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2024-07-11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共11篇)

篇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医院处方点评奖惩制度

为了加强我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及我院《处方点评制度》要求,特制定本奖惩制度。

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每月按照《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点评结果在HIS上公示7天。对点评结果有异议的当事人或当事科室可在公示期内申请复议。公示结束后,报院领导审批,交财务科按照本奖惩制度予以奖惩。

一、奖励措施

1、对于全年抽取处方10次以上,总数在20张以上,且无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奖励200元,并在院内通报表扬。

2、全年考评处方合格率达100%的科室,科(病区)主任奖励200元。

二、处罚措施

1、对一个考核周期内(当月)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生且无正当理由的,对该医生提出批评教育,科室督促其培训学习。超过5次出现不规范、不合理和超常处方的,每张不规范处方、不合理处方扣罚10元;每张超常处方扣罚20元。

2、半年内出现不规范处方、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10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以及年终评先评优资格。造成医疗纠纷和经济损失的,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

3、在每月进行的处方点评中,处方合格率在95%以下的科室评为“处方不及格”科室,全年累计3次以上考评为“处方不及格”的科室,科室(病区)主任扣罚100元。

4、药师(药士)应严格遵守调配、审核处方规章制度,无调配或审核签名的每张处方扣10元;出现发错药物引起纠纷的,每次扣罚当事人(含调配人、核对人)50元;因医疗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理.三、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医务处负责对本制度进行解释。未尽事宜由院办公会讨论决定。

医务处 2014年6月30日

篇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处方点评标准及奖惩细则

为规范临床用药使用管理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医院处方评价制度,确保处方规范的可持续监管。

医院医务科,药剂科共同进行监管。监管部门定期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进行评价。将处方点评细则列入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不合格处方进行通报并处罚。处罚以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两个标准。

一、一般缺陷处方,每张扣个人10元,主任20元

1.处方开具应当日有效,特殊情况需延期有效,需处方医师注明有效期。有效期不得超过3天。

2.处方字迹统一深蓝的笔迹,字迹应当清晰,不能出现潦草,涂改,有修改处需签字及修改日期。同张处方不得出现两种笔迹,或不同颜色的笔迹。

3.处方信息填写栏。信息填写不完整,缺项漏填。4.不得使用药品的商品名的开具处方。

5.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口服药与注射药品同一处方书写,西药与中成药不可同一处方,均属不规范处方

6.外用药不得同口服药,静脉用药同一张处方,需单独开具。7.药品用法用量不准确与常用剂量比较,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给药时间不合理。

8.开具处方的空白处,下画斜线,以示处方开具完毕。

二、严重缺陷及不合格处方每张处方个人处罚50元,主任100元 1.未经卫生部考核许可通过的医疗工作者不得从事开具处方工作。2.未在本医疗机构进行注册和名样登记的医务工作者不得从事开具处方工作。

3.按药典要求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的处方。

4.药品的适应症与临床病情诊断明显不符合的处方

5.存在有害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6.抗菌素没有严格按抗菌素合理使用条例的,使用超量,或没有临 床依据的滥用抗菌素的处方。

7麻醉药品有书写错误,或为虚假病情开具处方。

8.西药口服药与中药方剂同一处方的,为不合格处方。

以上条例望各科室严格执行,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同时监督管理。有不规范情况可以现场解决并进行处罚。

医务科

药械科

篇3: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 但对技术规范未作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加强包括药品应用在内的质量管理, 提高医疗安全。这次卫生部依据两部法律、一部法规、一个办法, 为促进医疗机构质量安全, 从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给予新的说法与规范。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进行解读。

1为更好地实行合理用药, 首先应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和管理部门, 纳入经常性工作、考核与监督、完善人员组成比例。本管理规范第二章规定有四条相当客观, 点评者任职资质和具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及药学知识, 提供专家点评与技术咨询。对于数量和质量等日常性工作由药学部门执行和考核。完善多项措施和流程、 (试行) 规范, 处方点评的实施有六条, 对实施方法措施有详实条文。

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点评与结果以及持续改进有九条, 点评结果分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判断标准依据《处方管理办法》, 这次规定很细, 如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与超长处方, 书写不规范, 内容有缺陷。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龄、月龄, 单张处方药品品种不超过5种。用药不适宜处方包括适应证、遴选药品不适宜, 联合用药不适宜, 重复给药;有配伍禁忌或药物不良反应, 比如可用一代、二代头孢却用了三代、四代头孢;超长处方含无适应证用药, 无正当理由开高价药,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联合用药无临床用药指征等。

