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2024-07-03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精选6篇)

篇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生部令第40号 【发布日期】2005-01-05 【生效日期】2005-01-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卫生部令第40号)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已于2004年12月 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财政部同意,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吴仪

二00五年一月五日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第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

第四条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与指导,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指导,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挥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能力。

第五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职能范围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七条 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组织接受所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具体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第八条 国家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鼓励、支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和县级四级。

第十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特点与功能定位,以及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实际,明确职责和任务,合理设置内设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健全机制,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一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第十二条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 实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开展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监测、预测、调查、处理,研究全国重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

㈡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指导和参与地方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参加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

㈢ 开展免疫规划策略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对预防性生物制品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㈣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规范化;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和菌毒种保存管理;

㈤ 建立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管理全国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㈥ 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研究和推广安全性评价新技术、新方法;

㈦ 组织实施国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

㈧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负责指导全国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㈨ 负责疾病预防控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导;

㈩ 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第十三条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 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本省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对重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预警;实施辖区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开展疫苗使用效果评价,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

㈡ 组建应急处理队伍,指导和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置;

㈢ 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及毒物与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和毒理学检验,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

㈣ 建设省级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全省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㈤ 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卫生学评价和干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工作;

㈥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承担辖区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㈦ 指导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㈧ 开展对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组织实施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规范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㈨ 参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参与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

第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 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㈡ 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

㈢ 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㈣ 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

㈤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㈥ 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㈦ 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十五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㈠ 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㈡ 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㈢ 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㈣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㈤ 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㈥ 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㈦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第三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人员管理

第十六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自查、抽查与考核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十八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志,专用标志由卫生部制定。

第十九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执行。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逐步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

第二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要以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宗旨,热爱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能够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实验室检验等相关技能的人员,在疫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有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人员数量的比例在规定编制内为:国家级和省级20~30%、设区的市级30~40%、县级40~50%。

第二十二条 加强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领导应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二十三条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保证业务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培训。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0]17号)和《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财社[2003]14号)的规定,由同级政府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财政、计划等部门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内人数和预算定额落实人员经费,保证其履行职责的必要经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业务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点疫情监测、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等项工作的合理需要。

第二十六条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重大灾害防疫等项目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七条 在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同时,卫生部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完善公共卫生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要求,在深入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政补助有关政策和办法。

第五章 城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合理安排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和建设资金,保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九条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由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提供,并按其服务数量与质量,予以合理经费补助;也可向符合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或者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按照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购买,所需经费列入卫生经费预算。

第三十条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下,承担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以下工作:

㈠ 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㈡ 传染病疫情、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㈢ 指导有关单位和群众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㈣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㈤ 承担乡村(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

㈥ 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第三十一条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预防保健组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因素核定预防保健人员。业务、机构建设与发展等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任务与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二条 充分发挥村级卫生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任务,协助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三条 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报酬,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根据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四条 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相关学历教育。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第三十五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和考核,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所需经费,由交办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工作任务数量和考核结果给予适当补偿。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港口、机场、铁路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管理可依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0号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已于2004年12月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财政部同意,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吴仪

二○○五年一月五日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第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原则,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相结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

第四条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与指导,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规划指导,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挥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辖区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能力。

第五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职能范围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七条 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组织接受所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具体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第八条 国家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鼓励、支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和县级四级。

第十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特点与功能定位,以及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实际,明确职责和任务,合理设置内设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健全机制,规范管理,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十一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第十二条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实施全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开展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组织实施全国性重大疾病监测、预测、调查、处理,研究全国重大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控制策略;

(二)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指导和参与地方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理,参加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工作;

(三)开展免疫规划策略研究和实施效果评价,对预防性生物制品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四)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全国公共卫生检验工作规范化;负责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网络技术管理和菌毒种保存管理;

(五)建立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平台,管理全国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健康危害因素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六)建立食品卫生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体系,研究和推广安全性评价新技术、新方法;

(七)组织实施国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

(八)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负责指导全国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九)负责疾病预防控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导;

(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先进技术;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第十三条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本省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对重大疾病流行趋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预警;实施辖区免疫规划方案与计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开展疫苗使用效果评价,参与重大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处置;

(二)组建应急处理队伍,指导和开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置;

(三)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及毒物与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和毒理学检验,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

(四)建设省级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全省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网络;

(五)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开展卫生学评价和干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危险性评价、监测和预警工作;

(六)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及技术仲裁工作,承担辖区内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

(七)指导全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八)开展对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组织实施设区的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考核;规范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九)参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参与拟订国家公共卫生相关标准。第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完成国家、省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本地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辖区内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二)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

(三)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四)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辖区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

(五)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六)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七)负责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十五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为:

(一)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二)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三)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四)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五)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六)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七)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第三章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人员管理

第十六 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自查、抽查与考核相结合的定期考核制度。

第十七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实验室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第十八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志,专用标志由卫生部制定。

第十九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执行。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逐步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

第二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要以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宗旨,热爱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依法办事,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能够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实验室检验等相关技能的人员,在疫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有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人员数量的比例在规定编制内为:国家级和省级20~30%、设区的市级30~40%、县级40~50%。

第二十二条 加强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领导应由专业人员担任。

第二十三条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对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保证业务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培训。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四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0〕17号)和《关于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财社〔2003〕14号)的规定,由同级政府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财政、计划等部门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编制内人数和预算定额落实人员经费,保证其履行职责的必要经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安排业务经费,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点疫情监测、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等项工作的合理需要。

第二十六条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危害严重的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重大灾害防疫等项目给予适当补助。

第二十七条 在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同时,卫生部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完善公共卫生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要求,在深入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财政补助有关政策和办法。

第五章 城乡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城乡基层预防保健网络的建设,合理安排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和建设资金,保证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第二十九条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可由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提供,并按其服务数量与质量,予以合理经费补助;也可向符合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或者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按照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购买,所需经费列入卫生经费预算。

第三十条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指导下,承担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二)传染病疫情、疾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三)指导有关单位和群众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五)承担乡村(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工作;

(六)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第三十一条 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预防保健组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因素核定预防保健人员。业务、机构建设与发展等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任务与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二条 充分发挥村级卫生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任务,协助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三条 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报酬,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乡(镇)卫生院等机构根据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

第三十四条 提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相关学历教育。非卫生技术人员要有计划地清退,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

第三十五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和考核,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三十六条 医疗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任务所需经费,由交办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工作任务数量和考核结果给予适当补偿。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港口、机场、铁路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管理可依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篇3: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关键词:大型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建设

大型企业有着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 其经营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 具有较高的团队化与专业化水平, 税务风险现已是大型企业的核心风险源, 因此大型企业应将风险作为导向构建完善的税务管理模式, 从而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由于大型企业的税收负担严重的影响到公司绩效, 所以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税务风险控制制度是关键, 不仅能够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率, 还有利于税负的有效监控。

一、税务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一) 定义

税务风险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 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 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 多缴纳了税款, 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二) 特点

1. 主观性。

纳税者和税务机关在同一涉税业务上存在不同的理解, 从而带来了税务风险。并且, 纳税业务在相关业务中表现出主观态度, 关于税收制度, 各税务机构的理解各不相同, 致使税款征纳双方很难通过沟通达到统一认同, 因此而造成了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

