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24-07-20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共10篇)

篇1: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6秋会计专业 茹作海

摘要:创新是国家、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正是从制度创新入手,全面创新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制度创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字:创新 市场经济 “一带一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而制度创新,是指在一定制度框架内对选择集或规范系统进行革新和创造的过程。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正是从制度创新入手,全面创新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产生、形成,并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线,在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对外经济关系、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和发展等方面有了许多理论发展与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更是制度创新的伟大胜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小民营企业也是配合大型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对政治体制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从1980年8月中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起,到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支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并一直把发展经济做为中国的首要任务,对保证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战略正式开始实施。“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2016年6月起,中欧班列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深蓝色的集装箱格外醒目,品牌标志以红、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即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年多时间以来,-3-

小论文:论制度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去产能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不少相关企业扭亏为盈,煤炭企业的利润也明显增长。同时,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制度创新是不可分割的,当制度创新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时,经济就会实现飞跃式发展,当制度创新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拖累经济发展,甚至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说,制度创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篇2: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 为农民提供统一的生产各环节服务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发挥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组织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的“统一经营”以农户的独立经营为前提,建立在从事相同产品生产、有着相同需求、粗具专业化生产规模的农民自我选择、自觉行动的基础之上,服务的内容更具针对性、也更为有效。这种以保持农民财产独立性、经营自主性为先决条件的合作不仅完善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且符合世界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发展潮流,代表着中国未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的一个方向,并将对中国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

2、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为广大分散、超小规模经营的弱势小农搭建了一个与外界联系的有效平台,通过向农民社员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不同类型的服务,降低了农民进入新产业和新市场的交易成本,产生了规模经济,改善了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提高了农

户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如河北省临漳县獭兔协会带动了占全县农户总数50%的6万农户成为獭兔专业户,年销售总额达1.6亿元,在当地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

据农业部提供的数字,在农业产业化组织中采用了合作社模式的占1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方式主要有龙头企业联合农户兴办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形式。

3、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来后,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为当地农村的科技推广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托载体,缓解了当前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供给不足问题。

4、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篇3:人口迁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口迁移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就全球范围或人口国际迁移很少的封闭型国家来说, 人口迁移不会改变人口的总数。对开放性地区来说, 人口迁移会改变迁出地与迁入地的人口总数、性别和年龄构成以及各种社会构成和人口分布局势。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通过人口迁移使人类的活动场所逐渐拓展和扩大的历史, 迁移不但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也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和人类的文明的交流和传播, 推动了人类的共同繁荣和进步。当然, 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也有一些消极影响, 例如大量迁移人口的存在会增加交通运输设施的压力, 影响社会治安, 不合理的大规模迁移还会导致迁出地或迁入地人地矛盾的深化。

二、人口迁移的种类

人口学家将人口迁移的类型划分为五类:原始类、强制类、被迫类、自由类和大规模类。从三方面来划分人口迁移的类型, 即根据人口的性质和形式, 分为长期迁移、短期迁移和通勤式迁移三类, 其中短期迁移又包括季节性迁移;根据迁移的方向和地域, 划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根据迁移的动因分类, 划分为经济性迁移、政治性迁移、科学文化性迁移、旅游疗养性迁移。

1. 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往另外一个国家的迁移活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人口迁出显著超过迁入, 则称为移民净输出国;反之, 若人口迁入显著超过迁出, 则成为移民净输入国。国际人口迁移给各个国家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毫无疑问, 国际人口迁移可以加强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知识的交流与传播;调剂世界人口的余缺;改变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 国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境内从一个地区移居另一个地区。从严格意义上讲, 国内人口迁移仅指那些被移入地承认为居民的人口迁移活动, 有的国家规定在新居住地生活三个月或半年以上者才可列入移民范畴。我国则以转移常住地户口为判断标准。

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直接的后果之一是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数量在短时期内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移民本身引起的, 另一方面则与移民的生育行为有关。例如, 我国的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历史上是个人迹稀少的地区, 到19世纪末人口还不足300万人。由于山东、河北等地大规模的人口迁入, 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 20世纪30年代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已达4800万。人口迁移不但增加了迁入地人口数量, 而且必然影响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这些影响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积极影响主要有:第一, 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的供需矛盾,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 促进了迁入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技术知识的交流, 打破封闭, 促进开放。第三, 促进了迁入地的商业发展, 因为迁移和流动人口本身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可以形成购买潜力;还可以通过纳税, 缴费等形式增加了迁入地的经济收入, 促进了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大量迁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存在, 也会对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 会增加迁入地公用设施的负担和管理的难度;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安;使迁入地人口构成复杂化等。

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是人口迁移会使迁出地的人口数量减少;二是使迁出地劳动力数量减少, 人才流失, 因为多数迁移者都是当地教育水平较高或有一技之长的人, 他们是当地人口和劳动力队伍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部分。三是可能带来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四是大量的劳动年龄人口迁出或流出改变了本地人口的年龄结构, 促进了当地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当然,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许多积极的影响。首先, 人口迁移可以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和就业矛盾;其次, 人口迁移还可以增加迁出地和人口迁出家庭的经济收入;再次, 人口迁移还有助于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的文化、技术、思想、资金、信息交流, 有利于迁出地的技术进步和文化建设, 从而可以推动迁出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五、人口迁移对迁移者的影响

篇4: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任务,对于改变我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进一步发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重大艰巨,只有全党动员,全社会动员,大家一起动手,才能见成效。国有经济在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一、三种重大主导支柱作用

任何经济发展和任何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重点、中心和平衡点,都会有一定的力量起主导、引导、主体和支柱性的决定性作用。国有经济是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具有关系重点、核心和全局的主导和支柱的能力和作用。

