据材料“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春秋战国手工业获得一定发展;根据材料“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钓强等武器”,春秋战国战争频繁;根据材料“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文化交流广泛。

(2)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钓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争工具”可知,鲁班认真钻研,注重发展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推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根据材料“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干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文化间的交流(6分)(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新、注重实践、精益求精、敬业专注。(3分)影响: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6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篇2: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2月23日,山东大学宣讲团队来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南宁三中,向学弟学妹们宣传山大。距宣讲还有一段时间,学弟学妹们却早已赶到了多媒体大讲堂,争着占据最前面的好位置。

在宣讲的过程中,四位可爱的学长学姐热情地讲诉山大那悠久地历史和雄厚的实力。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踊跃向学长学姐提问。学长学姐也是不余遗力地解答学弟学妹地问题,希望能为学弟学妹解答疑惑,建议前路。学长学姐们告诫学妹,要相信自己,相信南宁三中的实力,三中作为一所百强中学,是许多国内一流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即使你现在在三中的成绩并不出众,但放在全广西你的成绩是靠近顶端的,只要努力向前,得到的结果不会差的。

篇3: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1.调查目的

为客观全面了解我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现状,我校于2015年12月开展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全校师生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调查方法

课题组分别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均采用即发即收方式,在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发放学生问卷1181份,回收率100%,占全部学生76.19%;在一次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发放教师问卷93份,回收率100%,占全部教师76.22%,其中教龄1-5年的占11.15%,教龄6-10年的占8.7%,教龄11-20年的占29.35%,教龄21-30年的占36%,教龄31年以上的占14.8%。

二、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1.我校少部分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持消极态度

对于“鼓励普通学校办出特色”,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22.83%的教师对此表示担忧、怀疑和没有必要。对于我校正在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教师了解的程度各有不同,21.73%的教师不了解该课题,52.17%的教师对该课题有些了解。对于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必要性的看法,18.48%的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无所谓、做形式、没有必要。

2.我校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仍处在探索学习阶段

自2013年秋季学期以来,我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走班制校本选修课程,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主要领域有三个方面:学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占36.69%,社团活动类选修课占28.89%,兴趣活动类选修课占26.67%。由于校本选修课程的地域性、独特性、灵活性特征,我校75%的教师所做的工作是校本课程开发和执教,所以83.90%的教师认为较课改以来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45.65%的教师认为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些困难,希望得到专业培训,14.13%的教师认为自身的专业能力难以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师对于自身所开设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不尽相同,只有26.53%的教师认为有利于自己原来学科教学成绩的提高,20.4%的教师认为对于自己原来学科教学成绩没有影响,44.9%的教师对此看法“很难说”,8.17%的教师认为会使原来学科教学成绩降低。

3.现有的课程初步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特色

近年来,在体育运动、音乐、美术、文化、学生社团和训练队等方面,我校开设了50多门校本特色课程。64.12%的教师认为现有课程反映了一部分我校的教学特色。全部高中生都参加每周一下午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33.4%的初中生参加特色课程,大部分的高中生、初中生较喜欢开设的特色课程。按学生喜欢课程程度排名,排名越前喜欢的学生越多,如下表:

根据我校传统和实际情况,教师对学校今后特色发展项目的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建议我校将来开设的特色课程,排名越前推荐项目人数越多,如下表:

三、推进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认识理解

普通高中教育的“同质化”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普通高中要走出困境,要培养发展全面、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已创建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项目,还要在认真分析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全面综合地把握学校的各种资源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发挥创造性,在办学理念、教学方式、学校文化、课程设置、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积淀形成学校个性特色。一方面,通过专家讲学、名师引领、组建研究团队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校外学习考察等方式,加大对教师、行政教辅人员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其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内涵、目标、运行机制、模式、创建策略等方面的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别是在课程建设领域方面,通过培训给予教师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推动教师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等改变,促使教师自觉学习、主动钻研,不断掌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和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对特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考虑,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和引进特色教师。

