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难点

2024-08-27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难点(通用8篇)

篇1: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难点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从直观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发展其逻辑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除了注意学生思维方法的掌握,最明显的表现是培养学生画概念图和线段图,促进其知识系统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数学知识中,数学概念又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原理、数学方法也是由数学概念构成。概念的清晰性、稳定性、可辨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极大地影响数学知识的质量。概念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建构自己的概念图,掌握这种方法。数学知识就像~张纵横交错的网,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网点,网点上的一条条知识,连接起了一个个的网点,从而形成一张密密的“知识网”。培养学生自己去“织网”能力应该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之一,而且对于小学四年级的教师来说,在学生思维折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通过让学生画概念图的方法来培养思维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法之一。

“线段图”是指由有一定意义的线段、箭头、数字符号等构成的图式,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符合小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数学各种类型的应用题:如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用线段图扳书分析数量关系,易化繁为简,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四年级教材中的路程问题(第七册59―61页),很容易通过例题中的线段图理解问题。对于第七册第64页的习题5,学生们也能轻松地把情景图用线段图表示出来;第八册“解方程一”(第95页)的练习2,即使学困生也很容易列出方程,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能把一些方程用线段图画出来,比如97页的练习l、2,通过这种思维训练,学生的表征能力得到提高,实现《标准》提出的“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四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积的变化。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

(5)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6)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注: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列综合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篇2: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难点

一学期来,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关注学困生:

根据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较少,学困生却占一定比例。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每一个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学困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困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学困生时把一碗水端平。由于我能善意理解他们,高兴地接受他们,因此促进了他们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当然,学生都太贪玩,有时适当的惩戒也很有必要。

二、认真教学,注重学习教学理论:

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本人认真钻研、挖掘教材,把握好基础、重难点。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增长了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培养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还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活动。能经常听各位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最后,做好复习,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本学期因“6.1”活动而时间紧张,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班级的差生面积较大,致使无暇顾及,导致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注重了学困生的辅导,而忽视了优生的拔尖,是优生的成绩也不理想,没能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篇3: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难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上, 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 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在建立了统计观念的基础上, 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 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本节内容为以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 通过正确地认读, 为今后学习统计图的分析打下基础。

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 具有一定的收集、 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因此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采用迁移、对比学习策略,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初步感知 ———比较认识 ———分析应用———拓展提升, 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 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 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让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 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并发展其统计观念。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和科学的态度。 结合具体题目数据分析渗透爱科学、爱国意识, 提升学生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 同学们, 你们喜欢参观科技展览吗?老师对××市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 制作了一个统计表。

师: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这个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

2.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1) 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重温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

(2) 从这张统计图中, 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 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板书:能清楚看出数量的多少)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设疑激思

这张统计表还可以用一个统计图表示, 你们想知道吗? 好, 那我们来向书本请教。 请大家把课本打开, 自学第109 页。

思考:这个统计图叫什么名字? 它各部分的名称你知道吗?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你发现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同座两人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

2.自主构建

师:合上课本, 咱们一起回忆一下, 课本中给我们绘制了一张……? (板书:折线、图) (一波一折的线段, 形象生动, 一下记住了折线统计图的名字)

这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出示课本第109 页折线统计图)

(1) 请同学上来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

(2) 我们一起来看看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而成的?

首先“XX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是这一张折线统计图的什么? (名称)

横轴表示什么? (年份)

纵轴表示什么呢? (参观的人数)

参观人数以什么为单位? (万人)

还有由网格线组成的格子, 一格代表多少人呢? (1万人)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点和线, 你们认为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是先描点还是先连线呢? (先描点)

先描点, 那谁能说一说这些点分别表示什么呢?

师: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为什么点要连起来?

通过折线怎样看出数据的变化?

你是怎样看出2003年的人数呢?

从整体看, 这条折线有什么变化?

中小学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师:折线统计图还能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板书: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预测:2004 年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是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2006 年呢?

师:折线统计图还有什么特点?

(板书:能预测变化趋势)

3.讨论比较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 比较一下,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谁能更清楚地看出人数的变化情况? 为什么?

