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学生

2024-07-17

课堂观察学生(共8篇)

篇1:课堂观察学生

课堂观察 关注学生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我在读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后的最大疑惑。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的学习增值,也就是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意义。

在以往的课堂中,我们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角度,观察教师的教案设计、重难点把握、提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节奏等等,却常常忽略了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一堂课。

书中还提出了“迷思概念”这个概念。课堂观察要观察学生的迷思概念,“迷思概念在课堂中经常体现为学生的‘错误’,有些‘错误’看似粗心,其实揭示了学生先备经验的局限性;有些‘错误’看似荒谬,却揭示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的负迁移”,“对迷思概念的观察是揭示学生认知观念和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针”。如果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将会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它是课堂观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我们平时听课时有关注它,却很少去分析错误的原因。

在本书中特别强调了在学习科学中涌现出打量的研究成果,证明合作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即使在当今结构化的课堂组织中,合作也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篇2:课堂观察学生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教学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学生认知发展诉求相协调。历史观察力是一种智力技能,能够反映学生的心智活动,呈现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通过在课堂展示新颖的历史素材,唤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强化历史内容系统性,激活学生的观察思维,深化其历史认知;升级历史课堂训练,突出训练题的科学性,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的观察力理性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历史素材新颖性,唤起学生观察兴趣

观察兴趣是学生观察的基础,引起学生历史观察兴趣是难点。学生观察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认知过程。因此,在课堂观察之前,教师要借助相关素材唤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实物或者图片信息等,也可以变化观察场所,不断调动学生的观察意愿。这样的课堂操作,学生观察动力十足,课堂教学才能达成预定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视觉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观察欲望。课堂展开后,教师展示最新的丝绸之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在这条古道上东往西传的物品有哪些。视频加强了学生的感观印象,学生愿意细心观察视频,得出答案。为凸显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争议问题:阿拉伯数字是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以此激励学生探索阿拉伯商人的贡献,促使学生积极搜集信息。然后,使用动态地图再?F马可?波罗、鉴真、玄奘和郑和行走的路线,让学生给这几个名人做名片,进行系统总结。动态地图激发了学生观察的热情,学生在认真观察、详细探寻后,完成教学任务。这节课堂案例,教师以新颖的视频、地图和文字,唤醒学生的观察力,学生观察兴趣高涨。学生通过表象观察对丝绸之路、阿拉伯商人以及马可?波罗等,有一个整体感知,为接下来教学环节的开展奠基。

二、历史内容系统性,激活学生观察思维

历史知识是前后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系统性的历史信息能够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捕捉历史信息,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深化。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时,要将零散的、单一的历史信息删除,预设具有横向或纵向关联的情境。学生的观察思维被迅速启动,有助于学生探索更宽广的领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素养。

在学习《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相关内容时,上课伊始,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诉求,先以古代埃及文明为例,讲述古埃及文明的历史。示例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四大文明古国的表格,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发放“亚非文明古国地图”,组织学生分别从地理位置、大河流域、文明产生时间和辉煌成就等方面进行表格填空。学生结合教材和地图提示,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观察学习,顺利、高效地填好表格。教师指名,让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对各种观点给出评价,教师顺势接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学生启动观察思维,认知显著提升。教师利用示例和表格,给学生展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的相似点,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深入。学生观察思维快速启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历史训练科学性,提升学生理性观察能力

历史观察不能局限在表面层次,表面层次的观察只是初级的感性认识,而应关注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科学的课堂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锻炼。学生经过查漏补缺,发现自身不足,观察力得到发展。

在学习《明朝的灭亡》时,明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教会学生以史为鉴的思维也是这节课的关键。上课时,师生一起学习明朝后期的腐败和明朝的灭亡两个小标题后,教师展示课堂训练题,用大屏幕投放三则材料,并配上图片,让学生总结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然后,教师精选有关秦朝、唐朝灭亡原因的史料,让学生观察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找出这几个朝代灭亡的一致性,思考对今天的启示。这样的课堂训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问题层层递进,考查学生理性观察,是学生观察能力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历史学科涵盖丰富的信息,是一门基于观察的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特征,展开针对性教学设计势在必行。课堂教学不能只倾向于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应该激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内在规律,轻松掌握知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手段,使学生的观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提升。

