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课教案

2024-06-20

劳动实践课教案(精选9篇)

篇1:劳动实践课教案

走进3.15

课型:综合实践活动课 淅川县金河镇初级中学 毕国红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唤醒、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都来支持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调查有关消费者权益方面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法

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了解消费者权益日保护法的确定是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使学生认识到消费者协会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部门,如果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应当求助消费者协会请他们帮助解决处理问题。

4、知识拓展性目标: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形式走进“3.15”,并让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从中尝试体验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处理办法,培

养学生积极参与消费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

教师:查找收集有关“3.15”方面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调查表。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调查收集有关“3.15”方面的资料:调查家人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情

况、并填写相应的个人调查表。电教手段: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哪一天?

生:每年的3月15日。

师:你们说对了,自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来,每到这一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要组织大规模的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力量的强大。老师还知道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老师知道这些,你们又知道多少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收集有关“3.15”方面的资料。好,谁能说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调查、了解到有关“3.15”哪一方面的资料? 生:老师我通过读书了解到有关„„ 师:读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你的汇报让我们了解到„„不错。好,谁还想接着汇

报?

生:我是通过看报了解到„„

师:读报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谁还想接着汇报?

生:„„

(针对学生的汇报发言给予适时的评价,多给以鼓励性的评价。)

师:时间的关系就先汇报到这里。看来同学们课前做了大量的调查、收集工作,了解到这么多有关“3.15”的资料,你们真棒!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共同学习第六课:3.15的故事(揭示板书)

二:调查反馈,交流探究

师:我们每一天都在消费,我们的消费都与“3.15”息息相关。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作为消

费者希望购买到什么样的商品呢? 生:我们希望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

生:我们希望购买到„„

„„

师:是啊,我们购买商品不仅希望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而且还是物美价廉的商品。

师:板书: 货真价实

物美价廉

师:我们想的都很好,但是往往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可能会不慎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这时就可能多花一些冤枉钱,弄不好还会惹上一肚子气。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你家人购买到哪些假冒伪劣商品,并填写个人调查表,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想和老师、同学诉说,这样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次交流的机会。请大家先把你们课前填写好的调查表准备好,一会儿我们一起来填写小组内的调查表。填表前先请大家往前看大屏幕(出示表格投影)这张“小组同学购买假冒伪劣商品调查统计表”共分为几项内容,分别是哪几项?

生:这张调查表可分为四项分别是:被调查人、所购商品、受损金额、处理方法。其中处理方法又可分为七项,分别是:忍了自认倒霉、退货、换货、要求赔偿、到消协投诉、诉诸法

律、其它。

师:你说得很好,请坐。老师想提醒一下大家:希望你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别忘了分好工:有人要主持发言;有人要执笔填表;有人要负责核算;有人要汇报发言;同时老师还想强调一下一会儿我们还要填写全班调查统计表,为了我们计算的简便,请同学们在合计小组同学受损金额时采用估算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估算到百位。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师:好,开始吧!

生: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填写表格。

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填写„„好,请同学们往前看(出示表格投影)这是一张“全班同学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调查统计表”,请大家协助老师共同完成这张表格的填写。哪一个小组

同学愿意先来汇报你们小组调查情况?

生:我们小组„„

生:„„

„„„

师:填写表格中需填写的内容。师:非常感谢同学们与老师的合作。师:同学们看着这张调查表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我发现„„

„„

(结合学生的发言给予适时的点拨与评议。使学生认识到如何避免购买到伪劣商品的方法,;懂得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应当怎样做。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学生充分

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小结):我们通过填表、交流,我们大家知道我们不仅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消费权益,同时还要提醒全社会人都来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

三:活动 1.师:讲经历

师: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维权的一次经历,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出示课件)一天早晨,小明高高兴兴地穿着妈妈给他新买的旅游鞋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春游爬山时大家可高兴了,有说有笑。爬山回来的路上,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左脚直冒凉风。他低头一看,大吃一惊:“呀!妈妈刚刚给我买来的旅游鞋才爬了一次山就裂开了一个大口子,真倒霉。”看着同学们活蹦乱跳,小明可气坏了。他沮丧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这时同学们围拢上来纷纷给他出主意“3.15”浮现在小明的脑海中。后来怎么样了?结果又如何呢?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故事的结尾。小组合作学习,采用你们小组喜欢的方式给这个故事续编结尾。祝愿你们合作成功。(出示课件)

2.各小组以不同形式续编故事的结尾。

3.展示

师:哪一个小组同学愿意先来给大家展示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生:我们小组想„„

师:有请你们小组同学上场为大家表演。

生 上场准备表演。

师:老师请在座的同学们做小评委,大家可要认真看,认真听呀。

生:表演。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他们小组同学的表演,给他们评一评。

生1:我认为„„ 生2:„„ „„

师:哪一个小组还想接着展示你们小组学习的成果?

