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

2024-07-22

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精选6篇)

篇1: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

我的课余生活——第一单元习作指导

在三年级上册第一组教材里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习作信心。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⑴ 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⑵ 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2.教师指导写作技法: ⑴回忆生活确定材料。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校园里打球、踢毽、看书、画画„„在校外野炊、登山、郊游、放风筝„„在家做家务、养小动物„„这些事情中,那件事给你印象最深,哪件事你最感兴趣,那件事你最觉得高兴,你都可以写写。⑵交代原因,写出想法

我们喜欢做一件事总是原因的。是什么激发了你对它的特别兴趣?是由于同学视的介绍,还是你自己的独特发现?还是爱上它的丰富多彩„„这部分,我们要写出自己的想法。⑶抓住重点,记叙具体

做任何事,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面对它们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这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把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并且要把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我们在记叙一件事情前,可以认真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情形怎样,最后是什么结果,并按照这个循序把过程写清楚。这既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先应该注意的比如《金色的草地》这一段一是其结构好:第一句相当于总起句。先交代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接着具体描写了玩耍的过程,最后一句话说明玩耍的感受。二是段落中间具体描写玩耍过程时,用到了一些动词,如“跑、装、喊、吹、打”等,这样就把一件很平凡的生活小事表述地很有趣味,让人读了身临其境。

我们习作时,运用这样一种结构仿写。例:我和爸爸开始挖红薯。我们拿来镰刀,铁锹等工具,爸爸一把抓住红薯藤,用长长的镰刀割去后,就开始用铁锹挖,我在旁边当爸爸的小帮手,一个一个地捡。爸爸一锹下去,挖到了一个完整的大红薯,我高兴地大喊:‘啊!好大一个苕!’我和爸爸哈哈大笑,田野里飘荡着我们快乐的笑声。挖的过程就用到了“拿、抓、割、挖、捡”等动词,使文章丰富生动了。

再如《爬天都峰》第二段,第一句也是总起,接着写天都峰的高,然后写天都峰的险以及自己的感受。我们习作时,也可以仿写。例:我站在电视塔前抬头望:啊,塔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如此仿写不照抄,写出了自己的感受都是很精彩的。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小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先给你的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让大家一看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学骑车》、《学游泳》、《我爱画画》、《卡拉OK赛》、《登长城》、《游黄山》、《参观中央电视塔》、《捉迷藏》、《“贴膏药”的游戏》、《沙滩上拣贝壳》、《钓鱼》、《摘桃子》、《洗桌布》、《不一样的足球赛》、《我舞蹈,我快乐》、《神气环保队》„„试着写一写:

2.开头:开门见山,先交代清楚你的课余爱好是什么。要简明扼要,交代清楚就行,不要泛泛而谈。开头示例:a.我的课余生活像一座七彩桥,丰富多彩,下五子棋、打羽毛球、玩电脑、弹手风琴„„没有一样是我不喜欢的,但我还是喜欢看书。b.要说课内生活是一弯月亮,那课余生活就是一些轮太阳;要说课内生活是一朵浪花,那课余生活就是一片海洋;要说课内生活是一棵小草,那课余生活就是一片森林。c.在书的大地上,我像一株小苗,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吮吸着知识的雨露;在书的海洋里,我像一条小鱼,尽情地享受着书海之旅,细心地体验着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程,凝听着一则则扑朔迷离的故事,遨游着一个个亦真亦幻的神秘境界;在书的天空中,我像一只小鸟,随着朵朵白云,我越过一座座高峰,一片片草原,一条条河流,饱览着祖国的大好山河,在这片宝土上欢快地飞翔。试着写一写: 3.中间: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物。可以写一写当时周围的环境、参加活动的心情等,要注意过渡。过渡句示例:a.读书像源源不绝的泉水,滋润了我的心田,它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b.书是早晨灿烂的朝阳,书是雨后缤纷的彩虹,书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书是开阔视野的窗户。在书中,我与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采摘白云红霞;我与苏轼共赏一轮圆月,饮酒作诗;我与杜甫一同游览泰山,与李清照在荷花丛中争渡。在书中,我和孔子、司马迁、莎士比亚成为知心朋友,和鲁迅、巴金、刘白羽进行畅谈。在书中,我看到了董存瑞、王继光、刘胡兰,一幕幕动人的英雄事迹。c.我爱书!书就像我的救兵,只要我一有烦恼,它里面的故事画面就会把我吸引进去,给我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过渡之后重点举例说明。例如写自己爱好打篮球,可以写自己是如何喜欢这项运动的,平时是怎么练得,怎样一点一点掌握要领的,等等。注意语句通顺、连贯。让别人一看一目了然,当然,你能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则更好。试着写一写:

4.结尾: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或者要吸取的教训,语言要简洁。结尾示例:溜冰,让我找到了快乐;溜冰,让我增加了自信;溜冰,让学会了坚强。溜冰成了我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b.书店是我心中最心驰神往的地方。我爱书,爱书中的世界。是妈妈手拉手的把我引入书的殿堂,今后我将自己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成长。c.我爱书!书就像我的命根,也是我的知心朋友,它伴我度过每一天,每一夜。从书中我知道了《名人故事》,知道了许多常识,它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现在我知道的知识更多了,这还要谢谢我的老“朋友”呢!d.现在,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但我和书之间,仍然系着那根永远解不开的绳子。我渐渐地发现,我的口语水平提升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每当老师表扬我作文写得好时,我总在心底默默地对它说:“感谢你,朋友!”试着写一写:

5.请同学们写习作

我的课余生活——第一单元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通过讲评,例文比较,进一步修改习作及誊抄。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写作5分钟。

二、讲评指导(教师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巡回辅导,并有意识地挑选习作)。

同学们基本上把自己喜爱的活动写下来了,老师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习作,他们都能(指板书)围绕中心有详有赂地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但也发现有些同学的习作还存在一些问题。1.选材问题。

有位同学写《我爱游泳》,安排了以下的材料,请你们看他这样的选材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材料打个“×”,并说明理由:

我爱游泳

①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爱游泳。

②爸爸是游泳能手,我爱看爸爸游泳。

③我学会了游泳,并爱上了游泳。

④我一次游泳的经过,乐趣无穷。

⑤游泳的好处是有益身心,增长知识。

(材料②与本次习作无关,应该删去。)根据本次习作要求,上面的材料哪些应详写,哪些可略写?(学生回答,略次详详略)

根据习作题目《我爱游泳》,可看出习作的重点是爱,如何爱游泳应作为详写内容,其余的内容可略写。2.中心思想方面。

××同学的作文题目是(),而中心是(),这样对吗?你认为应该怎样确定? 3.详略方面。××同学的作文中心是(),所以,()()应该详写,()该略写。4.选择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的进行讲评(也可以附文《我爱集邮》为例)。

三、修改习作。请同学们对照要求,自行修改,老师将把好的习作连同照片一起展示在宣传栏内。

四、佳作共赏。

通过修改,大家的作文都有了进步,按下来请把你的作文轻声、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同桌再给你修改——互改。

五、总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特别是大家用笔写下来的介绍,我对大家有这样丰富的课余生活,感到非常高兴,通过这两节课,老师对大家也更了解了。但愿大家进中学以后,课余生活能更丰富。

六、誉抄作文。

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第二单元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导入:昨天的口语交际课上,通过你们的名人故事,我又认识了不少名人。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自己身边认识的人,把你熟悉的这个人介绍给大家。2、相互交流,激发兴趣:孩子们,有的人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人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有的人倔强,爱哭、爱闹;有的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人勇敢正直;有的人勤劳简朴;还有的人幽默风趣„„那么,你要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今天,我们就把你熟悉的这个人写下来。教师板书课题: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二、明确任务,选材构思

1、明确要求:⑴ 自己读读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⑵ 教师和学生一块交流,并总结归纳出本次习作的要求。① 写熟悉的人。② 语句要通顺。③ 用一件事来写。④ 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集体交流:⑴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⑵ 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⑶ 着重指导学生在写人物时要写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丰富人物形象,丰富自己的表达。并接着板书:写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三、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指导拟定题目:同学们,好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你准备为你的文章起一个什么名字?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拟题。

2、起草动笔。教师巡回指导:⑴ 学生开始自己的习作。⑵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优秀习作的旁边做标记,争取将每个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

四、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请刚才习作本上老师做标记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评价、修改。3、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

五、与人分享习作乐趣

1、将自己的作文读给所写的人、或者爸爸妈妈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2、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在作文本上。

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第二单元习作讲评

一、欣赏佳作

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 ⑴ 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⑵ 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⑶ 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作文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就是一篇作文。写好一个人,只要写一件能够表现他特点的事情,并且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写,你写的这个人就会活灵活现地站在文中了。

3、展示作品:⑴ 孩子们,每个同学的作文都有自己的优点,说说这次作文中,哪些地方你认为写的不错?可以是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个标点,只要你认为写得精彩,用得恰当的,都可以起来展示给其他小伙伴听听。⑵ 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中的得意处。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一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⑴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⑵ 师生共同修改,体验修改的好处和乐趣。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

四、将自己的作文配上美丽的插图,张贴在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作文的快乐 秋天——第三单元习作指导

