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实验报告

2024-07-14

管理统计实验报告(精选6篇)

篇1:管理统计实验报告

学 院 专 业 年级班别 姓 名 指导教师

管理统计学实验报告

2015年12月

第3章

例3.1①实验题目

表3-1是8名学生4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数据(单位:分)。试找出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英语成绩最高的前三名学生,四门课程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②实验步骤

图3-1 统计学成绩等于75分的学生.图3-2 英语成绩最高的前三名学生

图3-3 四门课程成绩都大于70分的学生

例3.2①实验题目

在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调查他们的性别、家庭所在地、平均月生活费支出、平均每月购买衣物支出和购买衣物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等,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试建立一个数据透视表,在表的行变量中给出性别和买衣物首选因素,在列变量中给出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区,对平均月生活费和月平均衣物支出进行交叉汇总。

②实验步骤

图3-4 数据透视表

例3.3①实验题目

为研究不同类型软饮料的市场销售情况,一家调查公司对随机抽取的一家超市进行调查。表3-3是调查员随机观察的50名顾客购买的饮料类型及购买者性别的记录。生产频数分布表,观察饮料类型和顾客性别的分布状况,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②实验步骤

图3-5 不同类型饮料和顾客性别的频数分布表

图3-6 饮料类型的条形图

图3-7 顾客性别的条形图

图3-8 饮料类型和顾客性别的复式条形图

图3-9 不同类型饮料的帕累托图

图3-10 不同类型饮料构成的饼图

图3-11 按性别绘制的不同类型饮料构成的复式饼图

例3.4①实验题目

表3-9是2006年北京、上海和天津地区按收入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数据。绘制环形图比较三个地区的生产总值构成。

②实验步骤

图3-12 北京、shanghai、天津地区收入法下生产总值构成的环形图

例3.5①实验题目

在一项有关城市住房问题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甲乙两个城市各抽样调查300户,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您对您家庭目前的住房状况是否满意?”要求回答的类别依次如下:

1、非常不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

4、满意;

5、非常满意。②实验步骤 图3-13 甲、乙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频数分布表及

甲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累积分布图

例3.6①实验题目

表3-12是某电脑公司2005年前4个月每天的销售量数据(单位:台)。试对数据进行分组。

②实验步骤

图3-14 某电脑公司销售量的频数分布表

(一)(二)

(三)例3.7①实验题目

从某大学经济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1人,对8门主要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所得结果如表3-16所示。试绘制各科考试成绩的比较箱图,并分析各科考试成绩的分布特征。

②实验步骤

图3-15

例3.8①实验题目

已知1991-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单位:元),如表3-17所示。试绘制线图。

②实验步骤

图3-16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线图

例3.9①实验题目

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和温度等有一定关系。为了解它们 之间的关系形态,收集到如下数据。试绘制小麦产量与降雨量的散点图,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实验步骤

图3-17 小麦产量与降雨量的散点图

图3-18 小麦产量与降雨量和温度的气泡图

例3.10①实验题目

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构成数据如表所示。试绘制雷达图。②实验步骤

图3-19 2003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构成的雷达图

第5章

例5.16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二项分布概率值

②实验步骤

例5.18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泊松分布概率值

②实验步骤 5.4.2①实验题目

用Excel绘制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曲线

②实验步骤

例5.22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正态分布概率值

②实验步骤 例5.24①实验题目

用Excel绘制正态概率图进行数据正态性的评估

②实验步骤

第9章

例9.1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计算P值

②实验步骤

第10章

表10-6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表10-10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表10-15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第11章

例11.7①实验题目

数据分析-相关系数的计算应用

②实验步骤

例11.9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

②实验步骤 例11.9①实验题目

用Excel进行残差分析

②实验步骤

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回归的残差图

练习题11.1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1

②实验步骤(1)产量与生产费用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产量与生产费用之间为正线性相关关系。(2)产量与生产费用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0.920232。(3)略。

练习题11.5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5

②实验步骤(1)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运送距离与运送时间之间为正线性相关关系。