生:我们小组同学想以„„

„„

师(小结)时间的关系就先汇报到这里,没关系,想展示的同学课下老师再给你们展示的机会。看来每一个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得都很不错,能以不同的形式来给这个故事续编结尾。你

们好棒呀!四:总结

师:看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相信你们一定对“3.15”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希望你们能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消费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去,去解决在消费活动中遇到的关于维权的问题。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都能做一个维权的小

卫士。好,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3.15的故事 货真价实 物美价廉

篇2:劳动实践课教案

活动目标:

知识层面:认识杂草,知道杂草的名称,了解杂草的特征和分类; 能力层面:去除杂草,了解方法,掌握技巧,实践体验;

自我保护层面:注重自我保护,防止除草过程中受到伤害,防止花粉过敏、毒虫叮咬等。

活动过程:

一、强调活动注意事项

注重自我保护,防止除草过程中受到伤害,防止花粉过敏、毒虫叮咬 讲解去除杂草的方法,掌握技巧

二、拔草活动

1、划分小组,确定小组长

2、分组分区域比赛进行

3、评最佳劳动小组,班内加分

篇3:浅谈劳动实践课的教学与管理

1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开展劳动实践课的重要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国家要求将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到GDP的4%, 这必然给我们教育环境带来深刻的变化。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需要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各种教育资源全方位配合, 因此, 开辟多种育人场所成为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劳动实践的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 我们应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劳动实践的重要意义。

第一, 开展劳动实践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内在要求。《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劳动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重点,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有利于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 开展劳动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 紧扣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 进一步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 坚持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体现了能力为重的要求, 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注重知行结合, 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 进入社会, 使学生亲身体验各学科产生的过程。学校现有劳动实践基地 (场所) 为综合实践课、劳动技术课等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践场所, 为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有效载体。实践证明, 开展劳动实践, 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第三, 开展劳动实践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我国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 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比较突出。解决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生活困难、保证农村学生健康成长,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劳动实践被实践证明能为教育教学、师生生活提供服务和保障, 为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提供资助, 为寄宿学生提供蔬菜副食等生活必需品, 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劳动实践还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集合各种资源, 抓好劳动实践课程的教材开发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 学生实践活动已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学生在学校课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不但可以在实践课程中得到综合运用, 而且也是学校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应着力推行新课程改革, 具体做到了“三个结合”和“三个到位”。一是坚持“土”“洋”结合, 做到课程落实到位。二是坚持“手”“脑”结合, 做到实践指导到位。三是坚持“学”“用”结合, 做到考核评价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指导学校做好劳动实践活动教材开发, 并加强管理, 督促学校实施和运用。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和本校特色, 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劳动实践活动开展, 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成长需求、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内容。在校本教材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听取学校、家长意见, 充分整合学校、家长资源, 可以邀请家长中的行业能手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3 以操作训练为中心, 改革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劳动实践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 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 主要是通过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来培养动手能力;虽然它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 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 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 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 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 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 而应该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 中小学劳动实践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 采用“手脑并用, 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为了保证中小学劳动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还应该建立考核评价制度。考核内容既要包括中小学劳动实践, 也要包括劳动态度;既要注重平时考查, 也要重视中小学劳动实践竞赛成绩。

4 为实践内容服务, 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

党中央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及其场所建设高度重视,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中发[2004]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 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 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 它与早期的学工、学农、学军基地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既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更要有敢为人先, 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4.1 整合资源, 合理规划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摸清本地情况, 整合有利资源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服务。面向未来, 对全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功能定位、建设方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

