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

2024-06-25

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共8篇)

篇1: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共财政必须有公共属性广州各市级部门2011决算显示,8所机关幼儿园享受财政核补7540万元,平均每所幼儿园1年花942.53万元。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和对家庭个人补助性支出,占学前经费开支的大头。教育界人士表示,广州现行的收费标准偏低,这类幼儿园只能靠大量财政拨款,才能运作(11月27日《南方日报》)。

尽管广州市政府2009年就曾表示要逐步取消对机关幼儿园的补贴,但近年来广州8所机关幼儿园始终在安排预算资金,如2012安排的预算资金仍高达7524.21万元(2012年《1月9日《京华时报》)。然而,在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的语境下,广州市8所机关幼儿园得到政府高额补贴,无疑会令那些没有公共财政补贴资格的众多民办幼儿园和孩子家长“分外眼红”。

因为民办园也是幼教机构,同样承担着普及学前教育的责任,只是没有“公立”的外衣,所有的开支只能自己承担。而为了保持盈利,一些民办幼儿园也不得不削尖脑袋去掏家长的腰包——公共财政脱离“公共”只补贴机关幼儿园,一方面说明政府对幼教机构支持存在“肥机关”而“冷民办”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的现实一面。

毋庸置疑,如同广州市一样,各地机关幼儿园享受大量财政补贴其实是公开的秘密。目前,不少机关幼儿园仍是政府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且由于有资格进入这些机关幼儿园的多是机关人员子女,因此,公共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又具有了政府福利的特征。

公共财政应体现出普惠、公平的本质。如果公共财政只向少数公办幼儿园倾斜,补贴只是公办幼儿园的权力福利,不仅会让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渐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机关的特权意识,必然会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

此前不久,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等文件,表示广州将逐步取消机关幼儿园,所有市属幼儿园将全部归口教育部门管理,面向社会招生。此举虽是让规则正常回归,但问题在于,机关幼儿园仍有着“皇家血统”。如何保障今后民办园和公办园得到政府公平扶持,显然需要出台更为精准的制度设计,让维护学前教育的起点公平,努力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篇2: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20-学科基础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专业指导

本课程适用于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以及“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的所有考生,该专业考研的基本情况是:比较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本专业考试科目为:620学科基础(经济学+管理学)、84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政策

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在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比较容易考的

参考书目

1.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2.公共政策概论(谢明)3.管理学基础(方振邦)

4.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高鸿业)

篇3: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

关键词:公共财政,市场失灵,公共产品

1 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1.1 公共财政的概念

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和财政运行机制模式, 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目前, 我国公共财政的核心是为社会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产品, 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使财政性资金逐步减少和退出竞争性和盈利性的领域。

1.2 公共财政的特征

1.2.1 公共性

公共财政将政府的作用限定在“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只有在市场调节不好时, 政府才能对市场进行干预。一般来说,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无法解决“外部性”问题;垄断问题;收入分配不公以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等。公共财政是以市场失灵为前提的,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职责, 应减少和退出对竞争性和盈利性领域的财政投资和补贴, 将资金用于增加公共产品方面的供给。

1.2.2 非盈利性

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是指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应立足于非市场竞争领域, 不介入或过多介入一般竞争性领域和盈利性领域, 政府向社会成员征收的收入应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为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 不能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 而应以追求公共福利为己任, 更重要的是, 公共财政必须由公众对之加以规范和制约, 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必须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1.2.3 公平性

公平性就是政府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时, 要均等化, 惠及全民, 对所有经济主体都一视同仁, 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不能偏向歧视和区别对待。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公平竞争, 体现在财政上就是必须实行对整个社会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 为全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 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1.2.4 法治性

公共财政的法治性就是指政府收支活动和财政运行要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规范进行,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通过民主方式将社会成员对政府财政活动的集体意愿上升为法律, 从而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收支活动, 确保政府财政活动符合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因此,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 要以法治为基础, 政府公共管理行为要规范化和透明化。

2 我国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缺位”和“越位”并存

我国财政供给缺位、越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 财政的公共性和非盈利性不足。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 财政该承担的没有全部承担, 如基础义务教育。政府应该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保障不足, 财政支出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 形成财政供给的“缺位”。另一方面, 财政该退出的又没有彻底退出, 如不少地方政府直接筹划和投资竞争性项目。财政包揽过多, 几乎覆盖了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向一般竞争性领域和盈利性领域投资过多, 形成财政供给的“越位”。