(2)运送距离与运送时间之前的线性相关系数R=0.948943,R>0.8,表明运送距离与运送时间之间有较强的正线性相关关系。(3)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48943R Square0.900492Adjusted R Sq0.888054标准误差0.480023观测值10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116.6816216.6816272.395852.79E-0581.8433790.230422918.525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Intercept0.1181290.3551480.332620.74797-0.700840.937101-0.700840.937101X Variable 10.0035850.0004218.5085752.79E-050.0026130.0045570.0026130.004557 ˆx。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0.1181290.003585

练习题11.7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7

②实验步骤(1)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航班正点率与顾客投诉次数之间为负线性相关关系。(2)

ˆ430.18924.7x。回归系数表示航班正点率每增加1%,顾客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投诉次数平均下降4.7次。

(3)回归系数检验的P-Value=0.001108<0.05),拒绝原假设,回归系数显著。

ˆ80430.18924.78054.1892(次)(4)y(5)略。

练习题11.10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10 ②实验步骤

ˆ13.62542.3029x;判定系数R93.74%,表明由上述结果可知:回归方程为y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估计标准误差se3.8092。

2练习题11.13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1.13 ②实验步骤

ˆ46.291815.23977x 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第12章

练习题12.4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2.4

②实验步骤

(1)

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807807R Square0.652553Adjusted R Sq0.594645标准误差1.215175观测值8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116.640116.640111.268810.01528868.8599031.476651725.5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Intercept88.637681.58236756.015882.17E-0984.7657792.5095984.7657792.50959X Variable 11.6038650.4777813.3569050.0152880.4347772.7729520.4347772.772952 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88.6376811.603865x1(2)

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58663R Square0.919036Adjusted R Sq0.88665标准误差0.642587观测值8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223.4354111.717728.377770.00186552.0645920.412918725.5P-value4.57E-080.0006530.009761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79.1843387.2758579.1843387.275851.5085613.0718061.5085613.0718060.4765992.1253790.4765992.125379 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Intercept83.230091.57386952.88248X Variable 12.2901840.3040657.531899X Variable 21.3009890.3207024.056697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83.2300922.290184x11.300989x2

(3)(4)(5)略。练习题12.6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2.6

②实验步骤

(1)

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47362R Square0.897496Adjusted R Sq0.878276标准误差791.6823观测值20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3546.696973.88E-***760.91997831680P-value0.7990360.1310990.0013070.057088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1069.021366.419-1069.021366.419-0.270631.900105-0.270631.9001050.3733051.2686540.3733051.268654-0.004580.274665-0.004580.274665 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Intercept148.7005574.42130.25887X Variable 10.8147380.5119891.591321X Variable 20.820980.2111773.887646X Variable 30.1350410.0658632.050322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148.7004540.814738x10.820980x20.135041x3

(2)(3)(4)略。练习题12.9①实验题目

书本课后练习题12.9

②实验步骤

(1)

销售价格y购进价格x1销售费用x2销售价格y1购进价格x10.3089521销售费用x20.0012141(3)

1-0.85285761(2)根据(1)中结果,用购进价格和销售费用来预测销售价格无用。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593684R Square0.35246Adjusted R Sq0.244537标准误差69.75121观测值15方差分析df回归分析残差总计SSMSFSignificance F231778.1515889.083.2658420.0737221258382.784865.2321490160.93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Coefficients标准误差Intercept375.6018339.41061.106630.290145-363.911115.114-363.911115.114X Variable 10.5378410.2104472.5557110.02520.0793170.9963650.0793170.996365X Variable 21.4571940.6677072.1823860.0496810.0023862.9120010.0023862.912001 得到估计的回归方程:

yˆ375.6018290.537841x11.457194x2

F检验表明,y与x1、x2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

t检验表明,自变量x1、x2对因变量y的影响均显著。

(4)(5)略。

(6)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

问题与讨论

由于和书上使用的excel版本不一致,使用方法和步骤也不同。例如创建数据透视表时,就需要在网上搜索相应版本的使用方法。在一张excel表里不能存在两个数据透视表,使得数据处理不够方便。另外在数据分组时只能手动输入每一个分组,比较麻烦。第5章、第9章和第10章实验题目较为简单,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第11章、12章练习题通过excel计算能很有效率得出答案。

篇2:管理统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计算新变量、变量取值重编码的基本操作。2.掌握记录排序、拆分、筛选、加权以及数据汇总的操作。

3.了解数据字典的定义和使用、数据文件的重新排列、转置、合并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提要