4.2 均衡发展, 创新城乡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城市因人口集聚而学生集中, 缺乏实践机会、缺乏劳动环境和远离大自然是城市学生与生俱来的不足。因此, 在城区建设相当规模和数量的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 有计划地、定期地、成批安排城市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城区往往用地紧张, 加之财力所限, 如果每个基地都从征地拆迁搞起, 难度太大, 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此, 城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除了有条件的独立新建之外, 可分别采用联办和自办扩租两种类型。很多农村学校有初具规模的劳动实践基地, 但是大多限于种养方面的劳动实践, 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提质改造就会完善基地的功能, 满足学生的多样性实践活动。

4.3 加强管理, 创新基地的运行机制建设。

一是明确分工, 协同作战。要使劳动实践基地运作好, 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各有关方面要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劳动实践管理机构负责基地的建设与运作管理;教育科研机构负责实践教材的研究和编写;教学和学生管理机构与学校负责组织和安排学生进基地。中小学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安排, 结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把实践活动排入课程表, 切实保证活动时间, 并做好具体组织工作。要把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 作为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二是制度规范, 高质运行。劳动实践基地要从各个方面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 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践训练工作规程、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来规范实践活动的开展, 不断提高基地的运行水平。要明确责任, 落实措施, 特别注重安全管理工作。要深化内部改革, 增强自身活力, 充分发挥基地教育资源的作用。

5 以人为本, 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的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的队伍结构。精心选拔热爱素质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的人才充实到基地的领导岗位, 提高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水平。要把劳动实践基地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计划, 培养双师型教师, 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资福利待遇与其他系列教师同等对待, 使他们留得住、有奔头、无后顾之忧、能焕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李虎.谈在大学生中开设劳动实践课的必要性[J].衡水师专学报, 2001 (01) .

[2]祝美荣.心灵的塑造希望的放飞——一次劳动实践课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6 (02) .

篇4:劳动实践课教案

● 缘起:教研活动中的灵感

综合实践组教研活动,几位教师各叹苦经。

教师A(研究性学习教师):我觉得信息技术和劳技课比较好上,课上有内容让学生动手做,而我的课上缺乏足够的信息让学生去做研究,很多学生也是只研不做,与实际脱节,甚至有些学生混在人群中做假研究。

教师B(信息技术教师):你也别说信息技术课好上,在课上,很多学生只是单纯地模仿教师的操作,教师怎么做学生就怎么练,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创新性。

教师C(劳技教师):是啊,劳技课上学生是动手做了,但他们只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缺乏研究性的思考。

……

教师A灵机一动,提出建议,索性把这三课整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综合课程,这样就可以扬三课之长,避三课之短。提议得到在座所有教师的赞同。

信息技术、劳动和技术、研究性学习三课整合之路开始了,我们称之为综合课。

● 实践:行动上的探寻

整合初期,综合实践组重新梳理了信息技术、劳动和技术以及研究性学习三门课的课程内容,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课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主要是以一个时间段内学生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要框架。

在整合过程中,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来,教师的任务是保证学生提出的课题在教学内容范围内,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最后的课题成果可以用实物、电子小报或图片来呈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小组是以课题来确立的,对某一个课题感兴趣的同学就分在一组,每个小组4~6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组长的职责是进行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和监控项目的进程。

“简易验钞机”这一课题。按照原来的劳技课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指定电子元器件,学生按部就班跟着教师安装就行了,最后的成品都是一模一样的,在这过程中学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三课整合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每一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电子元器件,自己设计电路,完成一个发光紫外线二极管。学生在做的时候除了几个必选的电子元器件没有异议外,在选电阻时有的选择了定值电阻,有的选择的是可变电阻,还有的甚至加了三极管。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也是五花八门:有手电筒状的,有做成机器人状的,有做成钥匙扣的……全班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最后每一小组不但有成品展示,还利用Word制作成了科技小报进行展示。

在整合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在课题的编排和选择上,还不够成熟,有时候会出现知识上的重复或者覆盖不全面;有时候课题跨度大,初一的内容一下子跨到初二,不好操作等。但是,经过几番调整,综合实践活动组的整合之路渐入佳境。在整合进行到第二年时,学校申报了江苏省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并获批准。规划课题的批准,意味着我们的综合课有存在的价值。

