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奥尔夫打击乐教案

2024-07-23

大班奥尔夫打击乐教案(精选7篇)

篇1:大班奥尔夫打击乐教案

大班奥尔夫打击乐教案《采蘑菇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

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的敏感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表现力。《采蘑菇的小姑娘》曲式轻快活泼,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曲调琅琅上口,节奏容易掌握,在乐器配乐与演奏过程中,在培养幼儿的乐感与锻炼幼儿的演奏能力的同时又能带给幼儿快乐的享受。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XX节奏音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小竹篓一个。

2.有皮铃鼓四个、碰铃两对、园舞板四对。3.《采蘑菇的小姑娘》节奏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宝宝们,今天是兔子姐姐的生日,兔子姐姐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聚会,我们要为兔子姐姐准备一份礼物,兔子姐姐会喜欢什么样的礼物呢?)自然引出要以蘑菇作为礼物送给兔子姐姐。(今天啊,参加兔子姐姐的生日聚会我们不光要带上礼物,是不是也应该为她表演个节目啊?)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音乐中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小姑娘是怎么采蘑菇的?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听完之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两个部分,第一句至第四句为第一部分,第五句塞罗罗到最后为第二部分。)教师分段弹奏乐曲,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六、去兔子家参加聚会

请其它班的小朋友扮演小兔子,事先演练好。小朋友开小火车去参加生日聚会。把节目表演给我们的兔子姐姐看,带上我们的表情祝福兔子姐姐。兔子姐姐表扬了我们。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模仿教师指挥,其余幼儿进行乐器演奏练习。

2、幼儿自由分配乐器,进行乐器演奏合作练习。

3、设置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美术区角,让幼儿自由发挥,把他们发明的蘑菇贴在区角处。

篇2:大班奥尔夫打击乐教案

设计意图: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我班幼儿也曾对打击乐器中的响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极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节奏感。动名活称:《看星星》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

2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初步掌握节奏

活动重难点: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

节奏音型

活动准备:环境创设:一间宽敞明亮配有钢琴的大教室

知识经验:会唱看星星

物质材料: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小猪和小龟头饰各一个,《看星星》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带上头饰: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是谁吗 幼儿:小猪和小龟

老师: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月亮真圆,我们出来赏月喽。哇,好多星星啊

小兔好奇的望着天上说: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 小狗看了看回答道: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 小兔乐呵呵地望着天空说: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 小狗说:我要问你明天天会晴? 二,复习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配合钢琴,带领幼儿熟悉已学歌曲《数星星》二遍 三,引导小朋友们用身体打节奏

1小朋友们跟老师随音乐用自己的小手打节奏 2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身体其他部位打节奏

3请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自己身体打节奏(用不同部位,拍手,跺脚,拍肩等

四.引导幼儿用打击乐打节奏

1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 2全体幼儿由教师引导随钢琴练习打击乐 五,全体根据指挥进行打击乐合奏

篇3:奥尔夫打击乐节奏教学设计思路

一、乐曲的选择

选择乐曲的目的是便于学生练习和掌握打击乐的节奏, 因此应该秉承节奏感较强、旋律活泼明快, 乐句清晰、结构较规整的原则去选择乐曲。节拍多选择二拍子和四拍子。如选择的是歌曲, 则要求歌词朗朗上口, 有助于学生识记节奏。

如果教学对象是幼儿和儿童, 则可以选择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歌曲, 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如果教学对象为初高中甚至大学生, 因其已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解力, 可在上述原则基础上相应增加难度。

二、节奏的创编

在打击乐的节奏训练中, 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式是遵循乐曲的节拍进行练习。该方法的优势是学生较容易操作, 也能有效地烘托出氛围。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完全一致的节拍型的练习形成的和声层太单调;二是容易忽略音乐的发展, 这样易造成以打击乐为主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失去音乐本体的意义。

为突出节奏教学的特点, 在设计时可以有如下两种方法。

(一) 叠加法

简单说即是通过不同声部间的依次进入最终达到一个节奏丰满、音响丰富的和声效果。

1. 节拍的进入 (以四二拍为例)

