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杜甫《登高》的意境美

2024-07-29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杜甫《登高》的意境美(通用5篇)

篇1: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杜甫《登高》的意境美

小事件,大智慧——记我的一次课堂教学经历

讲授杜甫《登高》,介绍完作家、诗歌相关创作背景,然后全班齐读,再接着讲解首联和颔联,说道:“此诗意境相当之美,同学们可有所体味?”底下传来一幽幽的声音:“老师,什么是意境?我怎么不感觉美!不就是一些猴子啊鸟啊树啊的,美在哪啊?”

当场一愣!“不知道什么叫意境?你们初中老师没讲到?”转而一想,也并不是不可能。(所教授的是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鉴赏,学生刚从初中升上来且普遍文学素养不高)“不知道什么是意境的举手。”话声刚落,底下齐刷刷的举起了手。于是想,不把这个解决了以后的课就别指望讲下去了。

“同学们,《天净沙 秋思》肯定有学过吧,背来听听吧。”底下左一句,右一句的背了起来,而后汇成了整齐的朗诵。“很好,看来你们初三倒是有下过苦功的”

“同学们,简单的说,诗歌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意象;而是意境。意象就是诗中出现的景物,那些小桥、流水、枯藤、老树都是意象;而这些景物合成的整体氛围,就是意境,请问,大家透过诗中意象感觉到的是什么?”

“看到的是凄凉,是孤独,是苦闷„„”“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所说的这些,就是意境,最后,种种意境,汇集成了断肠人在天涯。”

“好了,这是简单的理解的何谓意境,那现在,我们就文绉绉、复杂点来理解何谓意境,何谓意境美,还有杜甫的这首《登高》美在哪里?”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审美境界,就是广阔的自然画面或生活图景,渗透了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虚实”结合是创设意境的主要手段。“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诗歌的意境美,主要隐藏在内容中,它是诗人刻意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实体景物与虚化情感的和谐统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诗人围绕蘷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蘷州向来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谷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之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达到了奇妙的境界。

颔联集中表现了蘷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窸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很有道理的。

总之,这首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决非偶然,它是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的。“风高”句画面惨淡,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无边”句,境界阔远,显示出诗人心情的激荡: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讲授至此,学生应能体悟诗中的种种意境之美。

篇2:如何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

关键词:引导;鉴赏;意境美

一、引言

古诗是高中语文课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在对古诗的理解中,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简单来说,意境美就是根据古诗内容还原出当时的场景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客观存在的古诗内容和主观臆想的场景相结合,从而感染读者。这就是意境美的魅力所在,也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手法。

二、体味意境美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而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以及提高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层次。学习鉴赏古诗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绝大多数古诗在创作过程中都是通过意境的想象和现实的交融实现的,因此,在鉴赏古诗时就需要通过体味意境来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例如,在用高中人教版教材学习李白的《月下独酌》时,通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让学生想象作者在淡淡的月光下独酌,与他相对的只有明月与影子,在意境中形成三人共饮的画面。由此可见,鉴赏古诗的过程中体味诗中的意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如何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

古诗是一种反映社会现状和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时必须先了解其人以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古人云:知人知己,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谚语同样适用于鉴赏古诗中,在体味古诗中的意境时只有了解到背景,才能领略到古诗的真正意蕴。例如,在学习高中人教版教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要想全面地掌握古诗,读懂作者的内心旁白,就必须了解文天祥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四、总结

古诗的特点就是景物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在鉴赏古诗的过程中通过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还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在体味意境美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王小玲.浅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1(01).

