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2024-09-08

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精选9篇)

篇1: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2003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宜宾讲学

听课笔录及体会

四川荣县正紫镇学校廖立新

11月6日、7日来自省内外的三千多名教师在宜宾市人民广场体育馆,现场观摩和听取了支玉恒、于永正、徐善俊三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和评课说课。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每一课都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的或能扣住学生心弦或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导入语”。自省平时教学,常用前一日的“总结”、“批评”作导入语,破坏了一节课甚至是一天的好情绪,这是多么的愚蠢啊!

二、教学活动中都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支老师的课,人文气息很浓。

1、)稍后有一位同学小声回答:《只有一个地球》。师顺势:谁说支老师的问题就难回答?后悔了吧。机会是争取的,稍纵即逝啊!

2、权”,只有争得了的才能读,其余人不能读!于是有二十多人获得“首读权”。读了的为“勇气”高兴,没读的被调着胃口,为下一次“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作了铺垫。

3、“谁是班上读得最好的?”该生读完第一段。支老师说,“第一名在此,我想定然有不服气的。谁来把她读坐下?”以后是逐段往下读,“打擂”的气氛十分火爆。

4、的一句祝贺、一声告慰、一个微笑。握握手、摸摸头便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融洽感情。学生有失礼的时候,善意含蓄地帮其纠正。在“实话实说”活动结束时有一个细节,支老师与“佳宾”逐一握手道别时,一位同学没有起身。支老师说:“哇,生物学家的架子好大呀,坐着与人握手!”话音未落,孩子马上站了起来。以下各位学生都做得很好了。

5、板上,并署上自己的大名,口头向全班“发表”。

于永正老师在评课说课时曾谈到两个人文精神缺失的课例:

【事例一】观摩某地一次公开课,一位年青老师的数学课:正上着课,忽然从黑板上掉下一块字卡,一学生迅速跑上前拾起双手递给上课的老师。可这位老师倒好,不但没表示感谢,反倒白眼视之:上课,不要随便下座位!

【事例二】在一次社会课上,一大腹便便的孕妇被请来协助上《我从哪里来》的常识课。老师请她介绍了怀着孩子的辛苦和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又允许学生们与之亲密接触。好家伙!孩子们上前对着大肚子又是摸、又是听、又是不停地问。课的设计很好,可遗憾的恰好忽视了人文关怀——师生几十人始终没有人想起请这位孕妇坐下。——不是偶然的,“知识本位”啊!

三、㈠作为语文教学,他们都非常重视读的训练。显然这种频频的读又不是一条线一个面机械的重复,而是设置了多种情势、在不同的方式下让学生读的。学生始终乐读不乏。

支玉恒老师《只有一个地球》前前后后共穿插进行了八次朗读。

1、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同学读课题:怀着珍惜的感情深沉地读一次;自豪吧,拍着胸口再读一次。

2、利用学生争夺“首读权”,有近一半的同学读全文一次。

3、“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全体读课文一次。

4、利用“打擂”的方式,自由争取把同学读坐下,逐段换人朗读。

5、大家一起用最好的效果朗读最后一段。

6、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快速默读全文。

7、“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您心里是何滋味?”学生说出酸、苦、辣等,逐一抽生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读出来。读出了味道的,分别以“赛赵忠祥”、“赛倪萍”等名主持呼之。最后支老师问大家想不想回到甜的感觉上去,于是全班再齐读第一段。

8、将课文内容写成的五个抒情句子连读,这就是一篇小小的散文,再读再体味。

徐善俊老师教授《可爱的草塘》则是采用同学竞选“导游小姐”、“导游先生”来激发同学们反复读、读出意境、悟出感情。其间徐老师精彩的范读也的确起到了对学生进行诱读的作用。

㈡在读的主线上自然地融入听说和写的训练。

支老师《只有一个地球》

1、“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抽生理解要求的三层意思:“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支老师顺势道:“对,接收信息要无误,处理信息要敏捷,执行信息才准确。”

2、轻松自然地会话。而第三课时《实话实说》的语文活动则是集中训练学生思辩与口语交际的。

3支老师说:“咱不写段意,我们一个意思只写一个抒情的句子。可以写课文内容、写感受、写呼吁都行。五个意思选写一个即可。”(教师出示课文五层意思:①地球美而小;②资源有限;③再生困难;④搬家不可能;⑤保护地球。)支老师这样鼓动大家:我们筛选出写得好的将给以奖励。奖励他在黑板上出版,在全班发表自己的作品。

4、“想变戏法吗,马上有惊喜哦。”支老师变戏法般地将以上所写的五个句子连缀在一起——一篇优美的散文诞生了。同学们心中一定会窃喜:一篇散文创作原来就这么简单!