3持续改进与医疗机构管理, 药师点评结果最终与科学管理分不开, 医学科学是持续改进的学科, 今天的理论被明天的实践否定。所以要求将点评不合理处方报告, 配合医疗机构质量控制部门汇总、分析、评价、教育学习改进, 做到安全用药, 预防药物损害的发生。

篇4: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关键词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处方分析

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现将襄阳市某医院2015年第一季度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抽查方式

随机抽取襄阳某医院2015年第一季度(1月-3月)门、急诊处方2500张,根据《处方管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该医院《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进行点评。

二、点评结果

(一)一般情况

共使用药品7459种,平均每张使用2.9种,使用抗菌药物处方878张,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35.12%,使用注射剂共计1664种,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66.56%,平均每张处方使用注射剂0.7种,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1126种,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百分率98.84%,平均每张处方金额74元。

(二)合理情况

不合理处方共计211张(表1),合理率为91.56%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单张处方用药超过5种,规格没写,年龄单位没标注,使用药品商品名,用法用量未注明,处方涂改未签名,开具与诊断无关药物以及不合理联合用药等,以及个别处方中出现“遵医嘱”等含糊不清用法。

211张不合格处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涂改未签名5,拉丁文、中文混写4,开具药品大于5种8,用法书写不规范 11 ,开具药品大于7日量 2 ,开具药品与诊断不符3,诊断使用缩写 4,临床诊断未写8,年龄单位标注39,处方中使用药品商用名29,规格未写77, 剂量、剂型不规范 17,抗生素类药物未注明皮试4。

三、分析讨论

点评结果基本状况符合国家卫生与计生委要求,也与去年结果接近,不做重复分析,现将特殊几点进行分析讨论。

平均每张药品品种数为种,符合《处方管理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我们应该提倡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就越多。另一方面处方药品种数过多,处方金额过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患者的负担,也与我们医院惠民的政策不相符。

注射剂的使用率为66.56%,国家规定平均处方使用率为13.4%~24.1%,注射剂一经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吸收过程,且无法收回,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谨慎。注射剂的使用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特别是抗菌药物应该注意过敏史、标注皮试结果,掌握适应症等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5.12%,不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的20%以下的标准,为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我们应该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按照相关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中成药物使用率为较高,门诊应当尽量降低中成药物的使用,因为中成药物一般为大分子有机物,抗原性强,容易造成不良反应与严重的过敏反应。

四、相关建议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制度,严禁滥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时做到有指征(诊断中应体现)。

加强药房药师事前干预,对于大处方(超金额、开具药品超5种),不予以给药。

提高临床医师对处方书写、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

完善奖惩制度。

篇5: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一、总则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医院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院制定的《处方管理检查实施办法》、《处方点评制度》,结合医院以往处方点评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本细则。意在加强医院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代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二、加强组织管理

(一)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二)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见医院下发文件),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三)药剂科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见医院下发文件),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2、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处方点评的实施

点评小组每月按已确定的抽样办法抽取处方或病历,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少于30份。

(一)点评内容

1、门急诊处方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抽查处方的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评价。点评结果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附表1)。

2、病房(区)用药医嘱

每月随机抽取病房(区)用药医嘱单30份,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1%,对用药医嘱单实施综合点评。

3、专项处方点评

根据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每年进行1-2次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使用情况进行点评。

(二)评价标准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等。

(三)点评结果

1、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2、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1)不规范处方的范围

①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②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③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④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⑤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⑥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⑦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⑧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⑨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⑩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用药不适宜处方的范围 ①适应证不适宜的; ②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③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④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⑤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⑥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⑦重复给药的;

⑧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⑨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3)超常处方的范围 ①无适应证用药;

②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③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④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四、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一)为进一步掌握医院处方质量信息,医务科每可组织一次大样本的处方点评。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年终对全年点评结果进行汇总,药剂科应会同医务科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根据两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二)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药剂科会同医务科提交的质量改进建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三)医院将每处方点评汇总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按汇总结果排序后三名依次扣科室奖金600元、400元、200元。