2. 必然性。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 将税后净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 但这与税收本身的强制性存在一定的矛盾, 因此, 企业追求税务成本最小化的动机, 造成企业的信息和政府的信息无法对称。并且在国家税收执法环境的多变下和企业管理人员、财务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政策的理解不充分, 给管理者规避税务风险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同时存在的风险还会对企业经营造成长期的影响。

二、导致税务风险发生的原因

(一) 企业所处外部环境诱发税务风险

导致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发生的原因众多, 有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行业惯例、违规行为等。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等一旦发生变化, 都会带来税务风险的可能。

(二)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生的税务风险

引起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包括:经营者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企业持有的经营理念及发展战略、各部门的职权划分及彼此制衡、监督机制的实效性等。从微观角度上分析, 企业管理人员涉税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缺乏较高的业务水平, 这些都是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

大型企业经营过程中, 由于管理者未充分掌握经营状况以及对税务筹划错误理解, 致使企业涉税行为存在一定的偏差;财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直接决定了涉税资料科学真实性, 也是企业开展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 如果财务工作者实际常出现失误情况, 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税务风险;企业内部审计的高效与否, 直接决定了税务风险水平;如果内部审计工作水平较低, 将会提高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率, 并且还会发生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

三、加强税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

(一) 构建完善的税收管理系统

大型企业是政府的重点税源户, 必须科学设置适应大型企业的管理机构。各级税务机关应明确辖区内不同层次的管理服务重点。从原则角度出发对确定为本级定点联系的大型企业, 税务机关应通过税收分析、税收监控、税收检查、税收评估这几方面的工作, 掌握了解具体的征管情况, 并进行征纳信息的收集, 从而明确对大型企业的管理重点及服务内容。

(二) 增强管理员素质, 落实完善的岗位责任制

结合大型企业实况, 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人员, 确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加快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的税收管理团队。此外, 要求管理人员实现管理的专业化、服务的个性化, 将管理与服务同时作为重点任务来抓, 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开展专业技能岗位培训, 根据大型企业的特点, 主要做好财务分析、纳税评估、税收风险控制方面的培训活动, 尤其要学会熟练操作大型企业的财务软件, 了解财务软件内设置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规则, 进而找出属于监控核心环节的会计科目与会计凭证, 从而保证电子查账能力的不断增强。

(三) 明确统一的管理服务制度, 实现个性化服务

在大型企业中, 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基于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分析等作为核心管理职能, 这些管理职能应根据税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构架对税收管理员制度进行相应的创新, 清晰划分税收管理员的职责权限, 做到各司其职, 将一些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的风险管理职能如税收风险分析、风险监控等, 与税收管理职能相分离;将一些制度性安排、事务性管理服务职能纳入税收管理职能范畴。对于综合素质高的税收管理员, 应从事风险系数大、业务复杂程度高以及提出较高技术要求的管理岗位工作。

(四) 构建税收管理与服务平台

在现代信息化大环境下, 企业若缺乏相应的管理信息平台, 那么将很难实现管理的高效性。现阶段, 综合征管软件中并未详细记录有关于大型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业务, 也忽视了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的重要性。所以加快构建大型企业税源管理与分析平台至关重要。注重构建大型企业组织机构、申报资料库以及税收管理分析模型。此外, 大型企业还应和税务主管部门加强交流与协调, 开展相关培训与上门宣传活动, 采用纳税评估等有效手段, 强化企业纳税意识。

(五) 税企双方应充分认识大型企业风险管理工作

对于税务部门, 由于其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实现预期的效益目标, 应贯彻落实分类管理与风险导向的管理模式。同时, 由于大型企业的税收遵从风险与其他企业不同, 因此应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管理策略。对于纳税人, 应清楚认识到规范的法规及防范违纪违法行为是企业良好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保障;清晰加强内部控制是大型企业的核心管理需求, 以及涉税问题是大型企业必须严格控制的风险。

(六) 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科学引导企业贯彻落实《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 (试行) 》, 切实强化防范税务风险的力度。针对控制环境、税务风险识别和分析评估、税务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进这几方面的要素, 构建一套规范完善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以确保税务控制与财务控制及其他内控体系彼此良好协调。做好税务风险分析评估工作, 明确重组项目、合并项目、重大投资项目以及经营模式创新等核心控制环节。引入第三方开展阶段性税务风险内控评审, 评估中一旦发现有矛盾问题, 应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处理好控制运行偏差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 科学设置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增强管理员素质, 落实完善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统一的管理服务制度, 实现个性化服务;确立税收管理与服务平台。这些途径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大型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证了税负的有效监控, 满足了现代经济发展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勇.税务检查与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0 (25) .

[2]潘武.大企业税收风险控制初探[J].江南论坛, 2010 (10) .

[3]张云华.企业税务风险原因分析与制度设计[J].税务研究, 2010 (09) .

[4]韩曙.浅析企业税务风险与纳税评估[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2) .

[5]徐永锋.浅谈企业税务风险控制[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10 (04) .

篇4: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

[关键词]惩防体系;纯洁性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10-0036-04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的实践,要以教育造势、以制度制势、以监督定势、以文化成势,四维共张,构筑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

一、着力理想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

努力构建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强调理想信仰教育,大力开展示范教育,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在运用好已有教育手段的同时,坚持教与育并重,突出领导者这一关键,重点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素质。

一是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公正、民主、包容、诚信、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使党员干部群体成为道德高地。市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性文化,毋庸讳言,市场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挑战。特别是当社会发展的现实与理论之间出现裂痕之时,一些党员干部容易散失对未来理想社会、崇高价值的追求热情,行为短期化,思考现实化。所以要倡导青年党员干部读经典,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进而理解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远离盲目和迟钝。要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事的关系,确立奉献敬业的价值观念,做官为了做事,一个领导者只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干事业上,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实现做官的价值。

二是赋予纪委教育机构权威,使纪委教育职能真正得到彰显。要改变纪委的教育机构主要培训纪检干部的做法,要让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接受系统的反腐倡廉培训,进行警示教育。也可以考虑让廉政高风险岗位的领导到纪检部门挂职一段时间,直接接受廉政教育。要将领导者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避免“领导犯病、群众吃药”。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律意识的培养就来源于长期的学习教育与原则坚守,领导干部不仅要内省和自我约束,还要教育和严管下属,对下属“失教、失察、失管”,要实行“下属犯病,领导吃药”的责任追究。纪委要建立廉政教育科学评价体系,确定教育效果评价的要素、指标,重点放在对领导干部的跟踪分析和考评上。

三是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突出教育的丰富性、适应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廉洁教育应坚持以干部为重点,党员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发挥领导的主导作用、党务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和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来不断增强教育实效。要加大对普通党员模范的宣传力度,以贴近群众的典型和平民英雄事迹提升社会道德和社会评价,形成社会正气。要依托互联网构建党员干部廉政学习教育平台,提供网上学习服务,开设网上廉政课堂,发送廉政信息,培育廉政文化品牌。要组织开展好廉政岗位教育和廉政谈话,经常敲敲“小木鱼”,甘做廉政“婆婆嘴”,做到干部上岗岗位谈话、干部考核深入谈话、发现苗头提醒谈话、发现问题戒勉谈话,发挥廉政教育的预防功能。