徐老师《可爱的草塘》

课中对说的训练是通过选拔导游将课文描述改编成“导游词”,进行导游活动来实现的。

四、课堂提问有特色。

支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中提问分这三步:

第一、“在老师提问之前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题然后默读全文。”

第二、“读好了吧,我提问了。唔,我倒是想请大家猜一猜,我要提什么问题。借助课文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不提。” “快快,大家猜,猜中了我马上退出会场!不想试试?”

(学生踊跃提出许多诸如课文中心、写作特点、读后感受、对环境恶化的态度、挽救地球的办法等等问题。既折射出平日里程式化的语文教学给学生留下的痕迹,又反映出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视角的广度。)

第三、最后支老师出示问题:“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您心里是何滋味?”(“滋味”的提法比“感受”“体会”等提法学生更易于捕捉。)

五、课堂处理富有教育机智。

支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堂课中,在读的第5个环节上,学生竞读打擂推至最后一段,共站着三位同学,这是公认的难分伯仲的“并列第一”。然后支老师叫大家一起来读最后一段。读完支老师示意三人,现在可以坐下了。有一生坐下,另两人自信是最棒的,不肯坐下。僵局出现。支老师叹一口气:你们该坐下,你们没按要求做。刚才叫大家一起读,你们没有读!二生急忙申辩:我们读了的。“对啊,你们加进去读了,有你们第一名的效果,又有全班一起的努力,当然能够把你们读坐下!请坐吧。”僵局迅速得解,全场师生为支老师的机智一起鼓掌叫好。

徐老师谈到他的一次亲身经历:教学《赤壁之战》一文,他先是用选拔两军主帅的方式激发学生反复熟悉课文。然后竞选出两军主帅,分别扮演曹操、周瑜作战前分析、战斗部署、战后总结来训练学生说话。其中双方都着重作出了胜败的总结,分析得很有见地。听课教师抱以热烈的掌声,我也自鸣得意起来。忽地站起一位同学质疑:据我所知,曹操是从来都不肯承认错误的。我心中暗想这同学说得对,曹操杀蔡瑁张允杀杨修几时认过错?可我教学活动就是这么设计的呀!

急中生智,办法有了。我说:同学你看书真仔细,说得很对。但我们想想,曹操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他嘴上不说,心里承认吗?我们比他耿直,就由我们代他说出来吧。学生这才信服地坐下。

六、这三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都没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这几位特教的课虽都是传统的手段,但因为他们都捕捉到了新课标的精髓,从内蕴上与新课标保持神似,加之他们出神入化的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用语的幽默与机智,传统课型却没有丝毫的死板与暮气,相反时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觉得,原来传统形式的课堂也能烘托出如此火爆的氛围,设计出如此新鲜的样式。

特教们似乎正是在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来说明“课改就是多媒体教学”这个认识的偏颇。是为了纠正一个观念,以为离开了多媒体就上不成新课标的课。(支老师叹息道:多媒体课件是一柄双刃剑啊,用得合适促教,过分依赖则伤己。现在有好些老师是离开了课件就没法子上课了!)

在谈到“多读”是语文课质的特点时,支老师有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他说他不反对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他绝不迷信多媒体教学。他举了两个例子:

某老师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之”字形铁路的设计及行车过程始终很难理解。后来这位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一演示,学生一下子就懂了。他问:这样的课好吗?——不好(支老师自己回答)。他急于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语文课毕竟不是自然课,文章应当是读懂的,而不是通过媒体演示看懂的!

又如《桂林山水》如此优美的文字,能因过度使用课件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扼杀吗?

第二部分特教们的评课说课

支玉恒老师评课说课:

1、语文课一定得重视读。首先要端正对读的理解,读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读有三种功能:①读的程序性功能。把读当成课堂教学内容变换的一个程序。现已弱化。②读的答问功能。师提问,学生以读作答或让学生带问朗读。③读的表现功能。通过读来体味文章传达的意蕴。如《第一场雪》的读可以设计出:谁来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谁来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几个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读的理解和感悟功能。读中理解,通过读来理解,文章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不妨多多以读代讲代问。“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对读的要求。这样说只对了一半,这一半是理解了就便于找准感情基调把课文读好。那另一半呢,其实也完全可以“用读来促进理解、感悟”。关键是要把小学语文课中读的技巧尽量讲得形象些,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做出高水平的范读,师生共读。

2、问题的设计要考究,不要问些没有建设性的问题,更不要用繁杂、琐碎的问题来狂轰乱炸。不要刚走出“满堂灌”又误入“满堂问”。

3、备课的方式宜粗不宜细。备课过细,那真是走钢丝了。我们说要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那么给自己呢?粗线条的备课有助于锻炼自己。课堂是变化的,我们要的是灵活机动不是死的本子,我们要的是“以学定教”,而应主动放弃“以教定学”,学生怎能只是被动的接受呢?再者,教师在偶发事件中表现出的机智、课堂驾驭能力、活动调控能力是在实践中慢慢习得的,是在困难条件下给“逼”出来的。抛开细案,放开胆子,让教学相长吧。