2.2 财政收支和预算透明度低

政府收支没有全部纳入预算, 财政的公开性缺失。我国对于政府的收支规模没有确切的统计, 部分非税收入尚未纳入预算管理, 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收费、社保基金、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等, 不受各级人大监督。政府收入, 预算外一块, 制度外还有一块, 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如资金使用不当, 在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出现低效、腐败等问题, 损害了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 更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和法治性。

2.3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不到位

我国税收、工资、转移支付等收入调节制度的改革滞后, 在经济发展、体制转换、政策调整的转轨过程中, 城乡、地区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06年1-2季度,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西藏之比为7.32:1,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最高的广东和最低的西藏之比为48:1;垄断行业、新兴行业部门收入增长快, 而一些传统产业收入增长缓慢。这都说明财政的公平性不够。

2.4 财政收支管理的法律不健全

我国对公共财政收支管理的法律还不健全, 财政的法治性弱, 表现在:许多税收征收法律层次还停留在国务院制定的规定或条例上, 没有提高到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上, 而非税收入征收的法律层级更低;缺乏一部公共财政基本法, 规范公共财政收入的征收管理权、政府的事权财权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等。

3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突出财政公共性

首先, 要逐步减低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财政基本建设支出, 要从直接投入生产领域, 逐步转到为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上来, 转向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上。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 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性工作加大投入力度。

其次,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大力压缩行政经费。我国行政经费规模过大, 阻碍了其他事业的发展, 导致了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为此, 一要改革政府机构。从减少政府办事机构入手, 从而实现减少行政经费的目的。二要改革事业单位。这就要将除基础研究和国家必须拨款的研究机构外的应用研究单位推向市场, 并将成熟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生产力。三要提高政府机构成本意识, 提高效率。

3.2 继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增加财政公开性

首先, 要强化部门预算管理, 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的编制内容, 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 提高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逐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建立健全“收支两条线”的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范围和规范操作。

其次, 加大政府收支数据对社会公众的公开力度。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在每年2月将各部门审定的预算汇总成联邦政府预算建议草案, 由总统审查后, 将其提交给国会审议, 并公之于众。我国除某些特殊数据需要保密外, 政府所有的收支计划数据都应提交给人代会, 并向社会公众公布,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财政公平性

首先, 要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中央财政新增财力除了安排本级的正常支出及增长外, 应主要用于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重点帮助解决中西部地区财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 严把专项拨款立项关, 整合重复交叉的项目。

其次, 要提高转移支付效果。建立全国和各省的财政能力平衡指标, 将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和地理条件等作为提供转移支付的标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数据库, 强化财政监控预警机制, 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相互制约机制。

3.4 加快公共财政立法, 实现财政法治性

财政法治化是公共财政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已出现的税收流失过多、资金浪费成灾、预算外体制外资金大量存在等问题, 都表明我国财政管理法律还不健全。因此,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制, 加大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 如制定非税收入管理法、将《财政转移支付法》颁布提上议事日程, 填补我国现有财政法律的不足,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 还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财政法律层级, 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 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刘兆征.论我国公共财政的特性及其优化[J].江汉论坛, 2008, (8) :33-36.

[2]魏青.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应解决的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6) :114-115.

[3]王忠文, 赵今.浅析公共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J].社会工作, 2007, (9) :14-15.

篇4: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研究

关键词:公共财政 财政监督 有效策略

财政监督作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财政分配活动运行正常的基础工作。为实现财政监督工作效率的促进,本文对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工作现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推进措施。

1、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现状

公共财政指的是国家通过集中部分的社会资源形式,将其应用到市场中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行为,是适应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的财政管理模式。我国公共财政职能框架的完整表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稳定经济三大职能的表述,而另一种则是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财政监督四种智能的表述,早期西方财政理论中并未将财政监督职能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强调三职能理论[1]。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财政预算、收支、投资分配等监督,主要范围包括国家财政部门与国有企业财务。