二、进行顶层设计、重点设计与细节设计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突出顶层设计、区域性制度建设和层级性制度建设,充实实体性制度,完善程序性制度,约束权力,保障权利,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一是针对内外环境、组织系统、廉政基础等展开制度的顶层设计。要进行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对权力结构进行重新配置,以权力制约权力,以利于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对一把手限权、减权和分权,对领导班子成员理清职权边界和岗位责任,对“三重一大”事项避免一把手说了算,必须集体讨论民主科学决策。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纪委的地位,积极探索纪检监察组织垂直管理制度和纪委书记委派交流制度。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体制下,明确查信办案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保障纪委查信办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是针对腐败的先兆性、隐蔽性、伪饰性、顽固性等深化制度和机制的细节设计。研究制度的廉洁性审查、制度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设计时由于考虑不全面等问题,可能使制度存在着如办事流程设计不科学、不规范,权力配置不合理,监督制约措施不具体,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等,或者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原来有效的制度变得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漏洞,所以要加大制度的廉洁性审查力度,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通过制度的废改立,建立健全科学严密、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特别要完善财经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单位总会计师制度,完善内部财务委派和外部审计制度,各类资金实行网上预算、网上支付、网上监督、网上审计、网上公开。

干部财产申报是监督利器,也是国际公认反腐法则。随着技术进步要建立一套涵盖金融、税务、工商、社保、民政、住房及检察院等部门的全国或区域统一信息网络,为各级管理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管理监督干部提供基础。在目前可以采用建立本单位或本系统干部廉政信息库的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党内一定范围的公开。入库的信息应该包括干部财产申报材料、审计材料、信访举报材料、考核材料等,由纪委和组织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切实加强裸官管理,防止带病提拔,防止用人失察。

三是针对腐败源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进行制度和机制的重点设计。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特点和规律,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腐工作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抓,把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腐败问题作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腐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思路。首先要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权力有序运行。如建立招投标管控机制,确保工程建设市场有序运行;规范土地转让工作流程,确保土地交易市场有序运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流程,严格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完善政府采购管控机制,促进政府采购市场有序运行。其次要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建设阳光工程,以权利制约权力,加强群众监督,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大力开展专项治理和行风建设,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专项纠风等,提升政风行风的群众满意度。

四是针对薄弱环节、利益群体、干扰风险等提高制度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紧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促进工作落实。在科学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和办法的基础上,实行责任分解,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限期完成。要着力解决对责任制抓的不主动、不积极、甚至不情愿的问题,注重责任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党建成效的主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优罚劣、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措施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要研究破除行业和部门潜规则。潜规则带有隐蔽性、违规性、功利性、从众性等特征,是诱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利用制度漏洞和规避制度约束是表象,部门领导默许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用显规则对抗潜规则。加大制度执行力度,通过加强巡视检查、自上而下的专项治理和干部轮岗交流等形式,发挥制度的防止和控制作用,用严厉手段打击任何违背制度的行径,做到令行禁止。第三,要注重整治庸、懒、散、奢。坚持纠正不正之风和科学管理的一致性,做到以纠风促规范,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出效率。坚持执行制度和保护干部的一致性,做到保护创业者,支持改革者,鼓励干事者,宣传廉洁者,宽容失误者,整治庸懒者,制止浪费者,挽救失足者,惩治腐败者。

三、探索阳光公开、载体优化与多方联动

根据惩防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行阳光公开、载体优化与多方联动,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要把招考录取、基建项目、物资采购、企业上市、动拆迁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向社会公开,通过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增强公务活动的透明度,公开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积极推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公务卡制度,对公务卡使用情况实施网上监控,切实做到公务消费现金零结算,公务卡使用情况全公开。建立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建立党员群众旁听机制,拓宽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渠道,加强群众监督;纪检部门要实质性参与干部选任的重要环节,在参与中监督,对拟任干部廉洁及选拔程序是否规范作出书面意见。要把党建第一责任人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推到聚光灯下,明确谁负责、谁主抓等。

二是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权力配置制度。要积极探索决策权的制衡机制,严格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健全全委会会议制度,积极推行党代会代表常任制,推行决策“票决制”,重大决策及任免重要干部由全委会或党代会代表无记名票决,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同时,党内民主必须超越票决制概念,既关注选人,更关注其政策理念及执行能力,减少和避免庸人政治、老好人现象和花瓶现象,使廉政勤政的老实人不吃亏,干事出活的开拓者受鼓舞。

三是要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力度。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党政领导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逐步扩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对一把手的审计要实现外部异体审计,审计关口要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含绩效审计)过渡,将审计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推进对审计结果在规范财务管理、干部任用、廉政教育等方面的运用。

四、强化流程管控、信息管控与科学管理

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具有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预防腐败的制度设计相结合,将显示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

一是要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依靠技术手段实施同步监督、远程监督、网络监督等,从而为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群众监督太难、事后监督太晚”的难题提供可能性和操作性。要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教育、监督、预防、纠风、惩治等子系统的科技含量。要把过程控制理念引入倡廉建设中,强化对工作流程管控,通过管理流程再造、信息化手段运用等,形成更好的制度和机制,防范化解廉政风险。

二是要努力研究预警防控机制技术平台模型。运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流媒体技术乃至“云计算”技术,大力推广网上审批、网上支付、网上竞价采购、网上监督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上配置、资金在网络中监管,同步动态管控,形成实施过程有监控、即时检查有依据、及时处置有效果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长效机制。[1]坚持“制度+科技+文化”,不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科技手段融入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和业务管理流程之中,而且要在人与制度、人与计算机之间形成新的工作生态,让无情的电脑帮助有情的人脑,实现从传统预防向科学、全面、全过程预防的转变,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监察效能。

三是要大力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商业贿赂“黑名单”。商业贿赂现象是当前腐败的主要特征,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库,一旦企业被列入其中,将坚决取消其参加招标入围资格,若干年内也不能再进入该市场,从而让企业真正敬畏。

五、严打主动腐败、团体腐败和消极现象

要严厉打击索贿、行贿行为,着力摧毁腐败团体。要积极探索党内的退出机制,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一要完善信访举报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大对信访举报件的排查力度。建立健全案件线索排查制度,对于问题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信访举报件认真开展调查。对群众反映有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实施信访监督,及时提醒,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被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影响,坚决给予支持和保护。

二要强化纪委与检察院的合作机制。以预防职务犯罪为工作目标,加强联系沟通,建立协作机制,落实相关措施,突出预防腐败教育的权威性和震慑力,筑牢防腐拒变和预防职务犯罪“防火墙”。同时,纪委和政法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查办案件合力。

三要严厉惩处违纪违法行为。要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查案后不举一反三是不称职”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依纪依法办案,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惩处和保护的关系,既要严肃执纪、严惩腐败,又要重视保护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处理好实体和程序的关系,把实体和程序有机统一到办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案件初核、立案、调查、审理等全过程;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既要通过查办一定数量的案件来体现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又要通过安全文明办案,提高办案质量来显示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水平和能力,切实发挥办案的治本之效。