备课还要力避程式化。“教无定法”在语文学科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4、关于课标的学习。不要老是埋头教书,还得多抽时间思考,不说“一日三省吾身”,一课一省还是必要的。新课标从哪儿起呢?把新思想新理念与自己过去的干法相比照,做到了的就不再操心了。没做到的就要在头脑中做好标记。

总的说来我们首先要做到“三要三有”。“三要”是:①要自主。新课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精髓。②要综合。语文课是整体性强的学科,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课。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是错误的。“工具性”、“人文性”应统一不可偏废。③要实践。要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要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言实践能力。“三有”是:①有空间。备课中要给自己留有空间。课堂要给学生留有空间,独特的体验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最真的,一定是一个闪光点。②有情感。“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不是所有的,说明文情感就很弱。但语感则是一切语言文字都不可少或缺的。③有兴趣。兴趣是行动的起点,兴趣是学习活动得以维系的粘合剂、兴趣是克服困难走向更高更强的动力。

于永正老师评课说课

于老师反复强调,课堂首先是一段生活,其次才是教学。我们的课堂应当是生活化的课堂,................

应当是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

1、老师进了课堂,对学生首先要有感情的投入。常说什么“人文性”、“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之根就在于“情”,教师要循循善诱而不是硬逼硬灌。

2、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做;行行出状元郎。梅兰芳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人否认他是大家是人才;郎平日记错字百出,标点一逗到底,以句号结束。也没有人否认她是人才。只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这样心态才正,才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3、要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悄悄地把批评送到耳边,送进心里。这里他送了我们两名句名言:“理解是爱的别名。”——泰戈尔。“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冰心。

4、兴趣是可以培育的。

第一、兴趣来源于老师的关爱。(好老师首先应当是好人。)“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

第二、兴趣来自于老师上课有意思而不是单纯讲“有意义”。有意义的内容得想法给他套上有意思的外衣,如果学生不喜欢,那再好的东西也因“卖”不出去而没有意义了。另外,教师的语言要机智风趣有幽默感。

第三、兴趣来自于老师的激励,来自于成功感。丁肇忠先生中学时数理特优,文科也非常不错,尤其喜欢历史。究其原因很简单,他上高中时历史曾得过100分,这就是动力之源。对同学,有优点要推动他向更高更强,没有优点制造优点表扬他,降低要求也要让他从成功中找到那种爽的感觉。

地址:四川荣县正紫镇学校廖立新邮编:643111

二OO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篇2: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集贤里小学 魏娜

今天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创新力课堂观摩活动,心里充满了喜悦。一来到会场就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讲台上,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于永正老师,内心深处有点感触,这么老的一位老人,至今还坚持在这个八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把经验教授给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心里充满了敬意!特别是听完于永正老师的《珍珠鸟》及读后写作课,其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当我听完这堂课后,我明白了,于永正老师主要是想向我们展示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整节课以读为主。然后简简单单而又扎扎实实的一堂读写结合课!学生埋头写作的时间占去了一半,于老师说话的内容,几乎全部用于了写作的引导与评价。我想这就是返璞归真;这,就是大师的风范!

课后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课应该留给学生什么?”,是呀,我们语文老师上课时想的是怎样把课文教完,怎样把课文中要考试的内容要学生记住,怎样把学生的分数提上去。而往往忽略了语文课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语文教学时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语文课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语文课应该要给学生留下语言、能力、情感、兴趣和习惯,最重要的一点,要留下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篇3: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修辞策略举隅

一、自己的表达能否被学生接受, 能否鼓励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亲和力, 无论是在教一个熟悉的班级, 还是教一个陌生的班级, 都要能与学生进行无障碍沟通。比如窦桂梅老师在上《落叶》一课时, 一开始便让学生猜猜她姓什么, 有一个同学说她姓窦——

师: (微笑着伸出手) 握手!你叫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叫马怀宇, 我……我, 嗯……

师: (含笑的眼睛望着他) 你是听周围老师说的, 是吗?

生:是的。

请注意, 这里出现了两次“笑”“微笑”、“含笑”, 这一“笑”, 和带笑的亲切话语, 不仅让学生消除了紧张, 更让学生觉得窦老师是那样的平易近人, 是那样的可以信赖, 这是修辞的第一要义, 《易》云:“修辞立其诚。”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讲究以情感人, 自己不动感情, 是无法让学生动感情的, 这里的动情决不仅仅是教师的表情、动作, 更重要的是语言, 且这种语言, 又不仅是自己动情, 还要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于永正老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 为了激起同学们对侵略者的仇恨, 他是这样说的——

师: (指着板书的“掠、搬、毁、放火”) 价值连城的国宝被掠走, 这个“掠”活画出了侵略者的嘴脸, 这是第一可恨。二可恨, 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可恨,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同学们, 他们任意破坏的是无价之宝呀!最可恨的是, 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能销毁得了吗?同学们再看书, 一齐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生齐读, 个个表情严肃, 人人把恨写在了脸上, 把恨通过声音表达了出来。)

