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4-08-22

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精选6篇)

篇1: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黄石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黄石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工业经济占黄石的半壁江山。近几年来,黄石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黄石工业经济正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所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黄石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8.4%,加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的51.2%。认真分析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是确保今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当务之急。

一、黄石中小企业基本概况及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据最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有3772家。按大中小型工业规模分类,达到大型工业企业标准的为湖北新冶钢、大冶有色总公司、东贝集团、湖北美尔雅集团、劲牌酒业公司、华新水泥集团公司、黄石供电公司和大冶陈贵矿业集团公司共8家,黄石拥有中小工业企业达3764家。涵盖了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能源等7大产业,是黄石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工业规模分类,2008年末,进入规模以上的中小工业达482家,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2.3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7.6%,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0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26家。2008年规模以下企业328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2.5亿元。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黄石市工业经济从2008年四季度起,呈现下行走势,但全市中小企业运行的基本面较好。主要表现在:

1、中小企业生产和销售增势平稳。虽然2008年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只增长6.3%,销售收入只增长3.4%。但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仍完成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销售收入400.46亿元,同比增长27.9%,上交税收15.14亿元,同比增长8.92%。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原煤产量140万吨,增长6%;铁矿石(原矿)产量286万吨,增长6%;服装1080万套,增长31%;水泥1268万吨,增长14%;钢、成品钢材、磁卡与上年基本持平。

中小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9.08亿元,增长33.09%,比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绝对值占全市规模中小企业的74.95%。以万达金卡、振华化工、鸿峻铝业、新成钢铁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企业综合治理能力逐步增强。黄石市中小企业经过近几年来的改制,企业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综合能力逐渐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合理。湖北锻压机床等一批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管理,企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逐年提高。黄石建材节能设备总厂等企业的产品不但在国内俏销,而且远销欧美、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三是企业产品逐步趋向多元化、系列化,抗风险能力大为增强。黄石市中小企业的产品由传统的钢材、水泥、机械、服装等有限领域,逐步拓展到新型材料、化学管材管件、精密模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800多个品种、近2000多个系列,产品结构优化,组合互补效应已经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已经实现质的跨跃;四是企业信誉普遍较好,盈利能力大为改观。据调查尽管当前市场形势比较严峻,黄石市仍有70%以上的中小企业能够盈利。

3、企业成长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初,黄石市共有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07家。到2008年底,新增规模中小工业企业100家,其中引进项目投产新增40家,“小进规”新增60家。据第二次全市经济普查清查最终结果显示,全市法人工业企业达到3772家,其中具备了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的达604家,比目前在统的规模以上单位还多89家,这为2009年工业企业“小进规”提供了保障。预计2009年全市新增的规上工业将增加销售收入5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将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个左右的百分点。

4、产业集群快速扩张。目前已形成了涂镀板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钢铁深加工、铜及铝制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等八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聚集了500多家中小企业。2008年,涂镀板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非金属矿加工等五大成长型产业集群完成增加值55.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30.1%。

二、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尽管2008年黄石市中小企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但从第三季度开始,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使黄石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

1、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黄石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比上年下降7.8%和1.0%。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26家,全部是中小企业,占全部中小企业的比重为26.1%,主要集中在电解铝、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电力等传统行业和主导行业。特别是电力生产等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带动全市亏损企业急剧增加,亏损额快速增长,黄石市中小企业全年亏损总额为5.44亿元,比2007年增加3.37亿元,增加亏损1.63倍。从亏损额看,排在全市前三名的分别是:电力、仪器仪表制造和通讯设备制造。导致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企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成本呈刚性上升,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成本、人员工资、交通运输等费用支出不断攀升,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等手段降低的成本消耗。

一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幅度大。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自2008年以来,基础性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1-9月份,黄石市企业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基本上处于直线上升态势,2007年12月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为111.82,到2008年9月达到123.09。尽管2008年4季度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依然在高位运行。

二是工业品出厂价与购进价“倒挂”加剧。2008年,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均持续上扬,但出厂价格指数涨幅明显落后于购进价格指数,价格倒挂使企业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2008年1-12月份,黄石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比工业品出厂价格高7.59个百分点。分月看:除1月份两者基本持平外,2-12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均高于出厂价格1-13个百分点。明显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的“倒挂”加剧,直接使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三是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近年来黄石企业劳动用工一直处于相对紧缺状态,尤其是

一线操作工缺口较大,招工困难,主要是工资待遇过低。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黄石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扬,据初步统计,2008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劳动力报酬增长18.1%。目前黄石中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覆盖率还不是很高,若按法律要求全覆盖,企业用工成本将大幅增加。企业还反映员工管理难度增加,许多工人不愿签合同,不愿意交养老保险。

2、企业资金供应非常紧张。这次危机由大中型企业正在向中小企业扩散。企业资金面紧张,流动资金缺口增大,70%以上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同时,由于现行贷款利率偏高,使中小企业财务成本平均提高两成。据测算,危机造成2008年黄石市中小企业利润同比减少近一成。同时,货款回收困难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高达35.5亿元,占企业流动资金的14.6%。近年来,黄石市中小企业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但由于融资瓶颈难以突破,致使中小企业的规模效应迟迟不能显现。据调查,黄石中小企业中,“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三有”企业占60%以上,其中80%以上的企业反映资金不足。全市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超过10亿元。

2008年黄石中小企业景气指数仅为91.84,处于不景气区间。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62.81,处在近5年来的最低点;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74.53,处于极不景气区间。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趋紧主要是金融紧缩措施的累积效应影响。一是小企业现金流紧张。由于资金紧张局面持续,银行中小企业年融资综合费率达12%以上,部分企业短期民间“过桥借贷”月利率高达4-6分。二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中长期贷款。银行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一些大集团、大企业。三是贷款审批时间长,企业融资很难迅速及时到位。成功申请一笔贷款往往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四是贷款成本增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目前,银行贷款实行浮动利率,近几年银行普遍实行的是利率上浮30%。融资困难已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营业费用为22.9亿元,比上年增加78.77%。而企业利润总额只有14.61亿元,比上年减少3.55亿元,减少19.55%。

三、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黄石中小企业出现的这些困难,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阵痛”,也是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倒逼”压力。因此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把此轮危机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机遇,练好内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针对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尽管政府加大财政支持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所有问题,但可以体现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政府应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财政对中小企业投入逐年增加。同时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等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间接扶持。要出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相关政策。加快中小企业间的资源合理配置,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政府主管部门要为企业提供信息、科技、市场、资金、法律等配套服务,让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2、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缓解企业资金困难。金融部门要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新的信誉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标准,降低企业资本金、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规模”项目对企业评级的影响,为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创造条件。在贷款管理方式上,完善信贷资