在办案工作中,要严厉查处集体腐败案件。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的膨胀助长了行政领域的“法人犯罪”现象,其成员在有意无意中进入集体腐败的链条之后,往往会形成窝案、串案。要以打击主动腐败行为为重点,严厉打击索贿和行贿犯罪。很多行贿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挖空心思拉拢腐蚀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行为恶劣、危害巨大。必须充分认识行贿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惩罚的执行上,既要严肃查处索贿和受贿的腐败行为,也要追究行贿等主动行为人的相应责任,做到受贿、行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要严把入口出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完善干部退出机制:执行试用期考核制,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干部退出;推行民主评议制,让多数党员群众不满意的干部退出;落实审计制,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审计,让绩效不明显、不够廉洁的干部退出;实现淘汰制,让工作拖后腿的干部退出;建立问责制,让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的干部退出;完善考核制,让能力与岗位不适应的干部退出或转岗;严格任期制,让到龄的干部退出,到届的干部选任或交流。[2]探索党员正常退出机制,健全切实可行的民主评议机制,向表现差、不发挥作用的党员亮黄牌,向不合格党员亮红牌,建立健全入口严格、管理规范、出口通畅的长效机制。[3]

六、依靠文化育人、文化防腐与文化治本

努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破除潜规则,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构筑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抓住重点,有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基础入手,抓住重点,长期坚持,有序推进。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一个引领、两个结合、三个重点、四个原则,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廉洁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干部思想作风、政风行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为重点,坚持因人分岗施教,寓教于活动、寓教于课堂、寓教于网络、寓教于实践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宣传廉洁从政的典型、志愿奉献的英雄,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反腐作用。

二是推行道德立法。道德立法是指对社会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和强化。公共部门由于是代表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机构,其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比其他职业工作人员更高的道德水准,通过公共部门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律化,强化道德内约,保证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纯洁性。

三是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当前,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已经成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一个利器,大众传媒对惩防体系建设发挥着催化作用。从问题奶粉、地沟油到毒胶囊,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的力量让人震撼。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和支持新闻媒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平台的作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改进内容方法,创新载体手段,建立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不断强化“廉荣贪耻”的社会价值导向,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在互联网和内部网络上的廉洁教育,占领制高点,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掌握反腐倡廉网络舆论的主动权。针对社会关切、群众关注,可能引发炒作的热点、敏感问题,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网络骨干的作用,适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组织网络评论,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舆论氛围。[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一些清廉指数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腐败治理和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如瑞典非常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把个人的信息联网成一个系统,以备各部门随时查阅。每一个人的诚信记录,对于其能否立足于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制度的完备、高薪养廉和铁腕反腐带来了亚洲清廉指数第一的美誉。香港廉政公署初始给污点公务员以自新机会,而后则以其强有力的监督实施腐败零容忍,使中国香港成为全球最清廉的地区之一。英国政党和政府也特别注重官员的道德建设,他们认为,道德建设是廉政教育的基石,道德水准的提高必然会增强公务员队伍廉洁从政的自觉性。这些防治举措和模式对我国惩防体系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惩防体系建设是防止党员干部腐败蜕变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力工程,是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的清道夫工程,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防火墙”工程。要以制度为基深化惩防体系建设,以机制力量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以教育预防的系统性增强说服力、以学习修养的自觉性提升自省力、以制度机制完备性增进约束力、以权力制约监督的同步性形成制衡力、以科技保障的程序性提高控制力、以纠风惩戒的严肃性强化威慑力、以廉政文化的先进性增强引导力,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上海推进“制度加科技”防治腐败[N].解放日报,2012-5-11.

[2]朱民,等.高校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监控体系的构建[J].廉政文化研究,2011(3).

[3]寿光.向不合格党员亮红牌[N].文摘报,总第3092期第一版.

[4]斯阳,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不足及对策[J].廉政文化研究,2012(1).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重大项目批准号:12&ZD076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副研究员

篇5: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成就

一、基本状况

我市历史上是防疫重点地区,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疫工作,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血吸虫、结核病、麻疯病、肝炎等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遏制或消灭,防疫工作具有较好的基础。抗击“非典”期间,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生部门和防疫机构全力以赴,全市实现“零病例”,为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后,按照国家对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要求,市防疫站、血防所、皮防所、健康教育所合并组建扬州市疾控中心,实现机构整合、功能重组。各县(市、区)也先后完成机构组建工作。转型后的疾控中心承担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中明确的7项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即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经过整合、转型和建设,我市疾控机构在机制建立、职能履行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1、疾控网络覆盖城乡,疾控队伍能力增强

全市疾控体系共有四个层次,市疾控中心为龙头,负责全市疾控工作的业务指导、考核和人员培训;7个县级疾控中心为骨干,管理和落实辖区内的具体工作;乡(镇、街道)一级,邗江区独立设置防保所,其它县(市、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防保组,承担基层疾控任务、上报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等;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协助开展疾控工作。

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现有在编人员478人,在145个基层防保所和防保组中,共有1496人专职从事或参与疾控工作。近年来,在承担一系列重大 防控任务,如抗击“非典”、血吸虫阻断、结核病防治、艾滋病筛查、支援四川灾后防疫,以及参与环境污染监测、突发事故处置和应急综合演练中,各级疾控人员在实战中得到锻炼,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2、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疾控设施得以改善

用于疾控工作的财政投入,包括政府预算性拨款、专项经费等直接投入,也包括疾控机构的政策性业务收入。其中全市各级财政预算性拨款,2003年为1441.74万元,2008年增加到2573.59万元,年均增幅13%;对重大疾控任务如血吸虫防治、儿童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都有专项投入,确保了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近几年,各地政府通过调配卫生资源或选址新建,全面改善疾控中心的办公条件。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的办公、实验用房近4万平方米,其中2006至2008年新增7260平方米。检测仪器和能力也不断充实与提高。市疾控中心现有主要检测仪器299台,设备总资产2534万元,加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委的认可,检测数据得到国际相关组织互认协议方国家和地区的承认。

3、预防接种规范开展,疾病控制取得成效

全市每年需对3.5万新生和适龄儿童进行90余万针次预防接种。由于疫苗接种率高、接种规范,纳入计划免疫病种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市已有10多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白喉、流脑、乙脑等计划免疫的传染病,为优生优育构筑了一道抵御疾病的坚实屏障。

全市各类传染病控制取得积极成效,2008年总发病率为156.07/10万,比2003年下降25%;连续3年无急性感染血吸虫病例;结核病防治从2004年开始攻坚,到2006年,治愈率、系统管理率等多项指标处于全 省先进行列;艾滋病监测、干预网络已覆盖全市,建立6个高危行为干预县(区)和7个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艾滋病在我市处于低流行趋势。

4、疫情监测上报及时,突发事件处置有备

抗击“非典”期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直报点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后陆续启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核病管理、艾滋病综合防治等多项信息系统,对疫情信息反映灵敏,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供了保证。

按照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要求,我市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成立公共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家组,一支人员稳定、功能齐全、反应迅速的应急处理队伍随时待命。2008年,妥善处置了40余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二、存在的几个问题

当前人类面临的疾病防控形势十分复杂,传染病谱不断改变,人感染猪流感正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在我国,“非典”、人感染禽流感威胁依存,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肺结核病每年新发患者超过100万人,这些重大传染病对经济社会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巨大破坏力。另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受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影响,恶性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病不断增多,职业病危害更为复杂。为应对这些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功能健全、机制完善的疾控体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调研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几下以点:

1、重医轻防的意识和现象依然存在

防病与治病是卫生服务的两个组成部分。相对于病后被动治疗,主动防 病投入费用少,社会效益高。但与疾控工作重要性不相称的是,社会对疾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部分人的意识中,疾控机构只是处置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其工作的常态性。疾控机构在经费保障、人才配备、科研力量、检测能力等方面与医疗机构都有较大落差。一些单位和企业不重视传染病和职业病的防范,视疾控工作为干扰,消极应付甚至阻挠疾控人员开展工作。一些市民群众缺乏防病意识和科学态度,遇到疫情或疏于防范导致传染,或过度紧张造成恐慌。尽管“非典”疫情给了我们足够的警示,但是疾病防控还没有真正成为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动。

值得反思的现象是,当各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疾控工作显示成效,社会“风平浪静”时,疾控工作反而易受到忽视;而一旦重大疫情突现威胁社会稳定,疾控工作的受重视程度才会上升。疾控工作常常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局面。

2、人才经费等要素保障力度偏软

反映在机构定位和人员配备方面。单位的性质理应由其承担的社会职能所决定,而非以是否有业务收入为依据。疾控机构提供纯公共卫生产品,以追求社会效益为前提,应是“全额拨款单位”,但仍有个别疾控中心被定为“差额拨款单位”。在人员配备上,2004年出台的《扬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依据职能需要,规定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编制数分别按所辖人口的0.3/万和1.2/万配备。据此,市县两级应分别配备专业人员150人和601人,共约751人。而目前全市实际在编人员478人,与应配备人数相差273人。与缺编并存的问题是人员结构不合理,由于多种原因,具有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研究生难以补充进各级疾控中心,而一些政策性安置人员又难完全胜任岗位职责。重要岗位专业人员不足,影响疾控工作的总体质量。

在经费保障方面,主要是财政预算性拨款比例不高、专项任务经费补偿不到位。据向几所疾控中心了解,财政直接投入一般只占总支出的30%至40%,个别只有15%左右,费用的缺口主要依靠服务性收入弥补。虽然政策性服务收入也视为财政性投入,但这种以服务性收费为主体的经费保障形式存在一定弊端。一是疾控中心离开有偿服务就无法正常运转,从利益导向上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生存动力。二是很多公共卫生服务是无偿提供的,需要“贴钱”,因而疾控中心常常把主要的人力、物力向政策性收费的服务项目倾斜,并利用现有设施开展延伸服务,出现聘用大量编外人员以增加收入用来补偿公共卫生服务的现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越多,需要补偿的业务收入越多,以致有的疾控中心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完全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是有偿服务正陷入困境。因市场职责划分不清,不少部门参与分羹,使业务收入不能稳定,收支平衡点一旦打破,疾控工作的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此外,部分专项任务经费补偿也不到位。以儿童预防接种为例,从2008年5月起,国家扩大免费预防接种范围,由原来8种疫苗防9种传染病扩大为14种疫苗防15种传染病。实施扩大的儿童免疫规划后,疫苗虽由国家免费下发,但接种人员培训、疫苗冷链与配送、预防接种反应处理、接种耗材等经费仍需要地方配套。据市疾控中心测算,该项费用每年超过100万元。2009年市财政列入预算40万,仍有较大缺口。各县(市、区)财政几无补偿,只会挤占其它工作经费。

3、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未得到全面履行

7项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互为支撑构成疾控工作的有机整体,需要疾控机构全面履行。受经费、专业人才、实验检测条件等因素制约,和防控任务“软”“硬” 度影响,多数疾控中心对“硬”任务完成度一般较好,对“软”性工作诸如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控制等,或开展不够,或流于形式,或完全空白。当前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健康威胁日增,对不健康生活行为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获得有质量的生活,但对慢病的防治宣传和控制工作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重“硬任务”轻“软任务”、履行职能偏失成为各疾控中心普遍性的问题。正如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的一项调研所得出的结论:政府投入不足前提下的公共职能缺失,是疾控体系的首要问题。

4、检测能力与规定要求尚存差距

对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中有关地市级城市A级标准(完成常规检测要求的基本标准),市疾控中心的仪器配置率为76%,可以检测的项目占标准数的80%。各县(市、区)对照县级机构A级标准,平均仪器配置率为30%左右,项目检测率仅为50%,即有一半的检测项目不能实施。在重要检测项目中,以饮用水为例,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监测指标由1985年的35项增加到2007年的106项。而我市两级疾控中心目前均不具备完全监测能力。市疾控中心可以监测78项,县级的检测手段更为落后。省政府规定2010年7月1日,是苏中城市最迟实施期限。因此迅速配备饮用水监测设备,是两级疾控中心的当务之急。

快速检测设备可以实地查明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卫生事件的危害成份,为有针对性地处置和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但目前市县两级疾控中心都缺少这样的设备,检测人员赶赴现场取样、送回实验室检测,往返、等待时间过长,给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造成被动。

5、防控网底薄弱成为疾控体系建设的隐忧 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依托于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构成疾控体系的网底,大量疾控、防保工作依靠基层防保组织和乡村、社区卫技人员完成。由于目前基层卫生机构的生存方式取决于医疗收费,预防工作做得越多,医疗收入就可能越少,因此基层卫生机构“重医轻防、以医养防、重收益轻服务”的倾向比较普遍。基层防保人员多年得不到补充,江都市、高邮市反映已经10多年没有招收到一名正规大专以上毕业生。一部分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问题还没有解决,也影响到队伍的稳定。人员老化、队伍不稳、能力不强,使得防控网底比较脆弱。

三、意见与建议

加强疾控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利益,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为此,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医改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疾控体系建设的认识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核心是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意见》将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列入近3年实施的5项重点改革任务,要求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疾控体系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具有支撑作用,也是城市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增进共识,增强“以人为本,首先在公共卫 生”的意识,建立起常态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机制。随着政府职责的全面到位,硬件、软件、人才队伍等各个要素支撑有力,疾控体系才能面对复杂的疾病防控形势,做到有效有序应对,摆脱被动应急的局面。

2、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项目管理加强效能考核

应根据疾病防控工作的职能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财政保障机制。目前可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入手,逐年增加财政直接拨款的比例,直至将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对诸如儿童计划免疫、重大疾病防治等专项工作经费应足额补偿到位。对完成诸如饮用水预警监测等重大检测任务所必须的设备,专项经费应予以保证。逐步转变疾控机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动力,依据业务收入高低决定职能履行程度的状况。与此同时,对疾控中心的政策性业务收费,要做到应收尽收,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追求“高效率的公平”。为有效利用现有的人财物资源,提高疾病防控工作绩效,可以探索实施项目管理模式,即明确疾病防控机构须完成任务量,要花费多少资金,通过对所有“软”“硬”任务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所有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履行。年终,对政府投入进行绩效考核。

3、合理划分市区两级疾控职责,提升疾控队伍职业化水平

市区两级疾控机构在职责划分、业务范围上有交叉和界定不清的情况,有些给基层单位造成影响、加重负担。需要进一步合理划分职责,明确各自业务范围。宜将基础性的工作,交给区级疾控机构承担;将技术性强,资质要求高的工作交给市疾控中心负责,做到职责明确,运转协调。

疾控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升,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重视 提高新进人员的专业门槛,科学合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做到能岗匹配。同时应建立起有效的疾控机构内部培训机制,对各级各类疾控人员进行标准化职业能力培训,尤其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层防保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疾控队伍的整体职业化水平。