● 思考:得以生长的理由

1.激发了学生的真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杜威认为:“兴趣标志着在个人与他的行动的内容和结果之间没有距离,兴趣是它们的有机统一的标志。”强制的方法恰恰与上述兴趣的根本意义相抵触。学生真正的兴趣,不是来自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刺激是肤浅的诱惑,并不能真正持久,而是来自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如果教师只通过强调“这个知识考试要考”的方式来强迫学生接受知识,厌学情绪的普遍化就难以避免。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内在的生命需要,而是为了一个外在的目的,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三课在未整合之前,教师授课的内容是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来的,对这个章节感兴趣的学生一般对本章节的内容掌握得都比较好,而对这个章节不感兴趣的学生一般掌握要差一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这种现象,到最后差生还会出现厌学情绪。三课整合之后,教师是以课题的形式来授课的,将知识点穿插在课题中。课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来并选择的,这样就保证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有事可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是否持久保持和发展,而这一整合课程,通过一个个小课题的进行,恰好激发、保持和发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立场

传统的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学生座位为秧田型,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教师将教参和自己所认为的重点、难点滔滔不绝一讲到底,有时也以问代讲,但多为自问自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掌握在教师这边,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沦为课堂“听客”或“看客”。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失落,积极性下降,唯命是从,偶有体验,也是执行教师命令,他们成为学习的机器,不会大胆质疑,也不会创新,更不会向权威挑战。这种教学方式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三课的整合,尊重了学生的经验,注重了学生的体验。经验是一个动词,它表示我们正在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名词,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或者体验的积累,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应当获得尊重和利用。

每一个课题的开始,教师都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原有经验,并且因势利导,让学生讲出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唤醒更多学生的经验,从而参与到课堂中,再共同选出一个让小组所有成员为之热血沸腾的课题。这样就能保证教学总是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灵动的、富有生命气息的。

体验学习是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体验学习的鼻祖大卫·库伯先生认为“体验学习圈”由四个基本阶段构成,起于具体体验,经过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再到主动应用,这个过程不是平面的,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当小组进行课题研究时,学生真正的体验便开始了。在他们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教学还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但他们的座位是以“小马蹄形”和“圆形”为主,这种座位更利于课上的合作学习。整合后的课堂教师根本不可能一讲到底,因为一个班以课题为主被分成了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因为课题不同,所学习的内容也有所差异。这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课堂上的“授课者”变成了“学习服务者”。课堂上教师必须要走到学生中去,对每个小组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指导和回答,教师将学生碰到的问题作为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只要教师始终保证在学生的体验过程中指导到位,确保不缺位、不越位,他们就一定会在兴趣的指引下,茁壮成长。

今年初二的信息技术会考结束,对照去年的同类班级,合格率比整合前提高了8%,优秀率提高了13%。实践证明,这种尊重学生立场的课堂更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益。

3.培养了学生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案例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一位教师在带学生做“台灯的制作”这个课题时,学生们每人都制作完成了一盏时尚小巧的LED台灯,不仅美观,而且实用,都非常高兴!但是过了不久,有学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家里这些小台灯接上外接电源一段时间以后,LED灯珠都烧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他利用发现的问题和全班同学一起展开了讨论和研究,最后发现:这款台灯主要是使用3V电池供电,一般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为5V,超过灯珠的额定电压,灯珠必定会烧毁。怎么办?有学生提出必须要在电路的干路上增加电阻进行分压,但究竟要加一个多大阻值的电阻呢?通过物理学科中的电学知识,根据输入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确定关系,运用公式推算出需要增加电阻的阻值约为10欧姆,然后修改电路,焊接电阻,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把知识点掰碎、揉细了喂给学生,这就造成有些学生成绩很好,但离开了教师就不知道怎么学习。三课整合使学生学会了观察、质疑、思考,知识得到迁移运用,真正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三课整合后的课堂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只要教师在课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启发每位学生的想象力,尊重每位学生的意见,我们就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愿景:让综合课走得更远

如何让综合课走得更远?这是我们综合实践组的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未整合前,我们都是教自己本专业的课,上起课来自然得心应手,但三课整合后,我们便成了“瘸腿”教师。为了转型成为一名合格的综合课专职教师,原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低效且枯燥无味的讲练模式,必须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和劳动技术操作技能,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原劳技教师不能够满足于简单的、浅尝辄止的模仿操作,而需要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原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及操作,手脑并用学习劳动技术的知识技能。