1.自行练习完成课本中涉及的对CCSS案例数据的数据管理操作 2.针对SPSS自带数据Employee data.sav进行以下练习。

(1)根据变量bdate生成一个新变量“年龄”

(2)根据jobcat分组计算salary的秩次

(3)根据雇员的性别变量对salary的平均值进行汇总

(4)生成新变量grade,当salary<20000时取值为d,在20000~50000范围内时取值为c,在50000~100000范围内取值为b,大于等于100000时取值为a

三、实验步骤

1、针对CCSS案例数据的数据管理操作

1.1.计算变量,输入TS3到目标变量,在数字表达式中输入3,把任意年龄段分成三个组20-30设为1组,1-40设为2组41-50设为3组。图1,图1 1.2.对已有变量的分组合并,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新变量名TS3单击“更改”按钮,原来的S3->?就会变为S3->TS3,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系统打开“重新编码到其他变量:旧值和新值”,如下图2,图2

图3 1.3.可视离散化,选择“转换”->“可视离散化”,打开的对话框要求用户选择希望进行离散化的变量,单击继续,如下图4,图4 单击“生成分割点”,设定分割点数量为10,宽度为5,第一个分割点位置为18,单击“应用”,如下图,图5 结果显示如下,图6 2.针对SPSS自带数据Employee data.sav进行以下练习。

2.1.根据变量bdate生成一个新变量“年龄”,选择“转换”->”计算变量”,如下图,图7 结果显示如下,图8 2.2.根据jobcat分组计算salary的秩次,图9 结果显示如下,图10 2.3.根据雇员的性别变量对salary的平均值进行汇总

图11 结果显示如下,图12 2.4.生成新变量grade,当salary<20000时取值为d,在20000~50000范围内时取值为c,在50000~100000范围内取值为b,大于等于100000时取值为a

图13 结果显示如下,图14

篇3:管理统计实验报告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为社会培养既精通市场经济管理又懂先进科学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服务的。其中,实验课程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反过来实际应用不断充实理论知识。而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程的重要环节和全面反映,对于学生来说,一份工整、规范、合格的实验报告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1],通过预习实验内容、整理和收集材料、书写实验报告,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和深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写作和科研能力[2]。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实验报告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实验报告既是实验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方面。

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1. 实验报告内容形式单一。

我们直观地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等内容。同一门实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类似的实验报告模版,所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大同小异,体现不出实验报告的教学价值,对于教学评估和检验帮助不大。同一个实验项目,实验名称、目的、环境这几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但每次仍需要学生书写出来,这样导致实验效率不高。多数高校采用纸质实验报告,此类实验的实验报告存放需要较多的物理资源,而且管理比较复杂,对于以后查阅也不方便。

2. 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

从实验报告内容中很容易发现:内容格式不清晰,表达不流畅,语言不专业,书写字体潦草,有些实验结果需要图表的形式展示,特别是对比、观察规律之类的结果采用图表形式能够更好地表达,但只有较少的学生使用了图表,有的实验报告即使画了图表,但图表的序号、名称、规格等书写不够规范。大部分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这部分没有填写,或者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有的实验内容存在相似的地方,不排除有抄袭现象。总体可以看出来,学生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是不积极的,书写实验报告是为了应付教师。

3. 教师评改的情况。

教师平时教学科研的工作量比较大,还有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其他工作,所以有的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评改不是很认真,浏览后简单地给出“阅”字或日期,没有指出实验报告中出错之处,也没有把实验报告的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甚至没有反馈。到期末时给个综合成绩,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实验哪个部分没有做好,哪个部分做错了,哪里需要修改等情况。更甚者以为老师不细看实验报告,对待实验报告的态度更加不认真,在书写时为了应付了事便匆匆书写,教师评改这种的实验报告时也会缺少认真的态度,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定降低实验教学质量。

