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答辩记录

2024-07-11

华南理工答辩记录(精选6篇)

篇1:华南理工答辩记录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的基本程序

一、预答辩

论文预答辩会应公开举行,由学院组织。预答辩会内容:

(1)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前人工作情况,论文工作量,实验,主要数据和结论,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

(2)与会专家对论文发表意见和看法;

(3)导师介绍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品行和学术作风、综合意见,作出论文是否通过的决议。

学位论文如获得通过,即由导师给研究生填写“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如未获通过,研究生本人应按预答辩专家出具的意见进行修改或重做论文后,重新进行预答辩。

二、学位论文答辩 1.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1)申请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时间:硕士生不少于二十分钟,博士生不少于三十分钟)。

(2)答辩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问题,申请人答辩(时间:硕士生不少于十分钟,博士生不少于十五分钟)。

对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和申请人答辩情况,记录员要认真地在答辩审批材料的指定栏目中详细记录。

(3)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4)申请人回答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中提出的问题。

(5)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举行会议,申请人和列席人员暂时休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秘书和研究生院有关工作人员可列席会议),进行如下议程:

①答辩委员对论文水平、答辩情况、课程学习和政治思想表现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论、交换意见。②对是否通过论文答辩、是否通过毕业或建议授予学位进行无记名投票并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答辩成绩,评分项目为论文选题与综述、论文学术水平与创新性、论文综合能力表现、论文写作和答辩情况等几个方面。

③秘书统计表决结果,主席检查并公布表决结果。

④秘书起草并宣读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答辩委员讨论修改决议;答辩决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答辩委员同意才可通过。

(6)复会,申请人和列席人员回到会场,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宣布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2.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内容(1)对论文的学术评语;

按各评分项目(论文选题与综述、论文学术水平与创新性、论文综合能力表现、论文写作和答辩情况),分别对论文写出评语,特别要对论文反映出作者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深广性,以及论文成果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位论文评阅结果中存在重大异议(重大修改或不同意答辩)的学位申请人,在答辩过程中须对评阅意见中提出的问题或质疑作出明确的回复。

(2)论文答辩成绩(博士论文评阅结果含2份及以上异议(重大修改或不同意答辩)的申请人,答辩成绩原则上不能评为“优秀”,硕士论文评阅结果含1份及以上异议(重大修改或不同意答辩)的申请人,答辩成绩原则上不能评为“优秀”);

(3)是否达到毕业和授予学位的水平,是否准予毕业和建议授予何种学位;(4)如论文未获通过,决议中还应包括是否同意在一年内修改论文,三个月后至一年内重新组织论文答辩的决定;

(5)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如有过半数的答辩委员认为该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水平,而申请人又未获硕士学位者,可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3.论文答辩的组织与接待工作

论文答辩的组织与接待工作,由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生所在单位具体负责,申请人本人不能参与答辩的组织和接待。

篇2:华南理工答辩记录

各色各样的ppt、活力四射的视频、变幻多端的flash,以及学子们精彩的风采展示......你没有看错,这是一年一度“五四红旗团支部”创建验收答辩现场。4月21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度“五四红旗团支部”答辩会在五山校区31号楼五个会场同时举行,校团委、各学院团委书记和学生团干部代表参加会议并担任评委。

一年来,全校各学院的40个活动创建单位在各学院团委的指导下,遵循“立足自身,重在建设,加大力度,务求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先进+特色”这一标准,开展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并结合支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答辩会上,40个团支部通过ppt、视频、flash等多种形式,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支部活动和支部特色等方面向评委们展示了一年来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情况,并接受了评委的提问。创建支部的团干部们还抓住机会,与在场的评委老师就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篇3:华南理工答辩记录

一、秉持现代主义的建筑教育基本方向

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创始于20世纪早期,与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兴起恰好同步。奠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教师大都留学海外,深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早在勷勤大学时期,留学法国归来的林克明教授在教学中就坚持宣扬现代建筑理念(图1)。1933年7月,林克明教授在广东省立工专校刊上发表了论文《什么是摩登建筑》,详细论述了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并且在其主持的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等项目实践中建成了经典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作品(图2)。1935年3月,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就建系三年来的教学成果举行展览会,刊发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图案设计展览会特刊》,以林克明教授为代表的师生在特刊中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做了全方位的探讨。此后,勷勤大学的学生郑祖良、黎抡杰等人还于1936年创办了《新建筑》杂志,大力宣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1)。因此,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之一。

2. 几代建筑学人的坚持

1938年,胡德元教授率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整体并入中山大学。40年代中后期,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等教授加盟中山大学建筑系,成为该系建筑创作、科研与教学的核心力量。陈伯齐教授、胡德元教授和龙庆忠教授都曾在深受德国建筑教育影响的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学习,陈伯齐教授和夏昌世教授又都曾经留学德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通的建筑理念使他们在中山大学的建筑教学活动中较好地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教育传统。

