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2024-05-20

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通用9篇)

篇1: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Q/NJT2040214-2007

(第0次修订)

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总则

1.1 目的:为迅速有效地处置锅炉、压力容器、行车、铲车等特种设备(以下简称“特种设备”)的重特大事故,加强突发事件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根据《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34号令)、《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号令)(以下简称“2号令”)以及《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锅容管特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所涉及的事故是指2号令第四条所规定的“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公司内使用的特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人为过失造成的责任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不适用于破坏性事件)。

1.3 职责

1.3.1 工程装备部负责本预案的组织施行。

1.3.2 各专业厂和有关部门应成立由相关科室和人员参加的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统计,并作为事故应急处置的指挥系统,明确职责,一旦事故发生,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处理系统,实施统一组织指挥。

1.3.3 公司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小组,以公司工会、集团办公室、生产管理部,工程装备部共同组成,作为事故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机构。人员由公司分管领导、公司工会、集团办公室、生产管理部,工程装备部领导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1.3.4 公司事故报告及联系电话:

集团办公室 :8001

生产管理部:8731

工程装备部:8919事故报告制度

2.1 重大以上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l小时内报告集团办公室和生产管理部,集团办公室和生产管理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逐级上报,并启动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2.2、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2.2.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2.2.2事故发生时间;

2.2.3事故发生地点;

2.2.4发生事故设备名称:

2.2.5事故类别;

2.2.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事故概况。

2.3 事故情况及发生事故的初步原因应在24小时内报集团公司等上级有关部门。事故应急救援

3.1 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发生单位领导应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迅速赶赴事故地点积极参与抢救工作:公司领导应带领职能部门人员立即赶往出事地点,组织抢救和事故处理工作。

3.1.1 一次死亡1人的严重事故,由公司领导处理,集团公司等上级领导一起参加;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小组组织抢救和事故处理工作。

3.1.2 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由集团公司处理,上级有关领导一起参加;公司及集团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小组组织抢救和事故处理工作。

3.2 各级分管领导在赶赴现场后,应立即成立现场指挥小组,加强现场的指挥、协调和救援工作。

3.2.1 现场指挥小组在实施紧急救援时,应严密组织,加强联络,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3.2.2 在成立好现场指挥小组后,应立即将小组的组成及联系方法报告上级部门,且必须保证通讯联络畅通。

3.2.3 如需调用救援力量,由事故现场指挥小组向上级有关部门与有关单位联系;对需由人民政府领导出面联系的,由集团公司指挥小组提出请示建议。

3.3 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后,可根据事故情况下设:

3.3.1 现场处理组: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分工合作进行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3.2 专业抢救组:负责对事故进行现场救治。

3.3.3 警戒保卫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持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劝说围观人员离开事故现场,严格防止发生新的伤亡事故。

3.3.4 通讯联络组:负责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保证与各协作单位联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

3.3.5医疗救护组:根据需要请求医疗单位到现场开设现场救护所,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护,保证救护器材与抢救药品的供应。

3.3.6 交通运输组:负责运送急需物资、器材、装备、药品;运送现场抢救人员,输送现场疏散人员。

3.3.7 后勤保障组:负责保证抢险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负责现场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安排,协助处理伤员和救护工作。

3.3.8 预备机动组:由总指挥临时确定。机动组力量由总指挥调动和使用。

3.4 严重以上事故发生后,在迅速组织抢险救护工作的同时,应对事故现场进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与事故有关的设备、器材、物品、文件及其他凭证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及时摄像、拍照,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3.5 未发生人员死亡但性质严重、影响重大的事故、由公司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及时指派有关单位和人员对事故迅速进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3.6 救援工作纪律:

各单位的领导和相关人员都必须自觉遵守本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必须把救援工作放在第一位,按规定应立刻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工作。服从统一指挥,开展积极有效地应急救援。如违反规定造成后果的,将依据有

关法律、法规等规定严肃处理。玩忽职守,造成应急救援工作重大失误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应急救援装备

4.1 各专业厂和有关部门应准备好安全绳、防护服、排风机、强光照明、应急车辆、通讯设备等事故应急救援装备:

4.2 生产管理部应与有关单位一起,组织有关的救援资源,落实应急救援所必须的装备和材料,以适应发生事故、险情时应急救援的需要。事故调查处理

5.1 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5.2 事故调查组的组织按有关规定组织:

5.3 事故调查组应当携带必要的文书,并履行下列职责:

5.3.1 调查事故发生前锅容管特设备的状况:

5.3.2 查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

5.3.3 分析事故原因(必要时进行技术鉴定);

5.3.4 查明事故的性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5.3.5 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5.3.6 提出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5.3.7 按有关规定要求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

5.4 事故调查程序

5.4.1 事故的调查应按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进行。

5.4.2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查阅有关资料并收集有关证据。

5.4.3事故发生单位及有关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向事故调查组提供有关设备的情况,如实回答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并对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5.5 调查处理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要认真、科学的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处理相关人

员,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5.6 事故处理

5.6.1事故的处理按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并及时报告事故调查情况,集团公司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6.2在查明事故原因并按规定处理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制订整改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限期落实。生产管理部应对整改措施的落实加强监督。

5.6.3集团公司牵头调查处理的重特大事故,由集团公司决定处理意见,公司可按法规、规章提出建议。

5.6.4司法机关已立案的事故,可待司法机关作出最终结论后再作处理。但对其中未列入司法立案的责任人,仍应按规定追究责任。

5.7、事故的结案遵照上级和公司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执行。附则

6.1 本预案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6.2 本预案由工程装备部负责解释。

附加说明:

本制度起草人:

本制度审核人:

本制度批准人:

篇2: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1    2    3

;・・・   119 急救中心・・・・・  120 质监局・・・・・   ******* 安监局・・・・・   ******* 环保局・・・・・   *******     2、校内主要联系电话: 校长办公室・・・・・ ******* 后勤处・・・・・     ******* 保卫处・・・・・     ******* 医务所・・・・・     ******* 八、救援队伍训练和演习为了加强各使用特种设备单位援救队伍的援救技能,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组织一次模拟训练和演习。 1、挑选一些身体健康、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 2、为保证人员的落实,每年第一季度将根据人员的调动进行调整,以免虚设。 九、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本预案与《****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一并执行。               **大学后勤处

篇3:浅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尽快消除事故, 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国家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 对于可能引起群死群伤甚至导致社会灾难的生产系统必须制定相应事故应急预案。企业中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如果没有明确的救援体系, 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可想象, 现就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易导致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1) 使用非法生产特种设备的;

(2) 超过规定参数范围使用的;

(3) 缺少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 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4) 使用应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5) 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 或者使用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的;

(6)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1.2 事故预防与预警

1.2.1 预防措施

(1) 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法》, 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

(2)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 严禁带故障运行, 检查应做好详细记录, 严格按照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操作设备。

(3) 定期分析在用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4) 保证设备登记率达100%、设备定检率达到100%、隐患整治率达到100%、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1.2.2 预警行动

(1) 接到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信息后, 通知有关单位立即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必要时, 及时报告所在地应急办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

(2) 各单位根据制定的各类特种设备事故救援预案采取应急措施, 做好事故救援准备。

(3)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宣传,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

(4) 检查抢险救援的物资保障和准备工作。

2 预案主要内容

2.1 组织措施

包括应急救援机构名称、成员单位、负责人及职责分工, 应急救援机构及其相互关系。应急救援指挥部一般设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各1名及成员若干名, 对于企业来说,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 应急指挥部下设专家技术组、应急工作组及抢险救援组。

(1) 专家技术组组长由企业总工程师担任, 负责为抢险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为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应急工作组组长由企业主管安全副经理担任, 根据分工, 成立事故调查、保卫警戒、新闻报道、物资保障和善后处理五个应急工作组, 负责事故调查、治安保卫、宣传工作、物资保障和生活安置。

(3) 抢险救援组组长由企业主管特种设备副经理担任, 根据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害程度成立各专业应急抢险队, 负责协调指挥各专业抢险队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2.2 处置程序

2.2.1 信息报送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信息应遵守逐级上报原则, 同时报所在地安全质量监督局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 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容主要包括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具体情况有变化时进行续报。

2.2.2 应急指挥

若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应根据事故及险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范围和可控情况, 提出具体意见, 立即采取响应应急措施, 向所在地应急办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汇报, 必要时, 请求政府支持。