于老师用“一可恨”、“二可恨”、“三可恨”、“最可恨”这样饱含愤怒之情的排比句式来猛烈撞击学生的心灵, 唤起他们心中的对侵略者无耻行径的极大愤慨, 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到课文中去, 并借助课文表达出来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 要做得好固然不易, 然而, 要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理性的思考, 使思维不断深化, 则更需要费一番心血。薛法根老师在教《卧薪尝胆》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卧薪尝胆”这个词语的意义, 薛老师巧妙地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师: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 先尝尝苦胆的滋味”, 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 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 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 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 (板书:发奋图强) 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 或者几个月, 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 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们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 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古人说“文如看山不喜平”, 这是写文章的修辞策略, 提问题也是如此, 问题提得太直白, 太明了, 会让学生缺少了思考的余地, 比如薛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这样问:“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 并且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请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事出谋划策,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样的提问, 是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下思考, 阻断了学生回到课文的愿望, 不能培养学生通过自由思考去得出结论的探究的兴趣。

二、自己的表达与课文的内容是否合拍, 是否符合课文的风格

课文的内容不同,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就有差异, 比如有的课文写伟人逝世而情感悲伤, 有的课文写抗击灾难而情感激越, 有的课文写亲人团聚而情感热烈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用同一种语言去进行课堂教学, 而必须根据课文内容和风格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段。

比如王庆丰老师讲《赵州桥》一课, 在第二课时, 他是这样开场的——

师:上一节课, 我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赵州桥》。《赵州桥》这篇课文, 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别的课文有点不同的地方。咱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写事的, 写一件事。咱们想一想, 《赵州桥》这课是写事的吗?

生:不是。

师:它是写物的, 写一座建筑。将来咱们到工作岗位上也好, 今天咱们学习也好, 常常需要写一个建筑, 写一个东西。比如我们秦皇岛, 有一个闻名的山海关, 假如你到山海关去了, 别人没去过, 向别人介绍一下, 那你就写山海关。那篇文章写出来的话, 就跟我们这篇课文的形式差不多。 (提高声音, 强调地说) 所以这节课, 我们好好研究一下, 作者是怎样把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写好的。

从文体的角度说, 《赵州桥》属于说明文, 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是冷静、客观、朴实, 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研究这篇课文时, 力求使自己的语文显得自然、朴素, 完全符合说明文重在介绍和传播知识这种特点。

再看李吉林老师教《桂林山水》, 李老师是情境教学的创始人, 情境教学是注重意境的营造来激发学生情感的, 而《桂林山水》恰好又是一篇写景抒情俱佳的美文, 且看李老师是怎样教学的——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 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 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 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 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 看着漓江的水, 想想它怎么静, 怎么绿。 (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 你们感觉到怎样?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 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这里不仅有李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 还有李老师悦耳动听的歌声, 这就使得作为文字的《漓江山水》幻化成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场景, 学生们则成了这个场景中的游人,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显然, 李老师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是经过精心研究的, 并且也精心地设计了与课文相匹配的课堂语言, 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自己的个性, 有属于自己的鲜明而独特的表达方式

好的课堂语言不能“千部一腔”, 当然也不能“千人一面”, 成功的课堂语言应该反映教师的学识、素养和性格。试将窦桂梅与薛法根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一比较。

窦桂梅老师的课有一种女性的细腻和深情。窦老师在教《朋友》一课时, 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在同学们谈感受的过程中, 我发现你们谈的句子里都隐藏着“但”这个字, 我们把这些话找出来读一读。

(生齐读:“但, 茫茫人海, 就有一个人不怕死, 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 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师: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一读吧!

(生再读)

师:有人说, 听话听音。那么老师给你们读一遍, 看同学们能听出些什么?

(师读, 注意突出了“茫茫人海”这个词)

生:我听出了黑暗中的一点光线。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达蒙很信任皮斯阿司, 达蒙是一个勇敢的人。

(生读这句话)

(师再读这句话, 突出“真的愿意”)

师:这一次, 你又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他们都有一颗互相信任的心, 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之上的。

(生再读这句话)

(师再读这句话, 语气又有了变化, 突出“皮斯阿司的朋友”)

师: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他之所以为皮斯阿司坐牢, 是因为他了解皮斯阿司, 相信皮斯阿司。

(生再次读书, 读出另一番感受)

课文中的同一句话, 窦老师一读, 再读, 三读, 每一读都强调一个不同的词语, 每一读都让学生体会和理解那个被强调的词语, 并且再把整个句子连起来读一遍。这种“微言大义”式的教学方式, 显然得之于窦老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 不放过对一句话中的每一个细小部分的精研和细究, 而且显然因为窦老师首先被这种崇高的朋友之情所感动, 所以她要通过对学生的启发, 让学生永远记住人间的这种无私友谊。

薛法根老师有课上一种男性的智慧和风趣。薛老师在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 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如果我是汤姆, 我肯定会软硬兼施, 要让爸爸同意我不放掉鱼, 你们信不信?