师: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还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预测变化趋势, 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生活体验

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出示:病人的心电图、股票走势图等)

师:现在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样的认识? (折线统计图能准确清楚地表示一种数量的变化情况)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1 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3 题:先独立思考, 再同座互相交流, 集体订正。

3.分析与思考

妈妈记录了小明0 岁到10 岁的身高, 如下表:

如果让你把上面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你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 为什么?

预测一下, 小明18 岁身高多少?如果制成折线统计图, 是一个怎样的变换趋势? 60 岁呢?

四、疏理评学归纳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师:其实统计图有很多种, 除了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还有扇形、复式条形等。 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 有兴趣的同学, 课后可以去看一看。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 怎样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如何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教育。 我有以下感悟:

1.利用迁移策略, 设疑激思, 学习新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 注意运用迁移规律, 将“新知”与“旧知”纳入知识结构中, 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逐步类推出要学的知识。

根据本课的内容设置及教学特点, 在设计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 如开课, 利用教材资源老师对××市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 制作了一个统计表, 设计问题: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这个统计表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示? 唤起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回忆, 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各部分的名称及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铺垫及迁移。 接着, 教师设疑激思, 追问:这张统计表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还可以用一个统计图表示, 你们想知道吗?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利用对比策略, 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 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 只是它表现得更清楚而已。 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 我重视让学生了解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 并且采取加强对比的策略解决它。 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逐步突破这一难点。

其一, 自主学习, 初步感知。 利用学生探究新知的学习欲望, 我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的环节, 提出具体的思考性问题:这个统计图叫什么名字? 它各部分的名称你知道吗?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你发现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同座交流学习, 教师循环辅导, 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其二, 师生互动, 构建新知。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表及里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也应是由浅入深。 我设计自学反馈交流环节,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 展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用手势比划出题目涉及的数量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形象描述数量的上升、下降以及变化的平缓程度, 让每一个学生都进一步形象地感知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和程度, 认识折线统计图, 并了解它的特征。

其三, 小组讨论, 比较异同。 通过出示两幅图来进行比较, 小组讨论中, 学生便饶有兴致地比较起它们的异同来。学生从横轴、纵轴表示什么、各部分名称、表示数据方法及它们各自的特点等方面, 逐步进行深入的比较, 充分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这样先学后教, 层层深入, 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 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既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意识。

3. 利用分析预测, 强化新知, 提升素养

篇4: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若x=-1是方程+x=m的解,则2m

-2 008

+2 008=.

2.甲步行从A地到B地需a小时,乙步行从B地到A地需b小时,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那么他俩在途中相遇,所需时间为.

3.某市初一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5分,不答或答错一题不仅不给分,还要扣去3分,要想得到84分,必须答对的题数是.

4.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千米/时,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从甲码头顺流航行到乙码头,再返回甲码头,共用5小时.若设甲、乙两码头的距离为x千米,则可列方程是.

5.若(x-y+2)2+|2x+y-11|=0,则x=,y=.

6.若a∶b∶c=2∶3∶4,且a+b+c=18,则a=,b=,c=.

7.若2x3m-2n-2yn-m+11=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8.已知x=1-t,y=2-3t,用x的代数式表示y是.

9.已知甲、乙两人的年收入之比为3∶2,年支出之比为7∶4,年终时两人各余4 000元.若甲的年收入为x元,年支出为y元,则可列出的方程组是.

10.我们知道,|x|<4的解集是-4<x<4,那么|2x+1|<5的解集是.

11.不等式5(x-2)+8<6(x-1)+7的最小正整数解是方程2x-ax=4的解,则a=.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x>3,

x

二、选择题

13.若(m-2)x|2m-3|=6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是().

A.任何数B.1C.2D.1或2

14.关于x的方程ax+3=4x+1的解为正整数,则正整数a的值是().

A.2B.3C.1或2D.2或3

15.某商店有两件进价不同的衣服都卖64元,其中一件赢利60%,另一件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不赔不赚 B.赚了8元

C.赔了8元D.赚了32元

16.若方程组2x-y=8p,

4x+7y=7p的解是方程3x-7y=35的解,则p=().