现阶段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工作存在着诸多限制性因素,如财政监督工作的观念滞后,无法实现公共财政框架下积极有效的财政监督;财政监督制度不够齐全,监督方式不能良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财政监督法制性不强,影响公共财政下财政监督的工作效率。以上问题使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工作不能达到有效的监督效果,在当前国家财政政策不断改革创新,市场经济体制与结构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财政监督工作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变化,严重影响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效率。

2、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推进措施

2.1、财政监督市场经济基础地位加强

财政监督活动在我国公共财政的框架中,起着关键的保障作用,广义的财政监督是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狭义的财政监督则主要指的是财政部门的监督。处于多层次性的市场经济监督管理中的基础地位[2]。但现阶段财政监督工作的主要工作为对政府财政部门决策、预算监督,审计监督工作多为政府公共财政的外部或独立财政手段,失去了基础性、必要性地位。针对财政监督在国家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动摇问题,细化工作环节,加强财政监督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具体财政监督工作中应当充分尊重群众监督的力量,更新财政监督观念,将财政监督的监督工作范围扩大化,让群众参与到对国家财政的监督工作中,实现财政监督的透明化,实际性。财政监督工作在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主要表现,是其在财政监督基层建设中的有效促进作用,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市场经济基层建设,加强监督工作力度,实现财政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转变财政监督工作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单纯调控国家财政决策与预算等方面的宏观监督工作角度,将财政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财政监督工作队市场作用改革进步的推进作用、价值,从而达到财政监督市场经济基础地位的加强目的。

2.2、财政监督队伍工作质量水平提高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工作团队是监督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有效财政监督工作的基本保障。现阶段财政监督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力度较小,影响财政监督工作整体效果,若想实现财政监督在政府部门间的有效监督工作,需要加强财政监督队伍素质建设,并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中应用新型管理方式,提高财政监督队伍工作的质量与水平[3]。

财政监督工作应当将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对财政监督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知识进行集中培训,使财政监督工作人员积极汲取国内外财政专家的学术精华,学习先进的财政监督、管理手段,还应当着重对财政监督工作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保持团队整体的高度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从而实现更加有效的财政监督工作效率。另外,在实际财政监督工作中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财政监督数据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分析,实现统计结果的精确化,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学习信息化管理技术,使其达到在财政监督工作中更加有效的应用效果。通过财政监督谈对建设与技术应用,可以有效促进财政监督团队工作的整体工作质量、水平,促进财政监督工作效率。

2.3、财政监督法制性监督制度推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市场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愈发迅速,企业种类也愈发多样化,与此同时,出现了利用财政手段偷税漏税、逃避国家制裁的情况。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社会下的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还应加强法制化建设,在法制化市场经济中保持高效监督能力[4]。财政监督法制性监督制度在建设中需要积极为公共财政的法制化建设贡献力量,保证监督工作效率的同时提供积极有效的法律保障。

法制性财政监督实际监督工作中,需要注意与财政监督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并根据相关财政法规加紧建设财政监督法制体系,出台财政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在财政监督工作中能够以专业法律法规治理违法行为。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结合财政法规加强法制力度,将常规财政监督与着重检查工作有机结合,突出加强对违反财政法规企业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快财政监督法制化的监督制度建设进度。另外,还需要在法制化财政监督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与实际工作情况结合完善科学合理的日常法制化监督制度,规范企业、单位财政行为,加强企业、单位对自身财政行为的约束与管理,提高财政监督效率。

3、结语

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工作,需要积极提高财政监督团队素质的培养,应用创新的监督管理工作技术,建立科学性、完善性、法制性的监督制度,巩固与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而实现财政监督工作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有效的监督效率,推进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1]梁瑞平.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监督[J].中国外资,2013,13(08):68-69.

[2]张红荣.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监督问题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5(03):125-126.