作者简介:李雨庭,女,1986年9月3日出生,本科,就职于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篇3: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杜甫《登高》的意境美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作诗作词,十分重视意境。意境就是将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的景物融合所营造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意境由情与景构成,景即所谓的意象,是诗词中描绘的景象,“一切景语皆情语”,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感情。解读古代诗词,从理解“意境”入手是一条捷径。所以,诗词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美的欣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情感朗读体味诗词意境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说,“读”是诗词欣赏的基础。通过多读多背,学生能够获得对诗词的感性认识,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通过大声朗读,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诗词呈现的景物的画面,从而更快领略意境美。如杜甫的《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我们只要大声地朗读,在感受古诗的音韵美的同时,还原古诗在特定背景下描绘的景象,就可以初步感知诗词的意境美,从而初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诗词的前两句中,我们可以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不能寐,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查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而我们在朗读时也要读出这种孤寂冷清的意境和漂泊孤独之情。再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阅读时就要读出词人表达的对敌人的无比愤怒和仇恨,以及对还我河山、振兴宋朝充满信心的壮志豪情。语气语调要高昂激奋,气势要宏伟壮阔。

二、丰富想象体会诗词意境美

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强调诗词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至虚而实,至渺而近”。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提到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即指诗人只有通过想象达到“笼天地于形内”,然后才能“挫万物于笔端”,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诗词是灵动的、美妙的,阅读古典诗词,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去感受,去领悟捕捉意象,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去品味诗的意境美,想象和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

因此,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巧妙地点拨将有助于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而教师自身对诗词的体验感情的深广度将决定学生想象的深广度。教师发现诗句中的“言外之意”越多,意象就越有可能通过教学中的点拨传递给学生,触发学生的灵感。如果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所教授的诗词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那么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就会更美妙地浮现在学生的脑中,学生就容易进入诗词的意境。如针对王维的《山居秋瞑》的教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可设计以下问题: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哪个季节什么地方的景色,为什么说山是空的呢?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到哪些意象?置身这样的环境中,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同时也降低了想象的难度。

但必须注意的是,老师的点拨绝不是填鸭式地传授,老师只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引导者,而欣赏诗词的重任仍要学生自主去完成。

三、 把握艺术技巧欣赏意境美

很多诗人在诗词中都用到了一些艺术技巧。如《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姐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再如《琵琶行》中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拟声词“嘈嘈”、“切切”使音乐声音具体化;用 “大珠小珠落玉盘”作比喻,把琵琶弹奏出的音乐声诉诸听觉意象与视觉意象,让人更具体地感受音乐的美妙。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使读者进入一种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诗词欣赏中逐步掌握其中的艺术技巧,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深入地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四、比較欣赏领会意境美

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以及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决定他们的作品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读李白的诗,可以感受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品杜甫的诗,可以体会到“大蔽天下寒士惧欢颜”的爱国之心;读苏轼的词,宜于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读柳咏的词,宜于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意境进行比较欣赏。通过大量诗词的比较阅读来拓展学生对意境的鉴赏层面,对于培育学生的诗词素养,培养学生分析、把握诗词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王国维曾经说过“词以意境为最上”,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中,我们应该从意境入手,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地畅游在诗词展现的美丽世界和天堂里。

篇4:走近杜甫,赏析《登高》

读诗先从语言入手,抓住意象,理解内涵,联系写作背景,走进诗人内心,既要作感性的把握,又要作理性的思考。本诗前两联选景典型,摹声绘色,动静结合,寓情于景。“风急天高猿啸哀”,风,即秋风,“一天比一天凉”,再加上一“急”字,使人感到锥心刺骨,这里不仅冷在肉体,更冷在心灵。“天高”,是以人作参照物,天越高,一个人显得越渺小,天越大,一个人显得越孤单。“猿啸哀”,不禁想起“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猿声悲悲,人心戚戚。“渚清沙白鸟飞回”,清的渚,白的沙,全是冷色调,是穷山恶水,是满目萧索。“鸟”,也许是一只觅食而不能得的鸟,也许是一只回家而忘了归路的鸟,还可能是一只无意飞散的鸟。这只鸟因风大而低飞盘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可见,它是有所留恋有所悲伤的。总之,这不是一只快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是诗人触景生情的感同身受,是诗人独自漂泊的真实写照。“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飘零,万木枯槁;落叶知秋,“何日是归年”;落叶归根,游子仍在旅途。由树及人,杜甫目睹落木,想到自己日薄西山,不言功成名就,只愿寿终正寝,“客死异乡”是诗人最大的心病。“不尽长江滚滚来”,面对江水,诗人想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会忘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还有那最能表现此刻心情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果说“萧萧”凸现了枯叶飘落的无奈,那么“滚滚”传出的是江水嘶咬的声音,一个“无边”、一个“不尽”,更突出了天地之悠悠、悲愁之绵绵。如果说“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的话,那“不尽长江”应是时间的无穷,人生仅百年,江山万古长青,两相对比,怎一个“愁“字了得?