第一,它掌握经济命脉,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和重要领域居控制地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在关系经济命脉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部门和重要领域转变。关键环节和重要部门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转变,因为它影响大局,关系长远。国有经济掌握经济命脉,在关键部门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国民经济对它的要求,也是它带动其他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国有经济通过转变经济命脉领域的发展方式,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它有能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起主导支柱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有充分认识和转变决心的前提下,有足够的实力和物质条件,有力量采取切实的措施,才能做到。国有经济有这样的实力和物质技术力量。目前,全国有国有企业11.2万户,其中国有工业企业2.1万户。国有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户数的4.9%,而拥有的资产占全国的41.3%,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55.1%,利润占全国的61.4%。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大,实力比较雄厚。2007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有1446家,占全国企业集团的50.8%,资产占85.8%,营业收入占79.6%,利润占84.4%,从业人员占79.5%,研发费用占80.7%。国有大型企业户均资产达到143亿元,国有大大型工业企业户均资产257元,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户均资产达到1000亿元。像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电网公司拥有的资产和营业额都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每一家企业的年产值都超过196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宝钢、鞍钢等十大国有钢铁公司产量超过2亿吨,是全国钢材供应的可靠基地;五大国有发电公司和四个电力辅业集团为全国提供的电力超过50%。

我国国有大型企业设备先进,管理严格科学,集中了大量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技术工人和优秀领导者。其科研投资大,创新能力强,是我国技术创新的核心主导力量和战略基地。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和基地,联合高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技术进步的主导和动力。

第三,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具有优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国有企业是独立核算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生产经营必须讲成本和利润。但它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它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全国人民和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服务,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是接受全国人民的委托,代表全国人民和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掌握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营,为他们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国有企业也追求利润但它不为私有资本所决定的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规律所支配,利润只是它生产经营的一个结果和表现,实现的利润,也全部归国家所有。国有企业的积累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新形成的生产资料仍为国有。国有企业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和全局利益。从全局出发,从关键需要出发,从长远出发,为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出于公共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即便在一些情况下微利或亏损,国有企业也仍须进行投资、生产和经营。这是国有企业的本质,也是它优越性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它能抓住根本、关键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及长远发展的东西进行投资、经营和发展。这就决定了它不仅有能力主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起主体、主导和根本性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主攻方向。

目前我同经济结构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投资与消费失衡,二是产业结构失衡。投资与消费不平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这些年来,我国消费率偏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赶不上生产的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增长赶不上供给能力的增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严重影响到生产力的科学发展。2008年,我国生产规模占全球的7.2%,而消费只占全球的4.3%。我国投资由1978年的38.2%上升为2007年的42.1%,而最终消费率却由62.1%下降为49%,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由17%降为10.6%,以至于出现消费率低于西方国家水平的反常现象。由于内需不足,生产的产品只好转向出口,通过扩大外需实现平衡。扩大外需所增加的外汇储备,实质上是给别人增加消费,还由于美元贬值而遭受重大损失。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过度依靠出口来扩大生产是不合理的,将难以持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首先转变着重增加供给而不注重扩大消费的问题。

投资与消费失衡,进而导致内需不足的因素有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压制工人工资的水平。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雇佣工人上亿人,加上流动农民工近2亿人,雇工人数远远超过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差,但工人工资却一直处于最低水平,平均比国有企业低45%,比集体企业低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6%。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总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工人工资12年中每年仅增加5.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工资是下降的。2009年以前的5年中,非公有企业上亿劳动者的工资没有任何增加。2008年,我国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但许多私营企业不执行,私营企业将工人工资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使剩余价值大幅度增长。2007年,我国工人年均工资是1.9万元,而私营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高达285.4万元,私营企业的平均纯收入是劳动者的144倍,私营企业主的平均收入是劳动者的72.1倍。劳动者收入占比下降,导致消费比重不得不沿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这首先反映在消费品市场和生产上。2007年我国最终消

费支出为12.8万亿元,比按1978年消费率计算得16.2万亿元要少3.4万亿~5.5万亿元,全国平均每人少消费2600-4200元。不是老百姓不想消费,而是缺乏能力消费。消费市场不畅,消费品只能到国外市场找出路,消费品的扩大再生产受到抑制,进而抑制了生产资料的生产,使上万亿元的生产资料投资及形成的生产能力,相当部分打了飘了。抑制消费在广大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民消费率最低。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少12022元。9亿农民相当于少收入10万亿元。谁都知道我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而这个潜力只有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购买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才能达到。劳动者收入低,成为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决定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就分配论分配,就消费论消费,是解决不了扩大内需问题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引导非公制经济遵纪守法,尊重劳动者,给工人以应有的报酬,才能扩大消费,扩大内需。非公有制经济工人工资达到国有企业水平,提高45%,全国消费水平和内需可以扩大35%;工人工资提高到国有企业的一半,平均增加20%,全国消费和内需也可以提高20%。这是扩大内需,解决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根本。

非公有制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并不会把企业压垮。我国工资成本一般只占产品成本的10%左右,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剩余价值率远远超过100%。从利润中拿出一个尾巴,就可解决工人长期低工资问题,促进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源泉。提高工人工资,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能力,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发展;反之,内需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就难以上去。提高工资与生产发展并不矛盾。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工人工资,工资绝对量会增加,但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比重反而会下降,这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也是技术进步的要求。

国有企业工人平均工资之所以比私有企业高,除因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尊重工人当家做主的地位外,还因为它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低技术、低工资、廉价劳动力来维持粗放式生产是不能持久的。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分配方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柱、主导和控制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投资与消费失衡,内需不足问题。

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主要是一、二、三产业失衡,体现在第二产业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严重,闲置生产力多,落后生产力多。我国约1/3-1/2的行业产能过剩,已建成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到70%。许多行业一边生产能力过剩,另一边急需的产品却供不应求。如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38%,炼铁中有1亿吨、炼铜能力中有5000万吨是落后的,而几类高级合金钢产能却相对短缺。这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盲目投资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多方面的努力,只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按照生产力优化组合和供求平衡的原则,进行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使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科学发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近年来,邮钢、石家庄钢铁厂和宝钢的国有钢铁公司开展的兼并重組或对外注资就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改变一、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的失衡状态,必须走发挥国有企业主导作用的路子。国有企业一直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导支柱和带头力量。这些年来,它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耕作排灌机械、运输工具、能源、新型农药化肥和科学技术,极大地支持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全国各行业动员起来,全国城市动员起来,支持农业现代化,才能取得更大成效。改变第三产业落后于第二产:业的状况,也须如此。有第三产业的带动主导作用,是零打碎敲所不能代替的。