(四)在主管领导和部门的协助下,药剂科负责每年至少一次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

药事法规和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

五、监督管理

(一)医院应当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按照医院制定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二)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当按照医院制定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篇6: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分析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汇报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废物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于2012年10月30日州卫生局对我院进行了感染管理的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我院进行整改反馈,并感谢卫生局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执行情况

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院感科独立设置,专职人员一人。手术备皮均在手术当日进行,剖宫产手术进行会阴剃毛。内镜洗消设施符合规范化要求,清洗消毒登记本记录规范。口腔精细器械均为物理灭菌。医院配备了速干手消毒剂。职业防护有培训记录。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规范,医疗废物转运流程合理。

存在的问题

1.未开展手术部位目标性检测;

2.无现患率调查;

3.口腔器械未使用手柄薄膜;

4.未开展日常手卫生依存性考核;

5.无干手设备;

6.高危血源性职业操作中缺乏使用防护用具;

7.无胎盘病理性医疗废物去向登记本;

8.未开展医院整体网络信息化建设。

整改措施

1.计划下一年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手卫生依存性考核。新的灭菌及消毒设备在按计划引进,消毒室、清洗间的划分也列入手术室建设的日程中。工作已经开展,并落实到后勤部门进行订购。

2.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对口腔科手柄的消毒灭菌处理和手柄薄膜的使用。

3.在医疗废物管理上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胎盘的去向,手术室和产房建立了胎盘去向登记本,并按病理性废物进行焚烧处理,并记录。

4.由于我院住院部大楼正在装修期间,有些灭菌及消毒设施在新的病区建设好后投入使用。

篇7:医院处方点评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处方(包括门急诊处方、病房(区)用药医嘱单)点评是处方调配后的药物应用评价,是指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或者事先制定的规定和标准,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实际存在或者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第三条 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医院应当按照本规定,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 医院应当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确切落实药师对医师处方审核和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考核和持续改进措施。

第二章 处方点评的组织管理

第四条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五条 医院应当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臵等情况,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条 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的药师或医师;

(二)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三章 处方点评的实施

第八条 被点评处方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择。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臵、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得少于1‰,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不得少于5%。第九条 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医务部门和药学部门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抽取处方,使用《处方评价表》对处方进行点评。

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

第十条 三级以上医院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专项点评制度。专项点评是医院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血液制品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辅助治疗药物应用、激素临床使用、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用药、围手术期用药等)进行的处方点评。

第十一条 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相关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第十二条 有条件的医院应当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信息共享。

第四章 处方点评的结果

第十三条 处方点评分为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第十四条 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处方标准”的处方称为不合格处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不合格处方 :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记录不完整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对处方未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包括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中无审核调配药师以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儿科处方新生儿、婴幼儿年龄未写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剂量、单位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及注明修改日期,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的; 11.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用药天数未加说明的;

13.特殊管理药品未执行有关规定的;

14.医师越权开具抗菌药物处方,不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级管理规定的;

15.其他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处方。

第十五条 不合理处方包括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为用药适宜性不当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5.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6.重复给药的;

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药物代谢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情况);

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为超常处方: 1.无正当理由的大处方的;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根据患者点药开具处方,而患者疾病又无治疗需求的;

5.其他人情处方和无正当理由的严重不适宜用药的; 6.医保患者的处方中自费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的; 7.与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的处方用药物。

第五章 处方点评结果应用与持续改进 第十六条 药学部门应当定期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处方点评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十七条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第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师定期考核机构,应当将处方点评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医师定期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九条 医院应当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不按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医院应当责令改正。

第二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当按照《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开具不合格处方、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警告、限制处方权等措施,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格处方或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因开具不合格处方或不合理处方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作出停止执业6个月至2年的行政处罚,停止执业期间,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处方权;情节恶劣且后果严重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

第二十二条 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或校对交待处方药品的,医院应当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并可以限制其处方调剂权;经教育不改正的,医院应当取消其处方调剂权;因未按规定审核处方或校对交待处方药品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警告,并由所在医疗机构或者其上级单位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篇8:医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1 临床资料

对该院的门诊处方3 960张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合理处方按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3种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

2 结果

抽取的3 960处方中,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 注射剂使用率为14.8%。不合格处方642张, 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6.2%。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147张, 占22.9%, 未注明日期的处方修改18张, 占2.8%, 联合用药不适宜104张, 占16.2%, 选药不适宜与诊断和用药不符134张, 占20.9%,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197张, 占30.7%, 重复给药69张, 占10.7%, 溶媒和浓度不当15张, 占2.3%。有些处方存在2种以上不规范或错误情况。