教学设计: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图片、录像引入。

(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秋天。)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4)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师: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生:他说秋天里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多美呀!师: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2)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随机板书:景、人)(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3.教师小结。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大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秋天──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2.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3.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秋天——第三单元习作讲评

一、欣赏佳作

1、出示学生的一篇优秀作品:

请作者朗读,其他同学边看、边听、边思考:这是一篇同学写的看图作文,你看他有哪些优点,哪些值得改进的呢?例文《多彩的秋天》(略)

学生谈到的优点,教师在课件例文旁标注,以强化观察与表达的方法;学生谈改进建议,正确且典型的,教师与学生一同在课件上修改。

二.全体参与实践运用。定格另一幅秋景图,让学生只看30秒。看谁最会观察,在小组中说一说,评一评。三.猜画游戏意在表达

1、师:我们还来进行一个新游戏,游戏名称叫“说画猜画”。各位同学独立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秋天的画”,注意不要别人看到了自己的画,然后想一想,我怎样才能更清楚具体地介绍我自己的画。

2、小组成员分别介绍自己画的具体内容;同组猜一猜,想一想,他说的画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3、介绍画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画。其他同学说一说,他介绍的画与实际的画面一致吗?再从下列几个方面评价说画的同学(课件呈现)──

a.表达清楚。介绍抓住了画面的特点,表达有一定的顺序。b.表达具体。能清楚地介绍画面内容,还能适当想象联想。

c.表达生动形象,会用优美的词语,会使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

4、推荐两名同学上台交流。

5、师:听了同学的介绍,想一想,我怎样才能更好介绍自己的画。想好了,就把它写下来。“说画猜画”的比赛虽然结束了,现在我们还要比谁写得好哟!四.学生修改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自读自改互听互评 写完后,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根据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改一改,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提意见,再修改。六.张贴作品欣赏他人

把自己的画和习作张贴出来,请大家欣赏。要鼓励学生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享受习作的成功快乐,然后同组评星。比一比,谁的红五星多。观察中的发现——第四单元习作指导

一、导入:

同学们,请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生交流)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的不同,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世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万物,丰富多彩,就看你有没有留心观察它,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微妙而有趣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习作指导课——《观察中的发现》,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积累鉴赏。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组有哪些课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积累是习作的法宝。你在学习课文或课外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

三、打开思路,指导写作。

1、在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味一下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一会找同学起来交流。

2、学生口头交流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老师适当点拨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怎样观察到的说清楚,说具体。

3、同学们都有许多的发现,刚才这么多同学都说了,你有没有对哪个发现特别感兴趣?其实我们大家感兴趣的、最想了解的就是这个发现你是如何观察到的,也就是你的观察过程,你是怎样观察的,观察到了什么?有的同学不仅仔细观察,还会认真思考,如果把你在观察过程怎么想的介绍给大家就更不错了,如果你还能向大家介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就更好了。你能把你的观察过程连起来具体地说一说吗?

4、听了刚才同学的交流,你是不是也知道了应该如何具体地介绍你的观察与发现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你的观察与发现。

5、同学们,通过交流我们分享了同学们许多的发现,想不想把你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呢?(1)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本次的习作要求提出了什么要求?(2)怎么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具体呢?请同学读读优秀习作《观察中的发现》,看小伙伴是怎么把所观察到的事物写具体的? 观察中的发现

那一天,妈妈正在泡绿豆,我问妈妈:“绿豆为什么要泡在水里呢?”妈妈说:“过几天等绿豆发芽就可以吃绿豆芽了。”

第一天,浸泡在水里的绿豆是一个暗绿色的小圆球。第二天,绿豆比昨天变大了,颜色也浅了,变成了嫩绿色。第三天,妈妈说:“子时,快过来看,绿豆发芽了!”我过去仔细看了看,绿豆的皮被撑破了,一个白色的小嫩芽钻了出来,妈妈说:“这个小嫩芽再长长了就能吃了。”

又过了两天,豆芽长好了,它们长长的,白白的,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着。绿豆的瓣已经分开了,变小了,颜色也变成了浅黄色。

晚上,爸爸把豆芽炒熟了,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品尝美味的豆芽(生边读边画)交流收获。

(本文写的是小作者观察绿豆芽生长的过程。语言非常简练,但却把豆芽的生长过程写得清楚明白。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豆芽的变化过程。在写豆芽的变化时,不仅写出了形状上的变化,而且写出了颜色的变化。)(3)学生动笔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观察中的发现——第四单元习作讲评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2、小组内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1、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集体评议佳作,找出出彩的句子,评议好在哪里。

2、再次修改,修改自己的习作,注意借鉴别人的好处,学会使用刚学会的好句子。争取使自己的习作是更棒的。大声读读。

3、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

①评选最佳:最佳开头、最佳描写、最佳句子、最佳细节、最佳结尾等等。②美化习作:给自己的习作插图,写评语。

③佳作展览:评选为最佳的在班级里交流。张贴在优秀习作园地里供大家学习。

四.变格创新,自由表达:①教师总结:观察日记的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以二类见多,一是表格式和座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其形象直观;二是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如动物植物新现象新发现等。观察自然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联系写观察日记,要注意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写自然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只有坚持不懈地记,才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写日记本身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坚持意志的培养。②布置作业:课外练习再写一篇观察日记。我喜爱的传统文化——第五单元习作指导

一、引导审题,明确要求 1、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体现出本国家或民族独特审美情趣的文明,它是一种民族精神、气质、品质、操守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姓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扩散思维,指导选材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它跳动在民族乐器二胡哀婉而凄美的弓弦上,闪烁在国粹京剧色彩斑斓的脸谱上,绽放在异彩纷呈的民俗节日中,传扬在脍炙人口的中华诗词里„„总之,传统文化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春节晚会上常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各省献上的对联。品赏这些对联,我们不但对伟大祖国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矿物宝藏等有一个了解,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止是品对联,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许多艺术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你就会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魅力,挖掘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300字。

1、民问工艺: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刺绣。。

2、民族艺术:戏剧、国画、书法、文房四宝、皮影戏。。

3、风俗习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灯会;中秋节赏月;春节写春联、贴窗花、吃团圆饭、拜年、拿压岁钱;清明节扫墓。。)民俗风情(祖国名胜古迹、少数民族的节日。。

4、神话故事

5、中华美食

6、诗词赏析

三、根据选材,指导练写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指名自由交流:(1)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2)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3)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4)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四、指引点拨,提炼中心 指导学生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处根据自己的内容,恰如其分的运用词句或开门见山的总起,或衔接自然的过渡,或再次点题的总结,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举出一二例子)

五、学生草稿,落笔成文

我喜爱的传统文化——第五单元习作讲评

一、取长补短,讲评练笔

二、精益求精,修改佳作

三、认真誊抄,文墨飘香

四、佳作展示,美文结集。

想去的地方——第六单元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元课文,回顾写作方法

师:上一个星期,我们已经随大诗人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们知道了什么呢(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带我们游览西沙群岛的呢小兴安岭呢香港呢(2)在游西沙群岛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是西沙群岛的哪个地方

(3)在游览海底时,作者主要抓住哪些景物向我们介绍的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能说说相关的句子吗

师:作者笔下的海底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作者把海底最吸引人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写下来,写的时候抓住它们的形状,动作,数量,样子等特点,展开想象,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4)在这一组课文里,你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语(5)出示优美词语.二,出示习作要求

师: 在这次旅游中,我们掌握了介绍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运用想像,比喻,拟人等写作方法.2010年亚运会很快就要到来了,旅行社总经理告诉我,他准备在我们班开一个小导游招聘会,挑选一些小精英作为2010年亚运会的小导游,向各地朋友宣传我国的旅游文化.想参加吗我们美丽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的地方多得很.到底要求我们介绍哪个地方呢请看题目.(出示习作要求)学生读题,审题.老师板出要求.三,引导说景 1,出示说话要求.2,小组练习说,选出代表上台说.要求:说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像,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把景物说具体.3,老师巡视,了解各组情况.4,全班汇报.5,学生评价.四,指导写片断(1)学生练笔.(2)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想去的地方——第六单元习作讲评

把写好的习作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篇2: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

很久以前,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五个神奇的小精灵。

树精灵“绿森”年长,最有威信;花精灵“香扑”总是衣着整洁,美丽动人;石精灵“硬朗”是个老顽童,整天拿着玩具玩儿,笑呵呵的;土精灵“泥拉”食欲总是那么好,所以他很胖;水精灵“滴答”则是个旅行家,游遍了大江南北。

由于性格爱好不同,五个精灵很少来往,总是各自为政。他们不懂得互助,事不关己决不出手。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坏魔阿豺,他法力无边,做了很多坏事。他用魔法将泥拉过的居民搬到了滴答国,引起滴答和泥拉之间的一场争斗,最终两败俱伤。坏魔阿豺见此情景乐得捧腹大笑。

没有分出胜负的泥拉和滴答去找绿森评理,绿森给他们讲了坏魔阿豺以险恶的用心挑起他们的争斗。泥拉和滴答万分愧疚,握手言和。这时香扑和硬朗也慌慌张张地跑来,说:“阿豺把我们心爱的玩具和美丽的衣裙都抢走了!”香扑又说:“我用魔法跟他较量,可我打不过他!”绿森说:“看来我们单独打都打不过他,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打败坏魔。”