4、有效整合各类检测资源,实现检测设备与技术力量共享

实验室检验能力是做好疾控工作的重要保障。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应按照国家标准,具备完全的检测设备和能力。市疾控中心承担着区域内重大的检测任务,在技术上具有权威性,应集中财力做强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这需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实现市区两级疾控检测资源共享。目前区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建设按照县级标准执行,但区与县不仅在人口数量、地域位置、业务能力上都有明显区别,而且区级实验室会面临检测任务不足、经费和技术力量不够等问题,因此在要求区级实验室具备基本检测能力的情况下,不应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完全可以利用市疾控中心的检测资源为各区提供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有效整合市各部门的检测资源。目前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检测机构,一些设备和检测项目重复。有的因检测任务不足设备闲置,有的又因缺少设备致检测无法开展。不久前,市政协主席会议就整合资源、强化城市应急管理与市政府协商讨论。一个重要建议就是实现检测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在各检测机构中技术力量较强,能否以之为龙头建立所有技术设备和力量共享的市级检测中心,承担各类检测任务。

5、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疾控经费多向基层倾斜

一是加快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卫生站一体化管理,改变目前联 系松散、管理粗放的状况,发挥基层网络的整体功能。二是采取实际措施落实乡村医生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彻底解决他们的保障之忧。2008年7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这是维护乡村医生合法权益和保护队伍稳定的切实之举。但在执行中,一些地方在经费落实上还存在问题,建议重视加以解决并真正落实到位。三是疾控经费尽可能向基层倾斜,更多地用于防控一线和基层防保人员。

(一)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2003年以来,全国人大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相继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法律授权,卫生部与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划、方案。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逐步建立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部门间协调与合作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健全。

2004年2月,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和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近年来建立的其他多部门协调机制还包括:由17个部门组成的“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两部门应对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合作机制;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质检总局、民航总局联合制定的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传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蔓延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协调机制;卫生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制订的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制度;卫生部会同总后卫生部制定的军地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等。

(三)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职能逐步完善

卫生部发布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中央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界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CDC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的职责、任务。

(四)中央财政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

基础建设。国家财政支持和地方各级配套筹资106亿元的国债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建设项目2448个(图1-1)。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总计投入163.72亿元,主要用于加强传染病院和紧急救援 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另投入9亿元,建设项目426个,用于加强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和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基地建设。

图1-1 国家财政支持和地方各级配套筹资建设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大楼

实验室建设与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建设。投入2.52亿元用于加强中西部地区省、市两级CDC卫生应急和现场处置能力,为中西部地区配备了部分实验室检验设备及应急处置车辆;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经费10亿元,用于加强地、县级CDC实验室装备。国家财政专项支持的“加强中西部地区基层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了368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配置工作。

2003~2007年间,中央对地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非典与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免疫规划和农村改水改厕、精神卫生及癫痫防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资216亿元,用于建设和改造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和县中医医院及部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配置基本医疗设备。

另外,中央财政投入6.95亿元,组织开展了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急诊急救知识、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县卫生局局长管理知识培训,共计培训约90万人,显著提高了农村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水平。

(五)人员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卫生部组织编写了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人员、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人员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系列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工作,共计培训人员13700余人。卫生部组织编制了以加强实验室科学建设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材,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实验室科学建设与管理培训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程。

(六)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根据《指导意见》,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明确从2007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分别按城市社区服务人口人均3元和4元给予补助。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和86%的市辖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万个,成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我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8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日、周、月、季、年的疫情分析和定期信息发布已形成制度,我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信息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个案管理信息报告和重点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23种重点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颁布、实施,显著提高了重点传染病预测预警和控制能力。至2007年底,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95.99%;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达到79.04%,各单病系统网络直报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全国传染病报告质量继续稳步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国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3.44%,较2006年提高了8.44%。

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势头。艾滋病防治工作持续深入,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条例》。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有效实施了艾滋病公共干预措施。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步入新阶段。全国已逐步建立了独立的结核病实验室,完善和健全了国家、省、市、县、乡镇、村(社区)综合的结核病控制服务体系与结核病监控、评价系统。全国以县为单位的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覆盖率达92%。我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到100%、患者发现率达到79%、患者治愈率达到91%。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开展了血吸虫病流行区工作情况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各地疫情和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重点防治地区,并实施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各地无突发疫情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免疫规划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完善冷链系统:实现计划免疫预定目标,最终达到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全国预防接种于1988、1990、1995年先后实现以省、县、乡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基本消灭丝虫病和麻风病。1994年我国基本消灭丝虫病,1998年基本消灭麻风病。

在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重大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历次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取得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辉煌成绩。

地方病防治成果稳固并有所发展。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用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改水工程、水氟、水砷筛查等;同时用于西部地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大骨节病和克山病防治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发展。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表明,我国 “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继续得到巩固,碘盐覆盖率达94.9%,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0.2%;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246.3mg/L,处于基本适宜的碘营养水平;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肿大率5.0%,达到了国家控制标准。

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有序稳步展开。举办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和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动员全民参与。通过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对社区居民进行慢病风险评估和分类指导。组织开展淮河肿瘤综合防治和部分癌症高发地区筛查及早诊早治。起草了《慢病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定了《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和《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修订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组织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工作,为规范重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神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精神卫生法(草案)》立法进程。促进在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中建立心理援助专线,推动建立社区和农村精神疾病防治网络,推进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以及在乡镇、村开展农村癫痫防治管理。2004年起,“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在全国30个省的60个城乡地区实施以来,一定程度上为贫困精神患者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地方社会安定作出了贡献,被当地政府和受益群众赞扬为“政府造福人民的项目”。

爱国卫生运动——改水改厕、创建卫生城市和城镇得到普及开展。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口达8.79亿人,受益率为92.05%;农村改厕累计户数达1.44亿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6.97%;全国爱卫会共命名了99个国家卫生城市、25个国家卫生区、316个国家卫生镇(县城)。爱国卫生运动对改善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健康、预防疫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全市居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市平均预期寿命达75岁,略高于泉州市平均水平。2009年本市人口死亡率5.23‰,比“十五”期末下降了20.76%。2009年婴儿死亡率为6.04‰,孕产妇死亡率为11.73 /10万,分别比“十五”期末下降了3.96个千分点和34.27/10万。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低水平状态,全市未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累计报告乙类、丙类传染病共22种1629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74.38/10万,发病死亡率为0.27‰,比“十五”期末均有所下降,略低于泉州市平均水平,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内。

4.疾病预防与控制取得一定成绩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250多万元,添置了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顺利通过资质认定复评审。加强市医院、中医院、海都、南侨等4家医疗单位感染控制科和传染病预检分诊规范化建设,强化疾病监测预警能力。实行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启动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全市23个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达到100%。

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并组织开展入学入托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和补种工作。“十一五”期间,共为147348名0-7岁儿童建立起预防接种证,全市一类疫苗单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 达到95%和85%以上。

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深化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第四轮全球基金、第五轮(二期)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和中央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实行结核病100%归口管理,对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十一五”期间,共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病病人4347人,痰涂片阳性2776人,治愈2498人, 涂阳治愈率89.9%(合格指标≥85%);加强艾滋病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为12700人次提供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采集4656名被监管人员和1238名高危场所人员血液标本进行筛查,对45名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个案调查。成立市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为989名咨询者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传染病控制措施,严格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认真实施麻风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基本消灭的水平(1/10万)。做好乙肝综合防治工作,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8岁~15岁的儿童乙肝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共接种221770针次。