生:我信。

师:谁愿意来做爸爸, 我做汤姆。

(学生积极性很高, 老师选了一位)

师:你要请一个你的帮手吗?他要在你最关键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生:好吧。

师 (汤姆) :爸爸, 好大一条鲈鱼!

生 (爸爸) : (迟疑片刻, 马上反应过来)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 (汤姆) :凭什么放掉!这可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呀!

生 (爸爸) :因为离钩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师 (汤姆) :不就是两个小时吗!又没有人看到!这就是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

生 (爸爸) :没有人看到也不行!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定!

师 (汤姆) :规定规定, 规定是死的, 人是活的!

生 (爸爸) :你怎么能这样!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 那我们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照这样发展下去, 你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师 (汤姆) :真的一定要放?

生 (爸爸) :必须要放!

师 (汤姆) :那我就放了啊? (做放鱼状)

生 (爸爸) :你真是爸爸的乖孩子!

薛老师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将课文中的一段叙述, 变成了师生之间一段表演, 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他不是按常理让自己演“爸爸”, 让学生演“汤姆”, 而反过来让学生演“爸爸”, 自己演“汤姆”, 这一方面让学生颇觉意外, 觉得年纪大的老师演儿子很有趣, 另一方面这也正达到了薛老师的目的, 即让学生演“爸爸”来教育“汤姆”, 在双方的争辩中进一步强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

篇4: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发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捉摸,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当时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走进课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写字等,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

“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级里某一角落出现“骚动”。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动作。

“小强同学善于思考。”——如果小强的同桌读书心不在焉。

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必要时,把个别学生座位调动一下。“请小勇和李丽对调一下座位。”最好把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调到离老师近的位置。

篇5: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上周末,我有幸去xx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深度教学观摩研讨会,真是受益匪浅,让人耳目一新。这次培训又解答了心中的一些疑惑,在教学的路上多了盏指明灯,感觉浑身有满满的待释放的能量。

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每天早早地来到会场,坐在最前排,聆听老师的教诲,感受那些特级教师的教学魅力,汲取他们的授课精华。

第一天上午,听的是xxx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讲到《xxxx》,xx老师先是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又讲了创造性复述是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又让学生以海力布或者乡亲的口吻,复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显得那样的连贯,那样的水到渠成。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xx老师很注重学生的读书能力,她总是自己亲身去读书,给孩子推荐更好的书,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因为她深知学生会写作文不是老师给的,是他们的遗传所致,而真正的写好作文,靠的就是读书,腹有诗书自然出口成章,能写出很多的好东西。所以,作为一个老师要善于读书,多读好书,使我们学会独立思考。我们通过读书去积累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读书去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最终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孩子的阅读心理,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其次,最重要的是尽量的、适度地扩充,而不是为了单单营造一些学习气氛,无限制地增加课文容量。

第二个授课的是xxx老师,他讲的是《xxxx》,在我看来古诗的教学难度有点高,他却讲出了别样的味道,给学生和听课老师一种美的享受。他说,他要把中国的传统发扬光大;他说,吟唱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应该是最不陌生的;他说,能做到“讲、看、读、写、吟”,是老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说,他的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又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师,可他却将古诗教得那么传神,给了我们莫大的惊喜。

戴老师从纠正字音开始,又从平仄入手,这样在唱的时候、在吟的时候,就显得那样的水到渠成。当老师讲到他们的学生时,眼里流露的是自豪与兴奋,他说,如果要教好你的语文课,首先你要爱你的学生,还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x老师注重学生读书不光用眼睛看,更要学生用心看;还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在这里记得最深的是,x老师给学生读书,当她声情并茂地读出以后,学生也学会了那种感情,也学会了读,感受了当时的心境;当学生说出那么多关于父亲和“我”的生活的词语时,是那么的自然,要学会读每一句话,读出每一句话的表情、语气。

在这节课里,x老师不仅注重学生读的能力,还注重学生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告诉学生写的时候要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文。同时,x老师还对我们有更多的要求,希望每个老师都能用安静平和的教育淡化技法,在情境中生发能力。

最后,我还有一些其它启发。读,应多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教师要做到多读课文,多读,多感受。写,每一节课设计一些写的内容,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抒发。多读书。培养自己好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自己的带动下多读书,读好书。多研究。教师要善于学习,采百家之长,才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多规范自己的板书。板书好了给了学生一个提示,一个榜样,做好学生的示范。多学一技之长。自己在课余时间多充电,多学习更多方面的技能,使自己做学生崇拜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一个人做到了热爱,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孩子,才会干出非凡的工作。

篇6: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博客网址

原文地址: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博客网址作者:klgz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博客网址