五个精灵都拿出了自己的魔杖,他们一起挥舞魔杖,从没有过的五光合一,金光闪闪,照得人睁不开眼睛。坏魔阿豺在金光的照耀下化成了一缕青烟飞上了天。通过这件事,五个精灵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从此他们团结一心,共同保卫大森林,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语文园地八

主题:最想写的人、事、景、物或想象世界

要求:写自己最想写的人、事、景、物或想象世界,也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烦

恼。体裁不限,可以写散文、诗歌,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童话。

提示:1、回顾这学期所写过的习作,看有没有自己最想写而没写过的内容。

2、想一想自己还想写什么,把自己最想写的写下来,写的时候把自己

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

3、写完后把自己的习作改一改,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4、整理这学期的习作,做个目录,画个封面,写一点习作的感想,给

篇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复习建议

第一板块美丽风景令人醉

可将这一册课本中描写自然景色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古诗两首》 (《山行》《枫桥夜泊》) 以及描写城市繁华景象的《“东方之珠”》组成一个新的单元, 根据这些课文以写景为主的特点, 抓住“美”来设计并推进复习进程:

一、踏上美的旅程。通过启发谈话, 向学生介绍这一次“旅行”将要游览的地方:到北大荒看秋天的田野, 到杭州领略西湖美景, 途中还将观赏到秋天的枫叶, 体验夜泊枫桥的意境, 然后到西藏看湛蓝、透亮的天空, 最后去繁华的都市———香港, 感受“东方之珠”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这次假想旅行的兴趣, 进而对复习充满期待。

二、描绘美的景象。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一路的景致, 让学生对照着诵读文中的相关段落, 并适时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对于背诵较为困难的段落, 可与学生讨论, 摘录段落中最能体现层次关系的关键词语, 绘制成简明扼要的“背诵路线图”来帮助记忆。如《北大荒的秋天》的第4自然段, 就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绘制出这样的“背诵路线图”:原野热闹非凡→大豆 (摇动豆荚、发出笑声) →高粱 (扬起脸庞、演唱) →榛树叶子 (红得像火) 。当学生背得较为熟练时, 再去除括号里的内容练习背诵。

三、积累美的词汇。利用板块组合的优势, 整合原本相互孤立的课文, 进行词语的复习。课前可布置学生将文中描写色彩、湖水、天空、丰收景象、繁华街景等方面的词语分类摘录下来, 并将在课外阅读中掌握的词语一并归入其中。课上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汇报, 比一比谁掌握的词汇最丰富。

四、赏析美的文字。突破课文的限制, 选取表达方法相近的句子集中展示, 强化训练。根据本板块课文的语言特点, 可将课文中较为典型的比喻句集中出示, 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比喻句独特的表达效果, 强化练习并运用。如《北大荒的秋天》中的“小河清澈见底, 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西湖》中的“平静的湖面, 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拉萨的天空》中的“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 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等等。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欣赏哪一句以及为什么, 然后选取一些常见的事物进行说写比喻句的练习。除了句子的复习外, 还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赏析, 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让美景跃然纸上的, 并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为后面的习作练习作好铺垫。

五、学写美的景色。在学生复习完本板块的内容之后, 可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景物指导他们写一篇写景短文, 如《家乡的小河》《校园一角》等。这样可使学生及时运用本板块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实现读写迁移, 同时也对习作进行了复习。

第二板块大自然是位好老师

可将本册课本中以“人与自然”为话题的五篇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组成第二板块, 按照在大自然中观察学习、探究发现、描绘表达的顺序来安排复习。不过, 这五篇课文虽然都可放在“人与自然”这一主题里, 但每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具体主旨却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的侧重点将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梳理。

一、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可将《学会查“无字词典”》《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第一组, 以在大自然中学习语文、感受快乐的思路来统领。可事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随家人到绿地、公园等地方走一走, 看一看, 并提出要求:用词语描绘几个看到的景象, 细致观察一种事物, 围绕看到的事物提出一个“为什么”并寻找答案。复习时, 可让学生汇报看到的景象和想到的词语, 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画面让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绘各种景象。在引导学生回忆游玩的快乐时光时, 可相机让学生背诵、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体会童年生活的幸福美好。

二、在大自然中悉心观察、探究奥秘。可将《石榴》《石头书》《做一片美的叶子》作为第二组, 复习时应各有侧重、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石榴》一文应重点让学生懂得要想了解一种事物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并多途径、多侧面地去感受它;《石头书》一文则重点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隐藏着秘密, 要揭开这些秘密就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 认真地思考, 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做一片美的叶子》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从对叶子外形的美写到其内在的美, 最后升华到人生感悟这一心路历程。复习时, 可结合课前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 让学生汇报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三、学习描绘自然界中事物的方法。在表达方式的复习上, 可对板块中的不同课文各有侧重。如《石榴》可重点赏析描写石榴熟透的片段, 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石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 同时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片美的叶子》主要应让学生体会作者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在篇章上, 可侧重学习《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根据地点的变换组织材料以及《石榴》中按植物生长过程描写植物的方法。

四、用心记录自己的发现。本板块的习作训练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可以写冬天的松树、水仙花等植物, 冬天的蛇、麻雀等动物, 也可以写雪花、冰凌花等冬天特有的景物, 还可以写冬天指挥交通的交警叔叔等人物。要求细细观察所写对象, 并有感受和思考。

第三板块奇丽的想象世界

我们可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童话主角的《蒲公英》《小露珠》, 以说明道理为主的童话《三袋麦子》, 以及侧重于知识介绍的童话《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组成童话单元, 并将神话故事《哪吒闹海》纳入其中 (对小学生来说, 《哪吒闹海》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奇特的童话故事) 。复习这一板块时, 可根据童话的特点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进入童话世界。可通过启发谈话把学生带进奇幻的童话世界, 引导学生一同回顾本学期学的童话故事。

二、感受童话情趣。让学生说说这些故事中哪个故事最有趣, 哪个情节最有意思, 以此帮助学生回忆故事中的精彩部分并感受童话的五彩缤纷, 同时也可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

三、对话童话人物。可让学生说说最喜爱哪个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以及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选一位文中的童话人物, 说说想对他说些什么。这样可加深学生对童话角色的理解。

四、创编童话故事。可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童话以及平时所读的童话故事概括出童话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幻想丰富奇特、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等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一组题目, 如《小小树叶船》《大老虎和小灰兔》《小音符漫游记》《云娃娃变魔术》《勇敢的小溪》等, 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编写一个童话。

第四板块生活告诉我

本板块由课本中的生活故事组成, 包括《掌声》《金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三篇课文。对于这组课文, 可以以感受生活为线索来安排复习任务。

一、感受生活的温暖。《掌声》一课记叙了身患残疾、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 鼓起生活的勇气, 走出生活的阴影, 最后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我们可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回忆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帮助的事来引导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二、感悟生活的真谛。《金子》这个关于淘金者彼得的故事, 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必须脚踏实地、辛勤劳动的道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应该脚踏实地。

三、体会生活的滋味。《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根据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编写而成的, 作者想象了诗人王维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景, 表达了王维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根深蒂固的亲情。

四、领悟生活的哲理。针对本板块三篇课文的特点, 可将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集中出示。如《掌声》中的“是啊, 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 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金子》中的“五年以后, 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 等等。对于这类以感悟生活为重点的文章, 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

五、讲述生活中的故事。在写作方法的复习上, 可引导学生梳理三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将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作为重点。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听到的, 或是经历过的生活故事, 说说这些故事带给自己的生活启迪。

第五板块像他们那样闪亮

可将《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军神》和《孙中山破陋习》五篇课文放在一起, 组成名人故事板块。

一、感受人物的神采。让学生回顾本学期认识了哪些名人, 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二、提炼人物的品格。在充分感受人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提炼出人物的品格。如王子普鲁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善于创造的品格;军神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孙中山敢于跟封建思想作斗争的精神。

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从文中选取描写人物的典型段落, 如《军神》中沃克医生在做完手术后与刘伯承的一段对话;《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中雷奈克发明听诊器过程中的心理描写等。让学生从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并懂得写人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来写。

四、描写熟悉的人。让学生写一位自己最熟悉的人, 如妈妈、老师、同学等, 要求选一件事来写, 初步学习一人一事的写法。

篇4: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探索、理解周长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一、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1通过比较,掌握特征。

找,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所里找长方形、正方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现实空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认知的经验,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折,通过折纸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探索并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再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整理自己的发现,归纳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比,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在归纳概括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教材中菜椒老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比较交流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再比较出不同点,并借此介绍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在此环节中重在让学生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形成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认识。

2实例引入,认识周长。

本册教材中关于周长的意义,与以往教材的编排不同,教材中并没有出示完整的图形周长意义的描述,而是从生活实例入手,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某个面上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该物体某个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通过“试一试”顺势迁移到平面图形的周长。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游泳池池口的边线、树叶的一周等实例易于学生形成关于“周长”的清晰表象。另一方面,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实物的某个面到一个平面图形的逐步抽象的过程,使周长的意义逐步得到拓宽,同时也使周长的意义更具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加深了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教学时,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可以动画演示,在演示的基础上说明这就是池口的周长。对于树叶的周长,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指一指它的周长,然后想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实际围一围、量一量。对于P61的“试一试”,一方面重在周长意义的迁移,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另一方面要重在周长计量方法的转化,对于平面图形而言,可以绕一周量其长,也可以求各边之和。而这一转化,对后续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学习十分有意义。

