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理论联系实际

2024-06-21

实践论理论联系实际(精选10篇)

篇1:实践论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书上的东西是理论,看得多了,会感到困倦。现实是活生生的,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的幸福和快乐,最终是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理论要联系实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现在的中国人的生存是多么地幸福,多么应该感到快乐和感恩。拿我自己来说,现在我们两口人,住着80多平米的楼房。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夏天下雨,不再担心房顶会漏雨。冬天室内的气温可以达到25度左右,非常地舒适。

现在每天都吃着大米白面,要想吃点玉米面,那是在调剂伙食,是为了健康。现在身上和衣柜里,全是名牌的衣服,又舒适,又美观,又结实。

现在出门,近处可以骑电动,远处可以开轿车。走路上街,全是水泥路,几乎没有一点灰尘。

和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相比,现在的生存简直就是天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现在的生存和小时候相比,是多么地幸福快乐。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们都应该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现在人们之间,可以互相给予一些生存条件的礼物。每次去农村,亲戚都会给拿很多蔬菜和水果。夏天玉米成熟了,可以吃香喷喷的煮玉米;杏成熟的时候,可以自己到树下去摘甜美的杏吃;李子成熟的时候,可以自己去树下吃个饱;苹果和苹果梨成熟的时候,可以在树下品尝甜美多汁的美味。

每次去农村,亲戚都会给拿上很多青菜。秋天可以给拿新收获的土豆,白菜,花生。我们每次去,也可以给亲戚买一些城里的食品,买酥饼,买西瓜,买糖果,买月饼等等。人们之间的生存条件的互相付出,已经成为自然平常的事情了。所以,在生存方面,大家都是好人,都可以互相付出。偷别人一把米,拿别人两根黄瓜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在生存幸福之上,中国人的做人还是不理想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有时就会损人利己。你生气了,批评我一顿,我不高兴了,说你几句。这是因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不发达,人们的情商还不够。所以在有不良情绪的时候,不会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调节,于是就会野蛮地去伤害别人。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预计会成为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候,中国人的做人应该会有一定的提高。对我自己而言,现在应该感受和感恩生存的幸福,然后努力提高自己的做人境界。别人可以伤害我,但是我不能去伤害别人。在我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我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调节,而不能去伤害别人,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不容易,但是我应该做出努力。改变社会是无法靠我一个人完成的,但是我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并且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大家的身体健康,也不是很好。但是,现在的社会,这个问题还没有突显出来。将来人们的做人科学了,做人条件发达了,大家都心情美丽了,身体健康的问题才会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学习是为了现实的应用,了解现实,改变现实,提高现实,正是学习的目的。

2017 11 3

篇2:实践论理论联系实际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活动,能不能搞得好,有三点很重要:一是要联系实际,二是注意它的实践特色,三是要抓住重点。应该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注意和学习思考,并去实践和应用。

就说“联系实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实践,手段在于学习,通过学习领会精神,再去实践,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科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我党的一大法宝。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科学发展观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就一定能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的规律,并从中获得新的思想认识、新的理论成果,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与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研究党的执政理论的基本前提。那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省情,市情,立足实际,联系实际,推动发展。

实践的特色就是要通过实践有特色的工作,特色的措施,通过特色的工作指导发展,指导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方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实践,推动当地经济的大发展,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实践出真知”,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不适应与发展的人和事尽量适应改革和发展,适应科学发展观,顺应潮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对处在变化运动过程中的事物、现象、环境经常会对主体提出一些要求,主体只有通过自身行为努力满足客观现实对自己的要求,不断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良性循环。

抓住重点就是让当前工作分出主次前后,轻重缓急,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就学习本身而言,要学习和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领导干部先行,只要抓住了重点,学习实践活动就会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才会有新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也是这样,摆在当前的重点工作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那么党的领导干部要把握机遇,解放思想,抓住重点工作求突破,通过解决重点工作从而实现各个击破,让重点工作的解决带动各方面的工作取得实效。