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建筑学系归入华南工学院。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建筑系的教师们在教学的同时积极投身建筑创作,留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51年落成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由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杜汝检、谭天宋、黄适等华南工学院教师共同设计,鲜明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建筑群体的突出特点,可以看作是华南工学院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一次集中表现2)。教师们的创作导向自然地影响到了学生,使这一时期的建筑教育依然带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点。

60、70年代受政治环境影响,全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发展都陷入停顿。但是由于广州的特殊条件,一直支持和欣赏夏昌世先生的林西副市长在他所负责的一系列重要工程中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指导思想,领导莫伯治、佘畯南等建筑师一道打造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又一批精品3)。友谊剧院、黄婆洞度假村、东方宾馆、中山纪念堂贵宾休息室、白云山庄、矿泉别墅等作品在当时以学习苏联为导向的建筑潮流中坚持了现代主义的创作道路,并且同岭南传统的庭院设计相结合,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在这些作品的创作队伍中,除了佘畯南、莫伯治两位大师之外,还有陈伟廉、林兆璋、蔡德道等一大批华工建筑毕业生的身影4)。这一时期岭南建筑创作的成就,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华南工学院现代建筑教育理念的一种延续性的表现。

文革之后,华工的建筑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回到华工任教,佘畯南、莫伯治两位建筑大师也被聘为华工的兼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再次成为岭南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中心。这一时期,尽管国外“后现代”等丰富多样的建筑理论被引进,社会上也曾兴起“欧陆风”等各种风潮,但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却一直坚持现代主义的基本方向。这一时期华南理工大学很多教师的代表性作品如深圳科学馆、虎门鸦片战争海战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星海音乐厅、乐山大佛博物馆、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都体现了在现代主义基本方向上的不断探索。

3. 核心价值观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的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现代主义”一直是其教学思想的主流。这一思想的本质并不是方盒子的外在形式,而是理性主义的价值观。林克明教授在1933年发表的论文《什么是摩登建筑》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现代摩登建筑,首要注意者,就是如何达到最高的实用”5)。关注建筑功能和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上的可行性超过关注建筑形式的标志性,这种价值观与国家经济现实的契合才是“岭南建筑”能够领一时风骚的本质原因。

回顾当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政治压力下,建筑师走现代主义道路,会被批判是“照搬资本主义的东西”;走中国传统建筑的道路,又会被批判是“复古主义,铺张浪费”,呈现出一种左右碰壁,无所适从的状态。杨廷宝先生当时曾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论文感慨“今后的具体设计工作到底怎么办?”6)在这种压力和困惑中,岭南建筑先驱们将技术理性同岭南地区的具体条件相结合,摸索出了一条既不复古也不崇洋、重功能重经济重技术的研究和创作道路。岭南建筑师群体虽然屡遭批判,但是每当有工程建设的需要时,这些既非照搬国外风格又非复古铺张浪费的建筑师就又会被启用。可以说,华工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道路在当时虽非主流,但是却是与当时“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设方针相一致的,一大批代表性的作品也正是因此才能在当时极端严苛的政治环境下得以产生。

从夏昌世先生和陈伯齐先生发表在建筑学报上的几篇论文来看,他们绝少论述建筑立面效果,而是大量的从经济、技术、功能的角度来谈问题。夏先生介绍鼎湖山疗养院的论文除了背景资料的介绍外用字很少,但也以相当的篇幅来论述造价的控制;论述中山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文章虽然字数较多,但重点谈的是医院的功能要求,创新的结构与构造形式和造价控制,根本不谈立面效果。陈伯齐先生的论文《关于建筑艺术的一些意见》(建筑学报1959年第8期)更是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这种研究的取向影响了一批批毕业的华工学子,也影响了他们周围的领导干部和追随者,最后形成了岭南建筑的一种特质。

二、突出建筑与特定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建筑教育理念

陈伯齐教授是我国在建筑教育上地方特色最早的提倡者。在建国初期他就深感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建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明确提出华工的建筑教育要以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办学宗旨7)。在他和夏昌世教授的倡导下,关注特定的地域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成为华工建筑教育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