3计算周长,方法多样。

关于周长的计算,与以往教材的编排也有所不同。本册教材先是基于一个现实的、学生熟悉的篮球场周长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可先借用篮球场为背景的情景图(出示情景图时,先不出示长宽数据及所求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篮球场边线的长就是篮球场的什么?知道怎样的条件就可以求边线的长?在小组内说一说,当学生汇报交流后再出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对于怎样求篮球场的周长则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交流的过程。

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没有安排专门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通过“试一试”,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进行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选择算法。

教学中重在各种方法理解与比较,让学生明白不管是哪种方法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是求它们4条边的长度之和。在这里,不要急于优化,更不要揭示周长公式,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当然,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情景图进行教学。

4数学实践,综合开放。

“周长是多少”这一数学实践活动中,安排了围、摆、拼、量、估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操作、探索、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加强比较、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直观认识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与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的形状,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并能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知道了这些图形可按边的多少进行分类。在这些图形中,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较其他多边形则更为充分,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含有长方形、正方形面的物体很容易找到,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学生对它们的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各有4条边、4个角。另外,学生已经有了长度观念,形成了一定的测量技能,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有关图形折、拼、摆等操作的经验,所有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和保证。同时,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大量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安排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增强探索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典型课例设计分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课件显示几幅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图片:

图片1:本校学生为灾区踊跃捐款,图片2:人民军队奋勇战斗在抗震第一线,图片3:运送救灾物资的火车……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想?(学生争相发言)

师:是啊!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老师看到这些照片,心情和你们一样,非常激动。我想给每张照片都做一个木框,把这些照片挂在我们的教室里,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好不好?

师:老师这里有2米长的木条,想先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课件出示其中一幅长方形的照片),够不够呢?大家可以小组之间讨论交流。

学生看图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生1:需要了解边框一周有多长。

生2:需要先测量照片4条边的长,算一算总长度,再和2米比一比,就知道了。

生3:边框是一个长方形,可以先算出长方形的

周长,然后再比较。

师:边框有多长,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怎样求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周长的计算。

设计思路教者利用时事照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学习新知做好了认知上的铺垫,同时对学生适时适宜地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长方形的照片,想一想它的周长该怎样求?现在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不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如果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其实,只要知道它的长、宽各是多少就行了,因为长方形相对的边的长度相等。

小结:知道了长方形长、宽的长度,就可以求其周长。此时,课件显示照片长35厘米、宽20厘米。

师:现在你能计算它的周长吗?请大家独立思考并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汇报,生边说解法,边作出合理的解释。

生1:35+20+35+20=110(厘米)

周长=长+宽+长+宽

生2:35×2=70(厘米)20×2=40(厘米)

70+40=110(厘米)

周长=长×2+宽×2

生3:35+35+20+20=110(厘米)

周长=长+长+宽+宽

生4:35+20=55(厘米)55×2=110(厘米)

周长=(长+宽)×2

师:这4种方法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求了这张照片几条边的长度之和?

生:一周4条边的长度之和。

师:同学们想一想,知道什么就可以计算周长?刚才的4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洁?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通过计算,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2米长的木条,够吗?

生:够,因为这张照片的周长只有110厘米。而木条有2米,也就是有200厘米。

设计思路教者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2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用2米的木条给刚才的照片做木框,是够的。剩下的木条还能给另一幅照片(课件显示:一张正方形照片,它的边长是25厘米)做一个木框吗?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再思考怎么计算,最后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算法,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①25+25+25+25=100(厘米)

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②25×4=100(厘米)

周长=边长×4

师:这两种方法都计算了正方形的周长.你认为哪种更简洁?

设计思路教者利用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教者只要稍加点拨引导。这样设计,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培养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另外,也较好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三、联系实际。创新演练

1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3题。

2学生从身边的实物(文具盒、课本等)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

3校园里有一块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圃.为了美观,同时防止被践踏,要在它的四周围上栅栏。请你算一算,栅栏一共长多少米?如果花圃的一边借用一堵墙壁,又需要多长的栅栏呢?

4从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现有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些中的几个或全部拼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吗?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思路教者适当改编教材,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周长。这些题目中有重视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也有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对课本P65页第6题改编的题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验图形周长的变化规律。

篇5: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作文备课全册

第一单元作文指导

一、《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指导设计 训练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从而熟悉写作范畴。

2、虽然不能千篇一律,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3、针对学生不同情况,促使学生较好完成习作。指点迷津:

一、导言:课余生活简直就像个七彩的万花筒,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踢球、跳舞、画画、探险、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干了好事、趣事还是傻事、错事,样样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中哪句话写出了活动内容?哪句话看出是课余生活?哪句话说出了活动时间?从这首诗中我们会知道些这次作文该怎么写。

二、师生互动,讨论可以写的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审题,可以写什么?

①内涵理解:生活——学习生活 ——课余生活——课外学习——课外活动 ——课外爱好

②习作之间:我的课余生活和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应是“子题”和“母题”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三、出示范文谈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4、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

懂得使用些关联词,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顺江而上”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课余时间

(十)——活动时间

(一)7、写好自己,写出感受,能让人分享快乐。

四、帮你积累:

手忙脚乱 束手无策 七手八脚 笨手笨脚 探头探脑 七嘴八舌 挤眉弄眼 得意忘形 笑逐言开 欢呼雀跃 哄堂大笑 防不胜防

三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指导

二、《写一个熟悉的人》作文指导教案

习作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习作怎样写出人物特点。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写好有关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审文题明确要求

1.今天这节作文指导课,我们上《基础训练6》的第6题。出示小黑板: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

要求学生默读文题,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作文要我们写什么?(写人)写什么人?(写熟悉的人)写几个熟悉的人?(写一个熟悉的人)(师板书习作题)要我们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明白人物特点、拓宽学生思路

1.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呢?特点就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请说说你熟悉的人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师注意生说的是哪方面的特点。

2.师:现在你能说说你知道人还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吗?(生说)一个人的特点有不少,有……大家要选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

兴趣爱好: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生齐读。

三、扣例文借鉴写法

1.师:找准了一个人的特点,怎样写出他(她)的特点呢?《少年闰土》是个很好的范例。(板书:少年闰土)用小黑板出三个问题,逐一讨论,师随机板书。

(1)他有什么特点?(板书:特点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

(2)通过哪几件事反映他的特点?(板:事件)(板书:捕鸟捡贝壳瓜田刺猹看跳鱼儿)

(3)通过什么描写写出他的特点?(板书:外貌行动语言神态)

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评析后得出方法:作者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项带银圈的特征,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特点写出来了。(板书:抓特征)

2.让学生找出“雪地捕鸟”段表示闰土动作的词。请学生简洁地把一系列动作说出来。

师:作者写了闰土的一系列动作,刻画得多细致啊!我们眼前似乎浮现了闰土正在雪地里捕鸟的情景。大家注意,写人物的行动,一定要细致。(板书:要细致)

师:你从语言中能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从语言描写中,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作者知道吗?(不知道)而闰土作为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因此,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符合闰土的身份啊!我们作文时要注意,写人物的语言要恰当。(板书:要恰当)

3.师:我们通过研究《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知道《少年闰土》是通过外貌、行动、语言来进行描写的,描写时,注意了这些方面。除了这些,还可以进行什么描写?(神态、心理描写。板书:神态、心理)注意神态心理描写必须真实。(板书:要真实)

四、列提纲即兴练说 出示小黑板:

1.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指一行同学说)

2.请一学生上来按照小黑板上规定的题目、特点、事件、着重

描写的方面等项写提纲,其它同学在下面列提纲。

3.请演板学生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人物特点;请写各方面人物特点的同学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了人物特点。

五、总结

1.复习一下写作方法,看黑板,跟老师说:外貌抓特征,行动要细致,语言要恰当,神态、心理要真实,具体事例一两件,人物如同站眼前。

2.学生自己读一遍。

3.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作文方法,只是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后写人的作文大家还可以多运用,多实践。下节课请大家完成这篇习作。

六、阅读导引 好友多多

多多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他的脑袋圆圆的,浓眉毛没,大眼睛,像卡通人物蜡笔小新。(简练,抓住了特点)

多多喜欢打乒乓球,我们都叫他“旋球王”。“旋球王”的旋球那可是真“旋”!只要球一出手,就象长眼睛似的,“刷刷”地直向你冲过来,可只要一落到桌面上就会立刻改变了方向。你明明看着往左,它却往右飞了。等你一接球,才发现扑了个空。这样你就输定了。每次他赢了球,他都会张开他的大嘴,大叫一声。(有声有色,真是写作高手)

我真羡慕他。(简洁,自然)