三、国有企业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和根本。近几年我国技术进步加快,但关键技术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我国15个主要工业行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与同外情况作了对比,绝大多数工业行业不及国际先进水平的50%。由于我国研究开发投入不足,主要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率低,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设备至今基本上依赖进口。

当代产业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怎样才能改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落后的状态呢?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借鉴外国,扩大引进,吸收当代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单纯引进不能改变技术落后状态,单纯依靠“三资”企业也不能改变技术落后状态。而私有企业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必须看到,追求利润是私营企业的第一要求,而且许多私营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设立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国有经济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的技术力量强,人才集中,几乎都建立了比较强的科研机构,是我国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和基地。“十一五”期间,我国围绕核高基、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电话、数控机床等16个涉及信息和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的3000余个项目和课题,都是由国有企业或以国有企业、国有研究机构为中心牵头完成的。像新研制的飞腾1000国产中央处理器芯片、沃phone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通信从芯片、终端、系统、仪表、软件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建设,载入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重大科研成果,都属于当代重要关键技术,投资大,研究具有很大难度,没有实力是不能完成的。其涉及行业多,应用面广,对带动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和利技进步有重大意义。

国有经济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它不仅可以把全国国有企业的优势力量集中在一起,而且能够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集中优势力量对重大课题进行攻关。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富有成效,能够完成单兵作战难以完成的重大复杂项目,高效率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带动现代化事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像“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组织的电动汽车重大科研专项以及核高基专项,都是在统筹多地区、多企业和多科研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别取得了突出成就。这些年来,我国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创新都是用这种方法实现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表脱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体前提下才能完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将科研成果与建立新兴产业联系起

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必须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才能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业、精密数码机床制造业、重型机械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等,都是由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的。1978年后出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如移动通信业、新能源新材料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卫星及应用业以及轨道交通制造业等,也都是以国有企业为支柱发展起来的。没有国企业领军投资建设,超前一步布点研究发展,恐怕许多行业至今还是空白,已建立的也不能扩大。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高端软件、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以及第四代核电装备等,不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地进行,就难以迈开大步子,不可能抢占世界最高峰。

培养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不意味着忽视传统产业。目前传统产业占我国产业的大头。许多传统产业,如纺织工业,并非“夕阳产业”,仍需继续发展。关键是传统产业的技术、产品和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我国不少传统产业消耗高、产品落后,改变这一现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生产提供更多先进设备、原材料和先进技术来武装改造传统产业,使它能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四、国有企业是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典范和主导

投资大,消耗高,污染严重,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工业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比工业发达国家高10%-20%,有的高近50-70%,且污染严重。虽然下工夫进行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污染仍在继续,消耗高、污染严重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降低消耗,治理防止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分重要而迫切。

国有经济是节能降耗、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的典范。单位产品消耗量是由设备、技术和管理水平决定的。只有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严密科学,消耗才能不断下降,以更少的材料和能耗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国有企业由于设备先进,管理严格,产品质量高、消耗低、成本低。在同一行业中,国有企业单位产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一般比其他企业低20%左右,有的低1/3以上。国有企业十分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它尽力采用先进设备,凡破坏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决不上马。它还在发展中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一旦发现造成污染破坏,必极力治理,将它降到最大程度。这些年来我国防治污染的成果,是以同有企业为主取得的。像中石油、中石化,东北和内地的重型机械,几大国有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等起了重大作用。

国有企业在带动全国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方面,具有主体支柱作用。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关键是要以先进设备技术取代落后设备技术;改变产业结构,以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新型产品以淘汰落后产品。能为全社会提供先进没备和技术的,提供优质能源、优质原材料的,提供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带动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对于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导向性、制约性、支柱性的决定性作用。

篇5: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中枢机场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重点论述了中枢机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多方面的作用,以及实施途径.

作 者:曹允春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学院管理学院刊 名:经济地理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ECONOMIC GEOGRAPIIY年,卷(期):21(2)分类号:V355 F127关键词:中枢机场 区域经济

篇6:低碳经济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1林业可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储碳库。森林中有大量固态的碳,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循环,是维持空气碳平衡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森林,都会对大气CO2造成连锁反应。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大约有2.48万亿t碳,其中有1.15万亿t左右都是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存储的。森林在全球的占地面积大约为30%,而其植被的碳储量在全球植被中占到了77%,森林土壤的储碳量是全球土壤的39%。森林是陆地上经济实用性最强的吸碳器,地球上森林的吸碳量和储存量是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量的90%。森林每生长1m3木材,可以吸收1.83t的CO2。为了提高碳吸收的能力,可以通过造林、再造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加强森林可持续间伐等措施保证林地的生产力,不断提高陆地植物和土壤的储碳量。通过造林、再造林以及加强森林经营活动的方式,已经受到了国际方面的认可,并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开始实行,通过这些活动产生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2林业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低碳经济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应当将低碳经济作为战略发展道路。从开始就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方案,并计划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此来应对相应的气候变化等问题。随后,在,对林业发展做出的具体要求,计划到我国森林面积将增加4000万hm2,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m3。并对我国相应的.CO2排行量做出了严格规定,计划到20CO2排放量将比下降40%~50%。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森林的规模和程度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执行力度。我国的人工造林面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为改善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我国已在林业发展方面陆续投入了700多亿美元。通过对森林的发展和保护,平衡了生态环境,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驱者。从1980~20,我国吸收和减少的碳排放量大约在51.1万t,各个地区都在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在江苏响水县,根据的数据,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5%,林木覆盖率达到26.78%,实现了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响水县位于黄海之滨,在沿海的林业发展也有所增长,造林面积达到20hm2,景观林带建设完善,有着较好的绿化效果。