篇3:学生课堂状态观察引发的思考

“课例研究”是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课例研究(lesson study)上世纪90年代风行于日本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随后传播至美国,进入新世纪,全球许多国家开始以课例研究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常常以一节课的教学为例,由一个团队进行课前研究备课、课中观察测量、课后分析研讨并不断改进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研形式。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国内最早进行课例研究的研究机构,近几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课例研究的本土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在2010年4月来到南京,与南京市教研室共同开展了一次教师培训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随后南京市教研室逐步开展了教师培训和本土实践研究活动,对于南京的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10年9月,南京市教研室开展了一次全市初中数学“课例研究”培训活动,研讨课题是苏科版数学八上3.1图形的旋转。在经历了前期的课堂设计研究,备课充分准备后,由南航附中的一位优秀老师上课。

二、课堂观察

何为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在“课例研究”的第二阶段所进行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一般的课堂观察主要有四个方面:

课程———教学内容(是什么)

教师———教师技艺(怎么教)

学生———学习状态(怎么学)

课堂———文化氛围(怎么样)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是一种教师合作研究活动。课堂观察的意义在于:改善学生课堂学习、提升教学研究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合作共赢文化。课堂观察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种形式。开展定量观察时,预先设置行为的类目,然后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做记录。主要样式: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收集资料体现为数据的形式,其类型有:频率记数(次数)、事件发生的百分比、等级量表的分数等。

本文以南京市的一次课例研究教师培训活动为例,从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观察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三、观察活动

本次课堂观察分为三个小组,前测后测组、教学活动与结构转换组和学生学习状态观察组。本人负责第三个小组。把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又细分为两种: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时的学习状态。本观察小组成员有四名老师。

1. 观察目的与方式。

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课上及时记录并用数据量化表示,客观的反映课堂学生真实学习状况,课后汇总测量数据,对数据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定性的分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情况。由果索因,发现教师的优点、亮点和闪光点;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缺点和问题,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状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本次观察从全班4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样本抽取方法是,在四个自然组的每一组中随机抽取一个四人小组,兼顾到三个层次的学生水平。共16人占总人数的40%。测量时四个观察老师每人负责一个4人小组,编号甲、乙、丙、丁,随时记录现场学习状态,用符号、代码、文字等快速记录。课后4位老师集中讨论,统一意见,汇总数据,写出分析。

2. 观察过程。

(1)在学生独立思考时,观察每个小组里4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该节课的独立思考有三次,分别是在正方形里用直角三角板画绕着已知点逆时针旋转90度、小三角形绕着已知点旋转任意角度后旋转性质是否成立、运用性质画图(从画点A开始到画线段AB)。时间分别为2分钟、2分钟、4分钟。

三次活动分别安排在对旋转概念的内化认识并进行操作实验;对旋转的性质的一般化处理和对旋转性质的应用画图方面。问题体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层层提高。

为方便操作,学生状态分三种不同情况记录现象:A层次学生能立即投入思考,积极进行看、量、写、算,得出结果或正确率高;B层次学生明白老师要求,能做一部分,但做不到底或得不出结果;C不能按要求量、写、算或不能及时投入到思考中去,茫然无措看同学的,等别人答案,自己不能得出结果。记录时在设计的表格里打钩即可。

(2)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记录学习状况。本节课有2次合作学习;第一次是借助小三角形绕着已知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图形的特征,讨论探索旋转的性质;第二次是合作完成三角形绕着已知点逆时针旋转120度后图形如何画?耗时分别为7分钟和2分钟。

探索旋转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放手让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在一旁及时指导、点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其教法和学法符合新课标理念和教材要求,值得肯定和赞扬。

为了测量的需要,我们也把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分成三种层次:A表示积极投入合作学习,首先自己要能独立思考,并按要求召集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主动发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B表示积极投入,能依照要求围绕主题讨论,附和他人意见较多;C不积极主动参与讨论活动,只是作为形式被动应付参与活动,很少或不发表意见、有时附和他人意见,或错误较多。每一次观察分三类情况记录,课后4名教师把数据汇总交流,得出分析表。

3. 测量工具。

计时工具、学生座位表、测量记录表。

时间____班级____课题____上课人____

时间____课题_____班级______上课人_____

2010.09.28

注:学生座位表里的a、b、c表示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表格由本班教师提供。

4.数据汇总。

四、简要分析

1. 合作学习时学生状态的分析。

(1)两次合作学习的数据反馈显示,在抽取的样本16人中,约有一半的同学能做到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并能够为任务的完成出谋划策,另外还有一半的同学能做到参与活动,能借鉴别人的观点来完成学习任务。反映出平时该班学生合作学习训练有素,学生习惯该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好。