【评语:】小作者写了好朋友的样子,爱好,特别突出了人物的特点,个性非常鲜明。所以,话虽不多,却很吸引人。

1、学习运用

⑴用波浪线画出“一……就……”的句子,体味人物的动作变化。并说上一两句话,用上“一……就……”。

⑵看点评,学写开头和结尾。

⑶多多有什么特点?你熟悉的人有些什么特点?如:爱学习、爱劳动、爱帮助人、爱看书、爱清洁、有礼貌,做事认真,幽默,粗心、开朗、大方……

2、拟题导引

①《__________的一个人》 ②《_____的 _______》 ③《给我带来_____的人》 ④《夸夸__________》

3、写法索引

①抓住人物特点:一人一事,不要面面俱到

②选择典型事例:重点部分要详写,注意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内心写细致写具体。

③按一定顺序写:“总分结构”开头概括品质,可结合肖像描写。重点部分贯穿人物活动。

小学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四、写观察日记作文指导

8月25日 星期四 晴 蚂蚁的力量

今天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米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它急急匆匆地到米粒旁边,那样子好像是一个三月滴水未尽的饿汉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想将食物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力,却只搬的动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语道。蚂蚁“吃”心未死,它又紧抱米粒,一晃身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就像一个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样,毫无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写蚂蚁,把蚂蚁当人来写,十分生动)

“唉,毕竟是只蚂蚁!”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气大,那……”我刚要起身回家,惊异便把我拉了过来:刚才的蚂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马。一阵瞠目结舌后,我平静了:蚂蚁力量太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我讥讽着这些小生灵,觉得它们是痴心妄想。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二蚁连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象是返乡归国似的移向蚁穴。(写出自己的观感,形象生动)

听了我的叙述,你还觉得蚂蚁力量小吗?有时,人的力量可能比蚂蚁还小,有时,蚂蚁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还大。为什么呢?因为: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从中悟出道理,完成写作目的)

【教师点评】

这篇日记记述了作者对蚂蚁的细心观察。作者观察和描写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和其它蚂蚁搬运米粒的经过,使“我”从好奇惋惜到瞠目结舌以至感叹,从中悟出了“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这样的深刻道理。文章记述生动、形象,层次清晰,【习作要求】

你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吗?先交流一下写日记的方法,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习作指导】

1、可以写什么?

可以写四季的美景,气候变化的特点; 可以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可以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还可以写周围动人的事迹等等。

2、怎样写?

观察日记题材多,范围广。简单地说,就是将我们平时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写成日记形式。

首先内容要真实,所见所闻要贴近自己的生活。

其次,观察要细致,叙述才能具体,要对事物的声音、色彩、形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作出细微的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观而不察,视而不见,见而不想,很多生动的素材都发现不了。

再次,选材要精,中心才能突出,围绕一个内容,一件事,一种

情景,一点感受写,有详有略。

第四,想象合理,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合理的想象,写出新鲜感。

3、下面这些你知道吗?(帮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激发观察的兴趣,挖掘发现的潜能)

鱼睡觉的时候是睁开眼睛的|含羞草一碰就会闭拢它的叶子|蜘蛛也可以预报天气|蚱蜢的头是尖的,蝗虫的头是圆的|芙蓉花早晚会变色|蚯蚓断成两节不仅不会死,还会变成两条蚯蚓|母鸡尽职|白鹅高傲|猫性格古怪|家燕很绅士|……

做一做:回家找个矿泉水瓶,除掉上半部分,做成杯子形状。倒入近半杯的水,将一整颗大蒜放进做好的杯子里。然后坚持观察一个星期,把观察过程,特别是观察到的变化都写下来。

4、句段训练

在你的作文中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在你的作文中用上至少两个比喻句

根据你观察的材料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道理:人心齐,泰山移/勤能补拙/有双发现美的眼睛/给予比拿快乐/

5、日记格式如范文,在第一行中间写明日期、星期、天气|第二行开始日记正文|日记一般不写标题,但为了便于把握作文中心,小学生时提倡写标题(见范文)。

【主题推荐】

同学们,你们见过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场景吗?见过的,想一想,把人的可亲,动物的可爱写出来;没见过的,回去细心观察一下。

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指导

冬至吃饺子

东汉时候,有个名医,叫张仲景。他的医术高明,不管什么病,都能手到病除,人们称他是医圣。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那年退休回乡,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风刺骨,雪花飘飘散。他看到那些为生活奔忙的人,衣着单薄,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很难受。

张仲景回家后,心里总挂记着那些烂耳朵的人们,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阳找了一块空地拾只占棚子,架上衣锅,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格放在锅里煮,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一只只耳朵形状,再放在锅里煮。到冬至那天就开张,专门送给伤的人吃。张仲景把这种治伤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吃过以后的人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生热,伤都治好了。(冬至,张仲景煮饺子为人们治冻伤,“祛寒娇耳汤”的诞生。)

以后,每到冬天,张仲景都做“祛寒娇耳汤”,到冬至那天,送给大家吃,预防和治疗冻伤。

巧的是,过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为了纪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户户包饺子吃,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直到现在,有些地方饺子叫做饺耳呢。(无巧不成书,张仲景的忌日也正好是冬至,人们为了纪念他,冬至包饺子成为风俗。)

【名师点评】

评析: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为人民大众治冻伤而引起的,这种写法既是传说又点明人民大众会永远记住为他们做实事、好事的人们。【习作要求】

用多种形式了解传统文化,搜集资料:文字、图片、实物,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打包词句】 【习作指导】

1、可以写什么? 传统文化

①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②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

③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

2、怎么写? 了解传统文化

收集资料:除夕贴对联,腊八粥,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下来。【主题推荐】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记一个节日传说的故事》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课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追求的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培养他们的听话、说话能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虽然内容丰富,但如果脱离了学生现实的生活场景,那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把这一次的口语交际训练与学生最熟悉的饮食紧密联系起来,以“话──选──赞──品”四大环节创境促说,通过“分组互动悟传统、调查展示各抒情怀、角色扮演饮食聚乐、才艺展示谱写饮食新理想”等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元感悟,亲自去体验、感受传统文化所绽放的生命异彩,以“趣”促交流,以“情”促互动,以“活动”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力求结合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境性、互动性等特点,突破课堂封闭性与口语交际话题生活化之间的矛盾,使口语交际的练习达到由“量”到“质”的提升。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相关的饮食,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体会饮食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引导学生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学会合作,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语言。

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鼓励学生能具体、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4.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随时随处包蕴的传统文化,牵引学生爱国情愫,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从生活中的饮食着手,引导学生乐于交际,并把要说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叙述明白。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

教学准备

课件生活照 食物头饰 调查表相关的儿歌童谣、妙语佳言等 桌椅分成四大组,呈方阵 黑板布置

预设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饮食。

同学们,咱们浙江可是个“鱼米之乡”,美味佳肴数不胜数。那么,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呢?请学生各抒己见,并表演一下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时的样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非常的重要,不仅如此,许多食品都包含着特别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板):饮食的传统文化。

从日常生活引入,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经验、感受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食物,力求在课一开始就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起学生心底的期待与好奇,引发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让他们带着情感,怀着

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快乐表达。

二、重现生活,选饮食。活动

(一):观看饮食诉衷肠。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食品,充满了诱人的香味。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选一选自己最钟爱的食品。(课件播放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及品尝的情景)

每播放一种食物就让学生抢答诉说,如:这是什么食品,曾在什么时候吃过,味道怎样等。组织评议,给予及时地鼓励。

2.自由选择刚才课件中播放的一种食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3.展示若干生活照(班中孩子在品尝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食物的情景),让学生认一认照片中的主人公、食物,请学生调理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后指名说一说。

选择播放学生自身品尝过或见到过的感兴趣的饮食,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交际的金钥匙,感觉有话可说,为体会饮食文化作铺垫。

活动

(二):分组互动悟传统。

1.出示四种传统食品,分别为粽子、汤圆、月饼、清明果,放于四大组,请学生选其一种并迅速坐到那一组当中。结合发下的讨论提纲组织各大组讨论,参考内容:

①本组的食品通常在什么节日里出现? ②能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吗?味道怎样? ③你们组觉得这种食品中蕴含着什么意思?

④你们组搜集了哪些与这种食品相关的资料(如儿歌童谣、成语、故事、格言等)?

⑤你们组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指名带着本组的食品上台介绍,共同评议,评议参考内容:可以按提纲把本组食品介绍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让人听明白,声音响亮,口齿清楚等。

3.请学生出示自己的调查表

(一),各组结合刚才的点播再次进行组内交流,取长补短。表格预设如下(*为机动题): ¬

4.各组选派1--2名组员进行组间调换交流,师巡视加入学生活动,并将学生的调查表展示于黑板上。

小组内及组与组之间的口语交际过程,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听话、说话的机会。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听与说的训练,真正实现了“听与说的双向互动过程”。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还能为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消除恐惧心理,使大家都变得敢说、愿说、乐说。而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以“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到各小组中指点、协调,起到了“幕后导演”的导向作用,关注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感情升华。

三、集思广益,赞饮食。

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正如同学们搜集的,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气息还相当丰富。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赞美着我们所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有许许多多的人通过食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诉说自己美

好的祝福。

活动

(一):调查展示,各抒情怀。

请学生上台介绍,形式可以多样,说、演、唱均可,还可以用实物器具、图片资料辅助介绍。其他同学可作补充介绍。同时将学生的调查表

(二)展示于黑板上。

丰富的日常生活是孩子们永恒的话题。而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最终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检验的。因此,我努力联系生活实际,巧设调查表,使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同时进行记录,积累口语交际资料,真正做到有话可说,自然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

(二):角色扮演,饮食聚乐。

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及倾听所得,自由准备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品(师也可以建议罗列简单的发言提纲)。¬

2.每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品,带上食物头饰,以自述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师融入学生之中,适时加以指导。

3.音乐声中,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表演,饮食聚乐,及时鼓励点播。

4.说说聚乐会后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 角色扮演不仅能促使学生情感很快融入,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浓郁的传统文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

果。而饮食聚乐更凸显了主题,自然地把交际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

(三):才艺展示,谱写饮食新理想。

1.分组研究本组最钟爱食品的广告词,上台展示:如今,我们已经和饮食交上了朋友,已经能听懂饮食所带来的语言了。你们的心中也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有许多感受要和人分享。那就来吧,把你要说的话凝成你最想说的一二句话说出来吧!学生的创意作品将展示于黑板上,欣赏评议。

2.以小品、诗歌等形式进行口语交际:的确,传统的食品都有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可生活中的食品又是多么喜欢我们为他们实现新的理想呀!你看(出示课件──食品的新理想。如汤圆说:我多么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关爱家人朋友,让我们的世界团团圆圆,更美满幸福……)。同学们,我们又该怎样来帮助它们实现理想呢?