3低碳经济为林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建立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发展的共同目标,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因此,要对林业发展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在低碳经济中为林业发展拓展更多的空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林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模式,更多的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地区发展中,林业所包含的内容会不断增加。首先,林业问题在国际谈判中是重要的筹码,因此,我国必须重视林业的建立。第二,森林覆盖率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地区的碳汇功能,在地区的发展中,林业是环境的重要保障,和经济发展质量、速度和规模都密不可分。第三,林业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通过林业的发展,能建立更好的生活环境。我国林业的发展是机遇与使命并存。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除了扩大了森林的面积和质量之外,林业的碳封存、碳替代以及碳保存也为林业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是竹产业的发展。由于竹类的生长周期快,固碳能力和普通林木相比较强,因此,可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进行以竹代木。第二,耐用木制品的发展空间较大,能有效发挥林木的碳替代功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第四,随着森林资源日益受到保护,很多国家在原木出口上的限制更加严格,木材进口会越来越困难。例如,在江苏响水县中,随着响水县全面绿化进程的加速,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响水县的经济发展。林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响水县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地区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结语

篇7: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论生态型设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生态设计的先导性,设计与生态的结合,从更深层次给设计注入新的思想,是当代设计的支点.尤其在当今世界性的谋求生存和发展中,把生态观纳入设计的.范畴,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已成为科技发展和设计物化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强化、完善、实施这个系统,也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点和发展的大趋势.以持续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创造性,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 者:谢大康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刊 名:厦门科技英文刊名:XIAMEN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003“”(5)分类号:F1关键词:

篇8: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 发展草业是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陇南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复合褶皱带, 属长江一级支流, 嘉陵江流域。长期以来, 由于滥垦滥伐、过度放牧等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原因, 导致森林锐减、草地退化、坡耕地逐年增多, 水土流失发生面积已达17 768 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60.3%。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 造成旱、雹、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 群众生产生存条件恶化, 严重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群众贫困的根源。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 我市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客观来看, 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草地建设时至今日仍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当前, 正值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实施之际, 如何正视市情, 遵循自然规律, 充分发挥草地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已显得十分紧迫与必要。尤其是在陇南这样一种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及山大沟深、地陡土薄地质特征情况下, 与营林相比, 种草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且有一定的优势。其一, 草地有地球之肾之誉,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 在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据有关资料, 生长2年的草地栏蓄地表径流的能力为54%, 减少地表径流含泥沙量高达70.3%, 比3~8年的林地高20%;其二, 种草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一般而言, 建植人工林地应在降水400 mm以上、坡度25°以下地带进行。我市年降雨虽在400~960 mm, 但25°以上的陡坡地多达15.2万hm2, 这些地蓄水能力差, 自然降水实际不能满足营林所需, 退耕后至少应还林还草结合、种草先行;其三, 与营林相比, 种草投入较低。林地属高级生态系统, 形成时间长, 需要较高投入, 草地相对易形成、投入低, 应遵循草—灌—乔自然演替规律, 在不宜种树地带先行种草, 尽快提高植被覆盖度, 待形成稳定的草地生态系统后再行造林;其四, 从退耕后如何保证农民收入不减少的要求看, 还林体现的是远期经济效益, 难以解决眼下农民的增收问题, 种草既有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有近期的经济生态效益, 具有现实优势。

1.2 发展草业是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改变陇南贫困面貌的现实途径

草地除具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外, 还有一个基本功能是增加经济收益, 由于陇南草业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 草业的经济效益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发挥草地的经济作用, 美国的苜蓿与小麦、玉米、大豆并列为农业四大作物, 年产值高达32亿美元, 其草地畜牧业的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70%, 农业总产值的42%, 足见草业的经济优势。据专家测算, 以草的产值为1, 用于畜牧业可增值为3, 畜牧业再加工可增值为10。

从商品草产品开发来看, 以苜蓿为例, 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 目前国际市场苜蓿草粉、草捆吨价位在200美元左右, 加工成颗粒可达240美元, 比玉米高1倍。与我国毗邻的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年进口量在700万t左右, 国内年需求量也在600万t上下, 且随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 需求量将逐年增加。我市多数地带适宜种植苜蓿, 特别是大于25°的陡坡地, 种粮平均每公顷产量约1 200 kg, 收入在1 500元以下, 几乎无效益可言, 若退耕种植苜蓿, 每公顷产干草可达7 500 kg以上, 以产地价每吨600元计, 收入4 500元以上, 是种粮的3倍, 且种植成本远低于种粮。全市适宜发展草业的陡坡地在15万hm2以上, 以全部退耕种苜蓿计, 年产值可达9亿元, 与种粮相比净增产值6亿元。

陇南种植苜蓿的历史可上溯到西汉时期, 两千多年过去了, 草业兴衰有变, 但尚未形成真正的草业基地。时下, 我市如能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建设、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 组织好规模开发, 草业这一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必将成为富民强县兴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3 发展草业是陇南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

同全国一样, 我市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 已成为影响农产品比较效益提高和农业长远发展的主要问题。大力开发草业, 是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从种植业内部结构看, 目前全区粮、经、饲种植面积比约为68∶25∶7, 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在优化粮作品种、稳定总产的同时, 逐步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这也与土地资源现状相符合, 全市超过耕殖度的陡坡地占总耕地的28.9%, 这些地种粮效益很低,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 可更为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兼收经济、生态效益, 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从畜牧业内部结构看, 目前全区猪、牛、羊三畜所占比例分别为64%、20%、16%, 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草食畜发展滞后上。进一步从畜产品市场需求和市内饲料资源现状看, 猪肉每隔几年就有一次较大的市场波动, 而牛羊肉市场则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市饲料资源的基本情况是:以粮食为主的精饲料长期偏紧, 蛋白质资源严重不足, 而天然草地、秸秆等青粗饲料较丰, 且有较大挖掘潜力。可见目前市内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现状与市场及资源不相适应, 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 加快草食畜的发展。由此可见, 开发草业在大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1.4 开发草业是发展节粮性畜牧业, 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 我市农业生产一直是围绕粮食自求平衡这一主线进行的, 但由于人、畜增加, 耕地扩大已到极限、单产提高受立地条件制约, 潜力有限, 粮食问题至今未稳定解决, 粮食偏紧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分析粮食偏紧的实质, 主要是人畜争粮矛盾突出, 不能拿出更多的粮食养畜。据调查测算, 全市现有人口280万人, 一年的口粮之需约为5.1亿kg。2010年全市猪饲养量178.6万头, 仅养猪一项全年需粮2.73亿kg。68万头大牲畜需粮0.51亿kg, 46.8万只羊需粮0.12亿kg, 鸡饲养量690万只, 需粮1.03亿kg。全市畜禽一年消耗的饲料粮约为4.39亿kg, 占粮食年总产量的45.4%。从上述数据中也可粗略看出人畜争粮是造成粮食压力的主要原因。