(2)从课堂现状反映来看,老师布置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可操作性比较强,为学生完成合作任务提供了条件,并且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也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

(3)从数据反映可看出近一半的同学能表达自己的主见,但也有一半的同学只是表示附和,说明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质疑能力还须引起重视。

2. 独立思考时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

(1)从抽样的数据反映出较大比例的同学能够在老师布置要求下进行独立思考,尤其是第一次的独立思考活动抽样比例A层次高达,因教师的要求比较明确,又有几何画板旋转示范,学生操作难度小,方便易行,独立思考下操作的效果很好。

(2)从课堂观察中发现,独立思考时的状态及效果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影响,教师指令的明确性以及点拨、指导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明确的指导要求,学生在完成独立思考时的困难就加大,如第二次独立思考时,B层次有占绝大多数,这些同学知道去思考,也努力的去做,但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向什么方向,任意角是多少度呢?不能准确选择,害怕错误而逡巡徘徊,等待指导,学习效果不好。同时A层次有,说明成绩好的学生不怎么受干扰。还有所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为2分钟左右,有限的时间对于需要较大操作量的独立思考的影响是很大的。

(3)第三次独立思考时的数据为:A层次有, B层次有, C层次有。数据折射的现象说明学生独立思考状态下掌握了旋转的画图,少数人经过指导点拨画出了图形,只有一个同学不能画出图形(仅仅是个别现象也属正常)。的比例说明本节课教学很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样本中学生画图题的解题格式无一写出结果“所以线段AB即为所要画的图形”,这个细节要引起重视,也许受当时客观上时间紧的影响,教师没来及提要求,但解题习惯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书写的规范、合理的表达虽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不容忽视。

五、活动反思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形式,在课例研究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课程、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这四个方面出发,选择的观察点有许许多多,有很大的空间值得去开发、探索、研究;测量工具的量表也需要持续改进。

学生的学习状态转化为数字量化时,本文采用的是用A、B、C三个层次表示,虽然数字是客观的,但是A、B、C三个层次的认定有很大的主观性,一个样本中不同的小组A、B、C的标准也可能不一样,对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有时会交叉进行,认定起来需要观察组的成员共同商议。

由果索因的主观推断力求就事论事,不要联想的更多,操作起来不要把数据绝对化,避免走极端。总之,只要我们客观的使用课堂观察的方法,理性的进行思考,不断修正我们的行为,课例研究必将取得应有的效果。

摘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把“课例式研究”的教研方式带到南京, 课堂观察是课例式研究的一个方面。通过一堂课示例, 说明课堂观察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篇4:课堂观察学生

一、现象观察:学生文学课堂“失语”情况

据笔者观察,现在的文学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细致地讲解课文,学生被动听,没有进行主动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没有同学主动举手,整个教室静寂无声;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依旧沉默不语,迫于无奈,老师只好采取“点兵点将”的强制措施;学生站起来,或吞吞吐吐,或语无伦次,或人云亦云,教师只能再三启发,循序渐进地提醒学生,反复更换学生起来回答。学生的“课堂失语”状况使得教师原本的教学预设瞬间转变为教学应急,缺少产生共鸣的文学课堂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舞台。

“失语”原本是一种医学名词,专指由于脑损伤而产生的语言缺失症状。本文中的“课堂失语”是指在高中课堂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面对文本的阅读、同伴的质疑、教师的提问不给予积极的回应,甚至保持沉默不语的一种现象。

众所周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源泉,有效的设置问题能迅速引起学生注意,更能抓住学生的思维,促成学生有话可说,然而有的老师设置问题缺乏引导性成为了学生失语的原因之一。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词不达意、没有主见,说话扭扭捏捏,这些现象已成为当前文学课堂亟需解决的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现在的课堂常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是锻炼学生说话发言的一种途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是学生和教师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天性腼腆,课堂上害怕站起来发言,所以让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说,自由发挥,学生就能尽情释放出心里的想法。但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大多数合作学习只会形成看着热闹、实则效果不佳的现象。