首先进入的是规整的拍子, 因为拍子就如心跳和脉冲一样是稳定不变的, 学生容易把握, 且拍子的进入能确定乐曲的速度, 给学生以稳定感。

2. 重拍进入

该声部的进入使二拍子的强弱规律自然出现。即此时出现的是拍号,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而言是自然的, 不用过多强调拍子的强弱, 从音响上就能判别的出, 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

3. 节奏的进入

该部分是以固定节奏型的形式进入的, 也可以分声部进入。如分为如下 (4) (5) 两个声部, 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最终达到节奏 (3) 的效果, 且在强弱上较一个声部演奏的强烈、清晰。

4. 装饰部分的进入。

该节奏作为填充节奏型的形式出现的, 目的是使和声层更加丰满, 还有推动其他声部行进的作用。

针对该条节奏的八分音符或者十六分音符的演奏, 可以设计为由两人 (两组人) 分开演奏, 为稳定学生的节奏感, 我们可借助无实意语音来完成, 八分音符用“蹦蹦”代替, 十六分音符用“啪啪”代替。实际演奏时一人演奏“蹦蹦”的音, 一人演奏“啪啪啪啪”的音。这样的方法既能解决学生对复杂节奏演奏时的不稳定、不准确性, 又能提示学生时刻注意自己所演奏的节奏的出现,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关注, 提高其音乐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与音乐配合时, 以上各节奏可以反复进行, 也可以根据乐曲的结构设计出与之对应的节奏型, 这样的练习即是对打击乐节奏的练习, 也是通过打击乐来感受乐曲结构的练习。如对A-B-A三段体曲式结构的学习就可以采用上述节奏中的两条分别对应曲式结构中的A-B, 设计出以不同的节奏型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能较容易地掌握曲式结构的划分。

(二) 拆分法

拆分法是与叠加法思路相反的编配方法, 其方法是将一条较复杂的、完整的节奏, 拆分几种节奏型, 分组演奏。如:

1. 抽取式的拆分法, 可拆分为以下三个声部

单一的节奏拆分为几个声部没有特定的规则, 可以参考所选择的乐曲的风格和节奏进行拆分。

2. 纵向拆分法, 可拆分为以下两个声部, 由两个声部协同完成, 锻炼学生的音乐注意力。

三、打击乐器的选择

打击乐乐器的选择是节奏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关乎最终的音响效果。奥尔夫打击乐分为皮革类、板类、散响类和金属类。皮革类乐器中的大鼓, 因其敲击部位不同, 产生出不同的音色:敲击鼓面的中心位置发出浓、厚且延音较长的声音, 这样的音色适合出现在强拍的位置。敲击鼓面的边缘部位发出稍脆、薄, 且延续音较短的声音, 该音色适合出现在弱拍的位置。敲击鼓的边框, 获得更脆、更硬、更短的声音, 此时的音色可以跟板类乐器一起出现。因此鼓的选择是依据所需的音色, 选择不同的敲击部位来确定其在节奏中出现的位置。铃鼓兼具鼓和铃的声音。其敲击方法除可以按照大鼓的方法外, 还可以用鼓身撞击身体的关节部位 (如肩、肘、膝等) , 能发出具有明显的铃的特征的声音。另外还可以通过力度的变化获得或激动或轻柔、安静的音色。

木质乐器多用双响筒、响板、木鱼等。这类乐器声音响亮、短促没有延音, 又因其操作灵活适合演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不连续十六分音符等节奏。散响类乐器具有音色清脆的特点, 缺点是声音不集中演奏较短促的音符时有不稳定感, 如果在其他声部休止时演奏十六分音符, 因为有声部间的相称, 演奏效果很好。金属类乐器因其音色明亮具有震撼性, 多作为点缀性的节奏音响出现。

如要得到丰富、清晰的打击乐效果, 则要根据打击乐器的质地和打击部位的不同合理配置其在节奏中的具体位置。

摘要: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 节奏的渗透和教学是贯穿其中的, 而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打击乐的教学更离不开节奏的编配和乐器音色的组合。本文主要对打击乐教学中节奏的编排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打击乐,节奏,叠加,拆分