金的授权授信制度,适当下放贷款审查、发放权力,加快构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引导商业担保机构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费用,简化操作程序。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加强银企沟通。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企业应变能力。金融危机必然会促进各行各业的优胜劣汰,危机给企业和行业创造了产品与技术更新换代的机会,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必将促使新的产品和企业的诞生。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探寻发展出路。一是加强资金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和信誉。二是及时调整战略决策。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进行结构调整或转型,要改善营销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产品销售与市场开拓,开源节流,提高效率。合理调配内部各种资源,节能降耗。三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强对现有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努力创建企业文化和营造工作氛围,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留住人才。

4、增强为企业服务意识,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目前黄石市企业服务体系发展还不是很完善,由此带来的融资难、信息不畅、人才匮乏等困难,严重制约了黄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是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创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对那些有技术懂管理,有产品研发项目或专利技术,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的人,给予风险投资支持。二是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组织各行业协会成立中小企业互保基金会,共同应对资金缺口问题。

5、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聚合效应。应该看到,黄石市民营经济外向度较低,相对发达地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支撑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稳固,这为黄石市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施“弯道超越”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要在危机中寻找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政府部门要建立部门帮扶中小企业责任制,重点扶持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非金属矿加工、钢铁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业等五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明确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方向,切实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一是实施行业管理。由协会牵头按行业组建企业联合体,加强产业集群配套产品的协作性,实现信息、原材料、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社会服务等资源的共享。建立起产业集群内部的资金链,把集群内部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合理使用。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在五大产业集群内部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科技投入,创造区域品牌,扩大品牌效应,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企业和产品抗风险的能力。

篇2: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安徽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运行质量逐步改善,综合竞争力有所增强。

从经济总量看,截止2003年底,全省中小企业12.75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99.92%;实现增加值1605.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40.4%。从产业分布看,从事二产的企业5.25万家,实现增加值1204.9亿元,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75.07%;三产企业7.49万家,实现增加值400.4亿元,占24.93%。从行业分布看,工业企业4.71万家,实现增加值883.1亿元,占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55.01%;建筑企业0.54万家,实现增加值321.8亿元,占20.05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0.77万家,实现增加值82.2亿元,占5.12%;其他服务业6.72万家,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78万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46万家,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软件业0.39万家,房地产企业0.32万家,文化娱乐业0.05万家,共实现增加值318.2亿元,占19.82%。

中小型工业不仅在全省中小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全省工业的主体。2003年,全省中小型工业创造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61.09%,实现利税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量65.6%。在中小型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作用突出。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有4099家,创造增加值484.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55.0%;实现利税187.5亿元,占52.2%。其中,制造业企业有3759家,创造增加值418.3亿元,占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总量86.27%;实现利税154.6亿元,占82.45%。

从所有制性质看,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中,股份制工业企业有2461家,创造增加值277.3亿元,占全省中小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60%;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697家,创造增加值184.9亿元,占17%;集体工业企业有429家,创造增加值28.4亿元,占10%;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分别有217家和155家,创造增加值分别为55.1亿元和25.2亿元。从社会贡献看,2003年,全省GDP的40.4%是中小企业创造的,36%的税收是中小企业提

供的,安排职工就业1433.8万人,占全省企业职工人数的94.1%;全省中小企业职工中,二产从业人员639.6万人,其中:工业364.3万人,建筑业275.3万人;三产从业人员794.2万人,其中: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07万人,批发零售业252.9万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06.9万人,住宿餐饮业101.1万人。

二、2004年以来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形势

2004年以来,安徽省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信贷紧缩、物价上涨和交通、土地、能源等因素制约的不利影响,呈现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发展速度稳步增长

1—9月份,全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452.58亿元,同比增长14.1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合肥、芜湖、巢湖、马鞍山、池州工业发展速度均在40%以上,铜陵、安庆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工业主体地位强化

1—9月份,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19.30亿元,增长16.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4.60亿元,增长27.5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82%;实现销售收入1478.93亿元,增长33.22%。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7.76%,比上年底提高了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58.11亿元,增长30.70%。

3.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发展迅速

民营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主体,2004年以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省非公有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27.3亿元,增长20.5%,高出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平均增长速度4.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5.6亿元,增长33.6%;实现利税总额69.4亿元,增长36.6%。从行业看,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9月份,中小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707.8亿元,增长10.1%,为近几年来最好水平。轻重工业同步增长,增长速度分别为27.6%和27.4%。

4.外资拉动作用明显

1—9月份,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6%。全省新批208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主要是中小企业。县域中小企业引进省外、境外资金6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37%。

5.社会贡献有所增加

1—9月份,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2.04%,比上年末提高了1.6个百分点,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5.4%。

虽然2004年以来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投资和工业增长速度回落

从4月份开始,工业增长速度逐步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半年增加值增长速度比一季度回落了1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工业企业回落了0.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87.9亿元,增幅比一季度回落35.3个百分点,其中更新改造投资回落31.7个百分点;1—8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二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9月份投资增幅虽然回升,但增幅仅与上半年持平。

2.资金不足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运行艰难

至2004年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比上年末和2004年一季度末分别回落

2.2和3.3个百分点。由于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不愿意贷款或贷款大量减少,致使中小企业技改资金严重缺乏,特别是流动资金缺口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口约有80亿元。安庆反映流动资金缺口8亿元。招商引资企业普遍反映安徽省金融环境不宽松,金融支持和服务不配套,影响了外商投资积极性。截止2004年6月底,来安县各家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减少了3100万元,金融部门只收不贷,使许多中小企业步履维艰。虽然安徽省信用担保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的看,信用担保业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担保机构数量不多,注册资金有限,担保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一些担保机构因未能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缺乏担保的风险分散和补偿制度,开展担保业务十分困难,甚至有的担保机构从组建以来未开展一笔担保业务,特别是省级担保机构分散在多个部门,未能形成合力,弱化了省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的牵动力和促进作用。同时,担保条件苛刻,办理抵押、质押手续复杂,评估及有关担保费用较高,使一些企业对担保贷款望而却步。