传统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小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一种不平等并缺乏合作的师生交流方式,进而演变成了“优等生讲,普通生听”。普通生在小组学习中是被动的,没有发言的机会,缺乏表现的欲望,优等生则包揽一切。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只关心最后的讨论结果是否正确,不在乎讨论过程,于是逃避学习的责任,不积极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活动成为了这部分学生的“避风港”。文学作品的阅读本应是浸润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想象,使之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审美体验,有时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然而因为组织管理的不合理,原本合作讨论的平台也可能成为学生积极思维与主动表达的障碍。

二、何来“失语”:学生文学课堂学习情况个案分析

以下案例,是笔者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学生在文学课堂的学习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何来“失语”。

案例:《直面苦难》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

师:周国平在文章开头把苦难又称为“悲剧”,并把它分为了哪几类呢?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

师:非常好,接下来就以前桌为小组,大家一起来讨论“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不同?仔细阅读文中语句,并从哲理的角度来证实你所发现的不同,等会儿我会找小组代表起来发言!

(师将“人类对待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的不同态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开始了热闹的小组讨论。)

小组一

生1:待会儿谁起来发言啊?

生2:反正我不起来!

生1:我也不想起来。

生3:你们都不起来发言,我也不会起来的。

生4则在一旁埋着头默不作声。

(四个人在小组内各自寻找着答案,自己埋头想自己的,并没有任何交流和讨论。)

这时,老师走过来:你们怎么不讨论呢?

生1:我们自己先在书上找,然后再讨论。

师:那要抓紧时间啊,讨论就是要大家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当老师离开后,生2:反正用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来回答就行。

其余三人应声点头。

并非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就会合作。有的学生天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或者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和沟通,案例中,老师并没有及时指导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学生惯性地从书本上寻找答案,而不是动脑思考问题,这样的学习状况实在是令人担忧。

小组二

生1:自然悲剧就是指自然灾害吧?比如台风和地震,那社会悲剧是什么呢?

生2:社会悲剧就是社会上出现的“苦难”啊,比如车祸。

生3:老师指的是对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不同,是说态度!

生2:态度无非就是我们要直面苦难,不能倒下,只要坚强起来,就能战胜一切。

生4:可是要在文中找句子回答。

生2:“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就是这句话。

(此时,生1已经动笔把这句话画下来。)

生4:我觉得这两句不对,刚才读的是第一段和第二段,怎么能在第三段里面找?

生2:只要是答案就行,怎么会不对?“我们仍有勇气”就是鼓励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灾难。

生4:即使有勇气,地震来了,台风来了,我们也战胜不了它啊!

生2:怎么会战胜不了?你看电影里拍的,人类最终还不是战胜了灾难!

(生3并没有说话,只是一直默默听着生2的话,不停点头。)

生4:电影是想象出来的故事,可是回到现实生活……

生2:没有“可是”,相信我,肯定没错。

案例中的“霸权”学生和“内向沉默”的学生呈现出两个极端,前者掌握了语言主导权,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什么说什么,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答案,后者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完全听任于前者,难免产生“失语”。另一方面,《直面苦难》作为一篇哲理性散文,本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生存的深层思考,激发学生对意义的探寻,可是学生深陷问题的重围,只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来应付老师,没有对“苦难”的哲理性进行探讨,老师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教学意义。

三、难言之因:文学课堂学生失语现象的困境分析

1.受困于教材功能,兴趣意识不足

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小威廉姆·多尔在其兴趣动机论中指出,学习的兴趣是学生为了接触、认识、掌握文学作品并参与到文学阅读活动中的心理倾向,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求知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出现和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2]。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学生在文学课堂中出现失语现象,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文学作品缺少浓厚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材为了继承文化传承的责任,让学习起到典范作用,选文上过于注重“经典”。从学生的角度,教材应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心理,但不同类型课文的编排上,信息量和涉及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难免会出现“经典”和“时文”的矛盾。比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等,虽出自大家之手,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时常反映这些文章缺乏足够的生活共鸣。

其次,很多教师受应试的阴影,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受教材“经典性”的影响,教学语言趋于形式化,没有吸引力。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对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受困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兴趣呈现出削弱性。薄弱高中的学生底子薄,学习新知识变得困难,理解能力跟不上,兴趣意识便会逐渐降低。

2.受制于学习态度,文学积累薄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积累和整合,主要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有目的的积累和实践中的整合,并在这样的积累和整合中进一步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3]高中语文需要学生在不断进行的汉语言文字、词汇、句子、文段、文学及文化知识和素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文学习方法和生活积累的学习。所以“积累”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是学生增强自身语言表达的前提。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学习就应扎实积累。“高中课标”要求“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4]而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做好知识的循序积累,导致知识系统不完整或者知识结构混乱,于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只留于表面,很难深入到文本实现言语的具体化和特殊化。