参考文献

篇4:浅探奥尔夫打击乐

关键词:奥尔夫 打击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被借鉴和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作为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实际,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内容和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学内容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声音造型。嗓音造型是指运用人的嗓音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唱歌活动和富有节奏性的语音朗诵活动。在教学中先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名称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如姓名、动物名等,再逐渐加大难度,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程度的内容如成语、古诗等。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和声势活动。其中声势活动又是奥尔夫的一大特色,是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的各种有节奏的声音活动,包括拍手、拍腿、跺脚和捻指。动作造型的教学会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又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声音造型是指乐器演奏活动,乐器包括奥尔夫乐器和其他乐器。其中奥尔夫乐器是不经过专门训练就可以直接演奏,对幼儿来说是极易掌握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创作法”。引导创作法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实用性材料,遵循理解—模仿—迁移—即兴创作的整体过程模式,在学习者集体参与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音乐活动中进行音乐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打击乐活动主要教学方法

1.打击乐活动选材。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所选歌曲很重要,应该是幼儿熟悉的歌曲,节奏感较强,活泼明快,歌词朗朗上口,乐句清晰,结构较规整的歌曲是首选。只有幼儿喜欢的歌曲,他们才有兴趣把活动做下去,乐句规整的歌曲比较容易配打击乐。

2.打击乐活动主要环节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打击乐活动开始之前可先帮助幼儿回忆一些相关的知识——节奏。复习以前所掌握的节奏型,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将几种节奏型任意组合,进行预先练习,如果有新授的节奏型,这时就可以拿来学习。接下来就是请幼儿自由结合制作卡片,打破以前教师出示节奏谱(图谱)的格式,体现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选用难度较低的节奏型,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卡片无论怎样组合整体难度不高,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轻松的参与音乐活动,为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教师参与教学模式,与幼儿平等对话,尊重幼儿人格。最后是活动的展示部分。请幼儿唱歌、打击乐再回到唱歌完整表现出来,使整个活动前后连贯起来。引导幼儿感受“我在做的就是音乐”,这恰恰符合了奥尔夫的教育理论“把音乐本身还给人本身”。

3.活动中的注意事项。a.给幼儿探讨的空间。当幼儿的节奏卡片组合的不正确时,不要着急,教师直接改正不太合适。这时教师可以转换一下角度,把问题推向孩子,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探讨,怎样摆节奏卡片容易拍出来,哪怕幼儿一次不能完全改正也不要紧,可以多次探讨适当合理的方法。b.打击乐器的选用。打击乐活动选用打击乐器很关键,应根据打击乐器质地选择演奏相应的节奏。以木质乐器为例,双响筒、圆舞板、木鱼等乐器属于这一类。木质乐器声音短促,响亮没有延音,适合演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而散响类乐器,比如串铃,声音不集中,演奏四分音符节奏有不稳定感,而它演奏十六分音符节奏效果却很好。

三.奥尔夫开放、综合、拓展式的教育方法

开放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精神实质上讲,它是一个广博开放兼容并蓄的大体系、大视界。在教学中,执教者可以自主在音乐课堂上深入自然学、文化学、哲学、工艺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奥尔夫教学只是通过音乐打开了一扇“知识能力共同提高”“智商情商协调发展”“体格人格全面进步”的大门。综合性从实质上来说,奥尔夫教学体系原则性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去唱、奏、演、跳;自己设计音乐(包括伴奏、合奏的安排和创作)从而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中完成自我学习、自我培养,并发掘音乐的兴趣、才能和个体创新的精神。拓展性在奥尔夫的教学过程中,即兴性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从节奏、和声的即兴创作,再到声势、律动的即兴创作等。即兴创造目的在于不是把即兴演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把它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即兴的活动中拓展了儿童敏锐的听觉力,精确的节奏感,对音乐逻辑把握程度,音乐形象理解程度,注意力、协调力等,实际上是对儿童能力的全面拓展。

总而言之,虽然奥尔夫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越来越多教育人士开始关注教学方法的应用,但是,在应用奥尔夫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深入的分析如何展开教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态度,积极应对,利用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恰当的展开教学。

篇5:大班奥尔夫打击乐教案

1、感受乐曲轻松开心、诙谐幽默的心情,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构造,感知A段欢快跳动、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阅历的根底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活动预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心情,并大胆用动作开心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构造,感知A段欢快跳动、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

1、幼儿完好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心情。

2、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关心幼儿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理解乐曲构造。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

〔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请力量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完好地随音乐表演。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6、教师简洁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长:

1、可在欣赏音乐的根底上,学惯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篇6: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1篇

一.