A.0B.1 C.2D.3

17.若不等式组x+8<4x-1,

x>m的解集为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3B.m=3C.m<3 D.m≤3

18.若不等式组1

x>m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B.m≥2C.m<1 D.1≤m<2

三、解答题

19.若不等式11x+5(m-2x)<3(x-2)+m与不等式6(x+1)>+3的解集相同,求m的值.

20.已知不等式组

+>0, ①

2(x+1)+7(x-5)<-15, ②化简|x-4|-|5-2x|.

21.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的解有x=3,

y=4和x=-1,

y=2.(1)求k、b的值.(2)当x=2时,求y的值.(3)x取什么值时,y=3?

22.一个车间在计划时间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生产40个,则少20个而不能完成任务,若每天生产50个,则可提前1天完成任务且超额10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计划几天完成?

23.某商场以每件a元购进一批服装,如果规定以b元卖出,平均每天卖出15件,30天共获利22 500元.为了尽快回收资金,商场决定将每件降价20%卖出,结果平均每天比降价前多卖出10件,这样30天仍可获利润22 500元,试求a、b的值.

24.某校初三同学考试结束后要去旅游,需要租用客车.若租40座客车若干辆正好坐满;若租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且保证在前几辆坐满的情况下,最后一辆车还剩下不到20个空座.已知40座客车的租金是每辆150元,50座客车的租金是每辆170元.只选租其中一种车,问租哪种车省钱.

25.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一件A产品,需要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3千克,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产品,需要甲种原料4千克,乙种原料10千克,可获利润1 200元.

(1)按要求安排A、B两种产品的生产件数,有哪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2)设生产A、B两种产品获总利润为y元,其中一种的生产件数为x,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说明(1)中哪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篇5: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1、使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小数,用线段图较为形象地表示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认识图形,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边长和面积。

3、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和理解新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同整数一样,注意交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计算能力。

6、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学习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7、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的重、难点:

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检验,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近似数。

3、小数的乘、除法。重点: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

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重点: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三)

一、学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学生36人 ,通过在校三年半的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

意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追求学生各项素质和全面协调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

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1)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

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

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

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

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

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

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

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

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

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

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

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

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

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篇6: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

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

(二),观察物体

(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学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

(二)、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

(二),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也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运动的特性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运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空间与几何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习习近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球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鸡兔同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尝试、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使用尝试-调整、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二)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观察物体

(二)2课时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

2、乘法运算定律4 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课时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

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2 课时 整理与复习

课时 五、三角形

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

(二)4 课时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平均数 2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

2课时

营养午餐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课时

篇7:四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家长会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开这次家长会,非常感谢各位家长长期以来对我数学教学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深深知道,孩子们那一张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作为四年级的数学老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尽己所能,使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孩子乐意学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多姿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的喜悦,为你的孩子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向家长汇报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优中差

2,学生试卷分析

我们这一册课本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要进行单元测验,让学生回家签字,家长们想一想你签了几次名.有的学生是抱喜不饱忧,试卷考的不好了就往桌洞一塞就算了,虽然老师要求每个单元都要签字,但有的学生就是不听,学生太多,因此管理有时可能会不到位,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努力配合,试卷都已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经过老师在课堂上的反复教学,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达到老师的要求。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巩固问题。本次月考试试卷大家都已经看了,题量较大,个别学生难以适应,考前我只领着孩子复习了一节课。从月考试卷看存在的主要有:

《1》做题粗心如空一个题不做了,抄错题,口算题也做错等

《2》解决问题不写单位名称,不写答案,个别学生太懒,你天天提醒他,一天不提醒他,他就忘了,但老师没有这么多时间天天跟在他后头转,一不说又不写了.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

《3》审题不认真,虽然每次考试都说做题之前要默读三遍题再看,想,算,验几个环节,但是有的学生还是不听,最后还是计算题做得不好。

三、教材分析:

四年级的教材相对于低段一二三年级的教材,内容多而且比较难,一二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比较具体,但是四年级学习的内容非常抽象,当然学生成绩的好与坏与家长的辅导也密不可分。关于家庭教育后面我还要讲。本册的教材一共有八个单元,学完了四个单元,还,小数除法,方程等四个单元,前面学习的单元中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学生简算学的不是很好,这一单元是计算,由此也可以看出学生计算能力差,因此要求家长如果有时间每天给学生训练10道计算题,可以是口算,也可以是脱式计算,《口算天天练》上都有,时间是每天晚上坐完作业以后,希望每个家长能够坚持到最后。

四、希望家长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些习惯的培养,最佳时期都在小学阶段,也是最容易形成差异的一个阶段.孩子年纪小,培养的开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有的家长要求一大堆,却不认真检查落实.时间长了,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进而钻了家长空子.只有对孩子要求具体,检查认真,才能使孩子感觉家长要求的严肃性,进而约束自己把

要求化为行动.实践证明,对孩子的学习只要能坚持正确要求,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能够养成的,学习成绩也会迅速地得到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教育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听讲:一般认为听老师讲,这是很不全面的.上课认真听讲,既要听老师讲,更要听同学讲,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他怎么想的,我是怎么想的,他对不对,和我想的同不同.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学会合作的前提.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今天我们的孩子不是不会竞争而是太不会合作了,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与同伴合作而不是只是一味地强化竞争,整天把“你要与某某某比一比”挂在嘴边.让孩子在与别人的合作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别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2、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孩子在碰到稍难的题目,有些畏惧,或碰到一点点困难就寻求帮助,这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不利.家长当孩子寻求帮助,不会做时,不应直接教而应和孩子一起分析,帮助他,教会分析分析问题的方法,慢慢过渡到让他自己也能掌握这种分析方法从而独立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有“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因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对于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3、认真负责的习惯.从我多年教学的情况看,不少家长反映很多孩子作业是认真做的,做完便往爸爸,妈妈那儿一放,“请你帮我检查一下”.孩子的复查习惯一定要培养,家长不能包办代替,对孩子发展很不利,应让孩子自己查.如果每次作业,都替孩子检查,就让他养成不负责任的态度:做不做是我的事,对不对是你家长的事,我没责任.所以,这一点也非常重要.4、最基本的一些习惯.比如书写工整,清楚,格式规范,认真读题审题,这些习惯是最基本的,也是每一个孩子必须具备的.五、家长要引导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不要过分注重学习的结果,解题的结果,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解题的方法.以前很多家长反映:小孩子一到三年级时数学考起来不是90几就是100分,都很不错,但高年级明显下降,只能考80几分甚至70几.当然成绩下降的原因很复杂,因人而异.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成绩一直保持得很好的学生,学习方法科学.成绩下降的同学可能学习方法上不及那些学习方法好的同学.当然,另一个原因,教材越来越难,你没有适合的方法,就不能适应难度的提高.因此,家长在辅导时不能就题论题,要从题目中归纳出常用的数学方法,把方法渗透给孩子.当然你不一定说出方法的名称,但可以把这些思想渗透给学生.六、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为有你,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才得以顺利地进行。相信各位家长会一如既往,继续配合做好工作:

(1)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老师多沟通,多进行信息交流。

(2)每天检查孩子的数学家庭作业和当天数学知识学习的情况信息反馈等等。如果你的孩子在课堂上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特殊的表现,请及时给我联系沟通。

(3)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看到孩子的“另一半”。

不要总认为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我们的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我们不能总看到“一半是空的”,重要的是要看到已有一半的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4)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

首先是仔细检查。有的父母说:我文化水平低,不会教。其实这不是借口。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虽不一定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

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其次是积极配合。有些父母认为:教书是老师的事,反正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功课。

各位家长,“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作为教师的最大心愿.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谈的一些建议,也仅供参考而已.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您对孩子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我相信,你们的到来,你们的努力将会使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篇8:四年级下学期数学难点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上一篇:街道党工委书记2011年度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下一篇:谈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