2.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带动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丰富且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实施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主要途径。国家统一规划的课程体系无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与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朝夕相处,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围绕学校特色发展,自主开发和深化具有二十种特色的多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在体育运动方面、音乐方面、美术方面和科技方面等,完善相应的课时安排、校本教材和评价办法,形成我校特色化多元发展课程体系,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使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将着眼点放在运动潜能开发、音乐潜能开发、空间潜能开发、动手实验技能训练、心理素质提高上,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为今后进入大学和社会的创新学习及个性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本质标志,也是学校特色化发展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校除了完善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高中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对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有强烈的兴趣。我校学生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喜欢参加社团活动。以艺术节、科技节、校运会、军训、社团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为有效载体,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鼓励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全体学生参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升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中得到锻炼,感受成功,获得快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有系列的主题规划,突出环境和景观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摘要:为客观全面了解我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现状,我校对学生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少部分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持消极态度;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仍处在探索学习阶段;现有的课程初步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特色。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推进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相关建议: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认识理解;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带动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文化。

篇4: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请围绕大赛主题“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从以下15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命题作文

1. 分享,还是分担

2. 脚比路长

3. 门外与窗前

4. 逆袭

5. 有一种温暖来自自身

二、半命题作文

6. _____,我的年度汉字

7. 给 _____留些空隙

8. 听______说话

三、话题与材料作文

9. 中国古代有“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的箴言。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从“担当”“襟度”“涵养”“识见”中选择一个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0. “青春像一把刀子,锋利敏感;而生活像另一把刀子,厚重敦实。当这两把刀子对削的时候,青春这把刀子就会慢慢卷刃,而人也就在生活中慢慢成长。”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11. 《菜根谭》中说:“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请根据这段话的意思,以“宽舒与迫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2. 国学大师饶宗颐说自己“一向观世如史,保持着‘超于象外’的心态,从高处向下看,不局促于一草一木,四维空间,还有上下”。请以“从高处向下看”为题写一篇文章。

1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主张的一种生活态度。有人说这简单的9个字凝聚了丰富的中华智慧。请以此为话题,结合你的成长实际写一篇文章。

14. 有经验的船长常常告诫自己的船员:“船在负重时最安全,空载则最危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篇5: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词的意境、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以诵读为辅助,以诗词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本文作者柳永是北宋婉约派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词具备了雅俗并举的风格,他的最享盛誉的羁旅行役词——《雨霖铃》更是做到了雅不避俗、俗不伤雅、雅俗兼容、和谐共适。词中通过对惜别场面和别后情景的描写,抒发深沉的离情别绪;通过秋景的衬托,写出男女恋人分别时的万千愁绪。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词中意象,品味词中优美的意境,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相生、雅俗兼容的写作技巧,进而培养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审美品位。按“听美文—读美词—品美意—赏美韵”的步骤进行,力求获得语感、美感、情感的熏陶,积累与运用兼容。

二、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烈的课堂气氛。解读作者,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示):

(1)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1)由意象品味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示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明确: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明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明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补充相关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4.小组交流讨论

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学生开始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5.评选佳句

对比同学们谈的美句,结合刚才的评价,你认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注意不可一锤定音,允许百家争鸣)6.交流学习体会,学生小结 7.课外延展,能力迁移

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确:

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

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8.课外练笔

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或喜。

要求:①体裁不限,也可填词作诗。②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无病呻吟。第四步:美美地唱——感受美妙的韵律。

(1)播放Flash课件,欣赏美妙的旋律和极富悲情的演唱,品鉴柳词美妙的意境。(2)再播放Flash课件2次,同学们伴着音乐学唱。

(3)再播放Flash课件(去掉图像和原唱),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以唱的形式背诵课文。