2.3 应急救援

(1) 事发现场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沿紧急疏散通道脱离现场, 不能脱离现场的, 寻找安全位置避险。

(2) 根据事故发生特种设备的类型、事发区域, 确定警戒区, 引导现场其他人员或乘客撤离警戒区。

(3) 在现场抢救伤员的过程中, 正确施救, 避免受伤人员加重伤害程度。

(4) 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 应当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或消防器材、绝缘工具和安全装备, 事发现场应当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2.4 扩大应急

事故险情扩大, 企业没有能力、无法采取措施组织救援和无力控制事态时, 扩大应急, 并及时所在地应急办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汇报, 请求支援, 必要时, 联系社会应急救援机构 (如119、120等) 。在政府机构应急救援小组进入之前, 积极组织自救。

3 事故处理措施

3.1 先期处置

(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无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损伤轻重,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及时报告政府的同时, 应立即启用应急预案并组织现有力量立即开展自救, 尽快组织抢救伤员, 做好自身防护。

(2) 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采取措施, 避免发生次生伤害和事故扩大。

(3) 保护事故现场, 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

3.2 现场处置

(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 各单位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及时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2) 封锁事故现场, 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 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 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3) 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技术、结构和工艺特性以及发生事故的类型, 迅速开展必要的技术检验、监测工作, 确认危险物资的类型和特性, 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 采取特定安全技术措施, 及时控制事故扩大, 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 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 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 设立现场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及时、科学、有序地抢救受害人员或安全转移, 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 各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 特种设备事故导致火灾时, 按照企业相关火灾预案执行。

(2) 发生电梯困人后应第一时间申报故障, 并安排人员立即赶赴现场, 安抚被困人员, 并告知被困人员不得擅自扒门, 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以防救援困难增大。

(3) 起重设备在作业中易发生触电、倾覆、履带吊的坠杆事故以及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 应在事故现场危险区、缓冲区设立警戒线, 封锁交通道口, 禁止无关车辆通行, 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

(4)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后, 为防止事故扩大, 锅炉的燃烧剩余应用水熄灭,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和油类应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 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 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4 事故后期处置

1) 事故危害得到控制、受伤人员得到救治、死亡人员移离现场、现场清消无次生事故隐患时为现场已恢复。

2) 应对受害、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补偿并按有关规定执行;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 必须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严重损毁、无维修价值的, 应当予以报废。

3)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后, 在进行救援的同时, 现场指挥部立即开展事故调查,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 进行事故调查分析, 提出处理意见, 并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摘要:经统计, 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8起, 死亡292人, 受伤354人, 近几年特种设备事故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率是工业发达国家的4至6倍, 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中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简单地探讨, 目的是为了确保应急预案制定的实用性, 更好地运用于实际, 从而起到保障人生财产的安全。

篇4: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但笔者在实际办理一些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延期检验手续时,由于所在地的小型化肥企业,均由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机构精减,相应人员缩减,安全重视不够,所以他们制订的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比较简单,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是为了应付办理延期检验手续。为了规范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致于手足无措,导致事故扩大或发生次生灾害,笔者归纳整理出一份针对小型化肥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供大家商榷。

小型化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2、适用范围

(1)本单位内发生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及其更多伤亡人员的特种设备事故。

(2)本单位内发生性质特别恶劣(如特种设备爆炸事故),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特种设备事故。

3、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①总指挥:一般为单位负责人(即法人)。

②副总指挥:一般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即总经理)。

③成员: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④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4、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1)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

在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负责,生产技术部配合,承办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处理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应指定专人负责。

抢险救援组:单位主要分管生产的领导负责,具体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应指定专人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供销部和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联系当地医院急救中心,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应指定专人负责。

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配合,配合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

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应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5、应急救援预案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发生事故后,要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名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2)综合协调组应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见附件。

(3)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还应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公安、消防、医院,以求得紧急救援。

(二)应急处理措施

收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后,由指挥部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和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立即按本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现场救援:

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综合协调组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指示,调整必要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设备。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①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②封锁事故现场。加强现场警戒保卫,防止故意破坏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③探测危险物质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在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④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⑤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或者安全转移,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同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与当地医院急救中心或邻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⑥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助、配合上级救援部门处理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等问题。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⑦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应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应签字,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