这一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丰富的语言有条理地、有理有据地说话,在交际过程中有效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此外,口语交际的目的除了发展学生的语言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小品谱写食品理想”这一安排的隐性目标正是为了构建学生健全向上的心灵。

四、拓展延伸,品饮食。

1.关于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说也说不完。这些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那就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妈妈一起做一样自己或家人最喜欢的食品,一起品尝。

2.为所做的食品制作一个谜语,让家人猜一猜,然后为他们讲

讲这种食品所包蕴的故事,说说相关的其他资料。

3.自定研究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同学间或家人间进行交流。从课内到课外,学生将一次次受到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次次完善着自己的语言,一次次强化着交际的信心,进一步体会这些传统美食带来的那种幸福与关爱。

《自己去过的地方》作文指导

风景如画的农村

夏天到了,妈妈带着我到风景如画的乡村去游玩。

我们来到河边,看见远处山脉连绵不断,峰峦起伏,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小鸟在空中飞翔,啁啾矫婉地啼叫着好像在唱一曲赞歌;池塘边的柳枝随风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招手。(略写远处山脉、空中小鸟及池塘边的柳枝。)

池塘里盛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荷花的花瓣围着一个圆圆的、淡绿色的莲蓬,花瓣顶部是深红色的,渐渐往下就是粉红色的了。荷花旁边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活像一个熟透了的大桃子。荷花周围尽是撑开的绿伞似的荷叶。(详写已开的荷花和花苞。)鸭妈妈带着小鸭,一会儿潜到水里,一会儿躲到茶叶后边,好像在捉迷藏。(“潜”、“躲”把小鸭子那逗人的情形表现得惟妙惟肖。)

走进了美丽的乡村,就像走进一幅美丽的画,使人留恋忘返,让你深深地陶醉在这美景之中。

【名师点评】

小作者抓住了池塘这一处景物进行细致地观察,然后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地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写荷花形状、颜色时,描写细致;在写含苞欲放的荷花时,作者采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描述了它的样子。

【习作要求】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荣的都市……祖国的东南西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后,就开始写一写。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方法索引】

1、可以写什么?(通过口语交际交谈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可以是感受和体会。)

山川名胜 旅游景点

2、怎么写?(深入农村,感受生活,运用本单元积累的优美词句。做到语言质朴、笔墨细腻、层次清晰、情感真挚。)

方法提示:

注意顺序,做到言之有序。抓住特点,做到说写具体。仔细观察,做到言之有物。

展开想象,运用比喻夸张。眼中有景,色形声态神变。心中有情,喜欢热爱赞美。

提纲提示:

首段:介绍去过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说说它总的景色特点。中心段: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具体描写。结尾:自然收尾或感受结尾。【语段欣赏】

1、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并没有随着我的漂流在外而在我脑海逐渐消失,反而,异域的寂寞让我更怀念它的柔、它的美和它的亲切。

2、家乡的小河啊!你那清澈如泉的河水,哺育了人们;你那美好的心灵,教导了人们;你那优美的身躯,给家乡添了光彩。

3、我光着脚,踩着水,注视着微波粼粼的海面,听着哗哗的水声。

4、穷山恶水 山明水秀 茂林翠竹 竹篱瓦舍 荒山野岭 山幽路僻 错落有致 依山傍水 枝繁叶茂 峰峦雄伟

¬

眼花缭乱依依不舍 沁人心脾 鬼斧神工妙趣横生 令人神往 千姿百态

翩翩起舞 应接不暇

5、有时我爱把脚伸进水塘里,轻轻地搅呀搅,水塘里的水轻柔地拍打着我的脚,像是妈妈的手抚摩着我,舒服极了。

¬

【主题推荐】(《家乡新事》《我家门前的池塘》《乡亲》)《校园一

角》或《公园一角》

提示:学校里,公园里都有什么值得玩的地方。花坛里栽种了哪些花?写出它们的形,色,味及四季变化,突出美。都有什么建筑物?写出它们的形状、大小,高低、颜色,可运用数据和联想的描写方法,突出特点。注意写作顺序,写出真情实感。

通过一件或几件事写人的作文指导

一、导言:我们知道,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离不开写人,因此要写好人,就必须写事……

二、请同学们谈谈写人与写事文章的区别

三、老师帮助区别:

写人 以写人为主,文章反映的是人的性格特点,行为品质,精神面貌.写事 以叙事为主,文章着重叙事的过程

四、教师指导:

1、通过几件事写,一要注意选材,要求几件事都能反映人物某一两个方面的特点品质,或几件事的不同侧面反映人物的某一个特点。

2、注意文章的首尾可以直接了当地说出人物特点。

3、文章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作者的议论和观点。

4、抓住人物的神态、表情、外貌、语言、行为、内心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刻画。a、写好人物外貌,给人留下印象。外貌包括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打扮等。b、外貌应有特点,要让外貌显示身份,揭示性格,反映内心。c、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要容颜见色,神情见性,姿态见形。

5、层次间的联系,可以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

6、几件事应有一定顺序,应有主次,抓住重点,不平均 使用力量。

7、围绕独特的个性,必须有一件事详细写,写好事情中的主次人物。

五、习作: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如何编写童话作文指导

好问的小金鱼

小金鱼生活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有一天,小金鱼正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突然,他看见一棵垂柳在随着微风,轻轻地摇动着,身子倒映在水中,外边的炎热立刻消失了。小金鱼看着挺拔的垂柳,心想:这柳树怎么是绿色的,它的叶子不密,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阴凉呢?我还是去问问博学多才的龟爷爷吧!于是,他便向龟爷爷家游去。(把金鱼拟人化,使文章变得生动。)

在路上,他看见兔哥哥正在岸边,手里拿着一个像棍子一样的东西,便不解的问:“兔哥哥,你在干什么啊?”“我在吹泡泡呢!”说完,只见兔哥哥轻轻地一吹,五六个大泡泡就从“木棍”一头钻了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小华高兴地叫了起来。

小金鱼有起了疑问:“为什么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变得五光十色呢?”“你去问龟爷爷吧!他可能会给你满意的答复。”“好的,再见了!”“再见!”小金鱼继续游着。

小金鱼抬起头,看见小河边耸立着一座座高山峻岭,这很自然的景观也让小金鱼产生了疑问:“这一座座高山峻岭,是怎样形成的呢?”“干脆,我把这些问题都请教一下龟爷爷吧!”他的速度更快了。(写出了四个疑问产生的过程。)

不一会儿,就来到龟爷爷家。“龟爷爷,请开门,我是小金鱼。”小金鱼很有礼貌地叫了门。过了一小会儿,龟爷爷开门了,它的年龄虽然已经超过了一万岁,但它还显得神采奕奕。小金鱼一连提出了四个问题。龟爷爷笑了笑,说:“柳叶被阳光照射,吸引紫外线产生叶绿素,所以是绿的;你感觉好阴凉,是因为柳树叶的颜色较深,遮住了太阳光,所以阴凉;泡泡中含有多种化合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所以是五颜六色的,而高山峻岭则是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听了龟爷爷的回答,小金鱼高兴地叫了声:“谢谢!”便满意地走了。(通过对话介绍了知识。)

小金鱼真是勤学好问啊!(结尾点题。)

这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科学童话,他用小金鱼的疑问,简明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四个方面的知识,既学习了作者好的表达方法,也增长了科学知识。

【习作要求】

我们已经读过不少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

种动物作为主人翁,编一个故事。先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

【方法索引】

一、大胆想象,是人们对记忆中的事物加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由一事物而想起相关的另外事物或一种思想感受。

巧妙构思:第一确定想象目标,切合题意。符合中心。第二采用不同方式想象、回忆、推想、联想、幻想、遐想。第三想象可以海阔天空,最后回归到中心上来,要奇妙更要入情入理。

怎样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

1、从一点连成一线,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思路要开阔,风在言语,大树可以载歌载舞,老鼠戏猫,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

2、由此及彼,围绕所表达的思想展开。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活泼、自然具有鲜明、浓郁的儿童特点:拟人法、与拟人法相反、自我表现法。观察与想象 观察要细致,描述才具体,时刻备份放大镜,科学发现诞生在细致观察之中。抒情 抒情引发共鸣,议论让文章出采。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借物抒情。议论分为先叙后议。

二、编写童话可以从改写生活中的小故事开始,将故事中的人物换成特征相符合的动物。其实,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和能引发思考的原真生活迁移到其他事物上,让它们替我们说话就可以了。

【主题推荐】

1、从下面的小动物中,选几个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

2、动手作文。从下面提供的故事开头中选取一个续写下去。

①、老鼠们总是很讨厌小猫。一天,他们在讨论如何在小猫来之前逃之夭夭。不巧,这事正好被小鸭子听见了……

②、啄木鸟医生正在诊所研究病例,小马爸爸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③、森林里,动物学校开学了。小动物们围坐在一起,小马老师走上了讲台……

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大象公公、小狗汪汪、小兔乐乐、小鸭花花来到公园的草地上……

小老鼠历险记

有一天,小老鼠正在河边散步。忽然,他看见几位小朋友正在小河里划船。小老鼠越看越羡慕。于是,小老鼠也想要只小船。(小老鼠也想划船,可真有趣!)