三、教学启示

美词美教,将词中美的内容集聚起来,将语感、知识、技法、情感等连接成几个板块,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真正感受到趣、美、乐。一堂课下来,学生集听、读、品、唱于一体,交流讨论热烈而有创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语文教研组长点评:

古代诗文的阅读,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这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本文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来设定教学目标,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让学生感受辞句章法、风格情调、意蕴理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评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这样的古诗文教学应该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文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篇6: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

宁市中学为例

摘 要

体育游戏能够对高中体育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为体育游戏可以让广大高中生更乐于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够使广大高中生在具体的体育游戏中强健自己的体魄、增强自己的锻炼兴趣,使自己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体育游戏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也能够使广大体育教师足食教学更轻松,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多样。体育游戏的运用也拉近同学之间的友谊,在体育游戏中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表现层出不穷。体育游戏的有效运用,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体育老师更受同学们爱戴,亦师亦友关系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字:体育游戏;高中体育教学;组织教学;课堂气氛.Sports games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ole

ABSTRACT

Sports games to sports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ha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Because sports games can let the officer big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more willing to actively tak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also can make the gene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pecific sports games strong exercise their physique, enhance their interest, make oneself have goo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Sports games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daily teaching, also can make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ave enough to eat more relaxed, more diverse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The application of sports games also closer to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lassmates, helping

each other in sports game, unity emerge in endlessly.The effective use of sports games, also make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More students favorite teach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teacher also friendly relationship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Keywords Sports games ;High school sports teaching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体育游戏对高中体育教学促进作用的分析与研究——以安

宁市中学为例

1引言

体育游戏有利于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顺利和有效开展。体育游戏可以说趣味性十足,趣味性十足的体育游戏被我们的广大体育教师运用到我们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也势必能够培养广大高中学生热爱体育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广大高中同学们能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把体育课上要学的知识有效掌握。适当的体育游戏也有益于广大高中生在体育课中身心都得到锻炼和发展。高中体育教师适当的把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穿插到自己的体育教学中也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得到有力补充,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同时,体育教师把多样的游戏运用到自己的体育教学中,可以做到和广大高中学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交流,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高中体育教学更加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朝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进步。

1.1 选题的背景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体育课给人总体感觉单调乏味,新鲜感和新颖性都不是同学们对高中体育课的评价。可以说高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最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艰苦的学习,而广大高中生要想能够在学习上有所建树,就必须要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想要拥有建康强壮的体魄就应该多多进行体育锻炼,高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少,体育课是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最好时刻。那么现如今很多中学体育教材相对不足,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能在高中体育课上加入一些别出心裁的小游戏,就能够调动广大高中生参加体育的积极性。

1.2 选题的意义

体育游戏对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体育游戏应该在高中体育课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广泛应用体育游戏时也要考虑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

发展创新运用体育游戏。争取让体育游戏有效地走进我们的高中体育教学,也让广大的高中生能够通过参加合适的体育锻炼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早日成为社会接班人,也让我们的广大体育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日日有长进。1.3选题的可行性

选题难度不大,研究价值却不小,调查研究起来也很方便。可以通过对几所高中学校体育课体育游戏的运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在把体育游戏对高中体育课的影响和作用以调查结果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有利于广大高中体育教育者参照自己的日常体育教学,找出不足,保留优点,共同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努力。

2.国内外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开展现状.国内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有很多学者或一线教师都早有研究,并且研究数量一直在增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唐立锋的《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宋晴,朱征宇的《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都是目前国内研究中的先进理论。国外对体育游戏在具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比我国要早得多,美国、日本很多国家也早已把体育游戏运用到了体育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美国的汤姆·迈肯兹曾提出积极地健身体育模式。这种模式重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这种模式被简称为SPARK模式,S指竞技体育,P指Play玩,A表示ActIVE积极的,R指Recreation娱乐,K就是KIDS孩子们。这些先进的理论都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对安宁中学、安宁市第一中学、昆钢一中三所中学目前的体育课中体育游戏运用对体育教学的作用进行调查研究。3.2 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在利用自己手头现有的体育教育教学资料外,我也查阅并查找体育游戏运用以及体育教育教学的相关文献,期刊、报纸等大量资料,吸取了文献、期刊文章中的精华理论作为本次论文的丰厚指导理论。