消防、救灾时做好路线、方位、位置的选择,尽量保持好现场原始状况。不得随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地形、地貌,不得移动或取走现场任何物品,不得改变现场设备、管子、管件、阀门、控制或保护装置、仪器仪表的位置、状态以及显示数字或指针的位置等。

破裂设备的断口,如不影响事故原因分析,可以涂机油以保护断口不锈蚀和腐蚀。

(2)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组要主动与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人员的伤亡情况,按照安全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相应的招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扩大和环境的污染。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全监管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6、预案管理与更新

将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本预案应当每两年或者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和更新。

7、奖励与责任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

(1)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重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本单位负责解释。

9、 预案施行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指挥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

篇5: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新版-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在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紧急处置,减少事故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校各校区,对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影响较大的锅炉、配电室、煤气加压站、气瓶、电梯等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设立xx大学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总指挥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校产总公司、后勤管理处、实验设备处、基建处、保卫处和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组成。

(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长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后勤管理处、宣传部、实验设备处、基建处、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发生事故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保卫处副处长组成,具体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各种事项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三)指挥部下设5个组。

1、警戒保卫组。由保卫处牵头,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和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交通等。

2、抢险救援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牵头,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处置。

3、医疗救护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或向地方医院转送。

4、后勤保障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提供事故紧急处置所需物资、设备和车辆等。

5、善后工作组。由校长办公室牵头,由保卫处、宣传部、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和事故发生单位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处理因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保险索赔等事宜。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一)学校锅炉房、主配电室、燃油罐、气瓶间、燃气加压站、电梯等

(二)上述危险目标分布在后勤管理处、校产总公司、实验设备处等部门。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立即向分管校领导和校园110报告,分管校领导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报告;

校园110接到后要立即向保卫处长汇报,保卫处长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

(二)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2、发生事故设备的有关参数;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6、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处理的其他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三)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积极组织人员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进行人员救护和事故抢险,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事故现场;

保卫人员接后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警戒和维持治安秩序。

五、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学校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大小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联络,立即按本预案组成指挥部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处置措施

1、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2、控制危险源。根据事故性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造成损害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给以支援的,要迅速与地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高事故的抢险效率。

3、事故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扩散的,要尽快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和互救工作。

4、进行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

应急处置指挥部成员联系表(略)

篇6: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为规范和预防本镇范围内各企业内部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能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司利益和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总寨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本预案的制定是从事故预防的角度、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出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自救为主、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二、使用范围。

各驻镇企事业单位及辖区内各建筑工地发生的特种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特种设备事故分类。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事故分为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四、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

应急抢险工作实行镇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和各单位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全厂特种设备事故应 急责任。

1、成立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 总指挥:

王顺邦 镇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张延星 镇政府副镇长

成员:尤志功

苏尚全

赵鹤翔

邓永斌

蒋海亮

马良 地点:办公室设在党政办,负责日常事务。指挥部设在事故发生单位,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2、应急救援职责

1、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理、资源配备和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指挥工作。

2、综治办在事故发生后,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部门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事故发生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救援指挥部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事故结束后,由司法所和镇安监部门及时进行现场勘查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

3、党政办公室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通讯联络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联系海北州医院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4、镇安监站负责特种设备事故信息的发布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预案各成员单位应设置24小时联系方式并设有备用联系方式,保证在事故发生后通讯保持畅通。

五、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一)发生特种设备安全故事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①发生事故单位,要立即向镇党政办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及设备损失情况。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自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保护事故现场;拨打报警电话(110、119、120),同时向肃州区安监部门取得联系。

②党政办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他成员、有关部门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二)应急处置措施

接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后,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应急救援处置。

1、现场救援

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联系,调集必须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若肃州区安监部门人员已在现场,则积极配合安检部门,若区安监部门人员尚未到达则已方为主,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同时,指挥部要立即与医院联系,要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急救措施和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镇安监部门拍摄并写出书

面记录,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2事故调查

应急指挥部要主动与区安监部门联系,报告事故情况和组织的救援工作,协助核实伤亡人员情况,按照区安监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合、协助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

3、善后处理

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对伤亡人员家属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

4、责任处理

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在安监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进行处理的基础上,镇政府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编写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及时报上级部门。