篇3:实践论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简称《原理课》) 教学具有融理论性、抽象性、政治性、时代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基本特征。正是这一基本特征使《原理课》老师难教, 使学生难学。但面对这一现象时, 有的老师却认为《原理课》老师难教是因为学生对《原理课》不感兴趣或兴趣太小所致。是否是这样呢?从我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我认为:《原理课》难教的根本症结不在学生对《原理课》感不感兴趣的问题, 而在于老师自身, 尤其在于老师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把握和运用。

第一, 《原理课》老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学生和老师是《原理课》教学中的一对矛盾, 而这对矛盾中,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讲究实际教学方法, 能将深奥的理论用实际具体的例子或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 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 我想其教学一定很受学生的欢迎。所以, 学生不是导致《原理课》难教的根本症结所在。

第二, 《原理课》教学过程首先是“教”, 然后才是“学, 师生关系集中体现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老师的讲就是“教”, 学生的听就是“学”, 老师教的怎样, 关系到学生学的怎样, 教与学这对矛盾中, 教是主要的, 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 我认为哲学难教的根本症结不在学生, 而在老师怎样去教, 是从理论到理论, 还是从实践到理论, 这必将出现学生学的不同的效果。

第三, 《原理课》教师的真正使命和责任是培养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有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这一使命和责任决定了一个《原理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帮助学生理解理论、运用理论,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原理课》教学得到生动、具体、丰富的体现, 才能使理论具有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实践意义。

从上可见, 解决《原理课》难教问题的着眼点是:《原理课》教师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和运用。但是,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可忽视, 这个问题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原则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那么, 《原理课》的教学既要坚持理解和运用这一原则, 同时, 也要将这一原则赋予实践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教学论中, 其特定的含义是指教师的“教”, 要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在掌握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能运用理论知识于实际, 达到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其理论根据在于:

其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后者以前者为指导, 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所谓为基础: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实践, 然后才能指导实践。正是这样, 《原理课》老师首先必须具有实践意识, 才能使学生具有实践意识, 才能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实践, 达到理论教学的目的。所以对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仅仅看作是一个理论原则, 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任何理论原则是在实践中形成, 又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贯彻成为现实的原则。因此,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具体科学的过程, 也就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实践过程。

其二,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其认识的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可以说, 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要从实践中学习, 同时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从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而言,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具有实践性的内在规定性, 要达到完整的认识, 就离不开实践环节。

此外, 把理论联系实际当作一个实践问题来重视, 也是总结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从我们实际的调查来看, 学生并不是真正的讨厌学习《原理课》, 他们仅仅讨厌的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说教, 他们需要的是能面对生活、立足生活、分析生活、指导生活的理论教学。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从理论到理论, 让理论成为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 而不是一个指导实践的问题, 但学生是生活在实际中的, 既然理论不能解决他们实际生活中的疑难, 那么他们又学之何用呢?“学以致用”也要求我们把理论联系实际当成一个实践问题来认真对待。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 我认为还要把握三点:首先是在批判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基础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立场来学理论、讲理论。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决定的。其次, 要联系真正的实际, 换句话说, 就是从“实际”出发去联系实际, 从实际中把握理论, 运用理论。第三, 牢牢抓住“联系”环节。“联系”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成为一个实践问题的最重要的表现, 也是教学工作中最艰难最需要下功夫的环节。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 教学效果的好坏就取决于联系的深度、广度和精确度, 它需要我们教师花艰苦的劳动去寻找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契机, 而且要联系准确。我们说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 主要就是针对“联系”环节来讲的, 因为联系的过程不仅体现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而且它本身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这一原则的具体实践。所有这些, 都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实践性。同样如此,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 是这一原则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实践意义的重要方面, 也是充分表现这一原则生命力根本所在。