三、本课程实验报告的改进

1. 实验项目的分类。

在网络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个人、组织甚至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政务、商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需求,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这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的内涵、意义、方法、原理、技术以及相关案例[3]。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把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设计为如下三个类型:基础性的实验、综合性的实验、开放性的实验。(1)基础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课程背景知识的了解,相关著名的人物及著作,应用领域的前景等内容。该类实验的实验报告采用传统实验报告的内容形式,包括实验者信息、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要求学生完整填写每部分,不得按照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照抄,可以通过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专业网站等多种途径广泛查阅资料进行书写。此类实验报告格式统一,应用广泛,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2)综合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对网页信息检索、对数据库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按照论文式实验报告书写,包括实验题目、实验者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论文式实验报告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4]。所以,在该类实验开始之前,需要对该类实验报告做出必要的、清楚的说明,先给出具体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析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查阅相关信息。然后,书写论文式实验报告。论文式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够培养学生逻辑表达和科学组织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或者科研工作打下基础。(3)开放性的实验。这类实验包括调查问卷、信息预测等内容,相应的实验报告采用分组讨论汇报和书面材料呈现两种形式相结合。首先,3或4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已经设计好的实验题目中选择1道题目,确定题目后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题目完成计划。然后,收集、整理、处理信息,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该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主导着整个汇报流程。最后,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以文字的形式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在做该类实验和汇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能够面对面地及时参与讨论和指导,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该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性和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且整体的教学效果优于前两类实验。

2. 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

在以往实验报告的评改中,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评分等级,而本课程实验报告给出不同以往的评分标准:每种类型实验报告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同,基础性的实验占总成绩25%;综合性的实验占40%;开放性的实验占30%;平时成绩占5%。

每份实验报告在评改时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格式、内容、思想、创新和讨论,每份实验报告采用满分25分制,即每部分5分。如果一份实验报告的格式清晰内容完整,有思想有创新有讨论,则给满分25分;如果有的部分书写得不佳,分数依次递减;如果发现内容过于简单或者抄袭,则给0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表1:

每种类型实验一般包含几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按照满分25分制的形式评分。在计算期末总成绩时,首先,分别计算三种类型实验的总分。然后,按照每种类型实验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进行综合。最后,加上平时成绩,可以得出每位学生合理的总成绩。

3. 教师应注意事项。

(1)实验报告收发的方式。针对传统纸质实验报告的各种弊端,本实验课程采用电子实验报告,借助互联网、邮箱、QQ等通讯平台,通过邮箱把实验文件发送给学生。在接收实验报告时,先在邮箱里建立多个文件夹,用于存放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实验报告,把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分门别类地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便于查阅和评改。(2)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实验报告的完成时间:一个实验项目大概做1到2次课,实验文件在下一个实验开始前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实验准备。为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好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实验报告,规定实验报告的上交时间比较灵活,可以延迟到下一个实验开始前,甚至可以和下一个实验报告一起上交。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对实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字体样式、图表规格等内容做出详细说明,形成不同模板的文件,按照实验类型附加在每一个实验文件的最后一页。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查看和参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规范性。(3)评改时问题的处理。在评改实验报告时,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份实验报告都要认真查阅和批改。标示出新颖的地方,写出鼓励的评语;标示出内容缺失、不清楚、错误的地方,写明原因;有些内容过分容简单或者抄袭,提醒学生重新书写,如果再次出现,将取消实验成绩;针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自己要好好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讲课的内容是否全面、讲解的过程是否清楚、讲述的方法是否得当等,找到原因后及时调整或修改,然后在课堂上统一处理共性问题。

四、结束语

实验报告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更多是就教师的工作,比如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制定规范的书写要求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一份高质量实验报告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态度,也能够反馈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督促着整个教学过程。在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过程中,虽然出现大量的改进方法,各种电子的、防抄袭的和自动生成的实验报告系统等一系列的措施[5],但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验课程的特有情况,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实验报告的质量,仍是我们继续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铭杰.确保实验报告质量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64-66.

[2]王俊斌,等.提高实验报告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17(1):57-58.

[3]陈庄,刘加伶,成卫.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M].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李江滨,等.四种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比较分析[J].科技视界,2013,(33):18-19.