六、其它注意事项

1、参与救援行动的人员和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救援指挥部指挥,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人员要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篇7: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灾害,提高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施工生产。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施工区域内发生的重大、较大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主要包括涉及生命安全、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场(厂)内机动车辆等设备、设施的重大、较大事故的应急救援。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力求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应急救援作业指导书力求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二、事故分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Ⅰ级)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事故,或造成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Ⅱ级)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或 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事故,或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Ⅲ级)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人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安全事故。

(四)一般事故(Ⅳ级)

指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安全事故。

以上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三、组织体系

(一)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各项目部(厂)成立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各部室主任组成。

主要职责:建立应急救援制度,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工作,具体指挥和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做好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二)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建环管理部,作为日常办事机构,主任由安健环主任担任。主要职责:负责督查、落实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的决定;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信息、损害情况,及时向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组织事故损害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制、修订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作业指导书;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办公室地点:各项目部(厂)安健环科室 联系电话:如实填写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电话:

所在地区特种设备管理电话:

急救电话---120 火警----119 公安----110

(三)现场指挥部

发生重大、较大特种设备事故时,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决策和指挥工作,现场指挥由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委派,各项目部(厂)副经理担任现场总指挥生产队队长担任现场副总指挥,下设若干应急小组,其组成及职责分别如下:

1、综合协调组:由项目部综合部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调配现场应急救援的人员、交通、通讯和装备等救援资源,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2、抢险救助组:由施工队作业人员、工程技术部、安建环管理部组成。主要职责是查明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可能继续造成的后果,拟定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实施经指挥部确定的抢险救援方案;疏散事故人员和物资。下设抢险救灾、技术处理和现场施救三个小组,开展相关的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3、安全保卫组:由后勤部、现场保卫人员等组成,负责现场警戒保卫,维护治安和交通秩序。

4、善后工作组:由劳人部、财务部组成,负责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四、预警预防

预警预防行动

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接警单位,接受由班组、生产队、技术部门等部门通报或报告的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安全隐患信息,同时对报警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出处置建议,并报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对重点特种设备,项目部必须做到: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设立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适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做好安全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及时整治特种设备隐患。

各项目部(厂)各级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定期向项目部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应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

安建环管理部接到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信息后,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五、应急响应

(一)信息报告

特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质监部门。各级政府和质监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上报上级政府和上级质监部门。

各项目部(厂)接到事故报告后,发现有涉及特种设备事故的,应迅速向业主相关部门及州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通报。

(二)先期处置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无论级别高低、规模大小、损伤轻重,在及时报告项目部的同时,应立即启动各项目部(厂)应急预案开展自救。尽快判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全力控制现场事态,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三)现场紧急处置

发生特种设备重大、较大事故后,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预案,成立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相关领导、事故所在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专家,迅速赶往事发现场,负责或参与指挥决策、参与作业和信息保障等工作。

1、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2、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3、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技术、结构和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质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特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建立现场工作区域。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5、抢救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展开受害人员的抢救或安全转移,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6、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迅速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区域。

7、在抢险救援的同时,开展事故调查与取证,初步分析事故原因,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8、清理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的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化学中和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和环境的污染。

(五)信息发布

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时,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指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或办公室根据灾害事故影响程度和类型,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按规定程序送审后发布。

(六)应急结束

具备下列条件时,现场指挥部报请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解除灾情、终止应急状态,转入正常工作:

1、死亡和失踪人员已经查清。

2、事故危害基本得以控制。

3、次生事故因素基本消除。

4、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

5、紧急疏散人员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六、保障措施

(一)队伍保障

现场指挥部是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力量和先期处置队伍。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加强对各联动单位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保障应急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资金保障

财务部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负责安排本级特种设备事故处置工作所需的经费,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并对经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项目部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演练和救援的必要资金准备。

(三)装备与物资保障

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用防护仪器和防护用品,针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类型,为应急救援力量配备相适应的救援工具、检测仪器、车辆和抢险方案,同时与当地有抢险能力的单位达成协议,建立比较完备的救援装备与物资信息库,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调动相应力量进行救援。

(四)医疗保障

发生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后,医疗救护队伍要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对伤员实施初步急救措施,稳定伤情,运出危险区后,转入医院抢救和治疗。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五)交通运输保障