1. 注重与特定的气候环境相结合

虽然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都曾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地德国留学,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德国现代建筑的形式简单照搬到岭南。陈伯齐教授结合广东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明确的具有原创性的地区建筑学理论,在1958年创建了亚热带建筑研究所,重点研究南方地区住宅建筑的隔热通风问题。夏昌世教授也与之相呼应,在肇庆鼎湖山教工疗养院、华南工学院图书馆、中山医科大学校园建筑群等项目的设计实践中持续进行针对岭南地区建筑的通风、隔热、遮阳等问题的探索(图3、4)。夏先生发表于《建筑学报》1958年第10期的论文《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陈伯齐教授发表于《建筑学报》1963年第8期的论文《南方城市住宅平面组合、层数与群组布局问题——从适应气候角度探讨》都论述了这种探索的方向。这种建筑观念深深影响了华工的建筑学子,直到今天,华工的代表性作品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依然强调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环境的有机结合。

2. 注重与特定的地形地貌环境相结合

提倡密切关注场地环境,注意同地形地貌相结合也是华工建筑教育的传统之一。夏昌世教授50年代设计的鼎湖山教工疗养院就是因山就势结合地形的一个成功作品,在当年的建筑系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图5)。此外,佘畯南大师主持设计的黄婆洞度假村、莫伯治大师主持设计的白云山庄、双溪别墅也都是巧妙结合山地地形的佳作(图6)。改革开放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的建筑作品中,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山地校园都遵循了结合山地地形控制校园布局的设计理念;南越王墓博物馆、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乐山大佛博物馆等单体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同山地地形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从这一系列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出,结合特定地形地貌的建筑理念在几代建筑学人的传承之中不断被继承和发展。进入21世纪,鲍戈平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与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的合作,提倡学生长时间驻留在基地之中感受基地环境,形成设计构思。注重与特定的地形地貌环境相结合的理念在建筑教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3. 注重与特定的文化环境相结合

对于岭南建筑发展方向思考的逐渐深入使华工的教师们开始关注特定的地域文化。1953年,夏昌世和陈伯齐、龙庆忠、杜汝俭、陆元鼎等教师开始关注岭南民居建筑,共同成立了民居研究所。60年代开始,夏昌世教授的研究重心又转向园林,曾同莫伯治和研究生何镜堂一起考察岭南园林,发表了《漫谈岭南庭院》(《建筑学报》1963年第3期)和《粤中庭院水石及其构图》(《园艺学报》1964.3卷2期)等论文,并完成了专著《园林述要》的书稿。夏昌世先生虽然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没有机会将这部分研究成果转化为设计实践,但是他的合作者莫伯治在其后的工作中将这一思路延续了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设计了一大批富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作品。80年代华工的代表性作品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更是在地域文化的表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进入21世纪,在华工完成的校园规划作品如江南大学蠡湖校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都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图7)。而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更是在特殊要求之下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抽象表达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综上所述,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不仅仅选择了现代建筑的道路,而且还强调与建筑所在地区具体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以及文化传统相结合,以地域的特点丰富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内涵。

三、强调建筑教育与建筑科研及设计实践的平衡互动

1. 务实灵活,重视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培养的学生素来以动手能力强而知名,这与其建筑教育重视实践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早在勷勤大学时期,系里的很多教授都通过开设建筑师事务所来参加设计实践,并以实践的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林克明教授在教学的同时完成了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合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大门、大德戏院、广州教育会堂、勷勤大学校园建筑、石牌中山大学校园建筑等一系列广州市重要项目的设计。20世纪50~60年代,建筑系教师们也成立了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创作实践十分丰富。夏昌世教授先后主持设计了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华南工学院校园建筑、中山医学院校园建筑、鼎湖山教工疗养所、广州华侨医院、南海大会堂、广西医学院门诊部等项目。其他建筑系的教授如陈伯齐、谭天宋、黄适等也都有可观的实践项目。华南工学院1951级毕业生袁培煌在回忆文章中提到,这些教师们的创作实践对当时在建筑系学习的学生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8)。文革之后,华工的建筑学人又趁岭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机完成了大量的设计作品。其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众多大型工程和200多个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更是引起了建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设计实践赋予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以下突出的特色:

(1)务实性

陈伯齐教授在主持华工建筑教育时“十分强调学习建筑必须弄清楚建筑物各部分构造,扭转学生只重视方案与渲染图的倾向”,在设计图中总要求学生画出外墙剖面大样,以加深学生对于建筑构造的理解9)。此外,陈伯齐先生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在高年级开设建筑经济、特种结构和形式等结合实践需要的课程。夏昌世教授也极为重视建筑教育中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设计动手能力并且以自身高超的建筑素养率先垂范。中山大学1948届毕业生蔡德道先生回忆说“做设计自始至终必须了解建筑物的构造。这是夏昌世先生所教导的”10);华南工学院1962届毕业生林兆璋回忆说:“协调结构和设备的矛盾是建筑师的责任……这就是我从夏先生那里学到的”11)。今天看来,重视建筑结构与构造不仅仅是建筑实践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建筑学术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的建筑教育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灵活性