1.主动学习,加强修养

三课整合后,任课教师深刻感受到了自身学识、技能的匮乏,不主动学习就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三课整合更新了教学理念,重组了教学内容,转换了教学环境,在新形势的“逼迫”下,教师必须要主动学习。

2.注重人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警惕教师不能因为要凸显课上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对学生不管不顾,这是一种“伪学生意识”。三课整合后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课堂纪律的监管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整合后的教学中教师基本能做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却被很多教师忽视,很多时候没有完成“育人”的目的。

3.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课以研究性学习为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劳动技术为载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操作上应该注意,综合课不是将三门学科简单叠加,而是将三科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1+1+1>3的目的。

篇5:劳动实践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知道小书签的制作方法和用途。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学习,使全班学生掌握制作小书签的技能与方法,能亲手制作精美书签。

3、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掌握制作书签的方法,并动手制作书签。

2、教学难点:(1)如何用彩色纸条贴出精美的图案;(2)学会打装饰绳结扣。

教学器材

1、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彩色纸、卡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

2、课件:各种形式的书签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揭题

(二)欣赏书签,感知美感

1、师:书签制作的材料不同,形状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精美的书签。(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书签;不同材料制作的书签;不同图案设计的书签等。)

师:欣赏完这些各式各样的书签后,你有什么感受吗?(指生回答)

(三)联系生活,了解用途

(四)引导探究,学会制作

1、书签的形状各种各样,你准备设计一张什么形状的书签呢?与同学交流交流(四人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反馈。

3、作品引导,探究书签制作的步骤

4、学生汇报制作的步骤,课件出示书签制作的步骤,教师小结

5、在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6、简介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五)评选最佳设计者

(六)独立(合作)制作

(七)展示、评价

(八)课堂小结

(九)课后衍生

《小书签》活动记录

(一)故事激趣,揭题

同学们,有位叫小明的同学是个书迷。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助他想想办法?事情是这样的:小明很爱看书,有一天他在读《西游记》,读完后顺手把书一放就去睡觉了。可是第二天他想接着往下看,却找了大半天才找到昨天看的那一页。他觉得很麻烦,你能帮他想想办法怎样能又快又好地找到那一页书呢?

小结: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节课老师向你们介绍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制作书签。(板:书签)

(二)欣赏书签,感知美感

1、师:书签制作的材料不同,形状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精美的书签。(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书签;不同材料制作的书签;不同图案设计的书签等。)

师:欣赏完这些各式各样的书签后,你有什么感受吗?(指生回答)

(三)联系生活,了解用途

师:是呀,这些书签真是太漂亮了。书签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有很多作用,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反馈后,教师进行小结:书签不但可以提示书的页码,而且书签上的图案和文字,还能带给我们新的知识和美的享受。一张自己动手制作的书签,比如利用自己参观过的风景区门票经过塑封之后制作成书签或把功课表经过塑封后制作成书签,还是馈赠朋友的好礼物呢!

(四)引导探究,学会制作

1、书签的形状各种各样,你准备设计一张什么形状的书签呢?与同学交流交流(四人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后,指名学生反馈。

3、作品引导,探究书签制作的步骤:

教师出示已做好的各式各样卡纸做的小书签,并给每小组发一个书签的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研究探讨制作小书签的方法或步骤。

4、学生汇报制作的步骤,课件出示书签制作的步骤,教师小结:(1)在卡纸上剪出书签的基本形状。(板书:剪)(2)裁好各色纸条备用。(板书:裁)(3)用纸条贴出图案。(板书:贴)

(4)在顶端穿一个小洞,系上装饰线,小书签就做成了。(板书:穿 系)

5、在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1)在打洞时洞不能太大。(2)装饰线要短一点。(3)在打洞时要注意安全。(4)纸张的颜色要搭配协调,要合理利用纸张。

6、简介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五)评选最佳设计者 出示评价标准:

1、颜色搭配是否协调、鲜艳。

2、设计是否新颖、别致。

3、做工是否精致。

4、图案是否精美。

5、设计的书签是否实用。

(六)独立(合作)制作

学生独立(或合作)制作书签,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七)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2、根据评价标准,每组派二人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设计者5名,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制作书签。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而且你们用自己的手帮小明解决了烦恼,小明知道了一定很高兴。其实作任何事,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去思考,什么事都能解决。