把粮食问题分解为解决口粮与饲料后, 对于养畜而言, 完全可通过大力种草来减少对粮食的依赖。这可以从牧草的营养特点, 畜禽的营养需要及单位土地产出量等方面综合看出。一般来说, 牧草的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都比较丰富, 特别是豆科牧草及其他科的一些优良牧草, 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玉米、小麦等粮食。玉米含粗蛋白8.1%, 小麦为12.1%, 而苜蓿为18%。这正好可以弥补我市饲料资源现状中蛋白质缺乏之不足;目前市内25°以上坡地平均每公顷产粮约折合1500个饲料单位, 而若以种苜蓿为例, 每公顷折合3375个饲料单位, 从提供饲料的角度衡量, 种一公顷苜蓿相当于种二公顷粮食, 且种植苜蓿等牧草与种粮相比, 还具有一年播种多年收获、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管理简便等优势。更进一步, 目前一些优质高产牧草如聚合草、菊苣、串叶草等, 每公顷产鲜草15万kg以上, 粗蛋白含量在20%左右, 种1 hm2提供的饲料相当于种5 hm2左右的粮食。若设想全市退耕种苜蓿7万hm2, 农田种优质高产牧草3.5万hm2, 则相当于扩大了20万hm2的饲料粮种植面积。走出单纯抓粮的框框, 引草入田, 开发草业, 方可较好地解决粮食问题, 促进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1.5 发展草业是解决秸秆问题的有效途径

陇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 年产农作物秸秆120万t, 但转化利用工作滞后, 大量的秸秆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有效的利用, 2010年, 通过青贮氨化利用的秸秆仅10万t, 还不到总量的9%。由于随意堆放、废弃甚至焚烧秸秆, 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且对农田、大气、水体和村舍环境造成了污染。合理利用秸秆已成为发展农牧业生产、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秸秆通过青贮氨化过腹还田, 目前在我国是一项技术上最成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好的利用方式, 具有秸秆利用量大、节约饲料用粮、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等综合优势。如全市秸秆青贮氨化利用率提高到40%, 可生产48万t的秸秆饲料, 相当于节约粮食12万t, 按目前的平均单产计, 等同于4万hm2耕地一年的粮食产出, 宏观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以上。这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利用及秸秆污染环境问题, 对于加快发展草食畜、保障粮食安全、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开发草业的途径

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科学规划, 稳步推进的原则, 我市草业开发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主攻退耕种草

全市大于25°的陡坡地15.2万hm2, 以退耕还草为主, 还林的至少前几年要结合种草。

具体开发途径分二个层次:海拔1 800 m以下, 土壤、水热条件较好地带, 按经济、生态效益并重原则, 选择种植紫花苜蓿等产量较高的草种, 通过发展种草养畜及开发商品草产品, 发挥种草经济优势。养畜上以舍饲为主, 结合牧业结构调整, 改良优化畜种。商品草开发上抓好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建设;土地、水热条件较差地带, 选择种植水保作用强的草种, 突出种草的生态效益, 适当发展种草养畜。

2.2 扩大农田种草

目前全市农田种草约3.5万hm2, 在此基础上扩大到7万hm2左右。采取形式主要有粮草轮作、兼作套种、单一种草、四边地种草等。充分利用立地条件较好的优势, 引进种植菊苣、箭舌豌豆等高产优质牧草, 在发挥种草肥田、保持水土作用的同时, 通过养畜及发展草产品开发高效草业。

2.3 稳步改良天然草地

全市天然草地面积69.5万hm2, 大体可按二个层次进行开发。一是建立半人工、人工草地。适宜在相对集中连片、地势平缓的天然草场进行, 开发方向是建成高效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具体开发中应重点落实和推行草地承包到户、草畜平衡和草场综合改良等政策、措施。综合改良应重点抓好浅翻轻耙、松土补播、人工种草、治虫灭鼠、划区轮牧、封区育草等项配套措施, 全面提高草地产出能力;二是生态草地建设。2010年10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从2011年开始, 在包括甘肃在内的8个主要草原省 (区)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这为我市草原生态保护提供了历史机遇, 应尽快结合实际, 制定出全市及各县区的实施方案, 对坡度大、草被稀、利用难的天然草地, 实行禁牧, 再辅之以雨季补播水保植物等措施, 封山育草, 逐步恢复、提高植被盖度, 主要发挥草地维护生态平衡功能。

2.4 积极开发草坪草

市内武都、文县二县川坝地带是本省唯一北亚热带气候区, 水热条件较好, 当地生长的狗牙根为理想草坪草种, 在选育提高的同时, 可再引入一些国内外草坪草种, 建成适当规模的草坪草基地, 发展外向型为主的商品草坪业。

2.5 大力开发秸秆资源

在秸秆资源的开发上, 应以饲料化利用为主要方向, 以加工利用为主要方式。大力推广玉米青贮、半干青贮、秸秆氨化、“微贮”等实用技术, 积极发展秸秆养畜示范户, 组建青贮技术流动服务队, 扶持秸秆加工龙头企业, 力争到“十二五”末, 使全市秸秆青贮氨化利用率提高到40%。同时, 要积极探索“秸秆—养畜—沼气—有机肥—特色优势产业”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 以此带动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协同发展。