由于建筑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建筑师出于承接业务的考虑不得不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对于建筑教育而言可以称得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使得建筑师的业务应变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这部分能力也成为了建筑教育的内容之一。例如夏昌世教授在为解决中山医学院教学楼设计中砖石承重结构与空间灵活分隔需要而与陆能源工程师共同创造出的“龙骨式”结构布置方案,令许多当时的建筑学生至今印象深刻。另一方面,设计实践上的灵活多变处理不好也会削弱建筑理念以及建筑教育的纯粹性。例如林克明教授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同时却又在实践中设计广州市府合署、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校园建筑等中国传统样式的建筑项目,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者本身对核心价值观的坚持和探求。大量实践占用过多精力也会影响到深入的理论思考,其双刃剑效应在今天尤为值得华工的建筑学人注意。

2. 积极科研,关注技术

华工的建筑教育起始于建筑工程教育,同时又受到德日建筑教育体系的很大影响,素来有重视科研、关注技术的传统。根据同济大学钱峰博士所做对1936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的建筑课程与1933年国立中央大学建筑课程的比较研究,勷勤大学技术课的比重明显偏高,内容也更为丰富,中央大学则在建筑历史和美术教育上着力更重。中山大学1948届毕业生金振声的所修课程之中,不仅包含物理课,还包括物理实验课12)。50年代,建筑设计出身的陈伯齐教授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在华工校园附近的茶山顶上建立实验房,测定不同时间和材料的热工指标,后来还将测试对象扩展到教工住宅。全系的教师都参与了24小时的观测7)(图8)。陈伯齐教授还曾经指导研究生通过染色水流流经建筑平面模型留下的痕迹研究住宅的通风效果。在他的主持和倡导之下,华南工学院的建筑热工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978年曾获中国科学大会奖。夏昌世教授也曾组织针对自己设计建成建筑的热工观测,并根据实测的结果调整完善建筑外遮阳的具体构造设计。在这些前辈的带领下,华工形成了建筑科研与建筑教育、建筑创作良性互动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之后,华工的亚热带建筑研究得到继续发展,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亚热带地域建筑学科架构。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阶段,成为国内建筑学科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于2010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十五”以来,学院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2010年华工教师还获得了中国工程届的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与华工的设计实践已经开始互动发展,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西塔等项目中,大量的科研成果得到运用,使工程实践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结语

光阴荏苒,新的时代需要使我们在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中都不可能照搬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兄弟建筑院校的不断发展也使华工的建筑教育面临不进则退的压力。世纪之交,已有学者提出了“岭南建筑向何处去”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价值观,坚持对建筑地域特色的关注,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的平衡发展和良性互动,对于今后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科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华工的建筑教育能够在未来再创辉煌。

注释

11)5)彭长歆,杨晓川.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与岭南早期现代主义的传播和研究.新建筑.2002-5.

22)石安海主编.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49-1990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33)莫伯治.白云珠海寄深情——忆广州市副市长林西同志.南方建筑.2000(3).

44)肖毅强,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与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南方建筑.2008(1).

56)杨廷宝.解放后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56(9).

67)练伟杰,刘业.永远的精神,永远的财富.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78)9)袁培煌.怀念陈伯齐、夏昌世、谭天宋、龙庆忠四位恩师.新建筑.2002(5).

810)蔡德道口述施亮整理蔡德道先生访谈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65995.

911)肖毅强,施亮.夏昌世的创作思想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影响.时代建筑.2007(5).

篇4:华南理工:大学本该这样

在华工五山校区北区,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原国立中山大学邹鲁校长在民国23年手书的孙中山先生赠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后人称之为“校训石”。2006年华工开始启用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和中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一样追求自强不息与培育栋梁。

华南理工大学的理工特色十分明显,建筑学院、电信学院、材料科学工程学院与电力学院等学院出类拔萃,一大批中国电子电器界的重量级企业家从这里走出,如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李东升、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朱江洪,校友资源十分丰富。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方案在这里诞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等设计方案也孕育于此,低调和严谨务实是华工最吸引学子的特质。

在华工内部流传着该校男女比例是7:1这一说法,虽说近些年来女生比例有所提高,但是该校的男生数量依旧惊人,故有“五山禅寺”这一戏称。好在不管是大学城校区还是五山校区,华工都在大学集群之中,与其他学校如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的沟通交流也不少。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南校区),校园设施偏于现代化,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住宿方面上床下桌,四人间独立卫浴,且有中央空调。华工大学城校区离市区较远,但是大学城内有自成一体的生活娱乐区,广州大学生活区与中山大学东校区对面的GOGO新天地、贝岗都是大学城学子吃喝玩乐的聚居地,物美价廉,符合学生们的需求。