3.土地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由于土地审批冻结,全省中小企业土地缺口约有6万亩。土地制约的负面影响突出显现出来。一是影响了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TCL集团要在来安投资6亿元建设手机和彩电生产基地,因没有土地,项目协议无法签订。当涂博望镇现有32家招商项目,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刃具生产,计划投资2亿元,也因土地困难无法落实。其他市县也不同程度存在这样问题。二是影响了技改项目和扩建项目的实施。南陵有一个总投资2亿元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已经投入近4000万元,因土地“冻结”,后续项目无法实施。芜湖华江集团计划投资18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已到位1200万元,也因土地问题被迫停建。

三是影响了各类人员创业。有些外出务工人员、科技人员想投资创办民营企业,因土地问题而无法如愿。马鞍山有200多位外出务工人员想回乡创办企业,计划投资6亿元,因土地制约而不能实现“凤还巢”。四是影响了小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各地都有把中小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发展产业集群相结合的强烈愿望,因土地规划无法修订,限制了小城镇经济功能的提高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桐城已经形成了包装印刷业、制盖业、制刷业、羽绒制品业、输送机械制造业、汽车零部件业六大产业集结带,因土地制约对优势产业聚合和升级产生了严重影响。当涂太白镇虽已规划产业集聚区,也因土地问题无法启动。

4.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2004年以来,由于原材料、燃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导致产品销售成本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1—9月份,安徽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8.2%,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4.5%,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6.3个百分点。据淮南市华阳玻璃集团反映,仅电力和煤炭价格上涨,2004年以来已增加生产成本1300多万元。目前企业景气指数呈回落之势。三季度安徽省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0.4,虽然比上半年提高0.1百分点,但仍然比一季度低7.8个百分点。据省企业调查队反映,目前在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13.0%,大企业仅占1.7%,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比大企业明显恶化。

5.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明显

长期困扰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低,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陈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原始积累不够,布局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着全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与优化提高。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上升。从省内看,沿长江流域地区发展较快,皖北地区发展相对较慢。“马芜铜”经济圈工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均在40%以上,阜阳、宿州低于20%。从省外看,安徽省与东部发达省份差距进一步拉大。到2003年底,安徽省中小企业增加值总量仅相当于江苏的22.3%,山东的27.2%,浙江的27.7%;上缴税金仅相当于浙江的9%,江苏的15%,山东的22%。

6.发展环境不宽松的问题依然存在

少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行政处罚权,存在着重复处罚、随意处罚的行为。“三乱”现象还没有彻底根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有禁不止。政策透明度不够和政策落实不够并存。有的企业反映,安徽省多年来出台了不少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连续性不够,让企业心有余悸;二是落实不够,讲得多,兑现的少。同时,存在着发展观念滞后和认识不统一的问题,缺乏发展中小企业自觉性和坚定性,“重大轻小、重公轻私”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快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按照省政府关于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使其真正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动力,财政增收的支柱,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器”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推进安徽省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在指导思想上,全面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平台,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切实增加经济总量,着力提高运行质量,努力开创安徽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在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上,按照“扶优扶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一批产业集群和创

业基地。通过3~5年努力,力争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50%。

具体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1.以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按照政府组织发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创造环境推动的构想,在经营创业基地生产要素上抓突破,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步伐。重点扶持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良好,接纳经济辐射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建设,着力抓好50个省级创业基地建设和30个产业集群。制定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发展规划,出台《安徽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评审和管理办法》,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土地划拨目录,指导各地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创业基地管理和服务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以产业聚集带建设为载体,以营造环境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东西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的力度,努力引进省外境外企业和资金参与安徽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围绕“861”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积极参与重点工程的建设,着力发展一批为大企业、大工程、大项目配套的中小企业。

以扶持成长型、科技型、加工型、创汇型、配套型、就业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行业,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培植一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以营造创业环境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重点建设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和一批对民间资本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重点工业园区。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创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业,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兴办科技型民营企业。

把鼓励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开发中小企业创业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加强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联系、沟通和交流,重点鼓励在资金、技术、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积累和提高的人员返乡创业。

按照城镇规划的总体要求,本着安置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方便改善群体生活的原则,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以兴办第三产业为重点,“开办小企业,增加新岗位”,大力发展区街经济。有重点地规划一批利于区街经济发展的产业带,实施“退二进三”,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突出发展辐射能力较强的特色专业市场、特色街,带动城市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

3.以深化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继续抓好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确保用2年时间使国有、集体资本退出中小企业序列。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因厂施策,加快发展。在改革的动力上,要把民营企业和现有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及职工作为重要依靠力量,鼓励其参与改革和招商引资以启动民资。在改革的形式上,做到“九个一批”:一是出售改制一批;二是兼并收购一批;三是承包租赁一批;四是嫁接改造一批;五是剥离分立一批;六是“退二进三”一批,利用级差地租的收入发展第三产业;七是“零”资产转让一批;八是摘帽换牌一批,对“戴红帽子”企业,还其民营企业的本来面目;九是破产退出一批。在改革的政策上,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和创新,实施有利于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同时,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依法保护职工利益,妥善安置好职工,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选择有条件的市,实施产权登记和产权确认工作,发展产权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

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4.以发展信用担保业为切入点,多渠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入

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融资服务体系,突出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组建一批政府参与、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加快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信用担保业的发展。组织企业开展相互间融资担保。

促进各级财政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二板市场和国内创业板市场上市。开展风险投资试点,重点支持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建企业投资财团,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协调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开展公开授信,推进银企合作。

建立中小企业产权交易中心,研究制定产权交易管理办法,为企业结构调整、资金流动和产权交易提供服务。积极给予中小企业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争取和安排国家及地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认真落实中小企业出口退税等政策;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投资、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举办中小企业产品展览和展销活动。

按照“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建立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建立联合征信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尽快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加强诚信教育,引导企业增强诚信守法的观念,努力提高安徽省中小企业整体信用水平。

5.以推进技术改造为切入点,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

采用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淘汰落后工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以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抓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结合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各类科研单位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方面的服务。建立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项目库,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储备、技术发布和技术洽谈等工作。加强与境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高度重视信息工作,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来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围绕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使用和反馈等关键环节,强化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工作,发展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介机构,拓展现有中小企业局域网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等提供方便。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试点,为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开发成本创造条件。当前重点加强“中小企业在线”信息网建设,尽快发挥作用。

6.以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切入点,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的素质