笔者通过课堂实际情况发现,薄弱中学的学生很少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上升,知识被孤立,没有学以致用,所以很难将已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具体阅读、表达和言语交流的实践中。前面列举的案例中,学生对社会悲剧实质缺乏了解和认识,即反映出文学底子薄、文学基础弱的问题。

3.受限于生活语境,语感缺乏共鸣

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语感是“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5]。在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思维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语感的态度和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观察。”[6]课堂教学作为语言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语感能力弱,对文章涵义往往会产生理解错误或感悟偏失的情况。前面列举的案例中,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灾难,“苦难的直面”成为了这篇课文的一大难点。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与课文的作者生活在同一时代,不一定能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这就影响了语感的培养。学生在顿悟情境中语感不能进行良好的迁移,感悟能力受到限制,课堂上便会产生“失语”现象。

4.受控于应试教育,个性情商异化

高中生的语感来源于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既同高中生所处的环境相关,更与其个性的发展密切相伴。这里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机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特征总和[7]。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8]可见,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的个性观强调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人的个性,然而,我国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传统的教育常常以“标准化”和“模式化”来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标准学生”。学生都是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走进课堂,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分数的过分关注,使学生容易产生学习个性异化的现象。现阶段的文学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种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使得学生缺少主动构建知识的意识,很难将想法转化为言语表达能力。

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曾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就是把语言看作是对文本含义的具体化,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留于表层,缺乏深度,往往会影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语言和文学素养的形成,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感悟文学作品精髓的同时,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才能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鸿芬主编.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红主编.现代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3]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4]靳彤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作法[J].上海:语文学习,1990(9).

[6]黄桂林.让母语融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施教学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李红主编.现代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8]孙浩.师生互动ABC[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5:课堂观察学生

本学期在第一学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思路:

1、学校对教师进行细化目标培训,进一步强加目标叙写的规范性,整体推进细化目标工作。本学期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要求人人懂细化,人人能细化,为新学年人人会细化、人人都细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集中教研组的力量,用大家的智慧,语文、数学共同各备一节课,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对课前的目标叙写、课中的实践目标、课后的目标达成进行研讨,通过反思和交流的形式,在实例中,共同总结进步,找出不足,再次商讨对策,加深对我校“有效课堂”的认识。

3、在理解道德课堂的基础上,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开展道德课堂观察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道德课堂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实践。另外,认识生本课堂,进行生本课堂理论的学习。

现结合着学期的活动,将以上三条总结如下:

1、细化目标:细化目标是上好一节课必备要素“教材、课堂、学生”的第一个,也是充分理解教材,运用教材,达成目标的关键一步。在继局教研室的细化目标表填写、目标规范叙写培训后,结合着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将3月1日下午的全体教师会改为

全校教研,旨在对全体教师做一个培训,目的仍是细化目标工作的继续。题目为:“有效课堂”之备课流程及格式简析。以教研室下发的四年级下期第六组课文《渔歌子》为例,将目标的层层细化过程清晰地再现出来,一步一步地跟着幻灯片课件细细地让全体老师理解,标准的课堂学习目标是如何从课程标准中“细化”到每一单元每一课中的,细化的目标如何规范地进行叙写。

随后将标准教学设计电子稿(见左图)发放到学校论坛,供全体

教师下载交流学习。接下来召开了组长会,要求新学期要以此标准进行备课。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不断走进教研组,倾听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不假,这样子一改,老师们没有了优秀学案作参照物,一切都得实打实地来,往往写一篇学案要翻看许多材料,费时很长,老师们怨声一片,组长也不断地反映情况,我们讲道理,摆事实,让老师们咬着牙坚持下来,而且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听完课后随机查看

学案设计,督促教师完成。并在四月初和五月底分别对老师的教案进行全校交流,老师们互查互学。一个学期下来,多数教师已经不再觉得细化目标的学案有多么多么难了,这是进步之一;第二,真正备了一个学期的课,在反馈意见时,很多老师都说,这样子备课后再走进课堂,目标也清楚了,效率也提高了。