一个大写的人:于 漪 我比大师还大:钱梦龙 久违的教育家:魏书生 童心母爱教育:斯 霞 教育界活化石:吕型伟 没有教不好的:霍懋征 情境教育诗篇:李吉林 智慧生活空间:蒋敦杰 愉快教育史诗:倪谷音 新教育追梦人:朱永新 爱心民主教育:李镇西 人文书生校长:程红兵 主题教学空间:窦桂梅 什么是好校长:傅禄建 人生为一大事:张天孝 给数学以美丽:张思明 不愿跪着教书:吴 非 诗语文的主人:刘建琼 生活在化学中:李 佳 六三语文教育:肖人翔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 触摸教育风景:陈惠芳 跨学科课程人:刘定一 激情思想同行:窦桂梅

语文心根人: 刘云生 一轴两轮模式:白金声 必要的乌托邦:陈钟梁 在水一洲大侠:关心凤 教学反思立场:张 莹 理解教育探索:吴金瑜 播种理想的人:袁 瑢 把爱献给教育:李月娥 唤醒成功欲望:刘京海 生活就是课堂:张启建 让语文课归家:吉春亚 “和谐之魅力”:华应龙 教育就是服务:石少波 生命存在教育:唐江澎 在路上的感觉:夏青峰 永远追求创新:朱兆林 河南特级教师:李富林 给教学以甜味:徐斌 教育走向智慧:蒋静波 从心造就自己:周 萍 教学挚爱智慧:沈峰 引导发现教学:贺 诚 用心灵去诵读:支玉恒 追寻书中快乐:刘克锡 情趣教学智慧:杨 屹 有思想的教师:朱益群 在后退中前进:刘德武 引导启发指导:欧阳代娜 第一个吃螃蟹:宋运来 新语文教育派:韩军 适时施教理论:蒋振远 夯实基础教育:吕红芳 我以心表忠诚:张学伟 最后的丰盛餐:毛经文平实而有深意:王 凌 我一定要微笑:朱璟贻 自然表达情感:张惠萍 一切为了学生:杜小芳 有灵性的课堂:陈金才 高效学习方法:祝庆东 一人撑一片天:汪来九 生命为何精彩:王崧舟 师德决定成败:盘振玉 拥有理想朝阳:朱玉如 大道简约之美:薛法根 行动证明思想:周积昀 智慧与诗相随:余志君 名师怪才风采:支玉恒 语文艺术真谛:贾志敏 返璞归真之心:张 莹 遗忘的小黑板:许 慧 构建诗意课堂:盛新凤 打开生命匣子:郑冬梅 情智语文课堂:孙双金 猎智慧和乐趣:陈家英 拥抱语言的人:黄桂林 咳嗽成就事业:唐惠慧 分享智慧快乐:潘华莉 坐着读站着读:王崧舟 心比金子还纯:贾志敏 美与大气融合:虞大明 崇尚真字之师:孙建锋 班主任创新记:张化万 浓浓的语文味:吉春亚 折东风第一枝:孙维刚 紫色耕耘之歌:谭青峰 课堂神韵如茶:闫 学 寻找中间地带:顾泠沅 陶醉读唱吟舞:戴建荣 精美诗文教育:欢乐谷 月亮悬挂课堂:张康桥 伙伴教学实验:周一贯 语文教学叛徒:黄玉峰 新教育新行动:袁卫星

全国知名中学语文教师博客

余映潮

王大绩

唐建新

胡明道

程红兵 尤立增

蒋念祖 曹公奇 于漪 朱震国 张悦群 刘湘玉 顾之川 董一菲

李 震 曹津源 程韶荣 肖家芸 吴 泓

杨万欣 池军华

陈玲玲 王鹏伟 范维胜 胡涛海 钟湘麟 陈维贤 李锦超

篇7: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宛水望城小学

李青

2014年9月13、14日两天,我们学校一行4人到曲靖师院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教学观摩活动,期间共听了四位专家的观摩课和讲座。有徐斌老师的《认识倍》观摩课和讲座解决问题教学研究。蔡宏圣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观摩课和讲座思想在哪里。有钱守望老师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观摩课和讲座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有罗鸣亮老师的《四边形的分类》观摩课和讲座思考在路上。虽然很辛苦,但很值得。

最近这几年,随着时光的流逝,对于课堂教学的热情有减无增,总觉得只要把知识教懂,学生考试能出成绩就行,也觉得自己的教学风格已经定型,不会有什么进步,有些停滞不前。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听了罗鸣亮老师的课后,我感触非常深,原来我们这个年纪的老师还可以上出这么活泼、灵动、富有深意的课堂。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罗鸣亮老师的观摩课和讲座。罗老师打造的简约而灵动的数学课堂。

理想状态下的简约化数学课堂特质:

课堂结构——清晰、明快、整体感强;

教学素材——经济、高效、少而精练;