3 主要举措

3.1 提升草业战略地位, 搞好宏观管理

种草在我市有久远的历史, 但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 还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上上下下取得共识, 形成合力, 并持续抓数年方能见效。为此, 一是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 为草业大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市上及各县应成立草业开发领导机构, 强化领导, 搞好组织协调。三是应制定出台草地承包、封山禁牧、龙头企业建设、招商引资及鼓励社会力量和科技人员参与草业开发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草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四是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全市及分县区草业开发总体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

3.2 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

草业开发从起步之日起就应按照产业化的思路进行, 特别是对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商品草开发, 一定要用产业化的方式组织生产, 搞好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 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真正把草业建成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在推进草业产业化的过程中, 应集中人财物, 办一些一家一户办不好、对产业开发成败起关键作用的大事。

兴办龙头企业。可以是草产品加工厂、也可以是草产品经销公司, 还可以是专业协会, 技术服务组织等。无论哪一类的龙头企业, 都应按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特色突出、带动能力强等要求来组建, 以真正实现开拓市场、带动基地的作用。从目前市内实际出发, 建议首先在礼县、成县、武都分别兴建一处10 t级规模的苜蓿草产品加工企业, 配套建立紫花苜蓿生产基地, 引进先进成套加工设备工艺, 开发外向型的苜蓿草粉、草捆、草颗粒等系列产品, 年产值可望达到3亿元。以此为龙头, 辐射带动全市商品草产业的开发。

建立牧草种子基地。种子是草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我市这方面还很薄弱, 种子几乎全部依靠外地调入, 需花费大量资金。应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 通过组织试验, 筛选出适合市内不同地带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并在此基础上着手建立优良牧草种子繁育生产基地, 逐步实现种子自给。对于我市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草种, 如西和、礼县的箭舌豌豆、成县的聚合草、武都等县的狗牙根等, 还应积极探索, 开发建设外向型的商品草种生产基地。有条件的县区应在适当时机组建牧草种子经销公司。市上应成立牧草种子质量检测中心, 搞好牧草种子的质量监管。

搞好社会化服务。首先要发挥现有业务部门的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尽快提高市、县、乡业务技术人员的素质。组织科技人员大力开展草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 面向农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 并深入一线兴办各类示范点, 积极探索适合本市推广的配套技术及经验模式,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其次, 可通过在市县业务部门设立草业开发信息服务中心、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引导组建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 来加强信息服务、产前、产后服务、物化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的薄弱环节。通过全程服务的开展, 改变原始粗放的生产方式, 逐步提高草业科技含量, 把草业开发纳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效益的轨道。

3.3多渠道加大投入

篇9:商誉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商誉具有以下特征:没有实物形态、长期性、依附性、经济性、相对稳定性、容易受损性。

一、商誉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1、商誉是企业的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地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人数和物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是越来越多地运用知识、技术、商誉等无形的生产要素来组织生产。商誉实际上是企业众多的无形的生产要素的凝结,商标、商号、商业秘密、企业的声誉、专利、企业文化等等,不仅反映了企业现在的地位和实力,而且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未来的竞争能力。在信息可以在网上迅速、及时传播的今天,在转瞬之间,信息就可以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一个企业的商誉以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可以迅速地、广泛地、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良好的商誉是企业形象的象征,在当今时代,一个企业如果忽视商誉的建设,比如不注重自我商标的保护,在自我的商标有一定的知名度后不注意维持,商业秘密的泄露,企业家的出走,企业因疏忽而产生过失从而信誉受损等等,都会使企业遭受重大的损失甚至毁灭性的打击。现代的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是一个企业更快地扬名天下,又可以使一个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商誉已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竞争发展中起着独特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提高企业商誉的价值是企业实行非价格竞争的主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各国普遍地实行,企业之间的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方式。企业的非价格竞争主要是产品差别竞争。有些产品差别是实际的产品差别,如产品的质量、规格、包装等,企业可以通过改进产品质量和外观设计等实现。同样的皮鞋,一个企业生产的款式不同于另一些企业,这是产品差别。同样的香水,一个企业是清香型的,另一个企业是浓香型的,这也是产品的差别。这种创新是无穷的。企业产品良好的质量是企业商誉的基础。企业的专利、新颖外观设计实际就是企业商誉的一部分。它们带来的实际的产品差别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的产品差别许多不是产品的实际差别,而是反映在消费者的心理上的差别。企业往往通过打广告的方式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从而改变消费者的偏好,进而改变消费者的选择。企业通过在各种媒体上打广告,企业的商号、商标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企业和企业家的声誉也逐渐扩大。企业的广告竞争的同时也创造着企业的商誉。

在产品差别中,品牌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差别,既有实际的产品差别,又有反映在消费心理上的差别。名牌的创造过程既是企业商誉的建立、发展的过程,也是企业商誉的价值增值过程。在企业创立名牌的过程中,企业不断地改进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与此同时,企业还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其结果,一方面,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的商标家喻户晓,企业成为大众关注的知名企业,企业产品成为受消费者欢迎、值得消费者信赖的产品。名牌产品的价格大大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名牌创造出产品的很高的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形成了企业独特的商誉价值。企业改进产品、服务质量,进行广告宣传,创造名牌,这些活动都提高了企业商誉的价值,从而形成企业竞争活力的源泉。

3、良好的商誉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对称是经常存在的。在商品市场上,信息的不完全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质量等不了解,比如购买电脑,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很难知道其内部的零部件的质量到底如何,也难以考虑其运行过程中的性能如何。消费者与电脑的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的信息也是不对称的。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较少,而电脑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却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消费者为了防止电脑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利用他们信息上的优势使自己上当受骗,总是去努力搜寻更多的信息。一方面,消费者搜集信息需要花费金钱、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即使消费者努力地搜寻信息,也未必能够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这样,一个缺乏良好商誉的企业就不得不面对消费者的犹豫、消费者推迟购买其产品或者消费者转向购买其他企业的产品等等。企业为了留住消费者,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成本进行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其结果,势必增加其交易成本。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商誉,消费者对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的忠诚度很高,消费者对其产品高的质量和优良的性能放心。于是,消费者为购买产品不必花费金钱、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必要的信息,购买产品时也不再犹豫,一般也不会转向购买其它企业的产品。这样,企业除了在推出新产品之外,不必进行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企业也不会因为很多消费者推迟购买而被迫延长销售时间,从而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二、商誉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商誉的发展是地区经济活力的表现。一个地区经济要充满活力,表现为商誉的蓬勃发展。商誉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在某一个地区,在知名的商号、驰名的商际、专利技术、企业家和具有专长的技术人才、商业秘密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毫无疑问,它也就成了最有希望、最有竞争活力的地区。商誉的差距基本上可以反映地区经济的差异。今后,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上的竞争,可以大胆地说,主要不是在资金方面的竞争,而更多地反映在这些“软的”实力方面的竞争。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活力,关键是看其是否在商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