采取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互助和自我培训等多种形式,在利用省局培训中心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大中专院校、培训中心等力量,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培训等。逐步建立经理人才测评与推荐中心,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职业经营者市场;逐步建立企业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库和交流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推荐、交流和管理等服务;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资历、业绩评价体系,规范开展中小企业职称评定、技能鉴定等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的支持,继续组织实施全省中小企业“515”人才培养计划。

7.以创新观念为切入点,切实履行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责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陈旧观念的束缚,营造全社会创业的意识;打破部门利益的桎梏,形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合力;创造性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坚持在问题面前看本质,看主流,看贡献,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转变

行政观念、行政职能和行政方法,积极探索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由“行政控制型”向“规则服务型”的转变,学会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法指导和服务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把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环境”上,把调查研究、强化舆论导向、优化政策环境、强化服务手段作为主要工作方法和主要工作内容。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比贡献、争先进”的主旋律,建设服务型和学习型机关,切实提高服务和指导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努力做到对上当好参谋,对下搞好服务,对外抓好协调,对内强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

------------------

篇3: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力军”, 中小企业是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对容纳就业、创造需求、增加税收、技术创新、扩大出口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整合生产要素能力差, 获得资金能力、吸引人力资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弱,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安徽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联动, 极力缓解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2010年10月25日, 省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已经初步构建了一整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2010年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89.73亿元, 同比增长31.57%;截止到5月底, 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14568家, 比去年底增加1625家。应该说, 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安徽省中小企业呈现出发展速度稳步回升、优势产业和产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受世界性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 安徽中小企业在发展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困难与障碍, 甚至部分企业面临着能否生存的巨大风险。作为最具成长性和活力的企业类型, 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依靠。因此, 本文就后危机时代安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作探索性的分析研究, 并提出对策。

二、当前安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近年来, 国际货币流动性过剩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下游需求由于缺乏实际的经济增长支撑而提价乏力, 由此带来大量终端产品的价格上涨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通胀水平提高, 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已成为企业下一步发展亟待化解的不利因素。通过调查显示,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反映生产成本上涨明显。再加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人民币升值等, 广大的中小企业面临着重大考验。

(二) 缺乏核心竞争力。安徽中小企业缺乏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人员,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依靠外界, 即通过学校、科研院所和技术市场购买技术, 通过高薪聘请兼职或退休人员的方式来引进技术。[1]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科技含量低, 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困境。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安徽2008年R&D经费投入98.3亿元, 排在全国的第16位;R&D经费投入强度1.11%, 排全国的第12位, 均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许多中小企业难以从资本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技术创新所急需的资金, 加上拥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技术背景的企业家缺乏等因素, 核心竞争力较弱已经成为制约安徽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 信息化发展滞后。在信息化时代, 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用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工业技术相结合, 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 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从2006年开始, 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联合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以通过打造信息平台, 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信息化运营”在当前中小企业中还是一个并不成熟的新领域, 管理体制滞后、意识匮乏、人才缺少、资金不足、难以分辨企业所需的信息化产品、难以选择合作的信息化产品提供商等难题, 在一定时期内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

(四) 高素质人才与企业家短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 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对企业最急需的人才统计, 目前企业急需的人才是技术人员, 其次是熟练工人、销售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现在不少人才纷纷往大中城市、大企业集聚, 而中小企业具有天生的缺陷,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 吸引、留住人才方面困难重重,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理念、激励机制、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人才流失与匮乏现象同时并存, 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缺乏高素质人才, 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匮乏, 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企业家才能与资本、劳动、土地一样, 属于生产要素范畴, 企业家对企业的成长发展与做大做强至关重要, 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但是, 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家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知识, 缺乏正确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危机意识, 管理能力有限, 创新能力不足, 仅凭感性经验、惯性思维和惯性行为、市场意识, 已经很难适应复杂的经济结构、企业治理结构与市场环境的变化。

(五) 资本结构与融资存在障碍。企业资本结构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业绩和长远发展, 最优资本结构是企业综合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 能起到财务杠杆、节税、降低资本成本等作用。中小企业随着进一步的发展, 往往权益资本比例越来越小, 负债资金的比例越来越大。权益资金过少, 负债资金过多, 资本结构不合理, 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而且会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对企业的生存带来威胁。目前, 安徽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平均负债率大概在60%左右, 少数企业甚至超过100%, 存在内部融资比重过低、外部融资渠道单一、短期负债占比过大等缺陷, 大多数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弹性很小, 这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 安徽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具体的政策、措施, 加大落实资金与金融支持的力度, 以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在融资方面, 由于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企业市场风险逐步增大, 许多中小企业仍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提出, 能否在低碳、环保的夹缝中求生存, 中小企业的发展转型备受关注。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 国际国内进入了“大洗牌”时代。从国际市场看, 出口市场需求已不可能实现持续增长, 甚至可能会逐渐萎缩;从国内市场看, 随着大量产能转向内销, 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于缺资金、缺技术, 融资难、负担重、创新能力弱, 加上诸多深层问题没有解决,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考验。但是,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球金融危机在客观上加快了西方国家制造业的萎缩, 有助于加速中国“世界工厂”的形成, 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同时, 政府极力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移, 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一) 加快机制与模式创新, 破解技术创新难题。从长远看, 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关键是借助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持续保持和增长利润提供源动力。与大企业相比较, 中小企业资金不足, 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能力薄弱, 完全依赖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积累来开展创新活动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因此, 中小企业必须创新机制与模式, 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缩减成本, 规避自身的缺陷。

在企业层面, 当前比较现实的选择是通过联盟、集群、集合等方式, 以“合作”为突破口, 克服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劣势, 集中各种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中小企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创新合作机制, 加强与大企业、大学、科研院所, 尤其是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研究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新技术, 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先机。这样, 通过联盟、集群、集合等方式, 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 注重提高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力度, 保持引进技术资金投入和消化吸收资金投入的合理比例, 将知识有效地沉淀在企业内部, 从而达到逐步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在政府层面, 安徽各级政府应积极制定和采取各种优惠政策, 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二) 破除各种壁垒,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由于资信不高, 担保难、抵押难, 企业经营效益相对低下, 财务会计体系不透明,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较高, 贷款的风险大, 融资手段单一, 等等,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政府、银行、中小企业三个主体必须共同努力, 在解决办法上, 切实找准政府、银行和企业三者之间的结合点, 创新方式方法,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3]