所以, 《原理课》教师必须在充分认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的实践意义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溶思想、知识、能力、兴趣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法”:即强调教师在教学中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当成一个实践问题而贯彻到底, 并根据实践的需要选择教学重点、难点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 在认识中实践, 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 是我们一直倡导的优良的学风, 也是我们理论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 它含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作为一个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项基本原则, 将理论紧密贴近生活, 发挥其实践作用。

篇4:实践论理论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也是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理念。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即在生活中学习。如2011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较好体现了新课程“关注生活”的这一理念,取材和设题大多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来自于生活,大都是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容易碰到的生活实例。在试题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对青年学生具有良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并与当前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相结合,体现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试卷就是一幅生活的画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这一命题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实际联系理论的统一,这两者只不过是路径不同而已,其实质完全是一致的。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际联系理论则要求我们在了解时事热点、国内外重大新闻时善于考虑与教材理论知识的关联度,防止出现理论知识与时事热点的脱节。坚持这两者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好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的关系,使教材知识获得延伸和扩充,使学生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

平时学习理论知识时老师都会列举相关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时,老师会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要重视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可只看到其中的一方,而忽视另外几个方面或者颠倒主次。

但考试时的路径与其正好相反,考试时给我们的都是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实际材料,然而材料中都蕴涵了教材的基础知识,材料中都有一些关键词或“蛛丝马迹”让我们能将实际材料与理论知识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达或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有关信息的能力。如试卷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一段材料: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某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实现了新的发展。该企业把自己的成功秘诀概括为三条:(1)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2)以敏锐眼光抓住政策带来的时机,把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商机;(3)善于“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智慧为己所用。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该企业是如何化“危”为“机”,实现新的发展的。解答此题应该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即“利用网络”“抓住时机”“借鉴经验”,然后再与教材知识相结合。由“利用网络”可以转到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具体的联系;由“抓住时机”可以转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由“借鉴经验”可以转到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者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这样答题学生既感到轻松,有路子有方法,同时又能得高分。

其实高考时,命题老师在命题前往往先确定考查的主干核心知识点,然后再去设计相应的材料。如想考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立志艰苦创业”这一核心知识点,就给出了“有的人只想从事报酬优厚、安逸、‘体面’的职业,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这一材料;想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继承节俭美德”这一核心知识点就给出“有的人贪图享受,追求‘时髦’,盲目攀比”这一材料;想考查“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就给出“有的人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缺乏耐挫力”这一材料;想考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时就给出“有的人片面强调自我,不能主动关心集体和他人”这一材料。这些材料原本都是零散的,但放在一起就可以成为一个问题的背景材料,这就是2009年江苏省高考政治卷探究题中的一问:通过个别访谈和网上调查,大家发现在部分中学生中存在以下问题:有的片面强调自我,不能主动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缺乏耐挫力;有的貪图享受,追求“时髦”,盲目攀比;有的只想从事报酬优厚、安逸、“体面”的职业,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大家准备以“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就倡议书的内容,分别从《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的角度,各列出三条提纲。高考试题的命题过程要求我们做到实际联系理论,将平时看到、听到的实际问题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现举例如下: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于2011年11月1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着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我国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奋力开创“十二五”时期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当我们看到这一材料时,就可有意识地结合教材《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加以分析和思考,之所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从哲学角度看可以联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等知识点加以分析;看到“主题”和“着力”等词时可以联系抓主要矛盾这一知识点;看到“和衷”“和睦”“和谐”等词时可以联想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到“开创‘十二五’时期民族工作新局面”时可以想到发展的观点。抓住这些关键的词、句,再与教材的主干核心的知识点相结合,就可以全面地生成答案,这样的答案与高考所给的答案也就没有太大的差距,得分自然比较高。