篇5:公共财政学论文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0090704310053

姓名:张丽荣

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50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即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是新中国税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1958年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前,这是我国税制曲折发展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的新时期,是我国税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税制改革不断前进的时期。

一、1978年以前的税制状况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的29年间,我国税制建设的发展历程十分坎坷。新中国诞生后,立即着手建立新税制。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共设14种税收,即货物税、工商业税(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两个部分)、盐税、关税、薪给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和使用牌照税。此外,还有各地自行征收的一些税种,如农业税、牧业税等。在执行中,税制作了一些调整。例如,将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为城市房地产税,将特种消费行为税并入文化娱乐税(新增)和营业税,增加契税和船舶吨税,试行商品流通税,农业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式立法。薪给报酬所得税和遗产税始终未开征。

总的来说,从1950年到1958年,我国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在清理旧税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多种税、多次征为特征的复合税制。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各方面的努力,这套新税制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配合国家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58年,我国进行了建国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简化工商税制,试行工商统一税,甚至一度在城市国营企业试行“税利合一”,在农村人民公社试行“财政包干”。至此,我国的工商税制共设9个税种,即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盐税、屠宰税、利息所得税(1958年停征)、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文化娱乐税(1966年停征)和牲畜交易税(无全国性统一法规)。1962年,开征了集市交易税,1966年以后各地基本停征。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已经简化的税制仍然被批判为“繁琐哲学”。1973年,我国进行了建国以后第二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核心仍然是简化工商税制。至此,我国的工商税制一共设有7种税,即工商税(包括盐税)、工商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工商统一税和集市交易税。对国营企业只征收一道工商税,对集体企业只征收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两种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仅对个人和极少数单位征收,工商统一税仅对外适用。

二、1978年至1982年的税制改革

在此期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了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要抓紧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在“七五”期间(即1986年至1990年)逐步推开。这些重要的会议及其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于

这一期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准备、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税制上为后来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我国的税制改革取得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全面重大突破。

从思想上、理论上来说,这一时期我国财税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税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纠正了一系列轻视税收工作、扭曲税收作用的错误思想,正确地提出了从我国国情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扩大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

从组织上来说,各级税务机构迅速恢复和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很快得到了大力充实。

从税制上来说,财税部门从1978年底、1979年初就开始研究税制改革问题,提出了包括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内容的初步设想与实施步骤,并确定,为了配合贯彻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第一步先行解决对外征税的问题。

三、1983年至1991年的税制改革

在此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提出了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充分发挥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搞活经济,加强宏观调节。在所有制理论上,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论点,并客观地肯定了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存在的必要性。这一切,分别写进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党的十三大报告和宪法修正案等一系列重要文献。从而,为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法律、政策依据。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改革全面探索的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以后税制改革的第二次重大突破。作为企业改革和城市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将建国以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这是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改革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为了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了关于征收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的一系列行政法规。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建国以后第四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从1978年到1992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工商税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改革逐步深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建成了一套内外有别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相配合的新的税制体系,大体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的经济状况,税收的职能作用得以全面加强,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增强,对于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及调节生产、分配和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1992年以后的税制改革

1992年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税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税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时期,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

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的提出,给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我国的税制改革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为全面推行税制改革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遇。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来看,要求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从国家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国家要运用税收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体现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保证财政收入,并配合其他改革的推行。从国际的角度看,我国税制应当借鉴外国税制的先进经验,遵从国际惯例,以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全面改革了流转税制,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第二,改革了企业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第三,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第四,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如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取消了盐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等7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但是一直没有立法开征)。

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几年来的逐步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当前我国税制改革面临的任务

我国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收收入虽然连年大幅度增长,但是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偏低;税制结构还不够理想(如税种的设置、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地方税的地位等);各税种特别是主要税种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的宏观调控功能需要继续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必须大力强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依法治税的问题。

因此,我国下一步的税制改革应当继续坚持依法治税的基本原则,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政府收入制度入手,通过合理调整税负,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各个税种,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征收管理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把税制建设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合理调整宏观税负。应当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收入制度,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完善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等措施,在近期内将我国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到20%以上。“费改税”应当成为这一改革的突破点。

第二,优化税制结构。重复设置的税种应当合并,合并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的税种应当调整,对于征收某些特定目的税的必要性和征税效果应当重新认真研究,对于开征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和赠与税等新税的问题也应当积极研究。此外,对于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中央税与地方税的比例,也应当适时加以合理调整。

第三,完善各个税种,首先是主体税种。增值税应当逐步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并实现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化。消费税应当适当扩大征税范围和调整税率,并在适当的时候由生产环节征税改为零售环节征税。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应当尽快统一,以实现公平税负,促进竞争。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模式应当尽快由分项征收制改为分项征收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征收制度,税基的确定应