3 分析

3.1 不规范处方

3.1.1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处方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 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 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 d”。因为门诊就诊患者较多, 平均每例患者就诊时间约是2 min, 医师不可以坚持在涂改处签名并标明修改日期, “保证处方时效性”的目的不能达到[2]。这都为门诊处方常见的问题。

3.1.2 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如诊断“胃炎”, 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呋喃唑酮, 但没有HP阳性的诊断, 又如普通皮下出血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静脉滴注等。医患双方因为认识上的错误, 盲目的要求使用抗菌药物, 这样不但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而且也增加细菌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

3.2 不适宜处方

3.2.1 适应证不适宜

这是该院门诊处方中多见的问题。如诊断“眩晕”使用雷贝拉唑肠溶片, 诊断“高血压”使用云南白药散、复方伪麻黄碱胶囊, 开具的药品与诊断无直接关系, 故诊断与用药不相符合。

3.2.2 用法用量不适宜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细菌暴露在有效浓度中的时间, 1个给药间隔期期间内超过MIC的时间必须>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3], 所以原则上应采用1 d剂量分次给予的方式。通过抽查发现门诊处方大都1次/d给药, 即1次给予l d总用药量。这样单次药物剂量就偏大, 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这主要是因患儿家长不愿意接受1 d多次给药。实际上,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仍然可以开具一次静脉用量, 同时开具口服抗菌药物处方, 交代患者在适宜时间口服药物, 补充体内抗菌药物, 以保证细菌在有效药物浓度中的暴露时间, 提高疗效。

3.2.3 联合用药不适宜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不合理)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不合理是门诊处方中常见的问题。如诊断“肠炎”选用左氧氟沙星、妥舒沙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与妥舒沙星系同类药物, 抗菌谱相同, 两者合用不仅不能提高疗效, 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再联合甲硝唑就更没有必要了。

3.2.4 重复给药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咳痰”给予溴己新和氨溴索。溴己新为氨溴索的前体药物, 在体内代谢为氨溴索而发挥药理作用, 只用其中一种即可。再如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时给予氨茶碱或多索茶碱联合使用茶碱缓释片。氨茶碱、多索茶碱及茶碱缓释片3者在体内均为同种成分发挥作用, 因此, 依据说明书推荐的剂量使用时只用其中一种药物就可以了。

3.2.5 溶媒与浓度控制不当

在临床用药中, 溶媒有着桥梁的作用, 药物本身理化性质以及患者病情状况决定溶媒选择主要取决。合理的药物配制才能达到目标治疗效果, 否则会引起治疗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处方为“注射用青霉素32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配制”。青霉素遇水易水解, 一般要求在1 h内输注完, 以免引起β-内酰胺环开环水解,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因此, 溶媒体积一般选择50~100 mL配制。同时由于溶媒体积太大, 药物浓度大大降低, 也会引起疗效降低。又如处方为“克林霉素1.2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制”。克林霉素静脉输注常可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疼痛, 因此说明书要求1.2 g克林霉素至少要用250 mL液体配制, 以减轻局部刺激症状。

3.3 超常处方

无适应证用药:如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开具头孢克肟、甲硝唑、妥舒沙星等。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所引起, 不需用抗菌药物, 继发细菌性感染可能出现在少数患者上, 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可采用青霉素类或第1、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4]。头孢克肟作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多用于G-菌引起的感染, 妥舒沙星为喹诺酮类, 可用于G+、G-菌引起的感染, 而甲硝唑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这样不合理选药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浪费, 也容易产生耐药菌株。

4 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临床医生要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医院也应定期组织合理用药的培训。对新进药品要向临床医生进行正确使用的指导和宣传。医院还应加强临床药师队伍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 使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实践工作, 同临床医生一起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使临床药师担负起保障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的责任。对门诊患者的合理用药教育, 医院可建立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师门诊, 这不仅可弥补临床医生在合理用药方面对患者的教育, 同时也加强了门诊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意识, 强化了广大患者对合理用药的观念, 这对普及全民安全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医师和药师共同承担着合理用药的重要职责, 医师和药师之间需多沟通, 相互学习, 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和医疗支出。

摘要: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 了解医院用药基本情况,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份处方门诊3960张, 并对处方进行点评, 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 注射剂使用率为14.8%, 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 不合理用药率为6.16%。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地方, 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学习, 提高处方质量, 减少不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

[2]黄秀纯, 吴雪荣.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格处方分析[J].医药导报, 2009, 28 (7) :961.