加强交通运输保障工作,为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紧急处置工作提供良好的交通设施、设备工具和运行秩序。及时对事故现场实行道路交通管制,根据需要组织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道路设施受损时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良好状态。

(六)治安保障

各项目部(厂)保卫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治安维护,接到事故报警后,要迅速赶赴现场,设立警戒区,维护治安和交通秩序,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目标和救灾物资的守护,及时发现和严惩趁火打劫、制造事端等违法犯罪活动。

(七)通信保障

负责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职能部门、值班电话等应予公布,值班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

(八)技术保障

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项目部特种设备的分布特点,专应当积极开展与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有关的科学研究,参与修订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先进的技术、装备研究工作,建立科学的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对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有关各方应为信息综合集成、分析处理、灾害评估提供基础条件。

(九)人员防护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紧急抢险人员应制定科学的安全抢险技术方案,配置相应装备,防止砸、压、灼伤、烫伤、中毒、窒息等危险,在项目部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的指令下进出事故现场。

(十)演习演练

各项目部(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组织或者督促项目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演练。演练前应当制订包括演练对象、地点、参加人员、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等在内的方案。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项目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开展项目部的特种设备安全评估。

(十一)教育培训 安建环管理部通过培训教育,广泛宣传事故的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科学知识和应急规范,公布报警电话。督促有关职能部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开展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

七、后期处置

(一)恢复与重启

对受害、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补偿按有关规定执行。事故救援结束后,应当尽快恢复受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后,必须由质监部门核准的有资格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严重损毁、无维修价值的,应当予以报废。

涉及到毒性介质泄漏、污染或者邻近设备设施损坏的,应经环保、卫生、安监、质监和建设等部门检查并提出意见后,方可开展修复工作。

(二)调查分析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按有关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需要对事故、受事故影响的设备和事故现场环境进行必要的检验(测)、试验及鉴定时,由事故调查组确定与事故各方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专业单位负责。

八、奖惩

篇8: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水平,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与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社决定联合举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高级培训班”。

培训班详情及培训内容请登陆http://www.pme.com.cn。

报名咨询电话: (010) 64014125 64000280

篇9: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随着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使用量日益增多,特种设备相关的各类事故也随之增加。为了能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调查组往往委托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对事故的原因从技术上进行查找,以便事故调查组能严格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因此,搞好特种设备的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是协助事故调查组做出正确处理的关键。为此,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如何开展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一、概述

事故技术鉴定是一门技术。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比较短暂的,事故现场也常常容易遭到各种干扰和破坏,这给事故调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事故调查技术,按照事故调查的要求、程度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力求从事故发生发展的本来面目去认识,避免判断上的错误,就一定可以将事故调查清楚。

事故技术鉴定是掌握整个发生事故过程、原因的重要工作,它根据现场勘察、科学分析、排查验证等从技术角度来查找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并撰写事故技术鉴定报告。从技术角度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分别对物和人的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追踪,弄清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或致害物,弄清在人和物方面所有的事故因素,明确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所占的重要程度,从中确定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事故间接原因的调查就是调查分析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以及人、物、环境的失配得以产生的原因,弄清为什么产生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为什么没能在事故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技术鉴定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事故技术鉴定应遵循的原则是:客观公正、科学求实、严谨扎实、 证据充分。即事故技术鉴定人员在进行事故调查期间应排除外部干扰,始终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进行现场勘察和排查工作、充分利用科学的手段、方法和仪器对产生事故可能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和逐一排查,去伪存真,在勘察过程中应严谨扎实,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应有充分的证据或论据给予支持。

事故技术鉴定调查要求是:及时、全面、细致和客观。

及时:事故现场勘察是时间性很强的工作,在事故发生之后,应尽量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若不及时,事故现场就会由于环境的变化或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有的当事人为了逃避自身责任,经常对事故的经过避重就轻,甚至歪曲了原来的事实,这将会给取证和确定事故性质带来困难。

全面:首先应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排查,如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将可能造成该次事故的原因尽量列出,以便在现场勘察中避免遗漏造成事故因素的取证,然后在事故现场勘察,应注意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细节,尽量收集数据,全面占有材料,以便为分析事故原因,提供充分的证据。