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了高危行业作业人员健康监护。“十一五”期间,每年对我市石材、制鞋、水暖制造、造纸、树脂工艺等318家企业的作业场所进行卫生监督监测,粉尘、化学毒物和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达到80.2%、82%和81%,做好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关于我市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

宝鸡市卫生局

(2006年9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非常感谢市政协举行这次“对口协商”座谈会,这必将对进一步搞好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防病保健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里,对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对卫生工作的关爱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近年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各级党委、政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把加强全市疾控体系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建立起资源整合、覆盖城乡、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比较完善的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1、完善了市县两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的设置,进一步深化疾控机构体制改革

按照中、省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实施意见以及卫生部、省卫生厅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精神,我市积极实施和大力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2003年,经市政府批准,将原市卫生防疫站、地方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合并,分设成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108人,主要承担公共卫生决策技术咨询、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有关公共信息的报告和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等13项职责任务。全市12个县区也都相应成立了疾控机构,由于编制、财力等客观原因,县区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成立时都是两套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没有彻底分设。按照中省关于疾控机构和卫监机构必须彻底分设的要求,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凤翔县、陈仓区、岐山县、眉县、渭滨区、金台区、千阳县等7个县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监机构彻底分设,为有效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全市13个疾控机构建设项目和10个传染病院(区)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从2002年开始,我市共争取国债建设疾控机构项目13个,包括市疾控中心和12个县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国债投资1530万元。目前,13个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完工,其中市疾控中心建设项目于2004年8月正式开工,综合业务楼建筑面积5874m2,投资额980万元,2005年6月底建成完工,市疾控中心已完成整体搬迁,在新址正式办公。市传染病院和9个县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国债投资1704万元,目前也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市传染病院总投资1336万元,其中国债投资1180万元,2004年6月份开工建设,去年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市急救中心建设依托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一并建设,计划投资482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20万元,2004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这些项目的建成,对于改善卫生面貌,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我局积极调查研究,深入论证分析,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宝鸡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卫生、宣传、发改委、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明确了分级响应原则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全市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预案也在进一步修订完善之中。近年来,先后以市政府和市卫生局名义印发了人禽流感、鼠疫应急处置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治等预案,组织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救治机构和卫生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到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起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实现了各级疾控机构及二级以上医疗单位的纵横连通和省、市、县三级信息互通,传染病疫情可做到当日收集上报,传染病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今年,我局将网络直报系统进一步向乡镇延伸,为全市137所乡镇卫生院配置微机,全市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网上直报率达到92%以上。应急指挥系统和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2003年以来,我市成功保持了非典疫情零状态,获得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防止了禽流感向人间传播,防止了较大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及时处置了一批公共卫生事件,避免了疫情扩散。今年3、4月份,我们及时应对、成功处置了发生在岐山县益店高中的学生群体性发热事件,得到了卫生部、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

4、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保护适龄儿童身体健康

免疫规划是“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要体现,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我局一直把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最基础的工作,以扩大覆盖面、提高接种率为突破口,以提高接种质量,保证接种安全为目标,常抓不懈。全市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9.7%,建证率98.9%,“四苗”全程接种率95.2%。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已覆盖全市,疫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流脑和乙脑覆盖率和接种率也不断提高,全市保持了无脊灰区状态,麻疹、百日咳、流脑和乙脑发病低于全省平均发病水平。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们根据外省市传染病发病情况,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请示,提前应对,适时开展麻疹、流脑、乙脑等强化免疫活动,避免了这些先后在其他地区造成大面积流行的传染病在我市暴发,得到了省上的表彰奖励。同时,我们把传染病病例主动监测范围从28所县级以上医院扩大到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175所医疗单位,先后开展了省疾控中心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项目、中国疾控中心农村地区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数据质量研究项目、中国卫生部和美国适宜卫生科技组织合作的加速乙脑控制宝鸡市示范项目等多个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全省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管理先进地市。去年3月份,新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颁布后,我们认真领会《条例》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社会宣传,积极向市政府汇报,落实了一类疫苗预防接种补助经费,到今年5月,我市12个县区已全部实现了免疫规划免费预防接种。同时,加强对预防接种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和督导考核,确保了接种质量。

5、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加强对肺结核、出血热、艾滋病、麻疹、细菌性痢疾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全市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发病率平均控制在300/10万以内的较低水平。一是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开展肠道传染病监测,保 持霍乱无发病,细菌性痢疾疫情平稳。二是对流行性出血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其发病得到有效控制,疫区范围明显缩小,发病大幅降低,由最高发病率29.06/10万下降到目前的8.14/10万。眉县等县获得全省出血热防治先进县。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督导检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以卫生X结核病控制项目及全球基金项目为支撑, 切实落实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建立例会制度,不断加大结核病人发现力度,“十五”期间发现的病人数是“九五”期间的3倍,涂阳病人近10倍。治愈率明显提高,达到92.3%。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100%,提前达到了《宝鸡市结核病控制规划(2002-2010年)》提出的“到2010年,全市以县区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四是全面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成立组织机构,调整充实了市预防控制艾滋病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18个增加到27个,基本做到防治目标、政策措施、职责任务三到位。建立了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参加的辖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舆论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哨点监测,强化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干预措施,免费发放安全套,积极开展美沙酮替代门诊治疗试点,对高危人群定期开展筛查和行为干预活动,对发现的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疫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态势。

6、抓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减轻和消除病人疾痛

地方病多发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减轻和消除病人疾痛,恢复其劳动能力,是我们卫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落实防治专项经费,采取免费手术治疗、“一盐防三病”和病区扶贫搬迁、改水、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期间,全市共手术治疗大骨节病人519例,治疗氟骨症1303例、甲状腺肿大30797例(治愈21677例);开展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克山病、布鲁氏菌病病情监测,基本控制了大骨节病对青少年的危害;全市12个县(区)实现了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建成千阳、太白、麟游、凤县4个省级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全面完成了省、市地方病“十五”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方性氟砷中毒等四大地方病的主要控制指标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目标,我市重点地方病的危害已基本得到消除。同时,我市碘盐质量合格率、碘盐覆盖率、食用率均达到95%以上,防氟改水工程使3.58万病区人口受益,2002-2005年共完成地方病区移民搬迁1778户7957人,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7、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不断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