五山校区的住宿条件则五花八门,有上床下桌四人间所谓的“大学城标配住宿”,也有上下铺,有些宿舍是独立卫浴,有些宿舍需要去有隔间的公共卫浴。五山校区的宿舍并未安装空调,夏天便有些难熬。空调开放的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楼,是华工学子夏天自习的好去处。五山校区距离天河区繁华地带十分近,岗顶与体育西路各种大型购物娱乐餐饮中心如摩登百货,正佳广场一切应有尽有,俗话说“食在广州”,甜品、炖汤、各类菜式总有一款适合你。至于饭堂的伙食不可一概而论,有人觉得好吃有人觉得寒碜。

五山校区有一个电影院,在周六晚上花十块钱左右就能看最新大片,附近也有多家影城影院。校园里高尔夫球场、游泳馆、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一应俱全。两个校区门口就是地铁和公交,交通比较便利,南北校区之间也有校车直达。“寻找新声代”校园歌手大赛,“爱上女主播”主持人大赛以及“酷男大赛”是华工比较热闹大型的校园活动。

大一新生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名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移动应用,里面有电子地图、常用电话、学校介绍、学校新闻、电子邮件等诸多功能,可以为新生们提供各种便利。新生们也可以关注师兄师姐给予的各种校园攻略与便利信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体会大学的风景。

篇5:华南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2006工作报告

陈 炜

各位代表、同学们:

大家好!

在学校迎评促建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之际,在全校师生以积极拼搏、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评估的大好形势下,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十八届学生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全体同仁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学生联合会工作的校领导、老师和广大的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代表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主席团,向大会做2006工作报告,提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一年的工作回顾

对于多元化的大学校园,校学联在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秉承学联的优良传统,一年来,我们在贯彻团委“打造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团学组织”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根据学联工作的发展规划,结合“青年为本、以德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主题”的理念积极开展工作。

1、引导理论学习,提高广大同学政治思想素质

我们始终以“学联带头组织,学生干部树立榜样,学生自身意识觉醒”的理念引导广大同学,广泛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与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小康社会研究会一起举行座谈会、知识竞赛、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组织同学更好的理解中央精神,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弘扬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校园精神和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契机,培养同学的爱校荣校情怀,开展“校园精神大家谈”专题演讲比赛,汲取同学思想中的闪光点;组织学联学生干部学习钱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体会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

共青团华东理工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去年12月胜利召开,校学联协助团委组织参加了这场共青团的盛会。在充分了解五年共青团工作光辉历程的同时,大会给了我们提供了理论学习的好机会,“高举团旗,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将会指导学联今后的工作顺利开展。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了,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应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学联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我们的学生干部在此基础上,结合钱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在各部门扎实展开学习讨论,将思想学习寄于活动当中,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同学们的政治意识。

2、优化自身职能,不断完善巩固学联组织建设

(1)调整组织结构,加强自身建设

我们积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指导思想,以结构建设,制度建设,内部人文建设为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优化组织职能的工作,完善学联的各项工作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开展调研工作。

通过实行学生干部考评制度和部长竞争上岗制度,增强学生干部的紧迫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实战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加努力的工作。通过开展培训工作,对学生组织的各个部门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骨干明确学联整体工作的目标和思想,贯彻精细管理、流程规划的理念,同时也从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培养同学的领袖气质和管理才能,切实使学联内部的改革和调整顺利开展,使各项职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将“学联旨在培养”的工作理念落实到实处。

各项活动是学联开展工作的阵地与平台,在团委老师的指导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将集约高效和精细管理的理念贯穿到各项活动中,实行各项活动策划完整、流程清晰、预算明了的申请方法,过程监控、实时反馈、合理沟通的实施方案,不断思考、总结得失、落实成文的温故理念。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我们强化了在电子资料上的建设和完善。在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我们将学联各个中心的资料流程成文化,并统一归档,把学联的工作系统化、明确化,为刚开展工作的同学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创新改革提供发挥的空间。此外,我们还认真记录了每周例会的内容和决议,并下发给与会人员,保证信息的对称,也为工作提供了参考备份。为了进一步把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得到同学对学联各项活动的反馈意见,我们以原有的调研部为基础,成立学联调研中心,作为学联的智囊团。

(2)确保校区联动,建设06级学生队伍

华理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奉贤校区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一片崭新宽阔的舞台。对我们学生组织而言,徐汇-金山-奉贤三个校区工作的开展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面试、演讲、投票重重考验,选拔并组建了2006级学生组织,在一年的工作中,他们作为学联学代主席主任团的助理开展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在奉贤校区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此外,我们也加强了徐汇-金山校区间的沟通与交流,06级新生卡拉OK大赛在金山校区成功举行,不仅实现了校区联动,也相互学习、沟通、借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强化宣传展示,树立学联形象