篇4:管理统计实验报告

摘 要: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既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也是一把衡量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标尺,本文结合宁波大学信息统计工作的实践,剖析了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提高实验室管理和信息统计水平。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统计实验室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9-0021-03

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5号),自2006年起新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指标体系有了较大的调整。[1] 新系统更加客观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强、综合分析性高、连续动态性好等优点,更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了解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以及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队伍等多方面的情况。现结合宁波大学两年来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如何在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下,更为简便、迅速地完成统计工作,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实验室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和信息上报水平。

一、新的实验室信息上报工作的特点

1.采用新指标体系

新的指标体系包括七个基表和两个综表,和2006年前的指标体系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新体系按照教育年度进行统计,指标更为系统,数据在上报期限结束后具有不可更改性,下学年上报系统将参照上学年数据做对比。此外,七个基表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互有关联,并且在学校上报前形成综表,综表中的数据更为直观,能够反映学校整体的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实验队伍和实验教学等情况,便于学校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决策。

2.数据报送依赖网络

新的数据上报主要通过教育部实验室信息上报系统,数据的审核和修改也通过实验室信息统计检测系统进行。这样既简化了上报手续,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可在网络上实时动态监控上报过程,采集、统计、分析数据更为准确、方便、快捷。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通过信息上报网络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二、信息上报职能分工和指标分解

当前,宁波大学各类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由学院负责填报,学校各职能部门归口审核,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以下简称设备处)负责汇总上报。随着校园信息化的发展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过渡到由学校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在管理系统形成报表并负责审核,以减少数据统计和传递过程中的误差,确保数据的准确,并可以减少工作量。

为了规范我校的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确保数据上报准确、及时,设备处将要求上报的7个基础报表,按工作需要和部门职能分解,分别由各学院及相关部门负责填报或审核。具体如表1所示。

三、巧用实验室信息统计检测软件

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检测系统是用于向国家教育部上报数据的单机检测,以减少数据出错率。其实,检测系统除了纠错外,还可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功能,加以利用即可对信息上报工作大有裨益。比如,使用“系统维护”菜单中提供的“代码库维护”功能可以很方便地查找诸如实验室类型、成果奖励、专业职务、职称、文化程度以及学科等表格中需要的代码,不需要再从网上下载和查找。再如,系统中提供精确的定位查找功能,可以迅速找到错误信息,并在系统中立即进行修改。

此外,系统还提供制表功能,除了接收txt空格纯文本文件和dbf格式的数据库文件外,还可以直接制成上报txt文件。对于基表二、基表七等只有几条数据的表格,只需要打开系统中“数据修改”页面,将数据填进去保存后生成上报txt文件即可。对于某些数据比较少的学校,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数据比较多,但不是从管理系统直接输出的,而是手工、半手工汇总来的,打开系统的“高级维护”菜单,选择一个表格,便可以批量添加或批量修改。这种从检测系统直接制表方法的优点是格式正确,数据关联严谨,不需要再次调整,也不需要二次转换,非常快捷、方便。如果想用excel格式保存,那么可以从生成的txt文件转换即可。

四、信息上报工作是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一次检验

新的实验室信息指标体系比较复杂,涉及学校的多个管理部门,数据信息收集、统计和审核的过程是对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一次检验,数据的精确与否是实验室管理是否到位的体现。通过连续两个年度的信息上报发现,我校在实验室管理和职能处室分工上存在一些问题。

1.实验室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实验科目繁多,设备数量庞大,实验室数量较多,实验室规范管理的难度也较大。[2] 因为新一轮的校园信息化刚刚启动,尚未建立一个集成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原有的管理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系统独立、数据共享困难

虽然,几年来我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大大小小先后开发或购买了好几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但由于缺少统一的、长远的规划,分别开发或购买的系统由不同的单位设计,没有考虑到数据共享的公共接口,相互之间无法实现数据联动。对同一信息在不同系统中的定义、类型和名称的不同造成数据交换困难,甚至无法交换。[3] 独立的管理系统不能够按照校外有关部门和校内管理要求,生成各种综合性实验室信息报表。一个系统只能生成一个基表或基表中的一个数据。

(2)模块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由于各个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分工不同,再加上各个管理系统间的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一些管理部门为了管理方便,尽可能掌握与本处室相关的信息,便在各自的系统中添加相关的管理模块,尽管学校其他的管理部门的管理系统中已经开发了相关的数据模块。这不仅给学院的数据维护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也造成了设备、资金和人力的巨大浪费。