2、课堂观察:过了教材这一关,有了清晰的目标,紧接着就得

说说课堂执行的情况,由于我校每个年级都是双班,只有语文教师是两个,数学只有一个老师,所以学校决定语文学科在低年级段和高年级段本学期做两次课堂观察。于3月28日第六周安排下去的,四月初我去郑州师院参加两周的校长培训,低年级课堂观察在4月15日如期进行,流程和量表设计并不规范,仅仅照了相片,没有很好的总结,并不成功。培训回来后,认真与高年级组语文教师进行讨论教

研,推后至4月26日下午两节课后进行,认真设计了量表,确定了观察点和观察人员,课后进行了认真的全校性总结,收到了如期的效果。总

结稿在协作组内进行交流,得到肯定。通过此次课堂观察,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观察一节课存在的问题,并用准确地数据进行统计,反馈给授课教师,能够很好地说明课堂中的真实问题,对课堂效率地提升会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用一位老师的话说:以前听课评课,真没发现那么多问题,甚至我都没觉得我有那么多“坏毛病”,课堂观察应该多组织几次,这样的教研确实能帮助我们提高。

3、道德课堂(生本课堂):

(1)、继上学期教研室乔主任带领大家谈道德课堂的活动之后,相信各位教师都对道德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如何在课堂上去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下学期伊始,建议大家把道德课堂大家谈的表格拿出来,复印一下,人手一份,倡议拿着表格去上课,上课之前看一看,加深体会。先从细节开始: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另外,结合着细化解读课堂标准活动和学校提出的“有效课堂”之有效备课活动,让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向40分钟要质量,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地位还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督促,加上班子成员检查教案、学生谈话、推门听课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为了净化师生的心灵,进一步深入落实道德课堂,也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为生本课堂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

础,结合着我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在丁校长的倡议下,于2010年8月向师生发放国学经典《弟子规》,开展读、写、背、行、评活动,要求老师与学生一起,品读并简要向学生讲解,以求结合实际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弟子规开展以来,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师生的行

为习惯,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家长普遍反映:学生懂规矩了,喜爱学习了。另外,在校园的走廊和楼梯转角处,精心布置宣传版面,有弟子规内容,有学生自行设计的日历,有美术天地、科技之花等,以期形成深厚的学习氛围,润物细无声地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3)日常推门听课和组内课堂观察相结合,促进生本课堂的顺利开展。推门课是每个学期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想把每一节课都上好,养成还道德于课堂,还生本于课堂,关键是要抓落实。丁校长规定,所有班子成员,每天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班听课,要认真听,认真记,还要认真研,认真评,不走过场,狠抓落实。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堂观察的全体教研活动,大力倡导道德课堂和生本课堂,以范例的形式告诉全体老师,道德、生本不仅仅是理论,更要落实于行动。

篇6:课堂观察知多少

课堂观察知多少

课堂观察在西方沿着科学化的轨道,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成为研究者和教师有意识并且经常使用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我国并非没有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只是多被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未予以足够重视。请老师们结合这次研修谈一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技术更好的进行课例研究。

篇7:课堂观察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陈莉 假期里认真翻看了《课堂观察》这本书,受益不浅,感受很深。书里不仅提到了许多对我们教师教书育人方面可知道的理论,还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故事和优秀的案例,下面我针对“课堂观察技术”一节,谈谈我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我的看法。

课堂观察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它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要素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要素的9个方面,即:课堂沟通、课堂行为互动、师生话语、课堂过程、课堂管理、课堂教学语言、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和教学现场机智。

在课堂上,当我们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后,只要孩子能对答如流,回答的问题能迎合老师的心里,老师往往会不吝啬的大加夸奖:“你真聪明、你回答的真好”等等。如这位教师,前者学生的回答虽然只回答了一个结果,却迎合了老师的心里,得到了表扬;后者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但学生的智慧火花已在闪现,但却没有被老师重视,而一句“再想想”了知。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也就需要适时进行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而这智慧的火花并不代表只了解一个结果,更要关注一个过程。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孕含点滴创新的思路,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

作为教师一定要始终牢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座右铭,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按照教师行为规范和教育法对教师语言和

行为的要求,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让学生尊重的教育者。

通过“课堂观察技术”的学习,使我深感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一定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争做优秀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课堂观察》学习心得