对自身的良好宣传,对工作的深化开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的同时,不断的拓展其他的资源,力求使宣传全面化、立体化、特色化、新颖化、多样化,并努力做到准确、实时、权威。对于团委画廊、宣传橱窗、海报横幅这些传统的宣传方式,我们进行挖掘扩展,深化宣传内容,创新表现途径,给同学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针对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广泛使用的情况,我们通过团委网站的建立、华理BBS梅陇客栈的完善,进一步强化网络作为及时便捷的交流方式的作用,也拓展了团

委和学联的工作空间。学联信息传媒中心负责对校园论坛梅陇客站BBS的管理,为我们的宣传开拓了更为直接有效的阵地。我们在BBS上设立了学联的板块,同学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及时的了解学联的工作情况及各类评奖评优事宜,也可以针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这使得我们的活动更具亲和力,也增加了学联工作的透明度。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让同学更加便捷的了解学生组织的活动,也让我们从大家的意见中找到了不少可以完善借鉴的地方。此外,我们也在团委门户网站上对学联进行了介绍,更加充分的将一个生机盎然的学生组织展现给大家。

3、围绕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基本空间,以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生群体文化,是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同学们的生活,达到服务同学的目的,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坚持育人成才为主题,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使学生联合会工作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形成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普及科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以“汇聚新思考:启迪心智,引领实践”为主题,以“汇聚多方新的思考和实践,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怀疑批判、客观评价、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培育学生敏锐感触社会热点和自然发展趋势的人文精神,有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实践”为指导的思想学术节,将创新活动、实践探索的意识贯穿于校园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我们根据团委工作中“学风建设重引导、专业知识促深化、学术研究搭平台”的指导思想,开展以挑战杯和创业大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同时结合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实验,打造华理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品牌活动。

学联以“前沿讲坛”、“与杰出青年面对面”、“工业项目大赛”、“思想学术论文报告会”、“书蕴飘香读书系列活动”等品牌栏目为主体框架,邀请校内外名家学者、杰出校友走入校园,开设大学生成才的相关讲座。香港旭日集团副总裁杨勋先生、博客网创始人兼CEO方兴东先生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经验,为校园文化活动着实增色不少。同时我们将“挑战杯”和创业大赛做实做细,使得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有更为广阔的参与面。以“挑战杯”为契机,我们在校内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展示,以讲座、座谈、报告会、海报、橱窗等形式营造创新氛围,使科创活动深入人心,以此促进校内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

(2)依托品牌活动,提升校园人文气息

2005年,团委引进了京剧、昆剧、黄梅戏、芭蕾舞等各类高雅艺术,并且通过指导大学生京剧票友会、大学生话剧协会、艺术团军乐队、舞蹈团等学生团体组织高雅艺术活动,促进我校大学生高雅艺术实践,培育高雅艺术品味。学联以此为契机扩展工作,配合“四团一会”组织专场演唱会和文艺演出,促进广大同学了解高雅艺术,培养高雅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华理制造”歌手大赛、健美操大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华理特色的金牌活动,不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主题、形式、宣传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新生展示季中包括新生卡拉OK大赛、新生拔河比赛、新生篮球比赛、新生辩论赛、新生书画大赛、新生班服秀以及新生文艺汇演在内的诸多活动,为新同学尽快适应校园环境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更综合的角度体现了“人文教育”的本质。在个性创造的舞台,在文化扬帆的海洋,在天籁倾听的现场,全体学生在文化艺术节的鼓舞下传播新文化,扩展新视野,拓宽新平台,掀起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潮,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打造出了我校的文化品牌。

(3)拓展实践空间,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社会实践一直以来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平台,以“生存模拟实践”为代表,我们广泛拓展大学生实践阵地。大家熟知的“生存模拟实践大赛”,已经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今年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扩充了活动的内涵,将服务、回馈社会融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志愿服务活动在新组建的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协调下,有序高效的开展。涉及社区的雷锋服务、环保志愿服务、参与交通协管、校园文明示范、倡导无偿献血、宣传中华骨髓库、特奥会志愿服务、上海南站志愿服务、F1志愿者等活动中,都活跃着华理志愿者的身影。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我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迎接挑战,用贡献体现作为,用服务彰显作为。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敬老助残、医疗卫生、义务家教等志愿服务,也积极投身于各大赛事活动的志愿者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完善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将华理学子“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展现给社会各界,得到了广大好评。