2、商誉的保护是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企业的商誉进行强有力的保护。商誉是企业发展的品牌因素,为企业带来超额利益的无形资产。保护企业的商誉,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而且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政府的信誉。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注重商誉的保护。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方式,侵犯他人的商誉。这些行为主要包括: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标淡化等侵权行为;冒用他人企业名称,仿冒他人商品装璜、标志及产地等侵权行为;侵犯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的行为;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这些侵害商誉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被损害者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此,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持地区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企业的商誉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对上述侵犯商誉权的行为,必须依照我国的《商标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各种规定,使商誉的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商誉是地区资源优化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是稀缺的。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是经济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商誉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当今知识经济下,在一国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地区,土地、资本、劳动等资源是有限的。而知识、技术和商誉等无形的生产要素其发展的潜力却是无限的。发展商誉,实际上可以突破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对生产的限制,从而大大的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商誉的发展也提高了地区资源的整合能力。商誉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从弱势企业流向强势企业的过程。在市场竞争中,那些对资源利用好的企业,其商标、商号、商业秘密、企业的声誉、专利、企业文化等等成为了其强有力的竞争工具,其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价格处于明显的优势。结果,那些资源利用效率差、缺乏良好商誉的企业就被市场所淘汰。一个地区,如果一个个名牌企业、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就表明了该地区的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

在当今世界经济自由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在我国,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正在逐步地建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之中,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流动成为了必然。商誉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成为了企业间共同争夺的对象。商誉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一个地区如果能够引进大量商誉卓著的企业扎根落户,必然会增强地区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活动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便愈演愈烈,如何利用商誉来配置地区资源也成为了十分迫切的问题。商誉是企业并购的基础,商誉出卖、商誉入股已成了企业普通的经济活动。商誉是地区资源优化配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10: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姓 名:崔肖南学 号:081702040班 级:08金融班

【摘要】: 民间金融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既有现实的问题还有理论上的问题。它的发展既能为金融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开启状态。民间金融从现阶段来看还是有着很大的缺陷,我国现代民间金融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区别于国有金融制度的一种金融制度,这种金融的产生由于先天的原因而有着自身特有的缺优点,恰是这种特性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动力,但同时也加大经济的风险隐患。民营经济在经济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导致民间金融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金融融资金融体制经济发展

近年来,民间金融正以一种不容忽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目前,粗略估算,民间金融的规模已过万亿。民间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注意。

一、民间金融对经济金融的正面作用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会扰乱正规金融市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对民间金融的不断深入调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我国的民间金融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民间金融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培育社会信用,缓解农村金融资源的匮乏,与正规金融形成互补,为金融创新积累经验,等等。

(一)民间金融支持了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难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大问题。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中小企业选择民间金融进行融资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正规金融出于成本考虑,以及“规模歧视”和特有的“所有制偏见”,倾向于给资金需求规模大、实力强的国有企业提供贷款。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产少,其融资行为具有贷款数额小、抗风险能力弱和负债能力有限等特点,这使得中小企业处于国有商业银行青睐的主要客户群之外。因此,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得到所需款项。

而民间金融的特点恰好适应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最合适的金融制度安排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包括正规的中小银行和民间金融。根据国际金融公司2001年的调查,我国中小企业60%的融资来源于企业自身积累,外部融资只占了40%,而在这些外部融资中,民间金融所占的比重最高,占到了50%以上。民间金融内生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之中,内生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这种内生性也使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的各方面信息,也就决定了它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相互之间的适应性,以及其巨大的发展潜能,因而具有相对的交易成本优势。可以说,中小企业选择民间金融作为一种重要融资途径,是金融主体自身内在的要求,也是中小企业在外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二)民间金融对企业的信用强化效应

在我国国有金融制度安排下,政府信用错位使得政府成为整个融资活动的实际上的最后承担人,企业信用被极度弱化。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信贷行为进入一个怪圈。国有企业缺乏资金,自身可能又不满足银行的获贷条件,于是向政府求救→政府出于“国有企业情结”,便出面向银行协调→银行在政府的压力下,以及对政府信用的信赖,便贷款给企业,这也使得企业缺乏强化自身信用的动机→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缺乏激励机制,获贷后往往并不能实现发展和收益,有时甚至是投资失败→贷款没有收益和实现增值,国有企业自然无力偿还部分或全部银行贷款→银行不能顺利收回或者无法收回放贷资金必然产生坏账,银行收益和资产质量恶化。

由于银行给国有企业贷款的行为是授意于政府,再加上我国国有银行本身就存在着信用弱化,银行信用的保障也有赖于政府,最终政府不得不以政府信用来支撑银行信用。政府的影响贯穿融资活动的整个过程,政府信用错位导致银行信用弱化。在政府、银行、企业三者的利益互动中,国有企业自然会产生“赖账”行为,企业信用也随之而丧失,而民间金融的运行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拥有独立产权的民间信用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的强化对企业信用形成了“硬约束”,使企业信用得到强化。

(三)民间金融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做了很多尝试。例如对金融业进行了股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的改革,但是以国有金融为主的框架仍未被打破,金融业的改革步伐远远赶不上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有银行改制步步遇阻的情形相比,民间金融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展现出金融市场的新气象。在这样的形势下,民间金融的发展为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机构格局,有助于构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产权结构和促进原有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发展,形成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富于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自然也就有助于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