(九)课后延伸 开展有关书签知识的调查研究活动。(如:书签的来历、制作的材料、形状、作用等等。)

《小书签》活动总结

1、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课伊始以故事激趣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在探究书签制作的步骤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得出书签的制作方法,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本堂课根据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来看,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接近整节课的2/3,属于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堂。

2、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情况。这里有“外动”和“内动”的关系。“外动”即动眼、动口、动手,属于操作活动;“内动”即动心、动脑,属于思维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外动”和“内动”整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动手又动脑。比如在探究书签制作的步骤时,教师出示书签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得出书签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书签,这样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主动发展。

篇6:劳动实践课心得体会

这次实践让同学们品味了劳动有快乐。一个个精美的手机套,一个个漂亮的中国结,一个个精致的小木塔,一个个创意不凡的篆刻作品,一盘盘令人垂涎欲滴的拔丝菠萝,无不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无不闪烁着同学们的智慧,无不展现出同学们的个性。这是劳动的收获,更是劳动的快乐。

这次劳动实践也整合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同学们训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特别班主任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次劳动,不少班级增强了凝聚力,劳动实践让同学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

这次劳动实践正是在我校加大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基地的制度,按照基地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吃饭、休息,培养了严谨、守纪的优良作风。

劳动虽然结束了,但我希望同学们把良好的奋斗精神带回我们的校园。在学习的基地中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再有两周我们就要进行期中考试,只有抓紧时间,认真复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在期中考试中再创佳绩。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次社会时间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苦。正是他们默默的付出才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

篇7:劳动教育班会课教案

班会目的:引导同学们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认清其所在的意义。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明白劳动可以创造一切的道理,才能为以后技能的学习以及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内容摘要:

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爱劳动,劳动观念差,甚至不会劳动,劳动技能低,劳动知识少,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因此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导: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过程展开: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百般宠爱,其中出现了不少娇男娇女,他们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破坏公物较为严重,没有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而且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担忧!因此,我们认为对他们进行劳动观点、劳动志向、劳动感情、劳动习惯、劳动知识、劳动纪律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1.认清并懂得劳动的意义。(板书)2.要正确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板书)3.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例如: A、开展公益劳动。

B、开展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4.增长创造的才干。(板书)

(三)、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劳动教育一般通过劳动和劳动基地进行。要抓好“讲、做、议”几个环节: “讲”就是先由教师讲有关的生产劳动、任务和要求,使学生做好劳动前的思想准备。同时,做好劳动组织和分工。“做”就是组织学生亲自参加劳动实践过程,按要求完成劳动任务。根据不同劳动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

“议”就是每次劳动结束后,由教师简要讲评完成劳动任务情况和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

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端正劳动态度,这是劳动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采用以下的方式:

1.经常性地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2.劳动教育要经常化、具体化。3.劳动教育要形成制度化。4.各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5.举办劳动教育成果展评活动。

四、结束语:

篇8:劳动实践课教案

一、通过开展“整治校园环境”的劳动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地, 校园环境的整洁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为此, 实践基地每期都会安排一节“洒扫教学”, 班主任将学生带到指定的校园环境区域, 组织学生进行“洒”与“扫”的专门指导, 让学生学会使用清洁工具, 并高效地清扫完指定区域。 每天早上, 各区域安排有一名教师指导该区域的学生进行清扫。 同时, 基地每期将组织一至两次全校卫生大扫除, 为校园的整洁出一份力。 在“整治校园环境”的劳动实践活动中, 既锻炼了学生个体的动手及生活自理能力, 又培养了小组之间的团体协作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性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一) 开展 《走进树世界 》探究实践活动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是树木, 我们的校园也如此。 学生每天都能看到许多不同品种的树木, 但是学生对树的认识还不全面。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使学生走近树木, 认识树木, 发现树木的生长特性和变化规律。 学生在中探究树的实践活动中, 通过为树木浇水、松土、修剪、制作树木标志牌,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同时激发学生珍爱绿色, 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 开展 “走进蔬菜世界”探究实践活动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同时蔬菜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食用时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好处。在探究活动中, 通过小组讨论、上网查询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基本知识、蔬菜的种类、蔬菜的生长习性及栽培的方法等。 然后教师的指导下, 在基地试验田, 试种各种蔬菜, 通过除草、施肥、浇水等劳动实践, 到最后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让学生体验种植蔬菜的艰辛与快乐。 在综合实践基地开展此项活动, 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体验种植蔬菜的快乐, 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 开展 “走进新农村”探究性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校门, 亲身感受自己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 欣赏家乡的美丽景色。 在欣赏美丽景色, 感受家乡巨变的同时, 反思家乡如此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利用这次探究实践活动, 通过对基地附近的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活状况进行调查, 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探究活动中, 可以组织学生帮助农户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 也可以到孤寡老人家进行卫生大扫除等。通过此项活动能进一步了解农村变化的过程及带来如此变化的原因, 同时也能了解部分农民生活的状态, 通过对比, 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农村的现状, 增进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以及热爱农村、关注农村的情感。