2.各管理职能部门信息统计的时间口径不一致

教育部信息统计要求以学年为统计年度,虽然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大型仪器设备考核已经率先向教育年度管理靠拢,但由于历史管理习惯等原因,其他管理部门大都仍然以自然年度为信息统计区间,这就给信息上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科研论文为例,学校虽然开发了教师论文录入系统,但都是在年底计算工作量之前再督促老师上传和统一审核。所以,论文数据只有半学年的,另外半学年的数据只是通过让教师提供原始材料进行人工审核,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数据不全,基表七中的经费情况也是一样。

3.管理部门间职能分工不清晰

学校某些管理职能分工过细,如我校的教师申请奖项由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社科处和体育学院等负责,参与学生竞赛评奖的部门有教务处、研究生学院、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团委、体育学院等。这给填报和审核基表三和基表六中获奖数据增加了难度,而且管理部门间条块分割明显,信息没有互通,通常一个数据要跑好几个部门才能搞清楚。

4.实验室经费管理没到位

目前,我校各项经费管理都是以“经费来源”为主要管理字段,而实验室经费信息上报字段是“经费用途”,所以,基表七中除了“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一块可以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获得外,其他诸如“设备维护经费”、“教学运行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以及“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等都没有详细的统计,填报的数据都是东拼西凑来的,根本不能反映实验室的实际投入情况。以“实验室建设经费”为例,大部分实验室土建、改建或装修的经费来源比较多,除了国家拨下来和学校配套的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以外,还有从学院经费、学科经费、办公经费以及各种各样的经费渠道。经费渠道多,经手报销的人也就比较多,学院根本无法统计,而从计财处则只能得到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的情况,尚不能确定同一使用方向的经费开支的项目数,更谈不上统计具体的数字了。

五、结合校园信息化建设提高实验室管理和信息上报水平

新版实验室信息指标体系的数据之间互有关联,一般都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来完成数据的统计、整理和上报工作。[4] 所以,实验室信息上报的水平是由实验室管理的水平决定的,而实验室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信息化的程度。信息化不是传统手工工作的“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实施必须以优化的管理流程为基础,做简单、实用、人性化的系统。[5] 目前,高校基本上都使用了自己开发或购买的管理系统,但其中高质量、适用的不多,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6]

宁波大学2008年开始启动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原则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和网络用户认证中心。在学校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联合教务处对原有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新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不仅执行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范和标准,还采用国家标准和教育部对教育信息管理的规范,各个应用系统都能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另外,新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统计和报表制作功能,可以直接生成教育部信息上报所要求的七个基表,并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指标体系。教师在网上填报或修改数据时,数据受到信息指标体系中各种规定的限制,如果数据不合规范或在相互关联中发现有问题,系统会拒绝上传,并给予错误提示。该系统在完成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和数据上报的基础上,还可以适时向实验室管理部门传递基本信息,使其动态了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增减变动及损耗情况,实验室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实验室材料的耗费以及学生实验的开支等情况,为学校全面了解现有实验室基本资源和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管理以及开展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7]

六、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既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也是一把衡量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标尺,而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无疑是一种促进实验室信息统计和管理水平提高的催化剂。?筅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浅谈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机械管理开发,2008,24(2):156-157.

[2]罗家奇,徐云生,张正华.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74-76.

[3]王子荣,周梦君.我国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65-68.

[4]吴云峰,文体健,陈实.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中准确、高校的数据处理方法初探—以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管理软件为基础[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01-103.

[5]陈满霞,陈雪军.论基于数字化校园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J].科技资讯,2008(9):127-127.

[6]银海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103-105.

篇5: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步骤总结

(一)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1.实验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实验步骤:

一、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数据的预处理

1、数据的编码及录入(1)数据的编码(2)数据的录入

2、数据的审核与筛选

3、数据的排序

(二)数据的整理

对数据进行整理的主要方式是统计分组,并形成频数分布。既可以使用函数FREQUENCE进行统计分组,也可以借助直方图工具进行统计分组。

二、统计数据的描述

(一)运用函数法进行统计描述

常用的统计函数

函数名称 函数功能 Average 计算指定序列算数平均数 Geomean 计算数据区域的几何平均数 Harmean 计算数据区域的调和平均数 Median 计算给定数据集合的中位数 Mode 计算给定数据集合的众数 Max 计算最大值 Min 计算最小值 Quartile 计算四分位点 Stdev 计算样本的标准差 Stdevp 计算总体的标准差 Var 计算样本的方差 Varp 计算总体的方差