当更加合理,税率也应当适当加以调整。

第四,加强宏观调控。目前加强税收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应当包括:适当提高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所必需的财力;通过调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调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强整体国力;调节个人收入和财产的差距,引导共同富裕;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协调好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系,配合各项改革的开展;坚持公平税负,促进竞争,效率优先的原则。

篇6: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

2、成本——效益法最早产生于英国。()

3、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

4、从经济性质上看,基础设施是纯公共产品。()

5、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6、税收的强制性体现了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即私有财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7、能够充分吸收集中性的社会闲置资金的公债发行方式是直接出售方式。()

8、国债的“挤出效应”指的是由于国债发行导致的民间投资减少。()

9、财政平衡可以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10、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

一,1-10:×√×××√√√×√

二、名词解释,10×3=301、公共财政

答: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是社会公众或人民大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2、累进税率

答:是按课税对象的数额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

3、社会保障

答: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三、简答题,10×3=301、请简述影响公共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公共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政府经济实力的表现,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保证,因此,政府必须保持适度的公共财政收入的规模。影响公共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理财就不能仅就财政论财政,而必须着眼于经济全局,通过发展经济,拓宽财源,才能为财政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

2、国家的分配制度与政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利润,而国家制定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就影响着财政收入的多少国。

3、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政府的职能范围不同、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采取的财政政策不同,财政的集中度不一样,因此财政收入规模也不一样。

4、价格。财政收入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与全社会的价格水平密切相关。当全社会的物价水平发生变动时,财政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2、基础产业投资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一般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第二、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因此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第三、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因此其投资可以安排在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项目,而且也应该将投资集中于那些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3、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四、论述题,20×1=20

请论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答:1)经济性因素,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篇7: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D.使用的无偿性

2.下列哪些手段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D.增加政府投资

3.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是()D.一般加工工业

4.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B.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5.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D.生产环节

6.公债同其他财政收入最大区别()C.有偿性

7.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A.教育费附加收入

8.以下哪一项是紧缩的货币政策()B 提高再贴现率

9.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10.税收的强制性依靠的是()C.国家的政治权力

11.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是()B.先维持,后发展

12.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有()C.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3.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C.所得税

14.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A.统收统支

15.地方财政支出不包括()B.武警经费

16.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混合产品

17.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18.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双紧

19.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向银行透支

20.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C.17%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财政补贴主要包括()A.无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资金 B.实物补贴 C.购买补贴 D.税收支出和财政贴息 E.规章制度补贴

2、国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政府支出的需要 E.社会上存在借贷资本

3、我国财政收入的征收机关是()A.财政机关 B.税务机关 C.海关

4、当经济过热需要抑制投资时政府应采取的税收措施是()A.提高税率 C.减少税收优惠

5、税收的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6、衡量国债规模相对指标有()A.国债依存度 B.国债负担率 C.国债偿债率

7、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包括()A.税收 B.公债 C.政府收费 D.国有资产收益

8、国债的作用包括()A.弥补财政赤字 B.调节预算收支差额 C.为加快经济建设,调节产业结构筹集资金 D.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E.促进对外开放

9、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A.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政府性基金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D.彩票公益金收入 E.罚没收入收入

10、按经济部门分类,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政府补贴和社会保障是同一回事。(×)

2、纯公共物品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但不能由政府部门给予补贴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

3、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

4、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5、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6、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7、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完全等于财政支出。(×)

8、如果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在分配中分得

更大的份额。(√)

9、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0、公债是国家信用的唯一形式。(×)

11、税负转嫁不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12、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主要体现在私人支出的增加上。(×)

13、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

规模的根本因素。(×)

14、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15、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6、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7、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

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律。(×)

19、外部效应是微观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害。(×)

篇8: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

有市场经济的地方必定有公共财政。回顾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漫长历史, 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 具有互动关系。概括地说, 欧洲中世纪后期,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萌芽阶段;欧洲工业革命前后,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形成阶段;而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危机时期,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1. 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