细致:现场勘查一定要细致,不但在注意那些明显的破坏情况,还应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尽量找出隐蔽的细枝末节,有时正是那些不引人注目的“小事”是解开事故之谜的钥匙。

客观:在现场勘察时,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调查研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及时排除那些“伪装”的现场材料。

如某一建筑工地的施工升降机,该施工升降机为双罐笼、带对重。因罐笼常发生溜罐故障,电工就对其进行维修,在维修期间,突然发生对重下滑撞击电工致死。当刚开始听事故单位陈述事故经过和了解部分现场人员时,都说是电工在井架内侧调整钢丝绳,而且还带我们到事故现场看板手等工具放在那里,电工的位置大概在那里,但我们仔细勘察了现场,并了解了电工死亡时受伤部位和倒在罐笼顶的位置,最后再仔细查阅了笔录,当事人曾在笔录中说到“电工曾喊不要开机”,经过我们仔细勘察,认为事实上电工是在罐笼顶部俯身探头在井架内调整钢丝绳,因为没有悬挂“正在维修,请勿开机”的警示牌,另一罐笼的工人没有看到有人在井架上部检修,便开另一台机准备将水泥运到楼顶,以致该罐笼的对重向下运动,将正探头检修的电工撞击。

三、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程序

受理事故技术鉴定委托后,就启动了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流程,其工作程序如图1(事故鉴定工作流程图)所示。程序包括合同评审、组成事故调查组,鉴定前工作准备、进行现场勘察,人员调查询问、事故原因分析排查、模拟试验,以及收集各种物证、人证、事故事实材料(包括人员、作业环境、设备、管理、事故过程材料)、编写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出具事故技术鉴定报告等。现以某宾馆发生的层门处人员高处坠落死亡事故为例来阐述事故技术鉴定的工作程序。

1、业务受理

当收到委托鉴定函时,业务受理人需与委托单位填写委托鉴定协议的意向书,其中详细注明委托方的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鉴定的样品名称、规格型号;鉴定项目(内容)、地点;鉴定所需费用等信息。在业务受理时,受理人员应尽量向委托单位了解事故的大概情况以及委托鉴定的主要内容,初步确定是否受理,若受理应初步确定项目负责人。

2、合同评审

在明确委托鉴定意向后,项目负责人应进行评估,必要时可到现场初步勘查。合同评审的关键是对本单位现有能力是否满足这项委托业务,是否要增添检测仪器设备,是否要聘请外单位专家等进行评审或部分项目委托其它专业部门鉴定,如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测试、材料力学特性测试等。若合同评审通过,应正式确定项目负责人并成立事故技术鉴定小组。

3、人员组织

合同评审通过后,应即时成立事故技术鉴定小组,小组应根据事故大概抽类型抽调有关的技术人员或专家,如对该起高处坠落事故,据初步了解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梯,乘客被困在轿厢内,自救逃生时,从7层楼层的层门处摔落到底坑致死。由于该起事故是由于电梯突然停梯引发的事故,因此小组成员必须有1 名电梯检验师,该起事故调组最后确定由1 名高级检验师和2 名电梯检验师组成。

4、鉴定前工作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做好鉴定前工作准备是事故调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步骤,是使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尽量做到胸中有数、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场勘察、排查和验证工作。鉴定前工作准备的内容有:根据初步了解到的事故经过,收集有关特种设备的信息和资料;收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利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可能造成该事故的原因作初步的分析,以便准备好现场勘察检测用的工器具;初步拟定现场勘察步骤和排查验证方法等。

5、现场勘察

(1) 事故事实材料搜集。事故鉴定小组进入事故现场时,应尽快搜集当事人口述材料,然后认真考证其真实性。材料的收集,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地点、时间、受害人和当事者的情况;应进一步了解事故发生经过,包括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性能和质量状况;关于环境方面的情况,如照明、温度、湿度、通风、声响等,以及防护措施情况;不能放过任何其他有可能与事故相关的细节或因素。

首先应查阅事故调查组做的当事人的询问笔录,但由于专业知识问题,原先由事故调查组做的询问笔录可能存在遗漏之处或询问的人员范围不够,有必要配合事故调查组重新对事故当事人补做询问笔录或须全面寻访当事人或现场相关人员,以全面了解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现象、后果。