再如: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会议指出,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现有疫苗可以基本满足常规的防疫需求,但还存在研发能力相对落后、规模化生产和应急保障能力不足、疫苗实际接种率仍需提高等问题。会议强调,疫苗质量安全关系重大,要完善监管体系,严格疫苗生产、流通、预防接种的全过程监管。要加强主创新,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看到这则材料,如果我们具有实际联系理论的意识和习惯,就会自觉地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加以分析,“最有效的措施”“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但”“既有成就又有问题”——一分为二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关系”“由此及彼”——联系的观点;“自主”“依靠自己”——重视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源泉;“创新”“永不停止”——发展的观点等。

试一试:2011年11月8日是北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上午近9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怀仁堂投票站。胡锦涛在写票处认真地填写选票,然后走到票箱前郑重地投下自己的一票。投票后,胡锦涛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他说,我很高兴作为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名选民,前来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胡锦涛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搞好地方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希望当选的同志牢记选民重托,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反映民意,依法履行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应有作用。角度提示:看到这则材料我们可以结合《政治生活》中有关人大代表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

篇5: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心得

我认真的学习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端正了入党的态度,明确了入党的动机,真正的了解和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优秀的一个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和“三个代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体现了我国实际国情,是对我国国家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精辟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最新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四个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利武器,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的法宝,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根据。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

第二篇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通过参加这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我在思想认识上能够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核心。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多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的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至今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引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围绕这一主题,搞活了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等都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实现了“一国两制”,既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中,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总书记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这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符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始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体现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党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展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在思想上和党建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与老党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会不断向老党员学习,按照党章规定来要求自己,向党员同志和先进分子学习,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做事,争取早日入党。在党组织的教导下,在理论知识的不断修养中,我决心改正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希望党组织能不断教导、帮助我,使我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通过三天来在党校的培训,党校老师们为我们深入地阐释了党的章程、路线、方针,使我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听了老师们在讲台上以古喻今,旁征博得精彩讲解,我豁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应剔除保守思想,更新陈旧观念,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最富与革新和创造,所以现阶段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克己奉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认真接受党组织的培训。自己的理论水平高了,才能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政策。才能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其次,要加强党性修养,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要阅读马列原著,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理论,培养自己的党员修养。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但是真理是不变的,大学生党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平时注意党性修养的培养,才能抵挡住不良诱惑的影响,适应复杂的社会。作为大学生,最基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党员,最基本的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生党员最根本和最实际的义务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其丰富的内容,想要真正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周围的同学也是人民中的一部分,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为人民服务就指的是为同学们服务。这就要从点滴做起,从不显眼做起。例如,发现同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时,应热情给予帮助;同学思想上有疙瘩,应主动给予开导;遇到个人与同学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先人后己。因为同学们对党的最直观的认识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党员特别是他们身边的学生党员来认识的。一个党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着党的性质和战斗力,我们作为学生党员要十分重视发挥自己身为党员的作用,以此来影响周围的同学。大学生党员应作为党的代言人,大学生的带头人。从自身抓起,从小事做起,对学习刻苦努力,对工作有创新精神,注重思想上的学习,全心全意地为同学和他人服务,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不断地学习中完善自我。试想如果连周围的同学都团结不好,何以团结千百万人民群众?一个班的同学都带动不起来,何以解放全人类?或许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的的确确是我们目前有些学生党员所存在的问题。现在有的学生党员只能独善其身,而不会做群众工作和不善于做群众工作,认为只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别人怎样不用去管,或根本不想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符合党员要求的。作为一个学生党员,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同时,要用先进性来带动并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要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第三,要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现在的大学生许多人都纷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们的入党动机并不是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为国为民,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入党动机多种多样,有的人争取入党是为了有了共产党员这个政治条件,脸上光彩,工作方便,比普通同学“吃得开”,能得到相当的好处;有的人是认为入党可以得到党组织的信任和重用,更容易得到提升;有的人是看到自己的朋友入了党,他也不甘示弱地想入党;……这些入党动机,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这种个人主义的入党动机,完全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不符合党的历史使命与任务。多以我要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现阶段入党就是为了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在自己掌握了更多的本领后为实现党的最终的伟大目标