在Excel中有一组求标准差的函数,一个是求样本标准差的函数Stdev,另一个是求总体标准差的函数Stdevp。Stdev与Stdevp的不同是:其根号下的分式的分母不是N,而是N-1。此外,还有两个对包含逻辑值和字符串的数列样本标准差和总体标准差的函数,分别是Stdeva和Stdevpa。

(二)运用“描述统计”工具进行数据描述

“描述统计”工具可以生成以下统计指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样本标准差、样本方差、峰度值、偏度值、级差、最小值、最大值、样本总和、样本个数和一定显著水平下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三、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测定

(一)直线趋势的测定

1、移动平均法测定直线趋势

2、最小二乘法测定直线趋势

(二)曲线趋势的测定

(三)季节变动测定

1、月(季)平均法

2、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地归纳季节变动

实验数据:

2.实验二:

实验步骤:描述数据的图表方法

(1)熟练掌握Excel 2003的统计制表功能(2)熟练掌握Excel 2003的统计制图功能

(3)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功能,并能准确的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加以应用 实验数据:

二、实验心得报告

成绩:

(一)心得体会

16个课时的课以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学操作实验,加深了对统计学各方面只是以及对EXCEL操作软件的应用了解,同时能更好的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简历一个用以解释器随即行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一只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字母。

统计学一腿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整体的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具体的说,他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应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到抽样调查 到统计推断到结论。这里,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计划,抽样调查时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推断哈斯分析资料的过程。显然统计的主要功能是推断,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增加定义: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科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起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实验过程中,遭确认excel安装设置成功的前提下,首先进行的就是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这个输入过程并不轻松,既要细心有药用心。不仅仅是仔细的输入一组数据就可以,还要考虑到整个数据模型的要求,合理而正确的分配输入数据。因袭,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了整个统计学实验的基础。

数据输入就是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这是整个统计实验关键中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队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解释了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过程中,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处理时问题解决起来时事半功倍。

这次为期不长的统计学实验课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它对我的学习以及就爱你刚来工作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一,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与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得以提升;其次,本次试验开阔了我的视野,是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每页对统计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统计学广发吸收而活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不断考法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门神画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一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人嫩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统计。英国统计学科学家哈斯利特说:“统计方法的应用时这样普遍,在我们的饿是哪个或和习惯中,统计的影响是这样巨大,一直拥挤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甚至有的科学还把我们的时代叫做统计时代,先问意见,可以说统计学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是哪个或中,因此,学号统计学及能流应用excel进行实际统计操作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二的实验操作与学习,我本着较熟练地掌握EXCEL在描述统计中的基本操作内容,利用EXCEL软件计算描述统计特征值以及绘制统计图形的目的进行学习和操作。这一次实验操作让我熟练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利用EXCEL的统计函数与宏程序求解统计分布特征值;掌握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操作内容:

1、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

2、利用EXCEL函数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3、利用宏程序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4、利用FREQUENCY函数进行频数统计;

5、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实验目的】

较熟练地掌握EXCEL在统计整理和统计描述中的基本操作内容,利用EXCEL软件计算描述统计特征值以及绘制统计图形。

【实验软件】

EXCEL 【实验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利用EXCEL的统计函数与宏程序求解统计分布特征值;掌握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

【实验内容】

1、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

2、利用EXCEL函数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3、利用宏程序进行描述统计特征值的计算;

4、利用FREQUENCY函数进行频数统计;

5、利用直方图工具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实验过程】

1.输入实验数据: 某企业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 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 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 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121

2.计算:(1)

组距分组

Excel的FREQUENCY函数进行频数统计时采用的是“上限在内”原则,为符合统计分组的“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分组时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合。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分组:105-114.9,115-124.9,125-134.9,135-144.9。

(2)

频数

使用FREQUENCY函数,进行计算。FREQUENCY(B4:B53,D4:D7)频数分别是:8、22、16、4(3)

频数分布直方图

点击“工具”菜单,然后点击“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选择“直方图”。在“直方图”中的“输入区域”输入“B4:B53”,“接收区域”输入“D4:D7”,结果如下:

(4)特征值计算

在相应方格中输入命令,得到各特征值。

COUNT(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单位总量50。SUM(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标志总量6149。MAX(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最大值139。MI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最小值107。