三、通过参加“厨艺体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对于做饭知之甚少。 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特开展了厨艺体验活动。 结合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当地饮食习惯, 开展了“包饺子”和“家常菜制作”两项厨艺体验活动。

饺子相传是中国东汉河南南阳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是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 也是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中国许多省市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 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 明末张自烈作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 即段成式食品, 汤中牢丸, 或谓粉角, 北方人读角为娇, 因呼饺饵, 伪为饺儿。”饺子因其用馅不同名称也五花八门, 因成熟方式不同分为煎饺、炸饺、蒸饺、水饺等。 另外, 饺子, 已走向世界,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了解有关饺子的历史及意义, 还可以学习的制作方法及种类。家常菜制作主要选我们本地特色菜来进行体验。 在这两项厨艺体验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做事细致耐心的好习惯, 又培养了良好的动手操作的生活自理能力。

篇9:优化劳动技能课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时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如果不做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孩子们失去信心和勇气。我们都知道,在实际的课程中有老师的指导,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学生遇到实践困境时,老师会因时因地进行指导和点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多多增加他们的体验,这是老师和学生们都向往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教学效果,让学生们能感受生动的劳技课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愿选择合适合作的伙伴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实践效果和授课质量。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这种组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缓解遇到困难时的学习压力,甚至可以要求教师一起参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组合可以使原来不热衷参与活动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

二、教师讲解示范与指导实践到位

教师对劳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应该做到准确无误,讲解要规范、合理、明确,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应该利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直接的意思,同时要做到边讲解边示范,把讲解和示范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制作技术的关键,讲解示范的动作更要慢一些,让学生有时间观察、操作示范过程中的重难点,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时间,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操作实践,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效果。劳技课中的讲解演示、指导实践是劳技课的基本过程,讲授与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内容的两个方面,学生自觉参与积极的投入,真正做到领会老师的意图,主动地参与劳技课的制作与创造中,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获得实践与创新的最好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完成作品设计

劳技课也是学生的作品设计的过程,它展现了学生自己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以及创造,要充分肯定和指导学生的作品,課程目标教学中也提到要展开劳动与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统一。教师要想正确引导学生,首先要有好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简单地指导学生动手设计变成指导学生有思想、有方向地参与劳技课中,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丰富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及创新精神。应该摆脱学生在劳技课上只是单纯模仿,被动、机械地仿制教师提供的成品,要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同时提出自己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设计,学生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丰富劳动的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领悟作品内涵,让学生明白作品的重要性。

四、积极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问题情景以及设计上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创新欲望,劳技课的内容决定了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好的课堂设计为学生学好知识、提升创新意识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可以设计具有悬念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研究创新,把学生的创作兴趣延伸到课外。另外,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去欣赏学生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予以肯定,找出作品闪光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可,所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肯定学生的作品,在赞叹声中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以培养兴趣为先导,严字当头,上好劳技课

兴趣爱好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前提,掌握知识的促进剂,要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去思考、去准备,积极开启智慧的大门。小学开设劳技课,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认识上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劳技课和普通文化课有所不同,文化课老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在劳技课上学生按实际操作自己动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但是这种课程上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嬉笑打闹现象。为保证良好的教育秩序,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应该将严格的要求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老师也应做到操作步骤认真完成,演示规范。

六、提高劳技课的灵活性与实践性

劳技课在课程安排及授课内容上应该体现灵活及技巧性统一的特性,授课方法也可灵活掌控,可以根据季节、环境、课程内容的不同灵活变动。

上一篇:电工毕业顶岗实习总结下一篇:项目经理投标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