3.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这次论文中运用的一个调查方法,我分别对三所中学的师生进行有目的地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见附录),根据论文要研究的问题我精心设计了问卷的调查内容,力求通过问卷调查及时来哦接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本次共发放问卷60张,收回有效问卷60张。调查结果对我论文的撰写作用不小。3.2.3访谈法

我实地参与了三所中学的几节体育课,在老师学生休息的时候我采用了个别谈话法及时了解体育游戏的运用对高中课堂教学的影响。我曾对10名体育教师10名学生做过访谈,从他们的表述中我获得了论文的宝贵资料。3.2.4统计分析法

我把搜集的三所中学的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归纳,我充分地利用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出体育游戏对高中课堂的三种明显促进作用。使我的论文图表和文字有理结合。

4.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4.1体育游戏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影响。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十足的特点,体育游戏也比较容易实行和操作,在具体的体育游戏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够得到有效激发。还能够使广大高中生在具体的体育游戏中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更融洽。所以说,体育游戏对教师组织教学积极影响很大,体育游戏地运用可以使教师组织教学更轻松、更有效。参照一下图标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

表1 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组织教学情况、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传统体育课 堂 人数 百分比 学生出勤情 况 40 80% 30%

教师运用体育 教师专业知

游戏 50% 识 70% 教师组织教学难

学生学习效果 20 40%

表2 运用体育游戏课堂中教师组织教学情况、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运用体育游戏的课堂 人数 百分比 50 100% 学生出勤情

教师运用体育游戏 10 100%

教师专业知识 9 90% 90% 教师组织教学轻松

学生学习效果 45 90% 上表中我对安宁市中学10名体育教师和50名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育游戏的运用使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提高,也使体育教师组织教学更容易,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明显。所以说教师的组织教学在一堂课中极为重要。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开始时地穿插可以让体育教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体育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进入到体育锻炼中。另外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程把握学生活动态势,在对游戏中兴奋度越来越高的高中同学来说,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到收放自如,适时调整游戏进程。在高中体育教师组织教学时因为有体育游戏的加入,体育课堂显得效率更高。但是前提是在组织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在具体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时要能够体育教师要保证作到对学生游戏组织公平、有序。

4.2体育游戏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体育游戏使大多数高中体育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乏味。高中体育教师在自己体育课中对体育游戏的运用使他们的体育课堂充满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体育课堂中,同学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同学们互帮互助的场景也时常在体育课中呈现。拥有体育游戏的课堂课堂氛围轻松、自然、欢乐更和谐。在和一些高中生谈话中大多数高中生都表示喜欢有体育游戏的课堂。体育游戏丰富的体育课堂能够让同学们尽享欢乐。

学生出勤体育课堂

情况

氛围活跃 氛围单调

获多 氛围活跃并收

氛围一般

人数 百分比 50 100%

80%

0 0%

80% 10%

表3 体育游戏对课堂氛围影响分析

本人随机对5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有80%的学生认为体育游戏的运用是体育课堂气氛活跃,只有极少数同学认为体育游戏没有活跃课堂氛围。在许多高中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会要求全体学生做简单的准备活动。大多数没有接受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没有体育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一般都是采用单

一、传统的体育准备活动方式,比如说跑步或是简单地压腿等,这样的方式将让学生厌烦,有调查显示为逃避鼓噪体育活动而假装请病假的学生人数不少。而穿插体育游戏的准备活动则让广大学生兴趣十足,课堂氛围活跃。比如一个简单的体育“小游戏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就让高中体育课堂氛围瞬间变得欢快、活跃。尤其是当有个别同学条件反射地做错动作时,就会迎来同学们捧腹大笑,但是可以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感受到,这笑只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没有嘲笑做错动作同学的意思。总的来说,不管是何种体育游戏,也不管是简单的小游戏还是有些难度比较复杂的体育游戏都有效地活跃了高中体育课堂氛围,使广大高中生的身心都得到了愉悦。