财政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财政。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剩余产品, 产生了私有制, 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剩余产品的出现, 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财政的产生不仅需要具备经济条件, 而且需要具备政治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造就了私有制, 促进了阶级与国家的产生, 国家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了维持统治和实现其职能, 需要占有和消耗部分社会产品, 因此国家必须凭借其拥有的政治权力, 强制、无偿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 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这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就是财政。

2. 公共财政的起源。

据考证, 在5 000年前的两河流域, 苏美尔邦国家就存在国家基础建设投资, 主要是灌溉系统建设财政支出, 但财政制度的形成要比财政活动晚得多。在封建社会, 国家的收入可以说是统治者的私人收益, 统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使用, 财政收支的不规范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到了中世纪晚期, 专制君主自身的财产收益已不能满足其挥霍的需要, 财政收入进一步转向非个人财产收益的税收方面。而此时正是社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时期, 封建性质的私人财政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从另一方面来看, 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资产阶级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与封建贵族展开了争夺财权的斗争。通过长期的斗争, 资产阶级通过国会夺取了财政收支的控制权, 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都必须向国会提出“财政收支计划书”, 并由国会审核批准。公共财政形成初期, 最普通的形式就是政府预算。公共财政最早是在英国产生, 178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统一基金法案”, 规定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必须向国会提交计划, 并且要经过国会的审核批准, 从而确立了国家预算制度。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效仿。

3. 公共财政理论变迁。

纵观世界各国, 财政的历史源远流长, 而将财政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至今不过200多年。众所周知, 公共财政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 而其形成与发展较其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要晚得多, 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发展的。因此, 本文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 对公共财政理论的变迁与发展进行了梳理。

(1)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 西欧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时期, 自由经济主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1776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 这标志着公共财政理论的诞生。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反对国家干预, 主张自由竞争。同时, 他也承认国家有其存在及执行其应有职能的必要性。此后, 约翰·穆勒、威克塞尔、林达尔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的创立和福利经济学的兴起使得公共财政理论逐渐丰富。

19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 英美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形成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福利经济学又经历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认为要想增加经济福利、消除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光靠“看不见的手”是不能消除外部性问题的, 只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干预才能消除外部性, 消除外部性是公共财政的目标之一。

(2)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垄断随之出现, 市场经济的缺陷进一步凸显。分配不公和经济大幅度波动尤其突出, 并开始直接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家对市场缺陷和政府干预作用的认识与研究日益深化, 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 公共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929~1933年, 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水平, 国家有必要采取措施干预经济, 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1936年, 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 认为因市场缺陷造成的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与失衡只能由政府来矫正。20世纪50~60年代, 萨缪尔森、罗宾逊、希克斯、汉森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理论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3) 经济“滞胀”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通出现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并行的现象。“滞胀”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政府干预本身也存在着缺陷, 因此凯恩斯主义受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的抨击。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自由主义回潮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反思后的新经济理论产物, 既承认市场缺陷, 也承认政府缺陷。该理论认为,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市场和政府之间进行选择。只有对市场缺陷和潜在的非市场缺陷 (政府缺陷) 进行比较, 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对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 也要采取种种措施来严格限制政府权力, 以防滥用。

供给学派在此背景下兴起。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抑制通胀、降低社会福利支出, 强调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供给学派对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影响很大。1981~1988年的美国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以供给经济学派的理论为依据, 该计划实施不久, 美国就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总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各国出现经济“滞胀”以及社会储蓄率、投资率、生产增长率的急速下降, 以及国外竞争力的急剧削弱, 导致西方经济学界对政府干预普遍产生质疑, 经济自由主义开始回潮。从现实情况来看, 尽管政府干预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国民经济的运行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 如何提高政府干预水平及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协调性才是政府有效干预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4)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 即“市场失灵”。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 只是在市场难以调节或者调节失灵的领域, 才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与干预。公共财政理论还认为, 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效, 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 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不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 不能参与市场的盈利竞争, 因而也就决定了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只能限定在市场失效的领域内, 不能超出这一领域而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

1. 公共财政的本质决定了其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管理形式、财政管理体系与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公共财政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政府以社会和市场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代表全体国民管理国家财产, 取得国民收入, 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秩序,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以说,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它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 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这是公共财政的本质, 也决定了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方向。