节奏控制——匀称、舒缓、张弛有致;

活动展开——自然、流畅、环环相扣;

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

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

罗老师认为教学资源不在“多”,在“优”。数学课堂教学的散乱、繁杂,有时是对教学素材的取用显得不够经济和精炼。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必须独特而深刻,能够抓住重点,有机整合,前后连贯。选材可以少,但所选题材要有典型性,针对性,要精选素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使每一个材料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总之简约而灵动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的精彩的课堂。

回来后,我也思考并下定决心,我也要美丽而精彩的课堂,我也愿为此而努力,尝试。这两天我又在网上找了罗老师的其他课,进行观摩,思考并将这些精彩的课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情况该一下拿到我的班级中去上,效果非常好,但是我对于知识的把握和细节的处理还是处理得不够好,但是,我会继续努力,做到自己满意,孩子喜欢,家长不挑剔。

篇8: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朱正威:生物学特级教师对生物学领域里面基础的、前沿的、重点的问题应该是相当熟悉的。这个是最基本的学科素养, 道理虽然简单, 然而当前还有很多生物老师学了很多关于植物分类的知识, 却连本地区一些常见的植物的名字也叫不出来, 更遑论其他地区的植物。特级教师毕竟还是教师, 他不是科学院的院士, 不能要求很高, 但是必须要能跟得上发展, 至少要多读读生物学领域领军人物的论文, 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工作的意义, 不过未必一定拿到教学里来。然而, 许多生物教师, 包括高中生物教师, 包括能培养出很多高分考生的教师对教材和考纲把握得非常好, 但只要出了这个圈子就不行了, 教书时间长了越来越被课本上的那点东西所限制, 甚至根本不读新书, 不读中外的科技杂志, 这样的教师比比皆是。很多生物学教师对教科书也很熟, 但很难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生物特级教师必须关注学术前沿, 能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科研究进展的讲解使学生爱上生物学, 能通过对生物学规律的提炼使学生学得容易、学得透彻。

《中国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生物学特级教师还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素养?

朱正威:特级教师对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要有相当的素养, 要知道教育的普遍规律和中外教育的区别、中国教育史的变化、心理学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当代心理学在哪些问题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再进一步才是学科教学论的素养, 小一点是生物学科教学论, 大一点是科学学科教学论。生物课教师是科学课教师, 所以要懂得科学教育的规律, 就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讲的那样它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指的是“怀疑是审视问题的出发点, 实证是判断的尺度, 逻辑是辩论的武器”, 这就是科学教育要倡导的价值观以及要遵循的规律。

生物学特级教师要能够搞清科学的本质。首先科学是概念和概念的系列, 它不是现象, 这也可以叫做科学的知识性。科学是一种规律性知识, 而非事实性知识。第二个特点, 科学是过程, 它是一代代的科学家探究的积累。那么这里面就有科学方法, 有科学思想观念, 有科学精神, 有科学态度, 所以我们要强调探究性学习, 因为它是个过程, 过程里有很多的内容。特级教师必须理解科学史。再进一步说, 科学它是个开放体系, 科学不承认权威, 今天是对的, 明天可能就会被推翻, 变成错的。科学鼓励怀疑精神, 鼓励创新。

《中国教师》:中学生物学特级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否有帮助, 会有哪些帮助?

朱正威:生物学特级教师必须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科学本身是文化, 有其社会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也是由社会需求推动的。反过来讲, 科学的发展也会影响社会发展, 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生产力, 还改变人的观念和文化, 例如新的发明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习惯。总之, 社会和每个成员的发展既离不开科学精神, 也离不开人文精神, 单靠哪一个也不行, 二者必须平衡发展, 因为他们本身是交融在一起的。所以生物学特级教师应该懂得科学本身的这样一些含有文化特色的内容。此外, 科学是一种文化还体现在没有一本历史书在讲到一个时期的发展的时候不讲科学。因此, 作为一位科学课程的特级教师, 应该有多元的、相当丰富的一般文化素养。从最基本的说, 在教学过程中总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述, 所以要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一篇好的论文也应该是一篇很优美的文字, 而且很简练。

《中国教师》:生物学学科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正威:科学是追求真的学问, 是追求真理, 因此它和真善美文化所追求的美是不可分割的。真理本身就很美, 而美的东西必定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理和规律性。规律性的东西是最为本质的东西, 它很深刻、很严谨, 也很美。从宏观上说, 我们的星球这几十亿年来的变化,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造就了今天这么美好的一个世界。整个的生命世界是和人类本身的发展、生存息息相关的, 我们和整个生物世界如果能够处理得好, 处理得很和谐, 那就发展得很好。我们追求的和谐本身是一种美的境界, 但我们现在有很多不和谐。生命在微观上就是更美的东西了, 各个生物体互相依存、相互作用, 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与和谐的状态, 这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 这个层次的稳定与和谐也是一种美。

《中国教师》:生物学教师达到什么样标准才能配得上特级教师的称号?