显然,诗的首联、颔联,杜甫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凄凉萧条的秋景图。景固然悲,但悲而不哀。杜甫,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博大胸襟的知识分子,看到逝去的江水,不可避免有些惆怅,但这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花开花落是客观事实,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这是杜甫的高明之处。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以上四句写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字面上虽然没有悲秋,但处处传递着悲秋的信息。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备人的感情,但作为处在动乱时代的诗人听来,却凄厉悲惨,同样,那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无不起着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更何况眼前这一片荒凉衰败之景?诗人不由自主地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因景悲,而景愈悲。

篇5: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杜甫《登高》的意境美

关键词:古典诗歌 意境 吟诵 声画结合 绘景

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最瑰丽的一朵奇葩,闪耀着经久不衰的璀璨光芒,那优美凝练的诗句,那深邃广袤的意境,都使它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其丰富的内涵,进入其如画般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将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声画结合,语言绘景,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美学家宗白华曾这样解释意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教学中固然得梳理词义,但过于理性,会解散诗歌的神韵和诗情画意,要让诗作犹如清雅的淡墨水彩画般拉开她神秘的卷轴,就得让每首诗成为一种有声有色的独到风景。如何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诗的意境美呢?在此以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吟诵出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显。”优美如画的古诗,也得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其真知。我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把握好节奏,反复的朗读,之后就听到学生的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唉,真可怜!”他们开始窃窃讨论: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作者如此悲惨的境遇呢?他们在多次朗读之后,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就能更贴切的理解作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朴素愿望了。学生之所以能在吟诵之后有如此的悲悯之情,这就是因为他们已走进文本,移情于己了,至此,他们已经理解了诗歌的内涵,甚至,诗人那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在风中颤巍巍的画面已经在他们脑海中了。

二.声画造意境

通过音乐和画面来营造氛围,渲染意境更有助于学生走进如画般的诗歌深处,声画联璧,当单独的一两幅画面不足以表现诗歌的意境时,声音的渲染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给古诗配置音乐,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画面设计,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堂上我放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那略带沙哑的悲伤曲调,再配上风中战栗的茅草屋的flash画面,然后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家沉浸在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世界里,朗读时也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和感情,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语言绘图景

语言让画面再现。苏轼在观看王维的画后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许多诗词都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词,想象画面;进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意境,以此感受如画般的诗境,如歌般的感情。要做到这样,教者仍需为学生创设情景,比如《蒹葭》这首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引导学生找准季节,切中镜头中的焦点,学生开始思考,一位同学用令人无比惊叹的一段话描绘了诗的第一节:“飒飒秋风拂过我的额发,走过苍茫的田野、河堤、道旁,迎风的芦苇开出一朵朵白绒绒的花,像我眼中一丝一缕的雾霭,犹如我心中此刻那一首首段章。地上的白露结为清霜,秋正浓。我那梦中的伊人,依然远远的在水一方,我曾跋涉努力,路途遥远而险恶,我曾逆流而上,又无数次被打翻在险滩恶浪中,我只能遥望那遥不可及的伊人,啊!我的伊人,我的理想!”我惊叹他又从诗中解读出了其他的东西,伊人——理想,对,遥不可及的理想。他把如此优美的诗歌用诗般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难道不是他为我们淡墨勾画出的中国画么?如此教学,我乐在其中,学生也受益无穷。

有声有色、魅力四射,这样的课堂使教学本身提升了一个层次,更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诗歌的爱好和兴趣,这就是我在古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氛围,让他们自己挖掘诗中意境的些微实践与探索。我为他们打开经典诗作学习的宏阔视野,使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倾听到诗人的情思,让他们的心和经典沟通,与圣贤对话,体会古诗之神韵,让优美如画的诗歌真正为学生所接受,从而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也让中华几千年诗歌文明得以流传。

上一篇:农村抗洪救灾感谢信经典下一篇:预算员工作总结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