首先, 中小企业自身的应对策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赢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是中小企业取得银行信赖和支持的基本条件。中小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强化信用观念, 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形象, 建立良好银企关系, 平衡与协调银行的资金出口与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 使资金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4]突破资格、规模、成本、信用等各种壁垒, 中小企业之间以联盟、集群等方式融资, 如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 集群担保融资等, 获取规模效应, 以较低的管理成本募集资金。实际上, 由于彼此利益与法律责任上的关联, 中小企业间形成的群体信誉机制也能有效控制融资的违约风险。在适当的时候, 中小企业应考虑进行产权开放, 通过资产重组成为多元投资主体所组成的企业。

其次, 银行方面的努力。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不断开发创新服务品种, 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融资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创新贷款审批机制, 转变贷款模式, 简化贷款手续, 缩短办贷时间, 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探索融资超市、网上融资服务等多种模式, 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极力发展票据业务和贴现业务, 对中小企业发行的商业票据提供承兑担保, 使中小企业能迅速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资金。同时, 还应尽快设立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化金融机构, 包括政策性与商业性的地方中小银行, 集中处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最后, 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 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向基层机构适当授权;挤压商业银行在大企业贷款上的利润空间, 引导其重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好、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 成立信用度较高的再担保机构, 调动担保机构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规模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 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另外, 对于民间主体的融资活动要用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 实现民间借贷和正规借贷的良性共存, 逐步将其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

(三) 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是保持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信息化被视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措施”。就政府而言, 要通过创建网上信息供需服务平台, 建立共性应用软件的推广平台等, 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予以扶持, 通过一定的资金支持与引导, 加快其信息化进程。同时, 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 建立信息安全的有效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把实现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实施方案;选择适合的软件供应商及合理的开发方式, 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质量;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力度, 积极投入资金,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此外, 要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小企业要想搞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必须有拥有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研究能力人才[5], 提高所有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知识和理论水平。

(四) 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已是必然趋势。面对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安徽中小企业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 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 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 这给安徽省中小企业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时机, 推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是实现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6]

首先, 地方政府应当制定相应政策, 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加大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金融与财政扶持;积极搭建获取国际化信息、知识的平台, 为中小企业提供提供政策、法律、市场、经济、技术和金融方面的咨询服务;研究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海外市场开拓服务体系;着重从出口信贷、促进企业合作、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训等方面对企业予以支持。

其次, 中小企业革新传统发展模式, 建立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组织结构, 开展技术创新, 打牢国内市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建立国际化的视野, 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 理性思考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在企业制度与经营机制上与国际接轨, 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努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的名牌优质产品, 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塑造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和地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以集群协作形成产业配套与规模经济, 是中小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有效方式。中小企业通过企业集群形成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效应。通过统一对外谈判, 中小企业集群可以获得更多订单, 并更容易得到政府产业政策的优惠。[7]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专业化和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 才能形成自己在全球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立足的空间。

四、结语

对中小企业来说, 在后危机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中央和安徽省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深入开展, 安徽中小企业应该及时把握机会, 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 完善的发展战略, 大力拓宽发展的空间, 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给安徽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胡耀辉.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 2010, (1) :74-76.

[2]杨学分, 徐枞巍, 聂会星.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2) :89-91.

[3]赵平.“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3) :155-156.

[4]勇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3) :67-68.

[5]王璇, 史美玲.金融危机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下旬刊) , 2009, (33) :4-5.

[6]张艳萍, 冯德连.安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制约因素及政策支持体系设计[J].铜陵学院学报, 2009, (4) :6-8.

篇4: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利用全国普查资料和统计数据,通过对改革以来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的考察,发现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农业人口比重过高,生产工人增长缓慢,中间阶层规模太小,还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在与兄弟省市的比较中可见安徽社会结构的差距,并就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变迁; 安徽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志码:A

改革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与重组。这种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与流动为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可能,而合理的社会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 “加快实现崛起,构建和谐安徽”的过程中,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理当成为建设和谐安徽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改革以来我省职业阶层结构变迁状况做一梳理,并在同华东地区兄弟省市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差距,就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提出对策建议。

一、对社会阶层结构发展阶段的简单判断

根据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东亚、拉美等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的经验,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形态不断蜕变的过程。我们可以大致将社会结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结构形态从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转变,这是社会结构现代化的起始阶段。倒“丁”字结构是农村社会阶层和城市社会阶层形成的二分式的结构形态,其下层群体比重过大,中上层之间分化不大[1]。社会阶层结构从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转变阶段,农业劳动者从占就业人口的50%以上开始逐步下降,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是一道分隔线,低于这个线表明社会结构转型进入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间阶层从占人口的10%左右增加到20%以上,但构成中间阶层的主要是“旧中间阶层”,包括个体工商户、机关事业单位的办事人员以及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而“新中间阶层”——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高科技从业人员以及部分私营企业主等——在劳动人口中的比重还很小。

第二阶段,社会结构形态从金字塔型向洋葱头型过渡。从这个阶段起,社会结构转变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中最显著的是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下降速度明显超过了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每年以1.5%以上的比例下降,城市化速度在2%左右。第二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工人阶层开始向商业、服务业等更高一级的社会阶层转化。从人均GDP看,在这个阶段,人均GDP开始超过10000元人民币,社会阶层中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产业工人的人数和比重都会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社会结构中“白领”则会随着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升级在就业人口中比例大幅增加。

第三阶段,即社会阶段从洋葱头型向橄榄型转变。这个阶段的标志是生产工人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开始超过农业劳动者。一般而言,这个阶段的农业人口已经下降到总人口的1/4以下,生产工人的数量超过30%。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生产工人的数量还会有所增加,但增加到40%左右时便开始下降,中间阶层比重开始逼近并超过人口的一半,新中间阶层成为中间阶层的主体。这时,社会结构形态开始出现橄榄型并逐步稳定下来。

二、1982-2007年安徽社会结构的变迁

依据国内学者的研究,[2] 我们以职业为基础,综合组织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经济资源,对社会分层结构秩序进行排列。以人口普查资料职业大类为依据的阶层划分排列的高低顺序中,处于社会阶层上层的主要有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部分商业人员(主要为私营企业主),处于社会中间层的主要包括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大部分商业人员(主要为个体工商户)以及服务业人员和生产工人,其中服务业人员、生产工人处于中下层,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社会上中层。农业劳动者处于社会的下层。