制订《全市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关于在全市持续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等健康知识宣传方案,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利用各种卫生日进行大规模宣传、印发健康教育书籍、举行公众知识竞赛、开展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版面、举办健康教育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特别是我市开展创卫、创文工作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了多次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活动,引起了较大反响。近期,我局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民卫生健康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再一次掀起了全市健康教育热潮,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提高群众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疾控机构的长远建设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与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疾控机构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县区,受编制、财力等客观因素制约,目前仍有5个县区的疾控机构没有和卫监机构彻底分设,不能充分和有效地履行职责。已经分设的县区,人员编制大多数没有达到每1万人设置1.8人的标准,人力严重不足。二是疾控机构和传染病院(区)建设项目虽然完成,但地方配套资金多数没有到位,工程欠账较多,基本上是负债运行,更谈不上添置设备和进行人员培训。三是按国家规定,凡是需征地新建的疾控机构建设项目,由当地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或安排征地资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县区没有完全做到,造成建设单位背上了征地债务。四是各级疾控机构设备设施短缺,现有设备老化,监测技术落后,工作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知识更新缓慢,缺乏系统培训,服务能力不足,亟待提高。五是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指挥和疫情网络直报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非典、人感染禽流感防控应急储备不足,传染病报病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六是新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颁布后,各级政府的计划免疫补助经费需要进一步落实,“七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七是艾滋病、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不敢有丝毫松懈和马虎。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还未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费少,干预工作难以开展。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也衷心的期望各位委员对我们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三、今后工作的设想和打算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进一步深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体制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力度,力争到年底前或明年上半年,全市所有县区完成疾控机 构和卫监机构的分设,充实工作人员队伍。二是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在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把建设重点转移到健全职能、增强能力、改善服务、转换机制上来。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逐步更新和补充疾控机构设备装备,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严格人员准入,加强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充实现场处置力量和农村、社区力量,积极深入基层,做好公共卫生工作。认真实施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项目,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切实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疫情信息网络报告和疫情监测系统,形成以乡镇为单位的网络直报系统,加强疫情信息分析利用,建立健全由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严密防控非典、人禽流感等突发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发生。四是加强卫生应急机制建设。建立起规范、科学、有序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管理体制。建立畅通、快速、准确、标准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争取防控经费,落实应急储备,全面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认真执行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免费接种、疫苗分类管理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积极争取政府投入,落实疫苗接种工作经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提高“七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消除免疫空白,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持续做好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保持我市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3、加强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对人禽流感、艾滋病、非典、结核、肝炎、出血热、麻疹、腮腺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提高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做好疫情监测,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三是坚决落实防治政策和措施,务求落实到基层和患者身上。特别是加强艾滋病和人禽流感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落实社会各方面的防控责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干预措施,强化监测与防治,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继续保持我市低发低流行态势。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以项目为依托,继续对传染性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把以县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保持在100%。继续实施以疫苗接种、灭鼠防鼠、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出血热综合防治措施,抓好重点县防治工作,切实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认真探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新思路,加强健康教育,推广有效干预措施。抓好碘缺乏病、大骨节病、氟骨症等主要地方病的防治,加强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完善地方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篇6: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沪建集总安(2010)150号

近年来,集团内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目前已达50~60%。经原因分析,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施工作业环境为脚手搭设、钢筋绑扎、制模拆模、墙体砌筑、管道安装、装饰施工、钢结构吊装、场容清理等诸多内容。经专项检查,高处作业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脚手架内侧隔离措施不到位或缺损、脚手架外围未增设隔离防坠网、设备井道未按规定设置隔离装置、临边防护有缺损、洞口防护未按规定设置等设施缺陷和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带等人员违章的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对集团所属施工现场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防止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促进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和文明施工工作,制定本规定。

一.法规、标准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4.《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关于开展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沪建集总安【2006】142号)

二.适用范围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所管辖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及其他有高处作业施工的生产作业场所。

三.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措施(要求)

㈠ 脚手架

1.脚手架内侧设置首排隔离和四排一隔离;无墙体部分必须层层隔离,并在脚手架内侧增设防护栏杆。脚手架底笆必须满铺固定无空缺。

2.脚手架搭设高度大于10米,其外侧周边必须设置防坠隔离网。3.钢结构附着脚手,其步道双侧栏杆高度必须达到1.2米,横杆间距不大于0.6米,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垂直登高设施高度超过2米时必须加设护圈;危险性较大部位下部张设小眼安全防护网;局部悬空作业的下方设立移动式防坠网平台。

4.悬挑脚手架和整体提升脚手架底排内侧必须采取全封闭硬隔离措施。

5.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禁止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钢筋骨架上下,必须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6.所有脚手架必须设置登高设施。㈡ 各类操作平台(固定式操作平台、移动式操作平台、卸料平台)1.操作平台、卸料平台底板必须满铺固定,严禁存在翘头板。2.操作平台、卸料平台四周必须设置高度大于1.2米的全封闭硬质临边防护。

3.操作平台必须设置安全、方便的上下爬梯。

4.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平方米,高度不应超过5米,还应进行稳定验算。要逐步推广采用标准化、定型化的移动操作平台。5.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平台上面不得载人。操作平台作业时,必须进行现场监护。

6.操作平台、卸料平台必须设置验收牌及限载牌。7.悬空风管及电缆桥架严禁当作操作平台上人。㈢ 临边防护

1.基坑临边使用高度大于1.2米的定型网片防护;上部要行人的砼支撑两侧必须设置高度大于1.2米的防护栏杆;深度大于5米的深基坑登高设施必须设置定型梯笼;开挖面积大于5000M2的基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增设登高设施。

2.外部无外脚手架的结构临边,必须设置高度大于1.2米的临边防护栏杆。临街或人员活动区侧栏杆高度必须大于1.8米,且用密目网封闭。3.钢结构的吊装,构件应尽可能在地面组装,并应搭设进行临时固定、电焊、高强螺栓连接等工序的高空安全设施,随构件同时上吊就位。拆卸时的安全措施,亦应一并考虑和落实。高空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桁架等大型构件前,也应搭设悬空作业中所需的安全设施。4.施工电梯、井架接料通道两侧必须设置高度大于1.2米的硬隔离栏杆。㈣ 洞口防护

1.边长大于250mm小于等于1000mm的平面洞口结构底排双向钢筋必须保留,并加设具有标识、编号的盖板。

2.边长大于1000mm的平面洞口必须设置隔离网,并在洞口四周加设高度大于1.2米的防护栏杆。

3.设备井道口(立面洞口)必须使用定型的防护门,井道内每隔10米设置隔离一道。

4.通风管道安装未完时其顶部必须加装固定盖板。㈤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1.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2.施工作业人员在登高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扣好保险扣。安全带要做到高挂低用。

3.施工作业人员在登高作业时必须穿软底防滑鞋。㈥ 管理方面要求

1.凡高度大于30米,或建筑面积大于2万M2的工程项目,必须编制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高处作业安全知识专项教育,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的人进行高空作业;严禁酒后进行高处作业。

4.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前应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5.特种高处作业必须编制专项方案或技术防范措施。

6.建筑施工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验收应分层或分阶段进行。7.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立即停工,并报项目部进行整改。经整改完毕,重新验收后方可继续使用。

8.投入使用的洞口、临边防护设施,未经项目部主管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改动或挪作他用。

9.洞口临边安全防护设施作临时性移动时,必须经过项目部专门核准,并由项目部委派人员实施监控。洞口临边安全防护设施作移交时,交接双方必须办理重新验收和移交手续。

10.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11.危险性较大的高处作业场所,现场安全监控人员必须到位。12.起重指挥等特殊工种工作中必须有安全可靠的立足点。

13.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应张挂有针对性的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发挥其警示、警告作用。

14.个人劳防用品的生产单位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必须是《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单位。产品必须具有合格证和鉴定、检测报告。15.脚手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进行现场检测。

上述规定各施工现场及相关作业场所必须严格执行。凡执行不到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对责任人按规定加重处罚。

本规定由集团生产经营部负责解释。本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上一篇:社团活动申请流程图下一篇:关于猫的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