2.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

(1) 把市场失效作为财政职能定位的经济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职能的定位应建立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基础之上, 从市场机制的角度研究公共财政的定位。有效的市场机制通常能产生经济上的高效率, 这是因为:一方面市场信号能有效地引导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行业和地区流动, 从而带来整个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机制可使效率低、成本高、技术落后、经营不善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 通过竞争筛选出来的企业必定是高效率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就悟出了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道理。然而, 市场机制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带来效率, 但也有失败或无效的时候。比如, 外部效应、垄断、收入分配不公乃至经济失衡等都是市场失效的典型表现。市场失效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合理性依据。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经济社会中, 只有在市场失效的领域, 政府部门的介入才是必要的。在经济领域,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效的问题, 财政则是支持政府行使这些职能的手段。财政所要解决的只能是市场不能解决的或者是通过市场解决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由此可见, 社会不同领域的资源配置职能必须由国家和市场分别承担, 一切可以避免经济效益外溢的生产经营, 其资源配置都应当由市场机制去完成;相反, 凡是具有难以克服的效益外溢性的产品生产, 都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解决。

(2) 以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支出定位的前提。一般来说, 财政支出是财政职能的具体化, 财政职能服务于政府职能, 政府应做什么, 财政资金就应该支持什么, 而政府应做的事很多, 因此应当确定一个划分标准。对此, 西方财政理论界认为, 所有社会产品可划分为三大类, 即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中, 私人产品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 市场能有效提供;相反, 公共产品则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不能通过市场有效提供;还有一些在性质上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 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的产品, 被称之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 这类产品有的可完全由市场提供, 而市场效率不高或供给不足的则应由政府适当提供。这样, 政府的财政支出就是全部公共产品和一部分准公共产品。财政支出必须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所谓公共需要, 是区别于私人消费的需要, 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 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需要。满足公共需要的事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完成的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筹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只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事务, 财政才应提供资金支持。

(3) 以公共权力作为财政收入定位的法律依据。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 是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私人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资金, 是凭借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取得的;而政府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 必须凭借公共权力获得。所谓公共权力, 是由立法机关赋予政府代表公众行使的权力。在现代民主制度下, 政府的任何权力都应通过公共选择程序, 由立法机关审批、赋予, 否则就是滥用职权。在组织收入方面, 政府可以凭借其行政管辖权获取财政收入, 这类收入都带有典型的管理和强制性征收的特色, 主要包括税收、规费、使用费、罚金等收入。政府也可以依据经济所有权获取财政收入, 其具体形式有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租赁国有资产的租金收入、国家参股所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国有资源管理费收入和其他国有资源收益。此外, 政府还可以凭国家信用获得财政收入, 这类收入是政府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 通过发行公共债券获取的。综上所述, 政府是依据公共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各种收入形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对而言,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以及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决定了其在财政收入体系中的地位, 成为各国筹集财政收入的首要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90%以上。其他收入形式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较低, 收入功能和调控功能难以与税收相比, 只能作为财政收入的辅助形式。

(4) 把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策定位的理论依据。西方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的预算决策看成是由公共产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 政府通过预算收支提供的公共产品应符合公众的偏好或意愿。为了揭示公众对公共产品的偏好, 并把公众的个别偏好集中成为集体偏好, 从而作出符合公众意愿的决策, 预算决策必须按照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进行, 国家预算的内容要向社会公开, 社会公众有权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这就要求国家的预算必须步入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的轨道。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当借鉴和吸收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 采纳西方国家科学的预算决策办法,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财政分配权力制衡机制,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分配公共选择程序, 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共财政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并对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借鉴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 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需要

参考文献

[1].贾康, 冯俏彬.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回顾.经济研究参考, 2004;2

[2].陈石.论公共财政的起源、改革与发展.鞍山社会科学, 2004;3

[3].于海峰, 姚凤民.公共财政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共财政学考试大纲】相关文章:

公共财政学论文范文05-13

公共财政学试卷答案04-09

公共财政学实验报告08-28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05-24

公共财政学作业题一05-09

公共财政建设05-28

公共财政职能07-10

农村公共财政07-15

公共财政路径05-06

农村公共财政06-15

上一篇:新生杯辩论赛计划书下一篇:【精华】水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