从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职业大类数据看,安徽社会职业结构发展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第一,从1982年到199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尽管改革的力度很大,但是,从社会职业结构上看,基本上没有变化,反映出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和政策变化。8年间,农业劳动者比重仅下降了不到1个百分点,生产工人比重甚至略有下降;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办事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也只略微增加。

第二,从1990年到2000年,社会结构的变化速度有所加快。10年间,农业劳动者比重减少了4.44%,但是,生产工人比重仅增加了0.18个百分点,减少的农业劳动者更多地向商业、服务业转移。这一时期,生产工人内部开始调整,城市居民中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幅减少,农民工的比重开始逐步增加。但是,与全国的生产运输工人增加了0.67个百分点相比,这一时期安徽工业化速度相对较慢,安徽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加最快,增加了2.81%,年均增加0.281个百分点;办事人员比重增加了1%;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增加了0.51%;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比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

第三,从2000年到2005年,安徽的社会职业结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5年中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了8.27个百分点,是前10年的两倍,年均下降1.65个百分点;生产工人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5年间其比重增加了3.3%;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也有大幅增加,增长了4.07%;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也略有增加;国家和社会管理者比重仍略有下降。

由于缺少2005年以后以职业为基础的统计数据,我们以产业统计数据来分析从2005年到2007年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以此从侧面反应这期间安徽省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变迁状况。从2005年到2007年这3年间,我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5.9%,年均下降1.9个百分点。若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主要为农业劳动者来看,这一下降速度超过了此前5年的平均速度。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看,3年间增长了3.4%,年均增长1.13个百分点,超过了此前5年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长速度,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是构成中间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产业结构反应的职业变化看,2005年以后,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变迁进入了历史最快的时期。

从总体上看,安徽的社会结构正在趋于合理化:农业劳动者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82年占劳动人口的80.46%,减少到2005年的66.74%,平均每年下降近0.65个百分点,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下降速度加快,平均每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安徽城市化率也从2000年的28%提高到2007年的38.7%,[3] 城市化水平保持年均近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生产工人的比重也在增加,2000年以来生产工人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由10.43%增加到2005年的13.73%,净增了3.3个百分点,增速是1982-2000年的22倍。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加得也比较快,2000-2005年,这部分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从6.91%增加到10.98%。进入2000年,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长明显加快,从2000年到2005年5年间增长的速度是前18年的47倍。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中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从无到有,到成为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正在成为推动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职业结构变迁中,属于比较典型的中间阶层或中产阶级的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增加较慢,截至2005年,两者分别占劳动人口的2.54%和4.73%。而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学人员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了57%,职业结构的上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小幅度的下降,尤其是2000-2005年,下降了0.05个百分点。

从整个社会结构形态上看,安徽还是比较典型的倒“丁”型结构(如图),构成倒“丁”字底部的是占人口最多的农业劳动者。社会结构的下层和中下层——农业劳动者和生产工人——所占比重太大,两者合计占就业人口的80.47%,社会中间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仅占18.25%。由于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工资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在餐饮、娱乐等部门,聚集大量的女性农民工,因此,中间阶层的比重实际小于上述数字。我们以2000年的普查数据为依据,除去餐饮业服务人员、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业服务人员,2005年安徽中间阶层所占比例约为12%。从安徽社会结构发展趋势看,倒“丁”型结构正在向金字塔型结构转变,即位于社会职业结构下层的农业劳动者不断向职业地位高的生产工人流动,生产工人再向职业地位更高的商业服务业人员流动,社会职业呈高级化趋势,而且,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职业流动速度的加快,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位于社会职业结构两端即上层的国家和社会管理者和下层的农业劳动者均在不断下降,社会中间阶层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社会结构正呈现向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过渡的倾向。

从社会结构的发展程度上看,安徽省还处在社会结构从“丁”型结构向金字塔型结构转变的第一阶段上,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还高于5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社会结构呈现橄榄型时,即中产阶级在人口中的比重超过40%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一般在2-10%之间。按专家的估计,中国要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农业人口至少要下降到25%,以目前的城市化速度,至少还需要20-25年的时间。[4] 从安徽来看,以目前农业人口减少的速度计算,进入社会结构转型的第二阶段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能够保持在未来几年内城市化率超过2%的话,估计在2015年,安徽的社会结构将呈现为金字塔型,开始向橄榄型过渡。届时,安徽社会中间阶层将占人口的25%左右。

三、安徽与兄弟省市社会阶层结构的横向比较

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看,安徽省农业劳动者人口比重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占就业人口66.74%,比全国平均水平多出近10个百分点,相当于江苏1982年、福建1990年的水平。农业人口比重最低的是上海,仅占就业人口的5.09%;其次浙江,占25.1%。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比重高于50%的省份有安徽、江西和山东。纵向比较看,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安徽的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均排在华东六省一市的第一位。从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下降速度看,安徽平均每年下降0.59个百分点,排在第五位,仅稍微比江西和山东高,每年比下降最快的浙江省少0.96个百分点。从生产工人比例看,2005年,安徽生产工人占就业人口比重为13.73%,仅比江西高出0.23个百分点,排在倒数第二位。从发达省市看,上海生产工人在1990年超过了50%,并开始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办事人员增加幅度较快;浙江2000年以后,生产工人的比重也开始超过农业劳动者。

但是,从2005年以后以行业为基础的全国统计数据来看,2005年到2007年的3年间,华东地区农林牧副渔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下降速度最快的为安徽省,年均下降0.53个百分点,比排列在下降速度第二位的江苏省多0.1个百分点,这说明安徽在进入2005年以来农业劳动者就业人口比重下降速度进入了快速时期,农业就业人口在就业总人口中的比重同华东地区兄弟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从农业劳动者在就业劳动者中的比重来看安徽与兄弟省份的差距,我们以2000-2005年农业劳动者下降的速度为标准,计算出安徽达到兄弟省市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比重所需的年数,大致可以估计安徽社会结构同兄弟省市的差距(见表7)。

四、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建议

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既是现代化国家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条件。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的形成,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得以发育成长的根本前提,也是促进其发育成长的根本动力。[5] 目前,安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与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还不相适应,最主要的问题是农业劳动者在人口中的比重过高,生产运输工人增长缓慢,中间阶层规模太小。根据安徽社会阶层结构较为落后的实际,我们认为,培育安徽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促进安徽社会结构变迁,建设和谐安徽,应该立足安徽实际,有目标、分步骤地开展工作。