篇9:小学语文全国特级教师

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

四、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了。

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书,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学生读单词,能不能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板书“大”和“小”,故意把“大”写得大大的,把“小”写得小小的;板书课题《骆驼和羊》,故意把前者写大,后者写小;板书课题《鲸》,故意把这个字写得斗大,如此,学生一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也是变化。

第一次分角色朗读,全由学生参与,第二次你如果参与进去,学生一定会读得更有精神。

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那个词则请他们以动作表示;这个词请学生用它说句话——在应用中理解,那个词请他们查查词典。

讲翠鸟、燕子的外形画简笔画;讲鲸,则让学生看图片。

学习《劈山救母》让学生讲故事,学习《桂林山水》,刚让他们看桂林山水的课件,并背诵……

这都叫“变化”。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

五、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如是你在适当时机和场合,不经意地说出某一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或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特别大。

表扬要有实指性,忌空泛。“你做作业总是那么细心,很少有错误。”“你回答问题不但对,而且口齿清楚。”——这样说就具体了。

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抚肩,拉手,贴贴学生的脸蛋等。

六、教低年级,可把全班分为几个组(如四个组),上课时,不论哪个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好,都在他所在的组上画一面红旗或一只苹果;有人表现不好则擦掉一面红旗或一个苹果。下课时,表扬表现特别好的组。

这个办法对维持课堂纪律很有效。

七、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老师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

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

有的学生很优秀,也喜欢举手,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读不好、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

八、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如果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倘若你犯规,同样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和他们一样。

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不应该也不可以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

九、上好第一节课。精心备课,把握准教材,把教材装在心里,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如果——

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

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

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

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

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

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

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使他们注意力集中: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以上说的几个方面能做到一半,也会成功,要有信心。哪一方面不足,就努力去修炼。

十、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你这 位老师,讲故事特别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当好动的学生拉着你讲故事时,你不要趁机给他提要求,更不要批评他,否则他会难堪。你可以这样说:“没想到你喜欢听我讲的故事j以后肯定有机会。”要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进行交流。

十一、我还是担心你驾驭不了课堂——组织不好课堂教学。

必须这样对影响大家学习的学生说:“这个班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而是几十个人。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得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大家。利己,但不能损损人利己是大家所不容的。”

对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把话说浅显一些:“你一说话,就会影响别人听讲、做作业,所以请你不要随便讲话。”

课堂上,教低年级的老师说得最多的话是组织教学的话。“苦口婆心”这个成语,是教低年级老师的真实写照。

十二、要经常读——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建议你做读书笔记,把名言名句记下来。

十三、如果你犯了错误——比如问题处理不当,说话欠妥,甚至于体罚学生(我担心你会忍耐不住)。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

老师向学生认错、道歉,错误就成了一种教育资源。

十四、讲到重点部分,或者讲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否则,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十五、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切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偏爱是当老师的大忌之一。你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会感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的地方,即使长得丑的学生,慢慢也会看顺眼,更应当关心那些学困生。要学会赏识孩子。让学生感到你赏识他的办法很简单——主动地和他们说说话;夸夸他们的某一长处;拍拍他们的肩;和他们一起玩,如扳手腕;请他们替老师做点事——如收作业本等。如果扳手腕你让着学生点,而且让学生赢一次,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念念不忘:“哇,我战胜老师了。”

十六、最好当班主任。当班主任,才能真正感受到当老师的甘苦,才能锻炼自己。

如果当了班主任,别忘了搞活动。想一想,你童年时代最喜欢什么活动,那时你希望老师搞什么活动。

搞活动最明显的作用是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十七、对学生要求要严格,但不要太厉害。清代的冯班说:“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意思是说,老师如果太厉害了,懦弱的孩子变得暴戾。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

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如果你今天狠批了张三一顿,明天一定要找个理由表扬他,至少要主动和他说话,好像昨天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十八、还有一点要说一说,即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同样适用于学生家长。

尽量不要请家长到学校来,而应该主动到学生家去。老师踏入学生家门,而且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和家长交谈,学生和家长该是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心情啊!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无论谈什么,学生和家长都会接受的。

十九、记得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教学也如此。我实习的时候,就是先听别的老师上课,至今还记得徐师附小李孝珍老师上课的情景。看优秀老师的课,就像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与读书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你走向讲台前以及走向讲台后务必抽时间听听别人的课,我要不是听了李孝珍、斯霞、王兰、李梦钤、左友仁、李吉林、张光缨、贾志敏、支玉恒、靳家彦、张树林等众多优秀老师的课,恐怕是不会把课上好的,也可以这样说:“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课。”

二十、以上说的,都是初为人师时所要特别注意的。

你今后有志于当老师,请你记住古人的这两句话:

上一篇: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总结(发言稿)下一篇:2011年重庆高考英语听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