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十七大后我党的党章又加入了很多新的内容,其中包括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论断,“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等新的内容写入了党章,给我们党注入了新的血液。

其中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脉络进一步清晰。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我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学习文化知识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大学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勤奋刻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同时,还要和大家共同进步,经常交流经验,乐于帮助有困难同学。另外,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一个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青年,其社会适应能力才会比较强,才能较好地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总之,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刻苦学习、钻研,并有所创新。只有自己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为我们的党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并且要时刻关注党的新政策和新思想,刻苦努力的学习,经常阅读马列主义的和毛泽东思想等著作,不断地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平常多找组织谈话,汇报自己的思想,积极和老党员交流思想,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达到党员的标准。请党组织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监督考验我

通过学习,我的思想再次有了巨大的变化。我觉得,对于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作为党员就应该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深入实际、全心全意、勤俭办事、一事当前,要多为人民作想、从大局作眼。对于这样的宗旨,作为积极向党靠拢的先进分子,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单位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同事服务为宗旨,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单位组织同事积极学习和讨论党的一些重要思想,随时随地不 忘体现先锋作用;在工作生活中,尽量多与每个同事接触、交流,努力搞好同事关系!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按照党章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是比较困难,加以时日,坚持不懈,必定受益良多,他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的人生征程,让我的旅途有了一个个驿站,使我走路的步伐更加稳健,到达目的的信心更加坚定!

通过学习对于我来讲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现在我认识到入党不仅是一种光荣,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定的信仰,要坦率真诚,相信党组织。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自己在思想上与党组织靠近,加强自己在社会实践各方面的锻炼,学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党员,让自己慢慢的成熟,在实践行动中实践我所知道的和我要知道的,并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党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深刻理解里面的精髓,用于指导我的行动。

篇6:思想汇报:理论联系实际

前些日子,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知道自己距离成为党员的梦想越来越近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刻严格的要求自己,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我做为一名基层护理工作着,对此感到格外的激动,同时也格外关注广大人大代表的各种提案,因为这些都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像房价、医疗、食品卫生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两会”的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内容丰富,精神重要,我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自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

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但是我会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时刻要求自己,我会加强“两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把学习“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发杨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不断强化学习效果。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坚信只要我们千千万万的党员和预备党员一起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的。

篇7: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强化问题意识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20:04作者:陈贵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联系实际过程中特别强化问题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运用基本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理论联系问题。所谓问题,就是现实生活中急需研究解决的各种矛盾。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理论解决问题。如果说理论和实际之间有一座可以沟通的桥梁,那么解决问题就是这样一座桥梁。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工作实际千头万绪,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能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就难以在纷繁复杂的客观实际中把握关键,就不可能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做好工作。善于在抓主要矛盾中突破难点,由点及面,解决问题,驾驭全局,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证明,这样做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论联系问题,首先要找准问题。只有找准问题,“联系”才能有的放矢。这就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具体有效的办法。胆识和办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准确把握,对科学理论的灵活运用。可以说,理论联系问题是领导干部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带着问题学理论,运用理论解难题。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才不是一句漂亮的空话,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应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找准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比如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身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为此,就必须“心入”底层、“心入”群众。底层往往是“最困难的地方、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工作最不易推开的地方”,也是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只有“心入”而不仅仅是浮光掠影地“身入”,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心入”的同时,要用心观察,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不是孤立的,要从不同角度细心观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综合分析,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找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办法。

理论联系问题,既要敢联,又要善联。敢联,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立场,敢于正视现实,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敢于联系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问题、“瓶颈”问题、根本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复杂问题、尖锐问题。这些问题性质特殊,联系的难度大,需要的勇气更大,敢不敢“联”,是对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政治品格的考验。善联,就是要善于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法律、法规、规定,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既敢联又善联,才能真正联得到位、取得实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就要敢联和善联,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特别要抓紧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先进性教育的实效。