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合适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承受力量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育,对音乐的感受力量有肯定的根底。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欢乐。

二.

活动目的:

1.初步让幼儿熟识音乐,把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展简洁的乐器安排,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展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展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

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把握音乐的节奏。

四.

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展合奏。

五:

活动预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

活动过程:

㈠导入,激发幼儿爱好。

新年到了,处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咱们幼儿园上个星期也进展了元旦汇演,小伴侣你们开不快乐呀?那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想要进展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与音乐会,你们情愿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⑴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㈡出示图谱

终究今日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与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

XX︱X

XX︱X

XX︱X

XX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日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

X

︱X

X

︱XX

XX︱XX

XX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美丽的动作是什么?

X

︱~~~︱X

X︱X

X

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展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㈢幼儿学习初步按图谱进展乐器安排。

㈣让幼儿与教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展配对,并对其进展演奏练习。〔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教师在旁关心〕

㈤尝试用多种乐器进展合奏。

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明晰演奏规章〕

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㈥请小伴侣邀请客人教师一起参加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完毕

今日的森林音乐会特别成功,今日的演奏会到此完毕,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教师们再见。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2篇

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进步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大班音乐优秀教案?玛丽波尔卡?,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口令:

A段:走走走走,跳跳

B段:吃一个蘑菇,渐渐长大

◆配器建议:

走一一小铃跳一一圆舞板、大鼓

吃蘑菇一一摇铃鼓长大一一敲击铃鼓

放鞭炮一一齐奏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的】

1、在熟识乐曲构造并会随乐律动嬉戏的根底上,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演奏。

2、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方法演奏B段;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展合乐演奏。

【活动预备】

1、阅历: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嬉戏并会随乐律动嬉戏

2、物质: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1、随乐进展超级玛丽的律动嬉戏,再次感受嬉戏情节的乐趣

2、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嬉戏情节

(1)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道路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3、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间关演奏嬉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使用方法匹配B段;用(圆舞板)和(碰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好随乐演奏(ABA),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展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进展探究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状况而定。

②假设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争论失败的缘由,再次进展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4、局部幼儿律动嬉戏,局部幼儿乐器伴奏,完好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5、完毕,退场

三、友谊提示:

1、本次活动在结尾处增加了“成功〞或“失败〞的音效,提升了嬉戏的可变性和嬉戏性,幼儿为能闯关晋级成功,在演奏时会努力使自己保持与集体协调全都,奏出和谐悦耳的音响,继而进展了幼儿分析、推断、表述和接纳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2、在局部律动局部演奏时,教师可根据幼儿自选乐器的根底上,重组幼儿的演奏队列,使演奏呈现优质平衡的音响效果。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经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进步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牙膏舞会?,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设计意图:

乐曲?七个半跳?诙谐幽默、轻松开心,尤其是B段层层累加的延长音,更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人有千面〞,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同一首乐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并会演绎成不同的故事。?七个半跳?已被给予了很多形象,并被设计成很多精彩的教学活动,如?打蚊子?、?撕报纸?等等。而我的灵感,那么得益于早晨挤牙膏的一刹那,牙膏条的.造型带给我创作的冲动。每天挤牙膏、刷牙是孩子们的“必备功课〞,而我在孩子们生活阅历的根底上,对此进展了加工、提炼,将牙膏、牙膏条拟人化、形象化,使孩子们更加感爱好,情愿参加进去舞蹈、嬉戏。你再听B段那或短促、或伸展的延长音,不正似乎是一条条长短不一的牙膏条吗?