哪里有小船呢?他找呀找呀,刚好看见草地里有半个背掏空了的西瓜皮,他想:嘿,正好给我当小船。

于是,小老鼠把半个西瓜皮推进了小河里,然后自己跳进了西瓜皮里。西瓜皮带着小老鼠慢慢地向河中央漂去。(西瓜皮也可当小船。)

小老鼠玩得好高兴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转起圈来……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小老鼠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啃起西瓜皮来,不一会儿,最上面的一圈被他啃光了。小鱼看见了,着急地说:“别啃呀!别啃呀!再啃下去就会掉进河里的!”可小老鼠就像没听见一样,理都不理小鱼,继续啃下去。不一会儿,西瓜皮被小老鼠啃得只有一个底了。小鱼急得大喊:“别啃了!别啃了!船要沉

了!”可小老鼠还是理都不理小鱼。(西瓜皮还能填饱肚子呀!)

危险终于发生了,“咕咚——”小老鼠掉进了河里,他拼命地挣扎,可是身子却不听他的指挥,慢慢地沉下去。小鱼赶紧游过来,把小老鼠推向了岸边。(小老鼠可没想到:填饱了肚子,却遇上了危险!)

小老鼠爬上了岸,气喘吁吁地对小鱼说:“谢谢你……救……救了我……”

点评:陶醉在划船的乐趣之中的小老鼠,竟然啃起了自己的小船,连小鱼的劝告也听不进去,真是饿到了极点!小作者的构思可真有趣!

一、阅读导引

1、这则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在文章末尾添一段自己悟出的道理。

二、方法索引

1、拟出主题,想象出完整的情节。

2、考虑动植物生存环境或习性特点,想象要逼真。

3、赋予动植物不同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的语言和内心活动。

4、安排动植物说话的同时让动植物为作者自己说话,表达出意图或得出道理。

三、训练站台

1、词句积累

步步高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喜洋洋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开开心心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试试,谁的句子写得最具体

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马可伤心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文诊断(按诊断改写文章)

一天,小鸭喊小鸡玩,却没有喊鸭弟弟。小鸭和小鸡玩得很开心。后来,鸭弟弟去找他们,结果发现了他们,就说:“你们怎么不喊我呀!”小鸡不小心碰了一下鸭弟弟,他们就打起来了,结果俩人都受伤了!

诊断结果:缺乏趣味。药引处方:

(1)看看特点:小鸭走路摇摇摆摆,嘴巴扁扁的,游泳是高手,叫起来“嘎、嘎、嘎”……

小鸡扑扇着小翅膀,飞一般地跑来跑去,尖尖的小嘴啄食虫子最厉害……

(2)联系特点,构思故事:是小鸭帮小鸡采来了水面上的小花,还是它们互相学习对方的本领;是小鸡为小鸭捉草地上的小虫,还是它俩闹了矛盾,最终又和好……

篇6:三年级上册阅读备课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联系熟练的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

1、划出好词佳句

2、品析“济南的冬天”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看图学文,培养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北平的冬日和伦敦的冬日。

北平自进入十月以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季节了。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这样描述:“易于刮风的北平的天气,在空中,又充满了野兽哮吼的声音了,所有的沙粒都飞了起来,在没有太阳光彩的空间弥漫着。

老舍生活在伦敦的时候,伦敦的冬天确实也难见日光,整个的城市被雾气笼罩着,当然,如今的伦敦已是空气清新,天空一碧如洗。那么,济南的冬天如何呢?

二、整体感知

听老师朗读《济南的冬天》,你们的任务:

认真倾听,然后回答:你听到的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三、赏析

(一)朗读

1、如此精彩纷呈的冬天展现在你们面前,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美,欣赏)

2、那我们该以怎样的感情来读这篇文章呢?朗读时还有什么注意点?

3、自由朗读

(1)读你最喜欢的那一段,读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段。(2)学生评

(二)赏析字词句

过渡:随着你们的朗读,老师走进一片温情脉脉的田地,这里有母亲般的慈祥,又有少女般的娇羞,让我感觉如春风扑面。你们读到了济南冬天哪些景物?在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笔下,山是怎样的山,水是怎样的水?

再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词句来品味赏析

要求:拿起笔,在书上划下你喜欢的字词句,在书旁做批注,也可以翻开笔记本,写下一段赏析性文字。

1、学生活动

2、互相交流

(三)老舍是怎样把文章写得这么美的?总结写作写景文章的方法。

四、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五、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

必做:阅读《我梦中的小翠鸟》《话说君子兰》《只拣儿童多处行》 选做:读《风筝》《昨天和今天》 课后小结

第二周阅读《匆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2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古诗 , 谈话激趣:

1.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79页。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要求中我们做什么? 4.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

2.谁能说出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3.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4.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5.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6.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7.教师范读: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请同学们给老师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我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8.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到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

5、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 , 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 , 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在 „„ 的时候,从 „„ 过去。

四、品读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

2.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

3.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五、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六、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

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可以写一写阅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作业:必做:阅读《风筝》《昨天和今天》《三问》

选做:读《烦人的雨》《天热的发了狂》

课后小结:

第三周阅读《李时珍》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学习他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2. 体会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学难点: 1 了解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2 结合课文明白“完善”的意思。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好处。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自读全文,思考:你对李时珍有了哪些了解?

2. 哪个内容是最主要的?(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 哪几段写了这一过程?(3—5)

二、学习课文

1. 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每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原因—过程—结果)

2. 原因是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概括说说旧书有几个缺点?(不全、不细、不对)

3. 为什么说“比较完善”,不说“十分完善”?“比较”是相对谁说的?

4.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完善”的理解?(更全、更细、更准)

5. 默读课文4、5自然段,李时珍是怎么做的?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特别受感动,画下来。(课件)

(“上万里、千百个”数字说明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数字说明方法?(27年,几国……)

这些数字说明什么?(课件)再读

三、总结

1. 这27年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是坚持不懈的过程。(课件)

2. 把你心中的感动用以下句式说说:(课件)

3. 作者怎样评价他?(板书:伟大)

四、积累交流

1、学生自主阅读,并标画好词好句。

2、交流收获。

五、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六、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

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可以写一写阅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作业:

必做:阅读《笑》《丑石》《朽木不可雕》《三人行必有我师》 选做:以《我从李时珍身上学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课后小结:

第四周阅读《玉不琢不成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熟练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课文理解“玉不琢不成器”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感知课文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孔子是位什么样的人?画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孔子对弟子怎么要求的?照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4.孔子的地品德高尚与什么有关? 5.玉不琢不成器什么意思?

三、总结:

一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就永远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

四、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五、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必做:《孔求教采桑娘》《余太君智退“八大王”》

选做:《阎立本三观名画》《郑板桥吟诗退窃贼》

课后小结

第五周阅读《居里夫人》

教学目标

1.居里夫人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2.熟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居里夫人肉小的心灵受到的屈辱。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二、感知课文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为什么说:马里亚生不逢时?照出相应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3.在课堂上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使幼小的马里亚有了一颗热连祖国的种子,一颗求知的种子?

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总结:

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

作业:必做:阅读《在荣誉面前》《我已经吃过了》

选做:《爱追根溯源的达尔文》《研究科的“破裤子先生”》

课后小结:

第六周阅读《穷人和富人》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朗读《穷人和富人》,理解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在穷人和富人身上发生了怎样的事?(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

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必做:阅读《聪明的兄妹》《小猴子和秋千》

选做:读《三人言虎》《五十步笑百步》 课后小结

第七周阅读《小红帽》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朗读《小红帽》,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小红帽为什么没听妈妈的话?

(2)我们应该在小红帽的故事中接受什么教训?

二、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必做:阅读《兔子与狐狸》《苹果是谁的》《穿山甲大王》

选做:读《社日》《宿甘露寺僧舍》 课后小结

第八周阅读《为朱鹮拍照》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正确流利的朗读短文。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朗读《五十步笑百步》,了解短文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五十步笑百步讲了一件什么事?(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画出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四、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五、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必做:《三人言虎》《五十步笑百步》《宿甘露寺僧舍》

选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古诗六首》

课后小结

第九周阅读《写作的“酵母”》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2.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阅读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写作的“酵母”是什么?把什么叫做写作的酵母?)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班级交流(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有感情地朗读。

2.恰当的词语。划出来

四、听记

五、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

作业:必做:《致蝴蝶标本》 《雨后》 《书》 《地球只有一个》

选做: 《小鸟的渴望》 《像小麦一样生长》 《祖国》

课后小结

第十周阅读《雨后》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孩子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认识课文中的部分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小哥哥一边嘴里说着糟糕,而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神情的欢愉心理。教学过程

一、倾听雨声、导入揭题:

师: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听录音,猜一猜。(播放雷雨声)揭示课题:《雨后》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

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节读全文:

指名分节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认真想:你看到了什么?