课堂观察就是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是课堂观察“为什么”、“是什么”、“追求什么”的问题。通过观察,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改善。课堂观察的方法可以是多元的,观察者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就课堂上一个或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观察,也可以是对不同教师的同一节课进行观察,还可以是对一个教师的多节课进行跟踪观察.课堂观察不但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手段之一,也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科研方法,它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对于自己来说,既然主动地走进了他人的课堂,当自己走出他人的课堂时,也就得问自己一句话: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刚结识“课堂观察”这个新颖的概念,尽管抽象,没有任何经验,感觉实施课堂观察,能够很好地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教学是依赖教师和学生而存在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落脚点。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来得到检验。因此,课堂观察始终紧紧围绕有效课堂的进行而存在。

其次,课堂观察研究能提供教师教学行为的客观素材,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提供实践性反思素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

篇8:课堂观察学生

一、现象观察:学生文学课堂“失语”情况

据笔者观察,现在的文学课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细致地讲解课文,学生被动听,没有进行主动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没有同学主动举手,整个教室静寂无声;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依旧沉默不语,迫于无奈,老师只好采取“点兵点将”的强制措施;学生站起来,或吞吞吐吐,或语无伦次,或人云亦云,教师只能再三启发,循序渐进地提醒学生,反复更换学生起来回答。学生的“课堂失语”状况使得教师原本的教学预设瞬间转变为教学应急,缺少产生共鸣的文学课堂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舞台。

“失语”原本是一种医学名词,专指由于脑损伤而产生的语言缺失症状。本文中的“课堂失语”是指在高中课堂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面对文本的阅读、同伴的质疑、教师的提问不给予积极的回应,甚至保持沉默不语的一种现象。

众所周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启发思维的源泉,有效的设置问题能迅速引起学生注意,更能抓住学生的思维,促成学生有话可说,然而有的老师设置问题缺乏引导性成为了学生失语的原因之一。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词不达意、没有主见,说话扭扭捏捏,这些现象已成为当前文学课堂亟需解决的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现在的课堂常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是锻炼学生说话发言的一种途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是学生和教师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天性腼腆,课堂上害怕站起来发言,所以让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说,自由发挥,学生就能尽情释放出心里的想法。但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大多数合作学习只会形成看着热闹、实则效果不佳的现象。

传统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小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一种不平等并缺乏合作的师生交流方式,进而演变成了“优等生讲,普通生听”。普通生在小组学习中是被动的,没有发言的机会,缺乏表现的欲望,优等生则包揽一切。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只关心最后的讨论结果是否正确,不在乎讨论过程,于是逃避学习的责任,不积极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活动成为了这部分学生的“避风港”。文学作品的阅读本应是浸润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想象,使之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审美体验,有时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然而因为组织管理的不合理,原本合作讨论的平台也可能成为学生积极思维与主动表达的障碍。

二、何来“失语”:学生文学课堂学习情况个案分析

以下案例,是笔者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学生在文学课堂的学习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何来“失语”。

案例:《直面苦难》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

师:周国平在文章开头把苦难又称为“悲剧”,并把它分为了哪几类呢?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

师:非常好,接下来就以前桌为小组,大家一起来讨论“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不同?仔细阅读文中语句,并从哲理的角度来证实你所发现的不同,等会儿我会找小组代表起来发言!

(师将“人类对待社会悲剧和自然悲剧的不同态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开始了热闹的小组讨论。)

小组一

生1:待会儿谁起来发言啊?

生2:反正我不起来!

生1:我也不想起来。

生3:你们都不起来发言,我也不会起来的。

生4则在一旁埋着头默不作声。

(四个人在小组内各自寻找着答案,自己埋头想自己的,并没有任何交流和讨论。)

这时,老师走过来:你们怎么不讨论呢?

生1:我们自己先在书上找,然后再讨论。

师:那要抓紧时间啊,讨论就是要大家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当老师离开后,生2:反正用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来回答就行。

其余三人应声点头。

并非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就会合作。有的学生天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或者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和沟通,案例中,老师并没有及时指导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学生惯性地从书本上寻找答案,而不是动脑思考问题,这样的学习状况实在是令人担忧。

小组二

生1:自然悲剧就是指自然灾害吧?比如台风和地震,那社会悲剧是什么呢?

生2:社会悲剧就是社会上出现的“苦难”啊,比如车祸。

生3:老师指的是对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不同,是说态度!