4.3体育游戏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才能使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突出。体育游戏地运用可以提高广大高中生尤其是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队昆钢一中的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很多女生不爱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有畏难情绪,有时假装请病假也是一些女生逃避体育锻炼惯用的伎俩,其实体育老师知道真实情况,可也表示无可奈何。可以说传统地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不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但是在与学生谈话中大多数学生表示有体育活动的体育课堂仿佛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们个呢你感觉不到体育锻炼的辛苦和劳累,拥有体育活动的课堂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与充实。学生积极性地提高表现在很多体育活动不再用体育教师一遍遍催促才勉强完成,有时动作还不到位,现在的同学们能主动参与到教师制定的训练中,并且体育训练动作规范到位。

5.建议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发现体育游戏运用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能够让教师组织课堂更有效,也能够或缺课堂氛围,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广大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的体育游戏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所以我认为体育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时也要注意一些技巧和策略,下面就是我具体的建议:

教师在高中体育课体育游戏设计时做到主次分明,教学目的突出,创设体育游戏时也要考虑和自己的体育教学相适应,让自己创设的体育游戏既有趣味性,又达到锻炼的目的。

游戏的创设也要体现科学的理念,要让体育游戏与教学计划相得益彰。让体育游戏为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有效服务。在具体体育游戏的实施中,广大体育教师也要时时观察学生们的动态,及时组织教学,并且能够积极投入到游戏中与学生一起活动,还要做到评判公平,避免意外伤害发生。

在具体的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形式也要力求新颖独特、避免千篇一律每节课都使用那几个毫无新意的体育游戏。经常使用的体育游戏会让高中学生的新鲜感很快失去。不利于高中课堂体育活动地有效开展。可以适当在学生范围中广泛征集体育游戏,体育教师对从学生队伍中征集的体育游戏进行认真筛选和研究,最后确定为体育课堂上使用的体育游戏,这样可以让高中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也会使学生们收到了尊重。总之,在体育课堂中使用体育游戏应该以发展广大学生的身心为重要前提。

结论

灵活多变的体育游戏运用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确确实实地提高了广大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活跃体育课堂的氛围,也让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但是我们不应满足于现在取得的微小收获,应该继续对体育游戏对高中体育教学促进作用进行科学地分析与研究,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也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唐立锋.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2]肖玲.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07)[3]丁曙,张同宽.体育游戏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社会化发展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06)[4]刘超,曹旭雷.初探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5]宋晴,朱征宇.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师友.2007(02)

附:调查问卷 学生

1.你对平常的体育课感觉如何?()

A枯燥、乏味 B有趣。C有趣并且实用性强 D其他

2.你认为穿插体育游戏的体育课堂给人的感觉则么样?()

A 没什么感觉 B对我们体育锻炼很有帮助 C有助于营造轻松地学习氛围 D促进教师组织教学

3.你觉得体育游戏提高了你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了吗?()A 提高了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B和以前的体育课差不多

4.你认为体育游戏的运用是否活跃了体育课的课堂氛围?()A 活跃了体育课的课堂氛围 B效果不明显

5.你认为体育游戏的运用是否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A.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B没有太大影响

6.你对今后体育课中体育游戏的运用有何意见或建议?

教师

1.你是否注重运用体育游戏?

A偶尔采用 B 一般不用C 经常使用 D从来不用

2.你认为体育游戏有何作用?()

A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B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帮助 C有助于营造轻松地学习氛围 D促进教师组织教学

上一篇:青年节年龄界定下一篇:30贵宾问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