三、体验生活,感情朗读:

1、学习第一小节。

师:让我们走进诗中的字里行间,去瞧一瞧吧!(1)边听边想:

师:请大家读读第一节,喜欢的句子可多读几遍。大家读得多用心呀!老师也很想读,能给我这个机会吗?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读的时候,你边听边在脑子里想象,你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来到雨后的广场。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会吗?

(2)交流体会中朗读: 师:看到了吗?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谁还看到了什么? 师:你想去看看吗?

师:你看到他们在玩什么?(用“赤脚的孩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来串联。)

小结:好一群快乐的孩子,好一个快乐的广场。(3)有感情地读:

师:让我们走进雨后的广场,我们看到了,读(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齐读第一小节)

师:是呀,他们就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开开心心。

2、学习第二小节(1)看图说话:

师:快乐似神仙的小哥哥在干什么?(看图说)

生: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师:“使劲”还可换成什么词?(用劲、带劲、起劲)(2)指导朗读第一句:

现在你脚下有一潭积水,请你用劲地踩一踩。踩水快乐吗?把这份快乐带进句子读一读。(指名多人读)

(3)指导朗读第2句: A、他喊:“妹,小心,滑!”

师:可是,他光顾着自己玩了吗?你从哪句话读懂的?(你真会读书!)你就是那个小哥哥,小哥哥,你好!你妹妹紧跟着过来了,你亲切地喊:“„„”(细节指导:声调提高或短促)还有谁想读?你为什么声音这么响?(广场上人很多,声音低了妹妹听不到。)

师:真是个细心的哥哥。如果妹妹远远地,你应怎么喊?(高声地喊、亲切地喊、急促地喊)

师:老师听出来了,同样一句话,“妹,小心,滑!”我们可以亲切地喊、高声地喊、急促地喊,但都喊出了小哥哥关心妹妹、爱妹妹的一片兄妹之情!

(4)齐读第二节:

这样的好哥哥,你们喜欢吗?你还想当吗?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二节,看谁更像好哥哥!

3、默读第三节,引导学生质疑

师:摔了跤的小哥哥又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还是看看第三节吧!请小朋友们默读第3节。边默读边想一想:读了这一节,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可在句子边上做上记号或写出你心中的的疑问。

学生质疑:我不明白为什么小哥哥滑了一跤,把裤子弄脏了,还那么高兴呢?(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师:值得我们来研究研究。小哥哥觉得什么事是令人糟糕的?可是转而一想,他又觉得(兴奋和骄傲呢)!什么事又让他引以为自豪呢!

学到这儿,你想说说:这是一个()的小哥哥?请你把你的想法用一个词或几个词写下来。把你的想法和全班小朋友分享一下。(调皮,好玩,有趣,关心小妹妹)

小结:二(10)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通过小朋友自己读书,从文字中读出了画面。看到了()的小哥哥。

4、自由读第四节(1)自由读第四节:

师:第四节,咱们自己读一读。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可以读一句,想一想,你仿佛看到怎样的小妹妹,或做一做她的动作。等会读得好的同学请上台演一演。有信心吗?

⑵指名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你看到小妹妹了吗?(3)演一演:

师:指名一人读,一人演。其他都是小评委,看她演得像不像?

指名评价:你觉得她演得像吗?为什么?(“咬着唇儿”,不像男孩子们那样大呼小叫)(“提着裙儿”,不让雨水沾湿衣裳)(轻轻地小心地跑”,防止水中地滑)

你知道小妹妹想什么?(小妹妹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如果,你也在雨后的广场,你会想什么,希望自己做什么?

四、感情朗读全文并背诵:

师:学了这首小诗,在你眼中,你觉得这是一个()的雨后!难怪作者说,(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相机板书:他们与水共乐、与泥共舞。)老师也被迷住了。《雨后》可真是一首好诗。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这么美的诗歌,如果配上音乐,一定会更美妙。《雨后》(配乐读),把快乐带给在座的每一位!

学到这儿,你有没有办法让快乐留在脑海里,喜欢的那节可以背下来。

五、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六、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

作业:必做:阅读《伤田家》 《城东早春》 《父亲的狂怒》

选做:《作文的故事》 《叶圣陶谈作文》

课后小结

第十一周《无言的爱》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能简要说出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2、比较句子,体会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感受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反思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能理解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感悟课题“无言的爱”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动物之间一些感人的故事。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爱的故事,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我们在爱的温暖下感受快乐,感受生命的意义。同样,在动物王国里,也有这种伟大的爱的存在。虽然他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但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去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 出示课题:无言的爱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文章讲述的是怎样的感人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课文描绘了 个感人的镜头,镜头一讲述的是

镜头二讲述的是。

2、课文就像是摄像机,记录了两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请你仔细阅读,把最能感动你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三、深入阅读,体会“无言的爱”的深刻含义。

1、自由读课文的镜头一: 交流:

(1)4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

什么叫绕圈狂叫?什么叫听而不闻?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一句?

(2)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四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

2、读了这一段话,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猫?

3、自由读课文的镜头二: 交流:

(1)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

(2)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什么叫截然不同、相容相安、互侵互斗?比较句子,你喜欢哪一句?(3)感人的是他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

(4)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口中,而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人们看到了这种景象,会说些什么,又怎么做呢?

4、读读课文第四小节,想象围观的人会说些什么话?

看到此情景,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四、感悟深华: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想要说些什么呢? 附板书:

27、无言的爱

猫 照顾 小狗

麻雀 相容相安 另一种鸟

五、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六、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

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可以写一写阅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作业:必做:《蚂蚁》《蜘蛛》《能模仿树叶的动物》

选做:《简练的广告词》《世界上有多少昆虫》 课后小结:

第十二周阅读《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

2.通过了解白春礼院士在高科技研究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来体会他的一颗强烈的爱国心。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写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感知课文

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白春礼院士在高科技研究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为什么说他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4、再读课文,划出令你深受感动的句子。总结:

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

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可以写一写阅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作业:必做:《吃啥像啥的虫子》《生物钟趣谈》

选做:《满树红珍珠》 课后小结:

第十三周阅读《大自然的恩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a)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

b)理解为什么作者说“热爱大自然才能成为有品位的人,真正的人?”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理解为什么作者说“热爱大自然才能成为有品位的人,真正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感知课文

1.学生读课文思考:文章中写了哪几位文学家和诗人?他们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2、重点体会李清照的词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3、理解题目《大自然的恩赐》是什么意思。

4、结合自己的实际想一想为什么现在的小学生写作干枯无味,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5、再读课文,划出优美的句子。总结

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

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可以试着用一下本文介绍的写作方法。作业:必做:《决心》《无言的爱》

选做:《绿皮鹦鹉》

课后小结:

第十四周阅读《名家笔下的冬天》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联系熟练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划出好词佳句

2、品析“名家笔下的冬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名家笔下的冬天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些冬景片段。

二、感知课文

听老师朗读《名家笔下的冬天》,你们的任务:

认真倾听,然后回答:你听到的名家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

i.赏析

如此精彩纷呈的冬天展现在你们面前,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冬天的?(喜爱,赞美,欣赏)

那我们该以怎样的感情来读这篇文章呢?朗读时还应注意什么?(重读的部分,有感情的读)自由朗读

读你最喜欢的那一段,读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段。学生评 赏析字词句

过渡:随着你们的朗读,老师走进一片温情脉脉的田地,这里有母亲般的慈祥,又有少女般的娇羞,让我感觉如春风扑面。你们读到了冬天的哪些景物?在名家的笔下,冬天是怎样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何相同之处? 再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词句来品味赏析

要求:拿起笔,在书上划下你喜欢的字词句,在书旁做批注,也可以翻开笔记本,写下一段赏析性文字。互相交流

名家是怎样把文章写得这么美的?总结写作写景文章的方法。课外练笔

我们的校园很美,到校园走一走,写下校园的美景。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必做:《读沧海》《洁白的奶》

选做:《故乡的茶亭》 课后小结:

第十五周阅读《夜半女车夫》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并学习女车夫拾金不昧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人物这种精神的。教学过程:

一、朗读《夜半女车夫》,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边读边思考:文章将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人物这种精神的?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阅读《月下情》《舍弃》《我叫“红领巾”》《最有意义的镜头》《踩房顶》 课后小结

第十六周阅读《瞧这个小学生》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并学习胡迪秀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并学习胡迪秀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朗读《瞧这个小学生》,理解内容。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边读边思考:文章讲了胡迪秀的哪几件事? 各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品质?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听记

教师准备一小段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记训练。

四、写作

1.把自己交流的内容摘抄到本子上。2.学生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作业:必做:阅读《故乡的草编》《槐荫下》《蜂勤酒香》

选做:《老鞋匠》《奇怪的骚扰电话》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时态训练题下一篇:500字毕业感言作文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