活动目的:

1、感受乐曲轻松开心、诙谐幽默的心情,初步理解乐曲ABAB’…反复的构造,感知A段欢快跳动、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的特点。

2、引导幼儿在现有生活阅历的根底上,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活动预备:

教学图谱一张,用小纸张将“牙膏条〞一一遮住;教具大牙膏一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心情,并大胆用动作开心地表现。

难点:初步理解乐曲的构造,感知A段欢快跳动、B段延长且层层累加。

活动过程:

1、幼儿完好地倾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诙谐的心情。

2、教师结合教具简述故事?牙膏舞会?,关心幼儿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初步理解乐曲构造。

〔1〕教师听音乐指图谱,依次出示牙膏条;提问:牙膏跳舞时,音乐是一样的吗?

〔2〕幼儿随音乐指图谱提问:挤牙膏时,音乐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请力量强的幼儿听音乐领指图谱。

4、教师启发幼儿创编牙膏跳舞及挤牙膏的动作。

5、完好地随音乐表演。全体幼儿跳圆圈舞,B段时,教师依次请幼儿进圈当牙膏条,做出各种造型。

6、教师简洁介绍乐曲,启发幼儿起名字。

活动延长:

1、可在欣赏音乐的根底上,学惯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可启发幼儿用牙膏盒、牙膏皮制作美工作品。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力量。那么你有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奥尔夫动动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的】

1、感应×

×

×

O的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

2、皮质乐器音效探究与听辩。

3、感受利用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

【活动预备】

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一份,配套图片、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宝宝很乖的睡着了,小精灵想试试宝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他演奏起了动动鼓……

二、音色听辩,暖身。

1、完好欣赏儿谣一遍后提问:有哪些乐器?

2、介绍大鼓、小鼓、铃鼓及感知三种乐器的音色,并且为每种乐器制定一个动作。

3、第二遍欣赏儿谣,拍膝念语词一遍,“敲三下〞时根据音色做指定动作。

4、音色听辩嬉戏。

幼儿做睡着状,教师边问“小××小××睡着了没?〞边用不同的鼓敲节奏。同学敲不同音色的`鼓用指定动作做回应“小××小××没睡着!〞

三、感应×

×

×

O的节奏。

1、肢体律动,感应节奏。

〔1〕来了哪些动物呢?谁会学他们的叫声和动作?

〔2〕协作语词,作出动物的动作,并将语词交换成动物的叫声,空拍处做不发声,躲起来状。

2、道具操作,感应节奏。

〔1〕协作语词念儿谣,于“敲三下〞时用正确的演奏方式,按节奏敲奏软垫,空拍时捂住软垫,做不出声状。

大鼓:软垫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软垫平放,双手轮奏

铃鼓:一手拿软垫一手拍奏

3、乐器演奏,感应节奏

分三种角色按语词节奏演奏三种鼓,空拍处抱住乐器。

四、皮质乐器音色探究。

1、音色模拟与创编。

人手一只铃鼓,师幼共同争论如何模拟演奏出三种动物的叫声,幼儿创编出后教师进展总结。

2、根据上一环节中创编的音色为儿谣伴奏。

老鼠:点点点——吱吱吱

花猫:抓抓抓——喵喵喵

小狗:搥搥搥——旺旺旺〔幼儿训练〕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5篇

活动目的:

1.通过歌曲律动让幼儿做出各种心情表情。

2.听辨音色,查找出乐器。

活动预备:

挂图圣诞帽一个手摇铃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很兴奋,只有圣诞老公公愁眉苦脸,原来…

二、歌曲律动

情感表达:练习各种表情的'变化。难过、生气、欢乐、担忧……

听语词律动:慢板:听到慢的语词时,幼儿坐着左右摇摆,做出难过、难过、无奈的表情。

快板:听到快的歌曲节奏时,幼儿站立快乐的拍手、转圈

三、乐器听辨,交换语词

道具:手摇铃

〔1〕手摇铃:教师将手摇铃藏于衣服里,让同学听辨

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慢板:教师将手摇铃藏在口袋里,让幼儿查找音源

快板:教师拿出手摇铃跟着音乐摇动,幼儿跟着拍手交换语词唱歌

〔2〕沙球

沙球:教师将沙球藏于袋中,让幼儿听辨

猜猜是什么声音?