篇8:抽象转为具体,理论联系实际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合理导入数学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心理学专家指出,所学知识越是与儿童生活经验接近,他们越容易接受。如果将数学孤立地看待,那它便是抽象而模糊的,老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引入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状态,性格多活泼好动,容易精神不集中,有效的知识导入是十分必要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以由老师来引导学生发现,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发现。小学数学主要是教学生认识数、图形,同时会四则运算、单位转换等。例如,在讲解“负数”这一章节时,可以让学生回家观看全国天气预报,将哈尔滨、沈阳、长春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记录下来。正值冬季,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都在零下,这就可以导入“负数”的相关知识。在讲解“小数”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将家里的超市购物小票拿来,认识小数,也可以任选其中两件物品比对价格,看哪个更高一些,进而讲解小数转化为分数的知识。这些生活小事中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这种导入形式,不但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还能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然后一起讨论,老师给出合理解答。

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在快乐中学习

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改造生活、便利生活,这也成为了一种趋势。辅之以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将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情境:一天,小强的爸爸在一家超市买了两斤苹果,花了6.2 元,而妈妈在另一家超市买了三斤苹果,花了10元钱,问是爸爸买的苹果便宜,还是妈妈买的苹果便宜?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例,可以引导学生先想出解题的方法,便是6.2÷2;10÷3。由此再讲解小数的除法及比较小数的大小。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并且其中有无限的乐趣。

在讲解“统计”这一内容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新年要到了,在班级要举行一个联欢会,需要买一些水果,但是每个人爱好不同,究竟主要买哪些水果呢?这就需要事先做一个统计。首先可以分小组来收集数据,然后绘制成统计表、统计图,而后进行数据分析,判定出哪几种水果最受欢迎。

有些难题若将其放到生活中,就会变得简单、有趣。老师切不可只重视结果,不管学生使用的计算方法及解题思路,若是这样,将阻碍学生发散思维,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三、运用教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尤其是小学数学,更是贴近生活。老师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例如,学生家里新买了一套房子,妈妈想让其计算出长方形客厅的面积大小,该怎么做呢?在生活中会有很多这样的小事,通过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会让学生更加有成就感,也会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以后更加努力、认真。

作业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需要在作业中巩固、延伸,所以作业留得是否好也是考验老师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并不在多,而在精。太多的作业会给小学生带来负担,所收获的知识也不一定成正比,要让学生通过作业总结学习方法与解题规律,才是最为重要的。老师所留的作业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篇9:理论及时联系实际

我对本节课的处理主要侧重于现实性,提出几个现实性问题贯穿本节课,为了解决这几个现实性问题,学生必须回归课本了解基本知识。导入新课的问题:“将来你工作后挣钱有一点余钱了,你愿意你的钱能带来更多的钱吗?如果你能让钱带来更多的钱,说明你善于投资理财,你想做一个善于投资理财的人吗?”这个开场白的问题让学生很兴奋。我接着问:“要想做一个理财高手,首先要知道投资都有哪些方向?”学生们踊跃回答,可能回答的不全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知道了投资的方向很多,其中大部分是他们略知一二的,比如:存款、股票、基金、房地产、国库券……接着往这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导:“这么多投资途径,到底该往哪个方向投呢?我们需要知道每个方向的特点,你们看课本总结。”此时学生自学的愿望很高。在学生自学的同时,老师出示几个问题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

还有股票与债券的比较等等,本节课基本知识的学习可以主要采取表格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明白相对的优点和缺点。

本节课基本知识学生可以自学自通,难的是实际运用。学生明白每种投资方向的优点和缺点以后,我给学生创设一些模拟投资案例。比如:假如现在给你两万元让你投资,该怎样投资能兼顾安全和赚钱?学生很积极地写自己的方案,老师提问几个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投资方案和理由,全班学生当评委比较、评判。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老师引出投资格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及“三、三、三”或“四、三、二、一”的投资建议,最后总结出投资要注意的问题:①看回报②看风险③多样化④看自己的经济情况⑤遵守法律。