生2:态度无非就是我们要直面苦难,不能倒下,只要坚强起来,就能战胜一切。

生4:可是要在文中找句子回答。

生2:“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就是这句话。

(此时,生1已经动笔把这句话画下来。)

生4:我觉得这两句不对,刚才读的是第一段和第二段,怎么能在第三段里面找?

生2:只要是答案就行,怎么会不对?“我们仍有勇气”就是鼓励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灾难。

生4:即使有勇气,地震来了,台风来了,我们也战胜不了它啊!

生2:怎么会战胜不了?你看电影里拍的,人类最终还不是战胜了灾难!

(生3并没有说话,只是一直默默听着生2的话,不停点头。)

生4:电影是想象出来的故事,可是回到现实生活……

生2:没有“可是”,相信我,肯定没错。

案例中的“霸权”学生和“内向沉默”的学生呈现出两个极端,前者掌握了语言主导权,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什么说什么,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答案,后者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完全听任于前者,难免产生“失语”。另一方面,《直面苦难》作为一篇哲理性散文,本可以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生存的深层思考,激发学生对意义的探寻,可是学生深陷问题的重围,只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来应付老师,没有对“苦难”的哲理性进行探讨,老师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教学意义。

三、难言之因:文学课堂学生失语现象的困境分析

1.受困于教材功能,兴趣意识不足

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小威廉姆·多尔在其兴趣动机论中指出,学习的兴趣是学生为了接触、认识、掌握文学作品并参与到文学阅读活动中的心理倾向,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求知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出现和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2]。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学生在文学课堂中出现失语现象,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文学作品缺少浓厚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材为了继承文化传承的责任,让学习起到典范作用,选文上过于注重“经典”。从学生的角度,教材应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心理,但不同类型课文的编排上,信息量和涉及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难免会出现“经典”和“时文”的矛盾。比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等,虽出自大家之手,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时常反映这些文章缺乏足够的生活共鸣。

其次,很多教师受应试的阴影,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受教材“经典性”的影响,教学语言趋于形式化,没有吸引力。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学作品相对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受困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兴趣呈现出削弱性。薄弱高中的学生底子薄,学习新知识变得困难,理解能力跟不上,兴趣意识便会逐渐降低。

2.受制于学习态度,文学积累薄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积累和整合,主要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有目的的积累和实践中的整合,并在这样的积累和整合中进一步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3]高中语文需要学生在不断进行的汉语言文字、词汇、句子、文段、文学及文化知识和素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文学习方法和生活积累的学习。所以“积累”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是学生增强自身语言表达的前提。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学习就应扎实积累。“高中课标”要求“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4]而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做好知识的循序积累,导致知识系统不完整或者知识结构混乱,于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只留于表面,很难深入到文本实现言语的具体化和特殊化。

笔者通过课堂实际情况发现,薄弱中学的学生很少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上升,知识被孤立,没有学以致用,所以很难将已学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具体阅读、表达和言语交流的实践中。前面列举的案例中,学生对社会悲剧实质缺乏了解和认识,即反映出文学底子薄、文学基础弱的问题。

3.受限于生活语境,语感缺乏共鸣

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语感是“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5]。在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思维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语感的态度和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观察。”[6]课堂教学作为语言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语感能力弱,对文章涵义往往会产生理解错误或感悟偏失的情况。前面列举的案例中,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灾难,“苦难的直面”成为了这篇课文的一大难点。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与课文的作者生活在同一时代,不一定能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这就影响了语感的培养。学生在顿悟情境中语感不能进行良好的迁移,感悟能力受到限制,课堂上便会产生“失语”现象。

4.受控于应试教育,个性情商异化

高中生的语感来源于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既同高中生所处的环境相关,更与其个性的发展密切相伴。这里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机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特征总和[7]。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过:“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8]可见,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的个性观强调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人的个性,然而,我国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传统的教育常常以“标准化”和“模式化”来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标准学生”。学生都是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走进课堂,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对分数的过分关注,使学生容易产生学习个性异化的现象。现阶段的文学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种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使得学生缺少主动构建知识的意识,很难将想法转化为言语表达能力。

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曾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就是把语言看作是对文本含义的具体化,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留于表层,缺乏深度,往往会影响文学感受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语言和文学素养的形成,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感悟文学作品精髓的同时,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才能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鸿芬主编.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红主编.现代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3]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4]靳彤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作法[J].上海:语文学习,1990(9).

[6]黄桂林.让母语融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施教学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李红主编.现代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竞选团干发言稿下一篇:大学生电厂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