AVERAGE(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平均值122.98。MEDIA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中位数123。

GEOMEA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几何平均数122.7222。HARMEAN(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调和平均数122.4633。AVEDEV(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的平均差6.2616。STDEV(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的标准差8.026716。VAR(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中的方差64.42816。KURT(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中的峰度-0.40871。SKEW(B4:B53)并回车,得到50个数据中的变异统计中的偏度9.94E-05。当然,如果在计算特征值的时候使用宏程序,则可以使过程简便很多。步骤如下: 点击工具栏“数据分析”,再点击“描述统计”,在对话框的输入区域和输出区域分别输入相应区域,并选择输出“汇总统计”和“平均数置信度”,在“K个最大值”和“K个最小值”选择中,选择系统默认值“1”,表示选择输出第1个最大值和第1个最小值。然后按确定,可得到如下结果;

3.至此,整个实验就结束了。

本次实验操作,我能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习题作业,并且完成的质量较高,使自己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与实践相结合。在此次实验操作,我还是太过于依赖教材,没能在掌握教材要点之后再进行操作,这是我在今后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提高和改进的地方。我相信在今后的实验操作课中,我将如此次操作一样认真,并且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足,争取越做越好。

(二)意见和建议

总的来说,在短短16节课中,老师就将统计学原理实验课程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八个实验为我们细心讲解了,但是,由于课时短,课程容量大,我们消化吸收的比较缓慢。希望以后的学习中能有充足的学习了解时间。

对哟我们自身来说,在学习当中,总是容易分神,对枯燥的数字总是缺乏兴趣。希望老师能达利调动我们对统计实验操作的兴趣,是授课方式多元化。

篇6:统计学实验报告

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掌握在EXCEL、SPSS中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展示。

二、实验环境:

Microsoft EXCEL; 加载EXCEL 宏:数据分析工具;SPSS分析软件

三、实验内容: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见1.1。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2、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单位:h),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见1.2。

(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

(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3)根据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说明数据分布的特点。(4)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作比较。

3、甲乙两个班各有40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分布见1.3。

(1)根据上面的数据,画出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复合柱形图、环形图和图饼图。

(2)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3)画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否相似。4、1997年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各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数据见1.4,试绘制箱线图,并分析各城市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

四、实验结果

1、(1)顺序数据

(2)

频数分布表

等级

A B C D E 合计

频数 14 21 32 18 15 100 频率 0.14 0.21 0.32 0.18 0.15 1

累积频率 0.14 0.35 0.67 0.85 1

(3)条形图

单击插入—图表—条形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频数EDCBA05101520253035频数

2、(1)已排好序

(2)

分组

650-659 660-669 670-679 680-689 690-699 700-709 710-719 720-729 730-739 740-749 合计

302520151050频数 2 5 6 14 26 18 13 10 3 3 100 频率 0.02 0.05 0.06 0.14 0.26 0.18 0.13 0.1 0.03 0.03 1(3)直方图

单击插入—图表—直方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频数频率650-659660-669670-679680-689690-699700-709710-719720-729730-739740-749

数据分布的特点:灯泡的使用寿命大都集中在680-729。

(4)茎叶图

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制作 选择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Explore 进入主对话框,将变量选入Variable(s); 点击OK

V1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1.00

65.8

5.00

66.14568

6.00

67.134679

14.00

68.11233345558899

26.00

69.***66677888899

18.00

70.***889

13.00

71.0022335677889

10.00

72.0122567899

3.00

73.356

2.00

74.17

1.00 Extremes

(>=749)

Stem width:

Each leaf: case(s)

3、(1)条形图 插入—图表—条形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20***6420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人数 甲班人数 乙班

环形图 插入—图表—圆环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饼图

插入—图表—图饼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人数 甲班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甲班成绩中的人数较多,高分和低分人数比乙班多,乙班学习成绩较甲班好,乙班高分较多,而低分较少。

(3)雷达图

插入—图表—雷达图—选定图表区域—确定

优20不及格100良人数 甲班人数 乙班及格中

4、箱线图

选择Graphs 选择Boxplot;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Simple,在Data in Chart Are中选择Summaries of separate variables,点击Define返回主对话框。在主对话框中将所有变量选入Boxes Represent。点击OK。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下一篇:金融公司开业领导精彩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