第二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观察先不进入现场内部,只对现场周围作概貌观察,了解事故设备或建筑物破坏的大致情况,搞清危险物品的位置,数量及状态等,然后根据现场询问和观察的情况,重新对原拟定的勘察步骤和方法进行修订,提出适宜的勘查顺序及注意事项。

对于该起事故,我们调阅了询问笔录,同时查看了出事时轿厢内录相,调阅了电梯运行、维护保养记录,配合事故调查组重新对电梯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做了补充笔录。了解到该起事故经过为:2005年7月8日有175名参加中考的学生入住宾馆,分住在宾馆四楼、五楼、六楼和九楼。上午11时10分向下运行电梯突然在8楼与7楼之间停梯,被困的乘员开始频繁地按轿厢内警铃及通话按钮,报警求救,因无人应答,轿厢内乘员开始掰轿厢门和层门,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掰开了轿厢门和七楼层门,11时22分,另一名女乘客试图采用前名乘客逃离出轿厢的方法,结果从七楼楼层地板与轿厢踢脚板之间,从七楼楼层摔落到底坑,经抢救无效死亡。

从事故经过了解到,造成该起事故设备因素是由于电梯突然停梯人员被困,而造成电梯突然停梯可能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用检查表法对可能造成电梯突然停梯原因进行列表。

(2)现场勘察和物证收集。对损坏的物体、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均应贴上标签、注明时间、地点、管理者,所有物体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对健康有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保护措施。

进入事故现场内进行详尽调查,将事故现场拍成方位照片、全貌照片和细节照片,记录下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逐个研究事故现场内各个物体在事故前后的位置变化,物体之间的层次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物体在事故中受到破坏的程度和说明这种程度的痕迹;对于具有物证价值的痕迹物品,要进行实地测量和拍照,研究它们与事故发展的联系;对于某些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残骸和碎片,要进行编号、制图和称量,必要时还要选取样品,进行化学或金相分析。

根据事故类别和规模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绘出事故调查分析所必须了解的信息示意图,如建筑物平面图、剖面图。事故现场涉及范围图,设备或工、器具构造简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事故状态下人员位置及疏散(活动)图,破坏物立体图或展开图等。

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应严格做好原始记录,保持原始记录的及时,真实、齐全、清晰、明了,观察检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工作时予以记录。

四、事故原因分析与排查

事故原因分析是做出正确的事故结论的关键,必须采用严谨、推理和去伪存真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根据事故现场勘察情况,从人、机、环境三大因素入手全面分析故障(或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可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和故障假设、安全检查表法来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在该起事故中我们采用故障原因、安全检查表法对可能造成突然停梯的16种因素进行分析和逐一排除,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和录象,我们最后分析认为,因为许多从山区来的中学生聚在一起,有的是第一次坐电梯,好奇或等电梯不耐烦想掰开层门看电梯运行的可能,我们对各层门做掰开模拟试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个可能。

五、编写事故鉴定技术报告书

在做出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和编写事故技术鉴定报告书之前,应根据掌握的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进一步查阅与鉴定设备聚相关的标准、法律法规、规程等技术资料,会同相关专家深入进行原因分析和论证,分析和论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而后做出技术鉴定的结论。对勘察证据和结论有疑义时,可再次到现场取证。直到证据充分,结论明确为止。

在鉴定原始记录的基础上,根据鉴定报告的格式,条理分明地做出鉴定报告并附上关键的见证材料。

? 事故鉴定报告书主页的内容包括委托方信息、委托设备概况、鉴定项目、鉴定依据、鉴定结论和备注,报告书附录中的鉴定内容与分析包括委托前设备状况概述及事故经过、现场勘察情况、检验内容、结果与分析,以及事故原因分析、附图等。

1、鉴定的结论

根据鉴定过程的全面调查,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综合评判鉴定做出最终结论。如该起电梯突然停梯原因是由于层门受到非正常的作用力,致使层门副门锁电气开关瞬时通断,造成电梯控制柜变频器死机,电梯无法运行。

2、审核、审批报告书并出具报告书

项目负责人将报告书编写好后,应将报告书提交给审核人和审批人审核和审批,若审核人或审批人对结论有疑义,应进一步组织人论证或重新派人鉴定。

上一篇: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下一篇:高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