4、加强交流合作,努力为学联多方位拓展空间

(1)注重与兄弟高校的交流合作

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今年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我校学联作为代表参与其中,不仅对过去五年市学联的工作有了详尽的了解,也对未来的工作有了系统的认识,对我校学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我们十分注重与上海市各大高校及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长期以来一直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各大兄弟学校保持联系与合作,同时协助市学联搞好全市性的学生活动。校学联参加了教育部主办、交大承办的“杰出青年论坛”,与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在内的各地高校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相互借鉴学习,为今后开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社会上拓展资源,寻求合作伙伴。我们与企业合作,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欧莱雅工业大赛、华人领袖青年论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而且在活动组织中我们从企业身上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化。

(2)加强与各个学院的交流合作

根据团委的工作思想,结合2006年学生组织的改革优化,我们和院级学生会相互合作,拓展了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形式,将原有的学联组织主办转变为学联和院级学生会合办,我们统抓活动的主题思想及相应进程,而院级学生会将过程做细做实,也迸发了许多新想法、新思路,为活动增色添彩。我们也在策划中相互交流借鉴,积累不少宝贵的经验。我们通过主席联谊会,促成了各个学院学生会之间的合作,体育节上与化工学院、生工学院、材料学院、体育系等各学院的相互配合,使大家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同把活动办的有声有色。

二、今后工作的思考

加强学联的自身建设,是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懈怠不前,要时刻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用与时俱进和发展的眼光解决遇到的问题。

1、以结构为整体、以活动为纽带、以沟通为载体,着实强化三校区联动

现在华理的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当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时,我们的学生组织将形成徐汇-金山-奉贤三校区相对自主又相辅相成的局面。尽管我们成立了06级学生组织,为奉贤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如何加强沟通,使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组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展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希望今后的工作能以学生组织为工作整体,以校园活动为联结纽带,以沟

通交流为合作载体,切实实现校区联动,在新的平台上有序稳步的开展工作。2、倡导理性思维、提升人文素养、实现文理交融,为本科评估贡献力量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术氛围是决定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准。华东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理工科方面有着非常浓厚的学术氛围,但与人文素养环境的发展还不平衡,人文气息并不十分浓厚。我们可以利用与兄弟学校的关系网络,多引进一些商管和人文类的讲座,从而激发同学思考,促进交叉性学科交流,在倡导理性思维的同时,逐步提升人文素养,实现文理交融,为学校全面迎接2007年5月份的本科教学评估做出我们的贡献。

3、完善管理平台、拓展信息建设、强化培训机制,科学规范志愿者工作

广大志愿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建设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华理学子必将成为活跃其中的广大志愿者中的一分子。各大国际性活动需要我们在志愿者工作方面有更为科学的管理。因此,志愿者工作需要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管理,并定期进行培训和练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我校志愿者的素质和应变能力,在工作结束时还及时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评估,颁发志愿者证书,使志愿者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有欢笑也有泪水。当成功降临,我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当困难袭来,我们相互支持,迎面而上。无论何时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组织是充满活力,永远向前的——因为我们是华理的校园先锋!

在新的世纪里,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希望即将重组的第二十八届学联同仁勤奋求实、励志明德,为建设和谐的华理校园而努力奋斗!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向一直以来对我们给予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的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以及热情支持我们的全体同学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我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体学生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篇6:华南理工考研经验总结

其实早在复试知道自己考上华工电信学院时,就打算写一点关于考研的经验总结,可一直忙着就耽搁了,实在很过意过去,现在就写一点点吧,算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也给正在为自己

梦想努力的师弟师妹们一点点参考。

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痛并幸福着的过程。因为家人一直希望我读研,加上我自己也想读研,毕竟我以后的梦想还是需要这个研究生文凭的。还因为,读研,对我的爱情很重要很重要,是我为我们的未来争取的一个可行方案。也因此我强烈的要考到广州,再权衡了北邮、西电、华工后,我还是执着地选择了她。在这里,我很想对师弟师妹说,选择学校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你必须将自身的实力和学校报考的难度等等综合考虑。比如华工,华工的通信在全国是比较好的,加上华工所处的地理位置,重点大学超高的保送率,于是电信学院考上的难度是可想而知。之前我一直以为华工不难考,可真正经历后,才明白她的难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和准备。09我们电信这届,保送了105个人,最后考上录取的只有65个,外校的初试成绩几乎350以上才有机会。虽然今年由于专业硕士和工学硕士一起复试,复试线下调到324,但真正考上工学硕士的,外校几乎全部350以上,这还必须保证你复试水平良好。本校的学生稍微是照顾了一点,但分数也依然很高。外校的同学不要因为所谓的照顾而愤愤不平,毕竟这对你的准备没有任何的帮助,你只有加倍努力,接受现实并挑战现实。好在华工