第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来。这是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之举。从世界各国以及发达省市的经验看,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阶层结构走向橄榄型,生产工人的比重必须经历一个先扩大后收缩的过程。从数据看,1982-2005年,安徽生产工人每年增加的比例为0.08%,进入2000年以来,每年增加超过了0.66%。但是,浙江生产工人从30%增长到近40%,仅用了10年时间(1990-2000年),江苏在2000-2005年的5年间增加了6个百分点的生产工人,福建也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因此,促进安徽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安徽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建设步伐,加大工业立省的力度。首先,安徽应该抓住制造业从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和宽松的制度环境,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安徽落户。政府要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引导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皖北地区落户,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其次,积极鼓励条件成熟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回乡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降低自主创业门槛。目前,我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无为县、枞阳县、天长市等地成为农民工回乡创业集中的几个地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和壮大了县域经济,扩大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省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119万人,其中流向省外的劳动力达77.7%,[6]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达省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安徽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加快本省的工业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把农民工的伟大贡献留在安徽。

第二,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作为扩大中间阶层、培育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的突破口。我省的中间阶层主要集中在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这些职业是构成“旧中产阶级”的主要来源。要扩大中间阶层在社会中的比重,一方面要巩固和扩大“旧中间阶层”,保护和发展个体工商户,避免“贵族化”城市化运动对个体工商户的侵蚀。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使之成为培育和发展“新中间阶层”的主要途径。安徽在这方面有着优势,合肥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集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合肥、芜湖两地的动漫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创新,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各级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我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但不是劳动力资源强省,原因在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还是低水平的转移,转移劳动力从事的工作多是体力型工作,技术工人、熟练工人的比例很小。因此,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提升我省劳动力素质,扩大中间阶层,促进社会结构和谐的重要途径。二、加快科研体制创新,创造有利于科学创造和技术创新的制度-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现代知识和技能群体的创造力。重点抓合芜蚌中心城市,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着重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目前,合肥市已经被国家列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芜湖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安徽应当充分发挥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和利用国内外技术、人才,注重科技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实现把科技教育为基础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社会结构转型,构建和谐安徽。

[1]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

[2]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9.

[3] 安徽省统计局.2007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安徽统计信息网,http://www.ahtjj.gov.cn/news/open.asp?id=12148,2008-2-28.

[4] 谢志强.怎样看待我国的城市化速度[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7002765.html,2008-3-14.

[5]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1.

[6]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安徽统计信息网, http://www.ahtjj.gov.cn/news/open.asp?id=12485,2008-4-25.

篇5: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万成略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煤气是钢铁企业重要的能源介质,是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钢铁企业煤气回收、净化、使用量大面广,设备装置庞大,煤气管道遍布,煤气作业频繁,存在着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容易导致中毒、着火和爆炸的群死群伤事故。近一段时期,钢铁企业连续发生重特大事故,如2008年12月24日,河北省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泄爆板发生崩裂,导致44人煤气中毒,其中17人死亡、27人受伤;又如2009年8月21日,河北省邢台龙海集团4名工人到除尘器平台上进行开箱体阀门引煤气、关放散阀门等操作。由于煤气大量下泄,而4人又未按规定戴防毒面具,造成当场中毒熏倒,后又有3人盲目施救,相继中毒,共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暴露出钢铁企业煤气安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一、煤气安全的主要问题

钢铁企业带煤气作业(包括煤气设施检修、运行时动火焊接、抽堵盲板、开闭眼镜阀、操作插板、搬眼接管等),容易发生中毒、爆炸事故。由于生产任务紧迫,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不足,时常发生事故。如,未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煤气防护站人员现场监护不够;操作人员未正确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碟阀限压不够或关反;未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未对火源进行控制;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等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或在狭小作业区域和通风不畅空间作业;工作场所没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煤气设施检修时常发生事故。停止运行或需要检修的煤气设施,未与生产运行的煤气设施进行可靠的隔断。常采用单一阀门或水封进行隔断(应堵盲板或两道阀门或闸阀加水封)。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未用惰性气体(氮气、蒸汽或合格烟气)而用空气吹扫置换。进人检修未确认CO 及O2浓度,也未限制作业时间; 1

动火检修,未确认不存在爆炸性气体等。

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事故多发。高炉本体及各类煤气设备、设施问题较多,特别是煤气泄漏点多不易控制。炼铁高炉主要冷却设备--冷却壁的进、出水管因受高炉炉壳热剪切力的作用,新炉子一开炉或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接口处经常跑煤气,多者几十处甚至上百处。重力除尘器放灰时卸灰阀未封住,大量煤气就会放出,或阀门回位不好,关闭不严,也造成大量煤气泄漏,严重时竟使高炉被迫拉风。

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容易引发事故的部位有:活动烟罩、烟道氧枪及下料口、烟道与一文联结溢流盆、各脱水器排水管、一次风机下部、一次风机出口波纹管、三通阀、水封逆止阀、放散塔点火装置等。譬如,由于回收前期和后期CO浓度未达燃烧范围,而造成放散点火不着CO飘逸现象普遍存在。

加热炉、热风炉、锅炉、管式炉等煤气燃烧炉窑常发生爆炸事故。最常见的是炉膛存在煤气发生点火爆炸事故,如燃烧器供气管关闭不严、点火不着二次点火等;运行时空气压力低时,煤气压力高,煤气窜进助燃空气管道,煤气压力低时,助燃空气压力高,助燃空气将窜进管道等。

煤气管网事故主要发生于管网压力波动或水封高度不够造成排水器水封突破泄漏煤气;管道地基塌陷管道断裂、应力腐蚀穿孔泄漏煤气等。

二、煤气安全技术的发展

随着钢铁生产的快速发展及节能降耗的严格要求,煤气净化回收、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煤气的安全也不断地发展。如比肖夫塔、TRT、CCPP、转炉LT等。

高炉煤气透平装置采用大通流面积、低圆周速度、平直粗壮叶型等方法;在结构上采用静叶可调、氮气轴封、低压喷水装置。完善提高了TRT装置的自控功能,主要包括启动联锁控制、自动升速控制、正常调顶压控制、正常停机控制、紧急停机控制等。

近年来高炉煤气用于发电成为现实,开发了全烧高炉煤气的电站锅炉及专烧高炉煤气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PP),解决高炉煤气大量放散造成的污染问题上,起到了作为主要缓冲用户的作用,提高了管网运行安全,使钢铁厂副产煤气的利用更加的合理和高效,放散量接近为零,同时也为钢铁厂提供大量的电能