不知不觉下课了,整节课学生情绪激昂,我走出教室还听见学生在笑着讨论投资,可以感受到: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学生对投资理财是很感兴趣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投资观念和一些基本的投资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指导生活,这些感悟能激發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了很多年的一个教学理念,但是联系要及时才能感受到政治的生活魅力。教师在备课时,熟悉课本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还要看到生活性、真实性、时代性,并且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这样政治教学才有灵魂有情感共鸣,长此以往,才能把政治教科书变成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政治素养,成绩自然也就容易提高了。

篇10:考研政治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研学子们更好地复习,考研机构英语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处在考研复习强化阶段的考生们应该把握如下四点复习原则。

一、关注最新考研大纲。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法规性文件,它既是命题者设计试卷、命制试题的最基本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最权威依据,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辅导材料都不能取代的。考试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并不是仅根据社会热点来命题。前几年考研政治辅导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渲染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人们把政治理论课考试看作主要是对形势与政策的考查,于是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猜题和押题这样的投机行为。一般而言,政治命题中的热点一定要与新大纲中的考点相衔接,才能成为命题的重点。那种忽视大纲或脱离大纲的猜题和押题,给考生带来的必定是投机带来的高风险、大冒险,考取的胜算率就小多了。

考研机构考研辅导老师们建议20的考生必须仔细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它的能力要求和主要内容,尤其要关注每年新大纲中的修改和增删内容。从多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大纲每年增加或调整的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与当前热点的交叉点,应该说是新增考点中的重点,往往成为当年命题的重要备选内容。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大纲中有一些知识点本身就是理论重点,在历年大纲修订中均予以保留,但迄今没有考查或仅以很少的分值考查过。这样的考点也应引起考生注意。多年未考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相反这类考点一旦与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就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出现。

二、注意整合相关知识。

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始终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必须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应有清晰的把握。从开始,政治新大纲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有所加强。在“形势与政策”部分增加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适当结合”的考查要求;基本上每年都会适当地考一些跨章节的试题,比如毛中特和近现代史。对此,考研机构建议年的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务必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第二,对同一问题,应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否则,难以应对这类跨章节跨学科整合型的考题。

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近年来的考研政治试题,我们会看到,政治试题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考研政治考试的重点。不仅在分析题中,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因此,考生复习或学习某一原理时,除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可以同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能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或对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何指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等。二是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等。三是思想实际,主要指当前存在的思潮、思想倾向和应注意的思想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都可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党和政府反复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或是最近一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极易成为当年或下一年命题的主要选择。对此考研机构提醒考生们在复习时应该加以注意。如建党九十周年两道大题考查到建党的问题,20第37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8题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19题歌手丛飞的个人行为的价值评判,34题对于石兽不同位置判断所折射的不同思维方式的考查,35题“倒奶事件”反映的.经济规律及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比较,37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38题;的第34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题,第35题关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分析题,第37题选做题之Ⅱ关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分析,都属此类问题。这就提示考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中,一定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这样,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都会从容应对。

四、潜心研究历年真题。

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勤学,而且应多练。其中练习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对任何考试都要重视历年试题,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历年试题对考生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政治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命题的方式是什么?各类型试题应如何应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都面临而又把握不准的共同问题。结合历年试题、答案要点及其分析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规范,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是考生取得政治高分的最佳途径。二是相同的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

从近年政治考试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会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过的客观题容易被再次考查。比如,对知识点按劳分配,从到20都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一连考查了四年,这种现象在诸如考研之类的全国大考试题中真是少见。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应试能力。多年来的试题虽然会在内容、题型等方面有所变动和调整,但总会含有某些稳定的、普遍的、反复出现的共性的东西。因此,考研机构在此提醒2012年的考生必须重视历年试题,以此指导自己的复习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上一篇:外资企业所得税筹划案例下一篇:国土资源培训讲座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