本校读研的很少,加上华工的复试还是比较公平和公正的,大家机会均等。

如果你在权衡自己实力和华工考上的难度后,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华工,那么选择并坚持吧,华工值得你为之付出和挑战,而且是很值得的。剩下的我只是想告诉你只要认真准备就好,不要想考不上怎么办,因为事实上,只要你一直认真准备,你考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要为了那点考不上的可能性给自己施加压力。每个人对待压力的态度不一样,你说不定很乐观很自信呢,如果那样的话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好的状态可以发挥好的效率,最后必然是

好的结果。

希望你一直在开心的复习,想想其实大家都一样努力,谁坚持到最后,谁就会胜利!数学,是最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科目。你需要大量的做题总结。因为我数学一直不大好,只考了100多分,实在没什么发言权,但我觉得李永乐的辅导资料很好。你把李永乐的《复习指南》、《线性代数》、《真题》、《400题》,做好做会,反复的领悟好,其实已经足够了,记住你必须弄懂里面的每一道题,做到拿到题目真正的做对,拿分,而不是所谓的眼高手低,觉得会做,可真正做时却没做对。可惜我的时间安排不好,后面的时间很紧迫,数学还是留有了些遗憾。另外,我觉得数学有经济条件还是报个班或者去网上下载些视频看

看,老师的讲课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关键还在自己的熟能生巧。英语呢,单词还是看过一两遍。作文还是应该做点准备工作的,每天早上读一些范文,背一些常用的句式到时候是很有用的,每个星期还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考试的状态写一篇,只有这样坚持下来,考试时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两篇作文,否则时间会很紧张。考试时候不会用英语表达出来的感觉是很痛苦的,呵呵。阅读的话,模拟题不要做太多,我记得我当时买了不少书,都没来得及做,唯一的后果就是给自己增加了心里负担。阅读的最好教材其实真的就是真题,多买几套真题(建议所以的书都买盗版的),一遍一遍的做。真题里面的单词不能有一个不认识的,句式不能有一个不掌握的。历年真题其实就是最好的考研教科书。翻译的话,跟阅读很像,但是记得动笔写出来,心里出来跟写出来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动笔哟,写出完整的句子是需要花功夫的。多做几遍真题,最后能跟出题老师的思路一致,能做到阅读下去时,能有感觉这一句肯定是出题点,这样你就跟出题老师的思路一致,答对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当时我做真题的第一遍时,错误率很高,可我还是努力坚持着去理解老师的出题思路,慢慢就发觉其实也就这么个套路。哦,真题我觉得张剑的那本黄皮书就

很好很好,按照他的出题思路研究真题,往往能提高很大。

政治的话,马哲跟政经是要听听课的,里面有需要理解的东西,邓论,毛概,时政没什么难度,政治要记忆的很多,只有重复再重复,重复的方法就是做题,我当时用的是任汝芬的系列一、二、三、四,我觉得里面的选择题可以做两遍,做题是强化记忆的好办法。大题就挑几个做做就可以了,认真看看真题的大题思路,注意总结一下,认真地按照任汝芬的系列一、二、三、四做下来就足够了。还有启航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是一定要买的,里面的东西可要注意哟,很多东西做大题的时候用的上的。另外任汝芬的最后三套题是应该认真做的,我当年考试的时候有一个大题是原题。

专业《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的书。很多学校本科都不是用这本教材,需要好好认真研读,将后面的40题认真做对做全,基本上考试卷子的基本分都是从每章后面的40题出来的,大家研究08年以前的卷子就可以知道。但要拿到高分你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后面的大题。大家研究08、09年的卷子就发现,08、09是出题的一个转折点,题型更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更有创新知识运用,但仍然是来自于课本后面的大题,所以,专业高分的秘诀就是做好课本后面的每一道题。如果可能,还是想办法弄到往年的真题和期末考试的卷子,这是专业课最好的辅导资料。

认真地复习,不要让自己遗憾,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你不要担心啊,你的身边高手其实并不多,心态调整好了,快乐充实的度过这段时间,不急躁不害怕,没有什么可怕的,该努力的努力了,结果怎样都不后悔,考研的路上,每个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找到一个可以支撑你考研的目标和动力,这样她可以帮助你在压力和枯燥的复习生活中永远有动力,可以支持你走得更远。复习的过程或许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调整的过程,这时候自信很重要,而来自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产生的巨大作用更是无可估量的。在这里,我特别特别想感谢我的男朋友,考研那段黑暗日子里是他包容了我的任性,那段日子,每天晚上11点后的电话和短信是我一天复习后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是他的鼓励、支持和爱情支撑我默默努力走了那么远那么远。我也想感谢我一同考研的好友,也感谢我的其他朋

友和家人。

最好,我想深深祝福每一个正走在考研路上为梦想努力的大家。

(PS:由于时间关系,复试的问题以后再写吧)

上一篇:年度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下一篇:医务室药品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