二、民间金融对经济金融的负面作用

虽然民间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多积极作用,不容忽视的是,民间金融也给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调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和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培育社会

信用方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的存在也给经济、金融活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一)民间金融自身存在着较高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民间金融天然的“草根性”和便利性,既是它的优势所在,也蕴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与正规金融不同,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是建立在一种非制度信任基础之上,正是由于非制度信任,有些在正规金融制度下得不到资金支持的单位和个人,从民间金融机构得到了资金,但这恰恰也增加了民间金融的风险。

此外,虽然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比,一些正规的民间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要低得多,资产质量也比较优良,但不容忽视的是民间金融机构整体中仍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隐患。再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经营得道、资产质量非常好,但是由于其天然的信用弱势性,如规模小、资金少,没有政府信用做担保,一场挤兑就能够让这些优势顷刻间化为乌有,一条谣言就可能毁了一家经营状况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而且由于民间金融处于一种地下状态,使得金融监管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监管,在经营管理上也没有存款准备金和贷款呆账准备金的严格要求,使得监管当局无法保护有效的存款者和经营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因此,民间金融的金融风险较高,这种风险一旦大规模爆发,将给经济带来很大问题。

(二)形成资金体制外循环,弱化宏观金融调控的效果

民间金融的存在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受到民间金融的高利率吸引,大量资金流出银行体系,形成资金的体制外循环,使得金融信号部分失真。国家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民间金融规模和动态,无法获得完整权威的统计数据,影响国家对金融运行状态的判断,同时也干扰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

在民间金融渠道流通的货币量处于政府监控之外,对经济运行中的实际货币供应量产生重大影响,冲击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效力。如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政府当局采取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紧缩措施以减少流通领域的货币量,收缩流动性,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就是虽然正规金融提供的资金减少了,但是民间金融提供的资金增加了,原本正规金融提供的部分资金转由民间金融来提供,货币供给量并未按照预期数量减少甚至根本没减少。民间金融的活跃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影响货币乘数的波动,弱化了政府调控的效果,使得经济难以“软着陆”。民间金融的存在,使得大量的资金没有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形成资金暗流,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三)易发生纠纷,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由于民间金融活动大部分在法律规定之外进行,其权利义务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从而带来很多社会问题。非正式的民间金融通常比较隐蔽,而且民间借贷手续简单、缺乏必要的管理和适用的法规支持,民间融资参与者较多,涉及面广,操作方式不规范,监管难度大,一旦发生问题可能造

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影响社会安定。典型的事例就是,2002年月底,温州泰顺县查封的一处大肆吸储放贷的非法典当机构,其贷款都是只凭一纸借款契约或借据进行的,没有正规的借贷合同,也很少有抵押、担保措施,为纠纷的发生留下重大隐患。据调查,因民间借贷引起的纠纷事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

(四)冲击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业务

同处于一个金融市场,民间金融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必然会有业务上的重合。在浙江有些地区,民间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已经超过了正规金融部门的存款额,直接冲击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业务。此外,由于民间金融的贷款利率较高,如果政府对非正规金融不加任何限制而任其发展下去,对于一些既有正规金融贷款又有民间金融贷款的企业来说,他们在还款时会先考虑偿还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也间接加剧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风险。

三、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些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如非制度信任基础。但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与我国金融制度设计上的不合理密切相关。也许合理的金融制度设计也无法完全消除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干扰,但政府对民间金融的认知不足以及其在此基础上所设置的不合理的金融制度大大加重了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所以减轻民间金融的负面影响要先从转换政府的观念做起。

(一)转换观念,区别对待不同形式和性质的民间金融

过去,政府对民间金融往往不是强迫其完全正式化就是简单禁止,事实证明这显然不是对待民间金融的最好做法。在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基础上,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能,改变过去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状态。政府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致力于制定公正合理的制度,确立有效的竞争规则,健全法律体系,同时要给予经济主体充分的选择权利的自由,保持其活力,让市场机制在推动非正规金融业的发展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二)推动民间金融合法化

我国民间金融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处境却相当尴尬,甚至不被法律所认可。由于民间金融没有取得合法地位,其所进行的活动既未纳入监管范围,也不受法律保护,不利于其健康发展。从国外的经验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曾通过使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方式来规范民间金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也要积极鼓励正常的民间金融活动,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化。

民间金融愿不愿意合法化,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取决于政府如何来合法化民间金融。如果金融监管是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政府很好地约束了自己的权力,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大部分民间金融机构也都会乐意接受这样的合法化。反之,如果金融监管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那么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意义不大,民间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显然是拒绝合法化,而继续采取“地下”的生存方式。

在用法律规范民间金融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合法化的目标是使民间金融规范化,并在合法化的过程中不要丢掉民间金融的特点。民间金融应是民间的,政府应最大限度地退出民间金融领域。只有这样成长起来的民间金融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三)健全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

实现民间金融的正规化、合法化发展,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具体的说这些制度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与贷款担保制度、征信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保证存款人利益,当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危机时,保险机构可以要求其退出存款,把银行经营不善引起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增加民众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信心,增强民间金融的信用基础。

征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完善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可以建立一个由中央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并联合政法、工商、税务、不动产管理等部门组建征信公司,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和个人的信息收集组合起来,并记录金融交易中当事人的信用状况,随时向客户提高不良信用客户信用记录,披露信用不良的黑名单,提高失信成本,有利于减少金融交易中的道德风险。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整个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可以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及时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则有助于解决传统金融体制中的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使得金融市场“进得去,出得来”,有效促进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郝丁.年四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给予规范民间金融的思考 [J]上海金融,2006

[2]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董竑.金融创新视角下的非正规金融与中国经济发展福州大学论文集,2006

[4]宋立伟.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及其规范发展山东大论文集2006

[5]毕佩贤.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6

[6]赵枫.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及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2006

[7]秋慧.民间金融制度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 2004

[8]周丽华.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原因及发展: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 2004

[9]陈云.中国市场化改革中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 2004

上一篇:工程表格台账总目录下一篇:企业法律知识培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