[3]范义风.该院门诊常见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 (4) :310.

篇9: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奖惩

【关键词】处方点评;处方质量;合理用药;药房管理

【中国分类号】R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24-01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强和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文件,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促进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因此,基础医院中药业务也有缓慢回暖的状态。与中医药管理息息相关的中药房管理工作还相对滞后,中药房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才能适应现代中医药管理发展需要。为此,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处方点评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院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年初建立了中药房的处方点评制度,落实处方管理的责任,实施近一年来,取得明显的效果,现作如下总结:

1 一般资料

我院根据《处方点评规范》的要求,对中药房的中药汤剂处方,每月门诊处方随机进行抽样点评,点评量不低于1‰,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住院处方点评量不低于1%,绝对数不少于30张[1]。2011年1——10月份我们共抽取1386张。

2 处方点评方法及标准

2.1 处方点评方法:我院成立以分管医疗院长为组长,医疗科主任、中医科主任、药剂科主任、中药房药剂人员为成员处方点评小组,制定奖惩制度,每月定期由分管院长随机抽取门诊和住院中药处方(随机抽样方法见临床资料),根据《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处方点评小组逐一进行点评,坚持公正、科学、务实的原则[1],并进行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把点评的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并根据奖惩制度予以兑现。

2.2 处方点评标准

2.2.1合格处方标准:①处方字迹清楚,易于辨认,处方颜色使用正确,普通处方为白色,儿科处方为淡绿色,急诊处方为黄色;②处方前记填写准确完整,正文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特殊用量、用法、要求按规定注明;后记中医生、药剂人员要手工签名,药剂人员要双签名[2]。

2.2.2不合格处方分类:凡是没有达到上述要求中任何一项的处方,都视为不合格处方。一般分为三类: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宜处方和超常处方[2]。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表1:2011年1——10月份处方合格率比较(%)

*10月份与1月份处方的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

表2 2011年1——10月份不合格處方构成比较(%)

表中10月份与1月份处方中用药不宜处方数所占不合格处方的比例,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性(P<0.05)。

5 讨论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应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其宗旨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1]。通过今年10个月的处方点评工作我们深深地体会到:①处方点评能强化质量监督,提高处方质量。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处方点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严格按照处方点评规范》、《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公正、科学、务实的进行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落实具体改进措施,并改进处方点评的相关制定,进行奖惩,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努力通过处方的质量。通过10个月的处方点评我院处方的合格率从1月份的71.8%上升到10月份的95.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②处方点评能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中医的治疗同西医的治疗有着一定的差异,中医的治则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中药方剂只是给病人一大包药,没有西药那样的说明书,素有“外行看疗效、内行看门道”之说。因此处方点评更尤为重要,分析主方的“君、臣、佐、使”及加减药物是否与临床诊断或症候相应;分析药物用量、用法是否安全,特别是剧药、毒药是否超量使用;分析处方药物是否配伍得当,有无“十八反、十九畏”禁忌,有无儿童、孕妇禁忌;分析特殊药物煎制的方法是否注明等等[3]。通过点评我们找出处方问题,一一加以评析。在不断的找错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评析、改进来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组在不合格处方构成分类统计表明,在1月份用药不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比例为43.9%,而10月份没有因用药不宜的不合格处方,两者有着明显差异。③处方点评促进医务人员学习,提高业务技能,保障医疗安全。处方点评形式上是一个管理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处方点评工作不仅仅需要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掌握处方一般的书写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中医饮片的药理特性、功效、药方的主治功能以及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中医科主任、中药房药剂属中医人员范畴,他们是处方点评的主力军,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广泛的学习,提高中医各方面的业务知识,才能在处方点评中指出临床医生处方的不足之处,达到处方点评应产生的效果。但分管院长、医疗科主任、药剂科主任就不一定是中医人员,因此他们也要通过中医理论学习,熟悉基本中医知识,才能有说服力,全力推行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提高处方的质量、保证临床合理用药,避免因用药不当引起的医疗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姚冰,聂娟,彭晓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与《处方管理办法》的比较及问题思考[J],中国药业,2011,20(8):17-20.