和热能。过去多采用与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混用的加热炉可以采用单一的低热值高炉煤气作燃料,提高了利用率。同时炉膛火焰在线监测、程序点火系统、炉膛压力检测系统、燃料供应执行装置、炉膛火焰视频监视、锅炉汽包水位视频监视等安全装置的可靠性也大幅度提升。

转炉煤气的吨钢回收量大幅度提高,有望实现负能炼钢。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自动监测、调控技术:如,RD阀自动跟踪控制转炉炉口微差压;活动烟罩外侧、氧枪口及下料口外侧密封氮气或蒸汽压力自动监测、调控;一文后的烟气温度自动监控;CO/O2分析值实行自动监控;氧枪冷却水及汽化冷却系统的监控;放散塔自动点火及监控装置等。

煤气设施附属装置的安全性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出现了NK球阀、双闸板水封阀、节水型自动水位调节排水器、密封插板阀、电动液压眼睛阀、机械盲板等。

CO检测传感器稳定性、精确度及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对煤气早期泄漏的有效检测和监控,保障了安全。对于低硫醇转炉煤气采用四氢噻吩(THT)为加臭剂,可弥补CO监测盲区。

三、煤气安全对策

1、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钢铁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修订和完善现行的煤气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设备检修、外来劳务人员教育培训、特种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并及时纠正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确保煤气设施运行、检修、操作有章可依、措施到位。

2、加强煤气防护站(组)的建设,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凡生产、供应和使用煤气的企业,应设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组,并配备必要的人员,建立紧急救护体系;煤气防护站(组)的危险作业用具和救援设施应齐全完好。煤气防护站(组)在企业安全部门的领导下,应经常组织隐患排查,严格审查带煤气作业方案,参与安排煤气危险作业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监护检查,及时提出安全措施。要制订和完善煤气中毒、着火及爆炸事故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各种事故抢救演习,协助企业领导组织并进行煤气事故的救护工作,加强煤气危险作业和救援救护技能训练。定期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应急预案学习和演练,提高发现险情、避免危险、遇险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

3、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钢铁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加强对煤气危险区(如焦炉地下室、烧结机、热风炉、加热炉、高炉风口及以上各层平台、转炉炉口以上各层平台、一次风机房、加压站、气柜区、净化设施等)的一氧化碳浓度的监测,有条件的要设远程在线监控。对煤气设施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运行参数要实时监测监控,落实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措施,对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标准规范,对燃烧器、烘烤器、排水器、隔断装置、放散装置、泄压装置、吹扫装置、排污及水循环系统,排灰系统、压力流量监测计量装置等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

4、加强CO检测监控及煤气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对多点区域CO检测监控设施要经常检查和维护,防止高温高尘侵蚀,以致数据误传、形同虚设。便携式CO检测仪要定期校验,电源完好,时刻备用。空气呼吸器、救生器要确保气瓶压力,各连接部件正常。

5、加强对外承包工程及施工队伍的监督管理

钢铁企业要对煤气设施检修等类工程项目的承包单位进行统一安全管理,加强检修过程中施工队伍的监督管理和现场安全监控,确保现场处于受控的安全状态。要在与工程项目承包单位签订的书面承包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不得将工程项目承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6、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篇6: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着大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诸方面的作用都非常明显。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地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几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不断增加,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此外,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在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以上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大约安置了2亿~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小企业也开始成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使得一些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布局分散,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偏低,品牌意识淡薄,大部分是“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村村点火,乡乡冒烟”是对中小企业布局的真实写照。许多中小企业看别人赚钱就一哄而上,不能真正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去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存在着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品牌意识淡薄;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弱,升级换代慢,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含量低;二是技术水平低。我国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不多。多数中小企业缺少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核心技术,技术创新意识薄弱,缺乏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管理者的意识及企业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吸收到所需要的人才,导致企业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竞争不强,效益不高。企业拥有的人才结构及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不能为人才提供薪金、福利、发展空间以及社会地位等,对人才不够重视,不尊重人才甚至浪费人才,使中小企业很难吸引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人才问题就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极大问题;四是不顾自己的能力,盲目投资,四面出击,扩张无度。我国的中小企业一直存在“做大做全”的情结,为做大而“做大”。有相当多发展不错的中小企业因“四面出击”,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无度扩张,而没有“集中兵力”发展自己的优势,最后倒闭破产的案例比比皆是;五是组织管理水平低。缺少严格规范的管理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中小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生产运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决策不民主、运作不规范、管理水平低,“松散”的管理模式导致员工思想涣散、缺少为组织投入工作的敬业精神,内部凝聚力不强,妨碍了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三、中小企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如何解决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小企业乃至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要以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基础,积极地制定配套性的全国法规及地方性法规,改变中小企业的法律保障机制;切实转换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机制。政府要转变职能,做好中小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等宏观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指导、服务等工作,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形成有利于各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

(二)拓宽融资渠道,克服融资瓶颈。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在满足了大企业的贷款需要后,才会适当照顾中小企业,贷款来源不稳定致使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势在必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①银行建立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②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③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认定办法,采取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押不足的矛盾。

(三)转变观念,加强企业管理。首先,中小企业应该彻底摒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经营,将非核心的业务、非核心专业部分,通过“外包”等形式,分给其他厂家去做,自己则专心致志地做最专业的业务,从而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专、精、特、新、优”的战略思想。同时,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抛弃经验式、粗放式、家族式、专断式的随意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同时还应重视人本管理;其次,要注重风险管理,企业经营过程也是企业合理承担风险并取得风险报酬的过程。通过投资组合的选择来分散、降低和避免风险,提高风险报酬率和经营安全性。而风险管理就是在经营中化风险为安全,抓住机遇,取得竞争优势;最后,要重视战略管理。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把战略管理放在重要位置。

(四)更新观念,多渠道引进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中小企业无论是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还是从事各种专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都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更新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要舍得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并树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人才观念。许多中小企业的人才观念狭隘,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归根于缺乏技术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使中小企业不重视人才管理体制的系统建设,人才严重不足使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立正确、全面的人才观是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基本前提,中小企业应建立多样性、多层次性的人才观。

(五)加大技改投入,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造就新优势。中小企业要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要舍得在技改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投入,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只有“做强”、“做优”,走“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强”的路子,才能真正走好、走远。

主要参考文献:

[1]于维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

刘淑芬.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8.

上一篇:农业新形势下一篇:中小学国庆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