慢板:教师将沙球藏在袋中,让幼儿查找音源

快板:教师拿出沙球跟随音乐摇摆,幼儿跟着拍手交换语词唱歌

四、听找嬉戏

道具:触摸袋手摇铃沙球

触摸袋嬉戏

〔1〕教师:将手摇铃与沙球放触摸袋里,教师敲奏其中一样乐器。

同学:请幼儿听辨音色并着出袋子内的乐器。

〔2〕圣诞老公公送礼物

教师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公公,请幼儿闭上眼睛,将乐器分给幼儿人手一份

慢板:背着袋子渐渐走,结尾时将其中一样乐器放在幼儿边上

快板:请幼儿真开眼拿起乐器敲奏,并跟随音乐唱歌。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第6篇

【活动目的】

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熟悉。

2、觉察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地进展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3、萌发喜欢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能区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能觉察身体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大胆用身体部位为音乐伴奏。

【活动预备】

1、乐器3件〔圆舞板、响棒、铃鼓〕

2、嘴巴、手、脚图片各一张及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爱好。

师:小伴侣们今日铃鼓乐器来跟你们做嬉戏,跟着铃鼓走走吧!〔当铃鼓节奏快时,幼儿快些走,当铃鼓节奏慢时,幼儿慢些走〕

二、熟悉乐器,激发幼儿观看的爱好。

1、听声音猜乐器。

师:史教师还请来了其他的乐器宝宝,它们要跟小伴侣玩个猜猜乐的嬉戏,一起来猜猜它们是谁?〔出示圆舞板、响棒、铃鼓〕

2、引导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让幼儿说说。〔依次讲讲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三、引导幼儿觉察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逐步熟悉身体乐器。

师:小伴侣,不光我们的乐器你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身上一些地方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来。

幼儿尝试后并让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哪个部位能发出声音,是怎么发出的如:嘴巴,当幼儿说出嘴巴的时候,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幼儿知道这是嘴巴乐器幼儿说说嘴巴除了小伴侣说的一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弹舌头、用力抿嘴〕。幼儿集体练习幼儿想到的方法。手:可以拍手,也可以拍其他的身体部位。脚:碰脚、跺脚等。

四、利用身体乐器给音乐伴奏。

1、分部位给音乐伴奏〔嘴、手、脚〕

2、嬉戏:看指令选身体乐器演奏

师:小伴侣,如今教师和你们来玩个嬉戏,教师这里的三张图做标记,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边看我的指挥,我指到哪种身体乐器,你们就用哪种身体乐器演奏。

3、演奏2—3边完毕。

五、完毕活动。

篇7:2016大班 奥尔夫教案

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音乐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让幼儿在音乐节奏中创造且想象用肢体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从而激发幼儿知道肢体的多变性。肢体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器官,肢体能做许多事情,让孩子了解肢体的作用,发挥肢体的价值。因此设计这节活动《化石之舞》主要目标就是让宝宝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简单了解化石,知道化石它是生物的遗骸被沉积埋葬后,在地底下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固结而形成的。感受名曲优美的旋律。感受回旋曲式ABACA及音乐中的重音。

活动内容: 音乐活动 活动名称:化石之舞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感应回旋曲曲式:前-A-A-间-B-A-A-C-A.2、能够大胆地用肢体动作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

3、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欢乐。活动重点:用肢体创编不同的化石造型。活动难点:感应回旋曲式。

活动准备:化石图片

铃鼓

ppt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扣扣扣、、、、”从地底下传来一阵敲打声,大家又惊又喜地朝着声响处探索,原来地下王国的化石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参加晚会。

二、音乐活动

1、化石介绍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化石的由来。

2、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各部位,尝试模仿化石舞蹈时的僵硬感。

(2)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感应A段节奏。

三、感应回旋曲式。

全体站立,教师带领幼儿在A段音乐做出不同的化石造型。

四、角色扮演

教师将全体幼儿分组,伴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

五、活动结束。

上一篇:用友u861实验练习题下一篇:初中英语写作与教学设计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