[2]章萍 陆瑶华 郭澄.医院病区药房《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和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7):552.

[3]姚海 高玲 宁志刚等.《处方管理办法》与其试行版比较的变化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房,2008,19(4):251.

[4]杜长江 赵庆春,《新病历书写规范》[M],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10.6 180—181

[5]陈迎春 安福丽等.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9,18(14):64.

篇10: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

1月份抽查一日门诊处方100张,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2种,注射剂使用率为15.0%,抗菌药物使用率32.0%(高于卫生部规定的20%的指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92.5元,合格处方率为93.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

2、适应症不适宜;

3、无适应症用药。

部分不合理处方如下:

三、分析

本月处方合格率较上月提高,无审核调配药师签字、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已明显改进。但适应症不适宜以及无适应症用药处方的存在依然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抗菌药物使用率远高于卫生部规定的20%,抽查处方发现,本月口服用抗菌药物较多,且支气管炎等季节性疾病较多,这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四、改进措施:

1、本月不合理处方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及适应症不适宜处方。多名患者持一张就诊卡就诊或一名患者就诊于多个科室,医师未对诊断进行修改直接开具药物等,要避免这类处方的出现,医师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临床诊断要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完善信息系统,杜绝该类处方。

2、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继续完善信息系统,支持电子化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避免主观误差,使数据更具普遍性及合理性。

篇11: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

20xx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20xx年,卫生部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xx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组织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处方点评的内容包括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点评的指标包括每次就诊平均用药的品种数,就诊应用抗菌药物量,就诊应用注射剂量,应用通用名比例,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重点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提出来进行分析,并将点评结果在全院通报。

2、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

我院进行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①召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议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全员动员大会。医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

②利用药讯和医院显示屏进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合理用药的宣传。

③针对我院在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质子泵抑制剂和维生素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聘请上级医院临床和药学的相关专家教授来院授课,解决用药中的疑难问题。

④药师利用药物咨询窗口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3、制定相关制度,并注重落实

在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我院还做了如下工作:

①制定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采取以教育为主,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并重的原则,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

②控制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35个,并严格执行“一品两规”的规定。

③制定了控制药占比的相关制度,规定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成立合理用药专家督导组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科室合理用药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对本科合理用药、大处方进行督导管理,及时纠正本科室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④统计使用金额前3位的.药品,暂停使用1月。⑤实施药占比公示制度和处方点评公示制度,对科室药占比、每月药占比排名前10位的医生在院内通报、对存在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者予以经济处罚、暂停处方资格等处理;对药占比超标的科室和个人予以经济处罚。根据处方点评结果,我院对用药中存在不合理的多位医师进行了诫勉谈话、暂停处方1月等处理。

通过处方点评工作的实施,我院临床用药趋于合理,不规范用药和书写不规范处方明显减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已基本达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药占比由处方点评前的47%下降到40%以下。相信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不但提高,合理用药管理软件的应用,将为处方点评工作打来极大的便利,我院将更加重视和扎实的开展下去。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2

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我院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xx】28号)的要求,对我院的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每月进行评价。现就我院执行处方点评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1、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处方点评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药剂科科长担任。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规范及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2、组织全院医疗、药剂人员学习《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使每位医疗、药剂人员掌握什么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二、具体工作如下:

1、门诊药房每日严把处方质量关,对不合理处方及时打回,立即整改。

2、每月对各科室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将开具不规范及不适宜处方的汇总信息上报质控科进行干预控制,并下发科室。

3、不定期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公示。

4、对连续开具不合格处方超过5次的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存在的问题:

1、对于门诊处方,一般诊断书写都比较简单,而且不能有效获取患者详细的病情资料,因此在分析诊断与用药是否相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只能局限于点评分析用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用法用量是否合理、是否重复用药等比较直观的方面,难以再进行深入准确的点评。

2、对于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医生往往会出现漏写、少写诊断的情况,由于临床检查结果都没有直接体现在处方上,因此在对选用药物是否合理方面进行点评时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点评。

3、由于药师在临床医学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在点评过程中出现药师观点与医师观点不一致的现象。

四、今后的`工作目标:

1、药师应及时向临床医师提供相关信息,共同促进合理使用药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药师严格落实“四查十对”制度,进行合理用药质量控制,对于不合理处方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纠正。

上一篇:银行员工敬业演讲稿下一篇:河北保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